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是科学还是艺术?

导读:做企业的人关注这个争论不是没有理由的,如果管理是科学的话,企业就应该多招MBA并让他们担当重任,因为他们是专门学管理的;当企业面临重大决策和难题时,也必须听取咨询公司的意见,因为咨询公司是号称给企业治病的医生。

做企业的人关注这个争论不是没有理由的,如果管理是科学的话,企业就应该多招MBA并让他们担当重任,因为他们是专门学管理的;当企业面临重大决策和难题时,也必须听取咨询公司的意见,因为咨询公司是号称给企业治病的医生。

相反,如果管理是艺术的话,企业就应遵循“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用人原则;当企业有病了,也别相信所谓的外脑—咨询公司的管理专家能治你的病,因为任何艺术的成功,都是靠从业者本人的天分和努力,同高师的关系不大。

其实,这个争论是从大学开始教授管理才出现的。以前尽管早有企业管理,但没有这种争论,因为管理者都是从其它专业转行做管理的。人们的常识是:一个任何人都可能从事的专业怎么可能是科学?可是当企业越来越大,管理越来越复杂,学校开始教授管理了,有人就提出:管理是科学。争论就开始了。

管理者是艺术家?

尽管我有一个工商管理硕士(MBA)的学位,但我同意管理是艺术的观点。原因只有两个:

其一,直到今天,全世界的企业管理者大部分还都不是学管理出身的,尤其是那些如雷贯耳的优秀管理者,韦尔奇、比尔·盖茨、新乡重夫,没有一个有管理学位。反观那些从事科学职业的人,比如:医生、工程师、药剂师等,不受专业教育则不能吃饭。因此,如果医生、工程师、药剂师们所从事的专业是科学,

管理就应该是不同于科学的东西。

其二,合格的医生可以在全世界医院执业,可以给不同人种看病;合格的工程师可以在不同工程和不同公司任职。但管理者却不行,昨天成功的管理者,不能保证今天也成功;在这个公司是合格的管理者,在另一个公司不一定合格,哪怕是同行业的公司都不行。因此,管理是一个知识和技术不能被重复验证,甚至不能在同一个人身上重复验证的专业,这样的专业当然不是科学,因为,科学必须是能够重复验证的东西。

其实,管理不仅不属于自然科学,就是同会计和律师这样的社会科学专业也有本质的不同。会计和律师的专业教育对他们的职业也是必须的,管理则不是。至今为止的人类管理实践证明:没有一条固定的专业教育和职业通道能使人成为管理者。管理是真正的条条大路通罗马的专业,从农民到科学家都可能成为优秀的管理者。相反,管理专业的毕业生—MBA,却未必能成为管理者。

什么是科学?科学是能够用数学、逻辑和实验所重复证实因果关系的东西,比如1+1一定等于2,酸碱综合一定变成盐。如果能找到任何一个反例,证明1+1不等于2,这个原理就错了。

什么是艺术?艺术就是不能用数学、逻辑和实验所重复证明,但也不能证明没有,就是所谓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的东西。对艺术来说,1+1有时等于2,有时就不等于2。还比如,平衡能产生视觉美,但非平衡的设计也能带来美;靠统一指挥的交响乐能给人带来感动,由乐手自由发挥的爵士乐也能让人疯狂。

从这种科学和艺术的区别看,管理应该更像艺术。比如,有的企业用文化、团队、六西格玛、平衡计分法和ERP这些管理方式和工具就灵,有的企业根本不管用。尽管丰田汽车厂向它的竞争对手打开大门,可是汽车鼻祖的美国汽车行业,

用了30年就是学不会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是非常简单的丰田生产方式。为什么?因为虽然汽车制造是科学,但汽车制造的管理却是艺术;是艺术就有天分的成分,就有不能重复和不能模仿的东西。比如,能有效激励具有集体主义精神的日本人的方法,对崇尚个人主义的美国人则没用;适合百度的管理手段,对海尔也不一定灵。这跟不同的画家,用着同样的画笔、画布和涂料,画着同样的东西,但画出的效果完全不同是一个道理。

