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知识积累之古诗名句

小学三年级语文知识积累之古诗名句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王维)

4、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

5、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

6、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

7、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

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9、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10、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汪洙)

11、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无名氏)

12、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邢俊臣)

13、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14、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1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16、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

珍惜时间、勤奋努力的诗句: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3、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词语

1、AABC:栩栩如生 翩翩起舞 恋恋不舍 历历在目 面面俱到 头头是道 源源不断 彬彬有礼 息息相关 蒸蒸日上 津津有味 滔滔不绝 欣欣向荣 斤斤计较 心心相映 比比皆是 2、AABB:日日夜夜 形形色色 战战兢兢 鬼鬼祟祟 浩浩荡荡 轰轰烈烈 纷纷扬扬 风风雨雨 零零星星 结结实实 郁郁葱葱 风风火火

3、ABCC : 神采奕奕 温情脉脉 虎视耽耽 喜气洋洋 逃之夭夭 兴致勃勃 大雪纷纷 人才济济 得意洋洋 流水淙淙 风度翩翩 生机勃勃

4、ABAC : 人山人海 诚心诚意 惟妙惟肖 大手大脚 呆头呆脑 多才多艺 独来独往 动手动脚 5、数字成语:四面八方 七嘴八舌 成千上万 三心二意 九牛一毛 举一反三 千方百计 万无一失 6、含有反义词的成语:异口同声 大惊小怪 南辕北辙 天崩地裂 明争暗斗 水深火热 有眼无珠 横七竖八

7、ABB 式的叠词: 金灿灿 黄澄澄 绿油油 红通通 白茫茫 急匆匆

8、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

注视 凝视 仰望 俯视 环顾 扫视 浏览 端详 眺望 瞻仰

左顾右盼 察言观色 一览无余 东张西望

9、表示“想”的意思的词语:

思考 考虑 推敲 斟酌 思念 想念 怀念 惦记

冥思苦想 深思熟虑 胡思乱想 异想天开

10、表示“说”的意思的词语:

滔滔不绝 谈笑风生 高谈阔论 对答如流 夸夸其谈

花言巧语 口若悬河 绘声绘色 妙语连珠 出口成章

11、三字成语: 耳边风 莫须有 马后炮 破天荒 一溜烟 一窝蜂 眼中钉

12、五字成语: 恨铁不成钢 物以稀为贵 人生地不熟 欲速则不达 小巫见大巫

13、六字成语: 九牛二虎之力 三寸不烂之舌 井水不犯河水 有眼不识泰山

不费吹灰之力 牛头不对马嘴 百思不得其解 天无绝人之路

14、七字成语: 功夫不负有心人 一失足成千古恨 三句话不离本行

上梁不正下梁歪 心有余而力不足 小不忍则乱大谋

15. 与“眼”有关的成语:眼疾手快 头昏眼花 眉开眼笑 挤眉弄眼

16、成语中的近义词:恍然大悟(茅塞顿开) 循规蹈矩(墨守陈规)

大雨如注(倾盆大雨) 呆若木鸡(瞠目结舌) 滔滔不绝(口若悬河)

17、. 成语中的反义词:枝枯叶落(枝繁叶茂) 循规蹈矩(推陈出新)

鲜为人知(众所周知) 声色俱厉(和颜悦色)

18、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完璧归赵 退避三舍 三顾茅庐 闻鸡起舞

19、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狐假虎威 画蛇添足 井底之蛙 守株待兔

20、形容水流很急的成语:一泻千里、水流湍急 飞流直下 奔流不息

21、表示“色彩”的成语:五颜六色 五彩斑斓 五光十色 五彩缤纷

22、赞扬人学问大的成语:才高八斗 学富五车 著作等身 才华横溢

23、“×而××”式成语:轻而易举 望而生畏 取而代之 死而后已

24、“××如×”式成语:大雨如注 力大如牛 挥汗如雨 一贫如洗

25、“不×之×”式成语:不毛之地 不惑之年 不白之冤 不速之客

26、“不×而×”式成语:不劳而获 不言而喻 不翼而飞 不胫而走

五种“像”字句不是比喻句

小学课文里,有的同学一看到含有“像”、“好象”的句子就认为一定是比喻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五种“像”字句并不是比喻句。

