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与广东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的比较

作者:陈湘桂

广西社会科学 2006年02期

  一、广西与广东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本情况

  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指国民经济中技术装备程度低,容纳劳动力多,产品成本中活劳动消耗所占比重大的产业。在研究分析中,理解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内涵有利于比较全面地掌握其分布和运动变化的规律:从单位劳动力所使用的技术装备等固定资金量的多少看,固定资产与劳动力匹配比例低,资金量少的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产品成本中活劳动耗费所占的比重大小看,比重大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资本的有机构成看,资本有机构成低的产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为了从数量上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和比较,首先要界定和划分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经过反复研究,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选择在一定年份、某一产(行)业获得一定生产成果条件下投入的劳动力(从业人员)数量与投入的固定资产的比例关系来划分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较大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为便于分析和说明,笔者引入密集型产业系数来进行表述。

  Ii=Li/Ci

  式中Ii为i产业的密集型产业系数,Li为i产业的劳动力(从业人员),Ci为i产业年末的固定资产。密集型产业系数(Ii)越大,劳动密集程度就越高,资金技术密集程度也就越低;反之亦然。

  研究中,笔者选择2003年广西和广东工业各产(行)业列入统计范围的劳动力(从业人员)数量与年末该产(行)业固定资产的比例(密集型产业系数)来对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分类界定,见表1:

  表1:2003年广西及广东工业密集型产业计算表

  工业行业广西工业总 密集型产业 广东工业总 密集型产业

  产值(亿元) 系数(Ii)产值(亿元) 系数(Ii)

  煤炭的开采和洗选业 6.6779 0.265757199 3.2 1.087912088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252.73 0.000674195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3.8336 0.120869459 7.710.076807229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22.2935 0.087079947 17.07

  0.106185567

  非金属矿采选业 6.3535 0.098411598 54.63

  0.187168923

  其他矿采选业0.223

  0.205853175

  农副食品加工业 242.35280.057283612 503.65 0.087677925

  食品制造业 17.1854 0.141712611 297.51 0.09244228

  饮料制造业 22.1807 0.046851999 240.88 0.040198651

  烟草制品业 36.0283 0.024104042 119.8

  0.026062675

  纺织业 23.7381 0.207837184 784.52 0.132165823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1.1913 0.478558111 765.07 0.487650499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11.8804 0.333971873 508.89 0.553152604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23.225 0.101395593 134.04 0.112039801

  家具制造业 0.4913 0.399756494 220.06 0.334527541

  造纸及纸制品业 33.7689 0.041840954 404.4

  0.06756482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6.3056 0.107955238 270 0.10876917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0.241

  0.254450262 333.28 0.441135362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21.0847 0.03209712 553.03 0.011370026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06.173 0.069788613 1140.98 0.043319741

  医药制造业 51.683 0.087423681 246.56 0.075927258

  化学纤维制造业 1.2983 0.04738939 44.26

  0.05740988

  橡胶制品业 5.4678 0.113832711 97.93

  0.144668737

  塑料制品业 13.0325 0.147802675 802.17 0.14708967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82.3719 0.11084487 685.14 0.097290905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08.52 0.050008934 332.26 0.025114398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81.8291 0.032928096 285.71 0.064657729

  金属制品业 13.638 0.14418057 866.75 0.186461329

  通用设备制造业 35.237 0.100090156 312.47 0.135823251

  专用设备制造业 52.9041 0.106798235 218.3

  0.135998912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227.74030.068102668 918.6

  0.081476907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35.1223 0.105752077 2160.43 0.186041578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4.1439 0.100222491 5932.21 0.132794147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6.2994 0.146133061 654.31 0.192866464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295.38 0.432838523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16.69

  0.384615385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102.289 0.01355657 880.31 0.00673442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0.6154 0.0191566

  58.78

  0.01617401

  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 8.2304 0.041703513 93.75

  0.016277424

  合计1425.6504

  21513.46

  资料来源:广西统计年鉴(2004),广东统计年鉴(2004)

  表中显示,广西和广东在相同产业的密集型产业系数存在一定差别,这表明广西与广东两省区的产业发展存在差异性。结合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习惯性理解,在对广西和广东的密集型产业分类中,将密集型产业系数以0.1为界限,大于0.1的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据此分别整理出广东和广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相关资料及密集型产业系数和排序,见表2、表3:

  表2:2003年广东工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及排序

  工业行业工业总产值从业人员

  固定资产 密集型产业

  (亿元)(万人) (亿元)系数(Ii)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7.07 1.03

  9.7

  0.106185567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270

  13.83 127.150.10876917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134.045.63

  50.25 0.112039801

  纺织业 784.5238.64 292.360.132165823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5932.21

  113.62 855.610.132794147

  通用设备制造业 312.4712.91 95.05 0.135823251

  专用设备制造业 218.3 10 73.53 0.135998912

  橡胶制品业 97.93 5.59

  38.64 0.144668737

  塑料制品业 802.1739.27 266.980.14708967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160.43

  78.93 424.260.186041578

  金属制品业 866.7538.26 205.190.186461329

  非金属矿采选业 54.63 3.18

  16.99 0.187168923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654.3122.17 114.950.192866464

  家具制造业 220.0614.94 44.66 0.334527541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工业 16.69 0.41.04 0.384615385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295.3823.91 55.24 0.432838523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333.2841.03 93.01 0.441135362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765.0770.88 145.350.487650499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508.8954.48 98.49 0.553152604

  煤炭的开采和洗选业 3.2

  0.99

  0.91 1.087912088

  其他矿采选业

  合计14447.4

  589.69 3009.36

  0.195951963

  资料来源:广东统计年鉴(2004)

  表3:2003年广西劳动密集型工业产业及排序

  工业行业 工业总产 全部从业人固定资产原价

  密集型产业系数

   值(万元) 员(人)(万元)

  通用设备制造业352370

  28976 289499 0.100090156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41439

  7883 78655 0.100222491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232250

  18149 178992 0.101395593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351223

  18317 173207 0.105752077

  专用设备制造业529041

  26430 247476 0.106798235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630568856 82034 0.107955238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823719

  [1**********]830.11084487

  橡胶制品业546788077 70955 0.113832711

  金属制品业136380

  6490 54013 0.120156259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383364949 40945 0.120869459

  食品制造业171854

  16733 118077 0.141712611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629946003 41079 0.146133061

  塑料制品业130325

  10046 67969 0.147802675

  煤炭的开采和洗选业6677917747 105231 0.168648022

  其他矿采选业 2230 415

  2016

  0.205853175

  纺织业237381

  36008 173251 0.207837184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2410 468

  1910

  0.254450262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118804

  7148 21403 0.333971873

  家具制造业4913 985

  2464

  0.399756494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119133080 6436

  0.478558111

  合计 3532095 [1**********]95

  资料来源:广西统计年鉴(2004)

  从广东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情况来看,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纺织业等21个产业,越靠后的产业,密集型产业系数越大,其劳动密集程度也就越高。例如,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煤炭的开采和洗选业等。

  从广西的情况来看,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包括通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造业等20个产业,其中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家具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等产业的劳动密集程度较高。

  二、广西与广东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

  综合表1、表2、表3,可以比较广西与广东劳动密集型产业之间的区别:

  1.总体上看,广东劳动密集型产业有21个产业(行业),广西有20个产业(行业),从产业数比例看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大体相当。

  2.广西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而在广东则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是由于广西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具有资源优势,是有色金属资源大省,而广东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相对缺乏,密集型产业系数相对较大(如与广西进行横向比较,密集型产业系数还低些)。有色金属产业的采冶比(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的工业总产值与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工业总产值之比),广西是1∶3.67,广东是1∶16.74,表明广东成功地利用外部资源加工转化为经济优势,而广西则有较大的资源优势,但无法转化为经济优势,难以摆脱低价出售原材料的困境。

  3.广西非金属矿采选业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广东则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是由于广西非金属矿采选业中,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有石灰石矿、滑石矿、重晶石矿、石英砂等非金属矿采选业,其中水泥工业较为发达,目前华润集团、海螺集团、台泥集团陆续进入广西,重组广西的水泥产业,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提高广西水泥产业所需矿石的开采技术含量。据业内人士观察,广东水泥生产已经出现向西转移的趋势。