所以,管理应该是艺术类的专业,管理者是同画家、歌手、作家和导演一样的艺术家。对艺术家来说,天分和实践永远比理论重要。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优秀的管理者都不是MBA出身的原因。这同作家往往不是学文学的,演员、画家和音乐家也不一定要接受正规艺术教育的道理一样。

形与神之间

把管理者说成是艺术家,一定会让人感到怪怪的,因为我们很难把整天西装革履、行为规范的管理者同那些留着长发、天马行空的艺术家联系到一起。然而,他们的差别只是表面,是所谓的神似形不似。其实,他们骨子里都是特立独行的,否则你的企业怎么能在竞争中胜出?不信,仔细给我们所熟悉的优秀管理者画一张像,他们身上一定有一些共性的东西:比一般人做事有条理,行为更果断,更能承担风险,对人对事敏感,甚至有些偏执等,这就是管理者所应具有的艺术天分和气质。

像所有艺术家一样,管理者的天分也很重要。如果没有管理天分,管理者即使再努力,也不能管好一个企业。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讲:他是一个天才的组织者。说的就是管理者天分的东西。这个东西很难学,因为它既有DNA的成分,也有从娘肚子出来之后的生活阅历。管理心理学者发现,一个人的管理能力同他年轻时

负面的生活经历有正相关。

正是根据上述对管理的认识,当我管理企业时,面对MBA的毕业生,我总是讲,MBA的文凭不是管理者的执业证书,你们必须同学工程、法律、电脑的人,以及第一线的工段长们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竞争管理者的职位。

可是当我从生意场上退下来,到北大给MBA学生讲课时,讲着讲着,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像原来那么确切了。原因是,我现在的职业是教管理的老师,如果学校教不出管理者,那我不是在卖假药吗?可是转念一想,也不对呀,难道全世界那么多名牌大学,名牌教授都在那儿卖假药?再说了,人哪有那么傻的,一代代的MBA,拿着血汗钱去买这个并不能使他们成为管理者的文凭?于是,我开始采取最保险的,但也是最没用的说法:管理是艺术和科学的结合。

可是老师这个职业需要更多的良心,当着学生讲自己并不完全相信的观点,我总是心虚。因为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专业都是艺术和科学的结合,也就是说,科学的专业也有艺术的成分,艺术的专业也有科学的成分。科学大师爱因斯坦如果没有超人的想象能力,仅靠数学和逻辑能力是不会发现相对论。因此,他的同行称他为“科学领域的大艺术家”。再比如,外科医生不仅需要正规训练,也需要有天分。同理,所有艺术专业也都有科学的成分,哪怕是纯骗人的艺术—魔术,也要使用科学的手段才能变得登峰造极。

因此,区分一个专业是科学还是艺术,实际是根据科学和艺术在其中所占的比重。如果科学的比重大,就是科学;反之就是艺术。所以,把管理说成是科学和艺术结合的观点等于什么也没说。

其实,大千世界,万物都是平衡。但平衡绝不是简单的一边一半,不是中庸之道。任何平衡都有侧重,侧重点决定了事物的本质。

企业管理的艺术成分大,决定了管理是艺术的性质,但不代表管理没有科学的成分,也不代表科学管理的东西没用,只不过在管理中,科学成分没有艺术成分起的作用大而已。比如,人不仅自私,还需要公平和成就感,因此人事薪酬制度必须体现多劳多得才行,否则,雇员就不会玩命干活。这是管理的科学。但是,知道人的共性,以及那些在别的企业成功的360度评估和德尔菲打分法对管理者帮助不大,因为每个管理者面对的是:怎样才能让自己公司那群具体的雇员感到公平和有成就感,这就是艺术要解决的问题。