一、表示比较

1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卖火柴的小女孩》

句中以前的奶奶和现在的奶奶形象,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的比较。

二、表示举例

1、“你骗谁,像你这样的大官会没有钱?”《“你们想错了”》

句中用“像”字引出方志敏作为例子,说明凡是当官的就一定有钱。

2、“像你这样高个儿干不了这重活儿„„”《挑山工》

句中用“像”字引出“我”作为例子,说明凡是“高个儿”都当不了挑山工。

三、表示猜测

1、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好象表示感激。《小珊迪》

句中的“好象”前后不涉及两项事物,只是表示猜测。

2、小丽好象看出了我的心思„„《可爱的草塘》

句中用“好象”引出推测,是为了加强语气,说明估计的准确性。

四、表示联想

1、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象面对着大海„„《月光曲》

句中用“好象”引出皮鞋匠产生的联想。

2、鸡„„咯咯地叫着,用嘴啄着木板,好象在说:“小主人,快放我出去吧!”《今天我喂鸡》 句中用“好象”表示作者由鸡的“咯咯叫”、“啄木板”联想到是对小主人的说话。

五、表示说明

1、猎人微笑着说:“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大森林的主人》 句中用“像”来直接阐述某一道理。

2、狼连忙半闭着眼睛,说:“我是狼狗,所以有些像狼„„”《会摇尾巴的狼》

句中用“像”来指出某种情况。

那么,怎样识别“像”字句是否是比喻句呢?这就要看句子是否同时具备了以下两个条件:

一、“像”字前后要有两个不同类的事物;

二、这两个不同类的事物具有相似点。

如果同时具备了这两个条件,那就是比喻句,否则就不是。

名言警句

1 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2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 学不可以已。

4 温故而知新。

5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6 火要空心,人要实心。

7 好事多做,恶事莫为。

8 不怕人有错,就怕不改过。

9 树直用处多,人直朋友多。

10 茄子不开虚花,真人不说假话。

11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12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3 花有重开时,人无再少年。

14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15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6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17 站在岸上学不会游泳。

18 泉水挑不干,知识学不完。

19 三天不念口干,三天不做手生。

20 用珠宝装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21 花盆里长不出参天松,庭院里练不出千里马。

22 朝虹雨,夕虹晴。

23 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24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25 月色朦胧,不是起雨就是起风。

26 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27 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28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9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30 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

31 策马前途须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

32 勿谓今日不学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有来年。

33 欲穷大地三千界,须上高峰八百盘。

34 燕雀不知天地之高大,坎井不知江海之辽阔。

35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

36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37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38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39 学问勤中得。

40 学然后知不足。

41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42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3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44 志当存高远。

45 有志者,事竟成。

46 言必信,行必果。

47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8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9 满招损,谦受益。

50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51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52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3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54 记人之善,忘人之过。

55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56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57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58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59 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蝼蚁之穴, ,溃千里之堤。

60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天生我才必有用。

61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62 岁寒,然后知耸柏之后凋也。

63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也。

64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65 寸寸山河寸寸金。

66 位卑未敢忘忧国。

67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68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69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诗句归类

思念家乡的古诗: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三、送别诗句:

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描写春天的优美诗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描写夏天的诗: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描写描写秋天的诗:

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桥夜泊》)

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描写冬天的诗: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3、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杜甫)

小学三年级语文知识积累之古诗名句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王维)

4、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

5、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

6、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

7、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

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9、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10、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汪洙)

11、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无名氏)

12、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邢俊臣)

13、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14、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1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16、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

珍惜时间、勤奋努力的诗句: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3、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词语

1、AABC:栩栩如生 翩翩起舞 恋恋不舍 历历在目 面面俱到 头头是道 源源不断 彬彬有礼 息息相关 蒸蒸日上 津津有味 滔滔不绝 欣欣向荣 斤斤计较 心心相映 比比皆是 2、AABB:日日夜夜 形形色色 战战兢兢 鬼鬼祟祟 浩浩荡荡 轰轰烈烈 纷纷扬扬 风风雨雨 零零星星 结结实实 郁郁葱葱 风风火火

3、ABCC : 神采奕奕 温情脉脉 虎视耽耽 喜气洋洋 逃之夭夭 兴致勃勃 大雪纷纷 人才济济 得意洋洋 流水淙淙 风度翩翩 生机勃勃

4、ABAC : 人山人海 诚心诚意 惟妙惟肖 大手大脚 呆头呆脑 多才多艺 独来独往 动手动脚 5、数字成语:四面八方 七嘴八舌 成千上万 三心二意 九牛一毛 举一反三 千方百计 万无一失 6、含有反义词的成语:异口同声 大惊小怪 南辕北辙 天崩地裂 明争暗斗 水深火热 有眼无珠 横七竖八

