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调剂技术论文

中药调剂技术分析

【摘要】有效的减少调剂过程中的差错,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学服务是每个药剂人员的责任。我们只有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修养素质,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用药差错,推动药学服务的提高和完善。

【关键词】中药 调剂 技术

中药调剂系指按照医师临床处方所开列的药物,准确地为患者配制药剂的操作技术,通常应有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包装、发药等六个程序。包括汤剂饮片的调配和汤剂的制备,中成药制剂的调配,以及根据医师处方为患者临时配制其他药剂等工作。

中药调剂的一般程序分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包装、发药等六个程序。分述如下。

1.审方 审方系指药房审方人员审查医师为患者开写的处方。合格的处方经审方人签字后即可交计价员计价收费,对于有疑问或不合格的处方,应即与处方医师联系,问明原因,协商处理,决不能只凭主观臆断或随意处理。审方着重审查以下项目:①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处方日期、医师签字等是否清楚,公费者需查验公费证与号码。②药名书写是否清楚准确,剂量是否超出正常量,对儿童及年老弱者尤需注意。③毒、麻药品处方是否符合规定,处方中是否有“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等配伍禁忌药存在。④需特殊处理的药物有否“脚注”,“并开药”(指处方中共中央2-3味药物合并开在一起,多半是疗效基本相同,如二冬即指天冬和麦冬,或是常用配伍使用如知柏即指知母和黄柏)是否明确等。⑤处方中药物本调剂室是否备全等。

2.计价 必须准确、迅速,以缩短患者取药时间。

3.调配 调配系指调剂人员根据己有审方人签字,并己交款的医师处方,准确地调配药物的操作。配方时按处方药物顺序逐味称量;需特殊处理的药物如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等应单独包装,并注明处理方法;若调配中成药处方,则按处方规定的品名、规格、药量调配;调配人员必须精神集中,认真仔细,切勿拿错药品或称错用量;处方应逐张调配,以免混淆;急诊处方应优先调配;保持配方室的工作台、称量器具及用具等整齐清洁等。总之,必须采取积极措施,保证配方质量。调配完毕,自查无误后签名盖章,交核对员核对。

4.复核、包装与发药 为保证患者用药有效安全,防止调配差错与遗漏,对已调配好的药剂在配方自查基础上,再由有经验的中药师,进行一次全面细致核对,重点核对调配的药物和用量与处方是否相符;需特殊处理的药物是否按要求作了特殊处理;配制的药物有无虫蛀和发霉等质量问题;毒性药和有配伍禁忌药及贵重细料药的应用是否得当;调配者有否签字等。经核对无误后复核人员签名盖章,即可装袋发药。

包装的药袋上写明患者的全名。中成药还须写明用法与用量。

发药是调剂工作中最后一环,按取药牌发药,发药时要与患者核对姓名剂数,无误后再向患者耐心地交待煎服法和注意事项,务使患者完全明了,以保证患者用药有效。

由于我公司每日调配的处方量比较大,而且它又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差错事故时有发生。在这里我就在我公司中药调剂过程中常见的差错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调配差错原因

1、医生书写处方不规范

医生处方不规范,书写潦草,调剂人员有时辨认不清,导致错误调配。医生的这种态度给药房的调配人员带来很大的麻烦,不仅影响了调配处方的速度,而且还很容易使一些药物名称相似的药品看错,发错。如桂枝-桔梗,黄芪-黄芩等。还有,有的医生书写数字0和单位g 连在一起,例如50g 有时就辨认不清是五克还是五十克。这些都很容易造成错误的调配。

2、药品名称相似

中药的种类有很多,且命名也多种多样,有的中药名称仅一字之差的就有很多,如不仔细辨

认在调剂过程中很容易调差。也有一些药物一药多名、一名多药的现象存在,这些名称相似的饮片调剂人员很容易混淆。也有一些药物具有相似或相同的别名,如不是很了解它们的来源和功效,在调剂过程中也很容易混淆,如补骨脂别名“破故纸”,为补阳药,而木蝴蝶别名“云故纸”、“千层纸”,为化痰止咳平喘药,调配时一定要仔细辨认,切勿将“破故纸”错发为木蝴蝶。

3、药品外观、体积形态相似

由于调剂人员的专业技能不强,有些外观、形态相似的药物很容易在装斗时错装,进而导致调配时错误。

4、调剂人员因素

有些调剂人员由于个人情绪或未休息好,上班时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或患者较多调配处方时过于急躁,造成落药,调错药现象。另外还可能在发药时患者同名,没有辨别患者其他信息直接将药发出去,而使患者用药效果不佳或无效。

