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萨斜塔知识

比萨斜塔知识

比萨斜塔是意大利比萨城大教堂的独立式钟楼,位于比萨大教堂的后面,是奇迹广场的三大建筑之一。钟楼始建于1173年,设计为垂直建造,但是在工程开始后不久便由于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而倾斜,1372年完工,塔身倾斜向东南。比萨斜塔是比萨城的标志,1987年它和相邻的大教堂、洗礼堂、墓园一起因其对11世纪至14世纪意大利建筑艺术的巨大影响,而被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评选为世界遗产。比萨斜塔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萨城北面的奇迹广场上,它的建造完全遵循了最初的设计,但它的设计者至今未知。过去人们曾一度认为钟楼是故意被设计成倾斜的,但是现在人们清楚地知道事实并非如此。作为比萨大教堂的钟楼,1173年8月9日开始建造时的设计是垂直竖立的,原设计为8层,高54.8米,它独特的白色闪光的中世纪风格建筑物,即使后来没有倾斜,也将会是欧洲最值得注意的钟楼之一。但是1185年,当钟楼兴建到第4层时发现由于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导致钟楼已经倾斜偏向东南方,工程因此暂停。期间的1198年,记载了钟楼内撞钟的存在,这标志着钟楼虽然倾斜,但至少悬挂了一个撞钟,实现了它作为钟楼的初衷。1231年,工程继续,第一次有记载钟楼使用了大理石。建造者采取各

种措施修正倾斜,刻意将钟楼上层搭建成反方向的倾斜,以便补偿已经发生的重心偏离。1278年进展到第7层的时候,塔身不再呈直线,而是为凹形。工程再次暂停。1292年,乔凡尼‧皮沙诺用铅垂线测量了钟楼的倾斜度。1360年,在停滞了差不多一个世纪后钟楼向完工开始最后一个冲刺,并作了最后一次重要的修正。1372年摆放钟的顶层完工。54米高的8层钟楼共有7口钟,但是由于钟楼时刻都有倒塌的危险而没有撞响过。比萨大教堂和比萨斜塔形成了视觉上的连续性。比萨斜塔毫无疑问是建筑史上的一座重要建筑。在发生严重的倾斜之前,它大胆的圆形建筑设计已经向世人展现了它的独创性。虽然在更早年代的意大利钟楼中,采用圆形地基的设计并不少见,类似的例子可以在拉文纳、托斯卡纳和翁布里亚找到,但是,比萨钟楼被认为是独立于这些原型,更大程度上,它是在借鉴前人建筑经验的基础上,独立设计并对圆形建筑加以了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比萨风格。钟楼的装饰格调继承了大教堂和洗礼堂的经典之作,墙面用大理石或石灰石砌成深浅两种白色带,半露方柱的拱门,拱廊中的雕刻大门,长菱形的花格平顶,拱廊上方的墙面对阳光的照射形成光亮面和遮荫面的强烈反差,给人以钟楼内的圆柱相当沉重的假象。比萨斜塔之所以会倾斜,是由于它地基下面土层的特殊性造成的。比萨斜塔下的有好几层不同材质的土层,各种软质粉土的沉淀物和非常软的粘土相间形成,而在

深约一米的地方则是地下水层。这个结论是在对地基土层成份进行观测后得出的。根据现有的文字记载,比萨斜塔在几个世纪以来的倾斜是缓慢的,它和它地基下方的土层实际上达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平衡。然而1838年的一次工程导致了比萨斜塔突然加速倾斜,人们不得不采取紧急维护措施。1838年的工程结束以后,比萨斜塔的加速倾斜又持续了几年,然后又趋于平稳,减少到每年倾斜约1毫米。维修因为比萨斜塔的倾斜和它同时具有的美丽,从1173年建造伊始至今,它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建造过程中,起初人们先是采用特殊的建筑设备试图阻止倾斜的继续,其后又替换掉柱子和其他破损的部件,现在人们又在地基间插入材料,大大地减少了倾斜程度,保证塔楼能够维持更长时间而不倒塌。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政府部门的投入,对比萨斜塔维护的研究工作有了进展,专家成立委员会评估任何一个可能导致倾斜加剧的危险可能性,并研发阻止继续倾斜直至逆转倾斜的方法。