管理是艺术的根本原因在于:管理最终是管人,没有人就没有管理;但人不是统一的零件和机器。大学毕业生和民工对公平的感觉不可能一样,美国雇员和中国雇员的成就感也一定不同。更关键的是,同一个民族,同一个班毕业,在同一个公司,同一个部门工作的人对公平和成就感也可能不一样。人尽管有同样的共性,但恰恰是人的特殊性构成了不同的企业。世界上没有两个同样的人,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同样的企业。因此,管理永远是具体的。正因为如此,德鲁克才说:“管理是实践的艺术。”

因此,管理者如果不清楚企业管理的本质是艺术,注意力必然就分散。这就是很多学院派和相信管理是科学的管理者必然要走的弯路。因为他们认为,管理既然是科学,就要找专门学管理的MBA和请管理咨询公司引进和制定“最先进和最好”的经营战略和管理方法,这样他们的公司就可以管好了。可惜,结果一定是花了大钱,走个弯路,最终才明白:管理是别人教不了、课堂学不会、必须靠管理者在实践中自己悟的东西,企业管理的病只能自己治。

难怪宜家的顾客一体化、Dell的直销、沃尔玛的大卖场和西南航空的低价战略别人学不去!因为我们只能学人家的形,学不了神。

企业管理的艺术成分大,决定了管理是艺术的性质,但不代表管理没有科学的成分,也不代表科学管理的东西没用,只不过在管理中,科学成分没有艺术成分起的作用大而已。比如,人不仅自私,还需要公平和成就感,因此人事薪酬制度必须体现多劳多得才行,否则,雇员就不会玩命干活。这是管理的科学。但是,知道人的共性,以及那些在别的企业成功的360度评估和德尔菲打分法对管理者帮助不大,因为每个管理者面对的是:怎样才能让自己公司那群具体的雇员感到公平和有成就感,这就是艺术要解决的问题。

管理是艺术的根本原因在于:管理最终是管人,没有人就没有管理;但人不是统一的零件和机器。大学毕业生和民工对公平的感觉不可能一样,美国雇员和中国雇员的成就感也一定不同。更关键的是,同一个民族,同一个班毕业,在同一个公司,同一个部门工作的人对公平和成就感也可能不一样。人尽管有同样的共性,但恰恰是人的特殊性构成了不同的企业。世界上没有两个同样的人,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同样的企业。因此,管理永远是具体的。正因为如此,德鲁克才说:“管理是实践的艺术。”

因此,管理者如果不清楚企业管理的本质是艺术,注意力必然就分散。这就是很多学院派和相信管理是科学的管理者必然要走的弯路。因为他们认为,管理既然是科学,就要找专门学管理的MBA和请管理咨询公司引进和制定“最先进和最好”的经营战略和管理方法,这样他们的公司就可以管好了。可惜,结果一定是花了大钱,走个弯路,最终才明白:管理是别人教不了、课堂学不会、必须靠管理者在实践中自己悟的东西,企业管理的病只能自己治。

难怪宜家的顾客一体化、Dell的直销、沃尔玛的大卖场和西南航空的低价战略别人学不去!因为我们只能学人家的形,学不了神。

管理非MBA

今年明茨伯格来京讲演,当着上百个听众,我问他 :“你认为管理者是天生的,还是后天训练的,或者既要天生还要后天训练?”

他说:“当然是既要天生,还要后天的训练。因为管理既有科学,也有艺术成分。”

我又问:“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岂不是告诉MBA的学生,你们之中必然有一部分成不了管理者!这对教MBA的老师岂不是一件很沮丧的事?”

他说:“对,正是因为如此,我才不再教MBA课程了。”

晚饭时,我继续问他:“你的《管理非MBA》的书上有很多统计资料,证明美国那些常青藤大学的MBA的毕业生很多并没有从事管理职业,大部分去了投资银行、会计师行、咨询公司了。据我观察,中国大学的MBA第一职业选择也是这个倾向。如果事实果真如此的话,MBA教育与其说是培养管理者,还不如说是培养管理服务者—为管理者提供服务的人。那我们还不如把MBA(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改成MBS (Master of Business Service)岂不更贴切?!”