  4.广东创新性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在广东的产业分布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产业虽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但都与高新技术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为5932.21亿元,占广东2003年工业总产值的27.6%,形成以华为集团为龙头的通信设备产业集群。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也形成了各个不同产品生产的产业集群,工业总产值达2160.43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0%。此两大产业的工业总产值8092.64亿元,占广东工业总产值的37.6%,是广西全部工业总产值的5.68倍。广东的强势产业恰好是广西的弱势产业,广东与广西产业互补性明显。

  5.广东纺织业、塑料制品业等产业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排序中比广西较为靠前,表明广东这些产业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产品技术含量高。广西原有的技术优势正在丧失,例如,柳州市、南宁市原有的纺织业已不再风光,其塑料制品业也面临日益萎缩的困境,使得这些原本可以吸纳更多劳动力就业的产业无法发挥作用。

  6.在广西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没有相关的资料,而广东此产业吸纳了约24万人,形成近300亿元的工业总产值,涌现出全球知名的玩具制造、工艺品制造等产业集群。在东部地区产业出现向西部地区转移的大背景下,类似产业在广西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有待发展,广西要作好迎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准备。

  三、广西、广东和全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的比较

  比较分析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要分析劳动密集型产业内部、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之间在不同区域中的各种比例关系。通过对表1、表2、表3的有关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和计算,对广西、广东和全国密集型产业结构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见表4:

  表4:2003年广西、广东、全国密集型产业相关指标比较

   工业总产值 劳动密集型资金技术密集型

  工业总产值 比例 工业总产值比例

  (亿元)(亿元) (亿元)

  广东 21513.46 14447.4 0.677066.06 0.33

  广西 1425.6504353.2095 0.251072.4409

  0.75

  全国 142271.2362763.83 0.4479507.4 0.56

  广东/全国 0.1512

  0.2301.520.089

  0.59

  广东/广西 15.090

  40.903

  2.716.589

  0.44

  广西/全国 0.0100

  0.0056

  0.560.013

  1.35

  资料来源:广西统计年鉴(2004),广东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年鉴(2004)

  从表4可看出:

  1.广西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发展总量水平远远低于广东。工业总产值中广东占全国的比例为15.1%,广西仅为1%。劳动密集型产业总产值中广东占全国的比重为23%,而广西仅为0.56%,相差太大。

  2.广西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发展的结构水平大大低于广东。广西劳动密集型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25%,广东则占67%,而全国占44%,广西低于广东42个百分点,低于全国19个百分点。

  3.广西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水平出现畸形发展的状况。广西工业总产值中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产值占75%,广东占33%,而全国占56%,广西大大高于全国和广东的水平。通过进一步考察发现,广西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大都集中在传统产业上,消耗大量的资金以及燃料、能源和原材料等资源,却难以代表新的技术方向。此外,广西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高比例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低水平基础之上的。

  4.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差距是造成广东、广西经济发展存在巨大落差的重要原因。广东工业总产值是广西的15.1倍,而劳动密集型产业总产值是广西的41倍,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总产值是广西的6.6倍。广东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工业的相对贡献率为1.52,广西为0.56,说明广东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对广东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广西今后经济发展的重点应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5.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结构比例来看,全国为44∶56,广东是67∶33,广西为25∶75,广西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缺乏必要的关联性,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没能有效带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没能有效支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6.广西在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过程中,只重视原材料工业的投入而忽视加工工业的发展,导致以原材料工业产品为主的加工性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不足;广东则比较重视产品技术性加工业的发展,使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协调和谐发展。

  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效率结构来看,广西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出效率比广东低(见表5),表现为:(1)广东以占全国16.3%的劳动力消耗完成占全国23%的劳动密集型工业总产值,劳动力效率系数为1.41;广西以占全国0.95%的劳动力消耗才完成0.56%的劳动密集型工业总产值,劳动力效率系数为0.59,大大低于广东;(2)广东使用9.3%的固定资产消耗完成23%的劳动密集型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效率系数为2.47;广西使用0.88%的固定资产消耗完成0.56%的劳动密集型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效率系数为0.64,更大大低于广东;(3)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均创造的工业总产值全国为17.32万元,广东为24.5万元,广西为10.24万元,只有全国水平的60%、广东的42%;(4)劳动密集型产业固定资产产值率全国为1.95,广东为4.8,广西则为1.25,只有全国水平的64%,广东的26%。这些都大大影响了广西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表5:广西、广东、全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效率比较