比萨斜塔知识

比萨斜塔是意大利比萨城大教堂的独立式钟楼,位于比萨大教堂的后面,是奇迹广场的三大建筑之一。钟楼始建于1173年,设计为垂直建造,但是在工程开始后不久便由于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而倾斜,1372年完工,塔身倾斜向东南。比萨斜塔是比萨城的标志,1987年它和相邻的大教堂、洗礼堂、墓园一起因其对11世纪至14世纪意大利建筑艺术的巨大影响,而被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评选为世界遗产。比萨斜塔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萨城北面的奇迹广场上,它的建造完全遵循了最初的设计,但它的设计者至今未知。过去人们曾一度认为钟楼是故意被设计成倾斜的,但是现在人们清楚地知道事实并非如此。作为比萨大教堂的钟楼,1173年8月9日开始建造时的设计是垂直竖立的,原设计为8层,高54.8米,它独特的白色闪光的中世纪风格建筑物,即使后来没有倾斜,也将会是欧洲最值得注意的钟楼之一。但是1185年,当钟楼兴建到第4层时发现由于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导致钟楼已经倾斜偏向东南方,工程因此暂停。期间的1198年,记载了钟楼内撞钟的存在,这标志着钟楼虽然倾斜,但至少悬挂了一个撞钟,实现了它作为钟楼的初衷。1231年,工程继续,第一次有记载钟楼使用了大理石。建造者采取各

种措施修正倾斜,刻意将钟楼上层搭建成反方向的倾斜,以便补偿已经发生的重心偏离。1278年进展到第7层的时候,塔身不再呈直线,而是为凹形。工程再次暂停。1292年,乔凡尼‧皮沙诺用铅垂线测量了钟楼的倾斜度。1360年,在停滞了差不多一个世纪后钟楼向完工开始最后一个冲刺,并作了最后一次重要的修正。1372年摆放钟的顶层完工。54米高的8层钟楼共有7口钟,但是由于钟楼时刻都有倒塌的危险而没有撞响过。比萨大教堂和比萨斜塔形成了视觉上的连续性。比萨斜塔毫无疑问是建筑史上的一座重要建筑。在发生严重的倾斜之前,它大胆的圆形建筑设计已经向世人展现了它的独创性。虽然在更早年代的意大利钟楼中,采用圆形地基的设计并不少见,类似的例子可以在拉文纳、托斯卡纳和翁布里亚找到,但是,比萨钟楼被认为是独立于这些原型,更大程度上,它是在借鉴前人建筑经验的基础上,独立设计并对圆形建筑加以了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比萨风格。钟楼的装饰格调继承了大教堂和洗礼堂的经典之作,墙面用大理石或石灰石砌成深浅两种白色带,半露方柱的拱门,拱廊中的雕刻大门,长菱形的花格平顶,拱廊上方的墙面对阳光的照射形成光亮面和遮荫面的强烈反差,给人以钟楼内的圆柱相当沉重的假象。比萨斜塔之所以会倾斜,是由于它地基下面土层的特殊性造成的。比萨斜塔下的有好几层不同材质的土层,各种软质粉土的沉淀物和非常软的粘土相间形成,而在

深约一米的地方则是地下水层。这个结论是在对地基土层成份进行观测后得出的。根据现有的文字记载,比萨斜塔在几个世纪以来的倾斜是缓慢的,它和它地基下方的土层实际上达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平衡。然而1838年的一次工程导致了比萨斜塔突然加速倾斜,人们不得不采取紧急维护措施。1838年的工程结束以后,比萨斜塔的加速倾斜又持续了几年,然后又趋于平稳,减少到每年倾斜约1毫米。维修因为比萨斜塔的倾斜和它同时具有的美丽,从1173年建造伊始至今,它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建造过程中,起初人们先是采用特殊的建筑设备试图阻止倾斜的继续,其后又替换掉柱子和其他破损的部件,现在人们又在地基间插入材料,大大地减少了倾斜程度,保证塔楼能够维持更长时间而不倒塌。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政府部门的投入,对比萨斜塔维护的研究工作有了进展,专家成立委员会评估任何一个可能导致倾斜加剧的危险可能性,并研发阻止继续倾斜直至逆转倾斜的方法。