7、ABB 式的叠词: 金灿灿 黄澄澄 绿油油 红通通 白茫茫 急匆匆

8、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

注视 凝视 仰望 俯视 环顾 扫视 浏览 端详 眺望 瞻仰

左顾右盼 察言观色 一览无余 东张西望

9、表示“想”的意思的词语:

思考 考虑 推敲 斟酌 思念 想念 怀念 惦记

冥思苦想 深思熟虑 胡思乱想 异想天开

10、表示“说”的意思的词语:

滔滔不绝 谈笑风生 高谈阔论 对答如流 夸夸其谈

花言巧语 口若悬河 绘声绘色 妙语连珠 出口成章

11、三字成语: 耳边风 莫须有 马后炮 破天荒 一溜烟 一窝蜂 眼中钉

12、五字成语: 恨铁不成钢 物以稀为贵 人生地不熟 欲速则不达 小巫见大巫

13、六字成语: 九牛二虎之力 三寸不烂之舌 井水不犯河水 有眼不识泰山

不费吹灰之力 牛头不对马嘴 百思不得其解 天无绝人之路

14、七字成语: 功夫不负有心人 一失足成千古恨 三句话不离本行

上梁不正下梁歪 心有余而力不足 小不忍则乱大谋

15. 与“眼”有关的成语:眼疾手快 头昏眼花 眉开眼笑 挤眉弄眼

16、成语中的近义词:恍然大悟(茅塞顿开) 循规蹈矩(墨守陈规)

大雨如注(倾盆大雨) 呆若木鸡(瞠目结舌) 滔滔不绝(口若悬河)

17、. 成语中的反义词:枝枯叶落(枝繁叶茂) 循规蹈矩(推陈出新)

鲜为人知(众所周知) 声色俱厉(和颜悦色)

18、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完璧归赵 退避三舍 三顾茅庐 闻鸡起舞

19、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狐假虎威 画蛇添足 井底之蛙 守株待兔

20、形容水流很急的成语:一泻千里、水流湍急 飞流直下 奔流不息

21、表示“色彩”的成语:五颜六色 五彩斑斓 五光十色 五彩缤纷

22、赞扬人学问大的成语:才高八斗 学富五车 著作等身 才华横溢

23、“×而××”式成语:轻而易举 望而生畏 取而代之 死而后已

24、“××如×”式成语:大雨如注 力大如牛 挥汗如雨 一贫如洗

25、“不×之×”式成语:不毛之地 不惑之年 不白之冤 不速之客

26、“不×而×”式成语:不劳而获 不言而喻 不翼而飞 不胫而走

五种“像”字句不是比喻句

小学课文里,有的同学一看到含有“像”、“好象”的句子就认为一定是比喻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五种“像”字句并不是比喻句。

一、表示比较

1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卖火柴的小女孩》

句中以前的奶奶和现在的奶奶形象,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的比较。

二、表示举例

1、“你骗谁,像你这样的大官会没有钱?”《“你们想错了”》

句中用“像”字引出方志敏作为例子,说明凡是当官的就一定有钱。

2、“像你这样高个儿干不了这重活儿„„”《挑山工》

句中用“像”字引出“我”作为例子,说明凡是“高个儿”都当不了挑山工。

三、表示猜测

1、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好象表示感激。《小珊迪》

句中的“好象”前后不涉及两项事物,只是表示猜测。

2、小丽好象看出了我的心思„„《可爱的草塘》

句中用“好象”引出推测,是为了加强语气,说明估计的准确性。

四、表示联想

1、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象面对着大海„„《月光曲》

句中用“好象”引出皮鞋匠产生的联想。

2、鸡„„咯咯地叫着,用嘴啄着木板,好象在说:“小主人,快放我出去吧!”《今天我喂鸡》 句中用“好象”表示作者由鸡的“咯咯叫”、“啄木板”联想到是对小主人的说话。

五、表示说明

1、猎人微笑着说:“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大森林的主人》 句中用“像”来直接阐述某一道理。

2、狼连忙半闭着眼睛,说:“我是狼狗,所以有些像狼„„”《会摇尾巴的狼》

句中用“像”来指出某种情况。

那么,怎样识别“像”字句是否是比喻句呢?这就要看句子是否同时具备了以下两个条件:

一、“像”字前后要有两个不同类的事物;

二、这两个不同类的事物具有相似点。

如果同时具备了这两个条件,那就是比喻句,否则就不是。

名言警句

1 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2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 学不可以已。

