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的内部会计控制

浅谈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的内部会计控制

[摘要]本文依据内部控制原理,结合社会保险基金的特点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会计工作实际,提出社会保险基金内部会计控制的原则、方法。

[关键词]社会保险基金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内部会计控制

社会保险基金是指用于支付劳动者或公民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所享受的各项保险待遇的基金,由政府立法强制征收,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基金等,是广大参保职工的“养命钱”和“保命钱”,是社会保险制度正常运行的物质基础。随着国家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健全社会保险制度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将是各险种基金的规模不断扩大。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是专门负责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收缴、发放、管理职责的公益性单位,它是基金管理的主体,必须建立一套制度健全、责权明确、平衡制约、运行有序的良性运行和制约机制,通过内部监督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风险,把基金管理运作风险降到最低限度。经办机构如何更好发挥内部监督作用?笔者认为,应当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内部会计控制,它是社会保险基金内部监督的一项基础性制度。

一、社会保险基金内部会计控制的必要性

1999年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制定并发布了统一的《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和《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于1999年7月1日开始实施,2003年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执行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和社会保险专用票据管理,并形成了制度化的基金定期检查和正常化的基金审计制度,从制度、管理、体制上规范了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保证基金的安全和完整。但从近年来全国发生的几个社会保险基金违法违纪案件来看,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内部会计控制,确实做好基金资产运作的风险控制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建设。

二、社会保险基金内部会计控制的原则

(一)职责分工控制的原则 

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和关键岗位轮换控制。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征收的基金收入量大,支付对象众多、频率高、变化平常,支出待遇项目多样化,有的待遇支付期限十分长。根据《会计法》中关于职务分离的规定,在这些业务处理程序中授权和执行的职务要分离,记账与货币资金管理和实物资产管理的职务要分离,执行和复核的职务要分离。对关键岗位工作人员进行轮换或实行强制休假制度。

(二)授权批准控制的原则 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基金财务会计部门应按不同险种分别建账、分户核算。各项基金的收支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应当实行三权分离,决策权应当集中在行政负责人手中,执行权应由业务部门负责人负责,监督权应由财务部门负责人负责,未经三个有权人的审核、批准,不得动用任何基金。 

(三)会计业务处理程序化、规范化、信息化原则

会计业务处理程序化是明确会计业务处理责任,执行财经纪律,防止在基金征收和使用上感情用事、以权谋私、贪污舞弊的有效手段。会计业务处理规范化是会计人员处理会计业务应达到的标准或要求。会计业务处理信息化是实施社会保险基金计算机会计。会计业务的处理程序化、规范化、信息化对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发挥会计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四)预算控制的原则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加强和完善基金的预算编制,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预算,认真执行基金预算的编制、审批程序,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严肃性,增强预算的约束力。

(五)内部报告控制的原则

由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不同险种分设,而且规模大小不一,在每一会计期间终了对日常发生的会计业务处理后,必须进行账实核对、账证核对、账账核对,在核对账目的基础上对各险种基金进行试算平衡,编制财务会计报表,包括日报、月报、季报、年报,并编写各项基金险种的资金、财务分析报告。通过报告,提高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三、社会保险基金的内部会计控制方法

(一)岗位设置与分工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岗位按照“征收、支付、稽查、核算”四分开原则设置,分工按照“经办、审核、复核、审批”四分离原则确立。财务会计机构内部工作岗位设置,也要依据内部控制制度关于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应设置财务负责人岗位、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和稽核岗位。其中会计核算岗位应根据险种及基金收支量的大小和会计人员数量进行分工,设置不同的会计核算岗位如基金收入核算、待遇支付核算。在岗位设置与业务分工中必须坚持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原则。财务负责人不得直接办理基金的收付及填制记账凭证等业务;需经授权或批准后方才能办理的业务在未经负责人授权或批准之前,执行人不得办理该业务;财务印鉴、银行预留印章应由财务负责人、稽核人和经办人分管,不得将财务印鉴、银行预留印章交由一人保管;会计岗位和出纳岗位必须分开,会计只对本岗位的业务进行核算,不得兼办该货币基金收付业务;出纳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不得兼办会计核算业务。稽核人员不得兼管货币基金收付和记账报账业务等。