5、饮片调剂量不准

饮片调配是依据医生处方要求,将加工合格的中药饮片,调制成便于患者内服或外用的药剂的过程,调配的工具是戥子。

关于操作方面, 调剂操作规程明确规定:每剂药误差正负不得超过5%,一方多剂时应严格按递减分戥法逐剂进行复戥,禁止凭视觉主观估计。但是尽管如此,目前仍存在着调剂人员“以估代称”、“以手代戥”的现象。可想而知,这样做是很难达到调配剂量准确无误的,而药物的剂量在临床上是治疗疾病的主要因素。

6、处方应付不准确

调剂人员对处方应付掌握不熟,如书写“白术”按实用中药调剂手册[2]应付“炒白术”,书写“龙骨”应付“煅龙骨”。也有些医生对处方应付不太了解,不知所开药物药房应付何品种,从而出现医生用药意图与药房实际配付品种不一致。

7、调配人员责任心不强

处方调配时不认真,聊天说笑;分剂时马马虎虎, 不均匀;光顾快而忽视了调剂质量,调配后不自我复核或复核徒于形式;遇到处方有疑问不明之处,怕麻烦,不与原处方医生联系,而是盲目猜测,估读估认; 同一张处方两人甚至多人同时调配,由于相互之间协调不好,重复称取或遗漏药味;对特殊处理药物不按调剂常规或脚注要求调配等等。

二、 解决对策

1、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中药饮片调配工作是整个中药调配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最容易出现差错的环节,因此非药剂人员或未经培训的人员不得直接从事中药调配工作,新分配的或实习进修人员必须加强带教工作,对一些贵细药和毒麻药要有专人专柜管理,药房应有严格的值班制度和管理制度,中药调配人员上班时间必须集中精力配方,安静整洁的工作环境有利于配方。因此,应强调药房重地非本室人员不得入内的管理规定,提高中药房调配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加强医德医风与责任感教育。

2、提高中药调剂人员的业务水平

中药调剂是一项涉及知识面很广的专业技术工作,中药调剂人员只有全面提高专业素质,掌握各专业的理论知识,才能保证中药调剂的工作质量,充分配合临床工作的需要。认真把好审方、调配、复核等关键环节,做到制度化和规范化,在调剂过程中发现处方不规范,应与处方医师沟通,并及时纠止或重签名。确保调剂质量和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

3、加强调剂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

中药调剂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要充分认识到中药调剂工作的重要性,一丝不苟对待调剂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总之,有效的减少调剂过程中的差错,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学服务是每个药剂人员的责任。我们只有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修养素质,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用药差错,推动药学服务的提高和完善。

参 考 文 献

1、张元忠, 腾焕昭. 实用中药调剂手册.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55.

2、崔敬, 杨毅恒. 门诊中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分析.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7,4(5):60-61.

中药调剂技术分析

【摘要】有效的减少调剂过程中的差错,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学服务是每个药剂人员的责任。我们只有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修养素质,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用药差错,推动药学服务的提高和完善。

【关键词】中药 调剂 技术

中药调剂系指按照医师临床处方所开列的药物,准确地为患者配制药剂的操作技术,通常应有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包装、发药等六个程序。包括汤剂饮片的调配和汤剂的制备,中成药制剂的调配,以及根据医师处方为患者临时配制其他药剂等工作。

中药调剂的一般程序分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包装、发药等六个程序。分述如下。

1.审方 审方系指药房审方人员审查医师为患者开写的处方。合格的处方经审方人签字后即可交计价员计价收费,对于有疑问或不合格的处方,应即与处方医师联系,问明原因,协商处理,决不能只凭主观臆断或随意处理。审方着重审查以下项目:①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处方日期、医师签字等是否清楚,公费者需查验公费证与号码。②药名书写是否清楚准确,剂量是否超出正常量,对儿童及年老弱者尤需注意。③毒、麻药品处方是否符合规定,处方中是否有“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等配伍禁忌药存在。④需特殊处理的药物有否“脚注”,“并开药”(指处方中共中央2-3味药物合并开在一起,多半是疗效基本相同,如二冬即指天冬和麦冬,或是常用配伍使用如知柏即指知母和黄柏)是否明确等。⑤处方中药物本调剂室是否备全等。

