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苹果里的星星

7、苹果里的星星

重庆市铜梁县实验一小 宋燕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找出文中的反义词。

3.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事物,有不同的方法处理事情,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和收获,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进行反义词的训练。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一、激趣导入,设置悬念

(课件出示图片):同学们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请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孩子们观察得真仔细,图上画了晴朗的夜空满天繁星,非常美丽!

我们都知道闪闪的星星是挂在夜空中的,可你们知道吗,有个可爱的孩子发现苹果里也有星星呢!

现在我们把苹果切开,同学们看苹果里有没有星星呢?(课件纵切苹果图)对,苹果里面没有星星呀,可咱们今天却要学习一篇课文《苹果里的星星》,【出示课题】齐读。苹果里到底有没有星星呢?我们一起到书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请孩子们打开课本第28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勾出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并说说课文可分为几部分?各讲了什么?

你们说得对,课文共有六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儿子横切苹果后的新发现,第二部分讲父亲从儿子的新发现中得到启发。

三、学习生字新词

1、记一记

【孩子们可真能干!可要想把课文读流利,深入理解课文就得与生字娃娃们成为好朋友。现在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拼一拼这些生字。】(出示本课的生字:箱、茎、凹、呈、晰、矩、未、或、疏、偶)提醒容易混淆的字音,(如:箱、茎、呈是后鼻韵)

谁能来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有同学说:我用“笔画比较法”记住“未”字:上短下长是未来,下短上长是末尾;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箱、呈、矩、晰”;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茎、疏、偶”)

你们说得很好。下面我们来玩“摘苹果”的游戏,比比看谁摘的苹果最多。

2、写一写

孩子们真棒!有谁愿意来提醒大家这些生字中你认为难写的字。(有同学找到了“凹”字,凹字的笔顺是: ;“或”的部首是“戈字部”,笔顺是 。(跟着老师书空,请大家在自己的本子上把这两个字各写两遍,注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

【下面,我们来细细地读读课文,理解课文。】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讲读课文第1自然段。

1、请一个同学读第一自然段。

2、谁知道“显示”是什么意思?(有同学回答:表现、炫耀的意思。)咱们一起来读第二句话,注意读出“炫耀”的语气。(老师读)读得真好!能找个词语来代替吗?(展示)

3、你能用“显示”说一句话吗?(有同学回答: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二)讲读2——4自然段

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2——4自然段。边读边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内容,并做上记号。

1、有同学不明白词语“墨守成规”的意思。 (墨守成规:保持原来的做法,一成不变。)请你在文中找出一个近义词。(规规矩矩)请孩子们在这两个词语下面加点。

(课件: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父亲一生切过无数苹果,他与儿子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同学回答:父亲总是规规矩矩的按常规的方法把苹果从茎部切到底部凹窝处,儿子却是把苹果横着放,拦腰切下去。)

2结合生活理解父亲的切法,谈谈你的看法。(同学回答:我平时也像课文里的父亲一样切苹果,所以也没什么新发现。也有同学说:有一次我看到妈妈把喝过的易拉罐拿来做成了一个笔筒,让它又有了新的用处。)

(三)学习5——6自然段

1、那爸爸从这件事中受到什么启发呢?请女同学读5——6自然段,男同学用书上的句子回答老师。(同学回答后出示幻灯片:使我深

受触动的是,有些偶然的事情,会让我们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和收获。)齐读。

2从这句话中你想到了什么?(同桌讨论后回答:父亲一生切了很多苹果都是按老规矩切的,都没发现苹果的星星,可儿子换一种方法切就发现了其中的奥秘,这让父亲深受触动。)

是呀,儿子打破常规的做法,从横切苹果中获得新的发现,是父亲从惊讶到触动,这与其说是苹果里的五角星图案所产生的诱人之处,不如说是儿子独特的发现、创新的思维方式给父亲带来的震撼!

2、请大家再轻声读5、6段,看看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个别同学问:这里的“错”字为什么要加个引号?(同学答:不是真正的错,这里是指没按一般人的习惯切苹果。)

3、还有同学问:为什么说“错”切苹果就是创造力呢?(同学回答:创造力在我们生活中会不经意的出现,也许不按常规做就会有创造力。也有的回答:打破常规的做法就是创新。还有的回答:创新并不难,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只要你从新的角度去看、去做、去思考,就是创新。)

五、实践活动

1. 是的孩子们,我们每个人都有创新意识,都有创新能力,老师这里有几样道具(磁石、缝衣针、乒乓球、木棍、透明深杯等)请你们用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来解决下面两个问题,也来展示展示自己的创新能力吧!