(二)基金收支控制的几个关键环节

1.基金收入业务中应主要抓好各类基金补缴、窗口缴费、票据管理、缴款方式环节控制

(1)参保单位和参保职工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主要是通过经办机构或税务机关委托银行托收或转账方式征收的。但由于社会保险政策还处在不断补充完善过

程中,出现许多各类补缴政策规定,因此要对各类补缴对的政策依据、补缴基数、补缴的比例、补缴区间和时间进行认真的审核把关。防止和杜绝关系人情补缴和误算错算现象。

(2)为适应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形式多样化的需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自谋职业、下岗职工、自由职业者成立了“缴费窗口”,方便他们参保。他们中大都以个体名义方式缴费。应制定严格规范的操作程序和标准,重点把握参保条件、确认基数和标准。

(3)关于票据管理控制,要严格使用统一的社会保险专用票据,建立健全票据的购买、保管、领用、核销制度,并将票据管理融入(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加以控制。不得使用非财政部门印制的票据,更不得私自印制票据。审核票据开具的内容是否有缴费单位或缴费人,缴费基数、缴费比例、缴费期间、缴费金额以及缴费单位或当事人的签字。

(4)关于缴款方式控制,各项基金收入严禁收取现金,对各类补缴、清欠、窗口缴费都必须以转账或现金解款方式缴纳,并存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过渡户,不得存入其他银行账户或私收私存。

2.基金支出业务中应主要抓好基金支付和待遇核定报销审批环节控制

就养老保险业务而言,重点控制对新增待遇享受对象是否符合享受条件,即出生时间、参加工作时间、参保时间、缴费年限、身份、个人账户金额;已享受人员的待遇变动是否按规定标准调整;对社会化发放养老金的对象要重点控制高龄人员的生存情况,以防止和尽可能杜绝养老金冒领现象。

3.个人账户管理业务中应主要抓好缴费记录和记息环节控制

个人账户关系着每个参保职工的切身利益。做实个人账户,要实行统账分户核算。个人账户管理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办理。重点要把好五关:一是缴费记录关。审核每个参保职工的个人账户缴费记录是否及时、完整?缴费期间是否正确?缴费记录是否经过公示或本人确认。二是个人账户转移关。职工变动时个人账户转移金额计算是否符合规定,有无欠缴,有无存在“先记账,后缴费”问题,对需要终止保险关系的,领取人或继承人是否符合有关规定;三是个人账户养老金发放关。发放标准计算是否准确。四是个人账户利息计算关。利息是否严格规定利率和计算办法执行,注意利率变化和计算方法的一致性。五是个人账户总额的平衡关。所有参保职工个人账户金额与总个人账户金额的平衡,年度应

记利息与分解到每个个人账户利息的平衡。做到账钱相符、账人相符、账账相符。

(三)业务处理程序和标准

对基金收支业务来说,通常有基金征收、待遇支付、待遇核定的经办、审核、审批、稽核等程序;对会计核算业务来说通常有审核原始凭证、设置账户、填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告等程序。

针对各险种基金拨付及报批业务,基金财务会计部门应当根据《会计法》和社会保险基金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及内部管理制度的要求,对每一险种会计业务规定明确具体的业务处理程序、标准或规范。会计业务处理标准主要包括:应执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应执行的会计规则、业务处理程序、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等。会计核算要按不同险种分类核算、分户管理,严禁不同基金混用或互相挪用挤占。在收付实现制的基础上,采取应记制反映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的应收情况,体现基金欠缴的真实性。

