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预防学校楼道拥挤踩踏事故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中小学楼道拥挤踩踏事故时有发生,惨痛的教训一次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同时也引起教育工作者深深的反思。学校是人员集中的场所,中小学生又是特殊群体,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和智力发展阶段,对突发事件的认识和应对能力非常有限,一旦发生校园楼道拥挤踩踏事故,造成的后果及损失极为惨重。为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今年春季开学初,县教育局局长魏军带领局机关有关人员对城内4所规模较大的小学的楼道安全管理问题进行了督查和调研。调研以实地查看和座谈的方式进行。每到一所学校,首先选择一个学生集中下楼的时间点对实际情况进行查看,例如,课间操或放学期间是上下楼梯学生最为集中的时段,很容易观察到学校在楼道安全管理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存在的漏洞。然后召集学校领导班子及相关人员进行座谈,由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校楼道安全管理的措施,其他人员作补充或提出疑问和困惑。最后,调研小组指出存在的隐患,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   一、学校现行措施   调研的4所学校规模都较大,特别是新城区3所学校还存在超大班容量的问题,如果管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就容易发生安全事故。通过调研,几所学校采取的主要措施为:   1.确保楼道畅通。楼道内不堆放杂物,并对楼道扶手及时维护加固,同时对楼道内的应急灯、安全出口标识等应急设备设施进行安全排查和维修。   2.安排楼道值班人员。学校都安排了课间和放学时间的楼道值班人员,并将值班安排表或楼道岗位责任牌张贴上墙。有的学校让环节干部担负值班的主要任务,因为环节干部责任意识较强,能够及时到位,且尽心尽责。有的学校还抽选部分学生参与楼道管理,既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也锻炼了他们的实际能力。   3.实行分时错峰放学。由于放学时间是学生最为集中的时间点,小学生淘气、贪玩,且急于回家互相拥挤在这时候表现比较明显,为避免人员过于集中,学校一般都采取了错峰放学。首先是低年级学生提前5~10分钟放学,放学时各班均整队集体行动,由班主任带到校门外,再由家长接走。课间操不要求统一下楼集中,各班的下课时间自然错开,避免人员集中。   4.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利用班会、团队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同时,课间10分钟值班人员严格制止学生在楼道内相互追逐、打闹等不良行为。   二、存在问题   1.有的学校虽然有制度,而且明确了责任,值班安排表张贴上墙,但由于落实不到位,安排、制度形同虚设,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2.有的学校安排学生在楼道值班,虽然能锻炼这部分学生的能力,但往往忽视了学生在这方面存在的缺陷。例如,有的值班学生面对淘气捣蛋的学生无法进行有效制止,有时有的学生由于上课无法及时到位,形成楼道口值班岗位空缺,或者一旦发生拥挤学生无法应对,存在很大的安全漏洞。   3.专任教师由于忙于课堂教学,而且责任意识没有上升到学校管理者的高度,因此,值班不到位,或者到位不作为的现象屡有发生,容易形成安全漏洞。   4.课间10分钟学生大都不下楼,但不少学生就在楼道内追逐、打闹,虽然不会造成较大拥挤、踩踏事故,但个别碰伤、摔伤的零星事故会发生。   5.体育课安排在上午最后一节的学校,放学后,容易形成学生在楼梯对流现象。   三、完善建议   1. 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并持之以恒。制度再好必须严格落实到位才能使之起到真正的作用。因此,学校一定要将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位,防止值班人员缺岗缺位。而且一定要将各种相关制度持之以恒地执行下去,不容松懈麻痹。   2. 不易让学生担负课间楼道值班的主要任务。学校可以抽选学生参与楼道管理,但只能是辅助管理,不能起主要作用。如京蒙小学的做法是由3位副校长分别负责一层楼的楼道安全管理任务,且每层楼的各个楼道口由学校其他环节干部负责值守,由于校领导和环节干部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较强,都能及时到岗,发现问题也能及时处理,有效维持了楼道秩序,从而避免发生拥挤。   3. 对专任教师值班要进行有效管控。针对值班教师缺位或不作为的现象,学校一定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对值班老师的管控,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4. 加强课间楼道管理,制止学生课间在楼道追逐打闹的行为。一是班主任要加强管理教育,二是值班人员也要制止学生的这种行为,不能听之任之。   5. 建议最后一节上体育课的班级,上课前老师要提醒学生将中午带回家的用品一并带到操场,放学后不再上楼取东西,这样就避免了放学期间楼道内学生对流现象的发生。   6.加强安全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学校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和自救能力,并能在学校日常生活中遵守规则,自觉维持秩序,不起哄,不打闹,不做危险动作,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学校要开展预防楼道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严重后果及防范措施,了解在楼梯间打闹、搞恶作剧的危险性。学校还要在教学楼楼梯间设置指示、警示标志,如“上下楼梯,靠右行走”“依次慢行,井然有序”“上楼一步一个台阶,人生一步一个脚印”等标语,告诫学生上下楼梯要遵守秩序、注意安全。