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教案

《陋室铭》教案

刀坝中学 唐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读懂课文,理解文言大意,深入了解文章内容。

2、了解“铭”的特点和托物言志的特点,以及了解“兴”的特点。

3、分析作者情操和志趣,发表自己的感悟。

二、过程与方法:

1、对照注释利用工具书了解文言大意。

2、合作学习,疏通文意。

3、探究讨论,拓展延伸,联系生活,发表意见。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学习并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一课时

【教学重点】

1、加强朗读学习,在诵读课文的过程中正音、释词,理解全文内容。

2、在理解文意、流利诵读的基础上,背诵并默写全文。

3、明确本文借物喻理、托物抒情的写法,理解文章如何通过描绘景物和陋

室的生活来表现作者的人生志趣的。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借物喻理、托物抒情的写法,理解文章如何通过描绘景物和陋室的

生活来表现作者的人生志向的。

【教学方法】

文言文“五读法”:诵读——品读——演读——审读——悟读

【教具】

多媒体、黑板、教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节,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我们路遇挫折,意志消沉时,亲人与朋友常常用“沉舟侧畔千帆

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来激励我们要力争上游、百折不挠。这比喻形象、寓意深刻的千古名句出自于谁的妙笔?(生答:刘禹锡)

二、讲述,走近陋室

1、给大家讲个有关刘禹锡的小故事吧:

贞元九年(793),刘禹锡中进士后,官至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可谓官运亨通。

后因他参加王叔文的永贞革新运动,被贬到安徽和县当了一名小小的通判。按朝廷规定,通

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厅的房子。但是,和州县的策知县是个势利小人,认为刘禹锡是被贬

之人,便故意刁难,安排他到城南门外临江的三间小房子居住。对此,刘禹锡毫无怨言。刘

禹锡是唐朝有名的大诗人,文采非凡,他就根据住地景观写了一幅“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

和州思争辩”的对联贴在门上。做贼心虚的策知县见之,甚为恼火,马上将刘禹锡移居别地,

并把住房面积减去一半。这次的房子面积虽然小了些,但是位于德胜河边,岸柳婆娑。刘禹

锡见此景色,更是怡然自乐。于是,他又撰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

在京。”策知县闻讯后,下令撵刘禹锡搬到城中一间只能放一床一桌一椅的破旧小房中居住。

半年光景,刘禹锡的“家”被折腾了三次。他在愤激之中,有话如鲠在喉,倾吐为快,一气

呵成,写成了《陋室铭》,并请柳公权碑刻竖于门外。以示“纪念”,一时轰动朝野。

现在,一千多年过去了,没有人会记住那个势利的县官,但刘禹锡的这篇《陋

室铭》,却光照历史,留传千古。其实这个故事也是《陋室铭》这篇文章的写作

背景。

(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一个文言文学习方法1.借助注释、工具书、互联

网,了解写作背景——年代久远、与作者、与文本碰撞、从而产生共鸣,才有

可能沐浴着古典文学的芬芳,达到阅读文言文的最佳境界。)

2、出示学习目标:

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大家一起来看一下。

(1)课文熟读成诵。

(2)疏通文意;识记文中“名、灵、乱、劳、德馨、鸿儒、之”等文言词语的用法;

掌握“互文、宾语前置”等特殊句式的翻译方法。

(3)了解“铭”用韵、多用对偶的文体特点;领会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作者高

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三、诵读,初释陋室

1、简介作者、解题

(1)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诗人,哲学家。他生活在安史之乱

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忧国忧民。

(2)简介“铭”这种文体。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演变成一种文

体。这种文体的特点——通常情况下都是用韵的。

2、诵读课文,形成完整印象。

(1)自己在书上画出朗读停顿,先小声自读,再同桌相互朗读。

检查预习:读准下列字音:(出示投影)

陋室 ( lòu ) 德馨 ( xīn )

