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打铁还需自身硬

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战略部署,要实现这一目标,处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一线的高校辅导员的就要努力做好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把工作的全部集中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上来。“强国先强教,强教必强师”,辅导员常被喻为“烛光”、“灯塔”,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工作中,要坚决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辅导员自身具备优良作风,才能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德育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的那样,“四风”问题解决好了,党内其他一些问题解决起来也就有了更好条件。辅导员优良的作风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其它一切工作的前提和条件,没有这一条件做保障,辅导员在面对大学生时就没有底气,工作就会苍白无力,更谈不上教育效果。

当前,辅导员工作作风整体上积极向上,拥护党的领导,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做出了重要贡献,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等活动中涌现出一大批作风优良、梦想高远、实干育人的典型模范。但是个别辅导员理想信念模糊、道德责任淡化、服务意识不强,集中反映

在工作作风就表现为工作流于形式,浮在表面,脱离大学生实际,不愿意主动与大学生交流谈心。这种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是当前大学生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不仅有损高校辅导员整体形象,也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造成了不良影响。这就要求把加强辅导员作风建设放到突出位置上来,促使辅导员自觉改进作风、坚定理想信念、锤炼高尚品格、练就过硬本领,用自身的信仰引领大学生的信仰,用自身的品行塑造大学生的品行,用自身的梦想成就大学生的梦想,以优良作风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注入正能量。

坚定信念,真学真用,用自身的信仰引领大学生的信仰。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是辅导员改善作风的首要要求。在大学校园中,辅导员和学生的联系最为密切,辅导员的信仰直接影响学生的信仰。作为辅导员就是要率先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深入学习领会中国梦的精神实质,做到真学、真会、真用,以马克思主义者信仰的强大力量引领大学生的信仰。

带头模范,乐于奉献,用自身的品行塑造大学生的品行。辅导员作风直接反映在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上,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示范引导作用。作为高校辅导员要自觉遵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守教师纪律和师德规范,

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的光荣职责,争做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自觉杜绝有损国家利益和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以优良作风、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用自身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端正的行为规范影响和塑造大学生主动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人为本,实干育人,用自身的梦想成就大学生的梦想。辅导员作风的核心在于能否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体现在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当中,始终做到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开展工作。辅导员要从思想上尊重学生,从感情上贴近学生,在行动上深入学生,在生活上帮助学生,主动做好学生的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学习向导、生活辅导、行为督导、就业指导等工作,为学生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作风,求得实实在在的教育效果。只有对学生充满爱与责任,做到严到该严时,爱在细微处,辅导员工作才可能落到实处,受到大学生欢迎。同时辅导员要善于做自己的“造梦师”争做“梦之队”的领头羊,以自身优良作风带动大学生健康向上学风的形成,要把修身养性、学习知识、提高能力作为自己人生的不懈追求,与大学生共学习、同进步,把实现自己职业梦与成就大学生的青春梦结合起来。

“律人者必先律己,教人者必先受教”,高校辅导员只有不断加强自身作风建设,练好内功,才能创生力量,引领“未来”,担负起“立德树人”的重任。

“打铁还需自身硬”,学生才能听你、信你、服你

郑毅:沈老师,我听说你原来也做过辅导员,你应该是最有体会了。那么,高校辅导员在高校当中到底是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

沈威:是的,我也曾经当过3年的辅导员,所以对辅导员这个岗位有非常深刻的感情和感触。辅导员和学生除了有传统意义上的师道尊严以外,我想更多呢,还是一种比较轻松和谐的关系。要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和知心朋友。 比方说你刚刚提到的,我们被评为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的沈嫣老师,她为了跟学生拉近距离,想了很多办法。比方说,她的手机里有很多号码,像号码百事通一样,它记录了学生的姓名、班级、手机号码、邮箱、照片,达到2000多条,很多学生家长和他亲人的电话她也保存着。每年到了学生生日的时候,她就给学生发短信,祝他们生日快乐。这种感情的投入,对她来说,换来的是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所以她自然而然也成了学生最尊敬的、最好的良师益友。