(四)稽核与监督

稽核应以财经纪律、内部控制制度、经批准的基金收支计划等为依据,对基金收支和会计资料进行审查和核对。日常业务审查的重点应是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在会计凭证审查中要特别注重原始凭证的审查,在会计账簿审查中要特别注重银行存款收支及结余的审查。在日常审查的基础上,定期审查会计报告,审查时既要审查每一笔基金收支业务的真实性、手续凭证的完备性、业务处理的合规性、账簿和报表数据的正确性,也要审查单位总体的财务状况,注意检查基金的流量和流向,评价基金的资产情况,基金预算或计划的执行情况等。在核对账目方面,在账实核对、账账核对、账证核对、账表核对中特别要注重基金资产结构和银行对账单的核对,有价证券账目和有价证券实有数的核对,基金拨付数与基金支出计划的核对等。

(五)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要切实搞好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内部控制,必须加快建设一个整合业务、财务、内部管理一体化的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推行社会保险业务信息化、基金会计电算化,待遇支付网络化(使用网上银行支付系统),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讯网络信息手段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和支出,从业务数据生成、收付凭证打印、待遇核定报销、票据管理核销、账款收付确认、核

算数据生成、会计账簿产生、财务报告编制等所有环节全过程信息化处理。做到基金征收、支付、核算数据共享,环环相扣,步步相衔,不断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水平。

浅谈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的内部会计控制

[摘要]本文依据内部控制原理,结合社会保险基金的特点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会计工作实际,提出社会保险基金内部会计控制的原则、方法。

[关键词]社会保险基金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内部会计控制

社会保险基金是指用于支付劳动者或公民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所享受的各项保险待遇的基金,由政府立法强制征收,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基金等,是广大参保职工的“养命钱”和“保命钱”,是社会保险制度正常运行的物质基础。随着国家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健全社会保险制度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将是各险种基金的规模不断扩大。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是专门负责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收缴、发放、管理职责的公益性单位,它是基金管理的主体,必须建立一套制度健全、责权明确、平衡制约、运行有序的良性运行和制约机制,通过内部监督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风险,把基金管理运作风险降到最低限度。经办机构如何更好发挥内部监督作用?笔者认为,应当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内部会计控制,它是社会保险基金内部监督的一项基础性制度。

一、社会保险基金内部会计控制的必要性

1999年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制定并发布了统一的《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和《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于1999年7月1日开始实施,2003年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执行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和社会保险专用票据管理,并形成了制度化的基金定期检查和正常化的基金审计制度,从制度、管理、体制上规范了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保证基金的安全和完整。但从近年来全国发生的几个社会保险基金违法违纪案件来看,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内部会计控制,确实做好基金资产运作的风险控制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建设。

二、社会保险基金内部会计控制的原则

(一)职责分工控制的原则 

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和关键岗位轮换控制。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征收的基金收入量大,支付对象众多、频率高、变化平常,支出待遇项目多样化,有的待遇支付期限十分长。根据《会计法》中关于职务分离的规定,在这些业务处理程序中授权和执行的职务要分离,记账与货币资金管理和实物资产管理的职务要分离,执行和复核的职务要分离。对关键岗位工作人员进行轮换或实行强制休假制度。

(二)授权批准控制的原则 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基金财务会计部门应按不同险种分别建账、分户核算。各项基金的收支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应当实行三权分离,决策权应当集中在行政负责人手中,执行权应由业务部门负责人负责,监督权应由财务部门负责人负责,未经三个有权人的审核、批准,不得动用任何基金。 

(三)会计业务处理程序化、规范化、信息化原则

会计业务处理程序化是明确会计业务处理责任,执行财经纪律,防止在基金征收和使用上感情用事、以权谋私、贪污舞弊的有效手段。会计业务处理规范化是会计人员处理会计业务应达到的标准或要求。会计业务处理信息化是实施社会保险基金计算机会计。会计业务的处理程序化、规范化、信息化对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发挥会计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四)预算控制的原则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加强和完善基金的预算编制,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预算,认真执行基金预算的编制、审批程序,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严肃性,增强预算的约束力。

(五)内部报告控制的原则

由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不同险种分设,而且规模大小不一,在每一会计期间终了对日常发生的会计业务处理后,必须进行账实核对、账证核对、账账核对,在核对账目的基础上对各险种基金进行试算平衡,编制财务会计报表,包括日报、月报、季报、年报,并编写各项基金险种的资金、财务分析报告。通过报告,提高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三、社会保险基金的内部会计控制方法

