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表知识大全

浅谈ETA 最典型的五个机芯

ETA ,这个控制了当今瑞士表机芯远远超过半壁江山的厂家,年产量过亿的统芯生产者,确实提供了大量的机芯给Tissot ,也给了Omega ,还有更多其他著名的厂家和品牌,了解了ETA ,也给了解了相当一部分的瑞士手表,现在,就让我们看看这个瑞士机芯巨人。

1793年,在瑞士Fontainemelon 地区,人们发现又有一座新表厂创建了,这就是ETA 集团历史的开始。1855年又在Grenchen 地区开设了另外一家专门用于制造“半成品表芯(Ebauches )”,又被称之为“空白机芯”的工厂,就是这家工厂,后来更名成了ETA 。

1926年,当时的瑞士已经有了多家实力雄厚的空白机芯制造厂商,这些厂商互相联合,成立了以一家空白机芯制造商的股份公司

1983年,当今世界最大的腕表生产集团之一的斯沃琪集团“Swatch Group”,SMH 成立了。并且将原先的Ebauches SA 归入旗下,随后更名为ETA SA Fabriquesd`Ebauches。今天的ETA 也就是斯沃琪集团的机芯巨人。

ETA 现在拥有9千多名员工,并且早在1996年就已经达到了每年上亿的机芯产量。公司在瑞士本土,法国,德国,泰国,马来西亚和中国都有装配或者制造工厂。如果说Breguet ,Glashutte Original,Omega ,Jaquet Droz等这些品牌是斯沃琪集团的顶级品牌,撑起了整个斯沃琪集团门面的话,那么,ETA 就是整个集团内部真正的钢筋水泥基础。ETA 基石在斯沃琪集团的主要业务包括: 1、保证瑞士手表的技术研究

2、发展以低廉价格进行的配件,机芯和整表的大规模生产 3、掌握手表和生产机械的所有技术 4、批量装配机芯和手表。

从上面的业务目标不难看出,ETA 不仅负责机芯本身的开发和研制,更负责自身生产设备的设计和开发。从思路,到设计,到研发,到少量测试,到批量生产,更到质量监控,ETA 把整个流程控制得有条不紊。

“我的确被我们的技术水平所震撼,但是,即使我们已经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我么也必须继续改进和完善我们的产品,不仅是机械部分,石英领域也一样”——这是ETA 现任总裁Thomas Meier的原话。ETA 确实这么做了,而且比这个做得更好。因此它可以撑起集团之内的所有屋脊,并且还带动集团外的众多品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ETA 是今天瑞士表的最大机芯供应商。它让众多的中小品牌有了继续生存下去的动力,也让很多诸如OMEGA ,IWC 这样的大牌可以把精力放在除机芯以外的其他方面。

7750机芯

在整个ETA 的历史上,好芯不断:ETA-7750原名是Valjoux7750,属于Valjoux 公司最著名的计时统芯,后来由于Valjoux 被ETA 收购,这款经典的Valjoux7750便自然而然地更名为ETA-7750。

Valjoux 7750于1974年发表,刚开始它只有17石的设计,后来才改为25石;80年代被ETA 并购后,现已鲜少有人用Valjoux 这个名词了,除非是在80年代被并购以前生产的那些机芯才沿用旧名。ETA 7750于1974年7月1日问世,并成为ETA 引以为傲的机种,多年来常见于各品牌的自动上链计时码表与复杂功能表。标准型的7750配有17颗红宝石,储能42小时,每小时振动28,800次,采单向上链设计,使用与偏心螺丝原理相同的指针式微调装置,

并具有刻度指示,以利微调操作。有人说ETA-7750是朽木不可雕。不知道为什么这么说,可能从工艺用心程度上7750是泛泛了一些,但是一个道理是不变的:简单的也是耐用的,耐用的就是可靠的。ETA-7750就是这样一块计时机芯。

ETA-7750是一块单向上链的机芯,我不知道为什么ETA 始终没有把其改为双向。曾经有一些朋友讨论,得出的结论是:“单向的比双向的拥有更高的上链效率。”直到现在没明白这个结论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而事实上,ETA-7750上链效率不高的问题是大家所共知的。有时候推陈出新是好事,但无中生有就有些尴尬了。

ETA-7750使用推杆式计时结构,简单,而且维护容易。从美学上当然无法比美Lange 1001(这与拿SANTANA 与BENZ 有何区别)但从计时功能上来说确实是最好的方案之一。在整个钟表行业应该感谢ETA-7750的存在,因为有了它,更多的表厂可以生产计时腕表。而可以免去自己开发计时芯的所有费用。另外,谁都明白一个道理:就算你大把的扔钱进去,也未必会搞出比ETA-7750更耐用的计时芯来。拿来主义,在这里是最好的策略。

怎么样最简单地辨认出ETA-7750?6点,9点,12点位置小盘的99%就是ETA-7750,但是这不能倒过来说,如果一块表不是6点,9点,12点小盘的,不能说99%就不是ETA-7750。它就像是“变形金刚”,它的优势不仅仅在于耐用,还是易变。从2个小盘到3个小盘到4个小盘,都可以是改自ETA-7750。就像IWC 改为6点,12点计时。

2892机芯

曾经有些朋友在争论一个问题,谁是最好的自动机芯?选择有很多,最终落在2块机芯上:Rolex Cal ,3135和ETA2892A2。不能否认Rolex Cal,3135的强壮和稳定,如果把3135的尺寸缩小到ETA2892A2这样,谁更好?在这样的尺寸下,当然是ETA2892A2自动机芯当仁不让。

ETA2892A2被当今绝大多数高档品牌所使用,其中包括了IWC 、OMEGA 、LONGINES 。其中IWC 在其Aquatimer 潜水表中使用的就是改自ETA2892A2的机芯。IWC 不仅增加了夹板的打磨,还变动了摆轮的尺寸,更换了游丝,并且让其通过了天文台认证。其实ETA2892A2的素质哪怕不经过大厂的打磨,只需借助普通调教设备稍稍调教,过天文台认证绝对是小事一桩。

它常被知名的中价位品牌配用在较高级的表款中,尤其是天文台表(Chronometer),甚至名列高级表之林的某些品牌亦使用它,只是更讲究打磨、雕花的作工,或者更换为K 金或纯白金自动盘。同时2892是所有钟表师傅公认为ETA 最精良及稳定的机型之一,配用环型摆轮,21石,双向自动上链,每小时振动28800次,具「偏心螺丝微调器」,便于精确的微调。因为品质不错,只要稍加修改,即可摇身一变成为一只设计精良的机芯,连近期热门的OMEGA 同轴擒纵表亦是该厂以2892为基础改良成1120,再做修改而成的机芯,除了擒纵系统不同外,快慢则由摆轮内侧的两颗补重螺丝来做调整,OMEGA 的编号为2500,红宝石数目也由1120的23颗提升至27颗,多了4颗则分别装于马仔、摆轮及传动轮(2颗) 。而像雅典表(ULYSSE NARDIN)的时计三部曲套装天文表也以2892为基本机芯,成为超小与复杂的天文腕表,堪称雅典表最伟大的钜作。

更需要一提的是OMEGA Cal 2500/2500B/2500C机芯,OMEGA 同轴机芯同样是在ETA2892A2的基础上改动而来的杰作,配合了无卡度游丝的同轴擒纵体系让腕表洗油的时间大大延长,同轴不会促成精度的上升,一次试验,让同轴蝶飞计时款计时12小时后看误差——1秒。为什么那么多实力雄厚的表厂不愿意开发一款自产的简单款大三针机芯?如果花上太多人力物力财力后出品的东西还无法超越ETA2892A2,谁又会愿意去做呢。

不过ETA2892A2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上链效率问题,这是ETA2892A2的先天问题,不过通过适当的改动还是可以弥补这个问题的。譬如:OMEGA Cal 1120就是将自动陀上的3颗螺丝改为偏心固定,改自动陀形状,将中心下移。(OMEGA 海马)

2824机芯

通常刚接触机械表的表友,最早认识或使用到的机芯不外乎ETA2824-2与精工的7S26,其中ETA2824-2不仅稳定、准确度高,也具有手上炼功能,因此价格虽然高于日本机芯,但是就各方面来说,仍是新手的入门首选。同样与ETA 2892-A2、ETA 7750列为ETA 三宝之一(另外6497、6498系列近年来也有急起直追的气势),但是定价低廉许多,因此众多的假表与所谓的台制、港制表,亦采用此机芯,过于泛滥的结果,使得许多人只要听到ETA2824-2就产生反感,而忽略了他优秀的本质。

如果说ETA2892A2是给高端市场定做的话,那么ETA2824-2就是专门用来满足中低端市场的宠儿了。ETA2824-2的结构比ETA2892A2稍稍厚些,上链陀比ETA2892A2更简单了,3颗螺丝固定改为了单颗螺丝固定。这种方法反而让ETA2824-2没有了上链不足的缺陷了。

ETA2892A2和ETA2824-2已经占据了瑞士自动表超过半壁江山的大三针领域,ETA 在和众多自产机芯的抗争中占得了更多的先机和利益。其实仔细比较ETA2892A2和ETA2824-2的结构,后者是一块简化了的,ETA 的聪明之处就在于此——将不需要的精益求精的地方索性简化,从而降低成本,带动售价的降低。最终购买哪块机芯,完全取决于表厂自身。

较高等级的ETA2824-2与ETA2892-A2相比,在各方面是相差无几的,可见得ETA2824-2的性能是相当不错的。但是本身设计就是大量生产,多多少少在零件与基板的细节处理,也会出现让人诟病的缺点,不过由于厂方的价格定位,因此ETA 2824-2多半出现在中低价位表款之列。因此在合理的价格之内,使用ETA 2824-2机芯,我想表迷也会十分的捧场,不会只是一昧的批评。

6497机芯

Unitas 的经典产品6497,在被ETA 收购后自然而然的归入ETA 旗下,在经历了80年代让瑞士人窒息的石英风暴之后,6497成为最后残留下的大尺寸怀表机芯,在当时的环境下,6497难有用武之地,原因是太大了。风水轮流转,6497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大表风行来临了,6497的尺寸正好迎合了几乎所有大表壳的需要。6497因为大,结构合理,所以在精准度上让人再度吃惊,虽然只是18000A/H的低频摆,却可以轻松通过COSC 认证,把众多小巧的高频机芯打得落花流水。

很多人在说手卷机芯是表迷们的终极目标,说只有手卷才是人和表之间最直接的交流。曾经作为袋表机芯的6497真的是大,而同时给我们带来了大所表现的美,18000A/H的摆频加上硕大的摆轮。Panerai 针对6497有2种完全不同的打磨方法:第一种是在夹板上刻上Panerai 的字样,第二种是运用普通的日内瓦条纹的打磨。仔细比较这2种不同处理方法,后者的打磨更为独特。

和6497有关的还有OMEGA 的铁霸表,这曾经是为铁路工人专门设计的一种用于精确计时的腕表。硕大的表壳内装载的就是6498机芯,6497的孪生兄弟——只是在小秒针的位置上做了小小的改动,原先的9点位秒针改为了传统的6点位秒针。还有一款德国表也用了6497,它就是D.Dornbluth&Sohn,它是以6497为蓝本修改而成,主要是利用了6497的Gear Train传动轮系统,加上德国人对于机芯的特别打磨,展现出的是完全不同于瑞士风格的另一种样子:粉红色的3/4夹板,外露的上链钢轮,蓝钢螺丝固定的红宝石轴承,摆轮上增加了调校螺丝——一切向更美看齐。

7001机芯

从一开始的Valjoux7750,到后来的Unitas6497,再说现在Peseux7001,觉得好像有些滑稽,当重新看ETA 家族中最经典的5款机芯的时候,却发现其中的3块来自于ETA 的成功收购

ETA7001可以说是传统瑞士小三针版路的一个总结。它的样子够小巧,够精致,和6497不同,毕竟还有更多38mm ,甚至更小表径的手卷腕表需要ETA 关注,就像ETA2892A2和ETA2824-2的经典组合一样,ETA7001很好的填充了小口径手卷腕表机芯的领域,不得不佩服ETA 的实力,更不得不佩服ETA 对于市场的掌控。它的出现容纳给众多不能或者不愿进行自行开发机芯的厂商可以生产手卷小三针腕表,从1971年设计制造开始,在它之前之后的2660、2691、2801等都不如7001的影响大,连有着无数手动资本的OMEGA ,也可以从Cal ,651身上看到7001的影子,而德国三大品牌之一的NOMOS ,更是靠它大出风头。

由于7001的尺寸要大大的小于6497,所以摆频也由6497的18000A/H升高到21600A/H,有些人始终认为把7001的摆频21600A/H降到18000A/H会更完美一些。

简单回顾了ETA 现有的产品中最值得一看的5块机芯。如果世界上没有ETA ,瑞士钟表会怎么办?自然会有ETB 、ETC 了。ETA 对于整个瑞士钟表业,乃至世界钟表业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

是什么导致了大工业化的成熟?是OMEGA19令机芯问世,就机芯的生产、维护、维修来说,19令OMEGA 的诞生让机芯的大批量生产以及批量的维护维修成为了可能。随后的百多年的历史里,经历了石英革命的瑞士人,在ETA 的支持下走到了今天,并且将会一直走下去。百年后当我们再回头看今天的瑞士钟表史,希望ETA 能够成为一块里程碑,被后人所肯定。

ETA 机芯参数对照表:

潜水表如是说

潜水表,在专业潜水领域和时尚奢侈品界其实有着截然不同的涵义。专业潜水领域所说的潜水表是指经过ISO 6425标准认证的,表冠、按钮等活动零件皆可以在水下进行操作的专业潜水器材。而在时尚奢侈品界,对潜水表的界定则没有那么严格。基本上只要具备潜水表的外观特征,用有坚固的表壳,比普通正装表更加防水就可以称作潜水表。

随着各种户外运动项目的普及,适合在休闲、运动时佩戴的潜水表开始在西方社会大行其道。和传统的正装表相比,潜水表不仅拥有坚固的外壳,防水抗摔,符合实际佩戴的需要,而且还能以时尚、前卫、百搭的外观,从心理上满足现代人对高档配饰的需求,他的流行也开启了之后的大表风潮。另外,在西方人的观念中,潜水表体现出一种心态,它适合那些既有钱也休闲,懂得享受生活的人佩戴,这也是潜水表在国内一直未能真正流行开来的主要原因。

潜水表的典型特征:

表壳:潜水表的表壳一般都比较厚实,表壳、表耳都是用整块金属一体成型,而不会用多个部件组装而成。在设计方面也比较简单,很少出现复杂的几何图形或多切面的设计。以往的潜水表多为不锈钢表壳,近年来,钛金属盒陶瓷材质开始普及,成为潜水表的一大看点。

表盘:潜水表的盘和针的设计同样需简明扼要,减少不必要的功能,同时要是指针和刻度的形状尽可能醒目,逐渐形成了一套由奔驰针、箭头针等异形指针以及几何图形时标刻度组成的独具特色的表盘设计套路。为了加强手表的水下及黑暗环境中显示效果,许多潜水表都使用黑色表盘以反衬荧光涂层。

表镜:潜水表一般会使用较厚的表镜以增强其耐压的程度。拱形表镜曾经是早期潜水表的标配,尤其是一些有海军传承的潜水表系列,比如曾装备法国潜水部队的宝珀50寻以及曾装备意大利海军的沛纳海。如今,表镜是否带有强烈凸起已经不再是决定潜水表性能的关键因素,它只能算是一个复古的设计元素和时代的烙印。

表圈:潜水表的表圈多为带有荧光刻度的单向旋转表圈,可以以倒计时方式帮助潜水员记录剩余氧气量。只要沿逆时针旋转表圈便可开启倒计时功能,当表圈回到原位,意味着氧气耗尽,在此之前便应上潜换气。部分潜水表的表圈是用弧形蓝宝石水晶玻璃与金属密合而成。

表冠:潜水表基本都会采用防水性能出众的旋入式表冠,并带有粗壮的护肩,以防止在运动时碰触表冠以及误操作的发生。

表带:潜水表多采用不锈钢或橡胶表带配折叠安全扣,也有比较复古的类似帆布的纤维表带和针式表扣的设计。

专业潜水表的判定:

国际上对防水表和潜水表的认证分别有一套详细的规则。在ISO 2281 国际标准中没有对适用于水肺潜水的手表的防水性测试进行任何定义,所以遵从这一标准设计制造的手表通常只能做到生活防水,如游泳。遵从ISO 6425标准制造并通过认证的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潜水表。两种测试标准之间的差距不仅在于防水深度,更在于测试的方法和类别。经过ISO 2281认证的手表,即使能承受100米以上的水压,也不适合在潜水时佩戴。所以,我们平常所看到的表款上所标注的防水深度并不能作为判定其是否能够潜水的标准。

ISO 6425国际标准是一只真正的潜水手表所必须遵从的标准,该标准定义了潜水手表必须通过的最低测试标准及必须具备的功能。通过ISO 6425国际标准测试的潜水表标记有“潜水手表”(DIVER )的字样,以使和那些外观看似潜水手表但实际上不能用于的潜水的手表区分开来。

ISO 6425国际标准相当于德国的DIN 8306工业标准(德国手表厂如SINN 会在其潜水表产品的说明书上标注DIN8306认证),它为那些真正能称得上机械潜水手表的手表提供了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如单向旋转的时间刻度转盘(表圈),表盘上必须有分钟刻度,在完全黑暗的情况下能在25厘米处辨识时间指示并能确认手表仍在运转中,防撞击,表冠等部件防固定外力,防磁,防盐水,适应各种温差要求,对表带的坚韧度的要求,最小防水深度100米等,并且还有对带有排氦气阀门的手表进行进一步的功能认定。

潜水手表(也包括具备一定防水性能的手表)虽然经过压力测试,被证明达到了某一防水深度,但这并不意味着它能够反复长期在水中使用。因为大多数测试环境都是静态的,而无论是游泳、潜水还是从事其他水上运动项目都会与水压、温度环境产生动态接触。潜水表的防水性能并不是永久的,一只测试合格的潜水表在重复使用一段时间后,即便性能没有减弱,其安全边际也会随时间改变。主要原因是密封垫圈的自然老化会影响到整个密码系统。所以每次在水中佩戴手表后,均需要用清水冲洗,然后拭干。还应定期(一般为2年)返回客服中心对防水性能予以测试,并进行保养维护。

排氦阀门:

氦气排放阀门的发明对潜水表的发展而言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一般的携带水肺的潜水活动,潜水者所背负的压缩空气成份与自然空气相同,其中有1/5的氧气和4/5的氦气。但在水下的高压环境中氮分子会融入神经细胞而造成不同程度的麻醉性(氮醉)。但若使用纯氧,又会引发人类脑部的氧中毒。所以当潜水者在深海中需要停留相当长的时间时,就必须以氦气取代氮气,依适当的比例使用氦-氧混合气体潜水,称之为氦氧潜水。然而氦分子的体积非常小,甚至小于水分子好几倍,所以在使用氦-氧混合气体的环境时,氦气非常容易在高压下进入手表内,使得表内压力相同于外界高压。一旦潜水人员上升,将形成表壳内部压力大于外界,可能造成表壳爆裂。这种情形,即使是防水性再强的专业潜水用表,也都无法避免。1967年劳力士(ROLEX )最先开发出带排氦气阀门,防水深度610米的Sea-Dweller 。当表壳内气压力大于外侧时,会自动将阀门顶开,排出气体同时又能保持防水性。

潜水表的荧光涂层:

物质放光现象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物质受热,产生辐射而发光,另一类是物质受激发吸收能量而跃迁至激发态再返回到基态的过程中,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手表使用的荧光涂层正是利用了第二类的原理。早期比较常见的荧光涂层是利用放射性的镭盐做激发剂,由于自身具有放射性,在使用上逐步受到限制,改为用含有氚的材料做激发剂。这一发展过程在以潜水表及荧光材质应用而著称的沛纳海身上体现得最充分。沛纳海分别于1915年和1949年取得了Radiomir (基于镭盐)和Luminor (基于氚)这两种荧光材质的发明专利,并用它们分别命名了旗下的两大系列。目前市面上比较流行的荧光材料是完全无放射性的Super-Luminova ,其荧光显示效果可以持续几小时甚至十几小时。而新款的劳力士潜航者则采用了更先进的多波长激发光源Chromalight 。

推荐两款高性价比潜水表:

机械表使用硅游丝的优势是什么?

硅是继氧气之后在大自然中最为常见的元素,相当于地壳成分的28%,它属于晶体也就是非金属,密度相当于钢的1/3,具有较高的硬度、抗磁与高度抗腐蚀的特点,因此比钢等金属材料更加轻盈与坚固。其实,这种材料早在电脑芯片上面广泛应用了,但用硅元件来制作钟表元件就不那么容易了,主要困难在于要确定热量系数,令机芯在任何情况下均能保持稳定的时率。然而,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用硅来制作擒纵叉,擒纵轮以及游丝,能够保证他们在无需润滑的情况下顺畅运作。单从游丝来说,硅可以制作出特别形状的游丝,同时减轻重量,从而改善手表的等时性误差。

摆轮的运动是一种和谐运动,而游丝的作用就是维持摆轮在摆动时的惯性力矩与摆幅周期,并与摆轮组成振频系统获得一定的振动周期,以达到精确计时的目的。在钟表工艺技术上对于游丝的基本要求是:1. 具有稳定的弹性特征;2. 较少的泰兴迟滞现象;3. 较小的温度系数(热弹性系数);4. 良好的防磁性能和抗蚀性能;5. 螺距相等;6. 游丝的中心应尽量与几何中心一致。早期的铁基合金游丝因为受到科技与制作技术的制约,大多以铁或是其他合金打造而成,除了容易锈蚀与受磁而影响精度之外,弹性系数较低也增加了发条动力的消耗,所以早期的手表其储能时间都很难超过40小时以上。1933年,以镍、铬、铁所冶炼的特殊合金制造的游丝诞生,它除了拥有不错的抗磁性(但并非防磁)外,更具有极佳的抗温差能力,即使在极大地温差环境中,使用此游丝的机械钟表对温度的敏感性不高。禁入21世纪以后,百达翡丽,劳力士,雅典等几个大品牌以及斯沃琪集团已经开始研发新一代的游丝,并且都不约而同的以硅晶体为基础材质,如雅典的硅游丝是通过蚀刻技术,将整片的硅原料以一体成型的方式,蚀刻成游丝的造型;百达翡丽的硅游丝以及游丝脑部都是一体形成的,2006年推出spriomax 游丝,并且设计了一种创新的末端“曲线”,明显增厚了摆轮游丝的外末端,驱使摆轮游丝同心运动,在整个震动平面上规律均衡的朝着同一中心扩张、收缩。

虽然各大厂家的制作过程以及加工出的硅游丝外形不尽相同,但是它具有的抗磁,抗震,抗腐蚀,造型完美且具有极佳的抗温差能力,满足了钟表工艺技术上对游丝所有的基本要求,而且效果也得到了印证。

机械手表中有卡度游丝结构与无卡度游丝结构两种,哪个更好?

机械一班有两种调整结构可以用来改变表的走时精度:一种是有卡度游丝结构,此结构是通过调校快慢的位置来改变游丝的有效长度从而达到改变振动周期的目的;另一种是无卡度游丝结构,此结构是通过调整摆轮自身上均布的螺钉的进与出或者是调节被放置的可转动砝码的位置,改变摆轮旋转半径从而达到改变振动周期的目的。

然而,有卡度机械手表在以下缺陷:当该表需要调整走时时,为了在拨动款满针时保证游丝与夹子不被卡住,游丝在夹子活动范围内的那一段形状应该是以摆动轴轴心为中心的圆弧,并且游丝与夹子之间要有一定的间隙。当摆轮游丝系统工作时,由于快慢针造成游丝力矩非线性的根本原因,当手表处于不同位置时,游戏在快慢针夹子中的位置会因有间隙而有所变化,使得游丝的实际工作长度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位元差。

无卡度游丝结构的特点就是取消了快慢针,把摆轮设计成为可调节其转动惯量的结构,也就是改变摆轮转动半径。一般有两种基本结构:一种是在摆轮外缘或者内缘设置螺钉或者是螺母,通过改变它们的离摆轮中心的位置远和近,从而改变摆轮的转动半径;另一种是在摆轮靠近外缘的平面上设置可以转动的砝码,一般砝码是半圆形的,通过转动砝码的位置,尤其是砝码的非圆性就会产生偏心的效果,从而改变摆轮的转动半径。这两种结构的最终结果就是通过改变摆轮的转动半径来改变振动周期,以达到可以调整机械手表走时快慢的目的。虽然无卡度调整方法的难度要高于有卡度。但是它的优势是有卡度结构无法达到的,因此很多高档机械表都是采用此结构来调整走时快慢。

天文台认证COSC

COSC 是Controle Officiel Suisse des Chronometres(瑞士官方天文台检测机构)的缩写。

COSC 测试机芯只测试裸机,尽管制造商有能力为机芯加上一些他们喜欢的复杂功能。由于所有的机芯都是用人手上链进行测试,不得不取下自动机芯的摆陀,因为机芯在旋动表冠时会被高速啮合的齿轮上链机构损坏。大多数通过测试的机械表都会成为自动表。

每个机芯都被装上了一个COSC 标准面盘、秒针(大秒针或小秒针)和上链表冠。一台电子照相机每24小时会纪录下秒针所在的位置(能精确到1/10秒)并与精确到毫秒的参照原子钟进行比较,照相机会拍摄两次以检验机芯是否停止运转,接下来机芯将被重新上链到合适的位置并置于适当的温度进入下一个24小时的周期。这个过程将连续执行16个周期。

在起初的11个周期里,机芯在23摄氏度的温度下五个方位各至少要进行48小时的测试。仪器读数会指示出机芯的准确度和精确度。类似于射击,准确度显示了离目标有多远,精确度则是关系到射击是否脱靶的紧密组成部分。因而,一只表一天快15秒那可能不是一只准确的表,但如果它每天都快(或者慢)同样的时间,那它就是极精确的。精确度高的表容易调的准确,但如果精确度低则说明机芯存在某些问题,如动力输出不均衡等,也可能是轮列的缺陷。

借助于分析不同方位之间的频率差异,COSC 可以诊断出劣质的摆轮,过多的润滑油或者需要重新观察的摆轮轴侧面形状和真圆度。

接下来的三个测试周期是测量在三种温度——8、23和38摄氏度下的时差变化。过多的变化说明摆轮和游丝并没有使用了标准的。

最后的两天里,机芯被放回到初始的位置和温度,与两天前的读数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出机芯性能受到影响的范围。

劳力士有一个特别的机器用来测试数量庞大的机芯,就像将子弹装进弹匣一样。这个机器会选择机芯,读取刻度,上链并能把它装回“弹匣”。不合格的机芯会被放进另外的容器里。在隔壁的房间,一批批表被放进有着不同方位和温度的大柜子里。

COSC 的测试程序分为16个周期,每个周期24小时,有规定的五个方位和三个温度。

周期 温度 方位

0 23℃ 6点向上/12点向上(怀表)

1 23℃ 6点向上/12点向上

2 23℃ 6点向上/12点向上

3 23℃ 3点向上

4 23℃ 3点向上

5 23℃ 9点向上

6 23℃ 9点向上

7 23℃ 表面向下

8 23℃ 表面向下

9 23℃ 表面向上

10 23℃ 表面向上,计时表运行24小时

11 8℃ 表面向上

12 23℃ 表面向上

13 38℃ 表面向上

14 23℃ 6点向上/12点向上

15 23℃ 6点向上/12点向上

皮表带材料大全

手表皮表带有真皮(纯动物皮)、皮革、橡胶等材质:

1、 小牛皮 Calf Skin

用出生后6个月以内小牛的皮子鞣制成的皮革。肌理纹路细小,手感柔软。是牛皮中最上等的一类。下面右图里是小牛皮压上鳄鱼纹的效果

2、 凯门鳄皮 Caiman Crcodylus

Fuscus

取自中南美洲出产的凯门鳄的腋下

腹部的皮革。是高级鳄鱼皮带里最常

用的材料。

3、 密西西比短吻鳄 Alligator

Mississipinesis

取自美国东南部密西西比短吻鳄的

腹部的皮革。鳄鱼皮中最高级的一

种。在短吻鳄腹部的中央,一部分皮

肤有着被称作竹节纹的纹路,一条鳄

鱼的这部分皮肤只能生产几条皮带。

非常之贵重。

4、 尼罗河巨蜥皮 Varanus

Niloticus

由蜥蜴中的高级品,尼罗河巨蜥的皮

制造的皮革。通过染色可以表现出鲜

艳美丽的色彩。是制作绚丽表带的原

料。

5、金泰加皮 Tupinambis

Teguixin

是由蜥蜴中非常高级的一种,泰加科

金泰加的皮制作的皮革。特点是腹部

有从细小纹路到大块纹路的变化,对

比很强烈。

6、 马鞍皮 Saddle Leather Calf

以前被用作马鞍的结实的小牛皮,因

此而得名。在佩戴过程中,随着日常

的磨损会逐渐变成糖稀色。是风格比

较粗犷的一种皮革。

7、粗纹皮 Galuchat

鳐鱼的皮做的一种皮,是一种风格独

特的高级皮革。有着像石头一样结实

的硬粒组织,连刀砍上去也要卷刃。

正因为如此,加工起来需要更长的时

间与更高的技术要求。

8、蟒皮 Python

蟒皮是有着艳丽纹路大型蛇类皮革

的总称。特征是有着菱形的蛇鳞纹

路,是一种高级爬虫类的皮革。

9、鸵鸟皮 Struthio Camelus

Autruche

鸵鸟皮肤做的皮革,特征是带有羽毛

的毛孔。是一种非常结实的皮革,会

随着使用变得贴手和发出光泽。

10、鲨皮 Shark Skin

鲨鱼的皮肤做成的皮革。在高级皮革

中因柔软且结实,有着良好耐久性而

著称。特征是表面有着细小的网状凹

凸。

11、CORDURA

CORDURA 是杜邦公司出产的一种

比尼龙强度高7倍的纤维材料。常被

用在背包,户外用品等上面。

12、LORICA

LORICA 是一种有着皮革外观,由极

细纤维做成的人造皮革。特点是对于

水和汗的耐性较强。

13、DRY-LEX

DRY-LEX 是一种3层结构的材质。

具有一种能使空气循环的气泡。这种

材质的透气性能很好,汗能透过表带

挥发出去,时刻保持舒爽。

14、 凯夫拉尔 Kevlar

凯夫拉尔是杜邦开发的具有极高强

度的纤维材料。通常用作防弹,防刃

等用途。

15、Buffalo

产于美国的野牛皮(被叫做布法罗野

牛,布法罗是美国纽约州西部的一个

城市。开庭注)。 外观和感觉上材

料很有质感,实际上很柔软,佩戴舒

适。

16、Lamb

皮革柔软,光滑的羊内皮(羊肉)纹

理散发香草优雅光芒。他们更适合手

腕,与其他皮革相比,重量轻,颜色

差别的相对较小。

17、帆布Fabric

纺织面料,面料,棉麻料编织而成。

18、尼龙Nylon

合成纤维聚酰胺材料,有吸收水分较

小的特性。

19、鲈鱼皮Perch

淡水鱼鲈鱼皮制作使用皮革,另外一

个独特的性质,色彩不单一,较好光

泽。

20、牛仔Denim

Tsukawa 材料,往往是做小袋子或钱

包。 牛仔材料大家是熟悉的,感觉

轻松非它莫属。

21、骆驼皮Camel

骆驼皮是一个独特的颗粒状纹理的

皮革模型。 图像本身看起来硬,但

是皮革是非常柔软,带着舒适,多年

来深受欢迎。

22、猪皮Pigskin

猪皮(猪皮革),据说最接近人体皮

肤组成,被认为是最温和的天然皮

革,与人类皮肤在一起感觉舒适。

23、Polycarbonate

钢化后被用作赛车玻璃(聚碳酸酯)

和用于聚碳酸(二氧化碳塑料)材料,

是比正常的塑料使用更持久的材料。

24、Alcantara

Alcantara 是一种有着内皮感觉的人

造皮革。相对于天然皮革来讲,它的

透气性更好。多用在高档汽车的座

椅,内饰上面。

25、橡胶 Rubber

橡胶是一种柔软顺滑的材料,非常贴

手。由于橡胶完全防水,所以多用在

潜水和运动手表上。

金属表带材料大全

金属表带有很多材质可以选择:

1、 铂金

是一种稀有且昂贵的天然纯白色金属,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首饰用贵金属之一,每年的供应量仅为黄金的5%,拥有几乎两倍于黄金的强度,比黄金稀有 30倍。铂金光泽洁白,自然纯净,纯净度高达90%以上,浑然天成,经常佩带也不会褪色。Pt900表示纯度为90%的铂金,Pt950表示纯度为95%的铂金。通常只有非常高端的品牌才采用这种材料,而且是限量款。

2、K 金

K 金是指黄金和其它金属混合在一起的合金,因其英文是Karat Gold,所以简称为K 金。贵金属部分,纯金为24K ,但纯金太软不适合制作手表,必须混合其他金属以加强硬度,一般以银、铜和钯为主,但不管混合何种金属,纯金的比例均占75%(常说的18K 金)。随着金、银与铜的比例高低,可产生五种不同色泽的材质,分别以N 来表示含铜量的高低,如含铜量最高的红金以5N 表示,而白金正确的说法是白色的K 金。

3、半金

由不锈钢及18K 金材质相互搭配运用,呈现独特双色美感,通常也称间金表带。

4、包金

其表壳为不锈钢,外包一层金合金,经机械滚轧成为整体,其厚度以微米作为计量单位,1微米等于1/1000毫米。最多厚达10到15微米,一般则只有2到3微米。

5、PVD 电镀

电镀是现代手表中常见的表壳装饰方法,电镀技术崛起于七十年代,因电镀均匀牢固,比包金成本低且不易脱落,又无锻黄壳变色、锈蚀的可能,所以很快将两者淘汰出市场。现在电镀采用的技术都是离子电镀(PVD )

6、银

银是一种古老的贵金属,是十八世纪及以前的怀表最多采用的材料,925代表银的纯度,是银的最高纯度。银是一种活跃的金属,容易与空气中的硫起化学反应,出现黑色的氧化层,使银器变黑。如今在表应用中远不如金,原因就是它极易因水、湿气等原因而失去光泽。 所以纯银的表带几乎没有,通常会在银的表面镀铑,加强硬度并保证不褪色。

7、 铜

铜比较廉价,而且特性是极易加工,目前应用在比较低档的手表中。

8、钢

精钢、铬与镍的合物 不锈钢加工难度大,耐腐蚀性和耐磨性都好于前者,表面可电镀也可不电镀,仅做抛光或喷砂、拉砂处理,形成不同效果的有立体感的外观效果。钢表带是最常用的一种表带材质。

9、 钛金属

钛金属是一种比较昂贵的金属,在常被用在航天领域,其特点是非常轻、坚硬、耐腐蚀、耐热和耐寒。钛金外观可以是光亮有光泽的金属,或是银灰色、深灰色的粉末。目前很多高档手表的款式都采用钛金属材料。除了以上提到的优点外,用于手表上还有个优点是钛金属不易使皮肤过敏(有些人对钢表带等材质过敏)

10、钨钛合金

先以1000帕的压力将碳化钨和碳化钛粉末压进胚件里,然后压铸模,再在特制的熔炉内以1450摄氏度的高温将其烧结为密度极高的部件,最后经过多个工序并用钻石粉末打磨后就制成了闪闪生辉的钨钛合金,耐磨性能好。

11、 钨钢

硬度高,耐磨损,外观线条分明,光洁明亮,称为“耐磨损材质”。可以和钢复合使用,做成表壳圈口或表带、粒,增加壳、带表面耐磨蚀性和装饰性。钨钢表在前几年非常流行,现在只有低端表在用此种材料了。

12、 陶瓷

陶瓷光洁、耐磨,不伤皮肤,主要成分是氧化锆,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获得良好的加工性能,再通过先进的加工方法,制作成精美的表壳、表带,也可通过特殊方法各种颜色,更显华丽高贵。

13、 高科技陶瓷

将极精细的氧化锆或碳化钛粉末,把粉末以高压注入模内后,在摄氏1450度高温的烧结炉内结成不易磨损陶瓷部件;再用钻石粉末打磨,方可制成独特光泽的高科技陶瓷。

14、 高科技镧

将稀有的稀土元素镧打碎后提炼成微粒,将粗胚放进熔炉中用高温高压压缩而成。它的硬度比钨钛合金、高科技陶瓷高,更不易磨损,并发出神秘的光芒。

手表材料大全--碳纤维

黑色探索解构碳纤维

碳纤维材料(Cabon Fiber)近年来在制表领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应用。

碳纤维呈黑色。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绝大部分都是用聚丙烯

纤维的固相碳化制成。其生产过程大致可分为预养化、碳

化、石墨化等几个步骤,成品的含碳量基本在90%以上。

碳纤维研发生产的门坎很高,从原丝的生产到碳化工艺都

有复杂严格的技术要求。世界上有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

家可以生产碳纤维,但论规模与品质和产能,日本还是当

今世界上最大的碳纤维生产国。三菱、东丽、东邦这三家

企业占据了全球碳纤维产量80%以上,而且三家公司近年

来都不断扩产,以满足市场需求。

在制表业界,碳材料目前主要应用在表盘和表壳的制造上。

采用碳材料制作的手表,厂家多选用在运动款式上,以彰

显时尚的个性和稀贵的特征。如恒宝和豪雅等品牌的运动

表都或多或少地使用了碳纤维材料。而要特别指出的是,

一些传统的古典老品牌,在保留传统工艺和理念的同时,

也在大胆吸收和借鉴现代科技成果,在传统经典的款式上

不同程度的使用碳纤维材料。如美度在它的90周年纪念版

款中,就成功地采用碳纤维制成表盘,刻意将复古与现代

巧妙地融合并限量发售。BELL&ROSS更是将碳纤维底板

与陀飞轮机芯很好地结合搭配,加之喷砂打磨钛金属表壳,

更显奢华。

说起来,用碳纤维制造手表部件绝非易事。仅表壳制造而言,在开发模具上就颇费功夫,而且选用哪种型号的碳纤维与哪种树脂搭配,都有很高的技术性。锻造与高温固化也非常重要,绝不是简单的工艺就能达成。比如爱彼的皇家橡树碳概念陀飞轮计时表,它采用了锻造碳表壳,这一制造工艺就相当复杂。简单来说,首先要制造出与实际表壳大小、外形都相同的金属模具,同时将脱模剂喷涂在模具之内,以便在成品成型之后能够与模具分离。然后将选好的碳粉与树脂一起放入模具之中进行高温固化,在到达一定温度之后再进行冲压使其成型。而这一固化与成型的过程很可能需要进行几次的反复才能得到最终的成品,这也是所谓的“锻造过程”。此外,有些表壳为了追求视觉上的更加精致,还要在锻造之后进行打磨,以达到精益求精的效果。

至于表盘制成,就更难操作。其关键在于预侵料的制作过程要非常细密,纤维的展列排布,树脂的型号比例,制作时的速度与温度的掌控,都要经过严格的反复测试。在保证纤维的强度和平整度的同时不能有丝毫的瑕疵,否则将会影响到机芯的工作与美观。

手表材料大全--夜光

原理

物质发光现象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物质受热,产生热辐射而发光,另一类是物质受激发吸收能量而跃迁至激发态(非稳定态)再返回到基态的过程中,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手表上使用荧光涂层正是利用了第二类的原理,即荧光材料受激后发光。 种类

传统荧光涂层材料可分为自发光型和蓄光型两种。自发光型荧光剂多是靠自身携带的微量放射性物质释放射线激发荧光剂发光。而储光型荧光剂则基本不含有放射性物质,但需要事先吸收并储备足够强度的外界光照,将自身电子由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并储存起来。当周边环境黑暗时,自身再逐步缓慢释放吸收来的能量,此时电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荧光剂开始发光。由于储光型自身不携带射线激发材料,所以余辉持久度暂时不如自发光型。

手表材料大全--硅胶表带

对于橡胶表带我们并不陌生。而硅胶作为表带材质的新宠,在运动表与潜

水表中经常出现。从表面上看,这种表带与传统的橡胶表带很相似,但似

乎又有区别。

硅胶是个庞大的家族,分为无机硅胶和有机硅胶两大族系。无机硅胶是一

种高活性吸附材料,通常是用硅酸钠和硫酸反应,并经老化、酸泡等一系

列后处理过程而制得。它的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结构像一个海绵体。互

相连通的小孔构成一个有巨大表面积的毛细孔吸附系统,能吸附并凝结相

当于自重40%的水汽,因此多用于干燥剂。无机硅胶虽然不用于制作表带,

但在手表的护理中却经常会用到---只要将硅胶颗粒与积水的手表放到密闭

容器内,在数小时后取出,那么手表内的积水便会全部消失。

我们日常使用更多的是有机硅胶,它分为硅橡胶、硅树脂和硅油,是合成

橡胶里的一种特种橡胶。手表带中常使用的材质,则是有机硅胶家族中的

一个小小的分支,即硅橡胶中的室温硫化硅橡胶(RTV )。

生产硅橡胶的原料是硅粉、甲醇和盐酸,通过一系列的复杂化学过程可最

终得到硅橡胶。这种硅橡胶因分子量较低,在室温下呈液态,所以也被称

为“液体硅胶”。在液体硅胶中混入交联剂和铂金催化剂后,再将其注入模

型内,经过一段时间的硫化反应后就可固化成型(常温下反应即可,所以

称为室温硫化硅橡胶,也可稍微加热提高反应速度)。并形成最终的产品。

填加不同的添加剂可使硅胶材料具有不同的比重、硬度、强度、颜色以及

质感。

硅橡胶比一般纯有机橡胶具有更好的耐高、低温性能。传统橡胶在太阳无

法照射到的太空中,会被冰冻变脆,时期密封密封作用。而作为太空材料

而研制的硅橡胶,最大特点就是不怕高温且可抵御严寒。无论是在300°C

还是-90°C 的极端环境下,它均可保持化学结构泰然自若,不失原有的柔韧

性。

与天然橡胶相比也不会有细菌滋生。且其表面张力很低,不易被汗水和雨水侵泡变形,具有较强的防水腐蚀性能。因此,硅橡胶成品在自然环境下的使命寿命可达几十年。

硅橡胶也并非全能,其抗撕裂性能在橡胶中属于较低的一类。因此,在硅胶表带与金属扣环的连接部分容易因较大外力产生小裂口。所以使用硅胶表带时,需要注意表带与金属扣环的连接部分,不要大力拉扯。此外,应时常用软布擦拭清洁硅胶表带,清除一些质地坚硬的灰尘粒子,以防其划伤硅胶表面产生小的裂口,也可有效地延长表带寿命。