要实现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光靠干巴巴喊口号,硬邦邦讲道理,在现在90、95后大学生这里是行不通了。所以对辅导员来说,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么样来适应我们当下大学生的特点,有句诗说得很好,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只有通过辅导员日常细心地关怀、关爱,才能得到学生的支持和理解;只有日常地来帮助学生,解决学生更多的困难和困惑,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所以从这点来说,对我们高校辅导员来说,他不光要学好理论,他更要懂得才艺、更要懂得倾听,更要能够走进学生的心里,跟学生能够心与心地交流。我们经常有句话说,辅导员要白天跑干想,晚上读写想。其实,这也提出了我们辅导员应该具备的这样一种素质和能力,那么,这种素质和能力需要辅导员在日常的工作,要慢慢地学习,慢慢地体会,这样才能让学生听你、信你、服你。

郑毅:这样说来,高校辅导员确实是需要十八般武艺,样样都会。这么高的要求,会不会有辅导员不适应而出现本领的恐慌呢?

沈威:“打铁还需自身硬”。所以辅导员确实需要掌握一定的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但目前没有一个专业是专门来培养辅导员的,所以刚工作的辅导员多多少少会出现一些本领恐慌问题。这个

不怕,关键是怎么样通过入职后的教育培训,不断地“充电”、“修炼内功”,克服自己的短板,快速地成长起来。所以,这些年,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想了很多的办法,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竞赛和交流,所以也有力地提升了我们这支队伍的工作能力、理论水平和个人魅力。

潮起东方开最美,之江两岸话梦想。近年来,浙江大地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最美人物,最美现象。全省各大高校的三十多名思政教师,用一年多时间,深入基层、走进浙江大地的各个角落,寻求“最美现象”的思想脉络,完整诠释“最美”理念在浙江的传播、影响。

对话嘉宾:杭州师范大学 沈威

嘉宾主持人:郑毅

对话实录:

郑毅(开场白)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共话最美》微访谈节目,我是嘉宾兼主持人郑毅。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是“放飞青春梦”。我们今天邀请到了杭州师范大学的沈威老师和我们一起讨论这个话题。

郑毅:沈老师,你好!

沈威:你好,主持人,大家好!

辅导员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中坚力量

郑毅: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是要围绕“高校辅导员”展开的,我们都知道,高校的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当中最基层的一个群体,他们年轻,有激情,有梦想!他们地位不高,却不可或缺;他们不是授课老师,却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中坚力量;他们是与大学生走得最近,贴得最紧的一个群体。 这几年,中央和地方都非常重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可以说,是将这支队伍提高到了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来认识。沈老师,你在研究“最美现象”的时候,选择高校辅导员作为研究对象,是不是对身边同事的工作特别感同身受?

沈威:是的,浙江“最美现象”实际上在全国非常知名,这几年,浙江树立了很多这样的典型,从最早的“最美妈妈”吴菊萍到“最美司机”吴斌。这几年,我们浙江“最美人物”其实都不是遥不可及的人物,而是就在我们身边可敬、可学、可亲的平凡人。所以,其实不管我们的职业、年龄、性别、民族,只要具有“真善美”的品格,他们就是最美的人。所以,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最美”是我,“最美”是你,“最美”是他,“最美”是我们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

十八大报告当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强调了“敬业”二字,我们研究“最美现象”,我想,应该研究最平凡群体的生存现状和价值追求。而高校辅导员就是高校中最基层、最平凡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教师群体之一。

沈威:为什么说他是最基层呢?因为辅导员直接面向学生,他承担了学生党建、事务管理、安全稳定等十余项工作任务,又对口了学校的学工部、保卫处、团委等十多个部门。凡是跟学生有关的工作,主要压在了辅导员身上。所以可以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我们经常有人调侃辅导员,说辅导员是“拿着包月的工资, 干着不计流量的活”。

为什么说我们要研究辅导员这支队伍的“最美”现象呢?因为辅导员队伍是专门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行为管理,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支重要的(骨干) 力量,也是我们当前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郑毅:我看到一个报道,就是你们去年杭州师范大学一位高校的辅导员获得了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还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可以说是,中央和地方这些年来,关

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确实出台了很多的文件和政策,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其中有一条,我是知道的,就是按照教育部的规定是,1:200配足配强辅导员。