他说:“这倒是个很有意思的想法。我要想一想。”

晚饭后,当我们告别时,他说:“如果改成MBS,读这个学科的人就会少。” 是呀!至此我才恍然大悟:大学教育中没有任何学科比MBA更有商业味道了。任何东西只要变成商品,功能怎么可能没有夸大的成分?

管理咨询 http://www.consulting-china.cn/

thtrfz

导读:做企业的人关注这个争论不是没有理由的,如果管理是科学的话,企业就应该多招MBA并让他们担当重任,因为他们是专门学管理的;当企业面临重大决策和难题时,也必须听取咨询公司的意见,因为咨询公司是号称给企业治病的医生。

做企业的人关注这个争论不是没有理由的,如果管理是科学的话,企业就应该多招MBA并让他们担当重任,因为他们是专门学管理的;当企业面临重大决策和难题时,也必须听取咨询公司的意见,因为咨询公司是号称给企业治病的医生。

相反,如果管理是艺术的话,企业就应遵循“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用人原则;当企业有病了,也别相信所谓的外脑—咨询公司的管理专家能治你的病,因为任何艺术的成功,都是靠从业者本人的天分和努力,同高师的关系不大。

其实,这个争论是从大学开始教授管理才出现的。以前尽管早有企业管理,但没有这种争论,因为管理者都是从其它专业转行做管理的。人们的常识是:一个任何人都可能从事的专业怎么可能是科学?可是当企业越来越大,管理越来越复杂,学校开始教授管理了,有人就提出:管理是科学。争论就开始了。

管理者是艺术家?

尽管我有一个工商管理硕士(MBA)的学位,但我同意管理是艺术的观点。原因只有两个:

其一,直到今天,全世界的企业管理者大部分还都不是学管理出身的,尤其是那些如雷贯耳的优秀管理者,韦尔奇、比尔·盖茨、新乡重夫,没有一个有管理学位。反观那些从事科学职业的人,比如:医生、工程师、药剂师等,不受专业教育则不能吃饭。因此,如果医生、工程师、药剂师们所从事的专业是科学,

管理就应该是不同于科学的东西。

其二,合格的医生可以在全世界医院执业,可以给不同人种看病;合格的工程师可以在不同工程和不同公司任职。但管理者却不行,昨天成功的管理者,不能保证今天也成功;在这个公司是合格的管理者,在另一个公司不一定合格,哪怕是同行业的公司都不行。因此,管理是一个知识和技术不能被重复验证,甚至不能在同一个人身上重复验证的专业,这样的专业当然不是科学,因为,科学必须是能够重复验证的东西。

其实,管理不仅不属于自然科学,就是同会计和律师这样的社会科学专业也有本质的不同。会计和律师的专业教育对他们的职业也是必须的,管理则不是。至今为止的人类管理实践证明:没有一条固定的专业教育和职业通道能使人成为管理者。管理是真正的条条大路通罗马的专业,从农民到科学家都可能成为优秀的管理者。相反,管理专业的毕业生—MBA,却未必能成为管理者。

什么是科学?科学是能够用数学、逻辑和实验所重复证实因果关系的东西,比如1+1一定等于2,酸碱综合一定变成盐。如果能找到任何一个反例,证明1+1不等于2,这个原理就错了。

什么是艺术?艺术就是不能用数学、逻辑和实验所重复证明,但也不能证明没有,就是所谓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的东西。对艺术来说,1+1有时等于2,有时就不等于2。还比如,平衡能产生视觉美,但非平衡的设计也能带来美;靠统一指挥的交响乐能给人带来感动,由乐手自由发挥的爵士乐也能让人疯狂。

从这种科学和艺术的区别看,管理应该更像艺术。比如,有的企业用文化、团队、六西格玛、平衡计分法和ERP这些管理方式和工具就灵,有的企业根本不管用。尽管丰田汽车厂向它的竞争对手打开大门,可是汽车鼻祖的美国汽车行业,