学校每学期要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应急疏散演练活动,以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近年来,中小学楼道拥挤踩踏事故时有发生,惨痛的教训一次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同时也引起教育工作者深深的反思。学校是人员集中的场所,中小学生又是特殊群体,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和智力发展阶段,对突发事件的认识和应对能力非常有限,一旦发生校园楼道拥挤踩踏事故,造成的后果及损失极为惨重。为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今年春季开学初,县教育局局长魏军带领局机关有关人员对城内4所规模较大的小学的楼道安全管理问题进行了督查和调研。调研以实地查看和座谈的方式进行。每到一所学校,首先选择一个学生集中下楼的时间点对实际情况进行查看,例如,课间操或放学期间是上下楼梯学生最为集中的时段,很容易观察到学校在楼道安全管理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存在的漏洞。然后召集学校领导班子及相关人员进行座谈,由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校楼道安全管理的措施,其他人员作补充或提出疑问和困惑。最后,调研小组指出存在的隐患,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   一、学校现行措施   调研的4所学校规模都较大,特别是新城区3所学校还存在超大班容量的问题,如果管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就容易发生安全事故。通过调研,几所学校采取的主要措施为:   1.确保楼道畅通。楼道内不堆放杂物,并对楼道扶手及时维护加固,同时对楼道内的应急灯、安全出口标识等应急设备设施进行安全排查和维修。   2.安排楼道值班人员。学校都安排了课间和放学时间的楼道值班人员,并将值班安排表或楼道岗位责任牌张贴上墙。有的学校让环节干部担负值班的主要任务,因为环节干部责任意识较强,能够及时到位,且尽心尽责。有的学校还抽选部分学生参与楼道管理,既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也锻炼了他们的实际能力。   3.实行分时错峰放学。由于放学时间是学生最为集中的时间点,小学生淘气、贪玩,且急于回家互相拥挤在这时候表现比较明显,为避免人员过于集中,学校一般都采取了错峰放学。首先是低年级学生提前5~10分钟放学,放学时各班均整队集体行动,由班主任带到校门外,再由家长接走。课间操不要求统一下楼集中,各班的下课时间自然错开,避免人员集中。   4.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利用班会、团队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同时,课间10分钟值班人员严格制止学生在楼道内相互追逐、打闹等不良行为。   二、存在问题   1.有的学校虽然有制度,而且明确了责任,值班安排表张贴上墙,但由于落实不到位,安排、制度形同虚设,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2.有的学校安排学生在楼道值班,虽然能锻炼这部分学生的能力,但往往忽视了学生在这方面存在的缺陷。例如,有的值班学生面对淘气捣蛋的学生无法进行有效制止,有时有的学生由于上课无法及时到位,形成楼道口值班岗位空缺,或者一旦发生拥挤学生无法应对,存在很大的安全漏洞。   3.专任教师由于忙于课堂教学,而且责任意识没有上升到学校管理者的高度,因此,值班不到位,或者到位不作为的现象屡有发生,容易形成安全漏洞。   4.课间10分钟学生大都不下楼,但不少学生就在楼道内追逐、打闹,虽然不会造成较大拥挤、踩踏事故,但个别碰伤、摔伤的零星事故会发生。   5.体育课安排在上午最后一节的学校,放学后,容易形成学生在楼梯对流现象。   三、完善建议   1. 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并持之以恒。制度再好必须严格落实到位才能使之起到真正的作用。因此,学校一定要将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位,防止值班人员缺岗缺位。而且一定要将各种相关制度持之以恒地执行下去,不容松懈麻痹。   2. 不易让学生担负课间楼道值班的主要任务。学校可以抽选学生参与楼道管理,但只能是辅助管理,不能起主要作用。如京蒙小学的做法是由3位副校长分别负责一层楼的楼道安全管理任务,且每层楼的各个楼道口由学校其他环节干部负责值守,由于校领导和环节干部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较强,都能及时到岗,发现问题也能及时处理,有效维持了楼道秩序,从而避免发生拥挤。   3. 对专任教师值班要进行有效管控。针对值班教师缺位或不作为的现象,学校一定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对值班老师的管控,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4. 加强课间楼道管理,制止学生课间在楼道追逐打闹的行为。一是班主任要加强管理教育,二是值班人员也要制止学生的这种行为,不能听之任之。   5. 建议最后一节上体育课的班级,上课前老师要提醒学生将中午带回家的用品一并带到操场,放学后不再上楼取东西,这样就避免了放学期间楼道内学生对流现象的发生。   6.加强安全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学校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和自救能力,并能在学校日常生活中遵守规则,自觉维持秩序,不起哄,不打闹,不做危险动作,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学校要开展预防楼道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严重后果及防范措施,了解在楼梯间打闹、搞恶作剧的危险性。学校还要在教学楼楼梯间设置指示、警示标志,如“上下楼梯,靠右行走”“依次慢行,井然有序”“上楼一步一个台阶,人生一步一个脚印”等标语,告诫学生上下楼梯要遵守秩序、注意安全。学校每学期要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应急疏散演练活动,以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相关内容

