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恐怖袭击事件背后的五大根源因素

张家栋/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教授

中国长期面临严重恐怖主义威胁,巴黎重大恐怖事件也再次给我国敲响了一次警钟。 刘瑾 澎湃资料

1月7日以来,法国持续发生恐怖袭击,法国举国哀悼,世界为之震惊。法国政府出动8.8万名军警来搜查恐怖嫌疑犯,规模空前。

西方反恐安全环境恶化

这起事件将具有转折点意义,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法国及至欧洲的社会政治生态及其发展趋势。总体来看,在这起事件背后,体现了以下根源性因素:

一是历史因素。从历史上看,欧洲国家与伊斯兰世界有密切的联系。法国南部、西班牙大部都曾有穆斯林区域。进入近代以来,西方国家还曾是很多穆斯林国家的宗主国。这些都导致很多欧洲国家境内有大量的穆斯林民众。尤其是法国,由于其在阿尔及利亚等国的殖民主义经历,拥有欧洲最大的穆斯林群体。法国有600万穆斯林民众,占总人口的约10%。这些外来移民,民族文化无归属感,宗教无认同感,仅仅在民主政治体系之下被组合起来,长期以来是社会治理的难点。

二是社会因素。当前欧洲很多国家出现社会极化现象。一头是各种右翼组织和政治势力,如法国国民阵线、英国独立党、瑞典民主党等,反外来移民,反伊斯兰主义势力的“扩张”,认为伊斯兰是欧洲面临的最大威胁。这些政党和政治力量,在欧洲各国的影响都呈上升趋势。

另一头是伊斯兰极端分子。这些人往往有受害者心理,认为自己在历史上和现实中都受到打压。他们虽然以新旧移民的身份生活在欧洲,但认为这是一种自然补偿,很少有感恩之心,无意接受当地价值观、融入当地社会。在这种情况下,穆斯林和非穆斯林群体之间的相互接受度和容忍度都在下降。

三是文化因素。一方面,西欧国家后现代主义思潮盛行,反权威、反政府、反主流成为时尚,盲目抬高边缘文化和小众文化,认为小的、少的就是好的,打压大众文化和主流价值。整个社会没有标准,标准只是“自由博爱”。在极端自由主义者看来,解决你不喜欢话语的主要答案,就是引入更多的话语。这次被袭击的《查理周刊》是一家极端自由主义杂志,虽然讽刺过一些伊斯兰人才和极端分子,但也曾反对过右翼推动的《罩袍法案》,认为禁止穆斯林在公开场合穿罩袍有违宗教自由原则,符合法国人一向主张的自由博爱原则。

另一方面,理想主义激情也为恐怖主义提供了土壤。在冷战时期,很多理想主义人士,尤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满怀激情地投入“直接行动”等极左恐怖组织的怀抱。而现在,这些人又抱着同样的理想主义激情投入到伊斯兰圣战阵营。

四是经济因素。各国对外来移民的态度,往往都与本国经济状况相关。西欧人口出生率低,需要外来劳动力。在经济状况好时,外来移民是宝贵人力资源。而在经济不好时,这些人就可能成为当地右翼民众的出气筒。当前西欧经济状况不佳,失业率居高,排外情绪自然上升。德、法等国的外来移民主要是穆斯林,这种排外情绪就与宗教问题建立起联系。

五是国际政治因素。西欧国家国际地位相对下降,产生了复杂影响。首先是社会心理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下降。国际地位越高,民众自豪感越高,心态就越好。当前西欧相对衰落,自我保护意识上升,很多国家都开始讨论一些针对外来移民的排斥性政策和相关措施。

其次是国际反恐能力下降。美欧长期是中东北非的主要反恐力量和稳定性因素,但现在有退缩趋势,导致“伊斯兰国”等势大难制。

同时,对本国极端分子的控制能力下降,目前,参与各种圣战组织的法国人已超过1100人,其中大约370人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境内,还形成了一些法国营地。这些人不仅是法国面临的潜在威胁,还是沟通法国内外极端分子的桥梁,构成现实威胁。早在去年11月,就有三名法国圣战分子就在视频中呼吁穆斯林起来攻击他们身边的非穆斯林。法国还因此在圣诞节和新年提高过反恐安保等级,加强过公共部门的安保工作。这次巴黎发生重大恐怖袭击事件,既在意料之外,又不是偶然,是西欧反恐安全环境恶化的一个结果。

中国长期面临严重恐怖主义威胁,巴黎重大恐怖事件也再次给我国敲响了一次警钟。但与法国等西欧国家相比,我国其实没有内生型的圣战活动土壤。中国主体民众是无神论者,天生最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这使任何一个宗教群体,无论是伊斯兰教、基督教、道教、佛教还是其他宗教,在中国都很少有被宗教群体排斥、压迫的感觉。同时,由于缺乏足够的“他者”和“敌人”的存在,中国的宗教群体没有必要花大力气去维护自己的认同边界,对其他群体的排斥心理也非常有限。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可以免于国际圣战活动的威胁。国际圣战活动在中东和北非一些国家呈上升趋势,沿着人文交流这条物理路线和互联网这条虚拟路线在到处蔓延。作为全球化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不管如何努力,我国也不可能独善其身。无论是政府、专门反恐机构还是普通民众,都要加强反恐准备,要有风险意识和承担一定程度恐怖主义威胁的意识。破坏最大的,往往不是恐怖主义本身,而是我们对恐怖主义的恐惧。我们虽然不可能完全消除恐怖主义根源,也不可能完全防止恐怖事件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战胜恐怖主义威胁。 (原标题:巴黎恐怖袭击事件背后的五大根源因素)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网

