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经典纠错笔记:地理(1)

高三经典纠错笔记:地理(1)

高三经典纠错笔记:地理(1)

易错点1

对地图三要素理解不清

易错分析: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1)忽视图中的指向标,仍然按照“上北下南”的方法判断方向;(2)对比例尺理解错误,不清楚比例尺的缩放状况。

同学们在复习中要关注以下相关知识:

一、如何在地图上确定方向

1. 在一幅地图上判断方向,首先要看是否有经纬网或指向标,如果有经纬网,则根据经纬线的走向判断(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如果有指向标,则根据指向标的箭头方向来判断(一般箭头指向北方);在没有经纬网和指向标的情况下,按照一般规律来判断(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 在有经纬网或者指向标的情况下,由于其方向与普通情况不一致,同学们极易判断错误,判断时可换试卷或者书本的角度,使其与我们习惯的方向一致(即面对地图,上侧为北方),然后进行判断。

3. 以上情况为平面上方向的判断。在宇宙空间中,如地球公示意图中,只有东西方向,且方向根据地球公的情况来判断(地球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二、比例尺复习点睛

1. 比例尺的缩放

地图比例尺缩放的计算中常出现“放大(缩小) ”、“放大到(缩小到) ”和“放大了(缩小了) ”等问题。比例尺“放大到”原先的几倍就是原比例尺乘以几;“放大”几倍或“放大了”几倍是比原比例尺多了几倍。例如:“放大到”2倍,就是原比例尺乘以2;“放大”或“放大了”2倍,就是原比例尺乘以3。同样,原比例尺“缩小”或“缩小了”1/5,则原比例尺乘以4/5;“缩小到”1/5就是原比例尺乘以1/5。

2. 图幅的缩放

图幅的缩放是面积的缩放,而比例尺的缩放是长度的缩放。例如,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则图幅面积放大到原图面积的4倍。

3. 实地范围和纸张大小已定,绘制地图时要求确定比例尺的大小

其方法是先用纸张的长度除以实地长度,得出长度比例尺,然后用纸张的宽度除以实地宽度,求出宽度比例尺,然后比较长度比例尺和宽度比例尺的大小,只能选用较小者或比较小者更小一些的比例尺,而绝不能采用大于较小者的比例尺。例如:用长和宽各1米的纸张绘制中国地图,可根据纸张长度和中国东西距离(约5200千米) 求出长度比例尺为1∶5 200 000,根据纸张宽度和我国南北距离(约5 500千米) 求出宽度比例尺为1∶5 500 000。然后可以得出在这张纸上绘制的中国地图比例尺不得大于1∶5 500 000。

4. 比例尺的大小与坡度大小、风力大小的关系

(1)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

(2)等压距和等压线疏密程度相同时: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风力越小。

(3)等高(压) 线疏密、比例尺、图幅相同时:等高距(等压距) 越大,坡度越大(风力越大) ;等高距(等压距) 越小,坡度越小(风力越小) 。

5.比例尺的大小是指其比值的大小,即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同样的图幅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其内容就越简略;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同样图幅表示的实际范围就越小,其内容就越详细。

易错点2 等值线弯曲状况判断不准

易错分析:学生易对影响不同等值线弯曲的因素没有理解和掌握,且不能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来分析问题而出错。在复习中药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1. 等值线的弯曲凸起部分一般都符合“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高低变化规律。如果记忆不牢或者怕记忆不准确,可采用下面两个方法来确定:

(1)垂线法

在等值线图上弯曲最大处的两侧作各等值线的垂线,方向是从高值指向低值。若箭头向中心辐合,则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相比,为低值区;若箭头向外围辐散,则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相比,为高值区。

(2)切线法

在等值线弯曲最大处作某条等值线的切线,比较切点与切线上其他点的数值大小。若切点数值小于其他点的数值,则为低值区;若切点数值大于其他点的数值,则为高值区。

二、等值线的特征

1.同线等值:即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等值线,在同一条线上,其地理特征的数值相等。如同一条等高线上,海拔相等;同一条等震线上,烈度相等。

