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七首(其一)]王昌龄唐诗鉴赏

从军行七首(其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王昌龄诗鉴赏

这首诗以久戍边关的士卒口吻抒写军中思归之情。

首句中的“烽火城”,代指设置烽火台的边城;古时边境上筑高城以御敌,一旦敌人入侵,便于城垛上燃狼粪或柴草,白天以烟、夜间以火来报警。“百尺楼”,也指边地戍楼。这两种景物,都是边境上所特有的;它既点明了地理环境,又给这首边塞诗笼罩上一层浓浓的沙场氛围。次句则点明这是秋天的一个傍晚,在苍茫暮色中,一名兵士正孤零零地坐在戍楼上;迎着从青海湖上吹来的阵阵寒风,默默无语,神驰他乡。

“黄昏寂寞,独坐凄凉;海风入楼,秋夜怀远。只一句,而层次之中,无穷边思。”(清人王尧衢语)耳边又传来呜呜咽咽的羌笛声:“ 更吹羌笛关山月。”关山月,乐府曲调,属《鼓角横吹曲》,内容大都表达征戍离别之情。本来心绪已十分悲凉的征人,伤离别的乐曲又引发了他无穷的思亲之情。禁不住心驰万里而涌起滔滔愁思。“无那金闺万里愁”,无那,指无奈。金闺,女子闺阁的美称;这里借指家室。这一句不写自己正思念金闺中人,而想象此时闺人正在万里之外念及自己。因边城闻笛而代为金闺之愁;自己之愁已经不堪,而闺中之愁,更将奈何?!这一曲笔使得感情倍深一层。诚如清人李瑛所云:“不言己之思家,而但言无以慰闺中思己,正深于思家也。”(《诗法易简录》)

这首诗起句壮逸,断句凄楚伤神。烽火城是一片孤城;百尺楼为一座危楼;征人独坐其上。一个“独”字,既吻合了征人背井离乡、远涉边地之孤独,也切合了金闺中人因征人不归而独守空闺之孤独。此外,“更吹羌笛关山月”一句,也有“一击两鸣”之妙。

闻笛者固然闻笛伤情,吹笛者又何尝不是和泪吹奏呢?!

吹奏者借吹奏《关山月》所抒发的绵绵离别之情,深深地感染了闻笛者,使闻者顿起金闺之思。

在章法结构上,诗以前三句的写景叙事,来烘托第四句的直接抒情;以第四句的直接抒情来深化前三句的写景叙事。“更吹”、“无那”,转折有致,将全诗推向高潮。而末句中最末一个“愁”字,为一篇之诗眼,使戍卒怀乡思亲的真挚感情,被刻画得既饱满深刻,又含蓄蕴籍。

在表现征人思想活动方面,诗人运笔也十分委婉曲折。环境氛围已经造成,为抒情铺平垫稳,然后水到渠成,直接描写边人的心理—— “无那金闺万里愁”。

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写,偏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出来。而实际情形也是如此: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归又不得归的结果。这一曲笔,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就全篇而言,这一句如画龙点睛,立刻使全诗情韵飞腾,而更具动人的力量了。

王昌龄素有“七绝圣手”之称,他的七言绝句写得概括凝炼,言近旨远;涵义丰富、神韵悠然。这首《从军行》便是一例。

从军行七首(其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王昌龄诗鉴赏

这首诗以久戍边关的士卒口吻抒写军中思归之情。

首句中的“烽火城”,代指设置烽火台的边城;古时边境上筑高城以御敌,一旦敌人入侵,便于城垛上燃狼粪或柴草,白天以烟、夜间以火来报警。“百尺楼”,也指边地戍楼。这两种景物,都是边境上所特有的;它既点明了地理环境,又给这首边塞诗笼罩上一层浓浓的沙场氛围。次句则点明这是秋天的一个傍晚,在苍茫暮色中,一名兵士正孤零零地坐在戍楼上;迎着从青海湖上吹来的阵阵寒风,默默无语,神驰他乡。

“黄昏寂寞,独坐凄凉;海风入楼,秋夜怀远。只一句,而层次之中,无穷边思。”(清人王尧衢语)耳边又传来呜呜咽咽的羌笛声:“ 更吹羌笛关山月。”关山月,乐府曲调,属《鼓角横吹曲》,内容大都表达征戍离别之情。本来心绪已十分悲凉的征人,伤离别的乐曲又引发了他无穷的思亲之情。禁不住心驰万里而涌起滔滔愁思。“无那金闺万里愁”,无那,指无奈。金闺,女子闺阁的美称;这里借指家室。这一句不写自己正思念金闺中人,而想象此时闺人正在万里之外念及自己。因边城闻笛而代为金闺之愁;自己之愁已经不堪,而闺中之愁,更将奈何?!这一曲笔使得感情倍深一层。诚如清人李瑛所云:“不言己之思家,而但言无以慰闺中思己,正深于思家也。”(《诗法易简录》)

这首诗起句壮逸,断句凄楚伤神。烽火城是一片孤城;百尺楼为一座危楼;征人独坐其上。一个“独”字,既吻合了征人背井离乡、远涉边地之孤独,也切合了金闺中人因征人不归而独守空闺之孤独。此外,“更吹羌笛关山月”一句,也有“一击两鸣”之妙。

闻笛者固然闻笛伤情,吹笛者又何尝不是和泪吹奏呢?!