4 温故而知新。

5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6 火要空心,人要实心。

7 好事多做,恶事莫为。

8 不怕人有错,就怕不改过。

9 树直用处多,人直朋友多。

10 茄子不开虚花,真人不说假话。

11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12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3 花有重开时,人无再少年。

14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15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6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17 站在岸上学不会游泳。

18 泉水挑不干,知识学不完。

19 三天不念口干,三天不做手生。

20 用珠宝装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21 花盆里长不出参天松,庭院里练不出千里马。

22 朝虹雨,夕虹晴。

23 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24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25 月色朦胧,不是起雨就是起风。

26 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27 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28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9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30 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

31 策马前途须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

32 勿谓今日不学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有来年。

33 欲穷大地三千界,须上高峰八百盘。

34 燕雀不知天地之高大,坎井不知江海之辽阔。

35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

36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37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38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39 学问勤中得。

40 学然后知不足。

41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42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3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44 志当存高远。

45 有志者,事竟成。

46 言必信,行必果。

47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8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9 满招损,谦受益。

50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51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52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3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54 记人之善,忘人之过。

55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56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57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58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59 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蝼蚁之穴, ,溃千里之堤。

60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天生我才必有用。

61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62 岁寒,然后知耸柏之后凋也。

63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也。

64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65 寸寸山河寸寸金。

66 位卑未敢忘忧国。

67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68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69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诗句归类

思念家乡的古诗: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三、送别诗句:

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描写春天的优美诗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描写夏天的诗: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描写描写秋天的诗:

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桥夜泊》)

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描写冬天的诗: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3、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杜甫)


相关内容

  •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积累运用
  •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积累运用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 还记得在北师大教材培训会上,培训老师说: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在阅读方面,一贯强调&q ...

  •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计划
  •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计划 我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的语文教师,我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使用的教材.家庭情况,特制定了如下读书计划: 一 .实施目标: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得课内与课外知识能更好地相结合,本学期要求四年级学生 ...

  • 小学四年级语文成语歇后语古诗名句积累复习
  • 成语歇后语古诗名句积累复习(www.ft360.cn ) 一.我能将词语补充完整(42分) ( )云( )雾 出乎( )料 美味佳( ) 无( )置疑 欣喜( )狂 呼风( )雨 ( )( )有力 年与古( ) 受益( )浅 形( )影只 得意( )( ) 和( )相处 ( )林春满 人影( )( ...

  • 六年级毕业班语文总复习计划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计划 一.复习要求 本学期是小学学习的最后阶段,教材版本新,教学时间紧,因而,总复习要体现省时高效的特点,一方面要扎扎实实地抓好平时的教学工作争取做到"堂堂清,课课清":另一方面要以教材为本,以学生为本,本着"突出重点,简化头绪"的指 ...

  • 浅谈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的指导
  • 浅谈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的指导 叶圣陶先生早在50多年前就指出:"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单凭一 部国文教本,是够不上说反复的历练的.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它的书,越多越 好."显然,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把培养阅读能力的希望全都寄托在课本上是不现实的. 著名语 ...

  • 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计划
  • 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计划 四(5)班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同成长>为指导,以"好书伴我成长"为读书活动主题,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情景之中走近名家,阅读名著,享受经典,快乐成长. 二.阅读目的 为了 ...

  • 小学语文质量分析
  • 2012-2013-1学期溢水镇中心小学 四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张 娜 紧张而忙碌的半学期已过去,现将本次期中考试情况作如下的分析.这次测试题是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基础知识.试题灵活多样,知识覆盖面广,突出重点,贴近生活,广度.深度皆宜. 一.成绩分析: 本次参加考试总人数为45人,平均分为59 ...

  • 主题学习简报3
  • 行动·分享·成长 (第三期) 2013年11月13日 --<小学语文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与研究>活动简报 卷 首 爱是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爱是盛开的鲜花,给人以芳香:爱是潺潺的溪流,滋润万物的成长:爱是熊熊的火炬,点燃生命的希望.爱是微风,爱是空气,爱是一汪阳春般的情怀!这种情怀滋 ...

  • 诵读开题报告
  • 诵读经典诗文培养人文素养的研究 子课题开题报告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第四中学 一.课题的提出 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中,经典美文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映射着中国文化的文学之美,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的胸怀.风骨.智慧.情趣.一个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国家,必须要有优秀的民族传统,优秀的民族人文精神,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