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192

广东农业科学2012年第2期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杜艳艳,赵蕴华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038)

要: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不仅对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

且在世界能源日益枯竭的情况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也将对人类的生存产生重大影响。简述了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的概况,以及国内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针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发展趋势,提出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发展趋势;对策措施中图分类号:X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74X (2012)02-0192-05

Trends of resource utilization technology in agricultural

waste at home and abroad

DU Yan-yan ,ZHAO Yun-hua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China ,Beijing 100038,China )

Abstract:Rational use of agricultural waste has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duc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mproving the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veloping agricultural circular economy. In case of the gradual depletion of world energy,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waste resource utilization technology will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survival of humanity.This overview explained the staus of agricultural wastes resources in China, the progress and applications on resource utilization technology of agricultural waste, and propose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waste in China according to development trends of resource utilization technology of agricultural waste.

Key words :agriculture wastes ;resource utilization ;development trends ;countermeasures

生态环境恶化、资源高耗型生产方式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桎梏,尤其是现代农业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发展,打破了传统农业中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环节,造成了农业废弃物的大量积累,进而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和资源浪费问题。因此,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已日益成为当前世界大多数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国内外实践表明,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是控制农业环境污染、改善农村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1]。本文对国内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秆为2726万t ,占3.3%;薯类秸秆为2243万t ,占2.7%。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秸秆未利用资源量为2.15亿t ,这意味着我国秸秆资源利用潜力巨大[2]。

1.2动物类

动物类废弃物资源来自于牧、渔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残余物,主要来自圈养的牛、猪和鸡3类畜禽。2007年畜禽粪便实物量为12.47亿t ,可开发量为8.84亿t ,其中牛、猪、鸡分别为4.64亿、3.39亿、0.80亿t ,折算的年产能(标煤)分别为3934万、2909万、4139万t ,合计为1.0983亿t (表1)。畜禽粪便资源量最丰富的6个省份的排序为河南、山东、河北、四川、湖南、云南[3]。畜禽粪便的收集和利

表1

1

1.1

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概况

植物类

植物类废弃物资源来自于农林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残

2007年我国牛、猪、鸡排粪量及可开发资源量

肉鸡

蛋鸡

余物,主要为农作物秸秆。2009年,全国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为8.20亿t (风干,含水量为15%)。根据我国各地农作物机械收获和人工收获的留茬高度调查结果估算,

2009年全国农作物秸秆可收集资源量约为6.87亿t ,占理论资源量的83.8%。从品种上看,稻草约为2.05亿t ,占理论资源量的25%;麦秸为1.50亿t ,占18.3%;玉米秸为2.65亿t ,占32.3%;棉秆为2584万t ,占3.2%;油料作物秸秆(主要为油菜和花生)为3737万t ,占4.6%;豆类秸

收稿日期:2011-11-02

基金项目: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2009FY240100)

作者简介:杜艳艳(1963-),女,研究员,E-mail :duyanyan@istic.

体重()

饲养(出栏)周期(d )一昼夜排粪量(kg/头)一年排粪量(t/头)年饲养数量(万头/年)粪便资源量(万t /年)粪便收集系数

粪便可开发量(万t )a .干物质含量(%)b .标煤折算系数

c .标准量(标煤,万t )标准量合计(标煤,万t )

ac.cn

注:标煤折算系数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的《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网t 技n e 科w . 卫-h 环 . c n w w w

500

365207.[1**********]0.6046406180.4713934.210982.7

5015040.[1**********]1.0033905200.4292909.0

1.5600.10.[1**********]590.602615800.6431345.3

1.53650.10.[**************].605432800.6432794.2

项目

用方式对资源的可收集程度关系很大,猪多为家庭圈养,无效资源可忽略不计,牛与鸡的可收集率与规模化饲养程度关系较大。今后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粪便的生产量还会增加,预计到2020年,我国畜禽粪便量将达到40亿t [4]。

1.3加工类

加工类废弃物资源来自于农林牧渔业加工过程中产

生的残余物,其中,林业剩余物一部分来源于伐区采伐剩余物和木材加工剩余物,另一部分来自各类经济林抚育管理期间育林剪枝所获得的薪材量。“十一五”期间我国木材采伐剩余物和加工剩余物的实物量为8056万t ,折合标准煤4592万t ,加上各类经济林抚育管理期间育林剪枝所获得的薪材实物量4813万t ,折合2743万t 标准煤,二者合计实物量为12869万t ,折合标准煤7335万t [5]。农产品在初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主要包括稻壳、玉米芯、花生壳、甘蔗渣等,这些废弃物的年产量现已超过1亿t 。随着粮食产量的增长,这些废弃物也会增加,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2亿t [4]。

综上所述,农业废弃物是一类具有巨大潜力的资源库。如果能将这些废弃物变废为宝,生产出有机肥、饲料、能源、材料和精美的化工产品,将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环境保护、改善农村能源消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

2国内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是世界各国普遍需要解

决的重大课题。特别是随着自然资源日趋短缺和废弃物数量剧增,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针对农业废弃物的特性,世界各国非常重视应用先进工程技术,提升农业废弃物的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质化及工业原料化水平,使技术向机械化、无害化、资源化、高效化、综合化发展,产品向廉价化、商品化、高质化、多样化和多功能化靠拢,以达到物尽其用、变废为宝、消除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高效利用废弃物的目标。本文主要从集储装备技术、微生物强化堆肥技术、干法厌氧发酵技术以及纤维素乙醇生产技术等方面介绍国内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进展。

2.1集储装备技术

国外大宗粮食作物秸秆收集己形成了与秸秆综合利

用产业相衔接、与农业技术发展相适宜、与农业产业经营相结合、与农业装备相配套的产业技术体系,适用于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的规模化饲养、工业化发电以及液化、气化等新兴技术发展的需要。科研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废弃物收集技术与农业产业体系适应性强。如欧美等发达国家现代农业体系健全,规模化种植占主要份额,一般单季种植,农业生产实现了机械化,从土地耕整,到作物的播种,一直到田间的管理等,标准化作业为农业废弃物收集技术和设备奠定了良好的作业基础。二是农业废弃物收集技术与工业化利用原料需求标准化衔接性好。如瑞典、丹麦、法国等,在秸秆发电工程中,从

193

运输要求、燃料供给、燃烧炉设计运行等,充分考虑了秸秆原料设备的标准化问题,实现了二者的相互衔接。三是农业废弃物收集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如规模化饲养、工业化发电等秸秆主要需求商,根据自身生产正常要求,与农场主签订秸秆供应协议,农场主在收获季节将秸秆原料集中收集、堆放储存,按照协议有条不紊送至消纳厂。四是农业废弃物收集技术与农业装备配套性好。国外主要以拖拉机配套的作业机具为主,除了与农艺要求相配套外,更主要的是考虑到秸秆收割前所用机具标准和秸秆收集后装载、运输、储藏设备标准,与农业装备形成完整专业化配套体系。五是农业废弃物收集设备本身与信息化、自动化技术结合紧密。如国外农业废弃物收集设备广泛采用电液控制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自动调节技术、自动监视技术与智能控制技术,有利于提高作业的高效性、作业性能的稳定性以及作业质量的可靠性[6]。

