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者说(节选)

  宇宙无边,地球广阔,且时有风雨袭来,或烈日暴晒,故不得不寻一有限之地,立以四壁,覆以顶盖,日落避于其中,日出游乎其外,这就是家吗?也可能是旅馆。备好丰足的衣食,装上成套的电器,窗外四季更迭,室内全无寒暑,排布开精美的家具,点缀些字画、古董,或再有高朋满座,窗外月黑风高,室内其乐融融,这就是家了吗?仍可能是饭店。   把家打扮成饭店、旅馆,像是从贫穷走向富裕的一个必经阶段,艳羡的眼睛已经睁开,审美的心尚无归处。陈村曾打电话给我说:你要装修吗?记住方便自己,勿只为偶尔一来的客人说好。又听人讲起一对富裕了的夫妻,满打满算两口人,却偏要买下200多平方米的豪居,初时客人不断,来道喜,来恭维,时间一久谁还老来呢?于是一到周末两口子就发慌,唯恐豪居闲置,便东一个电话西一个电话地求人来:“来吧来吧,一切都预备好了!”岂不是饭店吗?且有一男一女两位侍者。   谁会在家门前挂一排霓虹灯呢?家有家的语言,比如一张老床,默默然说着一个家族的历史。比如所有的家具都不配套,形色不一,风格各异,便会让你回忆起历历如新的诸多往事。比如一个谈不上多么美妙的小器物,别人不理会,只有你和你的家人知道它所包含的纪念,视其为不可亵玩的圣物。这类东西是模仿不来的。一模仿就又是饭店。家是模仿不来的,一模仿就又是“宾至如归”。家,一俟你走向它,便会听见它的召唤;一俟你走到它跟前,便会闻辨出它的气息;你一推开家门,心里便会有一个声音:“噢,家!”“噢,久违了。”家说:“喂,你还好吗?”你就甩掉鞋帽,甩掉衣裳,甩掉你在外面的世界里不得不钻入其中的那一套行头,露出原形(不单指身体)――这也是一种语言,是你对家的报答,是对它由衷的信任和感激。   即便这家只你一人,你也不能总在街上乱走。即便你用不着起火落灶,你总也得有一处安魂入梦的地方。家其实不限于空间,家更是一种时光,一种油然的心绪。此时与此心,可以清理你的秘密,不拘一格地思想,想入非非,正如你可以随意躺倒,肆意欢叫,不必再让微笑堆痛你的脸。你可以独享你的心情,独享你的智慧和想象,因而家又忽然地可以穿透四壁,山高水长,无边无际地铺展。   …………   家,正是要消除你的这类恐惧。家徒四壁也依然是容纳你的躯体又放纵你的心情的地方,是陪伴你的欢乐又收容你的痛苦的地方。假如只你一人有些孤独,你不妨扭亮台灯,翻开书,踏踏实实地阅读一回先哲的教诲,那一刻便全是回家的感觉。也不妨铺开纸,随心所欲,给一位心仪已久的人写封信,于是乎那一条邮路上便都是家的消息。这其实就是写作了。写作就是写给心仪已久的人呀,尽管你不知道他们是谁,位于空间的何处。      【赏析】   家是什么?在作家史铁生的笔下,家成了最富有包容心的活体,它善解人意,循循善诱,总是陪伴在你身旁,逗你开心,为你打气,替你疗伤。“家有家的语言”,家必然要跟自己的心灵高度默契,否则你将它装潢得再富丽堂皇也是徒劳,背道而驰的“家”只会令人劳心累神,所以,为了自己为了家,寻找一份最合拍惬意的舒适。   本栏插图俞茵   本栏责任编辑 陈土宏

  宇宙无边,地球广阔,且时有风雨袭来,或烈日暴晒,故不得不寻一有限之地,立以四壁,覆以顶盖,日落避于其中,日出游乎其外,这就是家吗?也可能是旅馆。备好丰足的衣食,装上成套的电器,窗外四季更迭,室内全无寒暑,排布开精美的家具,点缀些字画、古董,或再有高朋满座,窗外月黑风高,室内其乐融融,这就是家了吗?仍可能是饭店。   把家打扮成饭店、旅馆,像是从贫穷走向富裕的一个必经阶段,艳羡的眼睛已经睁开,审美的心尚无归处。陈村曾打电话给我说:你要装修吗?记住方便自己,勿只为偶尔一来的客人说好。又听人讲起一对富裕了的夫妻,满打满算两口人,却偏要买下200多平方米的豪居,初时客人不断,来道喜,来恭维,时间一久谁还老来呢?于是一到周末两口子就发慌,唯恐豪居闲置,便东一个电话西一个电话地求人来:“来吧来吧,一切都预备好了!”岂不是饭店吗?且有一男一女两位侍者。   谁会在家门前挂一排霓虹灯呢?家有家的语言,比如一张老床,默默然说着一个家族的历史。比如所有的家具都不配套,形色不一,风格各异,便会让你回忆起历历如新的诸多往事。比如一个谈不上多么美妙的小器物,别人不理会,只有你和你的家人知道它所包含的纪念,视其为不可亵玩的圣物。这类东西是模仿不来的。一模仿就又是饭店。家是模仿不来的,一模仿就又是“宾至如归”。家,一俟你走向它,便会听见它的召唤;一俟你走到它跟前,便会闻辨出它的气息;你一推开家门,心里便会有一个声音:“噢,家!”“噢,久违了。”家说:“喂,你还好吗?”你就甩掉鞋帽,甩掉衣裳,甩掉你在外面的世界里不得不钻入其中的那一套行头,露出原形(不单指身体)――这也是一种语言,是你对家的报答,是对它由衷的信任和感激。   即便这家只你一人,你也不能总在街上乱走。即便你用不着起火落灶,你总也得有一处安魂入梦的地方。家其实不限于空间,家更是一种时光,一种油然的心绪。此时与此心,可以清理你的秘密,不拘一格地思想,想入非非,正如你可以随意躺倒,肆意欢叫,不必再让微笑堆痛你的脸。你可以独享你的心情,独享你的智慧和想象,因而家又忽然地可以穿透四壁,山高水长,无边无际地铺展。   …………   家,正是要消除你的这类恐惧。家徒四壁也依然是容纳你的躯体又放纵你的心情的地方,是陪伴你的欢乐又收容你的痛苦的地方。假如只你一人有些孤独,你不妨扭亮台灯,翻开书,踏踏实实地阅读一回先哲的教诲,那一刻便全是回家的感觉。也不妨铺开纸,随心所欲,给一位心仪已久的人写封信,于是乎那一条邮路上便都是家的消息。这其实就是写作了。写作就是写给心仪已久的人呀,尽管你不知道他们是谁,位于空间的何处。      【赏析】   家是什么?在作家史铁生的笔下,家成了最富有包容心的活体,它善解人意,循循善诱,总是陪伴在你身旁,逗你开心,为你打气,替你疗伤。“家有家的语言”,家必然要跟自己的心灵高度默契,否则你将它装潢得再富丽堂皇也是徒劳,背道而驰的“家”只会令人劳心累神,所以,为了自己为了家,寻找一份最合拍惬意的舒适。   本栏插图俞茵   本栏责任编辑 陈土宏


