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诺贝尔医学奖屠呦呦作文素材集合

2016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屠呦呦

人物阅读素材:是非·屠呦呦

(2015-10-05 23:34:24)

是非·屠呦呦

弓长

【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

屠呦呦1971年首先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1972年又分离出新型结构的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1979年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2011年9月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是非·屠呦呦

弓长

2015年6月4日,哈佛大学医学院官方网站公布2015年度华伦·阿尔波特基金会的授奖信息。中国中医科学院(原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屠呦呦因其在抗疟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荣获此奖。该奖将于10月1日在哈佛医学院举办的专场研讨会上颁发。

据悉,屠呦呦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科学家。理论上,对于这种“中国第一位”的消息,其新闻价值即使上不了头条,最起码也会被排列在新闻网站的首页。但事实上,几乎所有的主流媒体好似都没有“发现”这条消息,并未对此进行报道。只有屠呦呦的家乡“浙江在线”及其工作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以主人翁式的骄傲,在6月中旬发布了相关信息。

同样的获奖者,相似的获奖原因,对比2011年的大张旗鼓,如今的敛声宁静让人摸不着头脑。而更让人唏嘘的是,关于屠呦呦停不下来的争议。

是,不可挡

2011年9月,屠呦呦获得2011年度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以表彰其对治疗疟疾的青蒿素研究所作出的贡献。这是该奖项设立65年以来,首次颁给中国科学家,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大奖。

消息一出,各大媒体像炸开锅一样,开始追踪报道屠呦呦的获奖背景,研究专业,以及生平记事。

屠呦呦对青蒿素的发现有多重要?

我们先回到上个世纪50年代,抗美援朝以及越南战争时期。当时作战士兵常常被疟疾所累,战斗力受到严重影响。于是,多国政府都不得不将大量精力投入到抗疟药物的研发上,但都一筹莫展。

1967年5月23日,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人员聚集北京,就疟疾防治药物和抗药性研究工作召开了一个协作会议,就此启动了代号为“523项目”的计划。该项目的短期目标是要尽快研制出能在战场上有效控制疟疾的药物,长远目标是通过筛选合成化合物和中草药药方与民间疗法来研发出新的抗疟药物。

国家对“523项目”十分重视,特设仿造西药或制造衍生物、从中药中寻找抗疟药、制造驱蚊剂等几大课题组,组织了来自60多个研究机构和单位的500多名研究人员参与研发,这其中就有来自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屠呦呦。她被分在了中医药协作组,主要从中医角度开展实验研究。

实验的过程漫长而复杂。光调查收集这一个过程,屠呦呦和她的课题组成员便筛选了2000余个中草药方,并整理出了640种抗疟药方集。他们以鼠疟原虫为模型检测了200多种中草药方和380多个中草药提取物。这其中,青蒿素引起了屠呦呦的注意。

青蒿素是来自一种菊科艾属植物的提取物,屠呦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它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可达68%.但这个抑制率十分不稳定,甚至在后续的实验中,抑制率显示只有12%-40%。对此屠呦呦猜测,低抑制率可能是提取物中有效成份浓度过低的原因造成的。于是她着手改进提取方法。通过翻阅古代文献,特别是东晋名医葛洪的著作《肘后备急方》中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她意识到常用煎熬和高温提取的方法可能破坏了青蒿有效成分。

不出所料,改用乙醚低温提取后,研究人员如愿获得了抗疟效果更好的青蒿提取物。“1971年10月4日,我第一次成功地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并在实验室中观察到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这个解决问题的转折点,是在经历了第190次失败之后才出现的。”这一步,至今被认为是当时发现青蒿粗提物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后来,为了获证青蒿素对人体疟疾的疗效,屠呦呦等人首先在自己身上进行实验,实验效果十分喜人。随后,屠呦呦课题组深入到海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在21位感染了疟原虫的患者身上试用之后,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临床效果非常成功。

青蒿素对恶性疟疾、脑疟强大的治疗效果,挽救了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饱受疟疾之苦的非洲人民称之为“中国神药”。“在人类的药物史上,我们如此庆祝一项能缓解数亿人疼痛和压力、并挽救上百个国家数百万人生命的发现的机会并不常有。”斯坦福大学教授、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成员露西·夏皮罗如此评价发现青蒿素的意义。

屠呦呦因此被称为“青蒿素之母”,并得到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的嘉许。

因为拉斯克奖还有一个“诺贝尔奖风向标”的别称,人们便激动地预测,屠呦呦很有可能成为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个中国人。结果我们都知道了,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两个美国人和一个法国人。虽然希望落空,但这也不影响人们给屠呦呦加冠另一个头衔——离诺贝尔最近的中国女人。

非,池中物

屠呦呦获奖后,在一片叫好声中,人们渐渐发现了这位卓越的女科学家区别于传统意义中获奖者的独特之处,她既没有博士学位、留学经历,也不是两院院士,只是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一名普通的研究员。

这让人们不禁揣测猜疑,于是,一些针对“三无”教授的非议接踵而至。

纵观舆论,关于屠呦呦的非议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她为什么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为什么不是两院院士,青蒿素归属之争。

说到诺贝尔奖,这是中国人的软肋。人们始终憧憬每年诺贝尔颁奖典礼上能够出现中国身影,包括当年屠呦呦的这次落选。

“诺贝尔的奖项发展到今天,更多是用来对科学家一生的贡献做总结性表彰,而不仅仅是表彰近期的成就。”当时,《新京报》还专门发表文章《不必为屠呦呦落选诺奖而失望》评判屠呦呦与诺奖的擦肩而过,文章从诺贝尔奖的表彰性质切入,讲道当年获得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三位科学家,他们在获奖领域的决定性成果获得承认,都比屠呦呦早得多。与之相比,青蒿素取得阶段性成果也好,获得业内和国际承认也罢,并无时序上的优势可言。

如果说,诺贝尔奖的表彰性质是客观因素,是我们无能为力的原因。那么,徜徉在中国坊间的另一种说法,只能让人哑口无言,那就是青蒿素的归属之争。

由于“523项目”是在援外备战的背景下提出,具有军事机密的性质,项目的研究结果不允许向外公布。加之“文革”期间,科研工作者不能公开发表科学论文。种种原因导致这项工作在当时并不被“523项目”以外的人所知。

没有文献,没有出版记录,便无从证明:屠呦呦是发现青蒿素的主要贡献者。即使后来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还是有很多人站出来想要分一杯羹。毕竟,实验发现是课题组团结合作的成果。人们纷纷抗议,奖项应该为集体所有,而不能只归功于一人。

对此,舆论众说纷纭。

而曾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饶毅在其一篇名为《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得文章中给出了比较中肯的观点。虽然对于青蒿素的归属问题争议不断,但有三点毋庸置疑:首先,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对于发现青蒿的抗疟作用和进一步研究青蒿都很关键;其次,具体分离纯化青蒿素的钟裕容,是屠呦呦研究小组的成员;此外,其他提取到青蒿素的小组是在会议上得知屠呦呦小组发现青蒿粗提物高效抗疟作用以后进行的,获得纯化分子也晚于钟裕容。

让饶毅感到不平的还有:“他们(屠呦呦和张亭栋)作出的贡献,在我看来,值得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而他们在国际国内的认可都远低于他们的实际贡献。两位皆非院士,其中一人可能从未被推荐过。”

在传统观念中,院士身份是评判一位科研工作者成就的一张有力的名牌。而闻名国际的屠呦呦并未得到这张名牌。这与上文提到的青蒿素的归属争议有关,还有来自街谈巷语的“人品说”“权力说”等等。

返璞归真,无论蜚语再多,屠呦呦的科学贡献都无法泯灭。正如饶毅所说:最重要的是,这些药物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我们应该推崇他们的工作、肯定他们的成就。科学,有着客观的标准,通过争论可以将我们带近真理。

呦呦鹿鸣

初闻屠呦呦的人,都会被她的名字所吸引。

屠呦呦的名字缘起《诗经·小雅》的名句“呦呦鹿鸣”,意为鹿鸣之声。而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呦呦鹿鸣”的后半句“食野之苹”,人们惊叹于从取名开始,屠呦呦的命运注定要与这棵神奇的小草连在一起。

屠呦呦说,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化学研究人员,但作为一个在中国医药学宝库中有所发现,并为国际科学界所认可的中国科学家,她感到自豪。“在我的童年,我亲眼目睹了民间中医配方救人治病的场景。然而,我从没有想到我的一生会和这些神奇的草药关系如此紧密。”

1930年年底,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作为家中5个孩子中唯一一个女孩,屠呦呦一直接受着良好的教育。她的高中同学陈效中回忆说,屠呦呦在班上不声不响,经常上完课就回家,成绩也在中上游,并不拔尖。

尽管成绩并不突出,但屠呦呦还是在1951年考入北京医学院(后改名为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一直工作至今。

屠呦呦十分低调,即使是获奖后,她都很少接受媒体采访。在普通人看来,她有些神秘,有些不食人间烟火。但在朋友眼中,屠呦呦是个十足的“马大哈”。“屠呦呦生活上是个粗线条,不太会照顾自己,一心扑在工作上。有一次,她的身份证找不到了,让我帮忙找找,我打开她的箱子,发现里面东西放得乱七八糟的,不像一般女生收拾得那么停当。同学们见了后都笑话她。她家务事不灵光,成家后,买菜、买东西之类的事情基本上都由先生做。”陈效中回忆道。

虽然,生活中的屠呦呦“不拘小节”。但碰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她会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坚毅。

在青蒿素研究上,屠呦呦花费了很多精力。接到“523”项目的时候,她已接近不惑之年,而她的女儿才3岁,为了不影响研究,她把孩子交给老母亲抚养。由于当时长期做实验,过劳的屠呦呦染得一身的病。

而在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成员露西·夏皮罗看来,青蒿素这一高效抗疟药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屠呦呦及其团队的“洞察力、视野和顽强信念”。

屠呦呦:实验191次才成功 以身试毒弄坏肝脏

2

昨日,屠呦呦在北京的家

中。5日晚间,屠呦呦在家中通过电视得知自己摘取诺奖的消息。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据央视等媒体报道 没有预告,没有通知,北京时间5日晚间,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屠呦呦在家中通过电视得知自己摘取诺奖的消息。

6日上午,一直不愿接受采访的屠呦呦终于把记者请进家门,但一再强调“也没什么好讲的”。 对于获奖,屠呦呦表示,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

从电视新闻知道自己获诺奖

10月6日16时,回忆一天前发生的事,屠呦呦表示,当时家里没人,没有接到诺奖委员会的电话,后来还是同事告诉她获奖的消息。因为是英文播报,同事略有迟疑,随后屠呦呦在电视新闻中最终确认了自己获得了诺贝尔奖。

到了19点多,屠呦呦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诺奖委员会官方的电话才姗姗来迟。 85岁的屠呦呦告诉记者,自己当晚一夜未眠。

“与获奖相比,我一直感到欣慰的是在传统中医药启发下发现的青蒿素已拯救了全球数以百万计疟疾病人的生命。”屠呦呦说。

“这是中国科学家集体荣誉”

屠呦呦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屠呦呦还通过央视发表了自己的获奖感言,她说,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获得诺奖是一项很大的荣誉,青蒿素这项生物研究成功是多年研究集体攻关的成绩,青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这也标志着中医研究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是个入口,她为此感到高兴,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科学家的骄傲。屠呦呦还说,“这次获奖,说明中医药是个伟大的宝库,但也不是捡来就可以用。”

在谈及青蒿素药物开发的过程时,屠呦呦特别强调团队合作的作用。

获奖的奖金会怎么使用?面对记者的问题,屠呦呦和先生李廷钊开玩笑地说,“这点奖金还不够买北京的半个客厅吧?!太少了啊!”