2.等值线应为闭合曲线:任何一种等值线,都应是闭合的曲线,虽然在图中可能看到不闭合,这是因为受图幅大小的限制,如果图幅非常大的话,它一定是闭合的。

3.等值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由于一条等值线上的值是固定的,因此同一个点只可能在某一条等值线上,但等高线在陡岸处可能重合。

4.等值线密集的地方,表示该地理要素在单位距离内的变化幅度较大,反之则较小。如果是等高线,则坡度较大;如果是等压线,则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如果是等降水量线,则降水的变化幅度较大。

易错点3 经纬网的特点不能灵活运用

易错分析:容易出错的地方:(1)对经纬线的长度变化特点判断不清,容易受视觉的误导,误以为相邻两条经线在不同纬度间隔的距离相等。(2)不能正确比较比例尺的大小。(3)方向判断错误。图中经纬线均为曲线,极易使同学们形成视觉误差。(4)对有关地球运动部分的时间计算和太阳高度等内容判断错误。

解答有关经纬网判读的试题应注意以下内容:

一、经纬网地图上的长度

1. 所有的经线都是等长的半圆,理论上讲为赤道长度的一半。而纬线的长度则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长,南北纬60度的纬线圈为赤道长度的一半。

2. 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的地点间隔的实际距离是111千米(也有的教辅上是110千米,做题过程中同学们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简单的进行计算,下同)。同一纬线上,经度相差1°的地点间隔的实际距离是111千米×cos θ(θ为该纬线的度数)。

3. 根据上述内容可以推断出,相邻纬线之间的长度间隔相等;相邻经线之间的长度间隔不相等,在赤道处最大,在极点处为0(这点在圆柱投影图中尤为重要)。

二、根据经纬网或者经纬度判断方向

1. 在有经纬网或者经纬度的情况下,南北方向可以直接根据纬度判断,较为简单。难点是东西方向的判断,地球自的方向无论南北半球都是自西向东,两点间判断方向要取最短距离,即两点间的劣弧段。也可按照经纬度来判断,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经度,把两地经度相加,如果两地经度和小于180°,则东经的地点在东边,西经的地点在西边;如果两地经度和大于180°,则东经的地点在西边,西经的地点在东边;如果两地经度和等于180°,则两地互为东西方向,即说两地任意一地点在东边,另一地点在西边均可。

2. 在以极地为中心的俯视图中,应该按照地球自方向来确定东西方向(注意按照劣弧的方向来判断);而就南北方向来说,不能直接按照两地的纬度去判断,应该注意沿线运动中,

高三经典纠错笔记:地理(1)

高三经典纠错笔记:地理(1)

易错点1

对地图三要素理解不清

易错分析: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1)忽视图中的指向标,仍然按照“上北下南”的方法判断方向;(2)对比例尺理解错误,不清楚比例尺的缩放状况。

同学们在复习中要关注以下相关知识:

一、如何在地图上确定方向

1. 在一幅地图上判断方向,首先要看是否有经纬网或指向标,如果有经纬网,则根据经纬线的走向判断(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如果有指向标,则根据指向标的箭头方向来判断(一般箭头指向北方);在没有经纬网和指向标的情况下,按照一般规律来判断(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 在有经纬网或者指向标的情况下,由于其方向与普通情况不一致,同学们极易判断错误,判断时可换试卷或者书本的角度,使其与我们习惯的方向一致(即面对地图,上侧为北方),然后进行判断。

3. 以上情况为平面上方向的判断。在宇宙空间中,如地球公示意图中,只有东西方向,且方向根据地球公的情况来判断(地球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二、比例尺复习点睛

1. 比例尺的缩放

地图比例尺缩放的计算中常出现“放大(缩小) ”、“放大到(缩小到) ”和“放大了(缩小了) ”等问题。比例尺“放大到”原先的几倍就是原比例尺乘以几;“放大”几倍或“放大了”几倍是比原比例尺多了几倍。例如:“放大到”2倍,就是原比例尺乘以2;“放大”或“放大了”2倍,就是原比例尺乘以3。同样,原比例尺“缩小”或“缩小了”1/5,则原比例尺乘以4/5;“缩小到”1/5就是原比例尺乘以1/5。