我国农业废弃物集储装备技术的研发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研制开发了一系列秸秆还田、秸秆打捆、秸秆固化成型、秸秆气化、秸秆制板、秸秆发电等技术装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废弃物收集储运体系还很不健全,尚处于起步阶段,标准不统一,且农业废弃物收集机械化整体水平还比较落后,关键技术环节和装备不完善,已经成为严重制约农作物废弃物规模化、商品化、产业化利用的主要瓶颈。如我国陆续研发了小圆捆打捆机、正牵引小方捆打捆机、侧牵引小方捆打捆机以及二次压缩机等产品,但高密度大方捆和大圆捆打捆机目前国内还是空白[7]。

2.2微生物强化堆肥技术

目前国外在堆肥发酵工艺、技术和设备方面已日趋完

善,基本上达到了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如日本畜禽粪便堆肥已实现工厂化,他们研制的卧式转筒式和立式多层式快速堆肥装置,发酵时间约1~2周,具有占地少、发酵快、质地优等特点。俄罗斯研制的有机发酵装置每天可生产

100t 有机肥,最后每吨成品肥约含N 、P 、K 45kg 。美国BIOTEC2120高温堆肥系统,由10个大型旋转生物反应器组成,通过微生物发酵在72h 内可处理1300t 畜禽粪便或垃圾,使之成为优质有机肥料,这种方法对于高湿物料具有特殊的作用。韩国采用的槽式发酵和螺旋式搅拌在国际上属于较先进的粪便发酵技术。但是,欧美发达国家这些先进的堆肥设施由于运行成本太高,在我国还没有普遍应用[8]。

我国微生物强化堆肥技术主要有3种菌接种技术。堆肥化成功的关键是使微生物正常繁衍,使

用适当的微生物接种剂可以加速农业废弃物的堆肥进程网:一是高温分解

。如顾文杰等[9]以牛粪和蘑菇渣为原料进行好氧堆肥科技,研究了接种外源菌剂对堆肥中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变化。

t 结果表明,接种增加了堆肥中微生物数量、脲酶、纤维素酶和转化酶,这说明好氧堆肥中接种菌剂可以加快堆肥中有机质分解和转化 环卫,促进腐熟。二是功能性微生物接种技术w n e 。功能性有机肥是利用传统的堆肥原理,通过添加一些功能性菌株(如固氮、解磷、解钾菌或抑制作物病原菌),使这些

微生物能够在堆肥中繁殖生长w

w w . c n -h . ,增加堆肥的肥效,调节作

194

物生长,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如孙海英等[10]研究表明,在以牛粪与稻草为原料的堆肥中加入纤维素分解菌和固氮菌后,堆肥过程中C/N明显降低,提高了堆肥的肥效,最大限度保留了堆肥物料中的氮素营养。因此,功能性堆肥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三是微生物除臭技术。农业废弃物在堆肥发酵过程中会产生恶臭气体,污染环境和影响堆肥品质。农业废弃物中恶臭主要来源是NH 3、H 2S 和一些有机小分子化合物,这些物质是一些微生物代谢活动产生的。在堆肥过程中抑制这些微生物生长,可以有效地抑制臭气产生[11]。目前,日本研究者已分离出一种放线菌株接种于畜禽粪便中,能够使NH 3、H 2S 和VFA 等物质很快消失。我国于洪久[12]研究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在鸡粪中接种除臭剂能提前10d 消除堆肥中的臭气,有效地减轻了堆肥过程中恶臭物质的产生。

2.3干法厌氧发酵技术

干法厌氧发酵技术作为有机固体废物资源化的有效

途径,近年来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农业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研究的热点。干法厌氧发酵是一门涉及生物学、生态学、物理学、化学、数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

(1)干法厌氧发酵过程的主要因素研究,包括底物组成、底物预处理、总固体(TS )含量、接种物、pH 、温度以及搅拌等影响因素。许多研究表明,采用多种底物混合发酵可获得更高的产气效率,同时也为沼渣的后续处理与利用带来方便。如Lehtom 等[13]用不同秸秆与粪便混合,当秸秆比例为30%时,与单一粪便发酵相比,沼气产量提高了

16%~85%。Teihm 等[14]研究表明,采用超声波处理物料20~

120min ,可使厌氧发酵时间从22d 降到8d ,同时沼气产量提高2.2倍。Zhang 等[15]在进行稻草干法厌氧消化的研究中,分别在60、90、110℃条件下对稻草进行热处理发现,预处理温度越高,固体减少量越多,甲烷产量越高。

Shrivastava 等[16]研究结果表明,白腐真菌发酵麦秸可有

效地提高蛋白质含量、有机质消化率,同时降低C/N比,显示出白腐真菌能将麦秆转化为高能量的牲畜饲料。上述干法厌氧消化技术的研究表明,混合厌氧发酵以及优化混合原料组合将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2)有机固体废物干法厌氧消化处理工艺研究,包括连续式反应器和间歇式(批次)反应器。目前欧洲主要采用4种已经实现商业化运作的连续沼气干法发酵工艺,即

Kompogas 卧式推流发酵工艺、Dranco 竖式推流发酵工艺、Lingle-KCA 卧式推流发酵工艺和Valorga 竖式气搅拌工艺。

(3)干法厌氧发酵的生物监测及环境效应研究,包括干法发酵工艺对病源菌的影响和大气环境的影响。如

Salminen 等[17]综述干法发酵工艺对有害微生物的影响认为,厌氧消化能够杀灭病源菌,且高温厌氧消化比中温更有效,能100%杀灭粪大肠菌与沙门菌,而中温型消化池仅能杀灭部分粪大肠菌与沙门菌。Schauss 等[18]研究了将秸秆厌氧干发酵后再施入农田整个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结果表明,干发酵后氧化氮(以N 计)排放量为458

g/hm·2a ,比对照770g/hm·2a 减少近1/3,甲烷排放量减少22%。由于干发厌氧发酵过程主要是微生物作用的结果,因此,选育出高效、适应低温的厌氧发酵菌种是提高厌氧发酵效率,降低产气成本的主要途径[15]。

2.4纤维素乙醇生产技术

第二代生物燃料是以麦秆、草和木材等农林废弃物为

主要原料,采用纤维素转化技术生产乙醇燃料。根据诺维信与麦肯锡共同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通过农业废弃物制备纤维素乙醇,到2020年能够为我国替代3100万t 汽油,使我国对进口原油的依赖下降10%,同时减少9000万t 二氧化碳排放。英国能源研究中心(UKERC )在对全球

