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近代四川军阀

走进近代四川军阀

四川省南江中学 岳敏

第一课 四川军阀简介

1、 “四川”“成都”名称的由来

——四川名称由来

(1)、‚四川‛这个名称,始见于宋代。宋真宗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宋王朝对地方行政区划进行了一次新的调整,将巴蜀之地划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治所分别为今成都、三台、汉中和奉节,总称‚川陕四路‛,简称‚四川路‛,这是‚四川‛得名之始。

(2)、在宋徽宗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的诏书中就正式使用了‚四川‛一词,这是目前所见到的将‚四川‛作为行政区划略称的开始。公元1286年(元至元二十三年),元朝合并四路,置‚四川等处行中书省‛,简称‚四川行省‛,简称‚四川省‛,省治成都。从此‚四川‛一名沿用下来

(3)、1935年,四川省被分为18个行政督察区和西康督察区。建国之初,曾经把原四川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个行政公署,1952年撤消行署,恢复四川省建制。1955年撤消西康省,其金沙江以东地区划归四川省。1997年,川渝分治,原川东部分地区划归重庆市。

——成都名称由来

关于成都一名的来历,据《太平环宇记》记载,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取周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因此得名成都。五代十国时,后蜀皇帝孟昶偏爱芙蓉花,命百姓在城墙上种植芙蓉树,花开时节,成都‚四十里为锦绣‛,故成都又被称为芙蓉城,简称‚蓉城‛。2001年出土的金沙遗址,已经将成都建城历史从前311年提前到了公元前611年。

——“蜀”之释意

‚蜀‛的名称最早见于商代的甲骨文。蜀的祖先据说是生活在黄河中上游的古代羌族的一支,他们沿岷江流域南迁进入四川盆地,被称为"氏族",并在成都平原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传说中最早称王的是蚕丛和鱼凫,以后是柏灌。到了杜宇王朝,正是中国的西周时期;开明王朝则是中原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

316年,秦国趁蜀国和巴国发生战争之机,派大将司马错率军南下,一举灭掉了蜀国和巴国,使四川地区统一于中华帝国的版图之内,古代蜀国的历史就此结束。此后,又因历代帝王都将统治巴蜀的最高治所设在成都,而成都为古蜀都,"蜀"也就成了四川地区的简称。因此,三国时,刘备占据四川称帝,史称"蜀汉";五代时,王建和孟知祥先后占据四川称帝,史称 "前蜀"和"后蜀"。

关于"蜀"名称的来历,史书记载中有两种说法:一说蜀就是蚕,是因古蜀王蚕丛教民栽桑养蚕,使四川成为中国最早养蚕的地方,因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是,蜀是一种形态象蚕、但能螫人的毒虫,因此 "蜀"很可能是商朝统治者对蜀人的一种贱称。

2、 中国古代四川曾建立的封建王朝

【三国时期】

(1)、蜀汉:(公元220年~280年)

【十六国时期】

(2)、成(汉)(公元304年~公元347年)

(3)、西蜀(公元405年~公元413年 )

【五代十国时期】

(4)、前蜀(907 ~ 925年)

(5)、后蜀 (934 ~ 965年)

3、四川近代军阀概况

近代四川军阀的出现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缩影与产物。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分而治之,中央政权统而不一,各地军阀割据势力迅猛发展,尤其是人口大省的四川,可谓是派系林立,混战不断。在1911年辛亥革命后,四川开始涌现出众多的军事派系。至1919年熊克武划分防区制四川军阀初步形成。 四川从1912年到1933年,共发生大小军阀混战四百七十多次,其中大多数混战发生在防区制形成之后。1926年下半年,混战中的四川军阀为求自保,纷纷派代表到武汉、长沙,向进行北伐的国民革命军输诚,表示承认国民政府,同意军队易帜改编。于是,蒋介石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名义,先后任命四川军阀杨森、刘湘、赖心辉、刘成勋、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为国民革命军的军长,

仍统率原部。四川军阀虽已易帜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但其军阀本质没有改变,仍然争夺防区,混战不休。四川军阀连年混战,防区割据,关卡林立,捐税苛重,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许多工厂倒闭,商业萧条,农村残破,农产量锐减,文教机关和学校毁损严重。

军阀防区制延续到1934年。当时由于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多次粉碎了以刘湘为首的四川军阀的围剿,沉重打击了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刘湘于11月飞抵南京,向蒋介石求援。1935年春,蒋介石派遣行营‚参谋团‛ 和上官云相等部中央军入川,督导川军围剿红军;还任命刘湘为四川省主席和川康绥靖公署主任,授权他撤销军阀防区。刘湘于是发出一系列通告,限令各军把防区内的军、政、财、文大权交给省政府,并裁军整编,这才结束了防区制度,统一了四川军政,归隶南京政府。

1937年‚七七事变‛,抗战全面爆发。川军纷纷主动请缨,整编开赴抗日前线,英勇抗击日军,期中刘湘病逝于武汉前线,王铭章战死藤县。八年抗战中,350万川军出川抗战,其中64万多人伤亡。川军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写下了四川军阀史上最光辉的一页。

解放战争中,部分川军将领如刘文辉、潘文华、邓锡侯起义投向人民的阵营,部分将领如唐式遵、杨森之流投靠蒋介石,或被击毙,或随蒋败逃台湾。

3、 五光十色的四川军阀将领

四川军阀形形色色,老百姓用歌谣总结:

水有彭水旋,神有刘神仙,灵官来镇殿

哈儿去守边,修路唐子晋,卫锋郭大蛮

张斯可,余安民,都是安邦定国臣

还有司令蓝田玉,弯腰驼背打球去。

胡子大汉潘文华,光头小伙王瓒绪,

飞机军舰件件齐李罗杨森,好象刘湘干女婿。

刘文辉压迫人民胜于其他军阀,邓锡侯狡猾而胆小,田颂尧既猥琐又颓废。刘湘貌似绅士,但残忍的像一只老鹰。杨森很鲁莽,居然想建立一番事业

——1933年《四川的封建主义》 虽然他们中一些人比其余的人有更好的学历,但是就他们的才能而言,没有人特别

低,也没有人特别高。如果让他们排成一行,谁也不比其他人出色。他们是在四川的连年内战中孕育成长的,这就是为什么在他们之中找不到出类拔萃的将军的原因。

——园田一龟 1930年《新中国人物志》

(1)刘湘

刘湘(1888——1938)中华民国时期四川军阀。又名元勋,字甫澄,法号玉宪,汉族,四川大邑人,一级陆军上将。生于1888年7月1日。老家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祖父刘公敬,系前清武举。父亲刘文刚,字鉴堂,家有水田四十余亩,另还与两户亲戚合营水碾一座。母亲乐氏,生有三子,刘湘居长。他是当时四川近代军阀的枭雄,在战事中勇猛,外号‚巴壁虎‛,又名‚刘莽子‛,他与蒋介石虚与委蛇,生前始终保持四川的半独立状态,军事才能与政治才能均甚老辣,但他极为迷信。历任川军第二军军长、川军总司令、省主席等职。 ——刘湘与重庆大学的建立

1925年冬,巴县议事会议长李奎安就提出议案,倡议筹办重庆大学。1929年夏,一批在成都大学任教的川东籍教授回到重庆,联合工商界著名人士朱叔痴、汪云松、温少鹤、李奎安等,成立‚重庆大学促进会‛,并向驻节重庆的国民革命军21军军长、四川善后督办刘湘建议筹办重庆大学,得到刘湘赞同。8月4日,刘湘召集有关人士开会,正式成立重庆大学筹备会,发表《重庆大学大学筹备会成立宣言》和《重庆大学筹备会宣言》,阐明创建重庆大学的动机、原因和目的。1929年10月12日,重庆的第一所大学——重庆大学在菜园坝杨家花园(先是暂借菜园坝杨家花园(即今重庆火车站)作为临时校舍,10月23日,重庆大学筹委会常务委员会讨论通过,推选刘湘为重庆大学首任校长。1935年5月,省政府明定重庆大学为四川省立大学。

关于文字斋(现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的修建经费,刘湘征猪头税,即所谓‚割头税‛。就是这笔来自猪的‚割头税‛使得文字斋得以修建。 ——刘湘病死汉口

