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君子-邦无道

矛盾的君子——“邦无道”

《论语》中多次出现了“邦有道„„邦无道„„”句式。《论语••述而篇》有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泰伯篇》有“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卫灵公篇》有“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这几处都是表达了同样的意思,那就是邦有道,则可以入仕为官,或者向当政者提出自己的主张、发挥自己的才能,而邦无道的话,就退而归隐。可是在《微子篇》中对长沮、桀溺二人,孔夫子却做出了“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的反应。在 “子路遇丈人”一章中孔夫子又让子路对老丈说“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也就是说,夫子认为,邦无道的时候,如果为了保持自身的“洁”,退而归隐,那就是乱大伦。无论邦有道还是无道君子都理应行其义。

而且观夫子一生,也可以得知他并不主张邦无道就归隐的。《公冶长篇》中有“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的记述,也就是说邦有道,就一定不能荒废自己的才智,而邦无道的话,则需要能够保住自身免于刑戮,而后静待时机再次有所作为。那么该如何保住自身,而不被刑戮呢?《宪问篇》讲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也就是说邦有道可以正言正行,而邦无道的话,依然还是要保持正直,但是在言行上就需要谨慎、谦逊。这样才得以避免灾祸,保全自我。或者像宁武子那样“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也就是说邦无道的时候还是需要我们故作糊涂的,但是这种糊涂绝对不可以是去本身的正直。可是孔夫子又讲“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那邦无道的时候到底要不要“见”呢?

由此可以见得生于乱世,而又明知道之不行的孔夫子,对待“见”还是“隐”的问题是模棱两可的,或者说是“无可无不可”。夫子思想上或许是矛盾的,但是其行动已经证实,他没有像史鱼那样殉道,也没有像“老丈”和“长沮、桀溺”那样归隐,而是力所能及地“行其义”,这才是济世之心、仁爱之心。

矛盾的君子——“邦无道”

《论语》中多次出现了“邦有道„„邦无道„„”句式。《论语••述而篇》有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泰伯篇》有“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卫灵公篇》有“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这几处都是表达了同样的意思,那就是邦有道,则可以入仕为官,或者向当政者提出自己的主张、发挥自己的才能,而邦无道的话,就退而归隐。可是在《微子篇》中对长沮、桀溺二人,孔夫子却做出了“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的反应。在 “子路遇丈人”一章中孔夫子又让子路对老丈说“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也就是说,夫子认为,邦无道的时候,如果为了保持自身的“洁”,退而归隐,那就是乱大伦。无论邦有道还是无道君子都理应行其义。

而且观夫子一生,也可以得知他并不主张邦无道就归隐的。《公冶长篇》中有“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的记述,也就是说邦有道,就一定不能荒废自己的才智,而邦无道的话,则需要能够保住自身免于刑戮,而后静待时机再次有所作为。那么该如何保住自身,而不被刑戮呢?《宪问篇》讲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也就是说邦有道可以正言正行,而邦无道的话,依然还是要保持正直,但是在言行上就需要谨慎、谦逊。这样才得以避免灾祸,保全自我。或者像宁武子那样“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也就是说邦无道的时候还是需要我们故作糊涂的,但是这种糊涂绝对不可以是去本身的正直。可是孔夫子又讲“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那邦无道的时候到底要不要“见”呢?

由此可以见得生于乱世,而又明知道之不行的孔夫子,对待“见”还是“隐”的问题是模棱两可的,或者说是“无可无不可”。夫子思想上或许是矛盾的,但是其行动已经证实,他没有像史鱼那样殉道,也没有像“老丈”和“长沮、桀溺”那样归隐,而是力所能及地“行其义”,这才是济世之心、仁爱之心。


相关内容

  • 简述孔子思想存在的局限性
  • 简述孔子思想存在的局限性 从传承说谈孔子思想,发现一种奇特的现象,孔子生前和百年后的命途和景况截然不同.生前,孔子可谓意气风发,处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吾继周",效仿周公辅成王之经典,辅助鲁王或其他诸侯王成王者基业,不避艰难,屡受讥讽而不顾,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岂知,王侯都图霸 ...

  • 我读中庸之择善固执
  • 我读中庸之-择善固执 在朱熹评注的<中庸>里,有这样一段话:"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不偏不倚叫做"中",没有变化叫做"庸","中"是天下 ...

  • 为政以德教案(用)
  • ·<为政以德> 教学目标: 一.了解孔子的德政主张. 二.落实本课的字词句. 三.掌握课文中的词类活用. ··· 教学重点: 诵读原文,感受孔子思想:细析"季氏将伐颛臾"一节:整理活用现象.句式特点和相关成语. 教学难点: 孔子德政观点和固定句式. 教学方法: 诵读为 ...

  • 屈原与孔子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12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Dec,2007 各 师 成 心,其 异 如 面 -屈原与孔子.老子文化心理之比较 毛 庆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四川 成 ...

  • [论语泰伯]练习
  • <论语>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笃信好学,死守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 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 第八>)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 ...

  • [论语]中的名句赏析
  • <论语>中的名句赏析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朝闻道,夕死可矣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譬如为山,未成 ...

  • 晋灵公被弑:都是恶狗惹的祸?
  • 山东沂南汉墓石雕画之沂南北寨村墓中室东壁南立柱狗咬赵盾石雕画  (图源网络) 晋灵公被弑:都是恶狗惹的祸? --读刘基<郁离子>笔记 明王朝开国名臣刘基(刘伯温)著有一部寓言小品集<郁离子>,文风犀利遒劲,于诙谐幽默中针砭时弊,颇见胆识与功力,史家誉其"明乎吉凶祸福 ...

  • [论语]中孔子"慎言"修辞观对辅导员工作的启示
  • [摘 要]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对于这一要求,辅导员可以借鉴孔子的"慎言"修辞观为自己的工作提供方法指导.<论语>中孔子的"慎言"修辞观不仅规劝.教导别人要"慎言",还以具体的行为践行 ...

  • 庄子与孔子人生追求的对比
  • 庄子与孔子人生追求的对比 儒道两家向来非常重视人生意义问题.庄子对他所在的那个大动荡时代的人的痛苦境遇体验深切,他始终以哲人的慧识关怀着个体的解脱.他发问道:"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 若是芒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