■纵深

服药试验致肝中毒 每天一身酒精味

“我确实没什么好讲的,科研成果是团队成绩,我个人的情况在这两本书里都讲得很清楚了。”与前晚记者在电话中沟通的情况一样,没说两句,屠呦呦又开始回避谈及自己。

茶几上,放着屠呦呦向记者推荐的两本书,一本是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另一本是《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前者是她学术研究常用,厚厚的卷册已被翻得起了毛边;后者刚刚从柜子中取出,藏青色的皮质封面蒙了薄薄的尘。 临危受命,成为课题攻关组长

“当年,全世界都面临着这样一个重大课题,必须要有新的抗疟新药来解决老药的抗药性问题,国内外做了大量工作都没有满意成果。”回忆与青蒿素的第一次接触,屠呦呦的眼神清亮,语气中不乏兴奋和自豪:“„文化大革命‟什么都停滞了,科研攻关的难度相当高,我是北医药学系(现为北大医学部)的,又到中医研究院学习,但是做来做去很难,后来通过系统查阅古代文献,发现了重新提取青蒿素的办法。”

上世纪60年代,引发疟疾的寄生虫——疟原虫对当时常用的奎宁类药物已经产生了抗药性。1967年5月23日我国启动“523”项目,动员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名科研人员,同心协力,寻找新的抗疟疾的药物。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相关领域的学术权威统统靠边站,时年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成为课题攻关的组长。

当时,青蒿素的提取仍是一个世界公认的难题,从蒿族植物的品种选择到提取部位的去留存废,从浸泡液体的尝试筛选到提取方法的反复摸索,屠呦呦和她年轻的同事们熬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体会过无数次碰壁挫折。

“北京的青蒿质量非常不好……我尝试用叶子,事实证明叶子里才有,梗里没有……做完动物试验后发现100%有效,再在我们自己身上试验药的毒性……我们尝试用乙醚替代酒精,发现去除毒性很有效……我们又做化学结构,通过改变药物的结构克服原有的耐药性……后来我自己的肝脏也坏了,我的同事们也有很多得了病……”提起艰苦岁月和付出的牺牲,屠呦呦没有抱怨,反倒是充满怀恋。

“为了确保安全,大家都愿意试毒”

屠呦呦和李廷钊是中学同窗,1963年结婚,育有两女。1969年屠呦呦加入“523”项目时,在冶金行业工作的李廷钊也同样忙碌,为了不影响工作,他们咬牙把不到4岁的大女儿送到别人家寄住,把尚在襁褓中的小女儿送回宁波老家。

“大女儿当时接回来的时候都不愿叫爸妈,小女儿更是前两年才把户口从宁波迁回北京。”李廷钊说。

情非得已。对于家中摆满女儿和外孙女照片的屠呦呦而言,当年的她别无选择,因为青蒿素就是党和国家赋予她的使命。

此前,中美两国的抗疟研究已经经历多次失败。美国筛选了近30万个化合物而没有结果;中国在1967年组织了全国7省市开展了包括中草药在内的抗疟疾药研究,先后筛选化合物及中草药达4万多种,也没有取得阳性结果。屠呦呦和同事们通过翻阅中医药典籍、寻访民间医生,

搜集了包括青蒿在内的600多种可能对疟疾治疗有效果的中药药方,对其中200多种中草药380多种提取物进行筛查,用老鼠做试验,但没有发现有效结果。

“后来,我想到可能是因为在加热的过程中,破坏了青蒿里面的有效成分,于是改为用乙醚提取。那时药厂都停工,只能用土办法,我们把青蒿买来先泡,然后把叶子包起来用乙醚泡,直到第191次试验,我们才真正发现了有效成分,经过试验,用乙醚制取的提取物,对鼠虐猴虐的抑制率达到了100%。为了确保安全,我们试到自己身上,大家都愿意试毒。”屠呦呦说。 “那时候,她脑子里只有青蒿素,整天不着家,没白天没黑夜地在实验室泡着,回家满身都是酒精味,还得了中毒性肝炎。”老伴儿李廷钊说着,悄悄为屠呦呦递上一杯水:“我心疼她也支持她,那个年代很多人都这样,她从没想得到这些荣誉。”

希望有新激励机制让中医药有更多成果

今天,荣誉来了,屠呦呦格外怀念当年并肩奋斗的战友,也更加骄傲于当年“523”项目创下的纪录:1972年3月,屠呦呦在南京召开的“523”项目工作会议上报告了试验结果;1973年初,北京中药研究所拿到青蒿结晶。随后,青蒿结晶的抗疟功效在其他地区得到证实。“523”项目办公室将青蒿结晶物命名为青蒿素,作为新药进行研发。几年后,有机化学家完成了结构测定;1984年,科学家们终于实现了青蒿素的人工合成。

清华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后卜鹏滨2002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化学研究室攻读硕士学位。据他回忆,那时候,尽管屠老师已经退休,身体也不太好,但在实验室经常可以看到她,她特别愿意和年轻人交流。

“屠老师总是拍着我的肩膀,勉励我:小卜,科研的事业还是属于你们年轻人的。你们既然走上了这条道路,就要有一种执着坚持的精神。”

当年,同样年轻的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正是凭着执着和坚持,在冷僻而又急缺的抗疟药物研制领域开辟了一条新路。现在,掌声和鲜花都在向着这批代号“523”的人群聚拢。

“获不获奖对我来说不那么重要,但是获奖也证明我们的中医药宝库非常丰富,但并不是借来拿来就能用。像青蒿素这样的研究成果来之不易,我们还应该继续努力。”屠呦呦说。

“因为做了一辈子,希望青蒿素能够物尽其用,也希望有新的激励机制,让中医药产生更多有价值的成果,更好地发挥护佑人类健康的作用。”

青蒿素,用去了屠呦呦大半生时间,她却依然痴迷于此,未曾停歇。她说,“荣誉多了,责任更大,我还有很多事要做。”

2016新作文素材: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药学家屠呦呦

中新网10月5日电综合报道,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5日中午11时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当地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聪大村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了该奖项。此次奖项由三人共同获得。

据悉,屠呦呦是中国著名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她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该研究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

此外,另外两名同时获得此次诺贝尔医学奖的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聪大村因发现了蛔虫寄生引发感染的新疗法也同时获奖。

2011年9月,我国在生物医学领域写下新篇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誉的拉斯克奖得主名单在美国纽约诞生,一位81岁的中国女药学家赫然在列,填补了华人十年未获此奖的空白,也造就了第一位在中国独立完成研究的获奖者。以“抗疟神药”拯救千万人生命,自己却安守清贫默默耕耘,她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书写下又一段传奇。传奇的锻造者,名叫屠呦呦,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青蒿素研发中心主任。

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作为一名生药学专业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从1955年进入中医研究院来,她几十年如一日,埋首于深爱的事业中,将一份份漂亮的成绩单回馈给党和人民。屠呦呦入职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血吸虫病做出贡献;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中药炮炙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工作。屠呦呦最引人瞩目的成就是发现青蒿素,作为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它每年在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并且在与疟疾这种致命疾病的持续战斗中产生了长远的医疗福利”。拉斯克基金会如是说。 为什么屠呦呦可以在平凡岗位上大有作为?或许我们可以从她说过的一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科技工作者,是不该满足于现状的,要对党、对人民不断有新的奉献。”

【素材分析】假如没有屠呦呦百折不挠的毅力,假如没有屠呦呦默默奉献的信念,假如没有屠呦呦不断创新的精神,便不会出现拯救了成千上万生命的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也便不会获得华人十年未获拉斯克奖的空白。

【素材运用】适用于顽强毅力、心灵宁静、传统与现实、创新、信念、遗产、奉献等话题。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聪大村、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奖。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美国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聪大村两人的获奖原因是发现了蛔虫寄生引发感染的新疗法。

颁奖词:

寄生虫病千百年来始终困扰着人类,并一直是全球重大医疗健康问题之一。寄生虫疾病对世界贫困人口的影响尤其严重。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药学奖获奖者在最具破坏性的寄生虫疾病防治方面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

坎贝尔和大村智发现了阿维菌素,这种药品从根本上降低了河盲症和淋巴丝虫病的发病率,对其他寄生虫疾病也有出色的控制效果。

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这两项发现为全人类找到了对抗疾病的新武器。

疟疾的传统疗法是氯喹或奎宁,但其疗效正在减低。上世纪60年代,消除疟疾的努力遭遇挫折,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传统中草药里找到了战胜疟疾的新疗法。她通过大量实验锁定了青蒿这种植物,但效果并不理想。屠呦呦因此再次翻阅大量医书,最终成功提取出了青蒿中的有效物质,之后命名为青蒿素。屠呦呦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对疟疾寄生虫有出色疗效的科学家。青蒿素能在疟原虫生长初期迅速将其杀死,在未来的疟疾防治领域,它的作用不可限量。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从1901年开始颁发,第一位获奖者是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他的主要成就是对白喉血清疗法的研究。在所有获奖者中,最年轻的32岁,最年长的87岁,平均58岁。其中还有11名女性获奖者。

今年的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于10月5日首先公布,来自中国的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1930年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China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来自日本的Satoshi ōmura以及爱尔兰的William C. Campbell与屠呦呦共同分享了本届生理学或医学奖。

诺贝尔委员会称,屠呦呦,威廉-坎贝尔以及大村智三位获奖者发展了一些疗法,这对一些最具毁灭性的寄生虫疾病的治疗具有革命性的作用。

威廉-坎贝尔以及大村智发明了一种新药阿维菌素(Avermectin),这种药物的衍生品已经极大地帮助降低了盘尾丝虫病以及淋巴丝虫病的发生率,并且已经显示出对其他类型寄生虫感染的有效性。屠呦呦制成了青蒿素,这种药物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屠呦呦相关资料:生于1930年,今年85岁;她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她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1年,屠呦呦曾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

提名理由★

屠呦呦从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通过对提取方法的改进,首先发现中药青蒿的提取物有高效抑制疟原虫的成分,她的发现,在抗疟疾新药青蒿素的开发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由于这一发现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数以百万人的生命,屠呦呦今年获得医学科学领域重要的大奖——拉斯克奖。

简介:屠呦呦,出生于1930年,药学家。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取得显著成绩,带领课题组人员发现和研制了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2011年9月获得拉斯克奖的临床医学研究奖。

言论:“在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的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我相信,努力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

文/苌清

2011年9月23日,纽约。本年度拉斯克奖颁奖典礼被安排在一个酒会上举行,在这个轻松的西式社交场合,屠呦呦的些许拘谨看起来反而别有风度。捧起奖杯,面带微笑地让记者拍照,然后照着讲稿发表获奖

感言,“在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的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这位80岁的女科学家声音清脆,带着浓浓的江浙口音,“我相信,努力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

从1600多年前的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屠呦呦最初的发现,让青蒿素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线抗疟药,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拉斯克基金会为此奖励她25万美元的奖金。

沉默

作为一个有66年历史的科学大奖,拉斯克奖在中国并没有太大的名声。然而,“诺贝尔奖的风向标”这个说法却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不难理解,在拉斯克奖颁奖之后,屠呦呦的名字在中国很快就广为人知,人们都对这个“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人”充满期待。再后来,她又被形容为“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中国人”。