1937年11月9日刘湘自成都飞抵汉口,11日到南京,11月23日,刘湘胃病突然复发,大口吐血,在昏迷中被护送至芜湖医院,28日送汉口万国医院就医,经抢救苏醒。

于1938年1月20日在汉口去世。死前他留有遗嘱,语不及私,全是激勉川

军将士的话:‚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刘湘这一遗嘱,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前线川军中每天升旗时,官兵必同声诵读一遍,以示抗战到底的决心。1月22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明令褒恤,追赠刘湘陆军一级上将,各界纷纷悼念,2月14日颁令准予国葬。1939年9月19日,在成都为刘湘举行了极隆重的国葬典礼。其陵墓所在地辟为‚甫澄纪念公园‛。文革期间,刘湘墓曾被造反派砸开,开棺暴尸。八十年代中期,刘湘墓得重修,但尸骨已不可复寻。

(2)刘文辉

刘文辉,字自乾,法号玉猷。民国第24军军长,二级陆军上将。四川省主席,四川争霸战的主角之一,在川军五行中他属火。政治上神通广大,人送外号‚多宝道人‛.曾主政西康省十年之久,人称‚西南王‛。1949年12月9日率部起义,1955年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国家林业部部长。文革中病故。

——刘文辉二三事

二刘之战(刘湘联合邓锡侯、田颂尧诸部与刘文辉作战)中,刘文辉大败,他很受震动,开始反思,认识到单靠武力不行,开始多交朋友,几年后就有了‚多宝道人‛的称号。1942年2月,刘文辉首次在重庆会晤周恩来。为避开蒋介石特务耳目,他俩约一个小时的密谈选择在深夜进行。‚中共中央说,希望你今后多宝变一宝,就是相信共产党。‛

著名的‚飞夺泸定桥‛事件,即发生在刘文辉部队与红军之间。蒋介石曾通电话让刘文辉将铁索桥砍断,但刘文辉回应说那是康熙大帝御批修建的,趁蒋介石思考的间隙,刘文辉表示:没关系,我把铁索桥上的木板拆了就行了。事实上,木板也没有全拆,就拆了几块。‚泸定桥如果不放,红军根本冲不过去,铁索桥很长。‛刘文辉的长子刘元彦说,刘文辉这样做主要是怕蒋介石也派嫡系部队借追剿红军名义进入,失去自己在西康的地盘。

——刘文辉之兄刘文彩

刘文彩(1887年-1949年),著名的大地主,军阀刘文辉之兄。其庄园(大邑刘氏庄园)至今保存完好,并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文彩其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大革命中被宣传为‚无恶不作‛的大地主,将其塑造为所谓

旧社会地主阶级压迫平民阶级的典型代表。刘文彩的后代认为,文革时期对刘文彩的描述不符合事实,他们一直为给刘文彩平反奔走。

在当代中国历史上,1958年是个不平常的年头。这一年,大跃进正紧锣密鼓进行。与急剧恶化的经济形势相对应,阶级斗争之风愈刮愈烈。

一个北风呼啸的早上,一队青年工人肩扛铁锤钢钎,从四川省大邑县安仁公社钢铁厂开出,直奔金井村一片叫作"三埂四梁"的开阔地,向坐落在这里的一座豪华巨大的坟茔发起"总攻"。到了第三天,在震耳欲聋的爆竹声和欢呼声中,"建昌花板"特制的馆材终于从椭圆形墓穴里露出了"真容"。只见它宽大坚固,虽已入土十年,仍光亮如新。掀开棺盖,但见死者仰天而卧,寿衣非常结实,用刀子戳都很难戳开,棺材中塞了许多蚕丝绒,这时被一把火烧了个精光。熊熊火焰使激动的人群更加无法自持,他们一拥而上,把棺材主人从墓穴中抛出来,抛到杂草丛生的河滩上......

被从墓穴抛出来的是大地主刘文彩。尸首被抛出后,在风雨中一天天腐烂,只剩得几根白骨。据说白骨被人用衣服包了,悄悄掩埋在至今未披露的一个神秘的地方。腾出来的上好棺材,被用来安葬守墓人刘清山;绣花鞋和鞋尖上的宝珠不翼而飞,一直踪影皆无。

九泉之下的刘文彩,就这样开始了他被‚发现‛、被‚创造‛的历史。

——摘自《刘文彩真相》

—收租院

中国现代大型泥塑群像。创作于1965年6~10月,陈列于四川省大邑县刘文彩庄园。川美院师生、大邑美术工作者和民间艺人配合社教运动创作的。收租院根据当年地主收租情况,在现场构思创作,共塑7组群像:交租、验租、风谷、过斗、算账、逼租、反抗。它们以情节连续形式展示出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手段──收租的全过程,共塑造114个真人大小的人物。雕塑家将西洋雕塑技巧与中国民间传统泥塑的技巧融而为一,生动、深刻地塑造出如此众多不同身份、年龄和个性的形象,可谓中国现代雕塑史上空前的创举。

收租院于1965~1966年间在北京复制展出,曾引起很大反响。其后曾在阿

尔巴尼亚、越南展览,1988年则以玻璃钢镀铜新材料的复制品在日本巡回展出。

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通过收租院,刘文彩被塑造成了旧社会一个典型的闻名于世的十恶不赦的大地主:刘文彩残酷剥削当地农民,搞得家破人亡……水牢害死了无数劳苦大众……他六十多岁了,还强迫青年妇女给他喂人奶……建造水牢,遇上交不起租的农民,刘文彩就会把他们关在齐腰深的水里,农民不死也要脱层皮……

直到1999年,一本叫做《刘文彩真相》的书面世。作者笑蜀用大量的田野调查,质疑大邑地主庄园陈列馆所呈现的恶霸地主典型刘文彩形象的真实性。一个因斗争需要而被夸张、丑化、集诸恶于一身的替罪羊才最终浮出水面。 真实人性远非如此简单,刘文彩等传统乡绅依着旧式的封建宗族逻辑长大,年轻时代搜刮民脂民膏、助长烟毒,到老了又支持教育、乐善好施。他们算不上好人,但也没有穷凶极恶。关于水牢的故事,实际上,水牢只是刘文彩储存鸦片的地方。只是后来,一部分人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硬是把润烟池毁掉,又加深加宽挖了一下,建成一处水牢。观念变化,时代语境也在变化。1988年,地主庄园博物馆本着尊重历史的原则,摘掉了水牢的牌子。而刘文彩早已成为一个符号人物,他被设定的角色所唤起的普遍阶级仇恨,则在普通民众脑海中根深蒂固。

历史不应该忘记,但是真相也值得尊重。

(3)邓锡侯

邓锡侯(1889年-1964年),号晋康,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1889年6月22日出生于四川营山县回龙乡。他曾先后出任过护国军营长,川军团、旅、师长,国民党部队第二十八军军长、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川康绥靖公署主任及四川省政府主席,西南长官公署副长官,西南水利部部长等重要职务。

(4)田颂尧

田颂尧(1888-1975) 又名见龙、光祥,四川简阳县龙泉驿(属成都市)人。是四川防区时代四巨头(刘湘 刘文辉 邓锡侯 田颂尧)之一,国民党陆军上将。

(5)杨森

杨森,字子惠,原名淑泽,又名伯坚,1884年2月出生于四川广安县龙台

寺乡,祖籍湖南衡州府草堂寺。杨森幼时,家境一般,其父为邑武庠生,受此影响,他自小便对习武从军深感兴趣。清末,杨森在顺庆府(今南充)中学毕业后,投考四川陆军速成学堂,与刘湘、唐式遵、潘文华等同学,这些人后来形成以刘湘、杨森为首的‚速成系‛四川军阀集团核心人物。

和水晶猴子邓锡侯、巴壁虎刘湘、多宝道人刘文辉,王灵官王陵基并称川军五行、一生追求洋气和新潮,他还是民间秘密组织袍哥会的一名舵主。 在众多的现代军阀中,原国民党陆军上将、二十军军长杨森是颇具传奇色彩的一位。他经历了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军阀混战,抗日战争等历史时期,既有早年讨袁护国。炮击英舰、保护朱德、陈毅、胡志明的正义之举,又有勾结吴佩孚破坏革命、制造‚平江惨案‛和积极追随蒋介石打内战的斑斑劣迹,最后逃至台湾而以96岁高龄寿终正寝。成为四川军阀中活动空间最广、经历最复杂、寿命最长的一个。

同时,杨森在国民党军阀中,以妻妾成群,儿女众多而出名,他公开的妻妾有12位,子女共有43人,其荒唐畸形的婚姻分外引人注目,在人世间曾蒙上千古之谜。

——杨森“建设新四川”

1924年5月任四川军务督办。成为北洋政府在四川的代理人。同年,杨森事业达到顶峰,他雄心勃勃吼出‚建设新四川‛的响亮口号,推行‚新政‛:一、修建马路;二、开辟公共体育场;三、成立通俗教育馆;四、提倡"朝会"等措施。杨森推行"新川政",在四川诸多军阀中独树一帜,许多人认为这是历史进步,大夸杨森有魄力。

