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思路点拨】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个成语,本义非常明确:晒网是指渔民捕鱼期间,需要对网进行修补和晾晒,晒网期间渔民可以休息。一般修补一次久可以打很长时间的鱼,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则是没有干多少活就休息,表明做事不坚持,无恒心。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是贬义词。

写作文时,如果按照贬义词去构思,可能容易成文,但很难出新。作文要有新意,首先是立意要新,不按常规思维行事,不按常理出牌。因此,最好运用求异思维,反弹琵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又何妨,从“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角度去立意,扣紧“晒网是为了更好的打鱼”立意,这样就容易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文章会自成高格。

可以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新解”为题,引论: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我主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其理由如下:

本论:先分析不“晒网”的危害:打不到更多的鱼,相反留下一身疲倦!再分析理由:一是他知道张弛有度,打鱼休息两不误;二是他既知道打鱼又知道晒网,晒网是防止渔网霉变,这是为了能打到更多的鱼;三是他最聪明的是懂得可持续发展,如果每天出去打鱼,没有适当的时间休渔,那么总有一天鱼会越来越少,到最后就会无鱼可打。

结论:适当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和工作,也就是说,“晒网”必须有利于“打鱼”。“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又何妨!

参考拟题:①休息好,精神好,质量好②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③该“晒网”时就“晒网”④“晒网”不误“打鱼”工⑤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新解⑦全是不“晒网”惹的祸⑧一味工作不美丽⑨呼唤“晒网”10、不可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经典素材】

名人名言:

1、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孔子(翻译:文武指善于治国的周文王、周武王。这段话是说:一直把弓弦拉得很紧而不松弛一下,这是周文王、周武王也无法办到的;相反,一直松弛而不紧张,那是周文王、周武王也不愿这样做的;只有有时紧张,有时放松,有劳有逸,宽严相济,这才是周文王、周武王治国的办法。)

2、睡眠和休息丧失了时间,却取得了明天工作的精力。如果有什么蠢人,不知此理,担绝睡觉,他明天就没有精神了,这是蚀本生意。——毛主席

3、国家需要我工作到什么时候,我就工作到什么时候。——钱三强

4、会休息、会调整自己的人,才能做好工作。——生物学家卢约瑟博士

5、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列宁

典型事例:

1、周朝时期,民间有一个祭祀百神的“蜡”节日,孔子带弟子子贡去看热闹。子贡担心百姓只顾玩乐而会有危险。孔子给子贡解释道:“百姓成年累月在田间劳作,让他们放松一下,有张有弛,这是周文王与武王定下的规矩,这样便于更好地生产。”

2、据《汉律》记载,早在西汉时就有明文规定:“吏员五日一休沐。”意思是公务人员上了4天班,第五天则放假洗澡更衣,修发刮脸。后期有所不同,但大体上都是这个规律。鸦片战争以后,西方人大量进入中国,他们每星期休假一天,时间一长,国人产生了认同感。到了1910年,清朝政府在上层基本上实行了星期天为公休日制度。

3、1917年,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范读书期间有七名学生因不重视体育而致病死去,毛泽东写挽联说:“为何死了七个同学,只因不习十分课间。”此联既讽校方,又警学生,又勉自己,说明毛泽东在修身、勤学的同时亦重视体育锻炼。

4、生物学家卢约瑟博士曾经说过:“会休息、会调整自己的人,才能做好工作。”据说这话源于一个小故事:一天深夜,卢约瑟博士走进实验室,发现一名学生还在那里埋头工作,就问学生“为什么不休息”,学生自豪地答道:“我在做试验。”博士并没有肯定这个学生的做法,而是给他讲了工作与休息的辩证关系。可见,一味“打鱼”而不“晒网”,甚至精疲力竭也不歇息,效率肯定不佳。

5、心理学上的“艾氏遗忘曲线也告诉我们,适当休息所造成的学习上的间隔,有利于增强记忆力。如果一个人忙于学习而不注重休息,那他是不会出色地完成任务的。只有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进行适当休息,好比“打鱼”间隙的“晒网,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在美国新泽西州有一个人口只有七千多人叫奥森·戈洛夫的小镇。别看这个小镇没法与华盛顿和纽约等大城市相提并论,但这个小镇有一条自己的法令却让其他大城市望其项背,无法比及。这条法令是每逢星期天为“安静日”。这天这个小镇的每条街道都有铁链隔开并上了锁,除邮差的自行车外,禁止一切交通工具通行。就是这条独有的法令,让奥森·戈