( tái ) 苔痕

鸿儒 ( hóng ) ( rú ) tāi ) 舌苔

调素琴 ( tiáo ) 案牍 ( dú ) 西蜀 ( shǔ ) 调兵遣将 ( diào )

(2)指名学生朗读,注意读音、节奏、语调与感情。

(综合刚才同学们的分析,老师总结了文言文学习的第二种方法——2.文

言文诵读的方法——在准确流利、口齿清楚、声音响亮、仪态大方的基础上,要把握好节奏、重音、语调、语速)

(3)播放课文朗读带。

这是一篇铭文。铭文很重视音韵,这篇文章通篇押韵,节奏明快,读起来琅琅上口,充满了音乐美。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划出押韵的字,想一想,这些字的韵母都是什么?

押韵的字有:名、灵、馨、青、丁、经、形、亭。韵母:ing

(4)全班学生齐读全文。

2、读课文或默看注释,理解句意,读懂课文。注意句式特点、铭文特点。

(1)看来“铭”这种文体,不仅用韵,还经常多用对偶的修辞方法,朗读和背诵时都要好好体会。 对照注释,小组自学,疏通文意。

(2)小组内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做好标记。

(3)学生质疑、解答。

3、遇到疑难,相互讨论,教师巡视、点拨疑难。

(1)着重强调下列词语:德馨:品德高尚。鸿儒:学识渊博的人。白丁:没有学问的人。案牍:官府的公文

劳: 使动用法,使„„劳累 乱: 使动用法,使„„扰乱

(2)翻译全文:(力求严密、准确)

A、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B、孔子云: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

(3)小试牛刀:

A、解释下列词语:

名:著名。馨 :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鸿儒:学识渊博的人。劳形:使身体劳累

B、翻译下面句子。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何陋之有?

[多媒体展示]教师提醒学生要注意的词、句翻译;○1词类活用(名作动:名、灵;使动用法:乱、劳);○2“之”字的用法:主谓间不译、宾语前置的标志、代词 、结构助词“的”;○3特殊的句式:互文和宾语前置 这三类文言现象重点讲解、强调。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句

(老师讲解文言文学习的第四种方法——4.“文言现象”——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一词多义等;还有倒装句式:宾语前置、壮语后置、定语后置都属于文言现象。)

四、品读,感受陋室

1、品读前六句:作者写陋室为什么先写“山”“水”呢?

学生交流讨论后,教师明确:以山水比兴,引出陋室。回答“是什么”。

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以引起对陋室的吟咏。这种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的方法叫“起兴”。

2、品读中间八句,思考下列问题:

(1)陋室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陋室的陈设是怎样的?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3)陋室里往来的客人有哪些?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教师小结:从环境、交友、生活三个方面再现陋室。回答“为什么”。

以上四句作者从哪三方面来描写陋室?1、陋室的环境——清幽;2、陋室主人的交往——高雅;3、陋室主人的生活情趣——高雅

3、品读最后三句,思考:

(1)文章还提到哪些陋室?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作者列举诸葛庐,子云亭的用意是什么?这种写法叫什么?

作者意在用古代的贤士来自比,说明自己也具有他们的志趣和品德。这种写法叫类比。

作者说他所居的陋室就像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杨雄的玄亭一样,这是类比,你说诸葛亮的草庐、杨雄的子云亭陋吗?(不陋)为什么?(因为室主人不凡)刘禹锡认为他的屋子也不陋,那是为什么?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吗?(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板书德馨)

(2)陋室真的陋吗?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孔子曰:何陋之有?

