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

班级:20131212

姓名:高顺勇

学号:2013121238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4、记住15℃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5、了解回声是怎样形成的。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观察能力和初步研究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并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教学难点】

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教学方法】“学做导合一”

教学过程:

导入: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声音在水里能不能传播?宇航员在月球上能和地球上一样交谈吗?带着各种对声

音的疑问,今天开始,我们将一同走进声音的世界,首先要共同探讨的是《声音

的产生与传播》。

明确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4、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5、记住15℃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6、了解回声是怎样形成的。

一、按照自学提纲阅读

(一)学生阅读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教师巡视)

1、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变化。再用手摸住自己的喉咙,读一段文字,仔细体会手的感觉。然后停止读,体会手的感觉,两次一样吗?

2、声音的产生演示实验: 声源:发出声音的物体叫做声源。

(1)、敲打音叉——音叉振动,发声。握住振动的音叉,声音马上停止。

(2)、人发声靠的是声带的振动;笛子发声靠的空气的振动; 要使笛子发出声音,必须用口来吹,使管子里的空气发生振动 。 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3)、扩展:录制声音

怎样保存声音:将发声体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

规律去振动 ,就会产生与原来一样的声音。

3、介质:

(1)、如右图,A 同学轻敲桌子,B 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

上。B 同学能(选“能”或“不能”)听到声音。从这 个实验可以得出: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2)、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这是因为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我们平常听到的声音一般是靠空气作为介质传播的。

4、真空不传声

如图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中,逐渐抽出里面的空气,

注意声音的变化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注意声音的变化。

(1)该实验的现象是逐渐抽出空气,铃声减弱至听不到声音; 随着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铃声又逐渐增强 。

(2)该实验的结论是: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月球上的宇航员靠无线电交谈。

5、声波:以击鼓为例:鼓面的振动带动周围空气的振动,

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因此声音以波的形式 对外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二)学生展示,讨论提纲问题

(三)学生提问,讨论生成问题

三、教师分析归纳知识点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是声音传播的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四、课堂训练

(一)、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视)

1、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 摩擦产生的,然后通过空气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2、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_振动停止,发声也

停止_.

3、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 )

A 、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 B、“土电话”靠固体传声

C 、声音在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的慢 D、真空不能传声。

4、四川芦山县发生地震后,中国救援队第一时间到达灾区抗震救灾,被困在建筑屋废墟中的遇险者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就近的铁制管道,这种做法主要是利用铁管能够向外(B )

A 、传热 B、传声 C、通风 D、导电

5、下列实验中,不能够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是(B )

A .把一支短铅笔固定在大钟上,敲响大钟,拿一张纸迅速从笔尖上划过,纸上留下锯齿状的曲线

B .敲铁管的一端,在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

C .在音箱上放一些塑料泡沫,塑料泡沫会随着音乐起舞

D .把敲响的音叉接触悬挂着塑料泡沫球,塑料泡沫球被弹起

6、如图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

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 )

A .声音产生的原因 B.真空能否传声

C .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第6题图

7、小明将手机悬挂在密闭的玻璃瓶中,用抽气机抽去瓶中的空气,打电话呼叫瓶内的手机,你 不能(“能”或“不能”)听到瓶内手机的声音,这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8、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中能随音乐起舞;海豚能随驯兽员的哨声在水中表演节目,这说明声音在水中也可以传播。隔墙有耳表明固体能传声。

(二)学生展示,教师检查学生训练情况

四、质疑解难

五、布置作业:完成课本P31“动手动脑学物理”练习

【板书设计】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源: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二、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真空不传声

四、声速:

v 固体 v 液体 v 气体1、

2、回声

五、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人耳的构造

2、骨传导

【教后反思】

>

班级:20131212

姓名:高顺勇

学号:2013121238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4、记住15℃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5、了解回声是怎样形成的。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观察能力和初步研究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并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教学难点】

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教学方法】“学做导合一”

教学过程:

导入: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声音在水里能不能传播?宇航员在月球上能和地球上一样交谈吗?带着各种对声

音的疑问,今天开始,我们将一同走进声音的世界,首先要共同探讨的是《声音

的产生与传播》。

明确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4、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5、记住15℃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6、了解回声是怎样形成的。

一、按照自学提纲阅读

(一)学生阅读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教师巡视)

1、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变化。再用手摸住自己的喉咙,读一段文字,仔细体会手的感觉。然后停止读,体会手的感觉,两次一样吗?