相关内容

  • [感悟人生]史铁生:我与地坛(节选)
  • [感悟人生]史铁生:我与地坛(节选) 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 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我那时脾气坏到极点, ...

  • 家园如梦(节选)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家园如梦(节选) 山珍 夜很深,也很静.浅浅的月光流进了我的村子,挤进了那扇用皮纸蒙住的三字窗.风轻轻地梳理着窗外还略显单薄的树枝,嗓音很低,却让我听得清楚那来自远方的呼唤. 庭院里的那口古井,清楚地倒映着我曾经在井旁的柳树上猴跃的童年.辘轳上那长满黑斑的麻绠,依然牢牢地 ...

  • 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节选)阅读答案
  • 阅读<红楼梦选读>中的选段,完成文后各题 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节选) 说着,果然出去带进一个小后生来,较宝玉略瘦些,眉清目秀,粉面朱唇,身材俊俏,举止风流,似在宝玉之上,只是怯怯羞羞,有女儿之态,腼腆含糊,慢向凤姐作揖问好.凤姐喜的先推宝玉,笑道:"比下去了 ...

  • 忆儿时(节选)
  • 我回忆儿时,有三件不能忘却的事. 第一件是养蚕. ---- 第二件不能忘却的事,是父亲的中秋赏月.而赏月之乐的中心,在于吃蟹. 我的父亲中了举人之后,科举就废,他无事在家,每天吃酒,看书.他不要吃羊.牛.猪肉,而喜欢吃鱼.虾之类.而对于蟹,尤其喜欢.自七八月起直到冬天,父亲平日的晚酌规定吃一只蟹,一 ...

  • [老屋小记(节选)]阅读答案
  • 老屋小记(节选) 史铁生 U师傅的脚落在地上从来没有声音,走在深深的小巷子里形单影只,从不结群.U师傅走进老屋里来工作,就像一个影子,几乎不被人发现."U师傅来了吗?"--如果有人问起,大家才往他的座位上望,看见一个满头乌发身材颀长的老女人,跟着听见一声如少女般细声细气的回答-- ...

  • 冬天(节选)朱自清阅读答案
  • 阅读理解.(9分)冬 天 (节选) 朱自清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 ...

  • 棉花里的父亲(节选)
  • 回家的时候,大门紧锁着,只有那条癞皮狗还在门前吐着舌头.我左右喊了几声,没有人应声,这人都去哪儿了呢?他们应该知道我回来呀,突然看到场院里如雪的棉花.是捡棉花去了?赶到大叔家一问,他说父亲去前山捡花去了. 我放下行李,扑向棉花地.正午的太阳火辣辣的,晒在身上毛毛剌剌的,像是有虫子在爬,十分不自在,还 ...

  • [棋王(节选)阿城]阅读答案
  • 棋王(节选)阿   城 人是越来越多.后来的人拼命往前挤,挤不进去,就抓住人打听,以为是杀人的告示.妇女们也抱着孩子们,远远围成一片.数千人闹闹嚷嚷,街上像半空响着闷雷. 王一生坐在场当中,手放在两条腿上,眼睛虚望着,一头一脸都是土.我给他拍一拍土.他按住我的手,我觉出他有些抖.他低低地说:&quo ...

  • "孝敬父母小明星"优秀事迹节选(二)
  • 一. 她叫xx,今年11岁,在实验小学四年级读书,她是班长,还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她是父母的好女儿,爷爷.奶奶的好孙女,老师的好帮手,同学们的好榜样. 很小的时候她就懂得了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还是三年级时她就学会了洗衣服,四年级时就学会了做饭.从小就知道使用礼貌用语,向长辈问好,深受长辈们的喜爱.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