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子上(1-10)

2013届文化经典阅读练习——《孟子》(告子上1—10)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于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①;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孟子·告子章句下》)

注:①顙:额头

(1)、将文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2、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

(2)、孟子在文中用水作比方,目的在论证什么? 请你作简要分析。

(3)告子和孟子讨论的是什么问题?他们两人对这个问题各持怎样的看法?(用自己的语

回答)

答案:(1)、1第一个“之”的第二个“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就”趋向。(采分点)人性的善良、就像水性趋向下流。2“是”这,“然”这样 (采分点)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是所处形势迫使它这样的。

(2)、论证了“人性本善”的观点,人性本善就像是水性都要趋向下流一样。

(3)、告子和孟子讨论的是人的本性善与恶的问题,(1分)告子认为,人性本来就不分善与不善。(1分)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没有不善的。人的本性发生变化,那是外力(环境、形势)导致它这样的。(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

孟子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

曰:“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于外也,故谓之外也。” 曰:“异于白马之白也,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不识长马之长也,无以异于长人之长欤?且 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

曰:“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故谓之内。长楚人之长,亦长吾之长,是以长为悦者也,故谓之外也。”

曰:“耆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

(1)、将文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于外也,故谓之外也。

2、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

3、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

答案:1、好比他(肤色)白,我便认为他白,是由于他的白显露在外的缘故,所以我说(义)是外在的。

2、再说,是认为长者那里存在义呢,还是尊敬他的人那里存在义呢?

3、各种事物也有这种情况,那么爱吃肉也是由外因引起的吗?

三、阅读下面两段《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①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②,有物有则。民之秉彝③,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则;民之秉彝也,好是懿德。’”(《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孟子•尽心上》)

【注】 ①蓰:五倍。②蒸民:众民。③彝:常。

1、请选出下面对以上两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就具备了仁义礼智的本质,“善”是“在我者”,而非“在外者”。

B.孟子认为,按人们的性情是能够为善的,而有的人变得不善,不是天生资质的罪过。

C.文中孔子对《诗经》的赞叹说明,孔子也认为万物皆有其本然,人性的善完全是天性使然。

D.孟子所说的“在外者”指的是诸如功名之类身外之物,即便求之有道,毕竟受“命”的支配。

2、综合两段内容,请简要谈谈你对孟子所说的“求则得之,舍则失之”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解析】 孔子说“作这篇诗的人,恐怕懂得大道呀!所以事物必定有法则规律,民众把握了常规,故而崇尚那美好的德行”,此话并不能说明他也认为“人性的善完全是天性使然”。

2、示例一:孟子认为“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主张人要向自身探寻这些美德,并且坚持不舍,就会成就“懿德”;而如果舍弃了,就可能沉沦为不善之人。

示例二:孟子说过“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仁义礼智”是人本身具有的,而不是外部给予的,对它的探求,如果寻求就能得到,舍弃就会失去,那么对“仁义礼智”的探求就属于有益于得到的探求。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孟子曰:“牛山①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②也,斧斤伐之, 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③,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④之生焉, 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 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复,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人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

【注释】 ①牛山:齐国首都临淄郊外的山。②郊:此处作动词用,在……郊. 大国:即大都市,指临淄。③息:生长。④萌蘖(nie):新枝嫩芽。

(1)、将文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

2、操则存,舍则亡;出人无时,莫知其乡。

(2)孟子引用孔子的论断想要说明什么?

答案:(1)1、之所以他们失去善良的心,也像用斧头砍 伐树木一样,天天砍伐,还可以保持茂盛吗?

2、把握住就存在,放弃就失去;进出没有一定的时候,也不知道它去向何方。

(2)孟子用孔子的话说明了善性每个人都有,人的善性必须时时加以培养,一刻都不能放松,孟子的保养本心之说发人深省。

五、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虽 有 天 下 易 生 之 物 也 一 日 暴 之 十 日 寒 之 未 有 能 生 者 也 吾 见 亦 罕 矣 吾 退 而 寒 之 者 至 矣 吾 如 有 萌 焉 何 哉?

2、阅读划线句,请概括出一个成语。(2分)

3、下面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认为大王资质虽然不够聪明,但这不值得让人感到奇怪。

B.本段话用了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和“羿秋诲羿” 两个比喻进行论证。

C.由于大王骄奢极欲,荒废国事,因此必须好好地规劝他闭门思过。

D.孟子认为后一个学羿者态度不够端正,所以技艺远不如前一个学羿者。

4、“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尽心上》),孟子说的也是和上面一段话同样的道理,请你结合孟子所说的两段话,谈谈自己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

2、一曝十寒

3、C 大王的问题出在治理国家没有集中精力,不够专心。文中无大王“骄奢极欲、荒废国事”之类的信息。

4、孟子强调学习除了要有恒心外,还要专心致志,他更看重“持心”在求学中的作用。专心、恒心,这是修养者达到修养目标的关键所在。

六、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 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所欲莫甚于生,则几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 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 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

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 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 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1)将文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贤者勿丧耳。

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2)作者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旨在说明什么道理?