2. 图幅的缩放

图幅的缩放是面积的缩放,而比例尺的缩放是长度的缩放。例如,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则图幅面积放大到原图面积的4倍。

3. 实地范围和纸张大小已定,绘制地图时要求确定比例尺的大小

其方法是先用纸张的长度除以实地长度,得出长度比例尺,然后用纸张的宽度除以实地宽度,求出宽度比例尺,然后比较长度比例尺和宽度比例尺的大小,只能选用较小者或比较小者更小一些的比例尺,而绝不能采用大于较小者的比例尺。例如:用长和宽各1米的纸张绘制中国地图,可根据纸张长度和中国东西距离(约5200千米) 求出长度比例尺为1∶5 200 000,根据纸张宽度和我国南北距离(约5 500千米) 求出宽度比例尺为1∶5 500 000。然后可以得出在这张纸上绘制的中国地图比例尺不得大于1∶5 500 000。

4. 比例尺的大小与坡度大小、风力大小的关系

(1)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

(2)等压距和等压线疏密程度相同时: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风力越小。

(3)等高(压) 线疏密、比例尺、图幅相同时:等高距(等压距) 越大,坡度越大(风力越大) ;等高距(等压距) 越小,坡度越小(风力越小) 。

5.比例尺的大小是指其比值的大小,即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同样的图幅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其内容就越简略;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同样图幅表示的实际范围就越小,其内容就越详细。

易错点2 等值线弯曲状况判断不准

易错分析:学生易对影响不同等值线弯曲的因素没有理解和掌握,且不能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来分析问题而出错。在复习中药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1. 等值线的弯曲凸起部分一般都符合“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高低变化规律。如果记忆不牢或者怕记忆不准确,可采用下面两个方法来确定:

(1)垂线法

在等值线图上弯曲最大处的两侧作各等值线的垂线,方向是从高值指向低值。若箭头向中心辐合,则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相比,为低值区;若箭头向外围辐散,则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相比,为高值区。

(2)切线法

在等值线弯曲最大处作某条等值线的切线,比较切点与切线上其他点的数值大小。若切点数值小于其他点的数值,则为低值区;若切点数值大于其他点的数值,则为高值区。

二、等值线的特征

1.同线等值:即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等值线,在同一条线上,其地理特征的数值相等。如同一条等高线上,海拔相等;同一条等震线上,烈度相等。

2.等值线应为闭合曲线:任何一种等值线,都应是闭合的曲线,虽然在图中可能看到不闭合,这是因为受图幅大小的限制,如果图幅非常大的话,它一定是闭合的。

3.等值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由于一条等值线上的值是固定的,因此同一个点只可能在某一条等值线上,但等高线在陡岸处可能重合。

4.等值线密集的地方,表示该地理要素在单位距离内的变化幅度较大,反之则较小。如果是等高线,则坡度较大;如果是等压线,则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如果是等降水量线,则降水的变化幅度较大。

易错点3 经纬网的特点不能灵活运用

易错分析:容易出错的地方:(1)对经纬线的长度变化特点判断不清,容易受视觉的误导,误以为相邻两条经线在不同纬度间隔的距离相等。(2)不能正确比较比例尺的大小。(3)方向判断错误。图中经纬线均为曲线,极易使同学们形成视觉误差。(4)对有关地球运动部分的时间计算和太阳高度等内容判断错误。

解答有关经纬网判读的试题应注意以下内容:

一、经纬网地图上的长度

1. 所有的经线都是等长的半圆,理论上讲为赤道长度的一半。而纬线的长度则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长,南北纬60度的纬线圈为赤道长度的一半。

2. 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的地点间隔的实际距离是111千米(也有的教辅上是110千米,做题过程中同学们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简单的进行计算,下同)。同一纬线上,经度相差1°的地点间隔的实际距离是111千米×cos θ(θ为该纬线的度数)。