洛夫小镇所有的居民,在忙碌了第六天后,享受一个安静的星期日好好地休息一天。休养生息是正常人不可缺少的。

7、西班牙人一天开几个小时的门营业是一定的,干几天休息是雷打不动的惯例。因为他们把休闲会友看得比挣钱更重要。由此人们提出“一天到晚的工作并不是永恒的美德”。事实上也就是这样,现在许多一天到晚工作的人是为赚更多的钱,为了自己拥有更多的财富。可财富毕竟是为人服务的,倘若让人为财富服务,成为金钱的奴隶,那是不明智,也是不理智的。

【优秀例文1】

要学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曾晓露

人们常常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来批评一个人办事懈怠,不能始终如一地勤恳工作。可是我认为:一个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许正是他会提高工作效率,会合理利用时间的一种表现。试想:如果一年中的某几天是打鱼的旺季,自然要出海连续作战。可是鱼并不会天天蜂拥而至,大海也不会日日风平浪静。恰当地晒晒网,总结经验,恢复体力做好下一次出海准备,又有什么不好呢?网破了总要补补,人累了总要歇歇,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时也是有必要的。(就“打鱼”和“晒网”的关系本身进行辩证分析,印证自己的论点。)

有一个学生把课余时间都用在了做实验上,满以为会备受称赞。不料,他的指导老师、一位物理学家却皱起了眉头:“那你用什么时间来思考呢?”可见一味地拼命苦干并不足取,孔子也认为,“学而不思则罔”,说的也是这个意思。我们学习知识,如果不经过自己的大脑,进行充分的思考、复习,那么这些知识就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就上述例子引申出道理。)

美国农业十分发达,粮食产量相当高,他们采用的方法就是“休耕”——种一二年粮食,就停种一二年,让田里长草,以增加土地的肥力,保持较高的亩产量。我认为,他们是很懂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妙处的。

时代发展到今天,生产力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许多手工劳动已被机械生产所代替,人们在越来越多地运用头脑,越来越少地运用体力,那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不仅具有极大的可能性,而且渐渐地成为调节生活,提高效率的必要手段。自我国实行每周五天的工作制以来,生产效率反而提高了20%-40%,这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成功佐证。

认识了“打鱼”和“晒网”之间关系,就会使我们更加合理有效地安排时间,工作和学习就会少一些一味追求表面的速度与形式,多一些思考和休整,少一些只知“打鱼”而不知“晒网”的事情发生。“晒网”是为了打“鱼”,是为了打更多更好的“鱼”。(③由“打鱼和晒网”引申到“学习、工作”和“休闲”的关系。)

中国还有一个著名的俗语叫做“磨刀不误砍柴工”,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我看不妨提倡“晒两天网”,再以更充沛的精力“打三天鱼”,或许这会给为忙碌生活而苦不堪言的当代人带来一些启迪

【思路点拨】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个成语,本义非常明确:晒网是指渔民捕鱼期间,需要对网进行修补和晾晒,晒网期间渔民可以休息。一般修补一次久可以打很长时间的鱼,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则是没有干多少活就休息,表明做事不坚持,无恒心。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是贬义词。

写作文时,如果按照贬义词去构思,可能容易成文,但很难出新。作文要有新意,首先是立意要新,不按常规思维行事,不按常理出牌。因此,最好运用求异思维,反弹琵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又何妨,从“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角度去立意,扣紧“晒网是为了更好的打鱼”立意,这样就容易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文章会自成高格。

可以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新解”为题,引论: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我主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其理由如下:

本论:先分析不“晒网”的危害:打不到更多的鱼,相反留下一身疲倦!再分析理由:一是他知道张弛有度,打鱼休息两不误;二是他既知道打鱼又知道晒网,晒网是防止渔网霉变,这是为了能打到更多的鱼;三是他最聪明的是懂得可持续发展,如果每天出去打鱼,没有适当的时间休渔,那么总有一天鱼会越来越少,到最后就会无鱼可打。

结论:适当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和工作,也就是说,“晒网”必须有利于“打鱼”。“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又何妨!