2.计价 必须准确、迅速,以缩短患者取药时间。

3.调配 调配系指调剂人员根据己有审方人签字,并己交款的医师处方,准确地调配药物的操作。配方时按处方药物顺序逐味称量;需特殊处理的药物如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等应单独包装,并注明处理方法;若调配中成药处方,则按处方规定的品名、规格、药量调配;调配人员必须精神集中,认真仔细,切勿拿错药品或称错用量;处方应逐张调配,以免混淆;急诊处方应优先调配;保持配方室的工作台、称量器具及用具等整齐清洁等。总之,必须采取积极措施,保证配方质量。调配完毕,自查无误后签名盖章,交核对员核对。

4.复核、包装与发药 为保证患者用药有效安全,防止调配差错与遗漏,对已调配好的药剂在配方自查基础上,再由有经验的中药师,进行一次全面细致核对,重点核对调配的药物和用量与处方是否相符;需特殊处理的药物是否按要求作了特殊处理;配制的药物有无虫蛀和发霉等质量问题;毒性药和有配伍禁忌药及贵重细料药的应用是否得当;调配者有否签字等。经核对无误后复核人员签名盖章,即可装袋发药。

包装的药袋上写明患者的全名。中成药还须写明用法与用量。

发药是调剂工作中最后一环,按取药牌发药,发药时要与患者核对姓名剂数,无误后再向患者耐心地交待煎服法和注意事项,务使患者完全明了,以保证患者用药有效。

由于我公司每日调配的处方量比较大,而且它又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差错事故时有发生。在这里我就在我公司中药调剂过程中常见的差错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调配差错原因

1、医生书写处方不规范

医生处方不规范,书写潦草,调剂人员有时辨认不清,导致错误调配。医生的这种态度给药房的调配人员带来很大的麻烦,不仅影响了调配处方的速度,而且还很容易使一些药物名称相似的药品看错,发错。如桂枝-桔梗,黄芪-黄芩等。还有,有的医生书写数字0和单位g 连在一起,例如50g 有时就辨认不清是五克还是五十克。这些都很容易造成错误的调配。

2、药品名称相似

中药的种类有很多,且命名也多种多样,有的中药名称仅一字之差的就有很多,如不仔细辨

认在调剂过程中很容易调差。也有一些药物一药多名、一名多药的现象存在,这些名称相似的饮片调剂人员很容易混淆。也有一些药物具有相似或相同的别名,如不是很了解它们的来源和功效,在调剂过程中也很容易混淆,如补骨脂别名“破故纸”,为补阳药,而木蝴蝶别名“云故纸”、“千层纸”,为化痰止咳平喘药,调配时一定要仔细辨认,切勿将“破故纸”错发为木蝴蝶。

3、药品外观、体积形态相似

由于调剂人员的专业技能不强,有些外观、形态相似的药物很容易在装斗时错装,进而导致调配时错误。

4、调剂人员因素

有些调剂人员由于个人情绪或未休息好,上班时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或患者较多调配处方时过于急躁,造成落药,调错药现象。另外还可能在发药时患者同名,没有辨别患者其他信息直接将药发出去,而使患者用药效果不佳或无效。

5、饮片调剂量不准

饮片调配是依据医生处方要求,将加工合格的中药饮片,调制成便于患者内服或外用的药剂的过程,调配的工具是戥子。

关于操作方面, 调剂操作规程明确规定:每剂药误差正负不得超过5%,一方多剂时应严格按递减分戥法逐剂进行复戥,禁止凭视觉主观估计。但是尽管如此,目前仍存在着调剂人员“以估代称”、“以手代戥”的现象。可想而知,这样做是很难达到调配剂量准确无误的,而药物的剂量在临床上是治疗疾病的主要因素。

6、处方应付不准确

调剂人员对处方应付掌握不熟,如书写“白术”按实用中药调剂手册[2]应付“炒白术”,书写“龙骨”应付“煅龙骨”。也有些医生对处方应付不太了解,不知所开药物药房应付何品种,从而出现医生用药意图与药房实际配付品种不一致。

7、调配人员责任心不强

处方调配时不认真,聊天说笑;分剂时马马虎虎, 不均匀;光顾快而忽视了调剂质量,调配后不自我复核或复核徒于形式;遇到处方有疑问不明之处,怕麻烦,不与原处方医生联系,而是盲目猜测,估读估认; 同一张处方两人甚至多人同时调配,由于相互之间协调不好,重复称取或遗漏药味;对特殊处理药物不按调剂常规或脚注要求调配等等。