1) 新政建设——春熙路

虽然有‚百年春熙‛一说,但春熙路是由军阀杨森于1924年建成。最初,春熙路因杨森头衔‚森威将军‛而命名为‚森威路‛,后取老子《道德经》中:‚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的典故,改名为春熙路。

2) 新政建设——扩建少城公园

闲话少城公园>> 旧时校长猎头的地方

当时的大、中学生爱在枕流茶社喝茶。成都最时髦的男男女女,都喜欢聚集到这里,一边喝茶,一边接受着当时最时尚生活的熏陶。

鹤鸣茶社则吸引了大批大、中、小学教师。每天从早到晚,老师们聚集在此,喝口茶,批改作业或备课。更有意思的是,一到寒暑假,不仅教师们接踵而至,而且各校校长,教务主任为选聘贤才也纷纷涌到,于是一场争聘下学期教师的‚争夺战‛就打响了。教师们为了保住饭碗,也奔走于校领导之间四处游说。原本宁静的鹤鸣茶社也一时热闹起来,直到假期届满,各校开学才又恢复常态。这便是当年鹤鸣的‚六腊战争‛。

——历史中的少城四大茶社

鹤鸣茶社

枕流茶社

永聚茶社

少城茶社

4、四川军阀对四川的统治

(1)四川军阀的混战

四川从1912年到1933年,共发生大小军阀混战四百七十多次

1.1913年四川讨袁之役 2.1916年四川护国战争

3.1917年刘罗之战与刘戴之 4.1918年靖国战争

5.1920年倒熊之战 6.1920年靖川之战

7.1920年驱刘之战 8.1921年川鄂战争

9.1922年四川一、二军之战 10.1923年一、三、边军与三、七、二十一师之战 11.1925年统一之战

12.1925年倒杨之战

13.1926年驱袁战争:刘湘杨森川军VS袁祖铭黔军

14.1928年讨杨逮吴之战

15.1928年下川东之战:杨森、刘存厚、赖心辉、郭汝栋、、陈书农、罗泽洲‚八部同盟‛VS刘湘——杨森罗泽洲溃败

16.1929年上川东之战:李家钰、罗泽洲、杨森、黄隐同盟军VS刘文辉——同盟军败北

17.1930年北道之战 18.1932年省门之战

19.1933年毗河之战

20.1932~933年二刘大战:刘湘VS刘文辉——刘文辉退往汉源,四川军阀混战的终结

(2)、防区制

防区制是四川军阀统治的基本形式。它萌发于辛亥革命后滇军之入川,完成于1919年熊克武之划分‚防区‛。

在各自的防区内,每个军长都享有最高的权利,不允许其他势力染指。防区是每个军阀赖以生存的基础。

(3)、军阀对四川经济的掠夺和破坏

1)特税(鸦片烟税)

A、强迫农民种植鸦片

‚如农民缺乏烟种子,防区愿向别地运来散发,如农民缺乏资金,也可贷款‛‚如农民种粮食而不种烟,则种粮食一年,应完三年的税,而种烟,则只完本年一年的税。‛以后以此类推,三年不种烟,第三年应纳完7年的车税。不种鸦片,征收‚懒税‛。

‚遍地罂粟。全省一百四十余县,共不种烟的,殆不及三、五县‛—《中国经济》(1933年)

B、打着“寓禁于征”的幌子,对鸦片的种植、贩运到吸食征收税收。有“窝捐”“秤捐”“护送费”“出口税”“红灯捐”。

美国人吉尔门《四川游记》中写道:‚无论城市或乡村之人,凡被余询问者,均称吸烟人数约占全人口百分之五十。此等吸烟者中,百分七十为成年人‛ 谢藻生《苦忆四川烟祸》:‚任何人家,每有客来,必摆灯盘,以烟敬客,有似今天以纸烟待客一样。如果客来不摆灯盘,好像醴酒不设,待客之意不恭‛ ‚十里之邑必有烟馆,三人行必有瘾者‛

2)盐税

3)苛捐杂税

据统计,从1913~1924年,先后开征杂税,共有99种。截止1935年,四川省政府‚废除‛苛捐杂税时,裁并征税机关51处,各县被废杂捐204种。有的地方,农民穿草鞋进城有‚草鞋捐‛打赤脚有‚赤脚捐‛军阀可以派士兵破门

而入,强行勒索,谓之‚打门捐‛

4)遍设关卡,滥征税收。

例:从陆路永川至重庆,200里。猪毛二挑,羊毛九挑,鸭毛三包,牛皮二张,共纳税100余元。

地名 税名 纳税数目

永川 保商 五元七角

永川 保商 八元四角

永川 山防 三十七元

永川丁家坳 护商 十四元

巴县两路口 护商 八元五角

巴县两路口 进口 八元五角外贴家工本费洋一角 巴县两路口 印花 七元二角外贴家工本费洋一角 巴县两路 峡防 十元零八角外贴家工本费银一角 巴县两路口 票据 二元(无票据)

合计 102.40元

5)滥发纸币

四川军阀利用其政治军事力量,在毫无准备金的情况下大量发行纸币,强制流通,不负兑换现银的责任。如果发行纸币的军阀被驱逐或打败,其纸币马上变为废纸。

6)创办银行、钱庄

7)田赋加征和预征

民国二十三年四川十二个县田赋预征达到的年份

总之,从1912年到1937年,这20余年里,四川军阀对四川的统治,虽然有过一些建设性举措,但收效甚微。而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地位,四川军阀各派系都对四川各地竭泽而渔,横征暴敛,相互厮杀混战,把一个好端端的‚天府之国‛便成了‚人间地狱‛。有学者指出,在这20多年时间里,四川是全中国治理最坏的省份,军阀混战居于全国之冠!

第二课 川陕革命根据地及四川军阀对其的围剿

一、 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932年冬,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等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主力16000余人,由鄂豫皖区进入川北,与当地革命武装会合,攻下南江、通江、巴中等县,开辟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川陕革命根据地范围包括二十三个县政权,约六百万人口,红四方面军扩大到五个军,八万余人,1933年成立了中共川陕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被毛泽东主席称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疆域‛ 由于张国焘推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政策,红四方面军未能粉碎敌人第四次‚围剿‛,1932年10月,主力撤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经过转战,1932年12月12日进入川北。

二、四川军阀对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一) 田颂尧对红四方面军的三路围攻

红四方面军刚入川的时候,四川军阀认为红军不过是些东流西窜的‚残匪‛,区区之灾,不足为虑。一心要坐王位的刘湘,坚持‚先安川而后剿赤‛的方针,纠集各路军阀,仍在成都一带同刘文辉部火并。

一九三三年一月二十一日,‚二刘之战‛以双方暂时妥协而告一段落。二十七日,蒋介石委任田颂尧为川陕边区‚剿匪‛督办,拨给二十万元军费,一百万发子弹,令其迅速‚进剿‛红军。二十八日,田颂尧在成都宣布就职,随即将嘉陵江以西的部队大部东调。二月中旬,完成了对我根据地进行三路围攻的兵力部署。

田颂尧的第二十九军,辖五师(每师三旅六团)三路 (每路二旅四团)及军、师独立旅,共六十个团的兵力。投入三路围攻的有三十八个团,六万余人,占总兵力的三分之二。田敌将总部设在嘉陵江东岸的阆中,委任副军长孙震为前敌总指挥。根据蒋介石‚着重左翼、防匪西窜‛的指令,兵分左、中、右三个纵

队,以左纵队为主攻方向,中、右纵队为助攻方向,妄图乘红军立足未稳而全力消灭之,重返通南巴,恢复其反动统治。

(二)刘湘对红四方面军的六路围攻

1933年10月,蒋介石任命刘湘为四川‚剿匪‛总司令,限于3个月内将川陕边区红军肃清。刘湘调集四川所有兵力共110个团20万人,分为六路进行围攻。这六路分别是,第一路邓锡侯第28军,由广元、剑阁指向南江;第二路田颂尧第29军,由苍溪、阆中指向巴中;第三路李家钰2个师由南充、蓬安指向巴中;第四路杨森第20军,由广安、岳池指向通江;第五路刘湘第21军由开江指向宣汉、达县;第六路刘存厚第23军由开县指向万源。六路中以第五路为重点。

红四方面军这时已发展到5个军8万人,总指挥部决定以红4、红33军全部及红9、红30军各2个师在东线,打敌第五、六两路,由徐向前指挥,为主要方向;以红31军及红9、红30军各1个师在西线,打敌第一、二、三、四路,由王树声、李先念指挥。