用了30年就是学不会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是非常简单的丰田生产方式。为什么?因为虽然汽车制造是科学,但汽车制造的管理却是艺术;是艺术就有天分的成分,就有不能重复和不能模仿的东西。比如,能有效激励具有集体主义精神的日本人的方法,对崇尚个人主义的美国人则没用;适合百度的管理手段,对海尔也不一定灵。这跟不同的画家,用着同样的画笔、画布和涂料,画着同样的东西,但画出的效果完全不同是一个道理。

所以,管理应该是艺术类的专业,管理者是同画家、歌手、作家和导演一样的艺术家。对艺术家来说,天分和实践永远比理论重要。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优秀的管理者都不是MBA出身的原因。这同作家往往不是学文学的,演员、画家和音乐家也不一定要接受正规艺术教育的道理一样。

形与神之间

把管理者说成是艺术家,一定会让人感到怪怪的,因为我们很难把整天西装革履、行为规范的管理者同那些留着长发、天马行空的艺术家联系到一起。然而,他们的差别只是表面,是所谓的神似形不似。其实,他们骨子里都是特立独行的,否则你的企业怎么能在竞争中胜出?不信,仔细给我们所熟悉的优秀管理者画一张像,他们身上一定有一些共性的东西:比一般人做事有条理,行为更果断,更能承担风险,对人对事敏感,甚至有些偏执等,这就是管理者所应具有的艺术天分和气质。

像所有艺术家一样,管理者的天分也很重要。如果没有管理天分,管理者即使再努力,也不能管好一个企业。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讲:他是一个天才的组织者。说的就是管理者天分的东西。这个东西很难学,因为它既有DNA的成分,也有从娘肚子出来之后的生活阅历。管理心理学者发现,一个人的管理能力同他年轻时

负面的生活经历有正相关。

正是根据上述对管理的认识,当我管理企业时,面对MBA的毕业生,我总是讲,MBA的文凭不是管理者的执业证书,你们必须同学工程、法律、电脑的人,以及第一线的工段长们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竞争管理者的职位。

可是当我从生意场上退下来,到北大给MBA学生讲课时,讲着讲着,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像原来那么确切了。原因是,我现在的职业是教管理的老师,如果学校教不出管理者,那我不是在卖假药吗?可是转念一想,也不对呀,难道全世界那么多名牌大学,名牌教授都在那儿卖假药?再说了,人哪有那么傻的,一代代的MBA,拿着血汗钱去买这个并不能使他们成为管理者的文凭?于是,我开始采取最保险的,但也是最没用的说法:管理是艺术和科学的结合。

可是老师这个职业需要更多的良心,当着学生讲自己并不完全相信的观点,我总是心虚。因为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专业都是艺术和科学的结合,也就是说,科学的专业也有艺术的成分,艺术的专业也有科学的成分。科学大师爱因斯坦如果没有超人的想象能力,仅靠数学和逻辑能力是不会发现相对论。因此,他的同行称他为“科学领域的大艺术家”。再比如,外科医生不仅需要正规训练,也需要有天分。同理,所有艺术专业也都有科学的成分,哪怕是纯骗人的艺术—魔术,也要使用科学的手段才能变得登峰造极。

因此,区分一个专业是科学还是艺术,实际是根据科学和艺术在其中所占的比重。如果科学的比重大,就是科学;反之就是艺术。所以,把管理说成是科学和艺术结合的观点等于什么也没说。

其实,大千世界,万物都是平衡。但平衡绝不是简单的一边一半,不是中庸之道。任何平衡都有侧重,侧重点决定了事物的本质。

企业管理的艺术成分大,决定了管理是艺术的性质,但不代表管理没有科学的成分,也不代表科学管理的东西没用,只不过在管理中,科学成分没有艺术成分起的作用大而已。比如,人不仅自私,还需要公平和成就感,因此人事薪酬制度必须体现多劳多得才行,否则,雇员就不会玩命干活。这是管理的科学。但是,知道人的共性,以及那些在别的企业成功的360度评估和德尔菲打分法对管理者帮助不大,因为每个管理者面对的是:怎样才能让自己公司那群具体的雇员感到公平和有成就感,这就是艺术要解决的问题。

