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犹不及:脑过度灌注综合征

脑过度灌注综合征是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或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罕见的并发症。多数患者可完全恢复,但少数可有脑出血等并发症,预后差,需要引起重视。

现结合宾夕法尼亚大学影像科的 James X. Chen 在 Auntminnie 上的病例来对该病进行介绍。

病史

58 岁男性,左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一天出现言语困难和右侧偏瘫。急诊室时,患者又出现癫痫持续状态。

影像学检查

图 1 为头颅 CT,可见左侧大脑半球脑回肿胀、脑沟消失

图 2 为头颅 CT,可见左侧大脑半球脑回肿胀、脑沟消失,相应实质呈高密度(红色圈)

图 3 为头颅 CT,可见左侧大脑半球脑回肿胀、脑沟消失

图 4 为头颅 CT,可见左侧大脑半球脑回肿胀、脑沟消失,左侧大脑半球和左侧基底节区呈略高密度(红色圈)

图 5 为头颅 MR FLAIR 序列,左侧大脑皮层肿胀,呈高信号

图 6 为头颅 MR FLAIR 序列,左侧大脑皮层肿胀,呈高信号

图 7 为 DWI 序列,未见弥散受限区域

图 8 为 ADC 图,左侧大脑皮层呈高信号,表明弥散增强(红色圈)

图 9 为脑动脉冠状位 MIP 图,左侧各动脉显示可

影像学发现

头颅 CT:示左侧大脑半球和左侧基底节区脑回肿胀、脑沟消失,相应实质呈高密度。未见颅内血肿或大片的脑梗死。未见脑积水表现。

头颅 MRI/MRA:FLAIR 序列示左侧大脑半球皮层和皮层下高信号,这与 CT 上脑回肿胀表现相一致。无弥散受限。FLAIR 信号异常区域在 ADC 图上表现为高信号,表明有弥散增加。冠状位 MIP 图示左颈内动脉、左大脑前和左大脑中动脉显示正常。

鉴别诊断

脑过度灌注综合征、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癫痫持续状态、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诊断

脑过度灌注综合征

讨论

脑过度灌注综合征是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或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罕见的并发症。CEA 术后无症状性脑过度灌注常见,约占 19%,但是出现综合征者罕见(约占 1%~3%)。

大部分学者认为,其定义应该是手术后基于脑血流灌注大幅度增加(较术前基础水平增加 100% 以上)所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总称。

多在 CEA 术后数天内发生(多见于术后 6 天)。大部分患者可完全恢复,很少有后遗症发生。合并颅内出血者(发生率小于 1%)预后欠佳,这时需要及时治疗,以避免严重后果,如患者死亡。严重时可出现颅内出血,所占比例不到 1%,预后很差。

1. 病因

(1)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受损

由于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在接受扩张术后,管径扩张到最大程度,使得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受损。

CEA 术中,颈内动脉被夹闭,导致脑血管内一氧化氮水平增高,随后血流恢复,血液内高氧水平导致自由基增加,也会导致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受损。

(2)CEA 术中,颈动脉体处于去功能状态,导致压力感受器功能障碍,术后血流量反射性增加。

2. 危险因素

病人相关:老年,高血压,糖尿病;

解剖相关:双侧病变,颈动脉狭窄严重;

技术相关:颈动脉夹闭时间过长。

3. 临床表现

最常见的症状为患侧头疼和意识改变。可有同侧额颞部或眶周的波动性疼痛或弥漫性头痛、面部的疼痛、呕吐、视力下降、意识障碍、高血压等。出现脑水肿后可有相应的神经症状和癫痫。颅内压增高提示可能有颅内出血。