12月中旬,刘湘下令开始进攻。红军仍采取收紧阵地的战法,节节抗击各路敌军,逐次向苏区内地收缩,诱敌深入,寻求敌人的弱点,集中兵力予以反击。战斗异常艰苦,旷日持久。到1934年8月上旬,刘湘共发动5次总攻,步步推进,一直把红军压缩到南江以东、通江以北、万源以西的狭小区域内,但刘湘各部也伤亡几万人,其部队疲惫不堪,士气低落。

这时,红四方面军主力已经集中,总指挥徐向前看准敌第六路是最弱的一路,于8月9日夜率部攀石牵藤,穿越山路,突然袭占敌青龙观阵地,在敌战线中间打开一个缺口,歼敌1个师又3个旅,直插刘湘主力左侧。刘湘慌忙从万源后撤。然后徐向前调整部署,以一部牵制东线敌军,率主力挥师向西,8月28日夜从敌第三路与第四路结合部得胜山猛插敌人纵深,在黄猫桠地区截住并歼灭敌10多个团,收复了被敌占领的所有地区和县城,一直追到嘉陵江边,打破了敌人的围攻。

此次战役长达10个月,红军共歼敌8万人,缴枪3万支,是红四方面军成立以来的空前大捷。刘湘为维系军心,拜请了一位一贯道头子刘云山做高级顾问,

占卜算卦,选择进攻吉日,给部下壮胆,被奉为‚刘神仙‛。围攻失败后,这位‚神仙‛再无神气,自觉没趣,溜之大吉。

(三)四川军阀对中央红军长征的围追堵截以及对红二、六兵团的“追剿”

三、红四方面军长征和西征

1、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奉命退出川陕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

2、红四方面军的长征,从1935年3月强渡嘉陵江西进开始,到1936年10月与红一方面军会宁会师结束,历时1年零7个月,途经4省,行程1万余里。

3、红军主力会师

1935年6月,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与红一方面军会师。8月,两军混编共同北上,红四方面军主力和红军总司令部为左路军。不久,张国焘率左路军穿过松潘草地到达阿坝后,拒绝执行中央北上方针,擅自率领左路军重过草地,向南退却到天全、芦山、大小金川等地。南下途中,部队损失严重,付出了重大代价,红军由南下时的10万之众锐减为4万余人。在党中央和共产国际的一再电令下,1936年3月,南下部队陆续撤离天(全)芦(山)地区,向西康东北部转移。4月上旬,攻占炉霍、甘孜等地后,部队进行了整编。

1936年6月,红四方面军与长征到达甘孜地区的红2、6军团会师。7月2日,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红2、6军团正式编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这时,张国焘同意北上同中央红军会合。

4、红四方面军西征

红四方面军总部率第5军、第9军、第30军,共21800余人,于1936年10月下旬,根据党中央和中革军委的指示西渡黄河。11月10日中革军委电令授予渡河部队‚西路军‛称号,指示组成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并指定陈昌浩为军政委员会主席,徐向前为副主席,统一指挥西路军的作战行动。由于敌人的强大和处境的恶劣,虽经半年的征战厮杀,付出了重大牺牲,到1937年4月,西路军终遭失败,余部的一部800多人由李先念等率领转战祁连山,在中央代表陈云的接应下,至新疆后返延安;另一部900余人在王树声、李聚奎等率领下分散游击绕回陕北。徐向前与秦基伟在警卫全部战死的情况下,乔装商人艰难返回陕北.陈昌浩突围后,在当地一湖北老乡家隐藏近半年,寻找党组织未果,返回湖北老

家,三年后返回陕北,遭批判,1967年被迫害至死.

5、红四方面军奔赴抗日前线

1937年8月,红四方面军余部近2万人和红29军等整编为八路军第129师(刘伯承为军长,徐向前为副军长),红四方面军结束了艰苦的历程,广大指战员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和中革军委的周围,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投入抗日战争。

四、四川军阀的危机与蒋介石势力伸入四川

1、四川军阀的危机

四川军阀竭泽而渔的征敛,到了1934年年中,四川面临着一场迅速蔓延的社会和经济危机。主要表现为:1932—1933年的内战和‚剿共‛战争导致各防区的税收大量增加,几个主要军阀的财政状况日益恶化,甚至连财源远远超过其他军阀的刘湘,也陷入了财政上的紧急状况。刘湘的第二十一军1933年的财政赤字比1929年和1930年增加了3倍。

此时,由于四川的税收加重和省外市场的减小,1933年四川主要的出口货物大大减少,如糖、盐、鸦片、通桐油、酒、药材等。刘湘等采取了增发纸币等应急措施,结果引发了二十一军防区的通货膨胀。发行公债也是收效甚微。 以邓锡侯为首的对红四方面军的三路围攻和以刘湘为首的六路围攻遭到惨败,四川军阀元气大伤。1934年7月,川北的暂时军事僵局打破了。军阀一停止‚进剿‛红四方面军,徐向前马上反攻,轻而易举地突破了军事包围圈,并追击逃窜的川军部队,一直到嘉陵江畔。罗泽州的部队几乎被歼灭,田颂尧的残余部队继续减少。刘湘损失最重,第五路军连人带枪损失了一万五。红四方面军的胜利使刘湘等四川军阀的困难加剧。此外,还有四川各地的人民反对军阀的武装斗争风起云涌。

总之,到了1934年下半年,四川军阀的统治在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都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之中。

2、刘湘赴南京求助蒋介石

更加严重的是,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的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经过转战湖南、广西和贵州,越来越接近四川了。因此,刘湘等四川军阀面临着红军夹击的

可能性和国民党为了‚进剿‛红军而渗入四川的前景。这样两种严重的情势迫使刘湘在对待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的态度上发生了重大转变。

1934年11月,四川坚持与外界隔绝的时代终于结束了。刘湘于11月3日带着大批随员从离开重庆赴汉口,11月20日抵达南京,他像英雄一样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刘湘此次赴南京的主要目的便是获得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对四川军阀的军事武器、物资、财政等援助。

这是刘湘初次出川。

刘湘的访问从11月20日起继续到12月20日,行程包括在上海、杭州和苏州逗留五天,其余大部分时间则在南京。他在这里参加了无数的宴会,多次同高级国民政府高级官员讨论四川的问题。最终,刘湘与蒋介石达成了如下协议:刘湘同意蒋介石派参谋团、别动队入川,允许少量国民党中央军驻川‚围剿‛红军。蒋介石任命刘湘为四川省主席兼四川‚剿匪‛总司令,统一四川军政,打破防区。四川各军军费和武器弹药由南京国民政府负责发给。蒋介石同意刘湘发行巨额公债,以解决四川财政困难。

3、参谋团入川与四川军阀实力的削弱

(1)参谋团入川

参谋团的全称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参谋团‛,它于1934年底在南昌开始筹建,1935年1月移驻重庆,11月改组为‚重庆行营‛。参谋团团长是贺国光。参谋团以及另外同时入川的别动队(康泽为负责人)肩负 ‚剿共‛和图川的双重任务。

它们秉承蒋介石的意旨将川军各部驱上‚剿共‛第一线,蒋介石又命四川裁减军队,使四川军阀各部实力大为削弱;还采取了措施控制了财政和人事大权,置川军各部于参谋团以及后来的重庆行营和别动队严密控制之下。

除了参谋团之外,南京还利用了另外几个代理人。财政特派员所负的使命筹划四川的经济改革,协调中央和四川当局的经济措施。1935年夏天在峨眉山创办了军事训练团,旨在对四川、云南和贵州的军官进行军事训练和思想教育。此外,国民党军队于1935年进驻四川,为建立中央对四川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最后,蒋介石于1935年3月2日亲临四川,住了几个月(1935年10月31 日),这对扩大国民政府在四川的影响具有决定性作用。

在四川军阀方面,除了川军各部之外,还有三个机构直接担负着同南京代理人打交道和处理四川政务的任务。这就是新成立的四川省政府、‚剿共‛司令部和四川善后督办公署。刘湘一人同时领导着这三个机构(刘早已身任善后督办,田颂尧于1933年惨败后之后继任‚剿共‛司令,1935年,刘又出任省府主席)。1935~1938年这段时期,刘湘集四川各方面权力于一身,这是前所未有的情况。这几年中争夺四川统治权的微妙斗争,很大程度上就是刘湘与蒋介石之间的斗争。