   劳动密集型工业总产值 劳动力 固定资产

  劳动力/固定资产

  广西 353.2095 34.492 282.1895 0.12222992

  广东 14447.4

  589.69 3009.36 0.195951963

  全国 62763.83 3624.59 32233.49 0.112447954

  广东/全国 0.230186717

  0.162691504 0.09336128

  1.742601411

  广西/全国 0.005627596

  0.009516111 0.00875454

  1.086991054

  广东/广西 40.90320334

  17.09642816 10.6643231

  1.603142367

  资料来源:广西统计年鉴(2004),广东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年鉴(2004)

  广东利用改革开放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注重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升级,把技术含量不断注入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使创新性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广东经济的主导力量。合理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能够有效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当地就业水平的提高,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就业,有利于营造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与广东相比,广西劳动密集型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规模扩张冲力不强,没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无法通过与外界的资源交换获得发展的机会;广西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出效率较低,资本(人力资本和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大大低于广东,影响了资本的有效积聚和集中,不利于形成良性互动的密集型产业结构。

  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重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增长到集约增长的转变,不断调整和持续优化广西密集型产业结构,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进一步实行改革开放。西部地区具有自然资源优势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缺乏技术和资本,市场经营的经验也十分不足,加上长期受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还存在许多妨碍市场经济发展的观念及做法,需要进一步进行改革。同时,开放也是为了加快资源的合理流动,使发达地区的技术、资金、人才可以无障碍地向西部地区流动,带动西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2.作好迎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准备。东部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劳动力成本会提高,东部地区的企业会利用其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经验和资金积累,将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应及时调整区域发展战略,整合资源优势,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快本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3.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协调发展。广西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大都集中在传统的原材料工业和基础工业上,技术含量不高。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应重视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带动作用,使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协调发展。今后固定资产投资的方向应侧重于采用高新技术改造这些传统产业,增加其技术含量。同时,围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延伸其产业链,形成以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为核心,辐射带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4.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职业教育,加强劳动者智力的投入。注重对各个层次劳动者的教育和训练,在增加劳动者智力投入的基础上,发展适用、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以达到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附加值的目的。

  5.增加对初级、次级产品的中间制成品的技术投入,进行深度加工,形成具有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融合性质的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推动广西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创新。

  6.积极发展投入小、风险小、成本低的贸易加工性高技术产业。利用人力资本、技术资本等软性高级要素投入和改造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要素为内核衍生新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7.发展创新性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创新性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升级。

  8.积极扶持各种类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发展。利用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功能载体,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使产业集群成为广西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

作者介绍:陈湘桂,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湖北 武汉 430070)

作者:陈湘桂

广西社会科学 2006年02期

  一、广西与广东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本情况

  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指国民经济中技术装备程度低,容纳劳动力多,产品成本中活劳动消耗所占比重大的产业。在研究分析中,理解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内涵有利于比较全面地掌握其分布和运动变化的规律:从单位劳动力所使用的技术装备等固定资金量的多少看,固定资产与劳动力匹配比例低,资金量少的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产品成本中活劳动耗费所占的比重大小看,比重大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资本的有机构成看,资本有机构成低的产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为了从数量上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和比较,首先要界定和划分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经过反复研究,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选择在一定年份、某一产(行)业获得一定生产成果条件下投入的劳动力(从业人员)数量与投入的固定资产的比例关系来划分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较大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为便于分析和说明,笔者引入密集型产业系数来进行表述。

  Ii=Li/Ci

  式中Ii为i产业的密集型产业系数,Li为i产业的劳动力(从业人员),Ci为i产业年末的固定资产。密集型产业系数(Ii)越大,劳动密集程度就越高,资金技术密集程度也就越低;反之亦然。

  研究中,笔者选择2003年广西和广东工业各产(行)业列入统计范围的劳动力(从业人员)数量与年末该产(行)业固定资产的比例(密集型产业系数)来对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分类界定,见表1:

  表1:2003年广西及广东工业密集型产业计算表

  工业行业广西工业总 密集型产业 广东工业总 密集型产业

  产值(亿元) 系数(Ii)产值(亿元) 系数(Ii)

