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及应对

营业收入(发生)、应收账款(存在)

实质性程序:

1. 对营业收入实施分析程序, 对有异常情况的项目作进一步调查

1) 将本期营业收入与上期营业收入,销售预算、销售预测等进行比较分析

2) 比较本期各月营业收入波动情况,分析其波动趋势是否正常,查明重大波动的原因

2. 检查营业收入确认的条件和方法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并保持前后各期一致

3. 对本期交易额进行测试,抽取本期营业收入账目记录,核对至发货单、客户签收记录等

原始单据

4. 对营业收入进行截止性测试,重点关注:

1) 从应收账款和营业收入明细账中选取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一定金额以上的凭

证,与发运凭证核对;同时选取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的发运凭证与应收账款和营业收入明细账核对,以确定是否存在提前确认收入的现象

2) 复核资产负债表日后的销售和发货水平,确定业务活动水平是否异常

3) 取得资产负债表日后的销售退回记录,检查是否存在提前确认收入的情况

5. 对应收账款实施函证程序,选择主要客户函证本期销售额

6. 检查应收账款期后收款情况

存货(计价和分摊) 、资产减值损失(完整性)

实质性程序:

1. 实施存货计价测试

2. 根据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的计价方法,检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所依据的资料、假设、

方法,考虑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原则,评估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合理性

3. 检查存货期后销售情况,确定其期后售价是否低于成本

4. 年末实施存货监盘程序,并观察存货的状态

开发支出(存在) 、管理费用(完整性)

实质性程序:

1. 向有关技术人员了解各项研发项目的进展

2. 检查研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和预算的文件资料

3. 检查管理层对研发支出在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划分是否正确

4. 检查开发支出是否满足会计准则关于开发支出资本化条件的规定

5. 检查各项支出是否与研究开发直接相关

预付款项(存在)、关联交易列报预披露

实质性程序

1. 检查签订的采购合同,与管理层讨论了解未实际完成交货的原因,评价其是否符合正常

商业理由,是否以虚假交易掩盖控股股东占用资金的情况

2. 分析预付款项的账龄和余额构成,特别关注账龄长或关联交易相关的大额款项,这些款

项是否根据有关合同进行支付和结算

3. 检查本期及资产负债表日后对关联交易的结算,对关联方重要预付款项的结算情况,核

实是否收到实物资产

4. 对于长期不结算,最后以终止合同为由收回的预付款项,判断交易是否具有合理的商业

理由以及真正的交易目的,必要时要求管理层作出恰当的调整与披露

5. 选择大额或关联交易相关的预付款项实施函证程序

营业收入(发生)、应收账款(存在)

实质性程序:

1. 对营业收入实施分析程序, 对有异常情况的项目作进一步调查

1) 将本期营业收入与上期营业收入,销售预算、销售预测等进行比较分析

2) 比较本期各月营业收入波动情况,分析其波动趋势是否正常,查明重大波动的原因

2. 检查营业收入确认的条件和方法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并保持前后各期一致

3. 对本期交易额进行测试,抽取本期营业收入账目记录,核对至发货单、客户签收记录等

原始单据

4. 对营业收入进行截止性测试,重点关注:

1) 从应收账款和营业收入明细账中选取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一定金额以上的凭

证,与发运凭证核对;同时选取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的发运凭证与应收账款和营业收入明细账核对,以确定是否存在提前确认收入的现象

2) 复核资产负债表日后的销售和发货水平,确定业务活动水平是否异常

3) 取得资产负债表日后的销售退回记录,检查是否存在提前确认收入的情况

5. 对应收账款实施函证程序,选择主要客户函证本期销售额

6. 检查应收账款期后收款情况

存货(计价和分摊) 、资产减值损失(完整性)

实质性程序:

1. 实施存货计价测试

2. 根据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的计价方法,检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所依据的资料、假设、

方法,考虑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原则,评估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合理性

3. 检查存货期后销售情况,确定其期后售价是否低于成本

4. 年末实施存货监盘程序,并观察存货的状态

开发支出(存在) 、管理费用(完整性)

实质性程序:

1. 向有关技术人员了解各项研发项目的进展

2. 检查研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和预算的文件资料

3. 检查管理层对研发支出在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划分是否正确

4. 检查开发支出是否满足会计准则关于开发支出资本化条件的规定

5. 检查各项支出是否与研究开发直接相关

预付款项(存在)、关联交易列报预披露

实质性程序

1. 检查签订的采购合同,与管理层讨论了解未实际完成交货的原因,评价其是否符合正常

商业理由,是否以虚假交易掩盖控股股东占用资金的情况

2. 分析预付款项的账龄和余额构成,特别关注账龄长或关联交易相关的大额款项,这些款

项是否根据有关合同进行支付和结算

3. 检查本期及资产负债表日后对关联交易的结算,对关联方重要预付款项的结算情况,核

实是否收到实物资产

4. 对于长期不结算,最后以终止合同为由收回的预付款项,判断交易是否具有合理的商业

理由以及真正的交易目的,必要时要求管理层作出恰当的调整与披露

5. 选择大额或关联交易相关的预付款项实施函证程序


相关内容

  • 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及应对
  • [摘要]本文通过对重大错报风险的研究,提出注册会计师在会计报表审计过程中如何识别并合理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水平,设计认定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从而降低整体审计风险满足社会公众的要求.为当今审计理论界对重大错报风险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新思路,也为注册会计师及事务所在审计工作中切实降低审计风险提供了一条 ...

  •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应如何进行风险评估
  •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应如何进行风险评估 作者:陈小花 [摘 要]风险导向审计是当今主流的审计方法,它要求注册会计师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应对评估的错报风险,根据审计结果出具恰当的审计报告.本文首先阐述了风险评估程序和从哪几个方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然后讲述项目组内部讨论 ...

  • 审计学复习重点
  •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审计概念结构 一.审计的概念与分类 P1-P2 二.审计目标   总目标--合法性,公允性 P12 具体目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认定 P13 (cutoff) ,分类(classification)  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存在(existence) ,权利和义务( ...

  • 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风险识别及其应对措施
  • 发布: 2016-07-22 纵观历年注册会计师考题,每年<审计>上卷的第一题都是识别财务报表层次的风险,设计总体应对策略.然而,从2013年开始,注册会计师考试已经弱化了总体应对措施这部分知识点的考核,而更加注重识别报表层次的风险(在2014年仅涉及到2.5分),很多报表层次的风险每年 ...

  • 注册会计师--审计复习资料
  • 一.审计的分类 按主体分为:政府审计:强制性 内部审计:一般存在于企业内部注册会计师审计:民间审计 按目的和内容分为:财务报表审计 经营审计合规性审计 按与被审计单位的关系分为:内部审计 外部审计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区别 项目 审计目标 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及经营 ...

  • 2015注会审计讲义1
  • 第一编 第一章 审计概述 考情分析 本章近三年累计考了16分选择题,年均5.3分,属于高频率.高分值.中难度的章节. 本章结构进度图 本章内容讲解 提示: 1.本章对不少内容,如审计报告,管理层责任,重大错报风险等,仅作简要介绍,需要在后续各章中逐渐深化. 2.相对来说,第2.3.4.5节更加重要, ...

  • 2015年审计学期末复习重点
  • 第一章审计与鉴证概念 1.审计:审计是一个客观地获取和评价与经济活动和经济事项的认定有关的证据,已确认这些认定与既定标准之间的符合程度,并把审计结果传达给有利害关系的用户的系统过程. 2.审计种类:按审计主体不同,可以划分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按审计范围不同,可以分为全面审计和局部审 ...

  • 新审计准则体系对审计职业判断的要求
  • 新审计准则体系对审计职业判断的要求 提要职业判断是审计的精髓.新审计执业准则体系的发布,在规范相关审计实务的同时,对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新的审计准则对审计职业判断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增强判断能力的建议. 一.什么是审计职业判断 审计职业判断是审计人员根据其专业知识和经验,通 ...

  • 审计案例实训1
  • 实训二 了解影响风险的因素及风险与审计证据的关系 一.实训目的:掌握获取恰当的审计证据,掌握风险的影响因素,评估可接受的审 计风险. 二.案例内容 L注册会计师在对F公司2005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收集到以下六组审计证据: (1)收料单与购货发票 (2)销售发票副本与产品出库单 (3)领料单与材 ...

  • 审计讲义2016第一章
  • 一.新教材框架结构及变化情况 (一)新教材框架结构 2016年教材框架结构与2015年一致,全书可以分为A.B.C三大部分,如图: 具体的说: (二)教材变化情况 章名 第1章 审计概述 第2章 审计计划 第3章 审计证据 主要变化内容 1.新增"遵守审计准则"(新教材P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