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重视中国画的色彩

应重视中国画的色彩

【摘要】色彩语言是审美及情感表达的重要媒介。万物如没有色彩将会变得沉寂而灰暗。绘画是视觉艺术,它除了必须具有可视形象外,色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幅绘画作品如果缺少丰富的色彩,就难以真正表达出作者的主观意图,更难以激发观者的情感共鸣,也就不是一件完美的作品。中国画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享誉海内外. 但在色彩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却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

【关键词】随类赋彩;色墨相融;艺术升华

中国画笔墨的高下几乎成为品评中国画的标准。这种重墨轻色的现象,越来越引起当代画家和理论家的关注,谈谈中国画的色彩问题,是当今中国画家不能回避的课题色彩作为绘画本体元素之一。是构成某种艺术情调和艺术风格的基本要素,是刺激视觉神经最有效,造成特定情绪美感的重要手段。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中国画家一见中国画色彩用多了,就有“西洋画”的感觉,用重彩就与“俗”联系在一起。从文艺复兴时期一直到现在,西方绘画几乎将色彩用到了极致。但是从中国画发展历史来看,色彩不是西方人的专有财产,而中国人对色彩的热衷也不亚于西方人。

中国传统色彩观从其雏形阶段到同东方哲学的自然宇宙意识相联系。以南齐谢赫“六法之四”—随类赋彩的提出,确立了中国画色彩的理论基础。根据中国绘画史的实际情形来看,中国画的色彩并非客观色的如实描绘,而是将客观对象分为若干类别,然后按类别来确定色彩,这就是“随类赋彩”的本意。追根溯源,中国传统色彩,以“五色”来代替一切颜色,将天地间的五彩按五行(木火土金水)确定为青赫黄白黑五个正色。又以五行规定天地四方,“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赫,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考工记》。由此可见,中国传统色彩观,是以客观物象在内质的规律性作为用色的基础,强调主体情感的抒发,与对象进行心物交流,主客相融,以达到物我两忘,相互契合之境界。

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谈到水色在不同季节的变化时指出:“水色,春绿,夏碧,秋青,冬墨。”这不同季节的水色,并不是绝对的指出水的颜色,而是指人的感悟,体现了客体对象内在本质与人的情感因素相互交融的天地合一,心与物流的艺术境界,具有高度概括性,意向性,象征性。可惜,主观世界的妙彩,萧杀于自没的禁区中,就人物画而言色彩变革过程是由浓郁到清淡,由清淡转移到无彩,梁楷的“泼墨减笔法”对中国人物画传统技法确实是一次革命,然而也牺牲了色彩在水墨人物画中的表现功能。从南齐谢赫的“六法”到五代荆浩的“六要”标志着中国绘画题材由人物到风景的转变。“六要”与“六法”相比,将“随类赋彩”更换成了“墨”,就山水而言,是由“青绿”而“浅绛”而“墨白”的发展趋势。又由于唐代文人画家尚佛教禅宗,出世思想抬头,以王维为代表,提出了“画道之中,水墨为上”的一个反色彩檄文。以“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意在无彩则物象乖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至此,文人画家几乎追求单一色素美,主要是以不同墨法,即表现出朝、暮、阴、晴等各种季节气候的变化,又体现了浑厚苍润的用墨效果,这雅致华滋的水墨特质,特别适合于表现大自然烟岚苍润的景致韵律,这是文人画家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重大发现,水墨语言的发展几乎达到极限,在世界上堪称独一无二。但其负面效应也是无法估量的,牺牲了艺术创作的无限丰富性,同时也断送了中国画史上的一片辉煌。

应重视中国画的色彩

【摘要】色彩语言是审美及情感表达的重要媒介。万物如没有色彩将会变得沉寂而灰暗。绘画是视觉艺术,它除了必须具有可视形象外,色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幅绘画作品如果缺少丰富的色彩,就难以真正表达出作者的主观意图,更难以激发观者的情感共鸣,也就不是一件完美的作品。中国画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享誉海内外. 但在色彩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却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

【关键词】随类赋彩;色墨相融;艺术升华

中国画笔墨的高下几乎成为品评中国画的标准。这种重墨轻色的现象,越来越引起当代画家和理论家的关注,谈谈中国画的色彩问题,是当今中国画家不能回避的课题色彩作为绘画本体元素之一。是构成某种艺术情调和艺术风格的基本要素,是刺激视觉神经最有效,造成特定情绪美感的重要手段。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中国画家一见中国画色彩用多了,就有“西洋画”的感觉,用重彩就与“俗”联系在一起。从文艺复兴时期一直到现在,西方绘画几乎将色彩用到了极致。但是从中国画发展历史来看,色彩不是西方人的专有财产,而中国人对色彩的热衷也不亚于西方人。

中国传统色彩观从其雏形阶段到同东方哲学的自然宇宙意识相联系。以南齐谢赫“六法之四”—随类赋彩的提出,确立了中国画色彩的理论基础。根据中国绘画史的实际情形来看,中国画的色彩并非客观色的如实描绘,而是将客观对象分为若干类别,然后按类别来确定色彩,这就是“随类赋彩”的本意。追根溯源,中国传统色彩,以“五色”来代替一切颜色,将天地间的五彩按五行(木火土金水)确定为青赫黄白黑五个正色。又以五行规定天地四方,“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赫,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考工记》。由此可见,中国传统色彩观,是以客观物象在内质的规律性作为用色的基础,强调主体情感的抒发,与对象进行心物交流,主客相融,以达到物我两忘,相互契合之境界。