2、声音的产生演示实验: 声源:发出声音的物体叫做声源。

(1)、敲打音叉——音叉振动,发声。握住振动的音叉,声音马上停止。

(2)、人发声靠的是声带的振动;笛子发声靠的空气的振动; 要使笛子发出声音,必须用口来吹,使管子里的空气发生振动 。 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3)、扩展:录制声音

怎样保存声音:将发声体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

规律去振动 ,就会产生与原来一样的声音。

3、介质:

(1)、如右图,A 同学轻敲桌子,B 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

上。B 同学能(选“能”或“不能”)听到声音。从这 个实验可以得出: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2)、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这是因为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我们平常听到的声音一般是靠空气作为介质传播的。

4、真空不传声

如图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中,逐渐抽出里面的空气,

注意声音的变化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注意声音的变化。

(1)该实验的现象是逐渐抽出空气,铃声减弱至听不到声音; 随着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铃声又逐渐增强 。

(2)该实验的结论是: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月球上的宇航员靠无线电交谈。

5、声波:以击鼓为例:鼓面的振动带动周围空气的振动,

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因此声音以波的形式 对外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二)学生展示,讨论提纲问题

(三)学生提问,讨论生成问题

三、教师分析归纳知识点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是声音传播的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四、课堂训练

(一)、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视)

1、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 摩擦产生的,然后通过空气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2、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_振动停止,发声也

停止_.

3、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 )

A 、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 B、“土电话”靠固体传声

C 、声音在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的慢 D、真空不能传声。

4、四川芦山县发生地震后,中国救援队第一时间到达灾区抗震救灾,被困在建筑屋废墟中的遇险者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就近的铁制管道,这种做法主要是利用铁管能够向外(B )

A 、传热 B、传声 C、通风 D、导电

5、下列实验中,不能够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是(B )

A .把一支短铅笔固定在大钟上,敲响大钟,拿一张纸迅速从笔尖上划过,纸上留下锯齿状的曲线

B .敲铁管的一端,在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

C .在音箱上放一些塑料泡沫,塑料泡沫会随着音乐起舞

D .把敲响的音叉接触悬挂着塑料泡沫球,塑料泡沫球被弹起

6、如图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

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 )

A .声音产生的原因 B.真空能否传声

C .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第6题图

7、小明将手机悬挂在密闭的玻璃瓶中,用抽气机抽去瓶中的空气,打电话呼叫瓶内的手机,你 不能(“能”或“不能”)听到瓶内手机的声音,这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8、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中能随音乐起舞;海豚能随驯兽员的哨声在水中表演节目,这说明声音在水中也可以传播。隔墙有耳表明固体能传声。

(二)学生展示,教师检查学生训练情况

四、质疑解难

五、布置作业:完成课本P31“动手动脑学物理”练习

【板书设计】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源: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二、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真空不传声

四、声速:

v 固体 v 液体 v 气体1、

2、回声

五、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人耳的构造

2、骨传导

【教后反思】


相关内容

  • [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案
  • <3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与实验,知道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2.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探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 2.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掌握 ...

  • [声音的传播]教案
  • 声音的传播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 过程与方法: 借助实验和想象,对声音传播的方式进行描述.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进行比较.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从实验中获取事实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 ...

  •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及反思-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学目标] 第五课时 科学概念: 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 过程与方法: 借助实验和想象,对声音传播的方式进行描述.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进行比较.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从实验中获取事实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 ...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1
  •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初二学生由于刚刚进入物理学科的学习,会感到物理与自己的生活有很大距离.因此拉近物理与生活的关系,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非常关键的.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这节课的内容特点决定了它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因此,本节课的设计就从充分发挥学 ...

  • 苏教版科学四上[声音的传播]word教案
  •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三单元 奇妙的声音王国 2. 声音的传播 教学目的:知道声音要通过物质传播到达人的耳朵. 过程与技能 1. 能够对声音在物体中的传播方向作出假设,并设计相应的实验,找到问题的答案. 2. 会按步骤实施实验计划,仔细观察,认真比较. 科学知识 1. 通过实验知道声音能在 ...

  •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教案案例
  •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上课开始,我准备了三个能敲出声音的物体,木盒.老师喝水的茶杯和一个小鼓.老师:请同学们把眼睛闭上,老师用细棍棒敲击其中任意一个,看谁能分辨出来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学生:情绪高昂,在觉得物理课好玩的同时,也小看这样的游戏!实践证明,学生的判别能力是 ...

  • [电磁波的海洋]教案1
  • 电磁波的海洋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2.知道光速是电磁波以及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通过演示了解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提高学生应用科学文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概括总结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对电 ...

  •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教案
  • 引 言 一. 教学目的: 1. 了解各种有趣物理现象; 2. 知道物理实验是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 3. 了解科技探究的一般过程; 4. 能对某一物理现象按常规步骤进行探究.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产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2. 知道什么是物理学, ...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2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案例与设计 1 学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能听出. 学生: 通过直观感受,提高 1.声音是怎样产兴趣,加强 生的? 2.我们人耳是怎 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亲自经历,感受才最深刻 资源的不 样听到声音的? 程 电铃声,钢琴曲片段,工厂烧电焊声,丛林中的鸟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