吹奏者借吹奏《关山月》所抒发的绵绵离别之情,深深地感染了闻笛者,使闻者顿起金闺之思。

在章法结构上,诗以前三句的写景叙事,来烘托第四句的直接抒情;以第四句的直接抒情来深化前三句的写景叙事。“更吹”、“无那”,转折有致,将全诗推向高潮。而末句中最末一个“愁”字,为一篇之诗眼,使戍卒怀乡思亲的真挚感情,被刻画得既饱满深刻,又含蓄蕴籍。

在表现征人思想活动方面,诗人运笔也十分委婉曲折。环境氛围已经造成,为抒情铺平垫稳,然后水到渠成,直接描写边人的心理—— “无那金闺万里愁”。

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写,偏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出来。而实际情形也是如此: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归又不得归的结果。这一曲笔,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就全篇而言,这一句如画龙点睛,立刻使全诗情韵飞腾,而更具动人的力量了。

王昌龄素有“七绝圣手”之称,他的七言绝句写得概括凝炼,言近旨远;涵义丰富、神韵悠然。这首《从军行》便是一例。


相关内容

  • 唐诗鉴赏大辞典
  • 天天美文网 http://www.365essay.com/ 虞世南-蝉 王绩-野望 秋夜喜遇王处士 王梵志-吾富有钱时 诗(二首) 寒山-杳杳寒山道 上官仪-入朝洛堤步月 卢照邻-长安古意 骆宾王-咏蝉 于易水送人一绝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渡湘江 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 王勃-咏风 滕王阁诗 ...

  • [唐诗鉴赏大辞典]目录
  • ●虞世南 蝉 ●王绩 野望 秋夜喜遇王处士 ●王梵志 吾富有钱时 诗(二首) ●寒山 杳杳寒山道 ●上官仪 入朝洛堤步月 ●卢照邻 长安古意 ●骆宾王 咏蝉 于易水送人一绝 ●杜审言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渡湘江 ●苏味道 正月十五日夜 ●王勃 咏风 滕王阁诗 别薛华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江亭夜月送别二 ...

  • 5边塞诗学案
  • 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五) 古来征战几人回 边 塞 诗 学习目标 1.理解边塞诗通常所表达的情感. 2.了解边塞诗的主要意象. 3.了解边塞诗中的一个重要的表达技巧:寓情于景. 一.典型试题 1.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12年 湖南卷) ①度破讷沙(其二)李益 ②上战初归. 平明日 ...

  • 边塞征战诗鉴赏教学设计 3学案
  • <唐诗宋词选读>第二板块 边塞征战诗歌鉴赏 设计人:张月亮 复核:全组集备 授课时间: 序号: 板块导学: 1.了解边塞征战诗歌的主要特点. 2.学习鉴赏边塞征战诗歌的方法. P8杜甫<兵车行> P16杨炯<从军行> P22高适<燕歌行> P33李贺& ...

  • [闺怨]王昌龄唐诗鉴赏
  •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诗鉴赏 王昌龄善于用七绝细腻而含蓄地描写宫闺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变化.这首<闺怨>和<长信秋词>等宫怨诗,都是素负盛誉之作.这首诗抓住闺中少妇盛装登楼欣赏美好春光时心头突然激起思夫之 ...

  • 从军行 学案 学生版
  • < 从 军 行 > 学 案 一.文学常识 1.边塞诗及边塞诗派 边塞诗,是指以以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生活为题材的诗歌.边塞诗的创作尽管源远流长,但是其繁荣却在唐代.据统计,现存唐以前诗歌中涉及边塞内容的诗歌约180首左右,而<全唐诗>中边塞题材的诗歌多达2000多首.唐 ...

  • [从军行.其四]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1.了解边塞诗歌的特点. 2.品味诗人笔下的思乡之情与誓死杀敌的精神 3.鉴赏同类诗歌,进一步了解诗人边塞诗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的艺术技巧. 2.品味诗人笔下的思乡之情与誓死杀敌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解题 <从军行>是乐府<相和 ...

  • 题材类精选诗歌
  • 诗歌鉴赏分类练习 高三语文A部 2011-1-3 怀古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怀古咏史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一般以古代遗迹为生发点,以地名或"览古""怀古"为标题的一类诗歌.如刘禹锡的<石头城>,苏 ...

  • 敲响边塞征战诗鉴赏的战鼓
  • 敲响边塞征战诗鉴赏的战鼓 一.明确边塞诗与边塞诗派 边塞诗派是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边境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盛唐边塞诗风格雄壮豪迈,充分反映了激昂壮阔的时代风貌,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边塞诗标题常含"塞.征.军.塞上.塞下.征人.从军"等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