(一)岗位设置与分工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岗位按照“征收、支付、稽查、核算”四分开原则设置,分工按照“经办、审核、复核、审批”四分离原则确立。财务会计机构内部工作岗位设置,也要依据内部控制制度关于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应设置财务负责人岗位、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和稽核岗位。其中会计核算岗位应根据险种及基金收支量的大小和会计人员数量进行分工,设置不同的会计核算岗位如基金收入核算、待遇支付核算。在岗位设置与业务分工中必须坚持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原则。财务负责人不得直接办理基金的收付及填制记账凭证等业务;需经授权或批准后方才能办理的业务在未经负责人授权或批准之前,执行人不得办理该业务;财务印鉴、银行预留印章应由财务负责人、稽核人和经办人分管,不得将财务印鉴、银行预留印章交由一人保管;会计岗位和出纳岗位必须分开,会计只对本岗位的业务进行核算,不得兼办该货币基金收付业务;出纳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不得兼办会计核算业务。稽核人员不得兼管货币基金收付和记账报账业务等。

(二)基金收支控制的几个关键环节

1.基金收入业务中应主要抓好各类基金补缴、窗口缴费、票据管理、缴款方式环节控制

(1)参保单位和参保职工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主要是通过经办机构或税务机关委托银行托收或转账方式征收的。但由于社会保险政策还处在不断补充完善过

程中,出现许多各类补缴政策规定,因此要对各类补缴对的政策依据、补缴基数、补缴的比例、补缴区间和时间进行认真的审核把关。防止和杜绝关系人情补缴和误算错算现象。

(2)为适应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形式多样化的需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自谋职业、下岗职工、自由职业者成立了“缴费窗口”,方便他们参保。他们中大都以个体名义方式缴费。应制定严格规范的操作程序和标准,重点把握参保条件、确认基数和标准。

(3)关于票据管理控制,要严格使用统一的社会保险专用票据,建立健全票据的购买、保管、领用、核销制度,并将票据管理融入(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加以控制。不得使用非财政部门印制的票据,更不得私自印制票据。审核票据开具的内容是否有缴费单位或缴费人,缴费基数、缴费比例、缴费期间、缴费金额以及缴费单位或当事人的签字。

(4)关于缴款方式控制,各项基金收入严禁收取现金,对各类补缴、清欠、窗口缴费都必须以转账或现金解款方式缴纳,并存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过渡户,不得存入其他银行账户或私收私存。

2.基金支出业务中应主要抓好基金支付和待遇核定报销审批环节控制

就养老保险业务而言,重点控制对新增待遇享受对象是否符合享受条件,即出生时间、参加工作时间、参保时间、缴费年限、身份、个人账户金额;已享受人员的待遇变动是否按规定标准调整;对社会化发放养老金的对象要重点控制高龄人员的生存情况,以防止和尽可能杜绝养老金冒领现象。

3.个人账户管理业务中应主要抓好缴费记录和记息环节控制

个人账户关系着每个参保职工的切身利益。做实个人账户,要实行统账分户核算。个人账户管理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办理。重点要把好五关:一是缴费记录关。审核每个参保职工的个人账户缴费记录是否及时、完整?缴费期间是否正确?缴费记录是否经过公示或本人确认。二是个人账户转移关。职工变动时个人账户转移金额计算是否符合规定,有无欠缴,有无存在“先记账,后缴费”问题,对需要终止保险关系的,领取人或继承人是否符合有关规定;三是个人账户养老金发放关。发放标准计算是否准确。四是个人账户利息计算关。利息是否严格规定利率和计算办法执行,注意利率变化和计算方法的一致性。五是个人账户总额的平衡关。所有参保职工个人账户金额与总个人账户金额的平衡,年度应

记利息与分解到每个个人账户利息的平衡。做到账钱相符、账人相符、账账相符。

(三)业务处理程序和标准

对基金收支业务来说,通常有基金征收、待遇支付、待遇核定的经办、审核、审批、稽核等程序;对会计核算业务来说通常有审核原始凭证、设置账户、填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告等程序。