以反问句点题,与“惟吾德馨”相照应,强调陋室因君子居住而不再简陋。

教师小结:作者类比暗含立志向,引经据典表态度。回答“怎么样”。

(3)本文借“陋室”,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

本文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分析了陋室不陋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4)(身居陋室,却不以为陋,是因为室主人有着高尚的品德,作者想借陋室表达他的什么情操呢?这是什么写法?)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的这种写法叫什么?(托物言志)(多媒体展示)

小结:作者先运用比兴手法,由“山”、“水”引出“陋室”;由“仙”、“龙”引出“德馨”,点出文章中心;再运用类比,将自己的陋室和诸葛庐、子云亭相比,其目的就是把自己和诸葛亮、杨雄相提并论,从而来揭示中心其意不言自明。

4、背诵全文。

四、演读,装饰陋室

教师出示写着某种物品名称的牌子供学生选择,看看哪些适合摆放在刘禹锡的陋室里?选择后,请说出理由。

提供的“物品”有:1、文房四宝 2、玉麒麟 3、虎皮太师椅 4、锦衣玉食 5、未加装饰的琴 6、官府的公文 7、佛经 8、先秦诸子散文

五、审读,探究陋室

谈谈你对刘禹锡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的看法。

大家是否同意作者这种独善其身、安贫乐道的做法呢?可以各抒己见,如果你是刘禹锡,你在当时被排挤的情况下会怎么做?

(学生自由讨论,自由发言)

称颂:人品高尚。

批评:逃避世俗,缺少为国为民的奉献精神。

小结:学习古人的作品,要用现代人的眼光看待古人;要“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要批判的学习和接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时代不同,处境不同,就会有不同的人生态度,生活态度。希望大家在生活中都能树立正确的积极向上的健康的人生态度。

(文言文学习的第五种方法——5.多背诵积累。小而言之,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汲取精神的养分;大而言之,做好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那是祖宗留给后人的最可宝贵的精神遗产。)

师小结:看来,同学们理解了文章的内容,也体会了刘禹锡的志趣。斗室一间,简陋异常,但有碧草青苔、知音相伴,琴瑟和鸣、怡然自乐,如此高山流水自在我心、与世无争物我相忘之境,正是刘禹锡所向往和追求的人生最高境界。

六、悟读,仿写陋室

仿写:《___铭》

(多媒体出示) 文言文学习的方法

1.了解写作背景——年代久远、与作者文本碰撞、从而产生共鸣,才有可能沐浴着古典文学的芬芳,达到阅读文言文的最佳境界。

2.文言文诵读的方法——在准确流利、口齿清楚、声音响亮、仪态大方的基础上,要把握好朗读的节奏、重音、语调、语速。

3.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信、达、雅

4.关注文言现象

5.多背诵积累。小而言之,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汲取精神的养分;大而言之,做好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

【板书设计:】

陋室铭

一、由山水引出陋室,凸显“惟吾德馨”(比兴手法)(是什么)

二、描绘陋室

(为什么)

三、用陋室与古代名人居室相比,引圣人语录说明(怎么样)

环境——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清幽 交往——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高雅 托物言志 生活——调素琴、阅金经——脱俗

《陋室铭》教案

刀坝中学 唐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读懂课文,理解文言大意,深入了解文章内容。

2、了解“铭”的特点和托物言志的特点,以及了解“兴”的特点。

3、分析作者情操和志趣,发表自己的感悟。

二、过程与方法:

1、对照注释利用工具书了解文言大意。

2、合作学习,疏通文意。

3、探究讨论,拓展延伸,联系生活,发表意见。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学习并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一课时

【教学重点】

1、加强朗读学习,在诵读课文的过程中正音、释词,理解全文内容。

2、在理解文意、流利诵读的基础上,背诵并默写全文。

3、明确本文借物喻理、托物抒情的写法,理解文章如何通过描绘景物和陋

室的生活来表现作者的人生志趣的。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借物喻理、托物抒情的写法,理解文章如何通过描绘景物和陋室的

生活来表现作者的人生志向的。

【教学方法】

文言文“五读法”:诵读——品读——演读——审读——悟读

【教具】

多媒体、黑板、教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节,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我们路遇挫折,意志消沉时,亲人与朋友常常用“沉舟侧畔千帆

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来激励我们要力争上游、百折不挠。这比喻形象、寓意深刻的千古名句出自于谁的妙笔?(生答:刘禹锡)