辨别硅胶与普通橡胶方法比较复杂,红外光谱分析可以通过光谱上的吸收峰位不同,科学地判断对应材质的品种。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只能通过感官加以辨别。一般而言,硅胶产品无色无味的,不加颜料时为透明,如果添加不同的染料也可得到黑色硅胶及彩色硅胶。但橡胶制品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味道。天然橡胶本身带有点蛋白质的味道,而用硫磺加工的橡胶,则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味道。至于有些人通过柔软度判断,认为硅胶比橡胶的触感更加柔软,这是不对的。因为普通橡胶或树脂材料通过不同的添加剂,同样可以达到与硅胶产品所差无几的柔软度。

手表材料大全--陶瓷

人类制作陶瓷的历

史相当久远,可说是

人类最古老的生产

技术之一。传统陶瓷

的制备过程是指由

粘土或含有粘土的

混合物经混练、成

形、煅烧而制成的各

种制品,其中煅烧是

在特定温度和气氛

的窑中进行。陶瓷表

中所用的高科技陶

瓷显然要经过更精

密的制备过程。

新型陶瓷的原材料

是细致研磨得到的

晶粒尺寸约为千分

之一毫米的极细氧

化锆和碳化钛粉末,

其颗粒尺度大约为

人体毛发直径的五

分之一。将它们均匀

化,通过陶瓷注射成

型(CIM ,Ceramic

Injection Modeling)

可以得到预定的形

状。我们通过这种方

法得到表壳和表带

等配件的形状。经

CIM 预成型的材料

放置在特制的熔炉

中进行高温烧结。

陶瓷表壳和表带制

作成型后,根据所要

求的表面效果进行

打磨、抛光,最终形

成润滑的表面质感。

高科技陶瓷材料最

大的特点是硬度高、

抗划痕、颜色持久、

皮肤友好等。最大缺

点是脆性大(这也是

硬度大的材料的通

病),所以使用中应

尽量避免撞击和掉

落。

辨别真伪

陶瓷表的诸多优势和复杂工艺流程注定了它的价格不菲。一块名牌陶瓷表动则上万元甚至几十万元。购买时需要留心真伪。除了选购名表的一般经验外,选购陶瓷表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重量:不一定很重。传统的高档表多是贵金属制成,所以会比一般的不锈钢表重些,但是陶瓷材料本身比较轻,所以不一定会觉得明显比金属表重。

2、硬度:金属不够硬。生活中认为金属是很硬的材料了,很多商家为了说明产品硬度高会用金属来刮手表,以显示该手表耐磨损。这时候要小心,因为从材料学角度来说金属是很“软”的,金属的硬度最高为1000,所以不会被金属刮伤不代表一定是陶瓷制品。玻璃硬度为5000-6000,所以用玻璃来实验比金属可靠些(高科技陶瓷硬度10000左右)。

手表材料大全--珐琅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最初源于中国

隋唐时古西域地名佛箖。在出现景泰蓝后

转音为“发蓝”,后又为珐琅。在1918-1956

年间,珐琅曾与搪瓷的同义词。珐琅是一

种粉状的玻璃质材料,以石英、长石、硼

砂、瓷土等原材料,以金属氧化物为着色

剂,经粉碎、熔融后而成,现在通常称之

为“珐琅釉”。但中国古代习惯将附着在陶

或瓷胎表面的称“釉”,将附着在建筑瓦件

上的称“琉璃”,而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则

称为“珐琅”

根据工艺的不同,珐琅大致可分为掐丝珐

琅、雕刻内填珐琅、微绘珐琅、精雕透明

珐琅四类,其中以掐丝珐琅和微绘珐琅的

难度更大。掐丝珐琅工艺是一种勾勒出图

案,这一步聚即需要超过50个小时才能完

成。至于微绘珐琅工艺,则不仅仅是一种

技巧,它还需要彩绘师具有深厚的绘画功

底,同时还要了解150种不同的釉料烧结

后的颜色变化,以及每种颜色在不同温度

中的变化,这样才能确保成品形态细腻逼

真、栩栩如生。而雕刻内填珐琅工艺作为

一种古老的珐琅工艺,其难点在于当精雕

师在银质胎上雕凿预先设计好的图案时,

必须将图案上线条的粗细变化如实地反映

出来,这就需要精雕师细心雕凿出不同图

形的凹槽,以生动的线条展现出结构的图

案。此外还有精雕透明珐琅工艺,它通过

质地透明且带有颜色的珐琅釉料,以展现

出银质胎上精雕细琢的纹路,以及强烈的

色彩视觉效果。

手表材料大全--纳米

纳米(nanometer )是一种长度单位,又称毫微米,就是十

亿分之一米。纳米结构通常是指尺寸在100纳米以下的微

小结构。人们常说“细如发丝”,而一根头发丝的直径大约

为20-50微米。也就是说,把头发丝径向平均剖成5万根,

每根的直径大概就是1纳米了。

手表中的纳米镀膜技术

在计时装置日新月异的今天,手表的功能如今早已超出了

简单的计时范畴,其所用材料也加入了诸多高科技内容。

在钟表制造过程中,应用纳米技术对高光洁度的手表外观

配件(如表壳、表镜、表带等)进行镀膜处理,大大增强

了手表的抗磨损性,令手表经久耐磨,保持历久弥新的亮

丽。

手表中的纳米新材料

碳纳米纤维(Carbon Nanofiber)是一种合成纤维,是将普通的尼龙制成直径数十纳米的超细纤维。应用碳纳米纤维制作的材料,具有抗高压、抗撞击的优越性能。恒宝(Richard Mille)RM020系列就利用了碳纤维制造了怀表。这是一种超细碳纤维同向性复合材料,在7500N/cm2高压和2000°C 高温下锻造而成。

雷达将这种新技术材料运用到手表制作当中,他们成功地运用CVD 化学气相沉积法将特殊碳元素转化为非结晶钻石粒子,并配合专业技术在超硬金属模板上生成一层100%的钻石涂层。当在预制钨钛合金元件上附上纳米钻石晶体后,放入注满碳原子的锅炉中,会令碳原子聚集在原先的钻石晶体上并慢慢加厚,所形成的多晶体结构将会达到钻石的维氏硬度指数10000的硬度要求,堪称一项真正应对美学挑战的技术革新。

手表材料大全--合金

合金,顾名思义就是由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熔炼或烧结或用其它方法组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利用各种元素的结合,可以使材料在强度、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方面得到改善。工艺性能得到提高。 钛合金

钛在地壳中的蕴藏量仅次于铝、铁、镁而居第四。纯钛是银白色金属,熔点1668°C ,密度4.5g/cm3。属轻金属。钛的化学性质极为活泼,及易与空气中的氧、氮、氢等元素相互作用,形成极稳定的化合物,所以平日里我们谈到的钛一般都是指钛合金。钛及其合金是20世界4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结构材料。钛合金多是由钛和铝、钒、镍、钼等元素构成,其主要特点是比强度高,耐腐蚀,中低温性能好,同时还具有超导、记忆、储氢等特殊性能。其特性非常合适太空与海洋的环境,所以钛合金又被称为航空金属和海洋金属。

手表行业也是在近几年才开始使用钛合金这种前沿高科技材料的。目前主要集中在两类钟表品牌当中。一类是以沛纳海、豪雅、昆仑、波尔为代表的运动品牌或者品牌中的运动系列。他们看中的是钛合金密度低、强度高,不具汗水侵蚀等优点,他们的手表能够在运动中把钛金属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另一类则是尊达、Dewitt 、帕玛强尼、精工这些追求科

技、创新与创意的品牌。他们使用钛合金主要是源于对新材料的敏感以及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与魄力。当然作为进入太空的手表,飞亚达旗下的许多系列也选用了钛合金这一太空金属,体现了中国自己品牌的科技实力。

钨合金

钨合金是以钨为基础,添加有少量的镍、铜、铁、钴等元素组成的合金,被称为高比重合金、重合金或高密度钨合金。由于它的密度高,抗拉强度高,具有良好的吸收射线能力,良好的电性能,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被广泛应用于导弹、穿甲弹弹芯等武器材料。钨合金硬度很高、耐磨性好,但由于较脆、延展性差,所以只有少数品牌使用钨合金作为表壳、表带材料。

钯合金

钯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它与铂同属贵金属一族,身价自然贵重无比。过去十几年来,钯的价格翻了10倍。由于它的紧俏与稀有,加之柔软、延展性和可塑性都很强,与铂有不少相似之处,因此近年来受到首饰及奢侈品制造商的垂青,正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首饰、手表和其他奢侈品中。帕玛强尼在08年尝试用钯金表壳做了一款,反响还是不错的。 合金材料在手表中的应用远远不止这些,而且,对于敢想敢干的人类来说,总有一天元素周期表中的所有元素都会被一一尝试的,不管它们是多么地稀有。

自动手表的发条原理

发条是手表机芯原动系中最重要的零件,原动系包括:发条盒,发条盒盖,条轴和发条。和一般手上弦的手表发条结构不同,自动手表的发条没有“尾钩”,因此它也不是挂在条盒内壁上的。实际上它有一根“副发条”在发条的尾部,用电流点焊的方式把它和整个发条连接为一整体。在自由状态下,发条呈S 状,“副发条”的形变的方向和发条相反,因此它具

有反涨力。“副发条”的宽度略窄于发条,但厚度比较大,大约是发条的1.5倍,长度基本上将近能在条盒内盘一圈。

照片图注释:(1)发条、(2)条盒轮、(3)条轴、(4)条盒盖、(5)副发条。

当发条被盘入条盒内时,“副发条”对条盒内壁产生一个有涨力的摩擦,当手表发条被完全盘紧时,“副发条”和条盒内壁就会产生打滑。因此自动手表发条有2个力矩指标,一个是满弦力矩,另一个是发条打滑力矩。发条打滑力矩一定要大于满弦力矩,以确保自动发条能被上满。发条打滑力矩的大小很重要,必须合适,如果过大,轻则造成手表出现“击摆”现象(所谓“击摆”是指摆轮左右摆动幅度过大,使得摆轮的冲击钉反撞到擒纵叉叉口外侧的现象),严重了的还会损坏自动上弦的齿轮。而打滑力矩过小会使手表的延续走时长度不够,容易造成停表。

手表里有二个靠弹性配合的摩擦脱离机构:一个是在分轮上,它解决手表的拨针和走时带针的不同需要;另一个自动发条。所以自动表如果用手来上发条的话,它是永远“上不满”的,一旦上弦力矩大于发条打滑力矩,那么“副发条”就会与条盒壁发生打滑脱离,“副发条”的加油十分讲究,一般是用粘稠的膏质油或者是黑色的二硫化钼,油量也要严格控制,而且,即便是在给一只完好的手表清洗加油的时候,发条盒也不应该被打开。(除了发条断的故障外)所以有很多进口手表的条盒轮上标有自润滑标识或索性做成不可拆卸式,就是不许你打开。

“副发条”打滑力矩对手表的轮系的力矩输出有比较大的影响,它会直接影响到摆幅的高低,为了稳定打滑力矩,许多手表还在条盒的内壁上做出凹槽。

自动手表从理论上应该比较手上弦的准确,那是因为只要佩带着手表它的发条基本就应该是满的,但前提是人的运动量要足够。因此老年人、病弱之人,常年坐着工作的人都不适合佩带自动手表。运动量不足的只能靠用手上弦的方式来补充发条,但要是给一只标有“AUTOMATIC”的手表用手上弦开足发条,也确实是件比较郁闷的事情。

机械全自动手表的上弦原理

在20年前国内市场见到的机械手表,还以手上弦的居多,而现在大多数机械手表(包括女表)基本上都是自动的了,这个说明人们还是喜欢方便的东西。

自动手表上弦的原理,绝大多数都是用偏心的摆陀(自动陀或称自动重锤),这东西个有点像建筑工程施工中砸实地面用的哪个“蛤蟆夯”,它的形状像个半圆的盘,选用质量比较重的金属制成,且边缘比较厚,所以大部分质量都在陀的边缘上,利用地心的引力和人手臂的摆动而旋转,并驱动一组齿轮去卷紧发条来上弦。

任何所谓“自动”的东西都不是无条件的,机械的东西当然要遵守原理,手表也是一样,要想“自动”的前提是你自己手臂要先动,根据物理学做功的原理,物体水平移动不做功(除非你加速度甩动),所以手腕平移不能使手表上弦。最能使手表自动上弦的方式应该是沿自动陀的平面,手臂上下甩动,这时陀的旋转最大,但若沿陀的轴向上下甩动,自动陀也不转动。人们摆动手臂是自然随意的动作,任何力都可以被分解为轴向的和径向的,只有作用到自动陀上的径向力才能做出有用功。

浅谈ETA 最典型的五个机芯

ETA ,这个控制了当今瑞士表机芯远远超过半壁江山的厂家,年产量过亿的统芯生产者,确实提供了大量的机芯给Tissot ,也给了Omega ,还有更多其他著名的厂家和品牌,了解了ETA ,也给了解了相当一部分的瑞士手表,现在,就让我们看看这个瑞士机芯巨人。

1793年,在瑞士Fontainemelon 地区,人们发现又有一座新表厂创建了,这就是ETA 集团历史的开始。1855年又在Grenchen 地区开设了另外一家专门用于制造“半成品表芯(Ebauches )”,又被称之为“空白机芯”的工厂,就是这家工厂,后来更名成了ETA 。

1926年,当时的瑞士已经有了多家实力雄厚的空白机芯制造厂商,这些厂商互相联合,成立了以一家空白机芯制造商的股份公司

1983年,当今世界最大的腕表生产集团之一的斯沃琪集团“Swatch Group”,SMH 成立了。并且将原先的Ebauches SA 归入旗下,随后更名为ETA SA Fabriquesd`Ebauches。今天的ETA 也就是斯沃琪集团的机芯巨人。

ETA 现在拥有9千多名员工,并且早在1996年就已经达到了每年上亿的机芯产量。公司在瑞士本土,法国,德国,泰国,马来西亚和中国都有装配或者制造工厂。如果说Breguet ,Glashutte Original,Omega ,Jaquet Droz等这些品牌是斯沃琪集团的顶级品牌,撑起了整个斯沃琪集团门面的话,那么,ETA 就是整个集团内部真正的钢筋水泥基础。ETA 基石在斯沃琪集团的主要业务包括: 1、保证瑞士手表的技术研究

2、发展以低廉价格进行的配件,机芯和整表的大规模生产 3、掌握手表和生产机械的所有技术 4、批量装配机芯和手表。

从上面的业务目标不难看出,ETA 不仅负责机芯本身的开发和研制,更负责自身生产设备的设计和开发。从思路,到设计,到研发,到少量测试,到批量生产,更到质量监控,ETA 把整个流程控制得有条不紊。