2. 教师创设情景,学生思考怎样解决问题。

⑴如何寻找掉在地上的缝衣针?(常规:满地寻找;创新:用磁石帮忙。)

⑵乒乓球掉进透明深杯里怎样取出?(常规:用手去拿;创新:加水。)

孩子们,你们都很会动脑筋。学了这一课,我们知道了其实创新并不难,生活中人人都能有创新。老师希望你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从新的角度去看、去做、去思考,人人都争做创新人才。

板书:

7、苹果里的星星

不同角度

苹果——星星

认识事物

意想不到的收获

7、苹果里的星星

重庆市铜梁县实验一小 宋燕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找出文中的反义词。

3.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事物,有不同的方法处理事情,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和收获,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进行反义词的训练。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一、激趣导入,设置悬念

(课件出示图片):同学们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请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孩子们观察得真仔细,图上画了晴朗的夜空满天繁星,非常美丽!

我们都知道闪闪的星星是挂在夜空中的,可你们知道吗,有个可爱的孩子发现苹果里也有星星呢!

现在我们把苹果切开,同学们看苹果里有没有星星呢?(课件纵切苹果图)对,苹果里面没有星星呀,可咱们今天却要学习一篇课文《苹果里的星星》,【出示课题】齐读。苹果里到底有没有星星呢?我们一起到书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请孩子们打开课本第28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勾出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并说说课文可分为几部分?各讲了什么?

你们说得对,课文共有六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儿子横切苹果后的新发现,第二部分讲父亲从儿子的新发现中得到启发。

三、学习生字新词

1、记一记

【孩子们可真能干!可要想把课文读流利,深入理解课文就得与生字娃娃们成为好朋友。现在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拼一拼这些生字。】(出示本课的生字:箱、茎、凹、呈、晰、矩、未、或、疏、偶)提醒容易混淆的字音,(如:箱、茎、呈是后鼻韵)

谁能来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有同学说:我用“笔画比较法”记住“未”字:上短下长是未来,下短上长是末尾;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箱、呈、矩、晰”;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茎、疏、偶”)

你们说得很好。下面我们来玩“摘苹果”的游戏,比比看谁摘的苹果最多。

2、写一写

孩子们真棒!有谁愿意来提醒大家这些生字中你认为难写的字。(有同学找到了“凹”字,凹字的笔顺是: ;“或”的部首是“戈字部”,笔顺是 。(跟着老师书空,请大家在自己的本子上把这两个字各写两遍,注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

【下面,我们来细细地读读课文,理解课文。】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讲读课文第1自然段。

1、请一个同学读第一自然段。

2、谁知道“显示”是什么意思?(有同学回答:表现、炫耀的意思。)咱们一起来读第二句话,注意读出“炫耀”的语气。(老师读)读得真好!能找个词语来代替吗?(展示)

3、你能用“显示”说一句话吗?(有同学回答: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二)讲读2——4自然段

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2——4自然段。边读边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内容,并做上记号。

1、有同学不明白词语“墨守成规”的意思。 (墨守成规:保持原来的做法,一成不变。)请你在文中找出一个近义词。(规规矩矩)请孩子们在这两个词语下面加点。

(课件: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父亲一生切过无数苹果,他与儿子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同学回答:父亲总是规规矩矩的按常规的方法把苹果从茎部切到底部凹窝处,儿子却是把苹果横着放,拦腰切下去。)

2结合生活理解父亲的切法,谈谈你的看法。(同学回答:我平时也像课文里的父亲一样切苹果,所以也没什么新发现。也有同学说:有一次我看到妈妈把喝过的易拉罐拿来做成了一个笔筒,让它又有了新的用处。)

(三)学习5——6自然段

1、那爸爸从这件事中受到什么启发呢?请女同学读5——6自然段,男同学用书上的句子回答老师。(同学回答后出示幻灯片:使我深

受触动的是,有些偶然的事情,会让我们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和收获。)齐读。

2从这句话中你想到了什么?(同桌讨论后回答:父亲一生切了很多苹果都是按老规矩切的,都没发现苹果的星星,可儿子换一种方法切就发现了其中的奥秘,这让父亲深受触动。)

是呀,儿子打破常规的做法,从横切苹果中获得新的发现,是父亲从惊讶到触动,这与其说是苹果里的五角星图案所产生的诱人之处,不如说是儿子独特的发现、创新的思维方式给父亲带来的震撼!

2、请大家再轻声读5、6段,看看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个别同学问:这里的“错”字为什么要加个引号?(同学答:不是真正的错,这里是指没按一般人的习惯切苹果。)

3、还有同学问:为什么说“错”切苹果就是创造力呢?(同学回答:创造力在我们生活中会不经意的出现,也许不按常规做就会有创造力。也有的回答:打破常规的做法就是创新。还有的回答:创新并不难,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只要你从新的角度去看、去做、去思考,就是创新。)

五、实践活动

1. 是的孩子们,我们每个人都有创新意识,都有创新能力,老师这里有几样道具(磁石、缝衣针、乒乓球、木棍、透明深杯等)请你们用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来解决下面两个问题,也来展示展示自己的创新能力吧!