沈威:是的,所以正如刚主持人说的,我们从2004年8月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就是我们经常说的16号文件,这个16号文件可以说是我们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这个之后,2005年、2006年教育部分别下发了相关的有关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文件,一直到现在,围绕着辅导员的培训、专项的考硕考博、职业标准制定,等等,又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和政策,这些政策、文件让我们辅导员这支队伍看到了希望和曙光。所以这几年我们高校在招聘辅导员的时候,(场面) 很火爆。我们现在的辅导员招聘比例,不是原来的10:1,20:1,我们甚至是30:1,50:1,甚至达到100:1。所以,总的来说,我们各个各高校非常重视这支队伍,也基本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按照师生比1:200的配备,把辅导员配足配强。

因为我们现在充分地感受到,高校的改革发展稳定离不开辅导员,特别是在高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今天,高校的育人工作更加离不开这支队伍了。

辅导员群体的业绩和水平很难量化

郑毅:在调研过程中,辅导员的生存状态到底是怎样的?他们与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有没有一些差距呢?

沈威:辅导员这个群体确实不容易。

首先是身份比较“尴尬”,因为当下,我们教育部的规定辅导员群体有两个身份,他既是高校的管理者,又是专任教师。但作为专任教师,他们的课大多是公共课,党课、团课、形式政治课,这些课学术性不强;作为管理者,他们又是在高校行政序列中最基层的。

其次是认可度不高。因为有些人认为辅导员是可有可无的,有些学校也把辅导员当成流动人口,哪里需要就派到哪里去;还有些人认为辅导员是专业不行才干这一行的。 第三,辅导员群体是前景不明,辅导员岗位普遍被认为是“吃青春饭的”,不知道何去何从。辅导员干的是良心活,工作是润物细无声的。他们的成绩很难在短期内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在我们当下高校教学科研的整个评价体系当中,我们很难来量化辅导员这个群体的业绩和水平。

放飞辅导员心里的育人梦、学生梦

郑毅:既然高校辅导员面临这么多现实和发展的压力,是什么精神来支撑着他们呢?

沈威: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来看,70%的辅导员认为当初选择这个职业的最主要原因是喜欢学生工作,喜欢跟学生在一起,说白了,他们就是心里怀着一个“育人梦”、“学生梦”。所以,学生成长成才成功是辅导员最大的梦想,也是辅导员能够坚守这个岗位最大的动力。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些辅导员认为,他们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学生很信任自己,能把一些跟父母都不愿意讲的私密话讲给他听,心与心地交流。有些辅导员说,逢年过节时都会收到学生的祝福短信,心里就特别地幸福,因为他们感觉到,现在社会上哪个职业能比辅导员收到更多的祝福短信呢?所以辅导员最美的体现我想可能就在这里,他们把自己无私地奉献,把自己的时间、精力都花在了关心学生、帮助学生,推动他们更好地成长成才的整个路途上去。所以我们经常有句话,辅导员不一定做到位高,做大领导;但是他可以做到崇高,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尊重他,尊敬他。

郑毅:我们知道,高校是整个社会的“文化高地”,也是“精神家园”,同样还是“最美现象”可持续的重点领域。高校辅导员作为“最美精神”的传播者和践行者,不仅育人,也是育己。

那么在你看来,高校辅导员身上体现了哪些正能量和价值观呢?

沈威:教育部杜玉波副部长说过一句话,我非常有感触。他讲:“在大学工作,首先要对学生有感情,要把培养学生作为事业来做,要把关爱学生作为本能来要求”。其实他这句话的背后就是四个字——“大爱无疆”。在我们高校当中,辅导员这个群体要爱每一位学生,坚决不让任何一名学生掉队,努力向学校、家长和社会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其实是不容易的。

特别是面对现在的90后、95后大学生,我们辅导员都有自己的工作艺术和工作方法。用他们的话说,我们现在是,如果你牵着蜗牛散步,你也要尊重蜗牛的速度和选择。同时,尽管他们的工作非常辛苦,辅导员经常说的一句话,叫“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两眼一闭,提高警惕”,我想这个“忙到熄灯”引出了辅导员心里装着学生,“提高警惕”也引出了辅导员肩上责任的重大,每一个学生在他心上都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所以,辅导员每天都很有激情,每天都要完成大量的学生日常、繁杂的事务性工作。所以社会上有一句话来评价辅导员,辅导员这个队伍是“招之即来,来之即战,战之能胜”。 郑毅:放飞青春梦,才能孕育最美。总的来看,高校辅导员们身上所体现的爱与梦想、激情与责任,正是我们“最

美精神”所体现的最美品质。他们身上散发着青春和活力,他们是高校、乃至全社会的最美之人。当然,当前我们也需要全社会,包括教育部门、高校来共同绘制辅导员发展的“最美路线图”,让他们有更多美的依靠,让美看得见,摸得着。 最后,感谢沈老师参与本期访谈节目,也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谢谢大家!