屠呦呦对自己的突然出名似乎做好了准备,她对公众随之而来的强烈关注保持着超乎寻常的顽强抵抗。在纽约领奖之后,她一直坚持对媒体一言不发,唯一的一次露面,是11月15日在她所在单位举办的“2011年科技工作大会”上。这个听起来稀松平常的会议,其实只有一个主题——表彰屠呦呦。会上授予她“中国中医科学院杰出贡献奖”,并奖励给她所领导的青蒿素研究团队100万元人民币。

“青蒿素的成绩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这也是标志着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屠呦呦的讲话始终保持一致的“腔调”,在纽约的颁奖典礼上和在北京的表彰大会上,她都是这么说的。

然而对于屠呦呦的“低调”,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她从来没有承认过别人的工作,现在的致谢被认为是缺乏诚意的。”不论是面对如今的“火爆”,还是多年以来同行之间的争议,屠呦呦都只做一件事——沉默。

对屠呦呦而言,迟来的拉斯克奖不仅是一个巨大的荣誉,它另一个意义也许更重要——为她坚守了几十年的沉默做一个注脚。即使如此,在获奖之后,屠呦呦仍然一如既往地用沉默来回应一切。在《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仅有的一次与她的电话交谈中,屠呦呦并不正面回答任何问题。她说去看她的那本书就够了,“这是‘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化工出版社出版,绿皮的,吴阶平作序,宋健题词。”

《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作为科学家的屠呦呦,只愿意用这本260页厚的学术著作来与世界对话,对于更多其他的,她似乎无话可说。

屠呦呦的名字本身并不“沉默”,呦呦,是鹿鸣的声音,典出《诗经》。打开《青蒿及青蒿类药物》一书,第一页就是那句诗:“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个名字和这种植物,两千多年前就以奇特的方式联系在一起,为一个科学家的故事增添了几分令人遐想的诗意。然而,这个故事的开始,却与战争有关。 攻关

文革期间的1969年,各项科研工作都已停顿的中国中医研究院(现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接到一项特殊任务——参加一个代号为“523”的战备项目。当时正值越南战争,耐药的恶性疟在越南流行,引起双方部队严重的非战斗性减员,中国在越共的请求下开始在军内开展抗疟药的研究,并成立了“全国疟疾防治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代号“523办公室”)。屠呦呦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又有从事中医药研究工作的经验,当时在大多数学术权威都被打倒的情况下,38岁的她被委任为组长,负责重点进行中草药抗疟疾的研究。

耗时3个月,从包括各种植物、动物、矿物在内的2000多个方药中整理出640个,再从中进行100多个样本的筛选,最终选出的胡椒“虽然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84%,但对疟原虫的抑杀作用并不理想”;而“曾经出现过68%抑制疟原虫效果”的青蒿,在复筛中因为结果并不好而被放弃。

其后,屠呦呦在重新复习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时,发现其中记述用青蒿抗疟是通过“绞汁”,而不是传统中药“水煎”的方法来用药的,她由此悟及用这种特殊的方法可能是“有忌高温破坏药物效果”。据此,她“改用低沸点溶剂,果然药效明显提高”。经过反复试验,最终分离获得的第191号青蒿中性提取物样品,显示对鼠疟原虫100%抑制率的令人惊喜的结果”。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不要说知识产权了,即使以个人的名义发表研究的结果也是要冒很大的政治风险。1972年3月,按照523办公室的安排,屠呦呦以研究小组代表的身份报告了青蒿中性提取物的实验结果,她报告的题目是:“用毛泽东思想指导抗疟中草药工作”。当时全场振奋。在其后的临床观察中,屠呦呦不仅带头试服,还亲自携药去海南昌江疟区现场,验证治疗效果。在她报告了“30例青蒿抗疟全部有效”的疗效总结后,掀起了全国对青蒿抗疟研究的高潮。

屠呦呦所在的中药研究所继续进行青蒿活性成分的研究工作,最终分离提纯出抗疟有效单体,并命名为青蒿素。在此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青蒿提取物中,由云南药物研究所用汽油从当地的青蒿变种大头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在临床试验中展示了极好的抗疟疗效。之后,上海无机化学所的周维善研究小组测定了青蒿素的化学结构,并发现了其抗疟机理。

在《青蒿及青蒿类药物》一书中,有一页印制粗糙的新药证书复印件,那是中国新药审批办法实施以来的第一个新药证书——(86)卫药证字X-01号。这份由中国中医研究院申报获批的证书上,并没有屠呦呦的名字。

争议

拉斯克奖引发的疑问是:为什么青蒿素没有拿到国内的科技大奖,反而先拿到了国外的大奖?

科学界主流的答案是:没法确定奖项的归属。1978年,“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6家发明单位各有各的发明创造”。在这个长达数页的结论中,只字未提发现者的名字。当年大协作的“523”项目以“胜利完成”而告终,然而后来的几十年中却争议不断,屠呦呦则被很多人认为“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

2009年,屠呦呦编写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一出版,就因为引文署名的细节而招致批评:未能充分肯定其他研究小组和研究成员的作用。反对者认为,屠呦呦夸大了自己在“523”项目中的作用。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早在拉斯克奖颁发之前就高度评价过屠呦呦的研究工作。他提到:“我们作为无争议方试图和屠呦呦交流也有一定困难,不理解她把中医研究院的原始材料至少有段时间收藏在自己家,不愿给我们看。” 但查过一些相关的非公开资料后,他还是得出结论:屠呦呦在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因为她的研究组第一个用乙醚提取青蒿,并证实了青蒿粗提物的高效抗疟作用。 《科学》杂志的网络报道称,“拉斯克奖重新点燃了一个争议:是否应该把研发出强有力的抗疟药物——这个文化大革命期间政府的一个大规模项目的成果——归功于一个人。”

在拉斯克奖颁奖期间陪同屠呦呦的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疟疾研究室研究员苏新专认为,从青蒿到抗疟药,各种各样人的贡献肯定少不了,但拉斯克奖并没有颁给整个组织,这是因为“作为一个鼓励科学发现的奖项,拉斯克奖倾向于只授予最初始的发现者”。

在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的描述里,屠呦呦是一个靠“洞察力、视野和顽强的信念”发现了青蒿素的中国女人。

简历:

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48年,进入宁波效实中学学习;

1950年,进入宁波中学就读高三;

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后改名为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

1955年,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

1959-1962年,参加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

1979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

1985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个人荣誉:

1958年,被评为卫生部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1978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

1979年,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1984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年以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 1987年,被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状;

1992年,双氢青蒿素被国家科委等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

1997年,双氢青蒿素被卫生部评为“新中国十大卫生成就”;

2009年,获第三届(2009年度)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氏中药发展奖;

2011年9月,青蒿素研究成果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2015年10月,诺贝尔医学奖。

名字由来

【屠呦呦的名字源自《诗经》[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屠呦呦,1930年生于浙江宁波。1977年,首次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名义撰写的论文《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发表于《科学通报》,引起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研究成果斩获诸多大奖。

屠呦呦多次落选院士 曾被称为“三无”科学家

2015/10/05 人民网

核心提示:媒体称屠呦呦曾多次落选院士,因没博士学位、未留洋,被称“三无科学家”。屠呦呦2011年获美医学大奖——拉斯克奖时曾引争议:集体工作,为啥只颁奖给个人。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医学奖

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无博士学位和留洋背景是“文革”前的历史条件所致,落选院士则值得探究。据了解,前些年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参评院士,但均未当选。

像屠呦呦这样做出国际认可的重大科学贡献而落选院士的,在我国并非个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比袁隆平晚一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中科院上海系统所研究员李爱珍,享誉海内外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饶毅„„

这些人是因为学术水平不高、科学贡献不大而落选院士吗?答案显然不是。从上述几位“落选院士”的治学为人风格中,人们或许能得到一些启示。袁隆平至今仍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扎在水田里研究超级水稻;李爱珍数十年如一日呆在实验室里搞研究,如果不是因为她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恐怕还不为社会所知;屠呦呦除了“不善交际”,还“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比如在会议上、个别谈话也好,她赞同的意见,马上肯定;不赞同的话,就直言相谏,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屠呦呦的老同事李连达院士语,笔者注);饶毅则是出了名的“敢讲话”,研究之余还在自己的博客和国内外媒体上撰文,批评中国科技体制的弊端、教授不听讲座的浮躁学风等。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四川大学副校长魏于全、中国农大原校长石元春、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虽然因涉嫌学术造假而屡遭检举、质疑,却依然稳坐院士的宝座;相当比例的政府高官和企业高管,顺风顺水地当上了院士,风光于政、学、商诸界。

作为“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两院院士的评选无异于风向标、指挥棒,具有无可替代的引领、示范作用。其评选是否客观、公正,不仅事关院士群体自身的尊严和公信力,更影响着广大科技人员的努力方向和工作热情,甚至海外留学人员的来去选择。

默默工作、不善交际、敢讲真话、贡献卓著的落选院士,涉嫌造假、擅长公关、有权有钱的却顺利当选、风光无限。两相比照,向社会传递了怎样的信号?给公众造成了怎样的印象?

是该检讨、改进两院院士的评选标准、方法和程序的时候了。

更多内容链接:

http://view.news.qq.com/zt2011/tuyouyou/index.htm

拉斯克奖花落中国:谁成就了屠呦呦?

拉斯克奖花落中国,无疑让人欣慰。但在屠呦呦捧得这一奖项之后,有关国内学术评价机制等争议,似乎更赚人眼球。

9 月23 日,满头卷发、戴着眼镜、已经81 岁高龄的中国药理学家屠呦呦在美国纽约接过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奖杯,成为继黎巴嫩裔中国公民马海德之后,第2 位获得拉斯克奖的中国籍科学家。她获奖的原因是“发现了青蒿素及其治疗疟疾的有效性”,使全球数百万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

昔日,她是“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研究员;今日,她是“一朝闻名天下知”的科学家。

药理学家一夜成名

9 月12 日,拉斯克基金会官方网站发布公告称,2011 年度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将颁给中国药理学家屠呦呦。拉斯克奖是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也被看作是诺贝尔奖的“风向标”,因此当屠呦呦获奖的消息传至国内时,一些媒体曾经揣测“诺贝尔医学奖在向中国招手”。

一时间,没有院士头衔,没有博士学历,没有海外经历,甚至一直隐身于公众视野后的屠呦呦突然成了媒体宠儿,人们在关注这位女科学家的同时,也开始关注她发现的抗疟药物——青蒿素。

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仅2008 年全球便有2.43 亿疟疾病例,导致86.3 万人死亡。随着疟原虫对喹啉类药物逐渐产生抗药性,疟疾的防治在20 世纪上半叶被重新列入医药界的研究课题。20 世纪60 年代以来,美、英、法、德等国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希望研发出新型抗疟药物,但一直苦无进展。

1967 年,中国政府组织全国60多个科研单位的500 多名专家,共同启动了军民合作的“523 任务”,寻找新的抗疟药。1969 年,仅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屠呦呦正式被召入其中。

屠呦呦,1930 年12 月出生,浙江宁波市人。1955 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同年转入新建的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今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

参与523 任务后,她领导的科研小组根据中医文献逐一筛选可能的抗疟药物。1971 年,他们最终从大约200 种中草药中获得了380 多种提取物,并且发现青蒿粗提取物对疟原虫有抑制作用。

但屠呦呦同时也注意到,青蒿粗提取物的效果并不太稳定,对疟原虫的抑制率只有12% ~ 40%。她分析,这可能是由于提取物中有效成份浓度过低所致,于是又着手对提取方法进行改进。

通过翻阅古代文献,屠呦呦终于在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找到了相关描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她意识到原来的提取方法可能破坏了青蒿中的有效成分,遂改用乙醚提取青蒿,不出所料,如此得到的青蒿提取物抗疟效果更好。