“我的确被我们的技术水平所震撼,但是,即使我们已经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我么也必须继续改进和完善我们的产品,不仅是机械部分,石英领域也一样”——这是ETA 现任总裁Thomas Meier的原话。ETA 确实这么做了,而且比这个做得更好。因此它可以撑起集团之内的所有屋脊,并且还带动集团外的众多品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ETA 是今天瑞士表的最大机芯供应商。它让众多的中小品牌有了继续生存下去的动力,也让很多诸如OMEGA ,IWC 这样的大牌可以把精力放在除机芯以外的其他方面。

7750机芯

在整个ETA 的历史上,好芯不断:ETA-7750原名是Valjoux7750,属于Valjoux 公司最著名的计时统芯,后来由于Valjoux 被ETA 收购,这款经典的Valjoux7750便自然而然地更名为ETA-7750。

Valjoux 7750于1974年发表,刚开始它只有17石的设计,后来才改为25石;80年代被ETA 并购后,现已鲜少有人用Valjoux 这个名词了,除非是在80年代被并购以前生产的那些机芯才沿用旧名。ETA 7750于1974年7月1日问世,并成为ETA 引以为傲的机种,多年来常见于各品牌的自动上链计时码表与复杂功能表。标准型的7750配有17颗红宝石,储能42小时,每小时振动28,800次,采单向上链设计,使用与偏心螺丝原理相同的指针式微调装置,

并具有刻度指示,以利微调操作。有人说ETA-7750是朽木不可雕。不知道为什么这么说,可能从工艺用心程度上7750是泛泛了一些,但是一个道理是不变的:简单的也是耐用的,耐用的就是可靠的。ETA-7750就是这样一块计时机芯。

ETA-7750是一块单向上链的机芯,我不知道为什么ETA 始终没有把其改为双向。曾经有一些朋友讨论,得出的结论是:“单向的比双向的拥有更高的上链效率。”直到现在没明白这个结论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而事实上,ETA-7750上链效率不高的问题是大家所共知的。有时候推陈出新是好事,但无中生有就有些尴尬了。

ETA-7750使用推杆式计时结构,简单,而且维护容易。从美学上当然无法比美Lange 1001(这与拿SANTANA 与BENZ 有何区别)但从计时功能上来说确实是最好的方案之一。在整个钟表行业应该感谢ETA-7750的存在,因为有了它,更多的表厂可以生产计时腕表。而可以免去自己开发计时芯的所有费用。另外,谁都明白一个道理:就算你大把的扔钱进去,也未必会搞出比ETA-7750更耐用的计时芯来。拿来主义,在这里是最好的策略。

怎么样最简单地辨认出ETA-7750?6点,9点,12点位置小盘的99%就是ETA-7750,但是这不能倒过来说,如果一块表不是6点,9点,12点小盘的,不能说99%就不是ETA-7750。它就像是“变形金刚”,它的优势不仅仅在于耐用,还是易变。从2个小盘到3个小盘到4个小盘,都可以是改自ETA-7750。就像IWC 改为6点,12点计时。

2892机芯

曾经有些朋友在争论一个问题,谁是最好的自动机芯?选择有很多,最终落在2块机芯上:Rolex Cal ,3135和ETA2892A2。不能否认Rolex Cal,3135的强壮和稳定,如果把3135的尺寸缩小到ETA2892A2这样,谁更好?在这样的尺寸下,当然是ETA2892A2自动机芯当仁不让。

ETA2892A2被当今绝大多数高档品牌所使用,其中包括了IWC 、OMEGA 、LONGINES 。其中IWC 在其Aquatimer 潜水表中使用的就是改自ETA2892A2的机芯。IWC 不仅增加了夹板的打磨,还变动了摆轮的尺寸,更换了游丝,并且让其通过了天文台认证。其实ETA2892A2的素质哪怕不经过大厂的打磨,只需借助普通调教设备稍稍调教,过天文台认证绝对是小事一桩。

它常被知名的中价位品牌配用在较高级的表款中,尤其是天文台表(Chronometer),甚至名列高级表之林的某些品牌亦使用它,只是更讲究打磨、雕花的作工,或者更换为K 金或纯白金自动盘。同时2892是所有钟表师傅公认为ETA 最精良及稳定的机型之一,配用环型摆轮,21石,双向自动上链,每小时振动28800次,具「偏心螺丝微调器」,便于精确的微调。因为品质不错,只要稍加修改,即可摇身一变成为一只设计精良的机芯,连近期热门的OMEGA 同轴擒纵表亦是该厂以2892为基础改良成1120,再做修改而成的机芯,除了擒纵系统不同外,快慢则由摆轮内侧的两颗补重螺丝来做调整,OMEGA 的编号为2500,红宝石数目也由1120的23颗提升至27颗,多了4颗则分别装于马仔、摆轮及传动轮(2颗) 。而像雅典表(ULYSSE NARDIN)的时计三部曲套装天文表也以2892为基本机芯,成为超小与复杂的天文腕表,堪称雅典表最伟大的钜作。

更需要一提的是OMEGA Cal 2500/2500B/2500C机芯,OMEGA 同轴机芯同样是在ETA2892A2的基础上改动而来的杰作,配合了无卡度游丝的同轴擒纵体系让腕表洗油的时间大大延长,同轴不会促成精度的上升,一次试验,让同轴蝶飞计时款计时12小时后看误差——1秒。为什么那么多实力雄厚的表厂不愿意开发一款自产的简单款大三针机芯?如果花上太多人力物力财力后出品的东西还无法超越ETA2892A2,谁又会愿意去做呢。

不过ETA2892A2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上链效率问题,这是ETA2892A2的先天问题,不过通过适当的改动还是可以弥补这个问题的。譬如:OMEGA Cal 1120就是将自动陀上的3颗螺丝改为偏心固定,改自动陀形状,将中心下移。(OMEGA 海马)

2824机芯

通常刚接触机械表的表友,最早认识或使用到的机芯不外乎ETA2824-2与精工的7S26,其中ETA2824-2不仅稳定、准确度高,也具有手上炼功能,因此价格虽然高于日本机芯,但是就各方面来说,仍是新手的入门首选。同样与ETA 2892-A2、ETA 7750列为ETA 三宝之一(另外6497、6498系列近年来也有急起直追的气势),但是定价低廉许多,因此众多的假表与所谓的台制、港制表,亦采用此机芯,过于泛滥的结果,使得许多人只要听到ETA2824-2就产生反感,而忽略了他优秀的本质。

如果说ETA2892A2是给高端市场定做的话,那么ETA2824-2就是专门用来满足中低端市场的宠儿了。ETA2824-2的结构比ETA2892A2稍稍厚些,上链陀比ETA2892A2更简单了,3颗螺丝固定改为了单颗螺丝固定。这种方法反而让ETA2824-2没有了上链不足的缺陷了。

ETA2892A2和ETA2824-2已经占据了瑞士自动表超过半壁江山的大三针领域,ETA 在和众多自产机芯的抗争中占得了更多的先机和利益。其实仔细比较ETA2892A2和ETA2824-2的结构,后者是一块简化了的,ETA 的聪明之处就在于此——将不需要的精益求精的地方索性简化,从而降低成本,带动售价的降低。最终购买哪块机芯,完全取决于表厂自身。

较高等级的ETA2824-2与ETA2892-A2相比,在各方面是相差无几的,可见得ETA2824-2的性能是相当不错的。但是本身设计就是大量生产,多多少少在零件与基板的细节处理,也会出现让人诟病的缺点,不过由于厂方的价格定位,因此ETA 2824-2多半出现在中低价位表款之列。因此在合理的价格之内,使用ETA 2824-2机芯,我想表迷也会十分的捧场,不会只是一昧的批评。

6497机芯

Unitas 的经典产品6497,在被ETA 收购后自然而然的归入ETA 旗下,在经历了80年代让瑞士人窒息的石英风暴之后,6497成为最后残留下的大尺寸怀表机芯,在当时的环境下,6497难有用武之地,原因是太大了。风水轮流转,6497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大表风行来临了,6497的尺寸正好迎合了几乎所有大表壳的需要。6497因为大,结构合理,所以在精准度上让人再度吃惊,虽然只是18000A/H的低频摆,却可以轻松通过COSC 认证,把众多小巧的高频机芯打得落花流水。

很多人在说手卷机芯是表迷们的终极目标,说只有手卷才是人和表之间最直接的交流。曾经作为袋表机芯的6497真的是大,而同时给我们带来了大所表现的美,18000A/H的摆频加上硕大的摆轮。Panerai 针对6497有2种完全不同的打磨方法:第一种是在夹板上刻上Panerai 的字样,第二种是运用普通的日内瓦条纹的打磨。仔细比较这2种不同处理方法,后者的打磨更为独特。

和6497有关的还有OMEGA 的铁霸表,这曾经是为铁路工人专门设计的一种用于精确计时的腕表。硕大的表壳内装载的就是6498机芯,6497的孪生兄弟——只是在小秒针的位置上做了小小的改动,原先的9点位秒针改为了传统的6点位秒针。还有一款德国表也用了6497,它就是D.Dornbluth&Sohn,它是以6497为蓝本修改而成,主要是利用了6497的Gear Train传动轮系统,加上德国人对于机芯的特别打磨,展现出的是完全不同于瑞士风格的另一种样子:粉红色的3/4夹板,外露的上链钢轮,蓝钢螺丝固定的红宝石轴承,摆轮上增加了调校螺丝——一切向更美看齐。

7001机芯

从一开始的Valjoux7750,到后来的Unitas6497,再说现在Peseux7001,觉得好像有些滑稽,当重新看ETA 家族中最经典的5款机芯的时候,却发现其中的3块来自于ETA 的成功收购

ETA7001可以说是传统瑞士小三针版路的一个总结。它的样子够小巧,够精致,和6497不同,毕竟还有更多38mm ,甚至更小表径的手卷腕表需要ETA 关注,就像ETA2892A2和ETA2824-2的经典组合一样,ETA7001很好的填充了小口径手卷腕表机芯的领域,不得不佩服ETA 的实力,更不得不佩服ETA 对于市场的掌控。它的出现容纳给众多不能或者不愿进行自行开发机芯的厂商可以生产手卷小三针腕表,从1971年设计制造开始,在它之前之后的2660、2691、2801等都不如7001的影响大,连有着无数手动资本的OMEGA ,也可以从Cal ,651身上看到7001的影子,而德国三大品牌之一的NOMOS ,更是靠它大出风头。

由于7001的尺寸要大大的小于6497,所以摆频也由6497的18000A/H升高到21600A/H,有些人始终认为把7001的摆频21600A/H降到18000A/H会更完美一些。

简单回顾了ETA 现有的产品中最值得一看的5块机芯。如果世界上没有ETA ,瑞士钟表会怎么办?自然会有ETB 、ETC 了。ETA 对于整个瑞士钟表业,乃至世界钟表业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

是什么导致了大工业化的成熟?是OMEGA19令机芯问世,就机芯的生产、维护、维修来说,19令OMEGA 的诞生让机芯的大批量生产以及批量的维护维修成为了可能。随后的百多年的历史里,经历了石英革命的瑞士人,在ETA 的支持下走到了今天,并且将会一直走下去。百年后当我们再回头看今天的瑞士钟表史,希望ETA 能够成为一块里程碑,被后人所肯定。

ETA 机芯参数对照表:

潜水表如是说

潜水表,在专业潜水领域和时尚奢侈品界其实有着截然不同的涵义。专业潜水领域所说的潜水表是指经过ISO 6425标准认证的,表冠、按钮等活动零件皆可以在水下进行操作的专业潜水器材。而在时尚奢侈品界,对潜水表的界定则没有那么严格。基本上只要具备潜水表的外观特征,用有坚固的表壳,比普通正装表更加防水就可以称作潜水表。

随着各种户外运动项目的普及,适合在休闲、运动时佩戴的潜水表开始在西方社会大行其道。和传统的正装表相比,潜水表不仅拥有坚固的外壳,防水抗摔,符合实际佩戴的需要,而且还能以时尚、前卫、百搭的外观,从心理上满足现代人对高档配饰的需求,他的流行也开启了之后的大表风潮。另外,在西方人的观念中,潜水表体现出一种心态,它适合那些既有钱也休闲,懂得享受生活的人佩戴,这也是潜水表在国内一直未能真正流行开来的主要原因。

潜水表的典型特征:

表壳:潜水表的表壳一般都比较厚实,表壳、表耳都是用整块金属一体成型,而不会用多个部件组装而成。在设计方面也比较简单,很少出现复杂的几何图形或多切面的设计。以往的潜水表多为不锈钢表壳,近年来,钛金属盒陶瓷材质开始普及,成为潜水表的一大看点。

表盘:潜水表的盘和针的设计同样需简明扼要,减少不必要的功能,同时要是指针和刻度的形状尽可能醒目,逐渐形成了一套由奔驰针、箭头针等异形指针以及几何图形时标刻度组成的独具特色的表盘设计套路。为了加强手表的水下及黑暗环境中显示效果,许多潜水表都使用黑色表盘以反衬荧光涂层。

表镜:潜水表一般会使用较厚的表镜以增强其耐压的程度。拱形表镜曾经是早期潜水表的标配,尤其是一些有海军传承的潜水表系列,比如曾装备法国潜水部队的宝珀50寻以及曾装备意大利海军的沛纳海。如今,表镜是否带有强烈凸起已经不再是决定潜水表性能的关键因素,它只能算是一个复古的设计元素和时代的烙印。

表圈:潜水表的表圈多为带有荧光刻度的单向旋转表圈,可以以倒计时方式帮助潜水员记录剩余氧气量。只要沿逆时针旋转表圈便可开启倒计时功能,当表圈回到原位,意味着氧气耗尽,在此之前便应上潜换气。部分潜水表的表圈是用弧形蓝宝石水晶玻璃与金属密合而成。

表冠:潜水表基本都会采用防水性能出众的旋入式表冠,并带有粗壮的护肩,以防止在运动时碰触表冠以及误操作的发生。

表带:潜水表多采用不锈钢或橡胶表带配折叠安全扣,也有比较复古的类似帆布的纤维表带和针式表扣的设计。

专业潜水表的判定:

国际上对防水表和潜水表的认证分别有一套详细的规则。在ISO 2281 国际标准中没有对适用于水肺潜水的手表的防水性测试进行任何定义,所以遵从这一标准设计制造的手表通常只能做到生活防水,如游泳。遵从ISO 6425标准制造并通过认证的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潜水表。两种测试标准之间的差距不仅在于防水深度,更在于测试的方法和类别。经过ISO 2281认证的手表,即使能承受100米以上的水压,也不适合在潜水时佩戴。所以,我们平常所看到的表款上所标注的防水深度并不能作为判定其是否能够潜水的标准。

ISO 6425国际标准是一只真正的潜水手表所必须遵从的标准,该标准定义了潜水手表必须通过的最低测试标准及必须具备的功能。通过ISO 6425国际标准测试的潜水表标记有“潜水手表”(DIVER )的字样,以使和那些外观看似潜水手表但实际上不能用于的潜水的手表区分开来。

ISO 6425国际标准相当于德国的DIN 8306工业标准(德国手表厂如SINN 会在其潜水表产品的说明书上标注DIN8306认证),它为那些真正能称得上机械潜水手表的手表提供了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如单向旋转的时间刻度转盘(表圈),表盘上必须有分钟刻度,在完全黑暗的情况下能在25厘米处辨识时间指示并能确认手表仍在运转中,防撞击,表冠等部件防固定外力,防磁,防盐水,适应各种温差要求,对表带的坚韧度的要求,最小防水深度100米等,并且还有对带有排氦气阀门的手表进行进一步的功能认定。

潜水手表(也包括具备一定防水性能的手表)虽然经过压力测试,被证明达到了某一防水深度,但这并不意味着它能够反复长期在水中使用。因为大多数测试环境都是静态的,而无论是游泳、潜水还是从事其他水上运动项目都会与水压、温度环境产生动态接触。潜水表的防水性能并不是永久的,一只测试合格的潜水表在重复使用一段时间后,即便性能没有减弱,其安全边际也会随时间改变。主要原因是密封垫圈的自然老化会影响到整个密码系统。所以每次在水中佩戴手表后,均需要用清水冲洗,然后拭干。还应定期(一般为2年)返回客服中心对防水性能予以测试,并进行保养维护。

排氦阀门:

氦气排放阀门的发明对潜水表的发展而言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一般的携带水肺的潜水活动,潜水者所背负的压缩空气成份与自然空气相同,其中有1/5的氧气和4/5的氦气。但在水下的高压环境中氮分子会融入神经细胞而造成不同程度的麻醉性(氮醉)。但若使用纯氧,又会引发人类脑部的氧中毒。所以当潜水者在深海中需要停留相当长的时间时,就必须以氦气取代氮气,依适当的比例使用氦-氧混合气体潜水,称之为氦氧潜水。然而氦分子的体积非常小,甚至小于水分子好几倍,所以在使用氦-氧混合气体的环境时,氦气非常容易在高压下进入手表内,使得表内压力相同于外界高压。一旦潜水人员上升,将形成表壳内部压力大于外界,可能造成表壳爆裂。这种情形,即使是防水性再强的专业潜水用表,也都无法避免。1967年劳力士(ROLEX )最先开发出带排氦气阀门,防水深度610米的Sea-Dweller 。当表壳内气压力大于外侧时,会自动将阀门顶开,排出气体同时又能保持防水性。

潜水表的荧光涂层:

物质放光现象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物质受热,产生辐射而发光,另一类是物质受激发吸收能量而跃迁至激发态再返回到基态的过程中,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手表使用的荧光涂层正是利用了第二类的原理。早期比较常见的荧光涂层是利用放射性的镭盐做激发剂,由于自身具有放射性,在使用上逐步受到限制,改为用含有氚的材料做激发剂。这一发展过程在以潜水表及荧光材质应用而著称的沛纳海身上体现得最充分。沛纳海分别于1915年和1949年取得了Radiomir (基于镭盐)和Luminor (基于氚)这两种荧光材质的发明专利,并用它们分别命名了旗下的两大系列。目前市面上比较流行的荧光材料是完全无放射性的Super-Luminova ,其荧光显示效果可以持续几小时甚至十几小时。而新款的劳力士潜航者则采用了更先进的多波长激发光源Chromalight 。

推荐两款高性价比潜水表:

机械表使用硅游丝的优势是什么?

硅是继氧气之后在大自然中最为常见的元素,相当于地壳成分的28%,它属于晶体也就是非金属,密度相当于钢的1/3,具有较高的硬度、抗磁与高度抗腐蚀的特点,因此比钢等金属材料更加轻盈与坚固。其实,这种材料早在电脑芯片上面广泛应用了,但用硅元件来制作钟表元件就不那么容易了,主要困难在于要确定热量系数,令机芯在任何情况下均能保持稳定的时率。然而,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用硅来制作擒纵叉,擒纵轮以及游丝,能够保证他们在无需润滑的情况下顺畅运作。单从游丝来说,硅可以制作出特别形状的游丝,同时减轻重量,从而改善手表的等时性误差。

摆轮的运动是一种和谐运动,而游丝的作用就是维持摆轮在摆动时的惯性力矩与摆幅周期,并与摆轮组成振频系统获得一定的振动周期,以达到精确计时的目的。在钟表工艺技术上对于游丝的基本要求是:1. 具有稳定的弹性特征;2. 较少的泰兴迟滞现象;3. 较小的温度系数(热弹性系数);4. 良好的防磁性能和抗蚀性能;5. 螺距相等;6. 游丝的中心应尽量与几何中心一致。早期的铁基合金游丝因为受到科技与制作技术的制约,大多以铁或是其他合金打造而成,除了容易锈蚀与受磁而影响精度之外,弹性系数较低也增加了发条动力的消耗,所以早期的手表其储能时间都很难超过40小时以上。1933年,以镍、铬、铁所冶炼的特殊合金制造的游丝诞生,它除了拥有不错的抗磁性(但并非防磁)外,更具有极佳的抗温差能力,即使在极大地温差环境中,使用此游丝的机械钟表对温度的敏感性不高。禁入21世纪以后,百达翡丽,劳力士,雅典等几个大品牌以及斯沃琪集团已经开始研发新一代的游丝,并且都不约而同的以硅晶体为基础材质,如雅典的硅游丝是通过蚀刻技术,将整片的硅原料以一体成型的方式,蚀刻成游丝的造型;百达翡丽的硅游丝以及游丝脑部都是一体形成的,2006年推出spriomax 游丝,并且设计了一种创新的末端“曲线”,明显增厚了摆轮游丝的外末端,驱使摆轮游丝同心运动,在整个震动平面上规律均衡的朝着同一中心扩张、收缩。

虽然各大厂家的制作过程以及加工出的硅游丝外形不尽相同,但是它具有的抗磁,抗震,抗腐蚀,造型完美且具有极佳的抗温差能力,满足了钟表工艺技术上对游丝所有的基本要求,而且效果也得到了印证。

机械手表中有卡度游丝结构与无卡度游丝结构两种,哪个更好?

机械一班有两种调整结构可以用来改变表的走时精度:一种是有卡度游丝结构,此结构是通过调校快慢的位置来改变游丝的有效长度从而达到改变振动周期的目的;另一种是无卡度游丝结构,此结构是通过调整摆轮自身上均布的螺钉的进与出或者是调节被放置的可转动砝码的位置,改变摆轮旋转半径从而达到改变振动周期的目的。

然而,有卡度机械手表在以下缺陷:当该表需要调整走时时,为了在拨动款满针时保证游丝与夹子不被卡住,游丝在夹子活动范围内的那一段形状应该是以摆动轴轴心为中心的圆弧,并且游丝与夹子之间要有一定的间隙。当摆轮游丝系统工作时,由于快慢针造成游丝力矩非线性的根本原因,当手表处于不同位置时,游戏在快慢针夹子中的位置会因有间隙而有所变化,使得游丝的实际工作长度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位元差。

无卡度游丝结构的特点就是取消了快慢针,把摆轮设计成为可调节其转动惯量的结构,也就是改变摆轮转动半径。一般有两种基本结构:一种是在摆轮外缘或者内缘设置螺钉或者是螺母,通过改变它们的离摆轮中心的位置远和近,从而改变摆轮的转动半径;另一种是在摆轮靠近外缘的平面上设置可以转动的砝码,一般砝码是半圆形的,通过转动砝码的位置,尤其是砝码的非圆性就会产生偏心的效果,从而改变摆轮的转动半径。这两种结构的最终结果就是通过改变摆轮的转动半径来改变振动周期,以达到可以调整机械手表走时快慢的目的。虽然无卡度调整方法的难度要高于有卡度。但是它的优势是有卡度结构无法达到的,因此很多高档机械表都是采用此结构来调整走时快慢。

天文台认证COSC

COSC 是Controle Officiel Suisse des Chronometres(瑞士官方天文台检测机构)的缩写。

COSC 测试机芯只测试裸机,尽管制造商有能力为机芯加上一些他们喜欢的复杂功能。由于所有的机芯都是用人手上链进行测试,不得不取下自动机芯的摆陀,因为机芯在旋动表冠时会被高速啮合的齿轮上链机构损坏。大多数通过测试的机械表都会成为自动表。

每个机芯都被装上了一个COSC 标准面盘、秒针(大秒针或小秒针)和上链表冠。一台电子照相机每24小时会纪录下秒针所在的位置(能精确到1/10秒)并与精确到毫秒的参照原子钟进行比较,照相机会拍摄两次以检验机芯是否停止运转,接下来机芯将被重新上链到合适的位置并置于适当的温度进入下一个24小时的周期。这个过程将连续执行16个周期。

在起初的11个周期里,机芯在23摄氏度的温度下五个方位各至少要进行48小时的测试。仪器读数会指示出机芯的准确度和精确度。类似于射击,准确度显示了离目标有多远,精确度则是关系到射击是否脱靶的紧密组成部分。因而,一只表一天快15秒那可能不是一只准确的表,但如果它每天都快(或者慢)同样的时间,那它就是极精确的。精确度高的表容易调的准确,但如果精确度低则说明机芯存在某些问题,如动力输出不均衡等,也可能是轮列的缺陷。

借助于分析不同方位之间的频率差异,COSC 可以诊断出劣质的摆轮,过多的润滑油或者需要重新观察的摆轮轴侧面形状和真圆度。

接下来的三个测试周期是测量在三种温度——8、23和38摄氏度下的时差变化。过多的变化说明摆轮和游丝并没有使用了标准的。

最后的两天里,机芯被放回到初始的位置和温度,与两天前的读数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出机芯性能受到影响的范围。

劳力士有一个特别的机器用来测试数量庞大的机芯,就像将子弹装进弹匣一样。这个机器会选择机芯,读取刻度,上链并能把它装回“弹匣”。不合格的机芯会被放进另外的容器里。在隔壁的房间,一批批表被放进有着不同方位和温度的大柜子里。

COSC 的测试程序分为16个周期,每个周期24小时,有规定的五个方位和三个温度。

周期 温度 方位

0 23℃ 6点向上/12点向上(怀表)

1 23℃ 6点向上/12点向上

2 23℃ 6点向上/12点向上

3 23℃ 3点向上

4 23℃ 3点向上

5 23℃ 9点向上

6 23℃ 9点向上

7 23℃ 表面向下

8 23℃ 表面向下

9 23℃ 表面向上

10 23℃ 表面向上,计时表运行24小时

11 8℃ 表面向上

12 23℃ 表面向上

13 38℃ 表面向上

14 23℃ 6点向上/12点向上

15 23℃ 6点向上/12点向上

皮表带材料大全

手表皮表带有真皮(纯动物皮)、皮革、橡胶等材质:

1、 小牛皮 Calf Skin

用出生后6个月以内小牛的皮子鞣制成的皮革。肌理纹路细小,手感柔软。是牛皮中最上等的一类。下面右图里是小牛皮压上鳄鱼纹的效果

2、 凯门鳄皮 Caiman Crcodylus

Fuscus

取自中南美洲出产的凯门鳄的腋下

腹部的皮革。是高级鳄鱼皮带里最常

用的材料。

3、 密西西比短吻鳄 Alligator

Mississipinesis

取自美国东南部密西西比短吻鳄的

腹部的皮革。鳄鱼皮中最高级的一

种。在短吻鳄腹部的中央,一部分皮

肤有着被称作竹节纹的纹路,一条鳄

鱼的这部分皮肤只能生产几条皮带。

非常之贵重。

4、 尼罗河巨蜥皮 Varanus

Niloticus

由蜥蜴中的高级品,尼罗河巨蜥的皮

制造的皮革。通过染色可以表现出鲜

艳美丽的色彩。是制作绚丽表带的原

料。

5、金泰加皮 Tupinambis

Teguixin

是由蜥蜴中非常高级的一种,泰加科

金泰加的皮制作的皮革。特点是腹部

有从细小纹路到大块纹路的变化,对

比很强烈。

6、 马鞍皮 Saddle Leather Calf

以前被用作马鞍的结实的小牛皮,因

此而得名。在佩戴过程中,随着日常

的磨损会逐渐变成糖稀色。是风格比

较粗犷的一种皮革。

7、粗纹皮 Galuchat

鳐鱼的皮做的一种皮,是一种风格独

特的高级皮革。有着像石头一样结实

的硬粒组织,连刀砍上去也要卷刃。

正因为如此,加工起来需要更长的时

间与更高的技术要求。

8、蟒皮 Python

蟒皮是有着艳丽纹路大型蛇类皮革

的总称。特征是有着菱形的蛇鳞纹

路,是一种高级爬虫类的皮革。

9、鸵鸟皮 Struthio Camelus

Autruche

鸵鸟皮肤做的皮革,特征是带有羽毛

的毛孔。是一种非常结实的皮革,会

随着使用变得贴手和发出光泽。

10、鲨皮 Shark Skin

鲨鱼的皮肤做成的皮革。在高级皮革

中因柔软且结实,有着良好耐久性而

著称。特征是表面有着细小的网状凹

凸。

11、CORDURA

CORDURA 是杜邦公司出产的一种

比尼龙强度高7倍的纤维材料。常被

用在背包,户外用品等上面。

12、LORICA

LORICA 是一种有着皮革外观,由极

细纤维做成的人造皮革。特点是对于

水和汗的耐性较强。

13、DRY-LEX

DRY-LEX 是一种3层结构的材质。

具有一种能使空气循环的气泡。这种

材质的透气性能很好,汗能透过表带

挥发出去,时刻保持舒爽。

14、 凯夫拉尔 Kevlar

凯夫拉尔是杜邦开发的具有极高强

度的纤维材料。通常用作防弹,防刃

等用途。

15、Buffalo

产于美国的野牛皮(被叫做布法罗野

牛,布法罗是美国纽约州西部的一个

城市。开庭注)。 外观和感觉上材

料很有质感,实际上很柔软,佩戴舒

适。

16、Lamb

皮革柔软,光滑的羊内皮(羊肉)纹

理散发香草优雅光芒。他们更适合手

腕,与其他皮革相比,重量轻,颜色

差别的相对较小。

17、帆布Fabric

纺织面料,面料,棉麻料编织而成。

18、尼龙Nylon

合成纤维聚酰胺材料,有吸收水分较

小的特性。

19、鲈鱼皮Perch

淡水鱼鲈鱼皮制作使用皮革,另外一

个独特的性质,色彩不单一,较好光

泽。

20、牛仔Denim

Tsukawa 材料,往往是做小袋子或钱

包。 牛仔材料大家是熟悉的,感觉

轻松非它莫属。

21、骆驼皮Camel

骆驼皮是一个独特的颗粒状纹理的

皮革模型。 图像本身看起来硬,但

是皮革是非常柔软,带着舒适,多年

来深受欢迎。

22、猪皮Pigskin

猪皮(猪皮革),据说最接近人体皮

肤组成,被认为是最温和的天然皮

革,与人类皮肤在一起感觉舒适。

23、Polycarbonate

钢化后被用作赛车玻璃(聚碳酸酯)