二、讲述,走近陋室

1、给大家讲个有关刘禹锡的小故事吧:

贞元九年(793),刘禹锡中进士后,官至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可谓官运亨通。

后因他参加王叔文的永贞革新运动,被贬到安徽和县当了一名小小的通判。按朝廷规定,通

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厅的房子。但是,和州县的策知县是个势利小人,认为刘禹锡是被贬

之人,便故意刁难,安排他到城南门外临江的三间小房子居住。对此,刘禹锡毫无怨言。刘

禹锡是唐朝有名的大诗人,文采非凡,他就根据住地景观写了一幅“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

和州思争辩”的对联贴在门上。做贼心虚的策知县见之,甚为恼火,马上将刘禹锡移居别地,

并把住房面积减去一半。这次的房子面积虽然小了些,但是位于德胜河边,岸柳婆娑。刘禹

锡见此景色,更是怡然自乐。于是,他又撰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

在京。”策知县闻讯后,下令撵刘禹锡搬到城中一间只能放一床一桌一椅的破旧小房中居住。

半年光景,刘禹锡的“家”被折腾了三次。他在愤激之中,有话如鲠在喉,倾吐为快,一气

呵成,写成了《陋室铭》,并请柳公权碑刻竖于门外。以示“纪念”,一时轰动朝野。

现在,一千多年过去了,没有人会记住那个势利的县官,但刘禹锡的这篇《陋

室铭》,却光照历史,留传千古。其实这个故事也是《陋室铭》这篇文章的写作

背景。

(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一个文言文学习方法1.借助注释、工具书、互联

网,了解写作背景——年代久远、与作者、与文本碰撞、从而产生共鸣,才有

可能沐浴着古典文学的芬芳,达到阅读文言文的最佳境界。)

2、出示学习目标:

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大家一起来看一下。

(1)课文熟读成诵。

(2)疏通文意;识记文中“名、灵、乱、劳、德馨、鸿儒、之”等文言词语的用法;

掌握“互文、宾语前置”等特殊句式的翻译方法。

(3)了解“铭”用韵、多用对偶的文体特点;领会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作者高

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三、诵读,初释陋室

1、简介作者、解题

(1)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诗人,哲学家。他生活在安史之乱

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忧国忧民。

(2)简介“铭”这种文体。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演变成一种文

体。这种文体的特点——通常情况下都是用韵的。

2、诵读课文,形成完整印象。

(1)自己在书上画出朗读停顿,先小声自读,再同桌相互朗读。

检查预习:读准下列字音:(出示投影)

陋室 ( lòu ) 德馨 ( xīn )

( tái ) 苔痕

鸿儒 ( hóng ) ( rú ) tāi ) 舌苔

调素琴 ( tiáo ) 案牍 ( dú ) 西蜀 ( shǔ ) 调兵遣将 ( diào )

(2)指名学生朗读,注意读音、节奏、语调与感情。

(综合刚才同学们的分析,老师总结了文言文学习的第二种方法——2.文

言文诵读的方法——在准确流利、口齿清楚、声音响亮、仪态大方的基础上,要把握好节奏、重音、语调、语速)

(3)播放课文朗读带。

这是一篇铭文。铭文很重视音韵,这篇文章通篇押韵,节奏明快,读起来琅琅上口,充满了音乐美。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划出押韵的字,想一想,这些字的韵母都是什么?

押韵的字有:名、灵、馨、青、丁、经、形、亭。韵母:ing

(4)全班学生齐读全文。

2、读课文或默看注释,理解句意,读懂课文。注意句式特点、铭文特点。

(1)看来“铭”这种文体,不仅用韵,还经常多用对偶的修辞方法,朗读和背诵时都要好好体会。 对照注释,小组自学,疏通文意。

(2)小组内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做好标记。

(3)学生质疑、解答。

3、遇到疑难,相互讨论,教师巡视、点拨疑难。

(1)着重强调下列词语:德馨:品德高尚。鸿儒:学识渊博的人。白丁:没有学问的人。案牍:官府的公文

劳: 使动用法,使„„劳累 乱: 使动用法,使„„扰乱

(2)翻译全文:(力求严密、准确)

A、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B、孔子云: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

(3)小试牛刀:

A、解释下列词语:

名:著名。馨 :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鸿儒:学识渊博的人。劳形:使身体劳累

B、翻译下面句子。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何陋之有?