后来,通过进一步优化提取方法,尤其是“去除了青蒿提取物中不具抗疟效果的酸性部分但保留了毒性低抗疟力改善的中性部分”后,屠呦呦欣喜地发现,这种中性青蒿的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可达95% ~ 100%。

反思学术评价机制

1972 年2 月, 在南京523 任务的一次会议上,屠呦呦向全国多家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通报了这一成果。

在她的启发下,各地不少研究机构纷纷使用屠呦呦提供的信息和提取方法开始探索青蒿素的研究,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屠呦呦的发现在国内多次获奖,但获奖者均为多人团队。在当时的举国体制下,资源和成果共享式的科研模式,完全忽略知识产权的保护,与世界通行的科研模式不太一致。青蒿素类抗疟药的研发过程中包括多重环节,每一个环节的研究者都有重要贡献。

“这是军民大联合的项目,大家都是很协作、不分你我的,”现已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的屠呦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谦逊地表示,“荣誉不是我个人的,还有我的团队,还有全国的同志们,这是属于中医药集体发掘的一个成功范例,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尽管如此,部分曾参与过523 项目的人士仍对屠呦呦独揽拉斯克奖提出了质疑,认为有失公平。而普通民众也经由媒体的密集报道,了解了这些人士从中各自所起的重要作用。

但拉斯克医学奖的评委之所以会认定屠呦呦在青蒿素类抗疟药物研发中的特殊贡献,肯定是经过仔细调查和深思熟虑的。因此,当该奖项的结果最终出笼时,无形中也给困扰中国科学界的争议提供了一个美式解答。

部分评论者认为,拉斯克基金会的决定体现了国外的学术评价机构更尊重原创思维,正是中国的学术评价机尽管屠呦呦并未如部分人预想的那样,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奖。不过,这并不妨碍人们对她捧得拉斯克奖社会意义的积极评价——至少,这一奖项的出笼,引起了国人对科学的关注,也引发了业界对良性科学评价机制的思考。

中医药迎来“第二春”?

因为青蒿素的发现受到了中医典籍的启发,拉斯克基金会在12 日的授奖词中指出:“屠呦呦领导的

团队,将一种古老的中医治疗方法,转化为今天最强有力的抗疟疾药。”

近年来,围绕中医药弃留的争议一直相持不下,而随着屠呦呦获奖,支持者的底气也显得更足了。收藏家马未都在其博客中就公开为中医辩护称:“西医西药没进入中国时,中国人也活得好好的。今天,人均西医药资源占有率极低的中国也加入到人均长寿国家行列,这实际上是中医药对我们民族的贡献。”

相对于马未都的感性言论,屠呦呦的表态则颇显理性:“中医是伟大宝库,对世界人民健康的潜力还有待继续发掘。我们老祖宗替我们保留了很多有益的经验。我们找到青蒿素,解决了全球迫切想解决的问题。类似的传统药还有很多。”

无疑,屠呦呦的获奖激起更多国人对中医药的关注,也为中医支持者阵营拉到了更多的赞成票。 拉斯克医学奖

拉斯克医学奖是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1946 年由被誉为“现代广告之父”的美国著名广告经理人阿尔伯特•拉斯克及其夫人玛丽•拉斯克共同创立,旨在表彰医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医生和公共服务人员。

拉斯克奖现设基础医学研究奖、临床医学研究奖和公共服务奖等3个奖项。获奖者由25 名来自世界各国的杰出科学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评选产生。黎巴嫩裔中国公民马海德1986 年获得公共服务奖,美籍华裔科学家简悦威1991 年获得临床医学奖。

#中国人获诺贝尔医学奖#【她曾亲自试药得中毒性肝炎】青蒿素动物实验时,曾出现过性转氨酶升高等现象。当时,屠呦呦和两位同事决定亲自试服,屠呦呦因此得了中毒性肝炎。但她们坚持亲自证实药物安全,才投入临床给病人服用。最终,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生命!

【屠呦呦获诺奖之后预测】

〔之一〕1.新闻联播播发新闻;2.党和国家领导人第一时间致电祝贺;3.中国科学院学部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如何尽快把屠呦呦变成院士;4.北大在第一时间宣布校友获得诺奖;5.中医又开始流行,方舟子出来叫嚣;6.新一次大学排行榜上,北大拉开清华25名;7.文革迷毛迷论证这是毛时期毛泽东思想的胜利;8.有关专家宣布中国梦将有望提前13.8年实现;9.摆摊取名的必放一本诗经„„

〔之二〕1.各级领导到家里.工作单位祝贺;2.当选中科院.工程院院士或两院院士;3.被全国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4.被全国老龄委授予“全国老有所为先进个人;5.央媒密集釆访,非得逼出老人讲出“革命道理”;6.大学(尤其是药学院)研究所争先聘请其为名誉院长.首席科学家;7.将其出生地和求学地发掘命名为“革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8.涉及青蒿素上市公司股票波动;9.给老人家安排省部级医疗保健;10.房地产公司赠送老人家一套养老住宅;11.某汽车公司赠送老人家一台汽车;12.被相关组织部门授予“优秀共产党员”;13.青年父母把其新生儿名字加入“呦”字.....

网络红人 马 评论, 晚上刚下飞机,一则新闻率先闯入手机,《中国人屠呦呦首获诺贝尔医学奖》,这条新闻迅速占领各大新闻网站头条,这是中国人几代人梦寐以求的荣誉,到来的却如此突然。四年前,屠呦呦荣获美国拉斯克大奖,我还热情地写过文章(第736篇《屠呦呦》;第740篇《中医药》),谁知还被人冷嘲热讽,说我不懂医药,青蒿素是西药不是中药,青蒿素的发明给中医药增不了光。可屠呦呦自己在获奖后的感言说:“在青蒿素发现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相信努力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

日子过得真快,四年的时间倏然而过,屠呦呦再次荣获诺贝尔大奖,国人兴奋之余,让中西医(药)之争又成为话题。依我看,这个古老与现代的冲突不过是个短视现象,而文明不应该忽略坐标去评判现象,应该知道人类智慧的局限性。再说白一点,我们去看1600年前葛洪《肘后备急方》有无数瑕疵错误,1600后的人们看我们依然如此。谁也不是圣人。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齐拉特对新华社记者说:“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从中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这表明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也能给科学家们带来新的启发。”评委会主席说得很客观,倒是我们许多自己人瞧不起自己人,怪话连篇,谤声一片。屠呦呦的老同事说她“不善交际,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这也从侧面解释了为什么在国际上拿了大奖的屠呦呦至今都不是院士。

有意思的是,先秦的《诗经》中有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之句,屠呦呦先生的名字来源于此。几千年前优美的文字把呦呦鹿鸣与嫩嫩青蒿联系在了一起,这一切与诺贝尔之间是不是有宿命啊!

2015.10.6晨于台湾高雄

附:

第七百三十六篇·屠呦呦

我在《参考消息》读到《中国屠呦呦荣获美国医学大奖》一文时,对“屠呦呦”三字很是惊奇,先错以为屠呦呦是个医学项目,后又以为屠呦呦是从小在海外成长的科学家,所以才叫此名,结果两者都不是,屠呦呦就是我们土生土长的女科学家,今年八十一岁。

屠呦呦,浙江宁波人,自幼目睹中药之神奇疗效,立志长大探索其奥秘。1951年她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所学专业为药学,这在当时是个冷门学科。1955年,她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医研究院从事中药研究工作,开始了终身的平凡而高尚的事业,而那一年我才出生。

中药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来赖以生存的根。西医西药没进入中国时,中国人也活得好好的。今天,人均占有西医药资源平均极低的中国人也加入到人均长寿国家,这实际上是中医药对我们民族的贡献。屠呦呦先生一生研究中药,并以祖宗的宝贵医药学问为基础,受到东晋名医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可治久疟的线索启发,在极为困难(当时文革中)的社会条件下,取得了青蒿素抗疟疾药的研制成功,四十年来,屠呦呦发明的青蒿素拯救了几百万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对其评价甚高。

前天,拉斯克基金会将这个全世界最权威的拉斯克医学大奖毫不吝惜地发给了屠呦呦,奖励她将一种草药变成了世界广泛使用的抗疟疾药物,其颁奖辞让人感佩:“显然,屠呦呦的洞见拯救了千百万人的生命,尤其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命,并将在今后抗击这种致命疾病的斗争中继续造福人类。”

屠呦呦先生不是院士,退休年龄单位才吝啬地给了一个研究员的职称,如果拉斯克大奖不颁给她,她在中国就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科学工作者,中华民族之所以在百般磨难中坚持至今,就是因为有屠呦呦这样伟大而平凡的一员。

我由衷地向屠呦呦先生致敬,祝愿她健康长寿。

2011.9.16

第七百四十篇•中医药

中医药在古代中国因人而异,医生与病患之间讲究一对一地对症下药;西医药的发明依赖于西方科技的崛起,主张病同药同,忽略个体之间的差异。以内科疾病而言,两种医疗态度与方法大相径庭,前者医疗成本高,依赖个人经验多,名医与庸医天壤之别,而后者则过分强调广谱药,期望一药能救百人。

地球人由一亿增至十亿走了大约两千年,由十亿增至七十亿(下月达到这个数)不过一百多年。这增长速度听着有点儿吓人,人群拥挤,疾病容易流行,西医药的治病救人的方式就备受推崇,所以就有了今天许多人头疼脑热胃不舒服自己去街头药房买药自治,多数也会管用。

而中医古老的方式被现代生活挤入一角,幸亏还有许多西医治不了或不管治的病,中医愿意代劳;还有西药解决不了的痛苦,中药亦可一试,更有笃信中医药的专业工作者孜孜以求,坚持不懈,从古老文献中发现并发明了拯救病患的青蒿素。

青蒿素是西药中药还是中西药,我无权说,今天的世界都是各说各的。有人说青蒿素不是中药,是化学药,并鄙视其是“人海战术”的成果。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青蒿素的发明者屠呦呦在获奖感言中说: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药给人类的一份礼物,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拉斯克奖评委会不合时宜地也提了一壶:将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转化为最强有力的抗疟疾药,使现代技术与传统中医师们留下的遗产相结合;最后卫生部又提了一壶,向屠呦呦发了贺信:从传统中药中筛选出抗疟疾有效物质,这一重大发现是中医药的骄傲。

中西医药的高下优劣久近功过灵失信疑乃哲学问题,此文不表。

2016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屠呦呦

人物阅读素材:是非·屠呦呦

(2015-10-05 23:34:24)

是非·屠呦呦

弓长

【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

屠呦呦1971年首先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1972年又分离出新型结构的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1979年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2011年9月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是非·屠呦呦

弓长

2015年6月4日,哈佛大学医学院官方网站公布2015年度华伦·阿尔波特基金会的授奖信息。中国中医科学院(原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屠呦呦因其在抗疟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荣获此奖。该奖将于10月1日在哈佛医学院举办的专场研讨会上颁发。

据悉,屠呦呦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科学家。理论上,对于这种“中国第一位”的消息,其新闻价值即使上不了头条,最起码也会被排列在新闻网站的首页。但事实上,几乎所有的主流媒体好似都没有“发现”这条消息,并未对此进行报道。只有屠呦呦的家乡“浙江在线”及其工作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以主人翁式的骄傲,在6月中旬发布了相关信息。

同样的获奖者,相似的获奖原因,对比2011年的大张旗鼓,如今的敛声宁静让人摸不着头脑。而更让人唏嘘的是,关于屠呦呦停不下来的争议。

是,不可挡

2011年9月,屠呦呦获得2011年度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以表彰其对治疗疟疾的青蒿素研究所作出的贡献。这是该奖项设立65年以来,首次颁给中国科学家,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大奖。

消息一出,各大媒体像炸开锅一样,开始追踪报道屠呦呦的获奖背景,研究专业,以及生平记事。

屠呦呦对青蒿素的发现有多重要?