4. 影像学表现

CT:病变同侧脑沟消失,脑回肿胀。不到 1% 的病例可有急性颅内出血。

MR:T2/FLAIR:皮层和皮层下高信号。DWI:正常或弥散增强(弥散不受限)。CBF/CBV:升高(术后比术前升高数倍具有诊断意义)。

5. 治疗

术后积极控制血压可起到预防作用。对于发生癫痫者使用抗惊厥药(预防性使用抗惊厥药物是否有效尚未被证实)。采用甘露醇和高渗盐水、过度通气来缓解脑水肿。

来源:58-year-old man with right hemiparesthesias, seizure.Auntminnie

脑过度灌注综合征是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或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罕见的并发症。多数患者可完全恢复,但少数可有脑出血等并发症,预后差,需要引起重视。

现结合宾夕法尼亚大学影像科的 James X. Chen 在 Auntminnie 上的病例来对该病进行介绍。

病史

58 岁男性,左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一天出现言语困难和右侧偏瘫。急诊室时,患者又出现癫痫持续状态。

影像学检查

图 1 为头颅 CT,可见左侧大脑半球脑回肿胀、脑沟消失

图 2 为头颅 CT,可见左侧大脑半球脑回肿胀、脑沟消失,相应实质呈高密度(红色圈)

图 3 为头颅 CT,可见左侧大脑半球脑回肿胀、脑沟消失

图 4 为头颅 CT,可见左侧大脑半球脑回肿胀、脑沟消失,左侧大脑半球和左侧基底节区呈略高密度(红色圈)

图 5 为头颅 MR FLAIR 序列,左侧大脑皮层肿胀,呈高信号

图 6 为头颅 MR FLAIR 序列,左侧大脑皮层肿胀,呈高信号

图 7 为 DWI 序列,未见弥散受限区域

图 8 为 ADC 图,左侧大脑皮层呈高信号,表明弥散增强(红色圈)

图 9 为脑动脉冠状位 MIP 图,左侧各动脉显示可

影像学发现

头颅 CT:示左侧大脑半球和左侧基底节区脑回肿胀、脑沟消失,相应实质呈高密度。未见颅内血肿或大片的脑梗死。未见脑积水表现。

头颅 MRI/MRA:FLAIR 序列示左侧大脑半球皮层和皮层下高信号,这与 CT 上脑回肿胀表现相一致。无弥散受限。FLAIR 信号异常区域在 ADC 图上表现为高信号,表明有弥散增加。冠状位 MIP 图示左颈内动脉、左大脑前和左大脑中动脉显示正常。

鉴别诊断

脑过度灌注综合征、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癫痫持续状态、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诊断

脑过度灌注综合征

讨论

脑过度灌注综合征是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或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罕见的并发症。CEA 术后无症状性脑过度灌注常见,约占 19%,但是出现综合征者罕见(约占 1%~3%)。

大部分学者认为,其定义应该是手术后基于脑血流灌注大幅度增加(较术前基础水平增加 100% 以上)所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总称。

多在 CEA 术后数天内发生(多见于术后 6 天)。大部分患者可完全恢复,很少有后遗症发生。合并颅内出血者(发生率小于 1%)预后欠佳,这时需要及时治疗,以避免严重后果,如患者死亡。严重时可出现颅内出血,所占比例不到 1%,预后很差。

1. 病因

(1)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受损

由于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在接受扩张术后,管径扩张到最大程度,使得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受损。

CEA 术中,颈内动脉被夹闭,导致脑血管内一氧化氮水平增高,随后血流恢复,血液内高氧水平导致自由基增加,也会导致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受损。

(2)CEA 术中,颈动脉体处于去功能状态,导致压力感受器功能障碍,术后血流量反射性增加。

2. 危险因素

病人相关:老年,高血压,糖尿病;

解剖相关:双侧病变,颈动脉狭窄严重;

技术相关:颈动脉夹闭时间过长。

3. 临床表现

最常见的症状为患侧头疼和意识改变。可有同侧额颞部或眶周的波动性疼痛或弥漫性头痛、面部的疼痛、呕吐、视力下降、意识障碍、高血压等。出现脑水肿后可有相应的神经症状和癫痫。颅内压增高提示可能有颅内出血。