  煤炭的开采和洗选业 6.6779 0.265757199 3.2 1.087912088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252.73 0.000674195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3.8336 0.120869459 7.710.076807229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22.2935 0.087079947 17.07

  0.106185567

  非金属矿采选业 6.3535 0.098411598 54.63

  0.187168923

  其他矿采选业0.223

  0.205853175

  农副食品加工业 242.35280.057283612 503.65 0.087677925

  食品制造业 17.1854 0.141712611 297.51 0.09244228

  饮料制造业 22.1807 0.046851999 240.88 0.040198651

  烟草制品业 36.0283 0.024104042 119.8

  0.026062675

  纺织业 23.7381 0.207837184 784.52 0.132165823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1.1913 0.478558111 765.07 0.487650499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11.8804 0.333971873 508.89 0.553152604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23.225 0.101395593 134.04 0.112039801

  家具制造业 0.4913 0.399756494 220.06 0.334527541

  造纸及纸制品业 33.7689 0.041840954 404.4

  0.06756482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6.3056 0.107955238 270 0.10876917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0.241

  0.254450262 333.28 0.441135362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21.0847 0.03209712 553.03 0.011370026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06.173 0.069788613 1140.98 0.043319741

  医药制造业 51.683 0.087423681 246.56 0.075927258

  化学纤维制造业 1.2983 0.04738939 44.26

  0.05740988

  橡胶制品业 5.4678 0.113832711 97.93

  0.144668737

  塑料制品业 13.0325 0.147802675 802.17 0.14708967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82.3719 0.11084487 685.14 0.097290905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08.52 0.050008934 332.26 0.025114398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81.8291 0.032928096 285.71 0.064657729

  金属制品业 13.638 0.14418057 866.75 0.186461329

  通用设备制造业 35.237 0.100090156 312.47 0.135823251

  专用设备制造业 52.9041 0.106798235 218.3

  0.135998912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227.74030.068102668 918.6

  0.081476907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35.1223 0.105752077 2160.43 0.186041578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4.1439 0.100222491 5932.21 0.132794147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6.2994 0.146133061 654.31 0.192866464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295.38 0.432838523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16.69

  0.384615385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102.289 0.01355657 880.31 0.00673442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0.6154 0.0191566

  58.78

  0.01617401

  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 8.2304 0.041703513 93.75

  0.016277424

  合计1425.6504

  21513.46

  资料来源:广西统计年鉴(2004),广东统计年鉴(2004)

  表中显示,广西和广东在相同产业的密集型产业系数存在一定差别,这表明广西与广东两省区的产业发展存在差异性。结合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习惯性理解,在对广西和广东的密集型产业分类中,将密集型产业系数以0.1为界限,大于0.1的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据此分别整理出广东和广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相关资料及密集型产业系数和排序,见表2、表3:

  表2:2003年广东工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及排序

  工业行业工业总产值从业人员

  固定资产 密集型产业

  (亿元)(万人) (亿元)系数(Ii)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7.07 1.03

  9.7

  0.106185567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270

  13.83 127.150.10876917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134.045.63

  50.25 0.112039801

  纺织业 784.5238.64 292.360.132165823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5932.21

  113.62 855.610.132794147

  通用设备制造业 312.4712.91 95.05 0.135823251

  专用设备制造业 218.3 10 73.53 0.135998912

  橡胶制品业 97.93 5.59

  38.64 0.144668737

  塑料制品业 802.1739.27 266.980.14708967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160.43

  78.93 424.260.186041578

  金属制品业 866.7538.26 205.190.186461329

  非金属矿采选业 54.63 3.18

  16.99 0.187168923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654.3122.17 114.950.192866464

  家具制造业 220.0614.94 44.66 0.334527541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工业 16.69 0.41.04 0.384615385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295.3823.91 55.24 0.432838523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333.2841.03 93.01 0.441135362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765.0770.88 145.350.487650499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508.8954.48 98.49 0.553152604

  煤炭的开采和洗选业 3.2

  0.99

  0.91 1.087912088

  其他矿采选业

  合计14447.4

  589.69 3009.36

  0.195951963

  资料来源:广东统计年鉴(2004)

  表3:2003年广西劳动密集型工业产业及排序

  工业行业 工业总产 全部从业人固定资产原价

  密集型产业系数

   值(万元) 员(人)(万元)