90多项研究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如果我们尽可能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能源作物以及废料,那么由生物质来提供全球1/5的能源这一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但是要把农林废弃物生物质转变成乙醇燃料,必须解决3个重大技术问题:一是克服木质纤维素分子对生物转化的抗性———由多糖降解为可发酵糖;二是通过微生物代谢工程和基因工程研究,高速、高效、高收率地利用可发酵糖———生物转化;三是简捷、高效的下游过程技术———产物分离。其中第一步将大分子多糖降解为可生物利用的还原糖是目前最大的技术屏障。从全球范围分析,以下几种技术方向上可能会取得突破性进展。

2.4.1基于酶制剂的纤维素乙醇生产技术目前用于纤

维素水解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法和酶解法,前者往往需要高温高压和极端酸碱度,这就意味着高能耗、高污染和高毒性,因而并不经济。酶解法可以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反应,但缺点是生产成本一直居高不下。2009年全球最大的工业酶制剂和工业微生物制剂生产商丹麦诺维信公司推出纤维素酶赛力一代,2010年赛力二代纤维素乙醇复合酶问世,与一代相比,添加量可降低一半以上,并可在更高总固形物含量下实现良好的转化率,有助生产商减少固定资产投入。诺维信公司使用赛力二代的生产线中,乙醇生产过程中酶的成本已经降至0.13美元/L,纤维素酶的技术突破为生物质乙醇产业带来了新的生机。诺维信中国研发中心在赛力二代中也做了一些工作,主要反映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利用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寻找新酶,将其用于全球产品的开发;另一方面是从中国本土的市场需求出发,研究中国的生物质材料需要什么样的酶种,因为酶制剂开发需要有底物适应性,在中国收集到一些玉米秸秆可能跟其他国家的秸秆组分不同,相应地降解它们所需要的酶也不同。纤维素乙醇的另一个瓶颈是预处理技术,该技术迄今仍是世界范围内的难题,各国取得的突破都比较有

限,由示范装置得出的成本数据多数过于理想化网 ,在大规模生产中较难复制[19]。

2.4.2

联合生物加工(CBP 产工艺路线有以下3种方式科)工艺

技t 传统的纤维素乙醇生

:分步水解和发酵(SHF )、同步糖化和发酵 环(SSF 卫)、同步糖化共发酵(SSCF w n e )。在此基础

上,Lynd 等[20]提出了联合生物加工工艺(CBP )方案,并论

证了其可行性。CBP 不包括纤维素酶的生产和分离过程,而是把糖化和发酵结合到由微生物介导的一个反应体系

w

w w . c n -h .

中,因此,与其他工艺过程相比较,底物和原料的消耗相对较低,一体化程度较高[21]。该方案将产酶过程与糖化、发酵集合在一个反应器内同步进行,大大降低了酶成本。从长期来看,CBP 工艺无疑是比较完美的工艺,但是太多的不成熟注定在短期内不可能工业化应用。清华大学核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十中认为,目前纤维素乙醇的生产工艺较为复杂,使得降低成本的空间有限。纤维素乙醇的商业化,很可能需要通过生产工艺的变革来实现。如李十中等在“生物质高效降解专用微生物筛选与构建技术研究”中,通过优化微波消解预处理技术、复合酶系协同水解技术、还原糖在线分离技术、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和五、六碳糖共发酵技术等,消除纤维素分解产物的反馈抑制,提高纤维素酶的分解转化效率,进而集成化纤维素分解、还原糖分离及共发酵组合反应器技术。现已选育和构建

10种以上高产模式产物乙醇、L-乳酸的微生物菌种,使各项产物收率、戊糖转化率、产物浓度、生物合成反应速度等关键技术指标均比传统工艺提高10%以上,戊糖发酵乙醇收率达到80%,L-乳酸的光学纯度大于99%[22]。

2.4.3微藻制取生物质燃料技术在众多的非粮生物质中,藻类具有分布广泛、油脂含量高、环境适应能力强、生长周期短、产量高等特点,用藻类制备生物燃料的研究开发方兴未艾。美国能源部已进行了20多年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日本、德国、印度等国家也都进行了研发。众多的科研机构、生物燃料公司、投资公司在该领域投入大量资金。Shell 、Chevron 等大型石油公司也正在与有关机构或公司进行合作研究。目前,我国微藻制备生物燃料技术正处于从实验室到工业化应用的过渡阶段,清华大学、海洋研究机构、中石化抚顺研究院都在开展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中国科学院与中国石化合作开发微藻生物燃料技术,正在进行小试研究,2015年前后实现户外中试装置研发,远期将建设万吨级工业示范装置[23]。尽管藻类生物燃料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要成为可行的替代能源,目前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一是高效固定二氧化碳的藻种筛选和培养,目前适宜的藻种是蓝藻和绿藻,特别是绿藻中的小球藻;二是微藻固定二氧化碳机理探索,重点是了解无机碳的利用形式、二氧化碳浓缩机理以及高浓度二氧化碳对微藻生长的影响;三是微藻的培养条件,重点探索营养、光照、温度、pH 值和通气条件等的优化,降低微藻生产成本;四是研究微藻生产乙醇、生物柴油、航煤、燃料油或制氢等工艺[24]。

3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发展趋势

在市场经济和产业化经营的今天,以高值化产品开发

为目标,对农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是其发展趋势之一。利用农业废弃物开发新型的生物材料、生化产品及替代石化产品和紧缺资源替代物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极大地拓展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领域。其技术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研究目标趋于综合性

在有效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的同时,日趋关

195

注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质性贡献以及对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的影响。

3.2研究手段趋于多元性

从着重对自然科学技术的研究,逐步转为自然科学技

术研究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如生态技术与工程按生态学和生态工程学的原理,提升或研发新的农业废弃物生态技术。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和系统工程原理优化组装成农业废弃物系统生态工程模式,将是农村尤其是山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主要途径。

3.3研发方式趋于技术升级与系统集成

开发单类技术已难以满足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

用目标,利用高新技术对传统技术与产品进行升级改造以及技术系统集成的重要性日趋凸显。如生物技术通过农业腐生生物及高效微生物的转化,构建能降解多种难降解物质的高效、多功能的工程菌等,使农业废弃物转化更加有效。

3.4研发技术趋于机械化、规模化、专业化

环境工程技术针对大中型养殖场畜禽粪便和农业秸

秆处理中堆肥和沼气等技术与设备的升级,将有助于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向机械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先进制造技术、高分子材料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科学突破,正深刻影响着我国现代农业高效利用废弃物资源技术的发展进程,为其科技含量大幅提升带来新的机遇与契机。现代农业高效利用废弃物资源技术研究正从“精量、高效、低耗、环保”等理念人手,开展前沿与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基于高新技术对传统技术与产品进行改造升级,强化各类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与方法间的有机紧密结合。

4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对策措施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研究,

尽管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不是很高,但从发展的眼光来看,这是一种不可忽视、很有前途的产业。我国应结合农业特色,加强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的研发支持力度,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体系。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通过产业化基地建设和扶持培育高科技型产业化企业(集团),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与产品的产业化发展。