张家栋/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教授

中国长期面临严重恐怖主义威胁,巴黎重大恐怖事件也再次给我国敲响了一次警钟。 刘瑾 澎湃资料

1月7日以来,法国持续发生恐怖袭击,法国举国哀悼,世界为之震惊。法国政府出动8.8万名军警来搜查恐怖嫌疑犯,规模空前。

西方反恐安全环境恶化

这起事件将具有转折点意义,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法国及至欧洲的社会政治生态及其发展趋势。总体来看,在这起事件背后,体现了以下根源性因素:

一是历史因素。从历史上看,欧洲国家与伊斯兰世界有密切的联系。法国南部、西班牙大部都曾有穆斯林区域。进入近代以来,西方国家还曾是很多穆斯林国家的宗主国。这些都导致很多欧洲国家境内有大量的穆斯林民众。尤其是法国,由于其在阿尔及利亚等国的殖民主义经历,拥有欧洲最大的穆斯林群体。法国有600万穆斯林民众,占总人口的约10%。这些外来移民,民族文化无归属感,宗教无认同感,仅仅在民主政治体系之下被组合起来,长期以来是社会治理的难点。

二是社会因素。当前欧洲很多国家出现社会极化现象。一头是各种右翼组织和政治势力,如法国国民阵线、英国独立党、瑞典民主党等,反外来移民,反伊斯兰主义势力的“扩张”,认为伊斯兰是欧洲面临的最大威胁。这些政党和政治力量,在欧洲各国的影响都呈上升趋势。

另一头是伊斯兰极端分子。这些人往往有受害者心理,认为自己在历史上和现实中都受到打压。他们虽然以新旧移民的身份生活在欧洲,但认为这是一种自然补偿,很少有感恩之心,无意接受当地价值观、融入当地社会。在这种情况下,穆斯林和非穆斯林群体之间的相互接受度和容忍度都在下降。

三是文化因素。一方面,西欧国家后现代主义思潮盛行,反权威、反政府、反主流成为时尚,盲目抬高边缘文化和小众文化,认为小的、少的就是好的,打压大众文化和主流价值。整个社会没有标准,标准只是“自由博爱”。在极端自由主义者看来,解决你不喜欢话语的主要答案,就是引入更多的话语。这次被袭击的《查理周刊》是一家极端自由主义杂志,虽然讽刺过一些伊斯兰人才和极端分子,但也曾反对过右翼推动的《罩袍法案》,认为禁止穆斯林在公开场合穿罩袍有违宗教自由原则,符合法国人一向主张的自由博爱原则。

另一方面,理想主义激情也为恐怖主义提供了土壤。在冷战时期,很多理想主义人士,尤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满怀激情地投入“直接行动”等极左恐怖组织的怀抱。而现在,这些人又抱着同样的理想主义激情投入到伊斯兰圣战阵营。

四是经济因素。各国对外来移民的态度,往往都与本国经济状况相关。西欧人口出生率低,需要外来劳动力。在经济状况好时,外来移民是宝贵人力资源。而在经济不好时,这些人就可能成为当地右翼民众的出气筒。当前西欧经济状况不佳,失业率居高,排外情绪自然上升。德、法等国的外来移民主要是穆斯林,这种排外情绪就与宗教问题建立起联系。

五是国际政治因素。西欧国家国际地位相对下降,产生了复杂影响。首先是社会心理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下降。国际地位越高,民众自豪感越高,心态就越好。当前西欧相对衰落,自我保护意识上升,很多国家都开始讨论一些针对外来移民的排斥性政策和相关措施。

其次是国际反恐能力下降。美欧长期是中东北非的主要反恐力量和稳定性因素,但现在有退缩趋势,导致“伊斯兰国”等势大难制。

同时,对本国极端分子的控制能力下降,目前,参与各种圣战组织的法国人已超过1100人,其中大约370人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境内,还形成了一些法国营地。这些人不仅是法国面临的潜在威胁,还是沟通法国内外极端分子的桥梁,构成现实威胁。早在去年11月,就有三名法国圣战分子就在视频中呼吁穆斯林起来攻击他们身边的非穆斯林。法国还因此在圣诞节和新年提高过反恐安保等级,加强过公共部门的安保工作。这次巴黎发生重大恐怖袭击事件,既在意料之外,又不是偶然,是西欧反恐安全环境恶化的一个结果。