二、 解决对策

1、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中药饮片调配工作是整个中药调配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最容易出现差错的环节,因此非药剂人员或未经培训的人员不得直接从事中药调配工作,新分配的或实习进修人员必须加强带教工作,对一些贵细药和毒麻药要有专人专柜管理,药房应有严格的值班制度和管理制度,中药调配人员上班时间必须集中精力配方,安静整洁的工作环境有利于配方。因此,应强调药房重地非本室人员不得入内的管理规定,提高中药房调配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加强医德医风与责任感教育。

2、提高中药调剂人员的业务水平

中药调剂是一项涉及知识面很广的专业技术工作,中药调剂人员只有全面提高专业素质,掌握各专业的理论知识,才能保证中药调剂的工作质量,充分配合临床工作的需要。认真把好审方、调配、复核等关键环节,做到制度化和规范化,在调剂过程中发现处方不规范,应与处方医师沟通,并及时纠止或重签名。确保调剂质量和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

3、加强调剂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

中药调剂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要充分认识到中药调剂工作的重要性,一丝不苟对待调剂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总之,有效的减少调剂过程中的差错,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学服务是每个药剂人员的责任。我们只有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修养素质,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用药差错,推动药学服务的提高和完善。

参 考 文 献

1、张元忠, 腾焕昭. 实用中药调剂手册.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55.

2、崔敬, 杨毅恒. 门诊中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分析.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7,4(5):60-61.


相关内容

  • 中 药 调 剂 技 术 的 分 析
  • 中 药 调 剂 技 术 的 分 析 作者:吴燕翼 [摘要]中药调剂系指按照中医处方要求,正确的调配,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治疗效果,调剂人员担负着确保临床疗效的重要任务.它是一项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的工作."调剂"与"处方"一样,具有法律上的责任,同时它的工作 ...

  • 中药药事管理封面
  • 目 第五章 中药药事管理 录 5.1 对临床使用中药进行监督.评价和指导,合理遴选医疗机构内使 用的中药的落实情况 2009 年上半年临床使用中药的监督评价报告-------- 2009 年下半年临床使用中药的监督评价报告-------- 2010 年上半年临床使用中药的监督评价报告-------- ...

  • 河南省处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 [医疗质量] 河南省处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处方书写与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 <处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

  • GSP与销售服务
  • GSP是一个完整性系统工程,它涉及药品经营企业经营运作的方方面面,企业在完成了药品的购进.验收.储存与养护后,销售环节服务要求也是不容忽视的,首先应该注意的是药品的陈列: 药品陈列 1.药品陈列的基本要求 药品零售企业在陈列药品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经营特点正确选择按品种.规格.剂型.用途或存放要求进行分 ...

  • 中药饮片处方应付中常见问题论文
  • 浅析中药饮片处方应付中的常见问题 [摘要] 分析中药饮片处方应付中的常见问题,包括饮片品种.炮制规格.并开.脚注错误等几个方面.针对上述问题探讨应对措施,从临床中医师和调剂人员两方面入手,提高业务水平,保证用药安全有效,以供今后的临床调剂工作参考. [关键词] 中药饮片:处方应付:常见问题 处方应付 ...

  • 中医药药事管理规定2010.2.9
  •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规定 1.饮片名.指凡临床处方上出现的中药名,都默认为是饮片名.饮 片名可与药材名相同,例如,天葵子.酸枣仁.王不留行.地黄.大青 叶.白鲜皮.甘草.白及.防风.首乌藤.砂仁等.饮片名使用现行<中 国药典>上规定的法定名称,对现行<中国药典& ...

  • 医院处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 五大连池市人民医院 <处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院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 ...

  • 广州市医药技能鉴定站
  • 机构编码鉴定站名称鉴定职业(工种)鉴定等级地址及联系电话负责人 19772014广东省医药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医药商品购销员、中药购销员、医药商品营业员(西药)、医药商品营业员(中药)、中药调剂员、药物制剂工、中药制剂工、药物检验工、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员、医疗器械购销员、化妆品配制员初级、中 ...

  • 毒性中药的调剂管理
  • 毒性中药的调剂与管理 (一) 毒性中药管理 毒性中药系指毒性剧烈.治疗量与中毒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一类中药. 1. 毒性中药的收购.经营,由各级医药管理部门指定的药品经营单位负责; 配方用药由国营药店.医疗单位负责.其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均不得从事毒性中药的收购.经营和配方业务.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