管理是艺术的根本原因在于:管理最终是管人,没有人就没有管理;但人不是统一的零件和机器。大学毕业生和民工对公平的感觉不可能一样,美国雇员和中国雇员的成就感也一定不同。更关键的是,同一个民族,同一个班毕业,在同一个公司,同一个部门工作的人对公平和成就感也可能不一样。人尽管有同样的共性,但恰恰是人的特殊性构成了不同的企业。世界上没有两个同样的人,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同样的企业。因此,管理永远是具体的。正因为如此,德鲁克才说:“管理是实践的艺术。”

因此,管理者如果不清楚企业管理的本质是艺术,注意力必然就分散。这就是很多学院派和相信管理是科学的管理者必然要走的弯路。因为他们认为,管理既然是科学,就要找专门学管理的MBA和请管理咨询公司引进和制定“最先进和最好”的经营战略和管理方法,这样他们的公司就可以管好了。可惜,结果一定是花了大钱,走个弯路,最终才明白:管理是别人教不了、课堂学不会、必须靠管理者在实践中自己悟的东西,企业管理的病只能自己治。

难怪宜家的顾客一体化、Dell的直销、沃尔玛的大卖场和西南航空的低价战略别人学不去!因为我们只能学人家的形,学不了神。

企业管理的艺术成分大,决定了管理是艺术的性质,但不代表管理没有科学的成分,也不代表科学管理的东西没用,只不过在管理中,科学成分没有艺术成分起的作用大而已。比如,人不仅自私,还需要公平和成就感,因此人事薪酬制度必须体现多劳多得才行,否则,雇员就不会玩命干活。这是管理的科学。但是,知道人的共性,以及那些在别的企业成功的360度评估和德尔菲打分法对管理者帮助不大,因为每个管理者面对的是:怎样才能让自己公司那群具体的雇员感到公平和有成就感,这就是艺术要解决的问题。

管理是艺术的根本原因在于:管理最终是管人,没有人就没有管理;但人不是统一的零件和机器。大学毕业生和民工对公平的感觉不可能一样,美国雇员和中国雇员的成就感也一定不同。更关键的是,同一个民族,同一个班毕业,在同一个公司,同一个部门工作的人对公平和成就感也可能不一样。人尽管有同样的共性,但恰恰是人的特殊性构成了不同的企业。世界上没有两个同样的人,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同样的企业。因此,管理永远是具体的。正因为如此,德鲁克才说:“管理是实践的艺术。”

因此,管理者如果不清楚企业管理的本质是艺术,注意力必然就分散。这就是很多学院派和相信管理是科学的管理者必然要走的弯路。因为他们认为,管理既然是科学,就要找专门学管理的MBA和请管理咨询公司引进和制定“最先进和最好”的经营战略和管理方法,这样他们的公司就可以管好了。可惜,结果一定是花了大钱,走个弯路,最终才明白:管理是别人教不了、课堂学不会、必须靠管理者在实践中自己悟的东西,企业管理的病只能自己治。

难怪宜家的顾客一体化、Dell的直销、沃尔玛的大卖场和西南航空的低价战略别人学不去!因为我们只能学人家的形,学不了神。

管理非MBA

今年明茨伯格来京讲演,当着上百个听众,我问他 :“你认为管理者是天生的,还是后天训练的,或者既要天生还要后天训练?”

他说:“当然是既要天生,还要后天的训练。因为管理既有科学,也有艺术成分。”

我又问:“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岂不是告诉MBA的学生,你们之中必然有一部分成不了管理者!这对教MBA的老师岂不是一件很沮丧的事?”

他说:“对,正是因为如此,我才不再教MBA课程了。”

晚饭时,我继续问他:“你的《管理非MBA》的书上有很多统计资料,证明美国那些常青藤大学的MBA的毕业生很多并没有从事管理职业,大部分去了投资银行、会计师行、咨询公司了。据我观察,中国大学的MBA第一职业选择也是这个倾向。如果事实果真如此的话,MBA教育与其说是培养管理者,还不如说是培养管理服务者—为管理者提供服务的人。那我们还不如把MBA(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改成MBS (Master of Business Service)岂不更贴切?!”

