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发愤著书"说的再认识

  关于文学创作的动力,我国古代的文论家有很多说法,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是其中的代表学说之一,除此之外,还有“自娱”说、“娱己”说、“遣兴”说、“畅神”说等,后面的这些说法可以概括为“著文自娱”说,“著文自娱”说可以说是对司马迁“发愤著书”说很好的补充。这两种学说在中国古代文论史和文学史上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发愤著书”说   司马迁是我国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在他的文艺思想中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发愤著书”。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这段话说:一切伟大的作品,都是作家在现实生活中遭遇了种种困窘之后的愤然之作,“愤”是作家创作的直接动力,作家遭遇不幸而“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通过“著书”而使内心“郁结”的“愤”宣泄出来,从而恢复心理平衡。这就是“发愤著书”说的一般原理。   那么,司马迁所说的“愤”到底是什么含义呢?“愤”即是一种情感,是一种内心郁结而不得不抒发的心绪。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真情实感是文学创作的基本前提。   (一)“发愤著书”说的影响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揭示了文学艺术创造的普遍规律之一,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和文学创作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后来,人们沿着司马迁“发愤著书”的方向,对文学创作的发生又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创见,诸如“不平则鸣”说、“穷愁著书”说、“穷而后工”说等,其中,尤以韩愈和欧阳修二人最为有名。   韩愈在前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不平则鸣”说。韩愈“不平则鸣”的理论是对司马迁“发愤著书”理论的扩展,它强调了作家的时代环境和时代沉浮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揭示出文学创作的内动力。   继韩愈之后,欧阳修又进一步发展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他提出了“诗穷而后工”的理论。总结了历代文人由“穷”而“工”的普遍规律,揭示了“穷”与“文”之间的关系。   (二)“发愤著书”说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   综观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我们可以发现司马迁这一理论的合理性。杜甫,这位被称为“诗圣”的伟大现实主义作家,一生颠沛流离,写出了大量感人肺腑,流传千古的诗歌。杜甫能取得这么高的创作成就不是没有原因的,除了自身的天赋和勤奋努力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他自己经历过战争,体验过衣食的艰难,他懂得人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以此我们可以看出,因愤怨而倾诉,由真情而吟唱,是杜甫诗作达到现实主义高峰的主要原因。   从文学的理论到实践,都说明了文学创作的实质是要有真情实感的,伟大的文学作品都是因情而作,“发愤著书”是优秀作品问世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著文自娱”说   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并没有经历过多大的磨难和不幸,但是,他们同样创作出了不朽的文学作品,给了后人无限的启示。这就涉及古代文论中关于创作动力的另一重要学说“著文自娱”说。   “著文自娱”说萌芽于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序》云:屈原“作《离骚》,上以讽谏,下以自慰”。“自慰”已经蕴含了创作使作者自快自娱之意。进入魏晋南北朝,论者渐多。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云:“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酬觞赋诗,以乐其志。”陶渊明弃官归田,“著文”“赋诗,以乐其志”,“忘怀得失”,“自娱”是创作的目的,也是创作的动力。此论标志着“著文自娱”说的正式产生。   “著文自娱”说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   人不可能永远处于高度紧张的生命状态之中,人需要适时的放松,而文学创作是人类用来娱乐精神、陶冶性灵的最好方式之一,所以有很多人借文以“自娱”,曹丕和晏殊就是这样的人。   曹丕虽有帝王之尊,但也能在文学史上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他写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篇学术论文《典论·论文》,在文中曹丕曾对此文章的质量作出很高的评价,一度认为“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正是这种文学的自觉,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学的重要性,并使它不断地完善。   所以诗人的“穷”与“达”,原本并没有什么“文章憎命达”﹑“才命两相妨”的必然性。   关于文学创作的发生,据国内文学历史调查研究发现,随着文学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人们在总结文学创作经验和探讨完相关问题后,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在所有关于创作动力的学说中,“发愤著书”说与“著文自娱”说最具代表性,影响也最大,这两种学说为后人研究文学创作的动力给予了无限的启示。   (责任编辑韦淑红)