中国长期面临严重恐怖主义威胁,巴黎重大恐怖事件也再次给我国敲响了一次警钟。但与法国等西欧国家相比,我国其实没有内生型的圣战活动土壤。中国主体民众是无神论者,天生最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这使任何一个宗教群体,无论是伊斯兰教、基督教、道教、佛教还是其他宗教,在中国都很少有被宗教群体排斥、压迫的感觉。同时,由于缺乏足够的“他者”和“敌人”的存在,中国的宗教群体没有必要花大力气去维护自己的认同边界,对其他群体的排斥心理也非常有限。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可以免于国际圣战活动的威胁。国际圣战活动在中东和北非一些国家呈上升趋势,沿着人文交流这条物理路线和互联网这条虚拟路线在到处蔓延。作为全球化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不管如何努力,我国也不可能独善其身。无论是政府、专门反恐机构还是普通民众,都要加强反恐准备,要有风险意识和承担一定程度恐怖主义威胁的意识。破坏最大的,往往不是恐怖主义本身,而是我们对恐怖主义的恐惧。我们虽然不可能完全消除恐怖主义根源,也不可能完全防止恐怖事件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战胜恐怖主义威胁。 (原标题:巴黎恐怖袭击事件背后的五大根源因素)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网


相关内容

  • 恐怖组织的钱从哪里来?
  • 恐怖组织的钱从哪里来? 大部分人会同意,要采用武力手段消灭IS.但限制IS的赚钱渠道可能也是非常有效的瓦解IS的做法.只要其金钱来源紧缩,内部分配必然会失衡,就会有空隙,也更容易被瓦解. 文/李华芳(腾讯·大家专栏作者,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一] "巴黎血案"恐怕是美国 ...

  • 安全警示--巴黎系列恐怖袭击事件后的特别预警
  • 巴黎系列恐怖袭击事件后的特别预警 一.发生了什么 2015年11月13-14日夜间(当地时间),法国巴黎第10区.11区以及位于巴黎市郊法兰西体育场的多处受到致命性暴恐袭击.截至11月15日20:30(当地时间),此次暴恐袭击已造成132人遇难,360人受伤,其中96人重伤. 二.事态及影响 1. ...

  • 模拟联合国MUN背景文件背景指导欧洲理事会
  •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第三届模拟联合国大会暨第三届政史地学科节 欧洲理事会 背景指导 欢迎信 尊敬的各位代表: 欢迎您的到来. 很荣幸,有这么多名热心积极的同学选择了本次模联活动,选择了我们.时光荏苒,距第一届我校模拟联合国大会转眼间过去了一个春秋.上学年以来,我们举办了两次模拟联合国大会,又在 ...

  • ISIS 是如何在欧洲建立起自己分支的?
  • ISIS 是如何在欧洲建立起自己分支的? *本文只能在<好奇心日报(本文只能在<好奇心日报(www.qdaily.com )>发布,即使我们允许了也不许转载* 就在根据指示离开叙利亚.前往法国发动恐怖袭击的那一天,来自巴黎的 29 岁的计算机技术员雷达·海姆(Reda Hame)才 ...

  • 剑桥博士:恐怖活动可能成为欧洲"新常态"
  • 11月13日晚,发生在巴黎音乐厅.球场.餐厅等地的袭击造成129个生命的陨落,352人受伤.随后,恐怖组织"伊斯兰国"宣称为此事负责.在年初的<查理周刊>事件后,这次发生在法国巴黎的袭击,又将"恐怖主义"这个后冷战时期的战争形式带到世人面前. 为何 ...

  • 对当代恐怖主义的认识
  • 对当代恐怖主义的认识 内容摘要:恐怖主义在21世纪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9.11事件与别斯兰人质危机,伦敦地铁爆炸事件与俄罗斯首都机场爆炸案,均牵动着世界各国的心弦.所以人们把恐怖主义称为"21世纪的政治瘟疫","一场永无休止的地下世界大战",一 ...

  • 宗教视角下的南亚恐怖主义特征与反恐的若干思考_胡志勇
  • ◎ 专家论坛 宗教视角下的南亚恐怖主义特征与反恐的若干思考 胡志勇 内容提要: 本文详细探究和分析了后冷战时代宗教在南亚地区恐怖主义泛滥背景下 的特征,指出不同宗教间的冲突成为南亚恐怖主义最主要的特征,并分析了南亚恐怖组 织的宗教背景,强调恐怖主义对南亚造成了巨大危害,加深了不同宗教间的仇视.最 后 ...

  • IS的钱从哪来的?谁在背后捐助了它?
  • 中国人质确认遇害,巴黎遭到连环恐怖袭击,俄罗斯坠机缘于恐怖袭击,一时间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成为各国联手打击的目标.在打击IS的同时,是否意识到它的钱从哪来的? △2015年2月26日,伊斯兰国通过Twitter发表视频,现实武装分子以大锤和电钻疯狂破坏伊拉克摩苏尔中央博物 ...

  • 浅析恐怖主义的根源及危害
  • [摘 要]恐怖活动是对全世界人民的危害,恐怖主义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之前,其根源也存在多样化,至今仍然危害着各国的公共安全,尽管面临重重困难和挑战,各国反对恐怖主义的努力会继续. [关键词]恐怖主义:恐怖根源:危害:反恐措施 昆明火车站3月1日发生的恐怖暴力事件,目前已造成29人遇难,143人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