他说:“这倒是个很有意思的想法。我要想一想。”

晚饭后,当我们告别时,他说:“如果改成MBS,读这个学科的人就会少。” 是呀!至此我才恍然大悟:大学教育中没有任何学科比MBA更有商业味道了。任何东西只要变成商品,功能怎么可能没有夸大的成分?

管理咨询 http://www.consulting-china.cn/

thtrfz


相关内容

  • 现代企业管理的科学性
  • 论现代企业管理的科学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合理的企业管理方式已经是现代企业管理中重要的潜规则,企业要想在 发展中的社会中屹立不倒,那就得选择科学的管理方法,并且不同的企业应当有不同的管理 方法,本着富有艺术性的态度看待企业管理. 管理与企业管理系统科学研究的结果证明 ,系统的效能要比系统的各组成部分的 ...

  • 环艺论文格式
  • 中文摘要 摘 要 我国现行学科分类是长期受计划经济模式影响的产物,既缺乏科学依据又层次混乱.1998年将装潢艺术设计.染织艺术设计.陶瓷艺术设计.室内与家具设计.装饰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等7种专业合并为" 艺术设计" 一个专业,是对设计教育发展的倒行逆施,如不抓紧 ...

  • 管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 管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姓 名:赵永升 专 业:财务管理1004 学 号:201001310 摘要:管理是以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它具有科学性:管理也是指利用系统化的知识和技术并根据实际情况激发灵感.发挥创造性的技巧和诀窍,它同时具有艺术 ...

  • 学校领导班子整改落实情况汇报
  • 艺术学院领导班子整改落实情况汇报 依照学习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体部署,艺术学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于3月中旬正式启动,学习调研阶段已于4月初结束,分 析检查阶段也即将告一段落.根据学校统一安排,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在继续抓好理论学习的同时,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分析检查领导班子和 ...

  • 卡尔加里大学
  • 基本信息 卡尔加里大学 院校名称:卡尔加里大学|University of Calgary 学院类型:大学公立 建校时间:1945年 学生人数:31000人 地理位置:加拿大艾伯塔省 院校地址:Calgary, Alberta, Canada 2 学校简介 卡尔加里大学成立于1945年,原属阿尔伯塔 ...

  • 适合女生的专业 就业率高的专业
  • 适合女生的专业 就业率高的专业 自古以来,男女有别.与男生相比,女生普通具有伶牙俐齿的语言天赋.想象丰富的思维方式.细腻缜密的感性心理.温柔善良的母爱秉性--审视自己才能完善自己,认识自己才能规划未来.女生们注意了,以下介绍的这些专业不一定是你最喜欢的专业,但有可能是最适合你的专业. NO.1学前教 ...

  • 管理学演讲稿
  • 各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讲的课题是:管理学的魅力。 管理学有什么魅力?为什么要探讨管理学的魅力呢?这可是个新鲜的课题。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习这样,工作也这样。 一个学管理、干管理、研究管理的人,如果不能领略管理学的魅力,甚至把管理学看成是枯燥乏味的东西,那他对管理的学习和研究就缺乏基本 ...

  • 管理美学定义
  • 管理美学--科学与艺术审美创造的交融 摘要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体.本世纪以来,管理知识逐渐系统化,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已成为一门科学.而在管理实践中,既要运用管理知识,又要发挥创造性,采取适宜措施从而高效地实现目标,也是管理艺术性的体现.近年来,管理学的 ...

  • 北京市院校简介
  • [城市:北京] 学校 北京大学 地区 历史沿革 优势专业 学校特点 建校时间 1898 年 海淀区 北京大学 所属部门 是否"985"/"211" "985"/"211" 教育部 国立北京大学(将文理法扩充为文理法巟农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