我们先回到上个世纪50年代,抗美援朝以及越南战争时期。当时作战士兵常常被疟疾所累,战斗力受到严重影响。于是,多国政府都不得不将大量精力投入到抗疟药物的研发上,但都一筹莫展。

1967年5月23日,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人员聚集北京,就疟疾防治药物和抗药性研究工作召开了一个协作会议,就此启动了代号为“523项目”的计划。该项目的短期目标是要尽快研制出能在战场上有效控制疟疾的药物,长远目标是通过筛选合成化合物和中草药药方与民间疗法来研发出新的抗疟药物。

国家对“523项目”十分重视,特设仿造西药或制造衍生物、从中药中寻找抗疟药、制造驱蚊剂等几大课题组,组织了来自60多个研究机构和单位的500多名研究人员参与研发,这其中就有来自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屠呦呦。她被分在了中医药协作组,主要从中医角度开展实验研究。

实验的过程漫长而复杂。光调查收集这一个过程,屠呦呦和她的课题组成员便筛选了2000余个中草药方,并整理出了640种抗疟药方集。他们以鼠疟原虫为模型检测了200多种中草药方和380多个中草药提取物。这其中,青蒿素引起了屠呦呦的注意。

青蒿素是来自一种菊科艾属植物的提取物,屠呦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它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可达68%.但这个抑制率十分不稳定,甚至在后续的实验中,抑制率显示只有12%-40%。对此屠呦呦猜测,低抑制率可能是提取物中有效成份浓度过低的原因造成的。于是她着手改进提取方法。通过翻阅古代文献,特别是东晋名医葛洪的著作《肘后备急方》中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她意识到常用煎熬和高温提取的方法可能破坏了青蒿有效成分。

不出所料,改用乙醚低温提取后,研究人员如愿获得了抗疟效果更好的青蒿提取物。“1971年10月4日,我第一次成功地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并在实验室中观察到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这个解决问题的转折点,是在经历了第190次失败之后才出现的。”这一步,至今被认为是当时发现青蒿粗提物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后来,为了获证青蒿素对人体疟疾的疗效,屠呦呦等人首先在自己身上进行实验,实验效果十分喜人。随后,屠呦呦课题组深入到海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在21位感染了疟原虫的患者身上试用之后,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临床效果非常成功。

青蒿素对恶性疟疾、脑疟强大的治疗效果,挽救了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饱受疟疾之苦的非洲人民称之为“中国神药”。“在人类的药物史上,我们如此庆祝一项能缓解数亿人疼痛和压力、并挽救上百个国家数百万人生命的发现的机会并不常有。”斯坦福大学教授、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成员露西·夏皮罗如此评价发现青蒿素的意义。

屠呦呦因此被称为“青蒿素之母”,并得到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的嘉许。

因为拉斯克奖还有一个“诺贝尔奖风向标”的别称,人们便激动地预测,屠呦呦很有可能成为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个中国人。结果我们都知道了,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两个美国人和一个法国人。虽然希望落空,但这也不影响人们给屠呦呦加冠另一个头衔——离诺贝尔最近的中国女人。

非,池中物

屠呦呦获奖后,在一片叫好声中,人们渐渐发现了这位卓越的女科学家区别于传统意义中获奖者的独特之处,她既没有博士学位、留学经历,也不是两院院士,只是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一名普通的研究员。

这让人们不禁揣测猜疑,于是,一些针对“三无”教授的非议接踵而至。

纵观舆论,关于屠呦呦的非议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她为什么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为什么不是两院院士,青蒿素归属之争。

说到诺贝尔奖,这是中国人的软肋。人们始终憧憬每年诺贝尔颁奖典礼上能够出现中国身影,包括当年屠呦呦的这次落选。

“诺贝尔的奖项发展到今天,更多是用来对科学家一生的贡献做总结性表彰,而不仅仅是表彰近期的成就。”当时,《新京报》还专门发表文章《不必为屠呦呦落选诺奖而失望》评判屠呦呦与诺奖的擦肩而过,文章从诺贝尔奖的表彰性质切入,讲道当年获得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三位科学家,他们在获奖领域的决定性成果获得承认,都比屠呦呦早得多。与之相比,青蒿素取得阶段性成果也好,获得业内和国际承认也罢,并无时序上的优势可言。

如果说,诺贝尔奖的表彰性质是客观因素,是我们无能为力的原因。那么,徜徉在中国坊间的另一种说法,只能让人哑口无言,那就是青蒿素的归属之争。

由于“523项目”是在援外备战的背景下提出,具有军事机密的性质,项目的研究结果不允许向外公布。加之“文革”期间,科研工作者不能公开发表科学论文。种种原因导致这项工作在当时并不被“523项目”以外的人所知。

没有文献,没有出版记录,便无从证明:屠呦呦是发现青蒿素的主要贡献者。即使后来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还是有很多人站出来想要分一杯羹。毕竟,实验发现是课题组团结合作的成果。人们纷纷抗议,奖项应该为集体所有,而不能只归功于一人。

对此,舆论众说纷纭。

而曾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饶毅在其一篇名为《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得文章中给出了比较中肯的观点。虽然对于青蒿素的归属问题争议不断,但有三点毋庸置疑:首先,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对于发现青蒿的抗疟作用和进一步研究青蒿都很关键;其次,具体分离纯化青蒿素的钟裕容,是屠呦呦研究小组的成员;此外,其他提取到青蒿素的小组是在会议上得知屠呦呦小组发现青蒿粗提物高效抗疟作用以后进行的,获得纯化分子也晚于钟裕容。

让饶毅感到不平的还有:“他们(屠呦呦和张亭栋)作出的贡献,在我看来,值得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而他们在国际国内的认可都远低于他们的实际贡献。两位皆非院士,其中一人可能从未被推荐过。”

在传统观念中,院士身份是评判一位科研工作者成就的一张有力的名牌。而闻名国际的屠呦呦并未得到这张名牌。这与上文提到的青蒿素的归属争议有关,还有来自街谈巷语的“人品说”“权力说”等等。

返璞归真,无论蜚语再多,屠呦呦的科学贡献都无法泯灭。正如饶毅所说:最重要的是,这些药物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我们应该推崇他们的工作、肯定他们的成就。科学,有着客观的标准,通过争论可以将我们带近真理。

呦呦鹿鸣

初闻屠呦呦的人,都会被她的名字所吸引。

屠呦呦的名字缘起《诗经·小雅》的名句“呦呦鹿鸣”,意为鹿鸣之声。而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呦呦鹿鸣”的后半句“食野之苹”,人们惊叹于从取名开始,屠呦呦的命运注定要与这棵神奇的小草连在一起。

屠呦呦说,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化学研究人员,但作为一个在中国医药学宝库中有所发现,并为国际科学界所认可的中国科学家,她感到自豪。“在我的童年,我亲眼目睹了民间中医配方救人治病的场景。然而,我从没有想到我的一生会和这些神奇的草药关系如此紧密。”

1930年年底,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作为家中5个孩子中唯一一个女孩,屠呦呦一直接受着良好的教育。她的高中同学陈效中回忆说,屠呦呦在班上不声不响,经常上完课就回家,成绩也在中上游,并不拔尖。

尽管成绩并不突出,但屠呦呦还是在1951年考入北京医学院(后改名为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一直工作至今。

屠呦呦十分低调,即使是获奖后,她都很少接受媒体采访。在普通人看来,她有些神秘,有些不食人间烟火。但在朋友眼中,屠呦呦是个十足的“马大哈”。“屠呦呦生活上是个粗线条,不太会照顾自己,一心扑在工作上。有一次,她的身份证找不到了,让我帮忙找找,我打开她的箱子,发现里面东西放得乱七八糟的,不像一般女生收拾得那么停当。同学们见了后都笑话她。她家务事不灵光,成家后,买菜、买东西之类的事情基本上都由先生做。”陈效中回忆道。

虽然,生活中的屠呦呦“不拘小节”。但碰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她会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坚毅。

在青蒿素研究上,屠呦呦花费了很多精力。接到“523”项目的时候,她已接近不惑之年,而她的女儿才3岁,为了不影响研究,她把孩子交给老母亲抚养。由于当时长期做实验,过劳的屠呦呦染得一身的病。

而在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成员露西·夏皮罗看来,青蒿素这一高效抗疟药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屠呦呦及其团队的“洞察力、视野和顽强信念”。

屠呦呦:实验191次才成功 以身试毒弄坏肝脏

2

昨日,屠呦呦在北京的家

中。5日晚间,屠呦呦在家中通过电视得知自己摘取诺奖的消息。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据央视等媒体报道 没有预告,没有通知,北京时间5日晚间,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屠呦呦在家中通过电视得知自己摘取诺奖的消息。

6日上午,一直不愿接受采访的屠呦呦终于把记者请进家门,但一再强调“也没什么好讲的”。 对于获奖,屠呦呦表示,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

从电视新闻知道自己获诺奖

10月6日16时,回忆一天前发生的事,屠呦呦表示,当时家里没人,没有接到诺奖委员会的电话,后来还是同事告诉她获奖的消息。因为是英文播报,同事略有迟疑,随后屠呦呦在电视新闻中最终确认了自己获得了诺贝尔奖。

到了19点多,屠呦呦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诺奖委员会官方的电话才姗姗来迟。 85岁的屠呦呦告诉记者,自己当晚一夜未眠。

“与获奖相比,我一直感到欣慰的是在传统中医药启发下发现的青蒿素已拯救了全球数以百万计疟疾病人的生命。”屠呦呦说。

“这是中国科学家集体荣誉”

屠呦呦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屠呦呦还通过央视发表了自己的获奖感言,她说,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获得诺奖是一项很大的荣誉,青蒿素这项生物研究成功是多年研究集体攻关的成绩,青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这也标志着中医研究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是个入口,她为此感到高兴,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科学家的骄傲。屠呦呦还说,“这次获奖,说明中医药是个伟大的宝库,但也不是捡来就可以用。”

在谈及青蒿素药物开发的过程时,屠呦呦特别强调团队合作的作用。

获奖的奖金会怎么使用?面对记者的问题,屠呦呦和先生李廷钊开玩笑地说,“这点奖金还不够买北京的半个客厅吧?!太少了啊!”