3. 根据上述内容可以推断出,相邻纬线之间的长度间隔相等;相邻经线之间的长度间隔不相等,在赤道处最大,在极点处为0(这点在圆柱投影图中尤为重要)。

二、根据经纬网或者经纬度判断方向

1. 在有经纬网或者经纬度的情况下,南北方向可以直接根据纬度判断,较为简单。难点是东西方向的判断,地球自的方向无论南北半球都是自西向东,两点间判断方向要取最短距离,即两点间的劣弧段。也可按照经纬度来判断,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经度,把两地经度相加,如果两地经度和小于180°,则东经的地点在东边,西经的地点在西边;如果两地经度和大于180°,则东经的地点在西边,西经的地点在东边;如果两地经度和等于180°,则两地互为东西方向,即说两地任意一地点在东边,另一地点在西边均可。

2. 在以极地为中心的俯视图中,应该按照地球自方向来确定东西方向(注意按照劣弧的方向来判断);而就南北方向来说,不能直接按照两地的纬度去判断,应该注意沿线运动中,


相关内容

  • 高三阶段怎样有效安排时间
  • 高三阶段怎样有效安排时间 在高三阶段,复习课程的时间和内容应灵活安排,因为每个人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学习时间和课程内容应因人而宜.根据你自己的情况,你可以制订一个短期或长期的学习计划时间安排表.若某一科目是你的劣势你可以多花些时间去学习,优势科应继续拔高.总之,要根据你自己的实际情况制 ...

  • 高三经典纠错笔记:化学
  • 易错点1 忽视相似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易错分析:在复习原子结构的有关概念时,一定要区别相对原子质量.质量数等概念,如易忽视相对原子质量是根据同位素的质量数计算得出,相对原子质量与质量数不同,不能用相对原子质量代替质量数计算质子数或中子数.还有要区分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等概念.在讨论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 ...

  •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 高考状元谈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广东省大综合邓远源: 首先是说学习方法是因人而宜的,我为什么那么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呢?因为我觉得许多学习方法就从读书中来,所以无论是哪一个年级同学,我首先强调读书的重要性,而且大家都会发现有很多同学他很用用功了,用了很多时间,有一些同学他用的时间是其他同学的二分之一或者三分 ...

  • 2014-2015高三地理教学计划
  •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策略与教学进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大纲为依据,以考试说明为准绳,充分研究高考.不断进行高三地理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高三地理教学模式,增强地理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试的能力,提高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 二.复习策略 1.全年级复习坚 ...

  • 临沂市高中地理三五四
  • 临沂市高中地理 "三五四"课堂教学策略 临沂市高中地理课改研究小组 一.指导思想 遵循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深化市教研室提出的高中教学 "自主探究.学案导学"的基本要求.进一步优化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更好的体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q ...

  • 高三下语文教学计划
  • 高三下语文教学计划一:下学期高三语文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以2014年考试大纲为依据,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化训练这条主线,加强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质和应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运 ...

  • 地理高考研讨会学习心得
  • 面向实战 决胜细节 ---2016届高考二.三轮复习策略 不同轮次复习的作用与价值 (1)教师讲评中注重向学生展示审取文字材料和图表的思维过程. (2)综合信息,抓命题主线,主线往往体现了命题意图: (3)注重图文结合和图文转换. (4)培养提取隐性信息的意识 第一轮:抓基础:系统复习所学知识,然后 ...

  • 纠错档案本
  • 为了你心中的梦想 精心为你量身打造 纠错档案本 积累是学业进步的阶梯,正视积累.学会纠错,查漏补缺,点滴积累,我们才能一步一步登上理想大学的殿堂-- 不积蛙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科目 姓名 班级 为了你心中的梦想 精心为你量身打造 科目 班级 姓名 纠错档案本使用指导 纠错档案本 在学习 ...

  • 浅谈高三地理后期复习策略
  •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68-01 高三地理后期复习是在前期一轮复习基础上的深入.综合和提高,是在前期量的积累的基础上,进行质的飞跃的一个重要阶段,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复习呢? 一.认真研读国家考试中心发布的<考试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