  • 预防校园踩踏事件实施方案
  • 关于印发<巩义市教体系统冬季安全月暨 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实施方案>的 通 知 各镇(办)教研中心.局直各单位: 现将<巩义市教体系统冬季安全月暨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望各单位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并按通知精神全面仔细排查学校室内外通道,特别是楼道和照明情况 ...

  • 突发学生楼道拥挤踩踏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 苍溪县龙王镇中心小学校 突发学生楼道拥挤踩踏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执行上级<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安全工作,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的通知>精神,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结合我校现有校舍条件的状况,为坚 ...

  • 关于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的措施
  •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的安全工作,严防校园拥挤踩踏事故关于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的措施 的发生,切实保障广大学生的人身安全,我们特采取如下措施: 一.学校召开专题会议教育全体教师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quo ...

  • 学校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
  • XXX学校 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 2011年度 据统计,在全国发生的多起中小学生拥挤踩踏事故中,发生在楼梯间的比例非常高,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1%.因楼道拥挤发生的伤亡事故,已成为中小学安全事故的突出问题.为预防楼梯间拥挤伤亡事故的发生,特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 一.健全制度.落 ...

  • 楼道防踩踏应急预案2016秋
  • 游仙区红卫博爱小学 防震防踩踏应急演练预案 为了确保我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做好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结合我校现有校舍条件的状况,为坚决杜绝因楼道拥挤而产生踩踏伤害事故,学校特制定如下应急演练方案: 一.组织机构与职责 学校成立突发事故应急处理 ...

  • 预防踩踏事故应急预案
  • 杞县地球村幼儿园 预防踩踏事故应急预案 为了进一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防范校园踩踏事件的发生,培养训练有素的应急组织,提高应急救援能力,降低突发灾害和侵袭的危害程度,保证全园师生的人身安全,根据县教体局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安全领导小组 组 长:张芪溦 副组长:王梦 ...

  • 小学防踩踏应急预案
  • **小学防踩踏应急预案 为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预防学生楼梯踩踏事故的发生,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预防学生楼梯踩踏事故应急预案: 一 .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学校防止楼梯拥挤踩踏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组 长: 副 组长: 成 员:全体教师 组长工作职责:及时听取事故情况汇报,立即召集 ...

  • 学校周边环境治理
  • 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计划 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已成为学生家长和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县各级党委.政府对此高度重视,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就读环境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是一项综合工程,具有复杂性.长期性等特点,校园周边环境"乱 ...

  • 预防学生拥挤踩踏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
  • 合马小学校本部2010年度 预防学生拥挤踩踏安全事故 应 急 预 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教育方针,创建平安校园,完善安全工作管理机制,学校特制订<预防学生拥挤踩踏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希望全校师生能自觉遵守规定,杜绝恶性事故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