答案:(1)1、不单单是贤明的人存在这种思想,这种思想人人都有,只是贤明的人不丧失它罢了

2、过去宁肯死亡都不接受的,现在却为了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我而接受了。这些不是可以停止的吗?

(2)正反对比 举例论证 舍生取义

2013届文化经典阅读练习——《孟子》(告子上1—10)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于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①;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孟子·告子章句下》)

注:①顙:额头

(1)、将文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2、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

(2)、孟子在文中用水作比方,目的在论证什么? 请你作简要分析。

(3)告子和孟子讨论的是什么问题?他们两人对这个问题各持怎样的看法?(用自己的语

回答)

答案:(1)、1第一个“之”的第二个“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就”趋向。(采分点)人性的善良、就像水性趋向下流。2“是”这,“然”这样 (采分点)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是所处形势迫使它这样的。

(2)、论证了“人性本善”的观点,人性本善就像是水性都要趋向下流一样。

(3)、告子和孟子讨论的是人的本性善与恶的问题,(1分)告子认为,人性本来就不分善与不善。(1分)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没有不善的。人的本性发生变化,那是外力(环境、形势)导致它这样的。(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

孟子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

曰:“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于外也,故谓之外也。” 曰:“异于白马之白也,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不识长马之长也,无以异于长人之长欤?且 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

曰:“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故谓之内。长楚人之长,亦长吾之长,是以长为悦者也,故谓之外也。”

曰:“耆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

(1)、将文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于外也,故谓之外也。

2、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

3、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

答案:1、好比他(肤色)白,我便认为他白,是由于他的白显露在外的缘故,所以我说(义)是外在的。

2、再说,是认为长者那里存在义呢,还是尊敬他的人那里存在义呢?

3、各种事物也有这种情况,那么爱吃肉也是由外因引起的吗?

三、阅读下面两段《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①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②,有物有则。民之秉彝③,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则;民之秉彝也,好是懿德。’”(《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孟子•尽心上》)

【注】 ①蓰:五倍。②蒸民:众民。③彝:常。

1、请选出下面对以上两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就具备了仁义礼智的本质,“善”是“在我者”,而非“在外者”。

B.孟子认为,按人们的性情是能够为善的,而有的人变得不善,不是天生资质的罪过。

C.文中孔子对《诗经》的赞叹说明,孔子也认为万物皆有其本然,人性的善完全是天性使然。

D.孟子所说的“在外者”指的是诸如功名之类身外之物,即便求之有道,毕竟受“命”的支配。

2、综合两段内容,请简要谈谈你对孟子所说的“求则得之,舍则失之”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解析】 孔子说“作这篇诗的人,恐怕懂得大道呀!所以事物必定有法则规律,民众把握了常规,故而崇尚那美好的德行”,此话并不能说明他也认为“人性的善完全是天性使然”。

2、示例一:孟子认为“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主张人要向自身探寻这些美德,并且坚持不舍,就会成就“懿德”;而如果舍弃了,就可能沉沦为不善之人。

示例二:孟子说过“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仁义礼智”是人本身具有的,而不是外部给予的,对它的探求,如果寻求就能得到,舍弃就会失去,那么对“仁义礼智”的探求就属于有益于得到的探求。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孟子曰:“牛山①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②也,斧斤伐之, 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③,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④之生焉, 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 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复,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人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

【注释】 ①牛山:齐国首都临淄郊外的山。②郊:此处作动词用,在……郊. 大国:即大都市,指临淄。③息:生长。④萌蘖(nie):新枝嫩芽。

(1)、将文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

2、操则存,舍则亡;出人无时,莫知其乡。

(2)孟子引用孔子的论断想要说明什么?

答案:(1)1、之所以他们失去善良的心,也像用斧头砍 伐树木一样,天天砍伐,还可以保持茂盛吗?

2、把握住就存在,放弃就失去;进出没有一定的时候,也不知道它去向何方。

(2)孟子用孔子的话说明了善性每个人都有,人的善性必须时时加以培养,一刻都不能放松,孟子的保养本心之说发人深省。

五、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虽 有 天 下 易 生 之 物 也 一 日 暴 之 十 日 寒 之 未 有 能 生 者 也 吾 见 亦 罕 矣 吾 退 而 寒 之 者 至 矣 吾 如 有 萌 焉 何 哉?