  通用设备制造业352370

  28976 289499 0.100090156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41439

  7883 78655 0.100222491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232250

  18149 178992 0.101395593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351223

  18317 173207 0.105752077

  专用设备制造业529041

  26430 247476 0.106798235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630568856 82034 0.107955238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823719

  [1**********]830.11084487

  橡胶制品业546788077 70955 0.113832711

  金属制品业136380

  6490 54013 0.120156259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383364949 40945 0.120869459

  食品制造业171854

  16733 118077 0.141712611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629946003 41079 0.146133061

  塑料制品业130325

  10046 67969 0.147802675

  煤炭的开采和洗选业6677917747 105231 0.168648022

  其他矿采选业 2230 415

  2016

  0.205853175

  纺织业237381

  36008 173251 0.207837184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2410 468

  1910

  0.254450262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118804

  7148 21403 0.333971873

  家具制造业4913 985

  2464

  0.399756494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119133080 6436

  0.478558111

  合计 3532095 [1**********]95

  资料来源:广西统计年鉴(2004)

  从广东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情况来看,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纺织业等21个产业,越靠后的产业,密集型产业系数越大,其劳动密集程度也就越高。例如,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煤炭的开采和洗选业等。

  从广西的情况来看,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包括通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造业等20个产业,其中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家具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等产业的劳动密集程度较高。

  二、广西与广东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

  综合表1、表2、表3,可以比较广西与广东劳动密集型产业之间的区别:

  1.总体上看,广东劳动密集型产业有21个产业(行业),广西有20个产业(行业),从产业数比例看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大体相当。

  2.广西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而在广东则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是由于广西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具有资源优势,是有色金属资源大省,而广东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相对缺乏,密集型产业系数相对较大(如与广西进行横向比较,密集型产业系数还低些)。有色金属产业的采冶比(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的工业总产值与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工业总产值之比),广西是1∶3.67,广东是1∶16.74,表明广东成功地利用外部资源加工转化为经济优势,而广西则有较大的资源优势,但无法转化为经济优势,难以摆脱低价出售原材料的困境。

  3.广西非金属矿采选业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广东则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是由于广西非金属矿采选业中,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有石灰石矿、滑石矿、重晶石矿、石英砂等非金属矿采选业,其中水泥工业较为发达,目前华润集团、海螺集团、台泥集团陆续进入广西,重组广西的水泥产业,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提高广西水泥产业所需矿石的开采技术含量。据业内人士观察,广东水泥生产已经出现向西转移的趋势。

  4.广东创新性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在广东的产业分布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产业虽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但都与高新技术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为5932.21亿元,占广东2003年工业总产值的27.6%,形成以华为集团为龙头的通信设备产业集群。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也形成了各个不同产品生产的产业集群,工业总产值达2160.43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0%。此两大产业的工业总产值8092.64亿元,占广东工业总产值的37.6%,是广西全部工业总产值的5.68倍。广东的强势产业恰好是广西的弱势产业,广东与广西产业互补性明显。

  5.广东纺织业、塑料制品业等产业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排序中比广西较为靠前,表明广东这些产业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产品技术含量高。广西原有的技术优势正在丧失,例如,柳州市、南宁市原有的纺织业已不再风光,其塑料制品业也面临日益萎缩的困境,使得这些原本可以吸纳更多劳动力就业的产业无法发挥作用。

  6.在广西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没有相关的资料,而广东此产业吸纳了约24万人,形成近300亿元的工业总产值,涌现出全球知名的玩具制造、工艺品制造等产业集群。在东部地区产业出现向西部地区转移的大背景下,类似产业在广西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有待发展,广西要作好迎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准备。

  三、广西、广东和全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的比较

  比较分析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要分析劳动密集型产业内部、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之间在不同区域中的各种比例关系。通过对表1、表2、表3的有关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和计算,对广西、广东和全国密集型产业结构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见表4:

  表4:2003年广西、广东、全国密集型产业相关指标比较

   工业总产值 劳动密集型资金技术密集型

  工业总产值 比例 工业总产值比例

  (亿元)(亿元) (亿元)