针对各险种基金拨付及报批业务,基金财务会计部门应当根据《会计法》和社会保险基金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及内部管理制度的要求,对每一险种会计业务规定明确具体的业务处理程序、标准或规范。会计业务处理标准主要包括:应执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应执行的会计规则、业务处理程序、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等。会计核算要按不同险种分类核算、分户管理,严禁不同基金混用或互相挪用挤占。在收付实现制的基础上,采取应记制反映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的应收情况,体现基金欠缴的真实性。

(四)稽核与监督

稽核应以财经纪律、内部控制制度、经批准的基金收支计划等为依据,对基金收支和会计资料进行审查和核对。日常业务审查的重点应是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在会计凭证审查中要特别注重原始凭证的审查,在会计账簿审查中要特别注重银行存款收支及结余的审查。在日常审查的基础上,定期审查会计报告,审查时既要审查每一笔基金收支业务的真实性、手续凭证的完备性、业务处理的合规性、账簿和报表数据的正确性,也要审查单位总体的财务状况,注意检查基金的流量和流向,评价基金的资产情况,基金预算或计划的执行情况等。在核对账目方面,在账实核对、账账核对、账证核对、账表核对中特别要注重基金资产结构和银行对账单的核对,有价证券账目和有价证券实有数的核对,基金拨付数与基金支出计划的核对等。

(五)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要切实搞好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内部控制,必须加快建设一个整合业务、财务、内部管理一体化的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推行社会保险业务信息化、基金会计电算化,待遇支付网络化(使用网上银行支付系统),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讯网络信息手段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和支出,从业务数据生成、收付凭证打印、待遇核定报销、票据管理核销、账款收付确认、核

算数据生成、会计账簿产生、财务报告编制等所有环节全过程信息化处理。做到基金征收、支付、核算数据共享,环环相扣,步步相衔,不断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水平。


相关内容

  • 医疗保险内控制度
  •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内部管理与监督,防范和化解运行风险,确保医疗保险基金安全,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暂行办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的内部控制,是指各级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对系统内部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社会保险管理服务工作及业务行为进行规范. ...

  • 湖南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 湖南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内部控制实施细则(试行)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加强我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经办机构)内部管理与监督,防范和化解运行风险,规范社会保险管理服务工作,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安全,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暂行办法> ...

  • 农中心内控制度
  • 古县农村养老保险管理服务中心 内控管理制度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我县农村养老保险管理中心内部管理与监督,防范和化解风险,规范经办人员行为,提高内控执行能力,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安全,依据临人社发[2011]109号<临汾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关于贯彻落实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专项 ...

  • 农保中心工作总结
  •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及年初全省劳动保障工作会议精神,确保完成全年工作任务。根据厅党组的要求,中心在年初多次召开全体人员会议,讨论08 年工作任务的确定和完成工作目标的办法措施。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并下发全省各市征求意见后,形成了全省xx年度经办工作计划安排表。经过全省上下的不懈努力 ...

  • 医疗保险基金风险的防范对策
  • 摘要:随着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发展,医保市级统筹进程加快,不断扩容的医保基金面临着更加复杂多样的风险,基金风险防范工作成为各级医保基金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笔者以所在地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为例,浅析医疗保险提高统筹层次后基金风险的特点及防范对策. 关键词:医保基金 风险防范 对策 一.市级统筹后医保基 ...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基金管理科2013年工作计划
  • xx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社会保险法>实施的第一年,社会保险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我科社会保险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社会保险"全 ...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会计核算暂行办法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 会计核算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基金的会计核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 32 号).<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集中核算之优缺点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集中核算之优缺 点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集中核算之优缺点,实行集中核算后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会计核算业务由独立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外的会计集中核算中心进行,按照"集中核 ...

  • 私募基金登记备案常见问题解答汇编(更新至2016年5月底)
  • ▌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 1.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对企业名称.经营范围有何要求?名称是否必须含有"私募"相关字样? 答:根据<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法律意见书指引>.<私募投资基金登记备案问题解答(七)>,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名称和经营范围中应当包含"基金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