■纵深

服药试验致肝中毒 每天一身酒精味

“我确实没什么好讲的,科研成果是团队成绩,我个人的情况在这两本书里都讲得很清楚了。”与前晚记者在电话中沟通的情况一样,没说两句,屠呦呦又开始回避谈及自己。

茶几上,放着屠呦呦向记者推荐的两本书,一本是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另一本是《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前者是她学术研究常用,厚厚的卷册已被翻得起了毛边;后者刚刚从柜子中取出,藏青色的皮质封面蒙了薄薄的尘。 临危受命,成为课题攻关组长

“当年,全世界都面临着这样一个重大课题,必须要有新的抗疟新药来解决老药的抗药性问题,国内外做了大量工作都没有满意成果。”回忆与青蒿素的第一次接触,屠呦呦的眼神清亮,语气中不乏兴奋和自豪:“„文化大革命‟什么都停滞了,科研攻关的难度相当高,我是北医药学系(现为北大医学部)的,又到中医研究院学习,但是做来做去很难,后来通过系统查阅古代文献,发现了重新提取青蒿素的办法。”

上世纪60年代,引发疟疾的寄生虫——疟原虫对当时常用的奎宁类药物已经产生了抗药性。1967年5月23日我国启动“523”项目,动员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名科研人员,同心协力,寻找新的抗疟疾的药物。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相关领域的学术权威统统靠边站,时年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成为课题攻关的组长。

当时,青蒿素的提取仍是一个世界公认的难题,从蒿族植物的品种选择到提取部位的去留存废,从浸泡液体的尝试筛选到提取方法的反复摸索,屠呦呦和她年轻的同事们熬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体会过无数次碰壁挫折。

“北京的青蒿质量非常不好……我尝试用叶子,事实证明叶子里才有,梗里没有……做完动物试验后发现100%有效,再在我们自己身上试验药的毒性……我们尝试用乙醚替代酒精,发现去除毒性很有效……我们又做化学结构,通过改变药物的结构克服原有的耐药性……后来我自己的肝脏也坏了,我的同事们也有很多得了病……”提起艰苦岁月和付出的牺牲,屠呦呦没有抱怨,反倒是充满怀恋。

“为了确保安全,大家都愿意试毒”

屠呦呦和李廷钊是中学同窗,1963年结婚,育有两女。1969年屠呦呦加入“523”项目时,在冶金行业工作的李廷钊也同样忙碌,为了不影响工作,他们咬牙把不到4岁的大女儿送到别人家寄住,把尚在襁褓中的小女儿送回宁波老家。

“大女儿当时接回来的时候都不愿叫爸妈,小女儿更是前两年才把户口从宁波迁回北京。”李廷钊说。

情非得已。对于家中摆满女儿和外孙女照片的屠呦呦而言,当年的她别无选择,因为青蒿素就是党和国家赋予她的使命。

此前,中美两国的抗疟研究已经经历多次失败。美国筛选了近30万个化合物而没有结果;中国在1967年组织了全国7省市开展了包括中草药在内的抗疟疾药研究,先后筛选化合物及中草药达4万多种,也没有取得阳性结果。屠呦呦和同事们通过翻阅中医药典籍、寻访民间医生,

搜集了包括青蒿在内的600多种可能对疟疾治疗有效果的中药药方,对其中200多种中草药380多种提取物进行筛查,用老鼠做试验,但没有发现有效结果。

“后来,我想到可能是因为在加热的过程中,破坏了青蒿里面的有效成分,于是改为用乙醚提取。那时药厂都停工,只能用土办法,我们把青蒿买来先泡,然后把叶子包起来用乙醚泡,直到第191次试验,我们才真正发现了有效成分,经过试验,用乙醚制取的提取物,对鼠虐猴虐的抑制率达到了100%。为了确保安全,我们试到自己身上,大家都愿意试毒。”屠呦呦说。 “那时候,她脑子里只有青蒿素,整天不着家,没白天没黑夜地在实验室泡着,回家满身都是酒精味,还得了中毒性肝炎。”老伴儿李廷钊说着,悄悄为屠呦呦递上一杯水:“我心疼她也支持她,那个年代很多人都这样,她从没想得到这些荣誉。”

希望有新激励机制让中医药有更多成果

今天,荣誉来了,屠呦呦格外怀念当年并肩奋斗的战友,也更加骄傲于当年“523”项目创下的纪录:1972年3月,屠呦呦在南京召开的“523”项目工作会议上报告了试验结果;1973年初,北京中药研究所拿到青蒿结晶。随后,青蒿结晶的抗疟功效在其他地区得到证实。“523”项目办公室将青蒿结晶物命名为青蒿素,作为新药进行研发。几年后,有机化学家完成了结构测定;1984年,科学家们终于实现了青蒿素的人工合成。

清华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后卜鹏滨2002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化学研究室攻读硕士学位。据他回忆,那时候,尽管屠老师已经退休,身体也不太好,但在实验室经常可以看到她,她特别愿意和年轻人交流。

“屠老师总是拍着我的肩膀,勉励我:小卜,科研的事业还是属于你们年轻人的。你们既然走上了这条道路,就要有一种执着坚持的精神。”

当年,同样年轻的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正是凭着执着和坚持,在冷僻而又急缺的抗疟药物研制领域开辟了一条新路。现在,掌声和鲜花都在向着这批代号“523”的人群聚拢。

“获不获奖对我来说不那么重要,但是获奖也证明我们的中医药宝库非常丰富,但并不是借来拿来就能用。像青蒿素这样的研究成果来之不易,我们还应该继续努力。”屠呦呦说。

“因为做了一辈子,希望青蒿素能够物尽其用,也希望有新的激励机制,让中医药产生更多有价值的成果,更好地发挥护佑人类健康的作用。”

青蒿素,用去了屠呦呦大半生时间,她却依然痴迷于此,未曾停歇。她说,“荣誉多了,责任更大,我还有很多事要做。”

2016新作文素材: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药学家屠呦呦

中新网10月5日电综合报道,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5日中午11时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当地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聪大村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了该奖项。此次奖项由三人共同获得。

据悉,屠呦呦是中国著名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她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该研究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

此外,另外两名同时获得此次诺贝尔医学奖的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聪大村因发现了蛔虫寄生引发感染的新疗法也同时获奖。

2011年9月,我国在生物医学领域写下新篇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誉的拉斯克奖得主名单在美国纽约诞生,一位81岁的中国女药学家赫然在列,填补了华人十年未获此奖的空白,也造就了第一位在中国独立完成研究的获奖者。以“抗疟神药”拯救千万人生命,自己却安守清贫默默耕耘,她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书写下又一段传奇。传奇的锻造者,名叫屠呦呦,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青蒿素研发中心主任。

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作为一名生药学专业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从1955年进入中医研究院来,她几十年如一日,埋首于深爱的事业中,将一份份漂亮的成绩单回馈给党和人民。屠呦呦入职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血吸虫病做出贡献;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中药炮炙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工作。屠呦呦最引人瞩目的成就是发现青蒿素,作为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它每年在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并且在与疟疾这种致命疾病的持续战斗中产生了长远的医疗福利”。拉斯克基金会如是说。 为什么屠呦呦可以在平凡岗位上大有作为?或许我们可以从她说过的一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科技工作者,是不该满足于现状的,要对党、对人民不断有新的奉献。”

【素材分析】假如没有屠呦呦百折不挠的毅力,假如没有屠呦呦默默奉献的信念,假如没有屠呦呦不断创新的精神,便不会出现拯救了成千上万生命的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也便不会获得华人十年未获拉斯克奖的空白。

【素材运用】适用于顽强毅力、心灵宁静、传统与现实、创新、信念、遗产、奉献等话题。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聪大村、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奖。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美国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聪大村两人的获奖原因是发现了蛔虫寄生引发感染的新疗法。

颁奖词:

寄生虫病千百年来始终困扰着人类,并一直是全球重大医疗健康问题之一。寄生虫疾病对世界贫困人口的影响尤其严重。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药学奖获奖者在最具破坏性的寄生虫疾病防治方面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

坎贝尔和大村智发现了阿维菌素,这种药品从根本上降低了河盲症和淋巴丝虫病的发病率,对其他寄生虫疾病也有出色的控制效果。

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这两项发现为全人类找到了对抗疾病的新武器。

疟疾的传统疗法是氯喹或奎宁,但其疗效正在减低。上世纪60年代,消除疟疾的努力遭遇挫折,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传统中草药里找到了战胜疟疾的新疗法。她通过大量实验锁定了青蒿这种植物,但效果并不理想。屠呦呦因此再次翻阅大量医书,最终成功提取出了青蒿中的有效物质,之后命名为青蒿素。屠呦呦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对疟疾寄生虫有出色疗效的科学家。青蒿素能在疟原虫生长初期迅速将其杀死,在未来的疟疾防治领域,它的作用不可限量。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从1901年开始颁发,第一位获奖者是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他的主要成就是对白喉血清疗法的研究。在所有获奖者中,最年轻的32岁,最年长的87岁,平均58岁。其中还有11名女性获奖者。

今年的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于10月5日首先公布,来自中国的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1930年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China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来自日本的Satoshi ōmura以及爱尔兰的William C. Campbell与屠呦呦共同分享了本届生理学或医学奖。

诺贝尔委员会称,屠呦呦,威廉-坎贝尔以及大村智三位获奖者发展了一些疗法,这对一些最具毁灭性的寄生虫疾病的治疗具有革命性的作用。

威廉-坎贝尔以及大村智发明了一种新药阿维菌素(Avermectin),这种药物的衍生品已经极大地帮助降低了盘尾丝虫病以及淋巴丝虫病的发生率,并且已经显示出对其他类型寄生虫感染的有效性。屠呦呦制成了青蒿素,这种药物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屠呦呦相关资料:生于1930年,今年85岁;她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她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1年,屠呦呦曾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

提名理由★

屠呦呦从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通过对提取方法的改进,首先发现中药青蒿的提取物有高效抑制疟原虫的成分,她的发现,在抗疟疾新药青蒿素的开发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由于这一发现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数以百万人的生命,屠呦呦今年获得医学科学领域重要的大奖——拉斯克奖。

简介:屠呦呦,出生于1930年,药学家。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取得显著成绩,带领课题组人员发现和研制了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2011年9月获得拉斯克奖的临床医学研究奖。

言论:“在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的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我相信,努力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

文/苌清

2011年9月23日,纽约。本年度拉斯克奖颁奖典礼被安排在一个酒会上举行,在这个轻松的西式社交场合,屠呦呦的些许拘谨看起来反而别有风度。捧起奖杯,面带微笑地让记者拍照,然后照着讲稿发表获奖

感言,“在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的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这位80岁的女科学家声音清脆,带着浓浓的江浙口音,“我相信,努力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

从1600多年前的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屠呦呦最初的发现,让青蒿素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线抗疟药,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拉斯克基金会为此奖励她25万美元的奖金。

沉默

作为一个有66年历史的科学大奖,拉斯克奖在中国并没有太大的名声。然而,“诺贝尔奖的风向标”这个说法却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不难理解,在拉斯克奖颁奖之后,屠呦呦的名字在中国很快就广为人知,人们都对这个“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人”充满期待。再后来,她又被形容为“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中国人”。

屠呦呦对自己的突然出名似乎做好了准备,她对公众随之而来的强烈关注保持着超乎寻常的顽强抵抗。在纽约领奖之后,她一直坚持对媒体一言不发,唯一的一次露面,是11月15日在她所在单位举办的“2011年科技工作大会”上。这个听起来稀松平常的会议,其实只有一个主题——表彰屠呦呦。会上授予她“中国中医科学院杰出贡献奖”,并奖励给她所领导的青蒿素研究团队100万元人民币。

“青蒿素的成绩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这也是标志着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屠呦呦的讲话始终保持一致的“腔调”,在纽约的颁奖典礼上和在北京的表彰大会上,她都是这么说的。

然而对于屠呦呦的“低调”,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她从来没有承认过别人的工作,现在的致谢被认为是缺乏诚意的。”不论是面对如今的“火爆”,还是多年以来同行之间的争议,屠呦呦都只做一件事——沉默。

对屠呦呦而言,迟来的拉斯克奖不仅是一个巨大的荣誉,它另一个意义也许更重要——为她坚守了几十年的沉默做一个注脚。即使如此,在获奖之后,屠呦呦仍然一如既往地用沉默来回应一切。在《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仅有的一次与她的电话交谈中,屠呦呦并不正面回答任何问题。她说去看她的那本书就够了,“这是‘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化工出版社出版,绿皮的,吴阶平作序,宋健题词。”