4.1

加大宣传力度

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开发利用工作提高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广泛宣传发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的重要意义,宣传典型事例和 成功经验,提高社会各阶层人士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开发利用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开

发利用的良好社会氛围。

技网t 4. 2

建立农业废弃物资源的监控系统

息进行实时采集 这个系统将对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及相关的大量信

环卫科、传输及管理,并对其进行实时监测h n e -w . 、优化配置和科学调度。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实时监测,掌握农业废弃物资源时变化情况和需求信息w

w w . c n 。

196

4. 3

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

政府要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技术研发经费给予保障,加大资金投入,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制订激励、税收、补助、低息贷款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同时鼓励资本市场直接投资,积极拓宽农业废弃物资源开发利用的融资渠道。

4. 4加强科学技术支撑

当代知识经济的主要技术载体是以信息技术和生物

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那么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载体就是环境无害化技术或环境友好技术。在这个意义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支撑体系应该包括:(1)资源化技术,主要包括废弃物再利用的回收和再循环技术、资源重复利用和替代技术等;(2)环境无害化技术,主要包括环境工程技术、污染治理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等;(3)高附加价值、少污染排放的高新技术,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环境监测技术、网络运输技术,以及零排放技术、可持续发展技术等。

4. 5加强产学研的战略合作

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力量为依

托,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现代企业制度为规范的技术创新平台。探索建立风险投资机制,鼓励企业更多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力争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不断提高技术进步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贡献率。

4. 6探索发展模式

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是一项产业化程度较高的系统

工程,涉及政府、加工企业、科研单位、农户等诸多部门。建议有关部门应从环境保护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出发,切实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将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和生态工程、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等结合起来,做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规划和基地建设,探索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彭靖. 对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思考[J].生态环境学报,

2009,18(2):794-798.

[2]农业部科技教育司. 全国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报告[J].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11(2):2-5.

[3]石元春. 中国生物质原料资源[J].中国工程科学,2011,2(13):16-

23.

[4]

农业部发展计划司. 农业生物质产业发展规划(2007—2015年)

[EB/OL].http://www.agri.gov.cn/jhgb/t20080826_1168529.htm,2008-08-26. [5]

石元春.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丛书(生物质能卷)[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6]

李树君,杨炳南,王俊友,等. 主要农作物秸秆收集技术发展[J].农业机械,2008(6A ):23-26.

[7]刘艳艳. 浅谈我国秸秆收集技术与秸秆收储运行模式[A].首届农村废弃物及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装备发展论坛论文集[C].

2010. [8]孙振钧,孙永明. 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与农村生物质能源利用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6,8(1):6-13.

[9]

顾文杰,张发宝,徐培智,等. 接种菌剂对堆肥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28(8):1718-1722.

[10]孙海英,许修宏. 接种纤维素分解菌与固氮菌对牛粪堆肥发酵的

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40(10):52-54.

[11]王岩. 养殖业固体废弃物快速堆肥化处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

版社,2005.

[12]于洪久. 堆肥发酵过程中控制氮素挥发的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

学,2009(6):61-62.

[13]Lehtom A ,Huttunen S ,Rintala J A.Laboratory hvesti?gations on

Co-Digestion of Energy Crops and Crop Residues With Cow Manure for Methane Production :Effect of Crop to Manure Ratio [J].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2007,51(3):591-609. [14]Teihm A ,Nickwl K ,Zellhorn N ,et a1.Ultrasonic Waste Activated

Sludge Disintegration for Improving Anaerobic Digestion[J].WaterResource ,2001,35(8):2003-2009.

[15]叶小梅,常志州. 有机固体废物干法厌氧发酵技术研究综述[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8,24(2):76-79,96.

[16]Shrivastava B ,Thakur S ,Khasa Y P ,et al.White-rot fungal conversion

of wheat straw to energy rich cattle feed[J].Biodegration,2011,22(4):823-831.

[17]Salminene E ,Rintala J.Anaerobic Digestion of Organic Solid

Poultry Slaughterhouse Waste ———

A Review [J ].Bio -Resource Technology ,2002,83(1):13-26.

[18]Schauss K ,Ratering S ,Schnell S.Impact of Fermented Organic

Fertilizer on Trace Gas Emission in Organic Agriculture [M].Kassel :Kassel University Press GMBH ,2005:589-592.[19]李静. 二代燃料乙醇的燎原之火[J].科技创业,2011(4):65-67. [20]Lynd L R ,van Zyl W H ,McBride J E ,et a1.Consolidated

bioprocessing of cellulosic biomass:an update [J].Biochemicalengineering, 2005,16:577-583.

[21]Zhang Y H P ,Lynd L R.Cellulose utilization by clostridium

thermocellum:bioenergeticsand hydrolysis product assimilation[J].Proc Nati Acad Sci USA ,2005,102:7321-7325.

[22]李十中. 生物质高效降解专用微生物筛选与构建技术研究[J].中

国科技成果,2009(13):16-17.

[23]杨睿. 纤维素乙醇:前景无限广阔技术亟待突破[J].绿色中国,

2011(5):10-11.

[24]李雪静,张璐瑶,乔明,等. 藻类生物燃料研究开发进展[J].中外

能源,2009,14(4):23-26.

技网n t 环卫科-h w . e w

w w . c n

192

广东农业科学2012年第2期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杜艳艳,赵蕴华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038)

要: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不仅对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

且在世界能源日益枯竭的情况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也将对人类的生存产生重大影响。简述了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的概况,以及国内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针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发展趋势,提出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发展趋势;对策措施中图分类号:X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74X (2012)02-0192-05

Trends of resource utilization technology in agricultural

waste at home and abroad

DU Yan-yan ,ZHAO Yun-hua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China ,Beijing 100038,China )

Abstract:Rational use of agricultural waste has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duc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mproving the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veloping agricultural circular economy. In case of the gradual depletion of world energy,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waste resource utilization technology will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survival of humanity.This overview explained the staus of agricultural wastes resources in China, the progress and applications on resource utilization technology of agricultural waste, and propose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waste in China according to development trends of resource utilization technology of agricultural waste.