[多媒体展示]教师提醒学生要注意的词、句翻译;○1词类活用(名作动:名、灵;使动用法:乱、劳);○2“之”字的用法:主谓间不译、宾语前置的标志、代词 、结构助词“的”;○3特殊的句式:互文和宾语前置 这三类文言现象重点讲解、强调。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句

(老师讲解文言文学习的第四种方法——4.“文言现象”——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一词多义等;还有倒装句式:宾语前置、壮语后置、定语后置都属于文言现象。)

四、品读,感受陋室

1、品读前六句:作者写陋室为什么先写“山”“水”呢?

学生交流讨论后,教师明确:以山水比兴,引出陋室。回答“是什么”。

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以引起对陋室的吟咏。这种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的方法叫“起兴”。

2、品读中间八句,思考下列问题:

(1)陋室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陋室的陈设是怎样的?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3)陋室里往来的客人有哪些?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教师小结:从环境、交友、生活三个方面再现陋室。回答“为什么”。

以上四句作者从哪三方面来描写陋室?1、陋室的环境——清幽;2、陋室主人的交往——高雅;3、陋室主人的生活情趣——高雅

3、品读最后三句,思考:

(1)文章还提到哪些陋室?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作者列举诸葛庐,子云亭的用意是什么?这种写法叫什么?

作者意在用古代的贤士来自比,说明自己也具有他们的志趣和品德。这种写法叫类比。

作者说他所居的陋室就像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杨雄的玄亭一样,这是类比,你说诸葛亮的草庐、杨雄的子云亭陋吗?(不陋)为什么?(因为室主人不凡)刘禹锡认为他的屋子也不陋,那是为什么?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吗?(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板书德馨)

(2)陋室真的陋吗?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孔子曰:何陋之有?

以反问句点题,与“惟吾德馨”相照应,强调陋室因君子居住而不再简陋。

教师小结:作者类比暗含立志向,引经据典表态度。回答“怎么样”。

(3)本文借“陋室”,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

本文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分析了陋室不陋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4)(身居陋室,却不以为陋,是因为室主人有着高尚的品德,作者想借陋室表达他的什么情操呢?这是什么写法?)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的这种写法叫什么?(托物言志)(多媒体展示)

小结:作者先运用比兴手法,由“山”、“水”引出“陋室”;由“仙”、“龙”引出“德馨”,点出文章中心;再运用类比,将自己的陋室和诸葛庐、子云亭相比,其目的就是把自己和诸葛亮、杨雄相提并论,从而来揭示中心其意不言自明。

4、背诵全文。

四、演读,装饰陋室

教师出示写着某种物品名称的牌子供学生选择,看看哪些适合摆放在刘禹锡的陋室里?选择后,请说出理由。

提供的“物品”有:1、文房四宝 2、玉麒麟 3、虎皮太师椅 4、锦衣玉食 5、未加装饰的琴 6、官府的公文 7、佛经 8、先秦诸子散文

五、审读,探究陋室

谈谈你对刘禹锡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的看法。

大家是否同意作者这种独善其身、安贫乐道的做法呢?可以各抒己见,如果你是刘禹锡,你在当时被排挤的情况下会怎么做?