  广东 21513.46 14447.4 0.677066.06 0.33

  广西 1425.6504353.2095 0.251072.4409

  0.75

  全国 142271.2362763.83 0.4479507.4 0.56

  广东/全国 0.1512

  0.2301.520.089

  0.59

  广东/广西 15.090

  40.903

  2.716.589

  0.44

  广西/全国 0.0100

  0.0056

  0.560.013

  1.35

  资料来源:广西统计年鉴(2004),广东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年鉴(2004)

  从表4可看出:

  1.广西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发展总量水平远远低于广东。工业总产值中广东占全国的比例为15.1%,广西仅为1%。劳动密集型产业总产值中广东占全国的比重为23%,而广西仅为0.56%,相差太大。

  2.广西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发展的结构水平大大低于广东。广西劳动密集型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25%,广东则占67%,而全国占44%,广西低于广东42个百分点,低于全国19个百分点。

  3.广西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水平出现畸形发展的状况。广西工业总产值中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产值占75%,广东占33%,而全国占56%,广西大大高于全国和广东的水平。通过进一步考察发现,广西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大都集中在传统产业上,消耗大量的资金以及燃料、能源和原材料等资源,却难以代表新的技术方向。此外,广西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高比例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低水平基础之上的。

  4.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差距是造成广东、广西经济发展存在巨大落差的重要原因。广东工业总产值是广西的15.1倍,而劳动密集型产业总产值是广西的41倍,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总产值是广西的6.6倍。广东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工业的相对贡献率为1.52,广西为0.56,说明广东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对广东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广西今后经济发展的重点应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5.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结构比例来看,全国为44∶56,广东是67∶33,广西为25∶75,广西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缺乏必要的关联性,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没能有效带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没能有效支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6.广西在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过程中,只重视原材料工业的投入而忽视加工工业的发展,导致以原材料工业产品为主的加工性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不足;广东则比较重视产品技术性加工业的发展,使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协调和谐发展。

  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效率结构来看,广西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出效率比广东低(见表5),表现为:(1)广东以占全国16.3%的劳动力消耗完成占全国23%的劳动密集型工业总产值,劳动力效率系数为1.41;广西以占全国0.95%的劳动力消耗才完成0.56%的劳动密集型工业总产值,劳动力效率系数为0.59,大大低于广东;(2)广东使用9.3%的固定资产消耗完成23%的劳动密集型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效率系数为2.47;广西使用0.88%的固定资产消耗完成0.56%的劳动密集型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效率系数为0.64,更大大低于广东;(3)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均创造的工业总产值全国为17.32万元,广东为24.5万元,广西为10.24万元,只有全国水平的60%、广东的42%;(4)劳动密集型产业固定资产产值率全国为1.95,广东为4.8,广西则为1.25,只有全国水平的64%,广东的26%。这些都大大影响了广西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表5:广西、广东、全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效率比较

   劳动密集型工业总产值 劳动力 固定资产

  劳动力/固定资产

  广西 353.2095 34.492 282.1895 0.12222992

  广东 14447.4

  589.69 3009.36 0.195951963

  全国 62763.83 3624.59 32233.49 0.112447954

  广东/全国 0.230186717

  0.162691504 0.09336128

  1.742601411

  广西/全国 0.005627596

  0.009516111 0.00875454

  1.086991054

  广东/广西 40.90320334

  17.09642816 10.6643231

  1.603142367

  资料来源:广西统计年鉴(2004),广东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年鉴(2004)

  广东利用改革开放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注重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升级,把技术含量不断注入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使创新性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广东经济的主导力量。合理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能够有效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当地就业水平的提高,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就业,有利于营造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与广东相比,广西劳动密集型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规模扩张冲力不强,没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无法通过与外界的资源交换获得发展的机会;广西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出效率较低,资本(人力资本和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大大低于广东,影响了资本的有效积聚和集中,不利于形成良性互动的密集型产业结构。