2. 教师创设情景,学生思考怎样解决问题。

⑴如何寻找掉在地上的缝衣针?(常规:满地寻找;创新:用磁石帮忙。)

⑵乒乓球掉进透明深杯里怎样取出?(常规:用手去拿;创新:加水。)

孩子们,你们都很会动脑筋。学了这一课,我们知道了其实创新并不难,生活中人人都能有创新。老师希望你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从新的角度去看、去做、去思考,人人都争做创新人才。

板书:

7、苹果里的星星

不同角度

苹果——星星

认识事物

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关内容

  • 苹果里的星星阅读答案
  • 苹果里的星星 一个人的错误,有可能侥幸地成为另一个人的发现.            儿子走上前来,向我报告幼儿园里的新闻,说他又学会了新东西,想在我面前显示显示.他打开抽屉,拿出一把还不该他用的小刀,又从冰箱里取出一个苹果,(a)地说:"爸爸,我要让你看看里头藏着什么."     ...

  • 课外阅读_:星星
  • 星星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按照以往的做法做这做那,可幼儿园的小朋友却不受任何限制地用自己的方式切苹果,让"我"意外地发现了清晰的五号角星图案.也许创新和发现就是在不使用习惯的方式中获得的. 一个人的"错误",有可能侥幸地成为另一个人的发现. 儿子走上前来,向我 ...

  • 苹果里的星星
  • 孩子回到家里,向父母讲述幼儿园里发生的故事:"爸爸,你知道吗,苹果里有一颗星星!" "是吗?"父亲轻描淡写地回答道,他想这不过是孩子的想像力,或者老师又讲了什么童话故事了. "你是不是不相信?"孩子打开抽屉,拿出一把小刀,又从冰箱里取出一只 ...

  • 小班活动:爱吃水果的牛
  • 活动 1.观察画面,阅读理解故事情节,说说故事中的语言,感受故事的有趣. 目标 2.在看看.说说.做做中,了解水果.牛奶营养好,爱吃水果和牛奶. 重难 重点:联系生活经验,观察表达画面内容. 点 难点: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制牛奶及关心的话. 环境 1.大奶牛底板,水果卡片(樱桃.苹果(红.绿) .石 ...

  • 作文 苹果里的秘密
  • [作文 苹果里的秘密]苹果是我最喜欢吃的水果,作文 苹果里的秘密.圆圆的红苹果一口咬下去,脆脆的,甜中带酸,非常有滋味.苹果好吃又有营养.它不仅可以养胃,而且还可以增强免疫力.俗话说:"每天吃一个苹果,不知道医院门在哪?"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苹果不仅好吃,而且苹果里面还藏着两个大秘密哦.你们知道吗? ...

  • [I Am Apple]为宝宝讲个苹果的故事吧 | 廖彩杏书单绘本
  • - I Am Apple - 廖彩杏书单中推荐的这套<I Am-->系列是比较有名的科普类读物,由于针对的是低幼年龄段的儿童,画面属于剪贴画,由Scholastic出版的[I AM]系列,就是她提供给孩子拓展知识广度的启蒙书籍. I Am...系列绘本共有10册,每一册以一种自然事物为主 ...

  • 作文:难忘!那淳朴的情
  • 月儿弯,夜晚静,星星眨眼睛.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夜景啊!我坐在院子里的秋千看月亮.数星星.妈妈端来一盘切好的苹果,让我拿着牙签吃苹果.看着星星,月亮,吃着苹果,感到无比惬意,我不由得从心底想起那件事来-- 那年秋天,爸爸妈妈有事,要到外地出差三天,我没人照顾,边顺路把我带到了叔叔家中.妹妹见我来了,便 ...

  • 美丽的发现
  • 发现,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发现,是李白诗歌中的神仙仙境;发现,是余秋雨散文里的文化内涵.发现无处不在,发现时时存在,发现就在你我的身边.但美丽的发现却需要仔细的观察和对生活中细节的把握与思考. 苹果里有星星,你发现了吗? 这是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在美国,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回来,郑重其事地拿出一个苹 ...

  • 幼儿园儿童故事汇总(送给正在上幼儿园的孩子家长)
  • 1.香蕉船 小鸡找到了一个大香蕉.叽叽叽,好香啊,好甜啊,请小鸭和我一起尝尝吧! 走过草地,爬过小山,到了小河边.小鸭住在河对岸,过不了河,怎么办呢?小鸡转了个圈想一想:叽叽叽,有了好办法.小鸡把香蕉放在水里,成了香蕉船.小鸡坐上香蕉船,唱着歌儿过了河.走上岸,小鸡抱起香蕉船,送给小鸭一起尝.小鸭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