(学生自由讨论,自由发言)

称颂:人品高尚。

批评:逃避世俗,缺少为国为民的奉献精神。

小结:学习古人的作品,要用现代人的眼光看待古人;要“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要批判的学习和接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时代不同,处境不同,就会有不同的人生态度,生活态度。希望大家在生活中都能树立正确的积极向上的健康的人生态度。

(文言文学习的第五种方法——5.多背诵积累。小而言之,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汲取精神的养分;大而言之,做好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那是祖宗留给后人的最可宝贵的精神遗产。)

师小结:看来,同学们理解了文章的内容,也体会了刘禹锡的志趣。斗室一间,简陋异常,但有碧草青苔、知音相伴,琴瑟和鸣、怡然自乐,如此高山流水自在我心、与世无争物我相忘之境,正是刘禹锡所向往和追求的人生最高境界。

六、悟读,仿写陋室

仿写:《___铭》

(多媒体出示) 文言文学习的方法

1.了解写作背景——年代久远、与作者文本碰撞、从而产生共鸣,才有可能沐浴着古典文学的芬芳,达到阅读文言文的最佳境界。

2.文言文诵读的方法——在准确流利、口齿清楚、声音响亮、仪态大方的基础上,要把握好朗读的节奏、重音、语调、语速。

3.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信、达、雅

4.关注文言现象

5.多背诵积累。小而言之,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汲取精神的养分;大而言之,做好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

【板书设计:】

陋室铭

一、由山水引出陋室,凸显“惟吾德馨”(比兴手法)(是什么)

二、描绘陋室

(为什么)

三、用陋室与古代名人居室相比,引圣人语录说明(怎么样)

环境——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清幽 交往——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高雅 托物言志 生活——调素琴、阅金经——脱俗


相关内容

  • 陋室铭公开课教案
  • 陋室铭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2.按节奏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作者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难点: 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寄寓的理想追求.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上课前先请大家做一个选择题. 现在你的眼前有两栋房 ...

  • 公开课教案[陋室铭]
  • 公开课教案<陋室铭> 中卫三中 莫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识目标:反复阅读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 2.技能目标: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并尝试在写作中使用: 3.情感目标:通过理解作者那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引导学生正确确立自己的志趣追求.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 ...

  • 语文版[陋室铭]教案
  • <陋室铭>教案 教学目标 1. 在诵读理解的基础上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2. 理解作者不慕荣华.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3. 联系现实对<学生铭>谈看法并仿写 教学重点.难点 1. 诵读.品味优美的语言 2. 理解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新课 简介刘禹锡 ...

  • [陋室铭]教案设计
  • <陋室铭>教案设计 旺苍县尚武中学 魏 荣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2.体会精妙新颖的构思. 3.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4.当堂背诵全文 二.教字方法: 导读法(通过"三读"达到理解课文内容,当堂背诵全文) 三.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章结尾 ...

  • 陋室铭教案
  • 示范观摩课 <陋 室 铭> 教 学 设计 长武县巨家中学 巨建科 教学目标: 1.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2.体会精妙新颖的构思. 3.当堂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引导学生完成当堂背诵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对文章精妙新颖构思的分析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师:提一个 ...

  • 陋室铭的教案
  • 陋室铭的教案 兴隆第二中学 张小燕 教学目标:1.巩固文学常识.词句翻译等知识点 2.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 3.掌握课外古文阅读的方法. 一. 前提测评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炽热 (chì) 窥谷忘反 (guī ) 和煦 (xù ) B 阔绰 (chuò ) 气冲斗牛 ( ...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2短文两篇
  • 22 短文两篇 教学要点: 1.积累文言词句. 2.领会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陋室铭 一.解题 1.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就是简陋的房子.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 ...

  • [雅舍]教案设计4
  • <雅舍>教案设计4 一.学习目标 1.抓住关键句,理解"雅舍"之"陋"以及雅舍之"雅". 2.理解文句,体会作者的人生旨趣,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心态. 3.欣赏本文生动.诙谐的语言风格. 二.教学重.难点:由"形&qu ...

  • [雅舍]教案
  • <雅舍>教案 学习目标: 1.勾画关键句,理解雅舍之"陋"以及雅舍之"雅". 2.通过难句分析,体会文中所体现的作者的人生旨趣. 3.了解本文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理解雅舍之"陋"以及雅舍之"雅". 教学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