4、四川改革和防区制瓦解

为了克服当前四川地区所面临的各种危机,更重要的时加强南京对四川的控制,1935年,南京方面在川的代理人和四川当局(主要是刘湘为主席的省政府等)在四川实施了一项范围广泛的改革:行政改革财政改革、军队改革等。 其中,军队改革的结果是各个军阀都交出了各自防区的民财政权力,由四川省政府统一管理,这实际上使军阀们丧失了其赖以生存的一个重要前提—地盘,至此,祸国殃民近20年的四川防区制,宣告结束。此外,通过对川军进行了两期整编,基本上实现了军队国家化,军队编制、装备等全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掌握,整编后的川军人数减少了,力量有所削弱。但刘湘的部队则没有多大损伤。

从此之后,四川军阀已不具有完整意义的军阀性质,而是从属于蒋介石政权之下的地方实力派了。

第三课 川军出川抗战

—打捞抗日记忆 血性川军鏖战守护民族大义

川军抗日将士阵亡纪念碑

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又名‚无名英雄纪念碑‛)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公园,该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在抗日战争中阵亡的60多万川军而于1944年修建的。

1944年成都市文化界和社会团体成立‚造像筹委会‛,邀请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先生创作了‚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同年7月7日,纪念碑立于成都市老东门城门内

1965年纪念碑因交通建设被拆毁;

1989年8月15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在万年场二环路口重塑纪念碑; 2006年成都市二环路改造,‚无名英雄‛迁移至人民公园;

2007年8月15日纪念碑矗立于成都市人民公园东门前

幼时常听父辈讲:抗战高潮的一年,寒冬腊月沉沉深夜,有个衣衫破烂、又冷又饿的穷军人走到城门洞边卖汤圆的小摊子前,埋头呼呼呼地只顾吃汤圆……眨眼间穷当兵的却不见了。卖汤圆的小贩恍然大悟:当年出川抗战的川军苦啊,是赴国难牺牲的‚无名英雄‛从阴间来吃汤圆啰!消息传开,附近市民们都哭了:‚天冷了,他又冷又饿,莫让他在阴间受苦呀!‛于是一家又一家,流泪端来一碗碗热气腾腾的汤圆,到铜像前祭奠……

一、 川军抗战 数字里的光荣与悲壮

1、八年抗战中,350万川军出川抗战,占全国同期实征1405万余人的五分之—

还强!其中64万多人伤亡。川军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

2、抗战最困难时期,四川负担了国家财政总支出的30%以上;1941年至1945年,四川征收稻谷8228.6万市石,占全国征收稻谷总量的38.75%;四川献金总额则达5亿多元。

二、倭寇入侵:四川男儿岂能苟且偷安

‚号外!号外!买号外!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军借口演习中一军曹失踪,侵入宛平县城,我卢沟桥守军吉星文团当即奋起抗战,抗战爆发了!‛ 1937年7月8日午后,成都大街小巷响起极为罕见的急促吼卖声……

‚七·七芦沟桥事变‛爆发后的第二天,刘湘即电呈蒋介石,同时通电全国,吁请全国总动员、一致抗日。8月7日,刘湘飞赴南京参加国防会议。据杨续云先生回忆:会上各方主战主和犹豫不决,刘湘慷慨陈辞近2小时:‚抗战,四川可出兵三十万,供给壮丁五百万,供给粮食若干万石!‛会后,共产党代表周恩来、朱德、叶剑英等亲临刘湘寓所访问,赞誉他积极抗战的决心。

他回成都后,8月25日发布《告川康军民书》,号召四川军民为抗战作巨大牺牲:‚全国抗战已经发动时期,四川人民所应负担之责任,较其他各省尤为重大!‛川军各将领纷纷请缨抗战。

1937年9月5日,成都少城公园内人山人海、战旗飘扬。四川省各界在欢送出川抗敌将士,刘湘、邓锡侯等将领莅会讲话,表示抗战决心。几岁小学生也留着泪水上场致词;四川大学师生赠送16面‚抗敌先锋‛锦旗和除赠旗毛巾2000张;妇女会赠手巾250打……

纵队司令唐式遵此时一把推开麦克风,走向台前激昂慷慨陈词,吼声响彻全场:‚此行决心为国雪耻,为民族争光,不成功,便成仁,失地不复,誓不回川!‛他朗诵了才写不久的一首诗以明其志:‚男儿立志出夔关,不灭倭奴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打内战时唐式遵被人骂为‚唐瘟猪‛。但此时的唐司令官悲歌慷慨,颇有易水送别之慨,少城公园内数万军民泪如雨下、掌声如雷……

抗战全面爆发后,川军七个集团军,另有一军一师一旅共40余万人,先后开赴抗战前线浴血奋战,此后四川每年向前方输送青壮军人,人数居全国之冠。

曾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长的何应钦曾写过《八年抗日之经过》一书,书中记载川军出川人数令人震撼:抗战8年中,四川(包括西康省及特种部队和军事学校征的10万余人)提供了近300万人的兵源充实前线部队,占全国同期实征壮丁1405万余人的五分之—还强!

三、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往勇直前,勿忘本分——四川男儿奔赴抗日前线

1、四川各地热血青年踊跃从军的高潮从未间断过,‚妻子送郎上战场‛、‚父母送儿上前方‛的事例甚多。如重庆《新华日报》1943年11月21日第3版上刊登:新津县的爱国模范、72岁高龄的高尚奇,十分痛恨日本侵略者,他将4个儿子中的3个先后动员去参军抗日,仅留老三高光田在家做小生意维持一家六口人的生活……

2、‚模范父亲‛的安县王者成,送其自动请缨出征的儿子王建堂时场景更催人泪下:他赠送给儿子的竟是一面‚死‛字旗!他在白布旗正中写了个大大的‚死‛字,旗子左方写道:‚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往勇直前,勿忘本分!‛

3、1943年是抗战最艰苦的阶段.1943年下半年以后,中国驻印和入缅作战远征军的作战极为艰苦,缺员很多。而与英军协同作战中,中下级军官和士兵普遍存在着外语交流与文化素质的迫切需要。这些因素,决定了只有知识青年从军才能适应战场上的变化与需要。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令四川省军管区各县市征发四川优秀知识分子当兵,飞赴印缅补充远征军。

据统计,在四川省的潼蓬、绵广、成茂、沧江、邛大、达梁、资简、乐安、隆富、绥武、嘉峨、永荣、剑平、泸永、顺营、万忠、广合、荣威、涪酉、叙南和夔巫共22个师管区中,志愿报名服役的学生及公教人员达27129名,此外尚有重庆市报名者6772名。从军运动扩展到湖北、西康、陕西、甘肃、河南、绥远、青海、江西、福建、安徽、浙江等十余个省,其中四川省成绩最佳。

四、浴血杀敌

1、刘湘病逝抗日前线

1937年10月15日,刘湘被任命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兼任第二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唐式遵为副总司令;邓锡侯为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孙震为副总司令。省秘书长邓汉祥等人,劝多病的刘湘不必亲征,留在四川。刘湘说:“过去打了多年内战,脸面上不甚光彩,今天为国效命,如何可以在后方苟安!”

带病出征的刘湘,在抗战前线吐血病发,于11月28日转至湖北汉口万国医院。他自知病已不支,曾在纸上含恨书写‚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两句杜诗……1938年1月20日,刘湘去世,终年仅48岁。死前他留有遣嘱,语不及私,全是激勉川军将士的话:“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刘湘这一遗嘱,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前线川军中每天升旗,官兵必同声诵读一遍,以示抗战到底的决心!1939年9月19日在成都为刘湘举行极隆重国葬典礼。刘湘力主抗日、抱病出征的壮举,为他晚年写下最光彩的一笔。

毛泽东发来唁电:‚国家失一栋梁,川军失一主帅‛,对刘湘作了高度评价。

2、川军出川后,最先抗敌的是川军第43军第26师和川军第20军在淞沪战场的血战。

据何聘儒先生回忆:26师装备可怜,‚一个连仅有士兵八九十人,只有

一挺轻机枪和五六十支步枪。有的枪使用过久,来复线都没有了,还有少数步枪机柄用麻绳系着以防失落,武器之劣,可以想见……‛日军飞机大炮狂轰滥炸,伤亡惨重,战士誓与阵地共存亡,前仆后继、毫无惧色。军士刘芳第二次重伤时还在说:‚为抗日牺牲,死而无憾!‛255团中校营长,代理团长强兆馥左腿被敌弹打穿、颈部中流弹,仍坚持指挥……该师官兵就是英勇顽强地鏖战了七昼夜,多次击退日军进攻,被誉为参加淞护抗战的七十多个师中成绩最好的五个师之一。该师付出的代价也极为惨重:全师4个团长,两个阵亡。14个营长,伤亡13个,连、排长共伤亡250余名。每个连留存下来的士兵仅三、五人,最多不过八、九人……全师四千多人,这场仗打后仅剩下六百多人!