  关于文学创作的动力,我国古代的文论家有很多说法,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是其中的代表学说之一,除此之外,还有“自娱”说、“娱己”说、“遣兴”说、“畅神”说等,后面的这些说法可以概括为“著文自娱”说,“著文自娱”说可以说是对司马迁“发愤著书”说很好的补充。这两种学说在中国古代文论史和文学史上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发愤著书”说   司马迁是我国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在他的文艺思想中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发愤著书”。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这段话说:一切伟大的作品,都是作家在现实生活中遭遇了种种困窘之后的愤然之作,“愤”是作家创作的直接动力,作家遭遇不幸而“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通过“著书”而使内心“郁结”的“愤”宣泄出来,从而恢复心理平衡。这就是“发愤著书”说的一般原理。   那么,司马迁所说的“愤”到底是什么含义呢?“愤”即是一种情感,是一种内心郁结而不得不抒发的心绪。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真情实感是文学创作的基本前提。   (一)“发愤著书”说的影响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揭示了文学艺术创造的普遍规律之一,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和文学创作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后来,人们沿着司马迁“发愤著书”的方向,对文学创作的发生又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创见,诸如“不平则鸣”说、“穷愁著书”说、“穷而后工”说等,其中,尤以韩愈和欧阳修二人最为有名。   韩愈在前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不平则鸣”说。韩愈“不平则鸣”的理论是对司马迁“发愤著书”理论的扩展,它强调了作家的时代环境和时代沉浮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揭示出文学创作的内动力。   继韩愈之后,欧阳修又进一步发展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他提出了“诗穷而后工”的理论。总结了历代文人由“穷”而“工”的普遍规律,揭示了“穷”与“文”之间的关系。   (二)“发愤著书”说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   综观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我们可以发现司马迁这一理论的合理性。杜甫,这位被称为“诗圣”的伟大现实主义作家,一生颠沛流离,写出了大量感人肺腑,流传千古的诗歌。杜甫能取得这么高的创作成就不是没有原因的,除了自身的天赋和勤奋努力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他自己经历过战争,体验过衣食的艰难,他懂得人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以此我们可以看出,因愤怨而倾诉,由真情而吟唱,是杜甫诗作达到现实主义高峰的主要原因。   从文学的理论到实践,都说明了文学创作的实质是要有真情实感的,伟大的文学作品都是因情而作,“发愤著书”是优秀作品问世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著文自娱”说   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并没有经历过多大的磨难和不幸,但是,他们同样创作出了不朽的文学作品,给了后人无限的启示。这就涉及古代文论中关于创作动力的另一重要学说“著文自娱”说。   “著文自娱”说萌芽于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序》云:屈原“作《离骚》,上以讽谏,下以自慰”。“自慰”已经蕴含了创作使作者自快自娱之意。进入魏晋南北朝,论者渐多。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云:“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酬觞赋诗,以乐其志。”陶渊明弃官归田,“著文”“赋诗,以乐其志”,“忘怀得失”,“自娱”是创作的目的,也是创作的动力。此论标志着“著文自娱”说的正式产生。   “著文自娱”说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   人不可能永远处于高度紧张的生命状态之中,人需要适时的放松,而文学创作是人类用来娱乐精神、陶冶性灵的最好方式之一,所以有很多人借文以“自娱”,曹丕和晏殊就是这样的人。   曹丕虽有帝王之尊,但也能在文学史上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他写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篇学术论文《典论·论文》,在文中曹丕曾对此文章的质量作出很高的评价,一度认为“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正是这种文学的自觉,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学的重要性,并使它不断地完善。   所以诗人的“穷”与“达”,原本并没有什么“文章憎命达”﹑“才命两相妨”的必然性。   关于文学创作的发生,据国内文学历史调查研究发现,随着文学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人们在总结文学创作经验和探讨完相关问题后,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在所有关于创作动力的学说中,“发愤著书”说与“著文自娱”说最具代表性,影响也最大,这两种学说为后人研究文学创作的动力给予了无限的启示。   (责任编辑韦淑红)


相关内容

  • 古代文论名词解释.简答
  • .简答:兴观群怨的内涵是什么?或名解:兴观群怨 (1)这是孔子在<论语·阳货>篇中提出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 (2)所谓"兴",宋代朱熹解释为"感发志意",孔安国说是"引譬连类",意思是通过诗歌的想象引发人的思想情感. ...

  • 不平则鸣穷而后工
  • 韩愈原文中以草木金石受到外部挠击而发出声音作比喻,说明诗歌都是由人心中的不平产生的.所谓 "不平",指的是感情激荡,是广义的,有悲也有喜.钱钟书先生在<诗可以怨>一文中说:"韩愈的'不平'和'牢骚不平'并不相等,它不但指愤郁,也包括欢乐在内."也就 ...

  • 报任安书学案1
  • 高二语文学案 序号:50 年级高二11.12班 教师:刘艳春 学生 课题 19.报任安书 (一) 学习目标 1.了解司马迁与<史记>的有关背景资料,特别是对他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深刻影响的事件,以便比较准确地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曲折丰富的思想情感和他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巨大动力. 2.积累 ...

  • [报任安书]教案设计2-教学教案
  • 一. 教学目的: 1.通过本单元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以及四篇传记文学的学习,了解司马迁百折不挠.发愤著书的精神,了解<史记>"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文学性及史学性. 2.<报任安书>重在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所涉及的有关文学常识,写法上融记叙.抒 ...

  • 报任安书(节选)(苏教版)
  • [教学目的] 了解<史记>的写作过程和成书原因,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学习本文的行文特点:借水行舟,排解胸中郁结,迂回曲折,但又脉络清晰. 体会文中表现出的作者身受极辱后忧愁幽思.激愤慷慨的情感. 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 积累实词.虚词与 ...

  • 中国古代文论_自考复习笔记1
  • <中国古代文论>复习资料(1) 选择题 第一章:先秦 1.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文艺观, 大体上表述于以("兴观群怨" 为核心的批评观) 2.孔子的" 诗可以兴" 中的" 兴", 朱熹解释为( "感发志意" 和&q ...

  • 论发端于屈原的逐臣文学
  • 作者:陶涛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 1999年09期 一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是一个超稳定型的结构体系.在这个以皇权至上为特征的封建专制制度下,主上昏庸.奸佞当道.忠臣见谗的事件屡见不鲜.于是一些在仕途上胸怀拯物济民.修齐治平伟大抱负的忠义耿介之士,转瞬之间就被从朝廷中赶了出来,成了遗恨终身的 ...

  • 各时期思想家"说"
  • 第一讲 先秦 解答(供参考): 名词解释 1.<论语>的"思无邪"说 <论语·为政>篇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提出了"思无邪"说."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上说 ...

  • 古代文论 名词解释
  • 古代文论 名词解释 一.先秦 1 .<论语>的"兴.观.群.怨"说 <论语·阳货>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提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