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战略部署,要实现这一目标,处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一线的高校辅导员的就要努力做好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把工作的全部集中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上来。“强国先强教,强教必强师”,辅导员常被喻为“烛光”、“灯塔”,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工作中,要坚决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辅导员自身具备优良作风,才能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德育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的那样,“四风”问题解决好了,党内其他一些问题解决起来也就有了更好条件。辅导员优良的作风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其它一切工作的前提和条件,没有这一条件做保障,辅导员在面对大学生时就没有底气,工作就会苍白无力,更谈不上教育效果。

当前,辅导员工作作风整体上积极向上,拥护党的领导,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做出了重要贡献,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等活动中涌现出一大批作风优良、梦想高远、实干育人的典型模范。但是个别辅导员理想信念模糊、道德责任淡化、服务意识不强,集中反映

在工作作风就表现为工作流于形式,浮在表面,脱离大学生实际,不愿意主动与大学生交流谈心。这种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是当前大学生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不仅有损高校辅导员整体形象,也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造成了不良影响。这就要求把加强辅导员作风建设放到突出位置上来,促使辅导员自觉改进作风、坚定理想信念、锤炼高尚品格、练就过硬本领,用自身的信仰引领大学生的信仰,用自身的品行塑造大学生的品行,用自身的梦想成就大学生的梦想,以优良作风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注入正能量。

坚定信念,真学真用,用自身的信仰引领大学生的信仰。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是辅导员改善作风的首要要求。在大学校园中,辅导员和学生的联系最为密切,辅导员的信仰直接影响学生的信仰。作为辅导员就是要率先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深入学习领会中国梦的精神实质,做到真学、真会、真用,以马克思主义者信仰的强大力量引领大学生的信仰。

带头模范,乐于奉献,用自身的品行塑造大学生的品行。辅导员作风直接反映在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上,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示范引导作用。作为高校辅导员要自觉遵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守教师纪律和师德规范,

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的光荣职责,争做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自觉杜绝有损国家利益和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以优良作风、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用自身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端正的行为规范影响和塑造大学生主动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人为本,实干育人,用自身的梦想成就大学生的梦想。辅导员作风的核心在于能否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体现在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当中,始终做到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开展工作。辅导员要从思想上尊重学生,从感情上贴近学生,在行动上深入学生,在生活上帮助学生,主动做好学生的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学习向导、生活辅导、行为督导、就业指导等工作,为学生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作风,求得实实在在的教育效果。只有对学生充满爱与责任,做到严到该严时,爱在细微处,辅导员工作才可能落到实处,受到大学生欢迎。同时辅导员要善于做自己的“造梦师”争做“梦之队”的领头羊,以自身优良作风带动大学生健康向上学风的形成,要把修身养性、学习知识、提高能力作为自己人生的不懈追求,与大学生共学习、同进步,把实现自己职业梦与成就大学生的青春梦结合起来。

“律人者必先律己,教人者必先受教”,高校辅导员只有不断加强自身作风建设,练好内功,才能创生力量,引领“未来”,担负起“立德树人”的重任。

“打铁还需自身硬”,学生才能听你、信你、服你

郑毅:沈老师,我听说你原来也做过辅导员,你应该是最有体会了。那么,高校辅导员在高校当中到底是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