3、饶国华自杀殉国

1937年10月后,南京保卫战中,23集团军145师中将师长饶国华的部队,战斗尤为惨烈。饶国华离川时对家里人说:‚我此去,为国而战,义无反顾,我

万死不辞!‛

日军发起总攻,倾泻成千上万吨的炮弹、炸弹。饶部苦战三昼夜、伤亡极惨重。饶国华说:‚前人史可法曾说过‘以城为殉’,我誓与广德共存亡!‛11月30日晚,饶国华举枪自杀、慷慨成仁,年仅44岁。

饶国华忠烈殉国后,国民政府明令褒扬,追赠为陆军上将。毛泽东在1938年3月发表讲话:‚从郝梦麟、佟麟阁、赵登禹、饶国华……诸将领到每一个战士,无不给了全中国人以崇高伟大的模范!‛1983年9月,四川省政府追认饶国华将军为革命烈士。

4、王铭章喋血滕县转换战局

台儿庄战役中,122师师长王铭章奉命苦守滕县。日军主力板垣师团猛攻滕县不下,以重炮飞机猛轰,炸毁城墙,王师长亲自指挥巷战,不幸遭机枪扫射壮烈牺牲。王师长殉国后,所部官兵逐屋抵抗,战至最后一人,城内伤兵不愿做俘虏,以手榴弹与冲进来的敌人同归于尽……腾县一役,122师五千余人几乎全部伤亡,但也毙日军四千余人。腾县以北的界河、龙山带布防之131师陈离部也伤亡四五千人……川军的巨大牺牲才换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李宗仁在回忆录中极感慨地说:‚如无滕县之固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川军以寡敌众,写成川军史上最光辉的一页!‛‚八年抗战,川军之功,殊不可没!‛

5、李家钰豫中会战阵亡

川军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1944年5月在战场上悲壮殉国。李家钰是在战场上牺牲的川军最高级将领。1984年4月25日,将军夫人王明德率三子李克林,受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的革命烈士证书。成都政府拨款重新修整李家钰上将陵寝……

五、艰难困苦:后方人民共赴国难

八年抗战岁月漫漫,整个中国的钱粮支撑,就主要靠‚陪都‛所在地的四川这个‚大后方‛来负担了。抗战最困难时期,估计四川负担了国家财政总支出的30%以上。以八年抗战总计,国家支出14640亿元(法币),四川就负担了约4400亿元。四川出粮也最多,仅1941年至1945年,四川共征收稻谷8228.6万市石,占全国征收稻谷总量的38.75%、稻麦总量31.63%。

这么多粮食,是四川百姓勒紧裤腰带奉献出来的!1941年四川省田赋管理处长甘绩镛行经南、潼道上,在一处茅草房前歇脚休憩,问一个老农民:‚今年收成和生活情形咋样?‛老农回答说:‚老天爷不作美,我们经常以苕藤菜叶和杂粮充饥。‛甘绩镛又问:‚粮食不够,还给国家纳粮吗?‛老农民说:‚我应缴的粮食都缴了,左邻右舍都是这样的!‛甘绩镛问:‚你们自己都填不饱肚子,还有啥余粮缴公呢?‛老农慨然说:‚军队去前方打仗,没粮食就吃不饱,就是有条命也不能拼啊……只要能打胜仗,赶走日本鬼子,能过太平日子,我们老百姓暂时吃苕藤树叶,也有想头,比起日本人来抢我们好多了!‛还有一个农妇,儿子出川抗战,她孤身一人无余粮交公,把陪伴自己的一只猫儿卖了买粮交公,说:‚我儿子爱国,我也要爱国啊!‛

万般困苦艰难的情况下,四川百姓们仍加紧耕种、生产,支援前方。抗战军队的装备的枪械,穿的军衣等,当时主要是靠待遇菲薄的四川工人日以继夜加班加点生产出来的。川江上赤裸上身的航运船工,吼着悲壮的川江号子、积极运输部队、军粮、难民和军需、民用物资……

到抗战中后期,国家财政困难万分,军费紧张,全川又掀起了献金高潮。1944年春,国民政府军委会副委员长冯玉祥将军到川中各地劝导节约献金,进一步推动了献金运动。这年1月17日,‚成都市各界民众献金救国大会‛在少城公园内行。从张群、余中英(市长)等官员,到市民、商人、教师……无不踊跃捐献。最催人泪下的情景出现了:只见一长串衣不蔽体、瞎眼跛脚的乞丐,一个挽一个踉踉跄跄把乞讨来的全部铜元、镍币,叮叮当当放进‚救国献金柜‛里,然后蹒跚下台……全场哭声顿起,争先恐后地掀起又一轮献金高潮!

六、空袭惨剧

(一)概况

日机轰炸四川,22500余人被炸死,26000余人被炸伤,财产损失难以统计;仅1940年,成都就被日机轰炸9次;

1940年9月后,重庆正式定为中国战时的首都(陪都)。日本对四川的轰炸前后持续了6年多,四川人承受了巨大灾难。省城成都是日机大轰炸的重要目标。1939年5月9日,市政府为便于市民跑警报,连夜施工,增开四门古城墙缺口,

如东门新东门、东较场和复兴门(即现在新南门),北门城隍庙,南门南较场、瘟祖庙……1939年6月11日、10月1日、11月4日,日机共4次轰炸成都。其中以‚6·11大轰炸‛最酷烈:27架日机夜袭成都,投下大量燃烧弹。市内硝烟蔽日,火光四起。离成都几十里外的新繁、新都等县镇,都能看见成都上空被火光映红……1940年是轰炸最频繁的一年,敌机9次轰炸成都。

从1943年12月起,在成都周围的新津、邛崃、彭山、广汉、温江、德阳等地,新修或扩建轰炸、驱逐机场,工程浩大艰巨,共动员民工150万人参加。常听老农民摆当年修机场的旧龙门阵:吃饭是盐水泡菜下糙米饭杂粗糠,常患痢泻;寒冬腊月,民工衣单被薄挤住工棚,虮虱成堆,人人长‚干疮子‛(疥疮),因痒抓而血痕遍体,病重又无药可医……

就是这些衣衫褴褛忍饥忍饿的民工,流血流汗,凭着长满老茧的手和简单原始的工具,在半年里就修建好各个机场!1944年6月16日,盟军第一批B29轰炸机群从成都各机场起飞,从中国第1次完成远程轰炸日本本土,日本人做梦也没预料到!

重庆大红轰炸,由1938年2月18日起至1943年8月23日,日本对战时中国陪都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据不完全统计,在5年间日本对重庆进行轰炸218次,出动9000多架次的飞机,投弹11500枚以上。重庆死于轰炸者10,000以上,超过17,600幢房屋被毁,市区大部份繁华地区被破坏。

1、重庆六五隧道惨案

1941年初,日军在发动太平洋战争前前先向中国集中力量空袭,发动名为《102号作战》的大规模轰炸。在1月至8月,超过3,000架次飞机空袭重庆,当中包括夜间空袭。6月5日,从傍晚起至午夜连续对重庆实施多小时轰炸。重庆市内的一个主要防空洞部份通风口被炸塌引致洞内通风不足(据幸存者曾婉清说当天有汉奸为日军飞机发信号,日军是有目标地轰炸洞口和通风口的),洞内市民因呼吸困难挤往洞口,造成互相践踏,以及大量难民窒息,估计数以千人死亡(当时的官方没有公布权威的伤亡数字。)。惨案发生后,整个景象非常凄惨,死者多为青壮年。有的全家丧生,尸体无人认领;有的随身所带仅有一点财物亦不知去向,痛不欲生。防空司令部派出的工兵营,整理尸体就花了近一昼夜,然后用卡车将尸体拖到朝天门河边,再改用木船装到江北黑石子去草草掩埋。

2、 1940年10月27日的大轰炸,成都损失尤惨。日机在少城公园及老皇城一带,

投炸弹百余枚,炸毁民房400余间,死亡32人,伤26人。少城公园内民众教育馆、甫澄纪念医院及王铭章上将铜像基石被炸毁……血肉横飞、尸横遍地。

3、目击者证言

据大轰炸亲历者回忆:‚我看见人的肠子挂在电线上,墙上粘着人的肉皮。有一个提着箱子的男人后脑已经被弹片削去一大块,他居然毫无知觉地往前跑。有人喊:‘你后脑遭炸了!’他用手一摸,立即就倒下去了。‛‚舅娘身上还怀着小孩,掏出来时脑壳却没有了,脖子断得齐齐整整,直到下葬时也没有找到她的头。过后不久,我和妈妈到菜地摘菜,摘着摘着,突然闻到一股刺鼻的恶臭,呛得我几乎晕过去。这时,我摸到了一个黏糊糊的东西,拿起来一看,妈呀,竟是一个断头,还有头发!上面长满蛆,脑髓已经被野狗吃掉了,但死不瞑目的眼睛还瞪着!‛ ‚他的头发全部被扯光,衣服撕烂,肚子破裂,身上抓得稀烂,人变了形。二哥,他那口气是啷个落下去的哟?‛其他诸如被锋利的弹片活活钉死在电线杆上、满门灭绝等惨剧不胜枚举。