和用于聚碳酸(二氧化碳塑料)材料,

是比正常的塑料使用更持久的材料。

24、Alcantara

Alcantara 是一种有着内皮感觉的人

造皮革。相对于天然皮革来讲,它的

透气性更好。多用在高档汽车的座

椅,内饰上面。

25、橡胶 Rubber

橡胶是一种柔软顺滑的材料,非常贴

手。由于橡胶完全防水,所以多用在

潜水和运动手表上。

金属表带材料大全

金属表带有很多材质可以选择:

1、 铂金

是一种稀有且昂贵的天然纯白色金属,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首饰用贵金属之一,每年的供应量仅为黄金的5%,拥有几乎两倍于黄金的强度,比黄金稀有 30倍。铂金光泽洁白,自然纯净,纯净度高达90%以上,浑然天成,经常佩带也不会褪色。Pt900表示纯度为90%的铂金,Pt950表示纯度为95%的铂金。通常只有非常高端的品牌才采用这种材料,而且是限量款。

2、K 金

K 金是指黄金和其它金属混合在一起的合金,因其英文是Karat Gold,所以简称为K 金。贵金属部分,纯金为24K ,但纯金太软不适合制作手表,必须混合其他金属以加强硬度,一般以银、铜和钯为主,但不管混合何种金属,纯金的比例均占75%(常说的18K 金)。随着金、银与铜的比例高低,可产生五种不同色泽的材质,分别以N 来表示含铜量的高低,如含铜量最高的红金以5N 表示,而白金正确的说法是白色的K 金。

3、半金

由不锈钢及18K 金材质相互搭配运用,呈现独特双色美感,通常也称间金表带。

4、包金

其表壳为不锈钢,外包一层金合金,经机械滚轧成为整体,其厚度以微米作为计量单位,1微米等于1/1000毫米。最多厚达10到15微米,一般则只有2到3微米。

5、PVD 电镀

电镀是现代手表中常见的表壳装饰方法,电镀技术崛起于七十年代,因电镀均匀牢固,比包金成本低且不易脱落,又无锻黄壳变色、锈蚀的可能,所以很快将两者淘汰出市场。现在电镀采用的技术都是离子电镀(PVD )

6、银

银是一种古老的贵金属,是十八世纪及以前的怀表最多采用的材料,925代表银的纯度,是银的最高纯度。银是一种活跃的金属,容易与空气中的硫起化学反应,出现黑色的氧化层,使银器变黑。如今在表应用中远不如金,原因就是它极易因水、湿气等原因而失去光泽。 所以纯银的表带几乎没有,通常会在银的表面镀铑,加强硬度并保证不褪色。

7、 铜

铜比较廉价,而且特性是极易加工,目前应用在比较低档的手表中。

8、钢

精钢、铬与镍的合物 不锈钢加工难度大,耐腐蚀性和耐磨性都好于前者,表面可电镀也可不电镀,仅做抛光或喷砂、拉砂处理,形成不同效果的有立体感的外观效果。钢表带是最常用的一种表带材质。

9、 钛金属

钛金属是一种比较昂贵的金属,在常被用在航天领域,其特点是非常轻、坚硬、耐腐蚀、耐热和耐寒。钛金外观可以是光亮有光泽的金属,或是银灰色、深灰色的粉末。目前很多高档手表的款式都采用钛金属材料。除了以上提到的优点外,用于手表上还有个优点是钛金属不易使皮肤过敏(有些人对钢表带等材质过敏)

10、钨钛合金

先以1000帕的压力将碳化钨和碳化钛粉末压进胚件里,然后压铸模,再在特制的熔炉内以1450摄氏度的高温将其烧结为密度极高的部件,最后经过多个工序并用钻石粉末打磨后就制成了闪闪生辉的钨钛合金,耐磨性能好。

11、 钨钢

硬度高,耐磨损,外观线条分明,光洁明亮,称为“耐磨损材质”。可以和钢复合使用,做成表壳圈口或表带、粒,增加壳、带表面耐磨蚀性和装饰性。钨钢表在前几年非常流行,现在只有低端表在用此种材料了。

12、 陶瓷

陶瓷光洁、耐磨,不伤皮肤,主要成分是氧化锆,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获得良好的加工性能,再通过先进的加工方法,制作成精美的表壳、表带,也可通过特殊方法各种颜色,更显华丽高贵。

13、 高科技陶瓷

将极精细的氧化锆或碳化钛粉末,把粉末以高压注入模内后,在摄氏1450度高温的烧结炉内结成不易磨损陶瓷部件;再用钻石粉末打磨,方可制成独特光泽的高科技陶瓷。

14、 高科技镧

将稀有的稀土元素镧打碎后提炼成微粒,将粗胚放进熔炉中用高温高压压缩而成。它的硬度比钨钛合金、高科技陶瓷高,更不易磨损,并发出神秘的光芒。

手表材料大全--碳纤维

黑色探索解构碳纤维

碳纤维材料(Cabon Fiber)近年来在制表领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应用。

碳纤维呈黑色。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绝大部分都是用聚丙烯

纤维的固相碳化制成。其生产过程大致可分为预养化、碳

化、石墨化等几个步骤,成品的含碳量基本在90%以上。

碳纤维研发生产的门坎很高,从原丝的生产到碳化工艺都

有复杂严格的技术要求。世界上有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

家可以生产碳纤维,但论规模与品质和产能,日本还是当

今世界上最大的碳纤维生产国。三菱、东丽、东邦这三家

企业占据了全球碳纤维产量80%以上,而且三家公司近年

来都不断扩产,以满足市场需求。

在制表业界,碳材料目前主要应用在表盘和表壳的制造上。

采用碳材料制作的手表,厂家多选用在运动款式上,以彰

显时尚的个性和稀贵的特征。如恒宝和豪雅等品牌的运动

表都或多或少地使用了碳纤维材料。而要特别指出的是,

一些传统的古典老品牌,在保留传统工艺和理念的同时,

也在大胆吸收和借鉴现代科技成果,在传统经典的款式上

不同程度的使用碳纤维材料。如美度在它的90周年纪念版

款中,就成功地采用碳纤维制成表盘,刻意将复古与现代

巧妙地融合并限量发售。BELL&ROSS更是将碳纤维底板

与陀飞轮机芯很好地结合搭配,加之喷砂打磨钛金属表壳,

更显奢华。

说起来,用碳纤维制造手表部件绝非易事。仅表壳制造而言,在开发模具上就颇费功夫,而且选用哪种型号的碳纤维与哪种树脂搭配,都有很高的技术性。锻造与高温固化也非常重要,绝不是简单的工艺就能达成。比如爱彼的皇家橡树碳概念陀飞轮计时表,它采用了锻造碳表壳,这一制造工艺就相当复杂。简单来说,首先要制造出与实际表壳大小、外形都相同的金属模具,同时将脱模剂喷涂在模具之内,以便在成品成型之后能够与模具分离。然后将选好的碳粉与树脂一起放入模具之中进行高温固化,在到达一定温度之后再进行冲压使其成型。而这一固化与成型的过程很可能需要进行几次的反复才能得到最终的成品,这也是所谓的“锻造过程”。此外,有些表壳为了追求视觉上的更加精致,还要在锻造之后进行打磨,以达到精益求精的效果。

至于表盘制成,就更难操作。其关键在于预侵料的制作过程要非常细密,纤维的展列排布,树脂的型号比例,制作时的速度与温度的掌控,都要经过严格的反复测试。在保证纤维的强度和平整度的同时不能有丝毫的瑕疵,否则将会影响到机芯的工作与美观。

手表材料大全--夜光

原理

物质发光现象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物质受热,产生热辐射而发光,另一类是物质受激发吸收能量而跃迁至激发态(非稳定态)再返回到基态的过程中,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手表上使用荧光涂层正是利用了第二类的原理,即荧光材料受激后发光。 种类

传统荧光涂层材料可分为自发光型和蓄光型两种。自发光型荧光剂多是靠自身携带的微量放射性物质释放射线激发荧光剂发光。而储光型荧光剂则基本不含有放射性物质,但需要事先吸收并储备足够强度的外界光照,将自身电子由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并储存起来。当周边环境黑暗时,自身再逐步缓慢释放吸收来的能量,此时电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荧光剂开始发光。由于储光型自身不携带射线激发材料,所以余辉持久度暂时不如自发光型。

手表材料大全--硅胶表带

对于橡胶表带我们并不陌生。而硅胶作为表带材质的新宠,在运动表与潜

水表中经常出现。从表面上看,这种表带与传统的橡胶表带很相似,但似

乎又有区别。

硅胶是个庞大的家族,分为无机硅胶和有机硅胶两大族系。无机硅胶是一

种高活性吸附材料,通常是用硅酸钠和硫酸反应,并经老化、酸泡等一系

列后处理过程而制得。它的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结构像一个海绵体。互

相连通的小孔构成一个有巨大表面积的毛细孔吸附系统,能吸附并凝结相

当于自重40%的水汽,因此多用于干燥剂。无机硅胶虽然不用于制作表带,

但在手表的护理中却经常会用到---只要将硅胶颗粒与积水的手表放到密闭

容器内,在数小时后取出,那么手表内的积水便会全部消失。

我们日常使用更多的是有机硅胶,它分为硅橡胶、硅树脂和硅油,是合成

橡胶里的一种特种橡胶。手表带中常使用的材质,则是有机硅胶家族中的

一个小小的分支,即硅橡胶中的室温硫化硅橡胶(RTV )。

生产硅橡胶的原料是硅粉、甲醇和盐酸,通过一系列的复杂化学过程可最

终得到硅橡胶。这种硅橡胶因分子量较低,在室温下呈液态,所以也被称

为“液体硅胶”。在液体硅胶中混入交联剂和铂金催化剂后,再将其注入模

型内,经过一段时间的硫化反应后就可固化成型(常温下反应即可,所以

称为室温硫化硅橡胶,也可稍微加热提高反应速度)。并形成最终的产品。

填加不同的添加剂可使硅胶材料具有不同的比重、硬度、强度、颜色以及

质感。

硅橡胶比一般纯有机橡胶具有更好的耐高、低温性能。传统橡胶在太阳无

法照射到的太空中,会被冰冻变脆,时期密封密封作用。而作为太空材料

而研制的硅橡胶,最大特点就是不怕高温且可抵御严寒。无论是在300°C

还是-90°C 的极端环境下,它均可保持化学结构泰然自若,不失原有的柔韧

性。

与天然橡胶相比也不会有细菌滋生。且其表面张力很低,不易被汗水和雨水侵泡变形,具有较强的防水腐蚀性能。因此,硅橡胶成品在自然环境下的使命寿命可达几十年。

硅橡胶也并非全能,其抗撕裂性能在橡胶中属于较低的一类。因此,在硅胶表带与金属扣环的连接部分容易因较大外力产生小裂口。所以使用硅胶表带时,需要注意表带与金属扣环的连接部分,不要大力拉扯。此外,应时常用软布擦拭清洁硅胶表带,清除一些质地坚硬的灰尘粒子,以防其划伤硅胶表面产生小的裂口,也可有效地延长表带寿命。

辨别硅胶与普通橡胶方法比较复杂,红外光谱分析可以通过光谱上的吸收峰位不同,科学地判断对应材质的品种。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只能通过感官加以辨别。一般而言,硅胶产品无色无味的,不加颜料时为透明,如果添加不同的染料也可得到黑色硅胶及彩色硅胶。但橡胶制品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味道。天然橡胶本身带有点蛋白质的味道,而用硫磺加工的橡胶,则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味道。至于有些人通过柔软度判断,认为硅胶比橡胶的触感更加柔软,这是不对的。因为普通橡胶或树脂材料通过不同的添加剂,同样可以达到与硅胶产品所差无几的柔软度。

手表材料大全--陶瓷

人类制作陶瓷的历

史相当久远,可说是

人类最古老的生产

技术之一。传统陶瓷

的制备过程是指由

粘土或含有粘土的

混合物经混练、成

形、煅烧而制成的各

种制品,其中煅烧是

在特定温度和气氛

的窑中进行。陶瓷表

中所用的高科技陶

瓷显然要经过更精

密的制备过程。

新型陶瓷的原材料

是细致研磨得到的

晶粒尺寸约为千分

之一毫米的极细氧

化锆和碳化钛粉末,

其颗粒尺度大约为

人体毛发直径的五

分之一。将它们均匀

化,通过陶瓷注射成

型(CIM ,Ceramic

Injection Modeling)

可以得到预定的形

状。我们通过这种方

法得到表壳和表带

等配件的形状。经

CIM 预成型的材料

放置在特制的熔炉

中进行高温烧结。

陶瓷表壳和表带制

作成型后,根据所要

求的表面效果进行

打磨、抛光,最终形

成润滑的表面质感。

高科技陶瓷材料最

大的特点是硬度高、

抗划痕、颜色持久、

皮肤友好等。最大缺

点是脆性大(这也是

硬度大的材料的通

病),所以使用中应

尽量避免撞击和掉

落。

辨别真伪

陶瓷表的诸多优势和复杂工艺流程注定了它的价格不菲。一块名牌陶瓷表动则上万元甚至几十万元。购买时需要留心真伪。除了选购名表的一般经验外,选购陶瓷表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重量:不一定很重。传统的高档表多是贵金属制成,所以会比一般的不锈钢表重些,但是陶瓷材料本身比较轻,所以不一定会觉得明显比金属表重。

