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农村发展的动力

  历史发展常常以人类意想不到的方式展开。30年前,濒于崩溃边缘的中国社会,当权力和城市精英还在踌躇犹疑如何抉择之际,正是从农村、农民自身为求生存率先的奋力一搏,展开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彼时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被极大地激发出来,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   然而,谁也未曾想到的是,今天在已经累积了巨大财富的中国社会中,农民的处境再次成为难以掩饰的伤痛。一系列的中央“一号文件”、一系列的惠农政策,难改“三农”困境。农村的困境已经不仅仅是农村经济的困境,更是严重的社会危机。   农村发展事关中国的未来。本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公众的期待中闭幕。会议对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做出了重大判断,并就农村未来的改革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定。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召开的这次会议,其确定的农村改革路径,势将为未来农村发展留下了巨大的探索空间,提振农民对于农村改革发展的信心。   会议前后,围绕土地权属以及与相关的农村发展问题,在社会各界引发了激烈的讨论,相信随着本次大会根据政治现实确定的方略,逐渐转化成国家意志落实,这种讨论也仍将继续。毫无疑问,这场激烈讨论中所揭示的问题,对于未来农村改革发展的各方力量都是非常有益的提醒。然而,我们也发现,在农地权属这个事关农民最核心的财产权利问题的讨论中,竟然没有作为真正主体的农民的声音,尽管不乏声称是为农民利益着想的人。   社会进步并不排斥精英主义的智力贡献和全能政府的解救方案,但只有农民才是最终解决农村困境的主体性力量。   回首来时路,不难发现,农村改革的成败除了与土地权益密切关联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建立在土地权益基础上的农民的自主选择权和决定权。30年农村改革,可谓兴于农民对于土地权益的自我确认,衰于农民权益的被剥夺。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获益的过程就是农民的自我选择和决定权得到释放的时候。   反面的例子比比皆是。一些地方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在地里种什么,地方政府都要统一规定,一些地方政府强迫农民毁麦种烟、苹果、大蒜、桑树、葡萄等等,给农民造成巨大损失的报道在媒体上屡见不鲜。   当农民和传统农业因为自身的弱点,加上涉农法律制度和政策的不完善以及执行过程的扭曲、全能政府的执政惯性、地方党政官员的不法行为等等,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农民逐渐失去对社会事务甚至失去了对自己熟悉的农村问题的话语权、决定权后,农村的凋敝开始了。因为农民选择权的旁落,惠农政策的红利也而愈益单薄。当一个农民连在自家承包的土地上种啥都无法决定的时候,他又如何去获得农村政策的知情权、发展的决策权、管理的参与权、利益分配的监督权和公平的诉求权!   郑必坚在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时指出,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是两大经验。而人才是最大的生产力,还权于民,让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无论是拥有所有权还是“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我决定以何种形式使用土地、种植什么、流转与否,才是真正解放生产力的开始,也才是思想解放的标志。   就当下农村而言,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朝着土地权益向农民回归的方向改革前进,只会激发出农民更大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农民和农村绝不会因此而比现状更糟糕。相信农民的主体性和创造力,是农村改革的唯一出路,更是未来农村发展的真正动力所在。   必须看到,今天开始的农村改革攻坚,是在累积了30年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展开的,是在信息互联的时代展开的,是在强调法治和民权的时代展开的。今天的农民和政府,皆已非当日吴下阿蒙。当面对精英们担心可能遭遇的例如大资本的不法侵害出现时,真正应该担忧的不是农民是否有维护权益的意志和力量,而是如何保证法律和政策的尊严不被利益关联者亵渎。这不只是农民的责任。事实上,现在农民的联合维权行为,已经比比皆是。因此,政府应该鼓励农民依法联合维权,并逐渐帮助组织农会保护自身的权利。政府在还权于民的过程中,并不是放弃责任,而应全面承担它本应担负的责任,诸如向农村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不缺位;在涉农事务上恪守法律,不越位。唯有如此,农村才会获得长久稳定发展的机会,而城乡二元差别,也将因为农村自身的发展,得到真正的解决。   30年后,当我们重新把改革的焦点聚集在农村时,我们并不是回到原点,而是要在新的基础上寻找走向未来的动力。农村问题的解决,最后受益的将不仅仅是农民。