《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作为科学家的屠呦呦,只愿意用这本260页厚的学术著作来与世界对话,对于更多其他的,她似乎无话可说。

屠呦呦的名字本身并不“沉默”,呦呦,是鹿鸣的声音,典出《诗经》。打开《青蒿及青蒿类药物》一书,第一页就是那句诗:“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个名字和这种植物,两千多年前就以奇特的方式联系在一起,为一个科学家的故事增添了几分令人遐想的诗意。然而,这个故事的开始,却与战争有关。 攻关

文革期间的1969年,各项科研工作都已停顿的中国中医研究院(现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接到一项特殊任务——参加一个代号为“523”的战备项目。当时正值越南战争,耐药的恶性疟在越南流行,引起双方部队严重的非战斗性减员,中国在越共的请求下开始在军内开展抗疟药的研究,并成立了“全国疟疾防治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代号“523办公室”)。屠呦呦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又有从事中医药研究工作的经验,当时在大多数学术权威都被打倒的情况下,38岁的她被委任为组长,负责重点进行中草药抗疟疾的研究。

耗时3个月,从包括各种植物、动物、矿物在内的2000多个方药中整理出640个,再从中进行100多个样本的筛选,最终选出的胡椒“虽然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84%,但对疟原虫的抑杀作用并不理想”;而“曾经出现过68%抑制疟原虫效果”的青蒿,在复筛中因为结果并不好而被放弃。

其后,屠呦呦在重新复习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时,发现其中记述用青蒿抗疟是通过“绞汁”,而不是传统中药“水煎”的方法来用药的,她由此悟及用这种特殊的方法可能是“有忌高温破坏药物效果”。据此,她“改用低沸点溶剂,果然药效明显提高”。经过反复试验,最终分离获得的第191号青蒿中性提取物样品,显示对鼠疟原虫100%抑制率的令人惊喜的结果”。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不要说知识产权了,即使以个人的名义发表研究的结果也是要冒很大的政治风险。1972年3月,按照523办公室的安排,屠呦呦以研究小组代表的身份报告了青蒿中性提取物的实验结果,她报告的题目是:“用毛泽东思想指导抗疟中草药工作”。当时全场振奋。在其后的临床观察中,屠呦呦不仅带头试服,还亲自携药去海南昌江疟区现场,验证治疗效果。在她报告了“30例青蒿抗疟全部有效”的疗效总结后,掀起了全国对青蒿抗疟研究的高潮。

屠呦呦所在的中药研究所继续进行青蒿活性成分的研究工作,最终分离提纯出抗疟有效单体,并命名为青蒿素。在此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青蒿提取物中,由云南药物研究所用汽油从当地的青蒿变种大头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在临床试验中展示了极好的抗疟疗效。之后,上海无机化学所的周维善研究小组测定了青蒿素的化学结构,并发现了其抗疟机理。

在《青蒿及青蒿类药物》一书中,有一页印制粗糙的新药证书复印件,那是中国新药审批办法实施以来的第一个新药证书——(86)卫药证字X-01号。这份由中国中医研究院申报获批的证书上,并没有屠呦呦的名字。

争议

拉斯克奖引发的疑问是:为什么青蒿素没有拿到国内的科技大奖,反而先拿到了国外的大奖?

科学界主流的答案是:没法确定奖项的归属。1978年,“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6家发明单位各有各的发明创造”。在这个长达数页的结论中,只字未提发现者的名字。当年大协作的“523”项目以“胜利完成”而告终,然而后来的几十年中却争议不断,屠呦呦则被很多人认为“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

2009年,屠呦呦编写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一出版,就因为引文署名的细节而招致批评:未能充分肯定其他研究小组和研究成员的作用。反对者认为,屠呦呦夸大了自己在“523”项目中的作用。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早在拉斯克奖颁发之前就高度评价过屠呦呦的研究工作。他提到:“我们作为无争议方试图和屠呦呦交流也有一定困难,不理解她把中医研究院的原始材料至少有段时间收藏在自己家,不愿给我们看。” 但查过一些相关的非公开资料后,他还是得出结论:屠呦呦在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因为她的研究组第一个用乙醚提取青蒿,并证实了青蒿粗提物的高效抗疟作用。 《科学》杂志的网络报道称,“拉斯克奖重新点燃了一个争议:是否应该把研发出强有力的抗疟药物——这个文化大革命期间政府的一个大规模项目的成果——归功于一个人。”

在拉斯克奖颁奖期间陪同屠呦呦的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疟疾研究室研究员苏新专认为,从青蒿到抗疟药,各种各样人的贡献肯定少不了,但拉斯克奖并没有颁给整个组织,这是因为“作为一个鼓励科学发现的奖项,拉斯克奖倾向于只授予最初始的发现者”。

在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的描述里,屠呦呦是一个靠“洞察力、视野和顽强的信念”发现了青蒿素的中国女人。

简历:

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48年,进入宁波效实中学学习;

1950年,进入宁波中学就读高三;

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后改名为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

1955年,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

1959-1962年,参加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

1979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

1985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个人荣誉:

1958年,被评为卫生部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1978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

1979年,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1984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年以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 1987年,被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状;

1992年,双氢青蒿素被国家科委等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

1997年,双氢青蒿素被卫生部评为“新中国十大卫生成就”;

2009年,获第三届(2009年度)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氏中药发展奖;

2011年9月,青蒿素研究成果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2015年10月,诺贝尔医学奖。

名字由来

【屠呦呦的名字源自《诗经》[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屠呦呦,1930年生于浙江宁波。1977年,首次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名义撰写的论文《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发表于《科学通报》,引起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研究成果斩获诸多大奖。

屠呦呦多次落选院士 曾被称为“三无”科学家

2015/10/05 人民网

核心提示:媒体称屠呦呦曾多次落选院士,因没博士学位、未留洋,被称“三无科学家”。屠呦呦2011年获美医学大奖——拉斯克奖时曾引争议:集体工作,为啥只颁奖给个人。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医学奖

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无博士学位和留洋背景是“文革”前的历史条件所致,落选院士则值得探究。据了解,前些年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参评院士,但均未当选。

像屠呦呦这样做出国际认可的重大科学贡献而落选院士的,在我国并非个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比袁隆平晚一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中科院上海系统所研究员李爱珍,享誉海内外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饶毅„„

这些人是因为学术水平不高、科学贡献不大而落选院士吗?答案显然不是。从上述几位“落选院士”的治学为人风格中,人们或许能得到一些启示。袁隆平至今仍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扎在水田里研究超级水稻;李爱珍数十年如一日呆在实验室里搞研究,如果不是因为她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恐怕还不为社会所知;屠呦呦除了“不善交际”,还“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比如在会议上、个别谈话也好,她赞同的意见,马上肯定;不赞同的话,就直言相谏,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屠呦呦的老同事李连达院士语,笔者注);饶毅则是出了名的“敢讲话”,研究之余还在自己的博客和国内外媒体上撰文,批评中国科技体制的弊端、教授不听讲座的浮躁学风等。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四川大学副校长魏于全、中国农大原校长石元春、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虽然因涉嫌学术造假而屡遭检举、质疑,却依然稳坐院士的宝座;相当比例的政府高官和企业高管,顺风顺水地当上了院士,风光于政、学、商诸界。

作为“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两院院士的评选无异于风向标、指挥棒,具有无可替代的引领、示范作用。其评选是否客观、公正,不仅事关院士群体自身的尊严和公信力,更影响着广大科技人员的努力方向和工作热情,甚至海外留学人员的来去选择。

默默工作、不善交际、敢讲真话、贡献卓著的落选院士,涉嫌造假、擅长公关、有权有钱的却顺利当选、风光无限。两相比照,向社会传递了怎样的信号?给公众造成了怎样的印象?

是该检讨、改进两院院士的评选标准、方法和程序的时候了。

更多内容链接:

http://view.news.qq.com/zt2011/tuyouyou/index.htm

拉斯克奖花落中国:谁成就了屠呦呦?

拉斯克奖花落中国,无疑让人欣慰。但在屠呦呦捧得这一奖项之后,有关国内学术评价机制等争议,似乎更赚人眼球。

9 月23 日,满头卷发、戴着眼镜、已经81 岁高龄的中国药理学家屠呦呦在美国纽约接过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奖杯,成为继黎巴嫩裔中国公民马海德之后,第2 位获得拉斯克奖的中国籍科学家。她获奖的原因是“发现了青蒿素及其治疗疟疾的有效性”,使全球数百万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

昔日,她是“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研究员;今日,她是“一朝闻名天下知”的科学家。

药理学家一夜成名

9 月12 日,拉斯克基金会官方网站发布公告称,2011 年度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将颁给中国药理学家屠呦呦。拉斯克奖是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也被看作是诺贝尔奖的“风向标”,因此当屠呦呦获奖的消息传至国内时,一些媒体曾经揣测“诺贝尔医学奖在向中国招手”。

一时间,没有院士头衔,没有博士学历,没有海外经历,甚至一直隐身于公众视野后的屠呦呦突然成了媒体宠儿,人们在关注这位女科学家的同时,也开始关注她发现的抗疟药物——青蒿素。

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仅2008 年全球便有2.43 亿疟疾病例,导致86.3 万人死亡。随着疟原虫对喹啉类药物逐渐产生抗药性,疟疾的防治在20 世纪上半叶被重新列入医药界的研究课题。20 世纪60 年代以来,美、英、法、德等国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希望研发出新型抗疟药物,但一直苦无进展。

1967 年,中国政府组织全国60多个科研单位的500 多名专家,共同启动了军民合作的“523 任务”,寻找新的抗疟药。1969 年,仅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屠呦呦正式被召入其中。

屠呦呦,1930 年12 月出生,浙江宁波市人。1955 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同年转入新建的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今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

参与523 任务后,她领导的科研小组根据中医文献逐一筛选可能的抗疟药物。1971 年,他们最终从大约200 种中草药中获得了380 多种提取物,并且发现青蒿粗提取物对疟原虫有抑制作用。

但屠呦呦同时也注意到,青蒿粗提取物的效果并不太稳定,对疟原虫的抑制率只有12% ~ 40%。她分析,这可能是由于提取物中有效成份浓度过低所致,于是又着手对提取方法进行改进。

通过翻阅古代文献,屠呦呦终于在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找到了相关描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她意识到原来的提取方法可能破坏了青蒿中的有效成分,遂改用乙醚提取青蒿,不出所料,如此得到的青蒿提取物抗疟效果更好。

后来,通过进一步优化提取方法,尤其是“去除了青蒿提取物中不具抗疟效果的酸性部分但保留了毒性低抗疟力改善的中性部分”后,屠呦呦欣喜地发现,这种中性青蒿的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可达95% ~ 100%。

反思学术评价机制

1972 年2 月, 在南京523 任务的一次会议上,屠呦呦向全国多家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通报了这一成果。

在她的启发下,各地不少研究机构纷纷使用屠呦呦提供的信息和提取方法开始探索青蒿素的研究,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屠呦呦的发现在国内多次获奖,但获奖者均为多人团队。在当时的举国体制下,资源和成果共享式的科研模式,完全忽略知识产权的保护,与世界通行的科研模式不太一致。青蒿素类抗疟药的研发过程中包括多重环节,每一个环节的研究者都有重要贡献。

“这是军民大联合的项目,大家都是很协作、不分你我的,”现已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的屠呦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谦逊地表示,“荣誉不是我个人的,还有我的团队,还有全国的同志们,这是属于中医药集体发掘的一个成功范例,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尽管如此,部分曾参与过523 项目的人士仍对屠呦呦独揽拉斯克奖提出了质疑,认为有失公平。而普通民众也经由媒体的密集报道,了解了这些人士从中各自所起的重要作用。

但拉斯克医学奖的评委之所以会认定屠呦呦在青蒿素类抗疟药物研发中的特殊贡献,肯定是经过仔细调查和深思熟虑的。因此,当该奖项的结果最终出笼时,无形中也给困扰中国科学界的争议提供了一个美式解答。

部分评论者认为,拉斯克基金会的决定体现了国外的学术评价机构更尊重原创思维,正是中国的学术评价机尽管屠呦呦并未如部分人预想的那样,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奖。不过,这并不妨碍人们对她捧得拉斯克奖社会意义的积极评价——至少,这一奖项的出笼,引起了国人对科学的关注,也引发了业界对良性科学评价机制的思考。

中医药迎来“第二春”?