(二)大轰炸下坚强的四川人民

1、“精神堡垒”与解放碑

到过重庆的人,没有不到过解放碑的。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解放碑的前身就是‚精神堡垒‛。

抗战全面爆发,国府迁都重庆,为了动员民众抗日救国,1941年12月30日,在重庆市区都邮街广场建成了一座碑形建筑,名为‚精神堡垒‛,意指坚决抗战的精神丰碑。保垒为四方形炮楼式木结构建筑。共5层,通高七丈七,以象征‚七七‛抗战。 顶端中央安置一口大瓷缸,内贮燃油、棉条,每遇重大集会,即倒入酒精点燃,焰火熊熊,象征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浩然正气。为防日机轰炸,外表涂成黑色。保垒顶端有旗杆。

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庆市市长张笃伦于1946年10月9日,在市政府第336次市政会上提出并决定在原‚精神堡垒‛的旧址上,建立宏伟的‚抗战胜利纪功碑‛,以纪念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1950年10月1日,为首届国庆节,西南军政委员会决定对‚抗战胜利纪功碑‛进行改建,

由西南军政协委员委员会主席刘伯承题字,将碑名改为‚人民解放纪念碑‛,俗语称解放碑。

2、“跑警报”使成都城区大为拓宽。

西郊茶店子、东门外三瓦窑、琉璃乡、沙河堡,南门外红牌楼,北门外五块石、天回镇……‚跑警报‛使这些幺店子一下子‚繁荣‛起来。

成都许多‚跑警报‛时充饥吊命的小饮食,后来发展为名小吃。小老板赵金山在老南门大桥边开‚洞子口赵凉粉‛;南大街口有家‚章锅魁‛,店主先将锅魁做好,买回皇城坝的凉拌肺片或大头菜丝。空袭警报响后,在武侯祠柏木林一带叫卖。当时还有人在草堂寺、龙爪堰一带卖‚抗战麻饼‛,后来成为名小吃苏坡桥酥皮麻饼。刘湘墓园旁的郭家林子,有一位逃难入川的下江人搭间竹棚卖‚警报‛伙食:锅魁夹小笼牛肉、鸡丝凉面和卤肉三丝,名噪一时。‚抗战快餐‛体现了成都民众在艰难困苦的岁月中的坚忍不拔精神。

第四课 四川解放和川军起义

抗战胜利后,出川抗战的四十余万川军主力,被蒋介石裁撤、遣散、吞并而所剩无几。川军将领也发生了很大的分化。一部分人投靠了蒋介石,坚持反共反人民的道路,被人民解放军消灭,成了蒋家王朝的殉葬品;一部分人联共抗蒋,虽然也曾有过动摇,但在解放战争胜利发展的推动下,在中共统战政策的感召下,毅然投入了人民的阵营。

人民解放军各路合围川西,行将彻底歼灭蒋军之际,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等率部川西起义。川西起义带动了国民党军第十六兵团、第七兵团、第十五兵团、第二十兵团、第十八兵团、第二十军等起义。蒋介石的‚川西决战‛的计划彻底破产,人民解放军歼灭残余蒋军、解放四川的战斗得以顺利进行,川军从

此加入了人民解放军的行列而获得了光荣的归宿。后来,经过整训、改造、合编后的大部分川军大部分奉命出川,参加抗美援朝的战争,为人民做出了新的贡献!

一、解放战争胜利对川军的影响

抗战胜利后,川军将领发生了很大的分化。王陵基、王瓒绪、孙震、杨森等投靠了蒋介石;出川抗战的川军,被蒋介石裁撤、遣散、吞并而所剩无几。留守川康两省的川军,仅余刘文辉、邓锡侯的两个军和潘文华的几个师。四川实力派的地盘只剩西康一省。

而蒋介石对四川实力派的这点力量也不能容,千方百计或驱赶其上反共前线,或肢解消灭,使得刘、邓、潘等联合起来与蒋介石明争暗斗。

同时,刘、邓、潘等又余中共保持秘密联系。但是他们的政治态度是摇摆不定的,在国共两党的斗争中,他们要看谁的力量大,靠得住,谁与他们的矛盾小,尊重他们的利益。

总之,中共争取部分川军将领转向人民阵营具有很大的可能性,但不到最后关头,中共不给国民党逃到四川的残余势力以毁灭性打击,不到‚兵临城下‛之际,争取四川地方实力派起义,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二、中共对四川将领的争取

中共中央一直是非常重视对川军的统战工作。早在抗战时期,中共就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和川军将领的联系,鼓励其积极参加抗日。抗战初期,毛泽东接见民盟张志和时,就指示其回川做抗日统一战线,还明确告诉张:‚你莫看国民党现时对我们还好,这是靠不住的,将来他一定要打我们的蒋介石与地方军阀是有矛盾的,你与四川军阀的历史关系最深,你可以去策动他们:第一步要他们不要做蒋介石的忠实走狗,不要与我们认真作对,只要随便应付一下;第二步要他们在国共战争中守中立;第三步最好把他们拉到我们这边来共同革命。这项工作很重要,你努力吧!‛(《文史资料选辑》第99辑)

此外,毛泽东在重庆和谈期间,多次与民盟主席张澜密谈,重要话题就是四川的统战工作。

中共中央副主席,南方局书记也坚持不懈地开展对四川实力派的统战工作。

中共中央还通过设在雅安的秘密电台和秘密工作人员做刘文辉的工作。

在解放战争初期和中期,中共对于四川地方实力派,是作为反将同盟军来争取的。到了解放军渡江战役以后,重点转向了策动川军起义。这时党对川军的工作以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为主要对象(特别是刘文辉)。而且渠道也是多样的:川康特委所属组织、原来由四川省委直接领导的党员罗髫渔、易野原等、川东特委派出的成都特支。

我们还必须知道,在解放战争姐姐胜利的形势下,各民主党派公开站到中国共产党一边,对于川军的策反,民革、农工民主党、民盟,都曾做出过贡献。期中正如前所述,民盟在中共的指引和紧密配合中,进行的活动最多,成效也最为显著。

三、川军起义和四川解放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度过长江,解放了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5月,中央军委即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三、五兵团和华北第十八兵团,在第一四野的配合下,准备进军西南。8月,刘伯承、邓小平向二野发出了‚川黔作战基本命令‛。11月1日,西南战役开始。

面临总崩溃的情势下,蒋介石仍想作困兽之斗,力图以川、康、云、贵为基地,以重庆为据点,固守西南,以待国际形势的变化,重整旗鼓;形势不利时就退往云南边境,争取国际援助,‚反攻复国‛;若在无法存身,就逃亡国外。 为此,蒋介石于1949年初调任亲信张群为重庆绥靖公署主任,随后又将重庆绥靖公署改为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张群任长官,控制川、滇、康、黔和重庆市。大大加强了对西南的防御。1949年8月,蒋介石飞抵重庆,宣布重庆为‚新行都‛。

但自人民解放军11月1日拉开西南战役的序幕后,在人民解放军的猛烈进攻下,国民党军队还是节节丧师失地,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之后,解放军继续追歼残敌,一路由重庆向川西挺进,解放了永川、荣昌等县,一路想川南挺进,解放了纳溪、合江、泸县等。解放军各路大军向成都步步逼近。 蒋介石从重庆逃往成都后仍继续挣扎,蒋介石妄图拼凑胡宗南集团和溃退川西的国民党其他残余部队,与解放军进行‚川西大决战‛,不利时即向康、滇逃

窜。在这段时间,蒋介石采取了各种办法逼迫刘文辉、邓锡侯等为其‚川西大决战‛卖命。刘等则运用‚抽象的敷衍,具体的抵制‛办法,虚与委蛇.