2、阅读划线句,请概括出一个成语。(2分)

3、下面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认为大王资质虽然不够聪明,但这不值得让人感到奇怪。

B.本段话用了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和“羿秋诲羿” 两个比喻进行论证。

C.由于大王骄奢极欲,荒废国事,因此必须好好地规劝他闭门思过。

D.孟子认为后一个学羿者态度不够端正,所以技艺远不如前一个学羿者。

4、“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尽心上》),孟子说的也是和上面一段话同样的道理,请你结合孟子所说的两段话,谈谈自己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

2、一曝十寒

3、C 大王的问题出在治理国家没有集中精力,不够专心。文中无大王“骄奢极欲、荒废国事”之类的信息。

4、孟子强调学习除了要有恒心外,还要专心致志,他更看重“持心”在求学中的作用。专心、恒心,这是修养者达到修养目标的关键所在。

六、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 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所欲莫甚于生,则几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 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 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

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 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 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1)将文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贤者勿丧耳。

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2)作者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旨在说明什么道理?

答案:(1)1、不单单是贤明的人存在这种思想,这种思想人人都有,只是贤明的人不丧失它罢了

2、过去宁肯死亡都不接受的,现在却为了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我而接受了。这些不是可以停止的吗?

(2)正反对比 举例论证 舍生取义


相关内容

  • 放射源的分类
  • 放射源分类办法 根据国务院第449号令<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规定,制定本放射源分类办法. 一.放射源分类原则 参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有关规定,按照放射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放射源分为Ⅰ.Ⅱ.Ⅲ.Ⅳ.Ⅴ类,V 类源的下限活度值为该种核素的豁免活度. ( ...

  • [养生保健]环球网:保健养生文章汇集(三)
  • 快乐黎欧收藏 (2013-11-13) [养生保健]环球网:保健养生文章汇集(三) (2013年10月专辑) 图文:网络     编辑制作:黎欧 ====================================================================== 10个心理暗 ...

  • 治疗肾阳虚及阳痿处方
  • 中成药:前列欣.补肾宁.疏肝益阳胶囊.锁阳固精丸.( 1)延龄长春胶囊 药物组成:鹿茸(去毛) .鹿睾丸.狗肾.狗睾丸.淫羊藿.钟乳石.生晒参.蛇床子.海马.大海米.蛤蚧.山萸肉.熟地黄.黄精.首乌. 龟板胶等. 功效:温肾壮阳,兴阳起痿. 主治:阳痿.早泄.遗精等病症. (2)赞育丹 药物组成:熟 ...

  • 西南民族大学2016年贵州录取分数线
  • 西南民族大学2016年贵州录取分数线 计划性 质 录取人数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专业名称 层次 科类 批次 预科班 预科 预科 理工 第一批本科 20 511.10 480.10 486.05 预科班 预科 预科 文史 第一批本科 10 570.10 563.10 566.20 保险学 统招 本 ...

  • 2013年10月出勤通报
  • 出勤通报 [2013秋]第4期 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政工科 二〇一三年十月三十一日 ( 2013年10月1日--10月31日) (1)党政办 李 嫦 事假1天(10.15) 吴 琼 事假半天(10.11下午) 事假1天(10.12) 事假半天(10.18下午) 陈柳均 病假半天(10.11下午) ...

  • 各种快递价格表
  • 省内 圆通 申通 中通 汇通 韵达 天天 顺丰 EMS 8+2 10+5 10+5 15+5 9+4 9+5 11+5 8+2 9+4 CCES 宅急送 EMS 到县 6+2 7+3 7+3 EMS 到镇 12+4 9+5 9+5 17+6 19+10 20+20 20+10 20+10 20+10 ...

  • 妇科常用中药处方
  • 妇科常用中药处方 内分泌专科 调经祛痰汤 白术 15g 苍术 15g 当归 12g 法半夏 12g 茯苓10g 香附 10g 川芎 10g 海藻 8g 陈皮 8g 炮姜 8g 附片 6g 肉桂 6g 丹参25g 莪术 10g 闭经方Ⅰ号: (补气血) 熟地 30g 白术30g 当归 15g 白芍 9 ...

  • 四年级第二学期口算题
  • 四年级第二学期口算 混合运算(乘加乘) 84 × 7 + 42 × 8 = 48 × 10 + 60 × 10 = 57 × 4 + 58 × 7 = 10 × 9 + 22 × 2 = 93 × 7 + 69 × 5 = 46 × 4 + 47 × 9 = 38 × 4 + 71 × 5 = 32 ...

  • 四种简单实用的店铺月指标分解法
  • 四种简单实用的店铺月指标分解法 1. 平均系数分解法 如某店铺十月指标为 50 万,可以将周一到周四日指标系数为 1 份,周五至周日 系数为 2 份,如遇节假日,则系数变为 2 份,由于 10.1-10.6 都是十一国庆黄金 周, 所以 10.1-10.6 的系数均设定为 2 份. 十月份系数合计为 ...

  • 幼儿园数学作业括号题型
  • 1 + 3 =( ) 1 + 9 =( ) 1 + 2 =( ) ( )+ 1 = 8 ( )+ 2 = 7 ( )+ 3 = 9 3 +( )= 9 2 +( )= 10 6 +( )= 8 3 -( )= 0 10 -( )=2 8 -( )=6 ( )- 3 = 0 ( )- 10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