  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重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增长到集约增长的转变,不断调整和持续优化广西密集型产业结构,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进一步实行改革开放。西部地区具有自然资源优势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缺乏技术和资本,市场经营的经验也十分不足,加上长期受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还存在许多妨碍市场经济发展的观念及做法,需要进一步进行改革。同时,开放也是为了加快资源的合理流动,使发达地区的技术、资金、人才可以无障碍地向西部地区流动,带动西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2.作好迎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准备。东部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劳动力成本会提高,东部地区的企业会利用其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经验和资金积累,将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应及时调整区域发展战略,整合资源优势,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快本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3.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协调发展。广西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大都集中在传统的原材料工业和基础工业上,技术含量不高。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应重视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带动作用,使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协调发展。今后固定资产投资的方向应侧重于采用高新技术改造这些传统产业,增加其技术含量。同时,围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延伸其产业链,形成以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为核心,辐射带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4.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职业教育,加强劳动者智力的投入。注重对各个层次劳动者的教育和训练,在增加劳动者智力投入的基础上,发展适用、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以达到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附加值的目的。

  5.增加对初级、次级产品的中间制成品的技术投入,进行深度加工,形成具有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融合性质的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推动广西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创新。

  6.积极发展投入小、风险小、成本低的贸易加工性高技术产业。利用人力资本、技术资本等软性高级要素投入和改造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要素为内核衍生新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7.发展创新性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创新性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升级。

  8.积极扶持各种类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发展。利用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功能载体,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使产业集群成为广西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

作者介绍:陈湘桂,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湖北 武汉 430070)


相关内容

  • 广西地理位置那么好,以前为什么发展不起来?
  • 广西在历史上与广东并称"两广",民国时期还被誉为"模范省份",这里既拥有中西部省份难得的出海大通道,又享有西部大开发的政策.然而,区位条件颇为优越的广西却一直没能与大多数沿海省份一样富裕起来,与相邻的广东相比更是相形见绌,原因究竟在哪里? 广西,既沿海,又沿边 ...

  • 我国农垦百强农场生产要素投入效率比较研究
  • 2010年5月May.2010热带农业科学 CHINESEJOURNALOFTROPICALAGRICULTURE 第30卷第5期 Vol.30,No.5 我国农垦百强农场生产要素投入效率比较研究① 刘万顺1)② 陈光义2) 胡卫东1)③ 524022:510612) (1广东省湛江农垦局2广东省农 ...

  • 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经济发展和人口变动研究
  • 作者:梁中堂 人口学刊 2008年05期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按照词义理解就是少数民族集聚的地方.但是,本文所说的民族地区,是特指由中央政府批准实行民族自治地方的一级行政区域.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央政府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地方的实际情况,依据民族政策,先后批准建立了5个民族自治区 ...

  • 中国近现代经济的变化
  • 题目:中国近现代经济的变化 关键字:全域性开发 内容摘要:尤应指出,这一经济格局与中国现代的经济发展有着切近的接续关系.它到今天也没有"过时".近百年出现的机器工业和现代城市的巨大发展,也未使之发生大的改变:而且,不管这种交流是否曾被人为割断,一旦"放开",类 ...

  • %AD国制造业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 目 录 中文摘要 „„„„„„„„„„„„„„„„„„„„„„„„„„„ 1 Abstract „„„„„„„„„„„„„„„„„„„„„„„„„„„„ 1 第一章 导论„„„„„„„„„„„„„„„„„„„„„„„„„„ 2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2 ...

  • 我国省域工业主导产业的遴选与发展
  • 第31卷第2期2012年4月地域研究与开发 AREALRESEARCHANDDEVELOPMENTVol.31No.2Apr.2012 我国省域工业主导产业的遴选与发展 王乐乐,吴殿廷,姜 晔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75) 摘要:工业主导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决定性和指向 ...

  • 对不同地区人口分布与经济和资源环境关系的总体评价_程希
  • 1996年第6期 (总第99期) 人口与经济POPULATION&ECONOMICS No.6,1996 (Tot.No.99) 对不同地区人口分布与 经济和资源环境关系的总体评价 程 希 摘要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地理.人口资源.经济社会差异最大的国家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各地区经济突飞猛 ...

  • 2008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
  • 2008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8-07-29 一.全国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综合评价 1.1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结果 根据修正的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对采集的2005~2006年全国31个省.市(区)的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合成,图1 ...

  • 水果干市场分析
  • 水果干 一. 产品定义 水果干,即水果经拣选.洗涤等预处理后,脱水至水分含量为15-25%的制品.水果干不但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而且容易消化,其价值不亚于新鲜水果.最主要的是方便携带,而且容易保存,是老少皆宜的零食伴侣. 二. 外部环境分析 1.地质学分析 (1)领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