Key words :agriculture wastes ;resource utilization ;development trends ;countermeasures

生态环境恶化、资源高耗型生产方式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桎梏,尤其是现代农业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发展,打破了传统农业中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环节,造成了农业废弃物的大量积累,进而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和资源浪费问题。因此,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已日益成为当前世界大多数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国内外实践表明,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是控制农业环境污染、改善农村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1]。本文对国内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秆为2726万t ,占3.3%;薯类秸秆为2243万t ,占2.7%。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秸秆未利用资源量为2.15亿t ,这意味着我国秸秆资源利用潜力巨大[2]。

1.2动物类

动物类废弃物资源来自于牧、渔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残余物,主要来自圈养的牛、猪和鸡3类畜禽。2007年畜禽粪便实物量为12.47亿t ,可开发量为8.84亿t ,其中牛、猪、鸡分别为4.64亿、3.39亿、0.80亿t ,折算的年产能(标煤)分别为3934万、2909万、4139万t ,合计为1.0983亿t (表1)。畜禽粪便资源量最丰富的6个省份的排序为河南、山东、河北、四川、湖南、云南[3]。畜禽粪便的收集和利

表1

1

1.1

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概况

植物类

植物类废弃物资源来自于农林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残

2007年我国牛、猪、鸡排粪量及可开发资源量

肉鸡

蛋鸡

余物,主要为农作物秸秆。2009年,全国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为8.20亿t (风干,含水量为15%)。根据我国各地农作物机械收获和人工收获的留茬高度调查结果估算,

2009年全国农作物秸秆可收集资源量约为6.87亿t ,占理论资源量的83.8%。从品种上看,稻草约为2.05亿t ,占理论资源量的25%;麦秸为1.50亿t ,占18.3%;玉米秸为2.65亿t ,占32.3%;棉秆为2584万t ,占3.2%;油料作物秸秆(主要为油菜和花生)为3737万t ,占4.6%;豆类秸

收稿日期:2011-11-02

基金项目: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2009FY240100)

作者简介:杜艳艳(1963-),女,研究员,E-mail :duyanyan@istic.

体重()

饲养(出栏)周期(d )一昼夜排粪量(kg/头)一年排粪量(t/头)年饲养数量(万头/年)粪便资源量(万t /年)粪便收集系数

粪便可开发量(万t )a .干物质含量(%)b .标煤折算系数

c .标准量(标煤,万t )标准量合计(标煤,万t )

ac.cn

注:标煤折算系数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的《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网t 技n e 科w . 卫-h 环 . c n w w w

500

365207.[1**********]0.6046406180.4713934.210982.7

5015040.[1**********]1.0033905200.4292909.0

1.5600.10.[1**********]590.602615800.6431345.3

1.53650.10.[**************].605432800.6432794.2

项目

用方式对资源的可收集程度关系很大,猪多为家庭圈养,无效资源可忽略不计,牛与鸡的可收集率与规模化饲养程度关系较大。今后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粪便的生产量还会增加,预计到2020年,我国畜禽粪便量将达到40亿t [4]。

1.3加工类

加工类废弃物资源来自于农林牧渔业加工过程中产

生的残余物,其中,林业剩余物一部分来源于伐区采伐剩余物和木材加工剩余物,另一部分来自各类经济林抚育管理期间育林剪枝所获得的薪材量。“十一五”期间我国木材采伐剩余物和加工剩余物的实物量为8056万t ,折合标准煤4592万t ,加上各类经济林抚育管理期间育林剪枝所获得的薪材实物量4813万t ,折合2743万t 标准煤,二者合计实物量为12869万t ,折合标准煤7335万t [5]。农产品在初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主要包括稻壳、玉米芯、花生壳、甘蔗渣等,这些废弃物的年产量现已超过1亿t 。随着粮食产量的增长,这些废弃物也会增加,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2亿t [4]。

综上所述,农业废弃物是一类具有巨大潜力的资源库。如果能将这些废弃物变废为宝,生产出有机肥、饲料、能源、材料和精美的化工产品,将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环境保护、改善农村能源消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

2国内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是世界各国普遍需要解

决的重大课题。特别是随着自然资源日趋短缺和废弃物数量剧增,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针对农业废弃物的特性,世界各国非常重视应用先进工程技术,提升农业废弃物的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质化及工业原料化水平,使技术向机械化、无害化、资源化、高效化、综合化发展,产品向廉价化、商品化、高质化、多样化和多功能化靠拢,以达到物尽其用、变废为宝、消除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高效利用废弃物的目标。本文主要从集储装备技术、微生物强化堆肥技术、干法厌氧发酵技术以及纤维素乙醇生产技术等方面介绍国内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进展。

2.1集储装备技术

国外大宗粮食作物秸秆收集己形成了与秸秆综合利

用产业相衔接、与农业技术发展相适宜、与农业产业经营相结合、与农业装备相配套的产业技术体系,适用于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的规模化饲养、工业化发电以及液化、气化等新兴技术发展的需要。科研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废弃物收集技术与农业产业体系适应性强。如欧美等发达国家现代农业体系健全,规模化种植占主要份额,一般单季种植,农业生产实现了机械化,从土地耕整,到作物的播种,一直到田间的管理等,标准化作业为农业废弃物收集技术和设备奠定了良好的作业基础。二是农业废弃物收集技术与工业化利用原料需求标准化衔接性好。如瑞典、丹麦、法国等,在秸秆发电工程中,从

193

运输要求、燃料供给、燃烧炉设计运行等,充分考虑了秸秆原料设备的标准化问题,实现了二者的相互衔接。三是农业废弃物收集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如规模化饲养、工业化发电等秸秆主要需求商,根据自身生产正常要求,与农场主签订秸秆供应协议,农场主在收获季节将秸秆原料集中收集、堆放储存,按照协议有条不紊送至消纳厂。四是农业废弃物收集技术与农业装备配套性好。国外主要以拖拉机配套的作业机具为主,除了与农艺要求相配套外,更主要的是考虑到秸秆收割前所用机具标准和秸秆收集后装载、运输、储藏设备标准,与农业装备形成完整专业化配套体系。五是农业废弃物收集设备本身与信息化、自动化技术结合紧密。如国外农业废弃物收集设备广泛采用电液控制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自动调节技术、自动监视技术与智能控制技术,有利于提高作业的高效性、作业性能的稳定性以及作业质量的可靠性[6]。

我国农业废弃物集储装备技术的研发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研制开发了一系列秸秆还田、秸秆打捆、秸秆固化成型、秸秆气化、秸秆制板、秸秆发电等技术装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废弃物收集储运体系还很不健全,尚处于起步阶段,标准不统一,且农业废弃物收集机械化整体水平还比较落后,关键技术环节和装备不完善,已经成为严重制约农作物废弃物规模化、商品化、产业化利用的主要瓶颈。如我国陆续研发了小圆捆打捆机、正牵引小方捆打捆机、侧牵引小方捆打捆机以及二次压缩机等产品,但高密度大方捆和大圆捆打捆机目前国内还是空白[7]。

2.2微生物强化堆肥技术

目前国外在堆肥发酵工艺、技术和设备方面已日趋完

善,基本上达到了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如日本畜禽粪便堆肥已实现工厂化,他们研制的卧式转筒式和立式多层式快速堆肥装置,发酵时间约1~2周,具有占地少、发酵快、质地优等特点。俄罗斯研制的有机发酵装置每天可生产

100t 有机肥,最后每吨成品肥约含N 、P 、K 45kg 。美国BIOTEC2120高温堆肥系统,由10个大型旋转生物反应器组成,通过微生物发酵在72h 内可处理1300t 畜禽粪便或垃圾,使之成为优质有机肥料,这种方法对于高湿物料具有特殊的作用。韩国采用的槽式发酵和螺旋式搅拌在国际上属于较先进的粪便发酵技术。但是,欧美发达国家这些先进的堆肥设施由于运行成本太高,在我国还没有普遍应用[8]。