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谈到水色在不同季节的变化时指出:“水色,春绿,夏碧,秋青,冬墨。”这不同季节的水色,并不是绝对的指出水的颜色,而是指人的感悟,体现了客体对象内在本质与人的情感因素相互交融的天地合一,心与物流的艺术境界,具有高度概括性,意向性,象征性。可惜,主观世界的妙彩,萧杀于自没的禁区中,就人物画而言色彩变革过程是由浓郁到清淡,由清淡转移到无彩,梁楷的“泼墨减笔法”对中国人物画传统技法确实是一次革命,然而也牺牲了色彩在水墨人物画中的表现功能。从南齐谢赫的“六法”到五代荆浩的“六要”标志着中国绘画题材由人物到风景的转变。“六要”与“六法”相比,将“随类赋彩”更换成了“墨”,就山水而言,是由“青绿”而“浅绛”而“墨白”的发展趋势。又由于唐代文人画家尚佛教禅宗,出世思想抬头,以王维为代表,提出了“画道之中,水墨为上”的一个反色彩檄文。以“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意在无彩则物象乖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至此,文人画家几乎追求单一色素美,主要是以不同墨法,即表现出朝、暮、阴、晴等各种季节气候的变化,又体现了浑厚苍润的用墨效果,这雅致华滋的水墨特质,特别适合于表现大自然烟岚苍润的景致韵律,这是文人画家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重大发现,水墨语言的发展几乎达到极限,在世界上堪称独一无二。但其负面效应也是无法估量的,牺牲了艺术创作的无限丰富性,同时也断送了中国画史上的一片辉煌。


相关内容

  • 论色彩在绘画中的运用
  • 论色彩在绘画中的运用 一."色彩"绘画之"血肉" 如果说线条是诉诸心灵的那色彩便是诉诸与感觉.给予我们视觉神经最有效,最直接,最快速的视觉表现是色彩语言的绘画形式.不同的色彩关系会引起人们不同的情感变化,产生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因此,色彩可以说是绘画艺术中的生命 ...

  • 剪纸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 随着艺术事业的发展,传统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剪纸作为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剪纸艺术来源于人们的现实劳动,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随着现代设计的发展,将传统艺术应用于现代设计中成为现代设计的重要发展方向.文化创意产品重视剪纸艺术 ...

  • 东方与西方插花艺术的区别
  • 东方与西方插花艺术的区别 摘要:由于地域.环境及文化背景的不同,插花从起源和发展的风格上可以分为两大流派:东方式插花和西方式插花.进入信息时代,东西方插花艺术的交流日益频繁,通过相互交流,互相融合,取长补短,而日臻完美.以中国 日本为代表的东方插花,具有用花量少 追求线条色彩淡雅富有意境的特点 以欧 ...

  • 中国古代女子服饰
  • 中国古代女子服饰 衣食住行,渗入到人类社会历史的各个时期,因此一部人类历史也就是 一 部关于人类的服饰史,翻开服饰史,可以看到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也尽在其中流淌,每一段发展阶段都有其历史性,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中国古代的服饰,而且是从唐朝到清朝的女子服饰. 唐朝女子服饰 由隋入唐,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到全盛时期 ...

  • 建设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城市
  • 建设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城市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成果.艺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助力.今天,艺术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有限的城市空间里,在由经济.文化.自然.生活交织而成的动态开放的网状系统中,为穿梭往返.栖息其中的人们,提供文化的滋养和精神的慰藉.如今的城市早已呈现高楼摩天.虹桥飞跃.天地同辉的人间 ...

  • [服装设计]会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 学校______ 班级______ 学号_______ 姓名_______ ----------.装 ---------------订-----------------线---------. <服装设计>会考试题 一.填空(30%) 1.作为一名设计师,最基本也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想象力. ...

  • 中英美三国服饰文化对比研究
  • 中英美三国服饰文化对比研究 摘要:服饰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素质的物化,是内在精神的外观,是社会风貌的显示.由于历史条件.生活方式.文化观念的差别,中英美三国形成了各国颇具特色的服饰文化.本文分别描述了中英美三国的服饰文化,将中美.中英及英美的服饰文化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在文末进行了相应的总结. ...

  • _色_符号与中国古代社会
  • "色"符号与中国古代社会 ◎张燕花 (武汉科技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摘要本文针对色彩学中色彩的概念,指出了"色"与"彩"的不同,并针对"色"何以成为符号做了概括与阐述.同时,还从"色&qu ...

  • 中国商业陈列中的文化底蕴
  • 中国商业陈列中的文化底蕴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的改变,我国的商家已经越来越 重视商业陈列的形式和规模.本文通过对中国文化的强调,使商家 重视商业陈列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根据 中国人的文化背景和消费特质,创建属于我们中国的商业陈列模 式. 关键词:商业陈列设计 文字 中图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