  历史发展常常以人类意想不到的方式展开。30年前,濒于崩溃边缘的中国社会,当权力和城市精英还在踌躇犹疑如何抉择之际,正是从农村、农民自身为求生存率先的奋力一搏,展开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彼时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被极大地激发出来,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   然而,谁也未曾想到的是,今天在已经累积了巨大财富的中国社会中,农民的处境再次成为难以掩饰的伤痛。一系列的中央“一号文件”、一系列的惠农政策,难改“三农”困境。农村的困境已经不仅仅是农村经济的困境,更是严重的社会危机。   农村发展事关中国的未来。本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公众的期待中闭幕。会议对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做出了重大判断,并就农村未来的改革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定。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召开的这次会议,其确定的农村改革路径,势将为未来农村发展留下了巨大的探索空间,提振农民对于农村改革发展的信心。   会议前后,围绕土地权属以及与相关的农村发展问题,在社会各界引发了激烈的讨论,相信随着本次大会根据政治现实确定的方略,逐渐转化成国家意志落实,这种讨论也仍将继续。毫无疑问,这场激烈讨论中所揭示的问题,对于未来农村改革发展的各方力量都是非常有益的提醒。然而,我们也发现,在农地权属这个事关农民最核心的财产权利问题的讨论中,竟然没有作为真正主体的农民的声音,尽管不乏声称是为农民利益着想的人。   社会进步并不排斥精英主义的智力贡献和全能政府的解救方案,但只有农民才是最终解决农村困境的主体性力量。   回首来时路,不难发现,农村改革的成败除了与土地权益密切关联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建立在土地权益基础上的农民的自主选择权和决定权。30年农村改革,可谓兴于农民对于土地权益的自我确认,衰于农民权益的被剥夺。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获益的过程就是农民的自我选择和决定权得到释放的时候。   反面的例子比比皆是。一些地方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在地里种什么,地方政府都要统一规定,一些地方政府强迫农民毁麦种烟、苹果、大蒜、桑树、葡萄等等,给农民造成巨大损失的报道在媒体上屡见不鲜。   当农民和传统农业因为自身的弱点,加上涉农法律制度和政策的不完善以及执行过程的扭曲、全能政府的执政惯性、地方党政官员的不法行为等等,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农民逐渐失去对社会事务甚至失去了对自己熟悉的农村问题的话语权、决定权后,农村的凋敝开始了。因为农民选择权的旁落,惠农政策的红利也而愈益单薄。当一个农民连在自家承包的土地上种啥都无法决定的时候,他又如何去获得农村政策的知情权、发展的决策权、管理的参与权、利益分配的监督权和公平的诉求权!   郑必坚在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时指出,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是两大经验。而人才是最大的生产力,还权于民,让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无论是拥有所有权还是“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我决定以何种形式使用土地、种植什么、流转与否,才是真正解放生产力的开始,也才是思想解放的标志。   就当下农村而言,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朝着土地权益向农民回归的方向改革前进,只会激发出农民更大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农民和农村绝不会因此而比现状更糟糕。相信农民的主体性和创造力,是农村改革的唯一出路,更是未来农村发展的真正动力所在。   必须看到,今天开始的农村改革攻坚,是在累积了30年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展开的,是在信息互联的时代展开的,是在强调法治和民权的时代展开的。今天的农民和政府,皆已非当日吴下阿蒙。当面对精英们担心可能遭遇的例如大资本的不法侵害出现时,真正应该担忧的不是农民是否有维护权益的意志和力量,而是如何保证法律和政策的尊严不被利益关联者亵渎。这不只是农民的责任。事实上,现在农民的联合维权行为,已经比比皆是。因此,政府应该鼓励农民依法联合维权,并逐渐帮助组织农会保护自身的权利。政府在还权于民的过程中,并不是放弃责任,而应全面承担它本应担负的责任,诸如向农村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不缺位;在涉农事务上恪守法律,不越位。唯有如此,农村才会获得长久稳定发展的机会,而城乡二元差别,也将因为农村自身的发展,得到真正的解决。   30年后,当我们重新把改革的焦点聚集在农村时,我们并不是回到原点,而是要在新的基础上寻找走向未来的动力。农村问题的解决,最后受益的将不仅仅是农民。