2、硬度:金属不够硬。生活中认为金属是很硬的材料了,很多商家为了说明产品硬度高会用金属来刮手表,以显示该手表耐磨损。这时候要小心,因为从材料学角度来说金属是很“软”的,金属的硬度最高为1000,所以不会被金属刮伤不代表一定是陶瓷制品。玻璃硬度为5000-6000,所以用玻璃来实验比金属可靠些(高科技陶瓷硬度10000左右)。

手表材料大全--珐琅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最初源于中国

隋唐时古西域地名佛箖。在出现景泰蓝后

转音为“发蓝”,后又为珐琅。在1918-1956

年间,珐琅曾与搪瓷的同义词。珐琅是一

种粉状的玻璃质材料,以石英、长石、硼

砂、瓷土等原材料,以金属氧化物为着色

剂,经粉碎、熔融后而成,现在通常称之

为“珐琅釉”。但中国古代习惯将附着在陶

或瓷胎表面的称“釉”,将附着在建筑瓦件

上的称“琉璃”,而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则

称为“珐琅”

根据工艺的不同,珐琅大致可分为掐丝珐

琅、雕刻内填珐琅、微绘珐琅、精雕透明

珐琅四类,其中以掐丝珐琅和微绘珐琅的

难度更大。掐丝珐琅工艺是一种勾勒出图

案,这一步聚即需要超过50个小时才能完

成。至于微绘珐琅工艺,则不仅仅是一种

技巧,它还需要彩绘师具有深厚的绘画功

底,同时还要了解150种不同的釉料烧结

后的颜色变化,以及每种颜色在不同温度

中的变化,这样才能确保成品形态细腻逼

真、栩栩如生。而雕刻内填珐琅工艺作为

一种古老的珐琅工艺,其难点在于当精雕

师在银质胎上雕凿预先设计好的图案时,

必须将图案上线条的粗细变化如实地反映

出来,这就需要精雕师细心雕凿出不同图

形的凹槽,以生动的线条展现出结构的图

案。此外还有精雕透明珐琅工艺,它通过

质地透明且带有颜色的珐琅釉料,以展现

出银质胎上精雕细琢的纹路,以及强烈的

色彩视觉效果。

手表材料大全--纳米

纳米(nanometer )是一种长度单位,又称毫微米,就是十

亿分之一米。纳米结构通常是指尺寸在100纳米以下的微

小结构。人们常说“细如发丝”,而一根头发丝的直径大约

为20-50微米。也就是说,把头发丝径向平均剖成5万根,

每根的直径大概就是1纳米了。

手表中的纳米镀膜技术

在计时装置日新月异的今天,手表的功能如今早已超出了

简单的计时范畴,其所用材料也加入了诸多高科技内容。

在钟表制造过程中,应用纳米技术对高光洁度的手表外观

配件(如表壳、表镜、表带等)进行镀膜处理,大大增强

了手表的抗磨损性,令手表经久耐磨,保持历久弥新的亮

丽。

手表中的纳米新材料

碳纳米纤维(Carbon Nanofiber)是一种合成纤维,是将普通的尼龙制成直径数十纳米的超细纤维。应用碳纳米纤维制作的材料,具有抗高压、抗撞击的优越性能。恒宝(Richard Mille)RM020系列就利用了碳纤维制造了怀表。这是一种超细碳纤维同向性复合材料,在7500N/cm2高压和2000°C 高温下锻造而成。

雷达将这种新技术材料运用到手表制作当中,他们成功地运用CVD 化学气相沉积法将特殊碳元素转化为非结晶钻石粒子,并配合专业技术在超硬金属模板上生成一层100%的钻石涂层。当在预制钨钛合金元件上附上纳米钻石晶体后,放入注满碳原子的锅炉中,会令碳原子聚集在原先的钻石晶体上并慢慢加厚,所形成的多晶体结构将会达到钻石的维氏硬度指数10000的硬度要求,堪称一项真正应对美学挑战的技术革新。

手表材料大全--合金

合金,顾名思义就是由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熔炼或烧结或用其它方法组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利用各种元素的结合,可以使材料在强度、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方面得到改善。工艺性能得到提高。 钛合金

钛在地壳中的蕴藏量仅次于铝、铁、镁而居第四。纯钛是银白色金属,熔点1668°C ,密度4.5g/cm3。属轻金属。钛的化学性质极为活泼,及易与空气中的氧、氮、氢等元素相互作用,形成极稳定的化合物,所以平日里我们谈到的钛一般都是指钛合金。钛及其合金是20世界4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结构材料。钛合金多是由钛和铝、钒、镍、钼等元素构成,其主要特点是比强度高,耐腐蚀,中低温性能好,同时还具有超导、记忆、储氢等特殊性能。其特性非常合适太空与海洋的环境,所以钛合金又被称为航空金属和海洋金属。

手表行业也是在近几年才开始使用钛合金这种前沿高科技材料的。目前主要集中在两类钟表品牌当中。一类是以沛纳海、豪雅、昆仑、波尔为代表的运动品牌或者品牌中的运动系列。他们看中的是钛合金密度低、强度高,不具汗水侵蚀等优点,他们的手表能够在运动中把钛金属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另一类则是尊达、Dewitt 、帕玛强尼、精工这些追求科

技、创新与创意的品牌。他们使用钛合金主要是源于对新材料的敏感以及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与魄力。当然作为进入太空的手表,飞亚达旗下的许多系列也选用了钛合金这一太空金属,体现了中国自己品牌的科技实力。

钨合金

钨合金是以钨为基础,添加有少量的镍、铜、铁、钴等元素组成的合金,被称为高比重合金、重合金或高密度钨合金。由于它的密度高,抗拉强度高,具有良好的吸收射线能力,良好的电性能,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被广泛应用于导弹、穿甲弹弹芯等武器材料。钨合金硬度很高、耐磨性好,但由于较脆、延展性差,所以只有少数品牌使用钨合金作为表壳、表带材料。

钯合金

钯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它与铂同属贵金属一族,身价自然贵重无比。过去十几年来,钯的价格翻了10倍。由于它的紧俏与稀有,加之柔软、延展性和可塑性都很强,与铂有不少相似之处,因此近年来受到首饰及奢侈品制造商的垂青,正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首饰、手表和其他奢侈品中。帕玛强尼在08年尝试用钯金表壳做了一款,反响还是不错的。 合金材料在手表中的应用远远不止这些,而且,对于敢想敢干的人类来说,总有一天元素周期表中的所有元素都会被一一尝试的,不管它们是多么地稀有。

自动手表的发条原理

发条是手表机芯原动系中最重要的零件,原动系包括:发条盒,发条盒盖,条轴和发条。和一般手上弦的手表发条结构不同,自动手表的发条没有“尾钩”,因此它也不是挂在条盒内壁上的。实际上它有一根“副发条”在发条的尾部,用电流点焊的方式把它和整个发条连接为一整体。在自由状态下,发条呈S 状,“副发条”的形变的方向和发条相反,因此它具

有反涨力。“副发条”的宽度略窄于发条,但厚度比较大,大约是发条的1.5倍,长度基本上将近能在条盒内盘一圈。

照片图注释:(1)发条、(2)条盒轮、(3)条轴、(4)条盒盖、(5)副发条。

当发条被盘入条盒内时,“副发条”对条盒内壁产生一个有涨力的摩擦,当手表发条被完全盘紧时,“副发条”和条盒内壁就会产生打滑。因此自动手表发条有2个力矩指标,一个是满弦力矩,另一个是发条打滑力矩。发条打滑力矩一定要大于满弦力矩,以确保自动发条能被上满。发条打滑力矩的大小很重要,必须合适,如果过大,轻则造成手表出现“击摆”现象(所谓“击摆”是指摆轮左右摆动幅度过大,使得摆轮的冲击钉反撞到擒纵叉叉口外侧的现象),严重了的还会损坏自动上弦的齿轮。而打滑力矩过小会使手表的延续走时长度不够,容易造成停表。

手表里有二个靠弹性配合的摩擦脱离机构:一个是在分轮上,它解决手表的拨针和走时带针的不同需要;另一个自动发条。所以自动表如果用手来上发条的话,它是永远“上不满”的,一旦上弦力矩大于发条打滑力矩,那么“副发条”就会与条盒壁发生打滑脱离,“副发条”的加油十分讲究,一般是用粘稠的膏质油或者是黑色的二硫化钼,油量也要严格控制,而且,即便是在给一只完好的手表清洗加油的时候,发条盒也不应该被打开。(除了发条断的故障外)所以有很多进口手表的条盒轮上标有自润滑标识或索性做成不可拆卸式,就是不许你打开。

“副发条”打滑力矩对手表的轮系的力矩输出有比较大的影响,它会直接影响到摆幅的高低,为了稳定打滑力矩,许多手表还在条盒的内壁上做出凹槽。

自动手表从理论上应该比较手上弦的准确,那是因为只要佩带着手表它的发条基本就应该是满的,但前提是人的运动量要足够。因此老年人、病弱之人,常年坐着工作的人都不适合佩带自动手表。运动量不足的只能靠用手上弦的方式来补充发条,但要是给一只标有“AUTOMATIC”的手表用手上弦开足发条,也确实是件比较郁闷的事情。

机械全自动手表的上弦原理

在20年前国内市场见到的机械手表,还以手上弦的居多,而现在大多数机械手表(包括女表)基本上都是自动的了,这个说明人们还是喜欢方便的东西。

自动手表上弦的原理,绝大多数都是用偏心的摆陀(自动陀或称自动重锤),这东西个有点像建筑工程施工中砸实地面用的哪个“蛤蟆夯”,它的形状像个半圆的盘,选用质量比较重的金属制成,且边缘比较厚,所以大部分质量都在陀的边缘上,利用地心的引力和人手臂的摆动而旋转,并驱动一组齿轮去卷紧发条来上弦。

任何所谓“自动”的东西都不是无条件的,机械的东西当然要遵守原理,手表也是一样,要想“自动”的前提是你自己手臂要先动,根据物理学做功的原理,物体水平移动不做功(除非你加速度甩动),所以手腕平移不能使手表上弦。最能使手表自动上弦的方式应该是沿自动陀的平面,手臂上下甩动,这时陀的旋转最大,但若沿陀的轴向上下甩动,自动陀也不转动。人们摆动手臂是自然随意的动作,任何力都可以被分解为轴向的和径向的,只有作用到自动陀上的径向力才能做出有用功。


相关内容

  • 瑞士手表品牌排行榜大全
  • 一般中国白领阶层大多推荐购买四类一等表,例如:Enaghr 依纳格,其性价比高,一般4000-1万多港币可以买到非常不错的手表,而且品牌历史长,属于老牌名表,性能也很可靠. 而更高阶层可以考虑劳力士和帝驼这些名表,这个大家都懂的,不过价格一般好点的都要十几万的了. 你如果实在钱多的烧手,可以买个百达 ...

  • 小学四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
  • 小学四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 10.食堂运来600千克大米,已经吃了4天,每天吃50千克.剩下的5天吃完,平均每天吃多少千克? 11. 3箱橘子比3筐苹果少24千克.平均每箱橘子重20千克,每筐苹果重多少千克? 12.在绿化祖国采集树种的活动中,某校四年级5个班级,每班采集树种20千克,五年级3个班共采 ...

  • 男女生之间互送礼物的含义大全
  • 男女生之间互送礼物的含义大全! 2下一页 楼主 大鹿_拍毛 [大三] 1. 围巾 - 我永远爱你. 2. 信 - 我想念你. 3. 花儿 - 我希望把我的名字放在你的心上. 4. 书 - 我相信你很聪明. 5. 口香糖 - 我希望跟你交往得很久. 6. 香烟 - 我讨厌你. 7. 本子 - 我希望看 ...

  • 男女之间互送礼物的含义大全别送错了
  • 男女之间互送礼物的含义大全 别送错了 1. 围巾 - 我永远爱你. 2. 信 - 我想念你. 3. 花儿 - 我希望把我的名字放在你的心上. 4. 书 - 我相信你很聪明. 5. 口香糖 - 我希望跟你交往得很久. 6. 香烟 - 我讨厌你. 7. 本子 - 我希望看你的天真的爱情. 8. 戒指 - ...

  • 商业设计说明大全
  • 香港天工阁(ARTISTIC PALACE)专卖店 "交织红线"是华润零售集团旗下ARTISTIC PALACE全新的空间设计,也同时是其高档时装产品的新标志,首次于湾仔中艺亮相. 自多年前成立以来,华润已为大众的购物品味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后起的竞争对手如上海滩和VIVIENN ...

  • 520情人节情侣创意礼物大全
  • 实名钻戒 一生只送一人 www.lovenus.cn 520情人节情侣创意礼物大全 看看这个世界,看看你的身边,有着多少的情侣,每天,你看着那些情侣,手上总是拿着礼物,也许是情侣钻戒,也许是情侣对表,仔细看看,无非都是一些常见的礼物,今天,乐维斯小编要为大家推荐情侣创意礼物大全,让你们的礼物在太阳底 ...

  • 115应用题大全
  • 应用题大全 1.学校建校舍计划投资45万元,实际投资40万元.实际投资节约了百分之几? 2.学校五月份计划用电480度,实际少用60度.实际用电节省百分之几? 3.某厂计划三月份生产电视机400台,实际上半个月生产了250台,下半个月生产了230台,实际超额完成计划的百分之几? 4.现有甲.乙.丙三 ...

  • 最全情人节礼物含义大全 恋人送礼必读
  • 一.情人节礼物送女朋友: 1.送鲜花,不同颜色和品种的鲜花的花语 红玫瑰代表热情真爱; 白玫瑰代表纯洁天真; 黑玫瑰则代表温柔真心; 蓝玫瑰则代表敦厚善良. 黄玫瑰代表珍重祝福和嫉妒失恋; 紫玫瑰代表浪漫真情和珍贵独特; 橘红色玫瑰友情和青春美丽; 蔷薇--求爱满天星--爱怜 百合--百年好和向日葵 ...

  • 小学数学题库大全2104005
  • 1. 学校建校舍计划投资45万元,实际投资40万元.实际投资节约了百分之几?(浙江诸暨市) 2. 学校五月份计划用电480度,实际少用60度.实际用电节省百分之几?(福建云宵实验小学) 3. 某厂计划三月份生产电视机400台,实际上半个月生产了250台,下半个月生产了230台,实际超额完成计划的百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