参考拟题:①休息好,精神好,质量好②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③该“晒网”时就“晒网”④“晒网”不误“打鱼”工⑤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新解⑦全是不“晒网”惹的祸⑧一味工作不美丽⑨呼唤“晒网”10、不可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经典素材】

名人名言:

1、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孔子(翻译:文武指善于治国的周文王、周武王。这段话是说:一直把弓弦拉得很紧而不松弛一下,这是周文王、周武王也无法办到的;相反,一直松弛而不紧张,那是周文王、周武王也不愿这样做的;只有有时紧张,有时放松,有劳有逸,宽严相济,这才是周文王、周武王治国的办法。)

2、睡眠和休息丧失了时间,却取得了明天工作的精力。如果有什么蠢人,不知此理,担绝睡觉,他明天就没有精神了,这是蚀本生意。——毛主席

3、国家需要我工作到什么时候,我就工作到什么时候。——钱三强

4、会休息、会调整自己的人,才能做好工作。——生物学家卢约瑟博士

5、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列宁

典型事例:

1、周朝时期,民间有一个祭祀百神的“蜡”节日,孔子带弟子子贡去看热闹。子贡担心百姓只顾玩乐而会有危险。孔子给子贡解释道:“百姓成年累月在田间劳作,让他们放松一下,有张有弛,这是周文王与武王定下的规矩,这样便于更好地生产。”

2、据《汉律》记载,早在西汉时就有明文规定:“吏员五日一休沐。”意思是公务人员上了4天班,第五天则放假洗澡更衣,修发刮脸。后期有所不同,但大体上都是这个规律。鸦片战争以后,西方人大量进入中国,他们每星期休假一天,时间一长,国人产生了认同感。到了1910年,清朝政府在上层基本上实行了星期天为公休日制度。

3、1917年,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范读书期间有七名学生因不重视体育而致病死去,毛泽东写挽联说:“为何死了七个同学,只因不习十分课间。”此联既讽校方,又警学生,又勉自己,说明毛泽东在修身、勤学的同时亦重视体育锻炼。

4、生物学家卢约瑟博士曾经说过:“会休息、会调整自己的人,才能做好工作。”据说这话源于一个小故事:一天深夜,卢约瑟博士走进实验室,发现一名学生还在那里埋头工作,就问学生“为什么不休息”,学生自豪地答道:“我在做试验。”博士并没有肯定这个学生的做法,而是给他讲了工作与休息的辩证关系。可见,一味“打鱼”而不“晒网”,甚至精疲力竭也不歇息,效率肯定不佳。

5、心理学上的“艾氏遗忘曲线也告诉我们,适当休息所造成的学习上的间隔,有利于增强记忆力。如果一个人忙于学习而不注重休息,那他是不会出色地完成任务的。只有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进行适当休息,好比“打鱼”间隙的“晒网,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在美国新泽西州有一个人口只有七千多人叫奥森·戈洛夫的小镇。别看这个小镇没法与华盛顿和纽约等大城市相提并论,但这个小镇有一条自己的法令却让其他大城市望其项背,无法比及。这条法令是每逢星期天为“安静日”。这天这个小镇的每条街道都有铁链隔开并上了锁,除邮差的自行车外,禁止一切交通工具通行。就是这条独有的法令,让奥森·戈

洛夫小镇所有的居民,在忙碌了第六天后,享受一个安静的星期日好好地休息一天。休养生息是正常人不可缺少的。

7、西班牙人一天开几个小时的门营业是一定的,干几天休息是雷打不动的惯例。因为他们把休闲会友看得比挣钱更重要。由此人们提出“一天到晚的工作并不是永恒的美德”。事实上也就是这样,现在许多一天到晚工作的人是为赚更多的钱,为了自己拥有更多的财富。可财富毕竟是为人服务的,倘若让人为财富服务,成为金钱的奴隶,那是不明智,也是不理智的。

【优秀例文1】

要学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曾晓露

人们常常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来批评一个人办事懈怠,不能始终如一地勤恳工作。可是我认为:一个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许正是他会提高工作效率,会合理利用时间的一种表现。试想:如果一年中的某几天是打鱼的旺季,自然要出海连续作战。可是鱼并不会天天蜂拥而至,大海也不会日日风平浪静。恰当地晒晒网,总结经验,恢复体力做好下一次出海准备,又有什么不好呢?网破了总要补补,人累了总要歇歇,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时也是有必要的。(就“打鱼”和“晒网”的关系本身进行辩证分析,印证自己的论点。)

有一个学生把课余时间都用在了做实验上,满以为会备受称赞。不料,他的指导老师、一位物理学家却皱起了眉头:“那你用什么时间来思考呢?”可见一味地拼命苦干并不足取,孔子也认为,“学而不思则罔”,说的也是这个意思。我们学习知识,如果不经过自己的大脑,进行充分的思考、复习,那么这些知识就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就上述例子引申出道理。)