沈威:是的,我也曾经当过3年的辅导员,所以对辅导员这个岗位有非常深刻的感情和感触。辅导员和学生除了有传统意义上的师道尊严以外,我想更多呢,还是一种比较轻松和谐的关系。要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和知心朋友。 比方说你刚刚提到的,我们被评为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的沈嫣老师,她为了跟学生拉近距离,想了很多办法。比方说,她的手机里有很多号码,像号码百事通一样,它记录了学生的姓名、班级、手机号码、邮箱、照片,达到2000多条,很多学生家长和他亲人的电话她也保存着。每年到了学生生日的时候,她就给学生发短信,祝他们生日快乐。这种感情的投入,对她来说,换来的是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所以她自然而然也成了学生最尊敬的、最好的良师益友。

要实现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光靠干巴巴喊口号,硬邦邦讲道理,在现在90、95后大学生这里是行不通了。所以对辅导员来说,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么样来适应我们当下大学生的特点,有句诗说得很好,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只有通过辅导员日常细心地关怀、关爱,才能得到学生的支持和理解;只有日常地来帮助学生,解决学生更多的困难和困惑,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所以从这点来说,对我们高校辅导员来说,他不光要学好理论,他更要懂得才艺、更要懂得倾听,更要能够走进学生的心里,跟学生能够心与心地交流。我们经常有句话说,辅导员要白天跑干想,晚上读写想。其实,这也提出了我们辅导员应该具备的这样一种素质和能力,那么,这种素质和能力需要辅导员在日常的工作,要慢慢地学习,慢慢地体会,这样才能让学生听你、信你、服你。

郑毅:这样说来,高校辅导员确实是需要十八般武艺,样样都会。这么高的要求,会不会有辅导员不适应而出现本领的恐慌呢?

沈威:“打铁还需自身硬”。所以辅导员确实需要掌握一定的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但目前没有一个专业是专门来培养辅导员的,所以刚工作的辅导员多多少少会出现一些本领恐慌问题。这个

不怕,关键是怎么样通过入职后的教育培训,不断地“充电”、“修炼内功”,克服自己的短板,快速地成长起来。所以,这些年,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想了很多的办法,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竞赛和交流,所以也有力地提升了我们这支队伍的工作能力、理论水平和个人魅力。

潮起东方开最美,之江两岸话梦想。近年来,浙江大地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最美人物,最美现象。全省各大高校的三十多名思政教师,用一年多时间,深入基层、走进浙江大地的各个角落,寻求“最美现象”的思想脉络,完整诠释“最美”理念在浙江的传播、影响。

对话嘉宾:杭州师范大学 沈威

嘉宾主持人:郑毅

对话实录:

郑毅(开场白)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共话最美》微访谈节目,我是嘉宾兼主持人郑毅。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是“放飞青春梦”。我们今天邀请到了杭州师范大学的沈威老师和我们一起讨论这个话题。

郑毅:沈老师,你好!

沈威:你好,主持人,大家好!

辅导员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中坚力量

郑毅: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是要围绕“高校辅导员”展开的,我们都知道,高校的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当中最基层的一个群体,他们年轻,有激情,有梦想!他们地位不高,却不可或缺;他们不是授课老师,却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中坚力量;他们是与大学生走得最近,贴得最紧的一个群体。 这几年,中央和地方都非常重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可以说,是将这支队伍提高到了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来认识。沈老师,你在研究“最美现象”的时候,选择高校辅导员作为研究对象,是不是对身边同事的工作特别感同身受?

沈威:是的,浙江“最美现象”实际上在全国非常知名,这几年,浙江树立了很多这样的典型,从最早的“最美妈妈”吴菊萍到“最美司机”吴斌。这几年,我们浙江“最美人物”其实都不是遥不可及的人物,而是就在我们身边可敬、可学、可亲的平凡人。所以,其实不管我们的职业、年龄、性别、民族,只要具有“真善美”的品格,他们就是最美的人。所以,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最美”是我,“最美”是你,“最美”是他,“最美”是我们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

十八大报告当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强调了“敬业”二字,我们研究“最美现象”,我想,应该研究最平凡群体的生存现状和价值追求。而高校辅导员就是高校中最基层、最平凡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教师群体之一。

沈威:为什么说他是最基层呢?因为辅导员直接面向学生,他承担了学生党建、事务管理、安全稳定等十余项工作任务,又对口了学校的学工部、保卫处、团委等十多个部门。凡是跟学生有关的工作,主要压在了辅导员身上。所以可以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我们经常有人调侃辅导员,说辅导员是“拿着包月的工资, 干着不计流量的活”。