相关内容

  • 侯春华意大利比萨斜塔与中国嵩岳寺塔建筑形态及保护比较分析
  • 意大利比萨斜塔与中国嵩岳寺塔 建筑形态及保护比较分析 登封市文物局 侯春华 位于意大利托斯坎纳大区的比萨斜塔与位于中国河南省登封市的嵩岳寺塔,同为世界文化遗产,同属宗教塔楼建筑.但二者却因不同的文化土壤,成为了不同历史风格的建筑杰作.本文尝试从精神场及建筑选址.空间环境及建筑功能.建筑构造及材料.建 ...

  • 原子的"比萨斜塔实验"
  •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周林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还记得少年时代课本上<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故事吗?故事讲的是25岁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当众同时抛下了重量分别为1磅和10磅的两个铁球,用实验否定了统治2000多年的亚里士多德的权威理 ...

  • 比萨斜塔下的沉思
  • 在天真烂漫的童年,就听说过那遥远的渺茫得像梦幻里闪现出的倾斜的圆塔.自从它造成之后,六百多载的岁月已经匆匆消逝,就像飘散着多少轻盈的浮云,淌过了无数喧哗的流水.而在翻腾着苦难和欢乐的人间,曾经于暴政的屠戮中血流如海,自然也挥舞过争取自由的宝剑,推翻了专制的君主,使得正义的歌声响彻云霄.还有多少闪耀着 ...

  • 伽利略有没有做比萨斜塔实验
  • 伽利略有没有做比萨斜塔实验? 这是一个连小学生都知道的科学故事: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322)认为物体的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正比,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千百年来这被当成是不可怀疑的真理.但是年轻的伽利略(1564-1642)不信这个邪.他在比萨斜塔上当众实验,扔下了一重一轻两个球.在 ...

  • 伽利略的"比萨斜塔试验"之谜
  • 这是很多课本.课外书中都讲述过的一个科学故事: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正比,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千百年来,这被当成是不可怀疑的真理.但是年轻的科学家伽利略不信这个邪.他在比萨斜塔上当众实验,扔下了一重一轻两个球.在众人的惊呼声中,两个球同时落地.于是,流传千年的教条被 ...

  • 探秘为什么意大利斜塔斜而不倒意大利斜塔
  • 探秘为什么意大利斜塔斜而不倒意大利斜塔 意大利斜塔是意大利比萨城大教堂的独立式钟楼,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萨城背面的奇迹广场上,修建于1173年,有著名建筑师那诺•皮萨诺主持修建.而意大利斜塔最出名的地方就是它的倾斜.那为什么探秘为什么意大利斜塔斜而不倒? 意大利斜塔从地基到塔顶高58.36米从地面 ...

  • 河海大学土木工程概论检索及答案比萨斜塔的基础形式
  • 课外检索 1. 比萨斜塔的基础形式:桩基础 2. 比萨斜塔产生倾斜的主要原因:由于低级不均匀和土层松软而倾斜,比萨斜塔下有好几 层不同材质的土层,各种软质粉土的沉淀物和非常软的粘土相间形成,而在深约一米的地方是地下水层 3. 三峡大坝的基础处理:首先要考虑挖除处理的措施.对较大规模的处理采用预裂爆破 ...

  • 意大利风土人情
  • 国旗 颜色表现的三种主要的含义 绿色=希望 白色=信念 红色=仁慈 绿色=米兰公国的旗帜,其图象为绿底加双头蛇标志.白色志.=西西里王国,其图象为白底加西西里三曲腿标红色=威尼斯城邦,其图象为红底加圣马可狮标志.其标志也表示为三个王国统一的意大利王国. 意大利的自然地理概况   ...

  • 时代周刊:世界十大危险建筑(1)
  • 近日,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世界上十大最危险建筑,中国的悬空寺榜上有名. 比萨斜塔 意大利 比萨斜塔始建于1173年,设计为垂直建造,但是在工程开始后不久(1178年)便由于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而倾斜,1372年完工,塔身倾斜向东南.随着时间推移,比萨斜塔变得日益危险.1990年,由于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