4. 影像学表现

CT:病变同侧脑沟消失,脑回肿胀。不到 1% 的病例可有急性颅内出血。

MR:T2/FLAIR:皮层和皮层下高信号。DWI:正常或弥散增强(弥散不受限)。CBF/CBV:升高(术后比术前升高数倍具有诊断意义)。

5. 治疗

术后积极控制血压可起到预防作用。对于发生癫痫者使用抗惊厥药(预防性使用抗惊厥药物是否有效尚未被证实)。采用甘露醇和高渗盐水、过度通气来缓解脑水肿。

来源:58-year-old man with right hemiparesthesias, seizure.Auntminnie


相关内容

  • 颈动脉狭窄血管重建术后过度灌注综合征
  • ・330・ 鱼鬯&塑!堕!丛旦丝翅4巫型墅ia塑!』:2QQ!二№丝奠堂』 ・综述・ 颈动脉狭窄血管重建术后过度灌注综合征 李艳红姜卫剑 摘要随着颈动脉狭窄血管重建术(包括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颈动脉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的开展,术后过度灌注综合征已引起广泛重视.对于其发生机制.临床监测和治疗方法 ...

  • 浅谈中医思维在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应用
  • ICU是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基地,其对各种原因导致一个或多个器官与系统功能障碍.危机生命或具有潜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及时提供系统的.高质量的医学监护和救治技术,对病情进行连续.动态的观察,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为重症患者提供生命支持,改善生存质量.笔者结合临床,从现代ICU某些理念探讨中医思维的临床应用. ...

  • 颈动脉狭窄如何正确的饮食和保健
  • 颈动脉狭窄如何正确的饮食和保健 颈动脉狭窄的最主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外伤和放射性损伤等,所以积极治疗和预防原发病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发现有明显的颈动脉狭窄可以做颈动脉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或颈动脉支架成形植入术,以消除潜在的栓子来源,防止脑卒中的发生. [饮食] 1.颈动脉狭窄的食疗方 饮食均 ...

  • 感染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_杨拔贤
  • 中华麻醉学杂志1999年7月第19卷第7期 , 1999, 19, . 7445 ·继续教育· 感染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 杨拔贤 休克是以组织血流灌注不足和细胞代谢异常为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991年美国胸科学会和危重医学学会联合讨论提出以下概念:(1) 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 S):包括以下 ...

  • 大专护士毕业论文
  • 全脑血管造影术及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学号: 1206170898姓名:高雪萍 专业:护理 指导老师:王云 [摘要] 目的:探讨全脑血管造影术(DSA)及支架植入术的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方法:对40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或支架置入术的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术前心理疏导,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加强术中.术后监测和护理 ...

  • 低血容量性休克复苏指南-中华医学会
  • 低血容量休克复苏指南(2007) 1.概述 低血容量休克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循环容量丢失而导致的有效循环血量与心排血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生理过程.近三十年来,低血容量休克的治疗已取得较大进展,然而,其临床病死率仍然较高[1-3].低血容量休克的主要死因是组织低灌注以及大出 ...

  • 病理生理学重修作业
  • 病理生理学作业 1.试述脑死亡的概念.判断依据及意义?概念: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即脑死亡.判断依据:①呼吸停止,进行15min人工呼吸仍无自主呼吸,作为脑死亡的首要指标:②不可逆的昏迷和大脑无反应:③脑干神经反射消失(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④瞳孔散大或固定:⑤脑 ...

  •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护理
  •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河南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柳晨 随着神经血管内介入技术的发展,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已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创伤小,病人痛苦小,见效快,并发症少的特点[1].我院自2010-10以来共完成3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介入治疗,进行术后并发症 ...

  • 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1
  • 综述 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 摘要: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作为临床常见重症之一,以其病情凶险, 预后不良,治疗棘手等特点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与难点,其发病机制除胰腺自身消化学说,尚有白细胞过度激活-炎性因子级联瀑布效应.胰腺微循环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