为什么说我们要研究辅导员这支队伍的“最美”现象呢?因为辅导员队伍是专门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行为管理,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支重要的(骨干) 力量,也是我们当前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郑毅:我看到一个报道,就是你们去年杭州师范大学一位高校的辅导员获得了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还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可以说是,中央和地方这些年来,关

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确实出台了很多的文件和政策,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其中有一条,我是知道的,就是按照教育部的规定是,1:200配足配强辅导员。

沈威:是的,所以正如刚主持人说的,我们从2004年8月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就是我们经常说的16号文件,这个16号文件可以说是我们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这个之后,2005年、2006年教育部分别下发了相关的有关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文件,一直到现在,围绕着辅导员的培训、专项的考硕考博、职业标准制定,等等,又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和政策,这些政策、文件让我们辅导员这支队伍看到了希望和曙光。所以这几年我们高校在招聘辅导员的时候,(场面) 很火爆。我们现在的辅导员招聘比例,不是原来的10:1,20:1,我们甚至是30:1,50:1,甚至达到100:1。所以,总的来说,我们各个各高校非常重视这支队伍,也基本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按照师生比1:200的配备,把辅导员配足配强。

因为我们现在充分地感受到,高校的改革发展稳定离不开辅导员,特别是在高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今天,高校的育人工作更加离不开这支队伍了。

辅导员群体的业绩和水平很难量化

郑毅:在调研过程中,辅导员的生存状态到底是怎样的?他们与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有没有一些差距呢?

沈威:辅导员这个群体确实不容易。

首先是身份比较“尴尬”,因为当下,我们教育部的规定辅导员群体有两个身份,他既是高校的管理者,又是专任教师。但作为专任教师,他们的课大多是公共课,党课、团课、形式政治课,这些课学术性不强;作为管理者,他们又是在高校行政序列中最基层的。

其次是认可度不高。因为有些人认为辅导员是可有可无的,有些学校也把辅导员当成流动人口,哪里需要就派到哪里去;还有些人认为辅导员是专业不行才干这一行的。 第三,辅导员群体是前景不明,辅导员岗位普遍被认为是“吃青春饭的”,不知道何去何从。辅导员干的是良心活,工作是润物细无声的。他们的成绩很难在短期内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在我们当下高校教学科研的整个评价体系当中,我们很难来量化辅导员这个群体的业绩和水平。

放飞辅导员心里的育人梦、学生梦

郑毅:既然高校辅导员面临这么多现实和发展的压力,是什么精神来支撑着他们呢?

沈威: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来看,70%的辅导员认为当初选择这个职业的最主要原因是喜欢学生工作,喜欢跟学生在一起,说白了,他们就是心里怀着一个“育人梦”、“学生梦”。所以,学生成长成才成功是辅导员最大的梦想,也是辅导员能够坚守这个岗位最大的动力。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些辅导员认为,他们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学生很信任自己,能把一些跟父母都不愿意讲的私密话讲给他听,心与心地交流。有些辅导员说,逢年过节时都会收到学生的祝福短信,心里就特别地幸福,因为他们感觉到,现在社会上哪个职业能比辅导员收到更多的祝福短信呢?所以辅导员最美的体现我想可能就在这里,他们把自己无私地奉献,把自己的时间、精力都花在了关心学生、帮助学生,推动他们更好地成长成才的整个路途上去。所以我们经常有句话,辅导员不一定做到位高,做大领导;但是他可以做到崇高,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尊重他,尊敬他。

郑毅:我们知道,高校是整个社会的“文化高地”,也是“精神家园”,同样还是“最美现象”可持续的重点领域。高校辅导员作为“最美精神”的传播者和践行者,不仅育人,也是育己。

那么在你看来,高校辅导员身上体现了哪些正能量和价值观呢?