我国微生物强化堆肥技术主要有3种菌接种技术。堆肥化成功的关键是使微生物正常繁衍,使

用适当的微生物接种剂可以加速农业废弃物的堆肥进程网:一是高温分解

。如顾文杰等[9]以牛粪和蘑菇渣为原料进行好氧堆肥科技,研究了接种外源菌剂对堆肥中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变化。

t 结果表明,接种增加了堆肥中微生物数量、脲酶、纤维素酶和转化酶,这说明好氧堆肥中接种菌剂可以加快堆肥中有机质分解和转化 环卫,促进腐熟。二是功能性微生物接种技术w n e 。功能性有机肥是利用传统的堆肥原理,通过添加一些功能性菌株(如固氮、解磷、解钾菌或抑制作物病原菌),使这些

微生物能够在堆肥中繁殖生长w

w w . c n -h . ,增加堆肥的肥效,调节作

194

物生长,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如孙海英等[10]研究表明,在以牛粪与稻草为原料的堆肥中加入纤维素分解菌和固氮菌后,堆肥过程中C/N明显降低,提高了堆肥的肥效,最大限度保留了堆肥物料中的氮素营养。因此,功能性堆肥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三是微生物除臭技术。农业废弃物在堆肥发酵过程中会产生恶臭气体,污染环境和影响堆肥品质。农业废弃物中恶臭主要来源是NH 3、H 2S 和一些有机小分子化合物,这些物质是一些微生物代谢活动产生的。在堆肥过程中抑制这些微生物生长,可以有效地抑制臭气产生[11]。目前,日本研究者已分离出一种放线菌株接种于畜禽粪便中,能够使NH 3、H 2S 和VFA 等物质很快消失。我国于洪久[12]研究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在鸡粪中接种除臭剂能提前10d 消除堆肥中的臭气,有效地减轻了堆肥过程中恶臭物质的产生。

2.3干法厌氧发酵技术

干法厌氧发酵技术作为有机固体废物资源化的有效

途径,近年来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农业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研究的热点。干法厌氧发酵是一门涉及生物学、生态学、物理学、化学、数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

(1)干法厌氧发酵过程的主要因素研究,包括底物组成、底物预处理、总固体(TS )含量、接种物、pH 、温度以及搅拌等影响因素。许多研究表明,采用多种底物混合发酵可获得更高的产气效率,同时也为沼渣的后续处理与利用带来方便。如Lehtom 等[13]用不同秸秆与粪便混合,当秸秆比例为30%时,与单一粪便发酵相比,沼气产量提高了

16%~85%。Teihm 等[14]研究表明,采用超声波处理物料20~

120min ,可使厌氧发酵时间从22d 降到8d ,同时沼气产量提高2.2倍。Zhang 等[15]在进行稻草干法厌氧消化的研究中,分别在60、90、110℃条件下对稻草进行热处理发现,预处理温度越高,固体减少量越多,甲烷产量越高。

Shrivastava 等[16]研究结果表明,白腐真菌发酵麦秸可有

效地提高蛋白质含量、有机质消化率,同时降低C/N比,显示出白腐真菌能将麦秆转化为高能量的牲畜饲料。上述干法厌氧消化技术的研究表明,混合厌氧发酵以及优化混合原料组合将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2)有机固体废物干法厌氧消化处理工艺研究,包括连续式反应器和间歇式(批次)反应器。目前欧洲主要采用4种已经实现商业化运作的连续沼气干法发酵工艺,即

Kompogas 卧式推流发酵工艺、Dranco 竖式推流发酵工艺、Lingle-KCA 卧式推流发酵工艺和Valorga 竖式气搅拌工艺。

(3)干法厌氧发酵的生物监测及环境效应研究,包括干法发酵工艺对病源菌的影响和大气环境的影响。如

Salminen 等[17]综述干法发酵工艺对有害微生物的影响认为,厌氧消化能够杀灭病源菌,且高温厌氧消化比中温更有效,能100%杀灭粪大肠菌与沙门菌,而中温型消化池仅能杀灭部分粪大肠菌与沙门菌。Schauss 等[18]研究了将秸秆厌氧干发酵后再施入农田整个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结果表明,干发酵后氧化氮(以N 计)排放量为458

g/hm·2a ,比对照770g/hm·2a 减少近1/3,甲烷排放量减少22%。由于干发厌氧发酵过程主要是微生物作用的结果,因此,选育出高效、适应低温的厌氧发酵菌种是提高厌氧发酵效率,降低产气成本的主要途径[15]。

2.4纤维素乙醇生产技术

第二代生物燃料是以麦秆、草和木材等农林废弃物为

主要原料,采用纤维素转化技术生产乙醇燃料。根据诺维信与麦肯锡共同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通过农业废弃物制备纤维素乙醇,到2020年能够为我国替代3100万t 汽油,使我国对进口原油的依赖下降10%,同时减少9000万t 二氧化碳排放。英国能源研究中心(UKERC )在对全球

90多项研究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如果我们尽可能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能源作物以及废料,那么由生物质来提供全球1/5的能源这一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但是要把农林废弃物生物质转变成乙醇燃料,必须解决3个重大技术问题:一是克服木质纤维素分子对生物转化的抗性———由多糖降解为可发酵糖;二是通过微生物代谢工程和基因工程研究,高速、高效、高收率地利用可发酵糖———生物转化;三是简捷、高效的下游过程技术———产物分离。其中第一步将大分子多糖降解为可生物利用的还原糖是目前最大的技术屏障。从全球范围分析,以下几种技术方向上可能会取得突破性进展。

2.4.1基于酶制剂的纤维素乙醇生产技术目前用于纤

维素水解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法和酶解法,前者往往需要高温高压和极端酸碱度,这就意味着高能耗、高污染和高毒性,因而并不经济。酶解法可以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反应,但缺点是生产成本一直居高不下。2009年全球最大的工业酶制剂和工业微生物制剂生产商丹麦诺维信公司推出纤维素酶赛力一代,2010年赛力二代纤维素乙醇复合酶问世,与一代相比,添加量可降低一半以上,并可在更高总固形物含量下实现良好的转化率,有助生产商减少固定资产投入。诺维信公司使用赛力二代的生产线中,乙醇生产过程中酶的成本已经降至0.13美元/L,纤维素酶的技术突破为生物质乙醇产业带来了新的生机。诺维信中国研发中心在赛力二代中也做了一些工作,主要反映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利用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寻找新酶,将其用于全球产品的开发;另一方面是从中国本土的市场需求出发,研究中国的生物质材料需要什么样的酶种,因为酶制剂开发需要有底物适应性,在中国收集到一些玉米秸秆可能跟其他国家的秸秆组分不同,相应地降解它们所需要的酶也不同。纤维素乙醇的另一个瓶颈是预处理技术,该技术迄今仍是世界范围内的难题,各国取得的突破都比较有

限,由示范装置得出的成本数据多数过于理想化网 ,在大规模生产中较难复制[19]。

2.4.2

联合生物加工(CBP 产工艺路线有以下3种方式科)工艺

技t 传统的纤维素乙醇生

:分步水解和发酵(SHF )、同步糖化和发酵 环(SSF 卫)、同步糖化共发酵(SSCF w n e )。在此基础

上,Lynd 等[20]提出了联合生物加工工艺(CBP )方案,并论

证了其可行性。CBP 不包括纤维素酶的生产和分离过程,而是把糖化和发酵结合到由微生物介导的一个反应体系

w

w w . c n -h .