相关内容

  • 找回失落的工匠精神
  • 找回失落的工匠精神(节选) 工匠对于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和制造,会采取严格的标准.工匠不会把质量当作上天的恩赐,而是看作竞争的必要条件.工匠会竭尽全力做出最优质的产品,即使其它获利导向的对手投机取巧,一样坚持理念.抱持工匠精神的家族企业包括: 工匠精神的重点在于,创造出其它企业无法匹敌的卓绝产品.要运用 ...

  • 一个都不能少影评
  • <一个都不能少>影评很多人都说<一个都不能少>这部电影十分感人,电影讲述说小主角敏芝很伟大--种种对此电影主角行为的赞美,我都不赞同.我看到的,只有中国人的市侩,按章办事的迂腐以及对事物的短视以及教育制度失败的悲哀. 电影中的小老师魏敏芝,本来就是一个个性刚烈.鲁莽的农村姑娘 ...

  • 实施四项工程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
  • 实施四项工程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 创先争优活动以来,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把农村支部建设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通过实施"五项工程",着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取得显著成效. 实施"堡垒工程",激活基层组织活力.针对部分村 ...

  • [深度调查]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治报告
  • 作者:王红兵  网站编辑:李爱玲  责任编辑:魏晔玲  日期:2015-01-06 在长期的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治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犹如一块顽疾,年年排查,年年整顿,或此消彼长,或死灰复燃.那么,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治工作到底难在哪里,是否有破解之道?为此,我们成立课题组, ...

  • 新农村建设实地考察总结报告
  • 2010年10月6日至10月13日,我参加了县委书记管洪带队的考察团,到山东泰安市新泰县、东营市河口区等地对新农村建设、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著名企业等方面进行了实地考察。这次学习考察组织严密,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我们跟随县委书记日夜兼程,边看边议,深感受益匪浅,体会颇多。 一、开阔了眼界,看到了差距 ...

  • [富宁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合作医疗证]管理办法
  • 富宁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合作医疗证>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础档案,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以下简称:<新合证>)的管理及使用,特制定本办法: 一.<新合证>的发放管理及使用 <新合证>是"参合"人员参加 ...

  • 妇女思想政治工作交流材料
  • 实施三大工程 形成上下合力 促进城市妇女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省妇联号召开展的美在家庭活动适应了城市妇女工作的需要,为社区家庭文明建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紧紧依靠这个有效载体,以"创造富裕生活.美化生活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建设生态城市.提高生活质量"为主题,深入 ...

  • 勤工助学征文
  • 感谢勤工助学 经过一年来勤工助学的日子,有过欢笑有过泪水,这一路走来也见到了不少特殊的风景. 饱含激情通过了初试,复试,试用期,正式成为了服务队一员,一直以来所期待与盼望的值班终于实现了,一周里仅有的几节没课时间几乎都是在办公室里度过.还记得第一次去值班,一路上非常紧张,站在办公室门前做了几次深呼吸 ...

  • 大学生农村生活实习总结
  • 无论是三四十年代的老前辈还是第五代电影艺术家们的作品,都以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赢得观众的认同和赞同,这是中国电影的一个优良传统,而且目前也急需我们继承。艺术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首先要体验生活。中国的农业人口比例大,农村生活实质上就是中国大部分普通人的生活,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关注普通人的情感,本身就是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