美国农业十分发达,粮食产量相当高,他们采用的方法就是“休耕”——种一二年粮食,就停种一二年,让田里长草,以增加土地的肥力,保持较高的亩产量。我认为,他们是很懂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妙处的。

时代发展到今天,生产力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许多手工劳动已被机械生产所代替,人们在越来越多地运用头脑,越来越少地运用体力,那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不仅具有极大的可能性,而且渐渐地成为调节生活,提高效率的必要手段。自我国实行每周五天的工作制以来,生产效率反而提高了20%-40%,这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成功佐证。

认识了“打鱼”和“晒网”之间关系,就会使我们更加合理有效地安排时间,工作和学习就会少一些一味追求表面的速度与形式,多一些思考和休整,少一些只知“打鱼”而不知“晒网”的事情发生。“晒网”是为了打“鱼”,是为了打更多更好的“鱼”。(③由“打鱼和晒网”引申到“学习、工作”和“休闲”的关系。)

中国还有一个著名的俗语叫做“磨刀不误砍柴工”,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我看不妨提倡“晒两天网”,再以更充沛的精力“打三天鱼”,或许这会给为忙碌生活而苦不堪言的当代人带来一些启迪


相关内容

  • 让教学语言在"变"中生出奇效
  • 学生对教师陈旧的.干巴的.灌输式的语言难以产生兴趣,对教学过程中涉及的一些不太熟悉的现象和深奥的知识也难以理解.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想办法让自己的教学语言步入"变"的轨道,并让其在"变"中生出奇效. 一.变腐朽为神奇--反弹琵琶 汉语 ...

  • 一事一议的作文指导
  • 作文指导:一事一议 一.概念 "一事一议"是学写议论文的一项基本训练.这里的"一事",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一个故事.一种说法.一种现象.一篇文章.一部电影等等,甚至还可以指某人的一句话.一个举动或某个事件中的某个细节等等.这里的"一议", ...

  • 一事一议作文
  • "一事一议"作文指导 "一事一议"的"事"是指:一件事.一个故事.一种现象.一幅漫画.一种说法等. "一事一议"的"议"是指:从某一角度集中阐明自己的某一看法,提出自己的主张.每个人对材料的看法不同, ...

  • 广东最著名的景点
  • 广东最著名的景点: 韶关:丹霞山国家地质公园.南岭国家森林公园.乳源大峡谷.南华寺.珠矶巷等. 肇庆:七星岩.鼎湖山国家森林公园.庆云寺.龙母祖庙等. 河源:万绿湖.苏家围客家乡村旅游区等. 惠州:罗浮山.惠州西湖.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等. 阳江:闸坡大角湾.凌霄岩等. 江门:上川岛.下川岛等. 湛江 ...

  • 一份努力,一分收获
  • 一份努力,一分收获 进出口部 王碧 1. 公式"1.01365 = 37.8,0.99365 = 0.03" 我的理解是每天多努力0.01, 365天后,你的成就将是别人的37.8倍:如果每天懒惰一点点(1-0.01=0.99),经过365天,你就几乎一无所有. 两者之差是37. ...

  • 请每天努力多一点点
  • 请每天努力多一点点 1. 公式"1.01365 = 37.8,0.99365 = 0.03" 每天多努力0.01, 365天后,你的成就将是别人的37.8倍:如果每天懒惰一点点(1-0.01=0.99),经过365天,你就几乎一无所有. 两者之差是37.77,前者是后者的1260 ...

  • 体育活动讲话稿2篇
  • 上午好!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掀起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热潮,切实提高我校学生体质的健康水平,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启动仪式.首先,我谨代表学校党政班子对活动的开展表示热烈地祝贺!向为 ...

  • 奥数资料--五年数学测试题一参考答案
  • 五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测试题一(2014.3)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18小题) 1.计算:3999+999×99=. 解:3999+999×99 =3999+999×(100﹣1) =3999+999×100﹣999, =(4000﹣1)+99900﹣(1000﹣1), =4000+999 ...

  • 家长公开课发言稿
  •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家长,你们好! 我是**的妈妈,今天能代表中组家长发言,我感到非常荣幸. 每个家庭有自己的教育观念,不同的家庭也有不同的教育方式,今天我把我教育孩子的方法简单说说,希望能与大家共勉. 在此之前我先讲个小故事:人们对诺贝尔奖获得者非常崇敬,有记者问其中的一位:在你的一生中,您认为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