中,因此,与其他工艺过程相比较,底物和原料的消耗相对较低,一体化程度较高[21]。该方案将产酶过程与糖化、发酵集合在一个反应器内同步进行,大大降低了酶成本。从长期来看,CBP 工艺无疑是比较完美的工艺,但是太多的不成熟注定在短期内不可能工业化应用。清华大学核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十中认为,目前纤维素乙醇的生产工艺较为复杂,使得降低成本的空间有限。纤维素乙醇的商业化,很可能需要通过生产工艺的变革来实现。如李十中等在“生物质高效降解专用微生物筛选与构建技术研究”中,通过优化微波消解预处理技术、复合酶系协同水解技术、还原糖在线分离技术、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和五、六碳糖共发酵技术等,消除纤维素分解产物的反馈抑制,提高纤维素酶的分解转化效率,进而集成化纤维素分解、还原糖分离及共发酵组合反应器技术。现已选育和构建

10种以上高产模式产物乙醇、L-乳酸的微生物菌种,使各项产物收率、戊糖转化率、产物浓度、生物合成反应速度等关键技术指标均比传统工艺提高10%以上,戊糖发酵乙醇收率达到80%,L-乳酸的光学纯度大于99%[22]。

2.4.3微藻制取生物质燃料技术在众多的非粮生物质中,藻类具有分布广泛、油脂含量高、环境适应能力强、生长周期短、产量高等特点,用藻类制备生物燃料的研究开发方兴未艾。美国能源部已进行了20多年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日本、德国、印度等国家也都进行了研发。众多的科研机构、生物燃料公司、投资公司在该领域投入大量资金。Shell 、Chevron 等大型石油公司也正在与有关机构或公司进行合作研究。目前,我国微藻制备生物燃料技术正处于从实验室到工业化应用的过渡阶段,清华大学、海洋研究机构、中石化抚顺研究院都在开展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中国科学院与中国石化合作开发微藻生物燃料技术,正在进行小试研究,2015年前后实现户外中试装置研发,远期将建设万吨级工业示范装置[23]。尽管藻类生物燃料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要成为可行的替代能源,目前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一是高效固定二氧化碳的藻种筛选和培养,目前适宜的藻种是蓝藻和绿藻,特别是绿藻中的小球藻;二是微藻固定二氧化碳机理探索,重点是了解无机碳的利用形式、二氧化碳浓缩机理以及高浓度二氧化碳对微藻生长的影响;三是微藻的培养条件,重点探索营养、光照、温度、pH 值和通气条件等的优化,降低微藻生产成本;四是研究微藻生产乙醇、生物柴油、航煤、燃料油或制氢等工艺[24]。

3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发展趋势

在市场经济和产业化经营的今天,以高值化产品开发

为目标,对农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是其发展趋势之一。利用农业废弃物开发新型的生物材料、生化产品及替代石化产品和紧缺资源替代物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极大地拓展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领域。其技术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研究目标趋于综合性

在有效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的同时,日趋关

195

注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质性贡献以及对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的影响。

3.2研究手段趋于多元性

从着重对自然科学技术的研究,逐步转为自然科学技

术研究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如生态技术与工程按生态学和生态工程学的原理,提升或研发新的农业废弃物生态技术。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和系统工程原理优化组装成农业废弃物系统生态工程模式,将是农村尤其是山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主要途径。

3.3研发方式趋于技术升级与系统集成

开发单类技术已难以满足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

用目标,利用高新技术对传统技术与产品进行升级改造以及技术系统集成的重要性日趋凸显。如生物技术通过农业腐生生物及高效微生物的转化,构建能降解多种难降解物质的高效、多功能的工程菌等,使农业废弃物转化更加有效。

3.4研发技术趋于机械化、规模化、专业化

环境工程技术针对大中型养殖场畜禽粪便和农业秸

秆处理中堆肥和沼气等技术与设备的升级,将有助于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向机械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先进制造技术、高分子材料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科学突破,正深刻影响着我国现代农业高效利用废弃物资源技术的发展进程,为其科技含量大幅提升带来新的机遇与契机。现代农业高效利用废弃物资源技术研究正从“精量、高效、低耗、环保”等理念人手,开展前沿与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基于高新技术对传统技术与产品进行改造升级,强化各类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与方法间的有机紧密结合。

4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对策措施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研究,

尽管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不是很高,但从发展的眼光来看,这是一种不可忽视、很有前途的产业。我国应结合农业特色,加强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的研发支持力度,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体系。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通过产业化基地建设和扶持培育高科技型产业化企业(集团),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与产品的产业化发展。

4.1

加大宣传力度

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开发利用工作提高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广泛宣传发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的重要意义,宣传典型事例和 成功经验,提高社会各阶层人士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开发利用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开

发利用的良好社会氛围。

技网t 4. 2

建立农业废弃物资源的监控系统

息进行实时采集 这个系统将对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及相关的大量信

环卫科、传输及管理,并对其进行实时监测h n e -w . 、优化配置和科学调度。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实时监测,掌握农业废弃物资源时变化情况和需求信息w

w w . c n 。

196

4. 3

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

政府要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技术研发经费给予保障,加大资金投入,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制订激励、税收、补助、低息贷款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同时鼓励资本市场直接投资,积极拓宽农业废弃物资源开发利用的融资渠道。

4. 4加强科学技术支撑

当代知识经济的主要技术载体是以信息技术和生物

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那么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载体就是环境无害化技术或环境友好技术。在这个意义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支撑体系应该包括:(1)资源化技术,主要包括废弃物再利用的回收和再循环技术、资源重复利用和替代技术等;(2)环境无害化技术,主要包括环境工程技术、污染治理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等;(3)高附加价值、少污染排放的高新技术,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环境监测技术、网络运输技术,以及零排放技术、可持续发展技术等。

4. 5加强产学研的战略合作

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力量为依

托,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现代企业制度为规范的技术创新平台。探索建立风险投资机制,鼓励企业更多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力争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不断提高技术进步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贡献率。

4. 6探索发展模式

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是一项产业化程度较高的系统

工程,涉及政府、加工企业、科研单位、农户等诸多部门。建议有关部门应从环境保护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出发,切实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将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和生态工程、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等结合起来,做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规划和基地建设,探索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彭靖. 对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思考[J].生态环境学报,

2009,18(2):794-798.