因为青蒿素的发现受到了中医典籍的启发,拉斯克基金会在12 日的授奖词中指出:“屠呦呦领导的

团队,将一种古老的中医治疗方法,转化为今天最强有力的抗疟疾药。”

近年来,围绕中医药弃留的争议一直相持不下,而随着屠呦呦获奖,支持者的底气也显得更足了。收藏家马未都在其博客中就公开为中医辩护称:“西医西药没进入中国时,中国人也活得好好的。今天,人均西医药资源占有率极低的中国也加入到人均长寿国家行列,这实际上是中医药对我们民族的贡献。”

相对于马未都的感性言论,屠呦呦的表态则颇显理性:“中医是伟大宝库,对世界人民健康的潜力还有待继续发掘。我们老祖宗替我们保留了很多有益的经验。我们找到青蒿素,解决了全球迫切想解决的问题。类似的传统药还有很多。”

无疑,屠呦呦的获奖激起更多国人对中医药的关注,也为中医支持者阵营拉到了更多的赞成票。 拉斯克医学奖

拉斯克医学奖是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1946 年由被誉为“现代广告之父”的美国著名广告经理人阿尔伯特•拉斯克及其夫人玛丽•拉斯克共同创立,旨在表彰医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医生和公共服务人员。

拉斯克奖现设基础医学研究奖、临床医学研究奖和公共服务奖等3个奖项。获奖者由25 名来自世界各国的杰出科学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评选产生。黎巴嫩裔中国公民马海德1986 年获得公共服务奖,美籍华裔科学家简悦威1991 年获得临床医学奖。

#中国人获诺贝尔医学奖#【她曾亲自试药得中毒性肝炎】青蒿素动物实验时,曾出现过性转氨酶升高等现象。当时,屠呦呦和两位同事决定亲自试服,屠呦呦因此得了中毒性肝炎。但她们坚持亲自证实药物安全,才投入临床给病人服用。最终,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生命!

【屠呦呦获诺奖之后预测】

〔之一〕1.新闻联播播发新闻;2.党和国家领导人第一时间致电祝贺;3.中国科学院学部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如何尽快把屠呦呦变成院士;4.北大在第一时间宣布校友获得诺奖;5.中医又开始流行,方舟子出来叫嚣;6.新一次大学排行榜上,北大拉开清华25名;7.文革迷毛迷论证这是毛时期毛泽东思想的胜利;8.有关专家宣布中国梦将有望提前13.8年实现;9.摆摊取名的必放一本诗经„„

〔之二〕1.各级领导到家里.工作单位祝贺;2.当选中科院.工程院院士或两院院士;3.被全国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4.被全国老龄委授予“全国老有所为先进个人;5.央媒密集釆访,非得逼出老人讲出“革命道理”;6.大学(尤其是药学院)研究所争先聘请其为名誉院长.首席科学家;7.将其出生地和求学地发掘命名为“革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8.涉及青蒿素上市公司股票波动;9.给老人家安排省部级医疗保健;10.房地产公司赠送老人家一套养老住宅;11.某汽车公司赠送老人家一台汽车;12.被相关组织部门授予“优秀共产党员”;13.青年父母把其新生儿名字加入“呦”字.....

网络红人 马 评论, 晚上刚下飞机,一则新闻率先闯入手机,《中国人屠呦呦首获诺贝尔医学奖》,这条新闻迅速占领各大新闻网站头条,这是中国人几代人梦寐以求的荣誉,到来的却如此突然。四年前,屠呦呦荣获美国拉斯克大奖,我还热情地写过文章(第736篇《屠呦呦》;第740篇《中医药》),谁知还被人冷嘲热讽,说我不懂医药,青蒿素是西药不是中药,青蒿素的发明给中医药增不了光。可屠呦呦自己在获奖后的感言说:“在青蒿素发现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相信努力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

日子过得真快,四年的时间倏然而过,屠呦呦再次荣获诺贝尔大奖,国人兴奋之余,让中西医(药)之争又成为话题。依我看,这个古老与现代的冲突不过是个短视现象,而文明不应该忽略坐标去评判现象,应该知道人类智慧的局限性。再说白一点,我们去看1600年前葛洪《肘后备急方》有无数瑕疵错误,1600后的人们看我们依然如此。谁也不是圣人。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齐拉特对新华社记者说:“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从中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这表明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也能给科学家们带来新的启发。”评委会主席说得很客观,倒是我们许多自己人瞧不起自己人,怪话连篇,谤声一片。屠呦呦的老同事说她“不善交际,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这也从侧面解释了为什么在国际上拿了大奖的屠呦呦至今都不是院士。

有意思的是,先秦的《诗经》中有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之句,屠呦呦先生的名字来源于此。几千年前优美的文字把呦呦鹿鸣与嫩嫩青蒿联系在了一起,这一切与诺贝尔之间是不是有宿命啊!

2015.10.6晨于台湾高雄

附:

第七百三十六篇·屠呦呦

我在《参考消息》读到《中国屠呦呦荣获美国医学大奖》一文时,对“屠呦呦”三字很是惊奇,先错以为屠呦呦是个医学项目,后又以为屠呦呦是从小在海外成长的科学家,所以才叫此名,结果两者都不是,屠呦呦就是我们土生土长的女科学家,今年八十一岁。

屠呦呦,浙江宁波人,自幼目睹中药之神奇疗效,立志长大探索其奥秘。1951年她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所学专业为药学,这在当时是个冷门学科。1955年,她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医研究院从事中药研究工作,开始了终身的平凡而高尚的事业,而那一年我才出生。

中药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来赖以生存的根。西医西药没进入中国时,中国人也活得好好的。今天,人均占有西医药资源平均极低的中国人也加入到人均长寿国家,这实际上是中医药对我们民族的贡献。屠呦呦先生一生研究中药,并以祖宗的宝贵医药学问为基础,受到东晋名医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可治久疟的线索启发,在极为困难(当时文革中)的社会条件下,取得了青蒿素抗疟疾药的研制成功,四十年来,屠呦呦发明的青蒿素拯救了几百万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对其评价甚高。

前天,拉斯克基金会将这个全世界最权威的拉斯克医学大奖毫不吝惜地发给了屠呦呦,奖励她将一种草药变成了世界广泛使用的抗疟疾药物,其颁奖辞让人感佩:“显然,屠呦呦的洞见拯救了千百万人的生命,尤其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命,并将在今后抗击这种致命疾病的斗争中继续造福人类。”

屠呦呦先生不是院士,退休年龄单位才吝啬地给了一个研究员的职称,如果拉斯克大奖不颁给她,她在中国就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科学工作者,中华民族之所以在百般磨难中坚持至今,就是因为有屠呦呦这样伟大而平凡的一员。

我由衷地向屠呦呦先生致敬,祝愿她健康长寿。

2011.9.16

第七百四十篇•中医药

中医药在古代中国因人而异,医生与病患之间讲究一对一地对症下药;西医药的发明依赖于西方科技的崛起,主张病同药同,忽略个体之间的差异。以内科疾病而言,两种医疗态度与方法大相径庭,前者医疗成本高,依赖个人经验多,名医与庸医天壤之别,而后者则过分强调广谱药,期望一药能救百人。

地球人由一亿增至十亿走了大约两千年,由十亿增至七十亿(下月达到这个数)不过一百多年。这增长速度听着有点儿吓人,人群拥挤,疾病容易流行,西医药的治病救人的方式就备受推崇,所以就有了今天许多人头疼脑热胃不舒服自己去街头药房买药自治,多数也会管用。

而中医古老的方式被现代生活挤入一角,幸亏还有许多西医治不了或不管治的病,中医愿意代劳;还有西药解决不了的痛苦,中药亦可一试,更有笃信中医药的专业工作者孜孜以求,坚持不懈,从古老文献中发现并发明了拯救病患的青蒿素。

青蒿素是西药中药还是中西药,我无权说,今天的世界都是各说各的。有人说青蒿素不是中药,是化学药,并鄙视其是“人海战术”的成果。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青蒿素的发明者屠呦呦在获奖感言中说: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药给人类的一份礼物,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拉斯克奖评委会不合时宜地也提了一壶:将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转化为最强有力的抗疟疾药,使现代技术与传统中医师们留下的遗产相结合;最后卫生部又提了一壶,向屠呦呦发了贺信:从传统中药中筛选出抗疟疾有效物质,这一重大发现是中医药的骄傲。

中西医药的高下优劣久近功过灵失信疑乃哲学问题,此文不表。


相关内容

  • 作文素材 | 2016感动中国 屠呦呦[春草鹿呦呦]
  • [颁奖词]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人物事迹] 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

  • 作文猜想九
  • [作文猜想九]最美心灵,涓涓细流汇合成大爱 一.作文素材 也许你还记得,去年一篇题为<杭州图书馆向流浪汉开放,拾荒者借阅前自觉洗手>的新闻,曾经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 内容大致是说,杭州图书馆十年来始终坚持,向流浪者和拾荒者开放,允许其入馆读书,不过对他们的唯一要求是"要洗手&q ...

  • 2016时政热点
  • 2016高考语文时事热点素材积累 高考作文素材1:中国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 中国的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医学奖!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10月5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和一名日本科学家及一名爱尔兰科学家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疟疾治疗研究中取得的成就. 人 ...

  • 屠呦呦作文素材
  • 高考作文素材:中国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 中国的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5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和一名日本科学家及一名爱 尔兰科学家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疟疾治疗研究中取得的成就.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 ...

  • 主题人物阅读--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 主题人物阅读: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屠呦呦:青蒿素的发现者 沂水一中高三语文组 魏继国编写 [人物事略] 屠呦呦,药学家,浙江宁波人,生于1930年.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51年至1955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 ...

  • 2016试卷
  • 衢州市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适应性试卷 语文试题卷 考生须知: 1. 全卷共四大题,20小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 各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3. 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 ...

  • 新作文素材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药学家屠呦呦
  • 新作文素材: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药学家屠 呦呦 中新网10月5日电综合报道,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5日中午11时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当地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聪大村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了该奖项.此 次奖项由三人共同获得. 据悉,屠呦呦是 ...

  • 高考素材:屠呦呦
  • 屠呦呦:从"三无"教授到诺奖得主热点素材三维透视 青蒿素的提取是一个世界公认的难题,美国筛选了近30万个化合物而没有结果;中国在1967年就组织全国7省市开展包括中草药在内的抗疟疾药物研究,先后筛选化合物及中草药达4万多种,也没有取得阳性结果.1969年,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接 ...

  • 广东省广州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广东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三句话简括地说出孔子的文化理想.社会政策和教育程序.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与教育是拿诗书礼乐做根基,教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