沈威:教育部杜玉波副部长说过一句话,我非常有感触。他讲:“在大学工作,首先要对学生有感情,要把培养学生作为事业来做,要把关爱学生作为本能来要求”。其实他这句话的背后就是四个字——“大爱无疆”。在我们高校当中,辅导员这个群体要爱每一位学生,坚决不让任何一名学生掉队,努力向学校、家长和社会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其实是不容易的。

特别是面对现在的90后、95后大学生,我们辅导员都有自己的工作艺术和工作方法。用他们的话说,我们现在是,如果你牵着蜗牛散步,你也要尊重蜗牛的速度和选择。同时,尽管他们的工作非常辛苦,辅导员经常说的一句话,叫“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两眼一闭,提高警惕”,我想这个“忙到熄灯”引出了辅导员心里装着学生,“提高警惕”也引出了辅导员肩上责任的重大,每一个学生在他心上都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所以,辅导员每天都很有激情,每天都要完成大量的学生日常、繁杂的事务性工作。所以社会上有一句话来评价辅导员,辅导员这个队伍是“招之即来,来之即战,战之能胜”。 郑毅:放飞青春梦,才能孕育最美。总的来看,高校辅导员们身上所体现的爱与梦想、激情与责任,正是我们“最

美精神”所体现的最美品质。他们身上散发着青春和活力,他们是高校、乃至全社会的最美之人。当然,当前我们也需要全社会,包括教育部门、高校来共同绘制辅导员发展的“最美路线图”,让他们有更多美的依靠,让美看得见,摸得着。 最后,感谢沈老师参与本期访谈节目,也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谢谢大家!


相关内容

  • 初中班主任工作经验材料
  • 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繁杂而意义重大的工作.班主任是学校班级工作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教学工作的协调者,也是学校目标管理的具体实施者,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和纽带.一个班级的全体学生能否健康地成长为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社会化程度的一代新人,班主任肩负着非常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使命. 面对信息时代, ...

  • 孙光煜打铁还需自身硬心得体会
  • 打铁还需自身硬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中‚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重要文章,从‚管党治党一刻不能松懈‛.‚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培养和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作风建设‛.‚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用铁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六 ...

  • 易经养生法
  • 26:59 春天保肝气.3gp 打铁必须自身硬 505 26:45 春天要养肝胆眼.3gp 打铁必须自身硬 830 24:44 排五毒 身轻松.3gp 打铁必须自身硬 381 27:03 十禽戏锻炼法.3gp 打铁必须自身硬 1,431 27:11 手.耳.足诊.3gp 打铁必须自身硬 2,894 ...

  • 省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获奖作品
  • "新势力-海峡人才杯"第三届福建省大学生职业规划节参赛作品: < > 作者:* * * 选择职业是人生大事,因为职业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 铁匠锤打铁砧,铁砧也锤打铁匠:海蛤的壳在棕黑深遂的 海洋里变色,人的心灵也受到生命历程的染色,只是所受 的影响奥妙复杂,不易为人觉 ...

  • 打铁还需自身硬(转变工作作风)
  • 打铁还需自身硬 新一届国中央政治局作出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并且身体力行,全党风气为之一变,党心为之一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我们作为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放入率先垂范,说到就要做到, ...

  • 打铁还需自身硬心得体会
  • 观看<打铁还需自身硬>心得体会 <打铁还需自身硬>于1月3日到5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每晚8点首播,新闻频道每晚9:30重播.干的就是"打铁"的活儿,自身更要过硬. "打铁还需自身硬"短小精悍的7个字,体现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管党治党的雄 ...

  • 组织部门"打铁"如何做到"自身硬"?
  • 闲散一石 中组部<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意见>发布之后,有人认为用人失察问责之剑已经高悬,选人用人方面的问题有望得到解决,但有人对此持怀疑态度,觉得问责之剑虽然已经高悬,但如果悬而不落或是有选择的落下,也是没有多大用处的.应该说,这种担忧不是没有道理. 这些年,最为严重的腐败不是 ...

  • [打铁还需自身硬]观后感
  • <打铁还需自身硬>观后感 <打铁还需自身硬>是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电视专题片,共三集,分别是<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严防"灯下黑">.<以担当诠释忠诚>.专题片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 ...

  • 薪火相传师道长存-关于辅导青年教师的工作总结
  • 薪火相传 师道长存 --关于辅导青年教师的工作总结 桐城市第五中学 余双红 "太古传声,弦歌不辍".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不断的进步,社会越来越需要一支稳定的,强而有力的教师队伍,而青年教师正是跨世纪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力军.如何充分发挥青年教师勤学,苦钻, 敢想,敢闯的优势,让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