[2]农业部科技教育司. 全国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报告[J].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11(2):2-5.

[3]石元春. 中国生物质原料资源[J].中国工程科学,2011,2(13):16-

23.

[4]

农业部发展计划司. 农业生物质产业发展规划(2007—2015年)

[EB/OL].http://www.agri.gov.cn/jhgb/t20080826_1168529.htm,2008-08-26. [5]

石元春.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丛书(生物质能卷)[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6]

李树君,杨炳南,王俊友,等. 主要农作物秸秆收集技术发展[J].农业机械,2008(6A ):23-26.

[7]刘艳艳. 浅谈我国秸秆收集技术与秸秆收储运行模式[A].首届农村废弃物及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装备发展论坛论文集[C].

2010. [8]孙振钧,孙永明. 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与农村生物质能源利用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6,8(1):6-13.

[9]

顾文杰,张发宝,徐培智,等. 接种菌剂对堆肥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28(8):1718-1722.

[10]孙海英,许修宏. 接种纤维素分解菌与固氮菌对牛粪堆肥发酵的

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40(10):52-54.

[11]王岩. 养殖业固体废弃物快速堆肥化处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

版社,2005.

[12]于洪久. 堆肥发酵过程中控制氮素挥发的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

学,2009(6):61-62.

[13]Lehtom A ,Huttunen S ,Rintala J A.Laboratory hvesti?gations on

Co-Digestion of Energy Crops and Crop Residues With Cow Manure for Methane Production :Effect of Crop to Manure Ratio [J].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2007,51(3):591-609. [14]Teihm A ,Nickwl K ,Zellhorn N ,et a1.Ultrasonic Waste Activated

Sludge Disintegration for Improving Anaerobic Digestion[J].WaterResource ,2001,35(8):2003-2009.

[15]叶小梅,常志州. 有机固体废物干法厌氧发酵技术研究综述[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8,24(2):76-79,96.

[16]Shrivastava B ,Thakur S ,Khasa Y P ,et al.White-rot fungal conversion

of wheat straw to energy rich cattle feed[J].Biodegration,2011,22(4):823-831.

[17]Salminene E ,Rintala J.Anaerobic Digestion of Organic Solid

Poultry Slaughterhouse Waste ———

A Review [J ].Bio -Resource Technology ,2002,83(1):13-26.

[18]Schauss K ,Ratering S ,Schnell S.Impact of Fermented Organic

Fertilizer on Trace Gas Emission in Organic Agriculture [M].Kassel :Kassel University Press GMBH ,2005:589-592.[19]李静. 二代燃料乙醇的燎原之火[J].科技创业,2011(4):65-67. [20]Lynd L R ,van Zyl W H ,McBride J E ,et a1.Consolidated

bioprocessing of cellulosic biomass:an update [J].Biochemicalengineering, 2005,16:577-583.

[21]Zhang Y H P ,Lynd L R.Cellulose utilization by clostridium

thermocellum:bioenergeticsand hydrolysis product assimilation[J].Proc Nati Acad Sci USA ,2005,102:7321-7325.

[22]李十中. 生物质高效降解专用微生物筛选与构建技术研究[J].中

国科技成果,2009(13):16-17.

[23]杨睿. 纤维素乙醇:前景无限广阔技术亟待突破[J].绿色中国,

2011(5):10-11.

[24]李雪静,张璐瑶,乔明,等. 藻类生物燃料研究开发进展[J].中外

能源,2009,14(4):23-26.

技网n t 环卫科-h w . e w

w w . c n


相关内容

  • 甘肃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和制约因素诊断及对策_马丁丑
  • 第32卷第2期2011年3月 农业现代化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 第卷Vol.3232No.2Mar .2011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甘肃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和制约因素诊断及对策 马丁丑1,王文略1,马丽荣2 (1. 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 年产5万吨有机肥项目投资申请报告 定稿
  • ∙ ∙ ∙ ∙ ∙ 保密 精品项目咨询 年产5万吨有机肥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年产5万吨有机肥 承担单位:山东富硒帮富硒农产品专业合作社 承担单位负责人及联系电话:唐永学 建设地点: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 编写时间:二零一零年十一月 编者:山东富硒帮富硒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专家组 第一章 总 论 ...

  • 年1月商业经济与管理
  • 第1期总第171期 2006年1月 商 业 经 济 与 管 理 BUSINESSECONOMICSANDADMINISTRATION No11Vol1171Jan.2006 未来产业发展的新趋势:集群化. 融合化和生态化 陈 柳() 摘 要:律..融合化和生态化的内在涵义及其相互关联性,以期对. 关 ...

  • 如何应对气候变暖 小论文
  • 如何应对气候变暖 小论文 自西方工业化以来,世界人口在急剧地增长,人类在日益强大的大规模生产和经济活动中,大量开垦耕地.掠夺与毁坏森林资源,大量地燃烧化工原料,释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致使大气成分发生变化,导致了全球气候日趋变暖.据美国科学家(1979)估计,如果大气CO2浓度增加1倍,全球平均气温将 ...

  • [荷斯坦现场]畜禽养殖粪便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模式研讨会在京召开
  • 文章来源 |  荷斯坦奶农俱乐部网 杨军香副处长与讲课专家合影 会议现场 [荷斯坦北京专讯]2016年6月27日,全国畜牧总站在北京召开畜禽养殖粪便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模式研讨会,旨在分析我国畜禽养殖污染面临的形势,研讨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主推技术,促进养殖业转型升级,实现生产生态协调发展. 行业环 ...

  • 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 江苏省太湖流域 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国家<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提出的太湖治理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太湖治理的总体部署,深入推进我省太湖治理工作,全面实现太湖治理目标,编制本实施方案. 一.江苏省太湖流域环境现状 ...

  • 对技术创新与循环经济关系的分析
  • 第23卷第2期2005年4月 科学管理研究 SCIENTIFIC V01.23No.2 MANAGEMENTRESEARCH Apr.2005 对技术创新与循环经济关系的分析 张小兰 (南京大学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 摘要:走循环经济之路是我国现实与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而技术创新是实现循 ...

  • 农业清洁生产_文化
  • 2003年第2期(总第5期) 农业 新技术 农 业清洁生产 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对服务,清洁生产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之中. 2.清洁生产的由来与发展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工业污染的控制与处理难度越来越大,所花费的资金越来越多,治理效果却达不到预期目的,污染物或者不能被生物降解,只是 ...

  • 国家统计局 大力发展生物质产业 助力松原跨越"库兹涅茨拐点"
  • 大力发展生物质产业 助力松原跨越"库兹涅茨拐点" --关于推进松原绿色发展课题研究 摘要:本次调研从生物质产业国内外发展趋势入手,通过对生物质资源禀赋的计算以及对产业发展现状的了解,初步证明松原市具备大力发展生物质产业的基础及潜力:运用多方采集数据,构建能源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对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