12月7日,蒋介石在撤离大陆的前夕,又以召开紧急会议为名,邀请刘、邓、潘到 自己住地北较场,准备将他们挟持到台湾。在此紧要关头,刘、邓、潘于当天上午逃出成都,到达新繁县龙桥。蒋介石得知刘、邓出走消息后,派王瓒绪到龙桥劝说刘、邓返回成都,但无果。

12月9日,刘文辉、邓锡侯到达彭县龙兴寺,与先一天到达这里的中共川西地下党,川康地下党、川东地下党、二野派遣人员以及各民主党派人士会合,准备起义。潘文华也随后两日赶到龙兴寺,参加起义工作。此时,彭县龙兴寺成了川康起义中心。在刘文辉最紧张的一周时间里,周恩来曾连发几次电报促其行动,时机已到不必再作等待。当日,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正式致电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宣布起义。脱离国民党反动派。

接着,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三部中、上级军官黄隐、谢无圻、杨晒轩、伍培英、马毓智、潘清洲、陈离、刘元瑄、刘元琮及成都警备司令严啸虎,保安第二指挥官兼第8团团长吴宗国,前绥署副官长黄骥、副参谋长万里等川军将领和民主人士黄慕颜等,由邓锡侯部95军军长黄隐领衔,联名致电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拥护刘、邓、潘起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表示接受中共的领导。随即3部官兵在彭县、新都、新繁、郫县、灌县等地起义。

在酝酿川西起义的时候,刘文辉也加紧西康省地方政府的起义的准备工作。刘文辉及第24军军长刘元瑄宣布起义,标志着西康起义成功,西康省获得和平解放。12月12日,刘元瑄根据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意见,在雅安召开了隆重的起义誓师大会。14日,宣布西康起义临时军政委员会成立(后改为军政会议),由刘元瑄等负责,作为指导全省起义的最高机构。西康省民政厅长代行省主席张为炯,亦于12日通电全省各县宣布起义。12月27日,人民解放军解放成都后进入雅安,西康彻底解放。

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在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区的直接领导下,贺龙司令员亲自主持改造整编起义部队的工作。起义的24军与解放军第62军合编,起义之95军与解放军第60军合编。对起义官兵分别进行了妥善安排。

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率部起义,彻底粉碎了国民党蒋介石企图苟延大西

南,以川康为基地,等待反攻的梦想,加速了蒋介石反动政权的最后覆灭。川西和西康起义,为后来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西藏奠定了基础。

四、川军不同的归宿

原川军将熊克武、但懋辛、吕超、余际唐、鲜英、钟体乾、罗泽洲、陈国栋、郭汝栋、邓国璋、陈家农以及尹昌衡、胡景伊等,1949年后都留居 大陆。其中熊克武、但懋辛、余际唐、鲜英、钟体乾以及刘文辉、邓锡侯、范绍曾等,都担任了人民政府以及民革、民盟等的重要职务,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积极 的贡献。

1、邓锡侯 曾任西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四川省副省长、民革中央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等,1964年逝世。

2、熊克武 曾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等,1970年病逝。

3、 田颂尧 1950年底,被任命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参事 四川省政府参事等一系列闲职。1975年10月25日,因病在成都逝世,终年八十七岁。

4、刘文辉,曾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林业部部长、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等,1976年病逝。

5、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西南游击第一路剿匪总司令王缵绪,迫于形势,也于12月14日率部在成都起义。但王缵绪本人于起义后,以‚年老‛为词,拒绝参加 人民政府安排的工作。1957年王缵绪潜赴深圳企图越境,被逮捕关押,1960年病死于监狱,是川军起义将领中最不光彩的一人。

6、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西南游击第二路剿匪总司令唐式遵,率部与解放军顽抗,后退往西康。1950年2月在西昌被台湾当局任为四川省主席。3月28日,在流窜至西康越崔县境内时被解放军击毙。

7、四川省主席兼省保安司令王陵基,负隅顽抗失败后,于12月25日化装成军医只身外逃,经乐山、宜宾,走到江安时被捕,成为级别最高的国民党被押战犯(上将省主席)。1964年12月28日获人民政府特赦。1967年3月17日在北京病逝。

8、川军高级将领——刘存厚、杨森、孙震等逃往台湾。三人均担任台湾总统府

国策顾问等闲职。刘存厚于1960年6月病逝。杨森于1977年5月17日病逝。孙震于1985年9月9日病逝。

随着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彻底失败,川系军阀的历史也宣告结束。

走进近代四川军阀

四川省南江中学 岳敏

第一课 四川军阀简介

1、 “四川”“成都”名称的由来

——四川名称由来

(1)、‚四川‛这个名称,始见于宋代。宋真宗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宋王朝对地方行政区划进行了一次新的调整,将巴蜀之地划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治所分别为今成都、三台、汉中和奉节,总称‚川陕四路‛,简称‚四川路‛,这是‚四川‛得名之始。

(2)、在宋徽宗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的诏书中就正式使用了‚四川‛一词,这是目前所见到的将‚四川‛作为行政区划略称的开始。公元1286年(元至元二十三年),元朝合并四路,置‚四川等处行中书省‛,简称‚四川行省‛,简称‚四川省‛,省治成都。从此‚四川‛一名沿用下来

(3)、1935年,四川省被分为18个行政督察区和西康督察区。建国之初,曾经把原四川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个行政公署,1952年撤消行署,恢复四川省建制。1955年撤消西康省,其金沙江以东地区划归四川省。1997年,川渝分治,原川东部分地区划归重庆市。

——成都名称由来

关于成都一名的来历,据《太平环宇记》记载,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取周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因此得名成都。五代十国时,后蜀皇帝孟昶偏爱芙蓉花,命百姓在城墙上种植芙蓉树,花开时节,成都‚四十里为锦绣‛,故成都又被称为芙蓉城,简称‚蓉城‛。2001年出土的金沙遗址,已经将成都建城历史从前311年提前到了公元前611年。

——“蜀”之释意

‚蜀‛的名称最早见于商代的甲骨文。蜀的祖先据说是生活在黄河中上游的古代羌族的一支,他们沿岷江流域南迁进入四川盆地,被称为"氏族",并在成都平原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传说中最早称王的是蚕丛和鱼凫,以后是柏灌。到了杜宇王朝,正是中国的西周时期;开明王朝则是中原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

316年,秦国趁蜀国和巴国发生战争之机,派大将司马错率军南下,一举灭掉了蜀国和巴国,使四川地区统一于中华帝国的版图之内,古代蜀国的历史就此结束。此后,又因历代帝王都将统治巴蜀的最高治所设在成都,而成都为古蜀都,"蜀"也就成了四川地区的简称。因此,三国时,刘备占据四川称帝,史称"蜀汉";五代时,王建和孟知祥先后占据四川称帝,史称 "前蜀"和"后蜀"。

关于"蜀"名称的来历,史书记载中有两种说法:一说蜀就是蚕,是因古蜀王蚕丛教民栽桑养蚕,使四川成为中国最早养蚕的地方,因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是,蜀是一种形态象蚕、但能螫人的毒虫,因此 "蜀"很可能是商朝统治者对蜀人的一种贱称。

2、 中国古代四川曾建立的封建王朝

【三国时期】

(1)、蜀汉:(公元220年~280年)

【十六国时期】

(2)、成(汉)(公元304年~公元347年)

(3)、西蜀(公元405年~公元413年 )

【五代十国时期】

(4)、前蜀(907 ~ 925年)

(5)、后蜀 (934 ~ 965年)

3、四川近代军阀概况

近代四川军阀的出现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缩影与产物。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分而治之,中央政权统而不一,各地军阀割据势力迅猛发展,尤其是人口大省的四川,可谓是派系林立,混战不断。在1911年辛亥革命后,四川开始涌现出众多的军事派系。至1919年熊克武划分防区制四川军阀初步形成。 四川从1912年到1933年,共发生大小军阀混战四百七十多次,其中大多数混战发生在防区制形成之后。1926年下半年,混战中的四川军阀为求自保,纷纷派代表到武汉、长沙,向进行北伐的国民革命军输诚,表示承认国民政府,同意军队易帜改编。于是,蒋介石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名义,先后任命四川军阀杨森、刘湘、赖心辉、刘成勋、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为国民革命军的军长,

仍统率原部。四川军阀虽已易帜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但其军阀本质没有改变,仍然争夺防区,混战不休。四川军阀连年混战,防区割据,关卡林立,捐税苛重,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许多工厂倒闭,商业萧条,农村残破,农产量锐减,文教机关和学校毁损严重。

军阀防区制延续到1934年。当时由于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多次粉碎了以刘湘为首的四川军阀的围剿,沉重打击了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刘湘于11月飞抵南京,向蒋介石求援。1935年春,蒋介石派遣行营‚参谋团‛ 和上官云相等部中央军入川,督导川军围剿红军;还任命刘湘为四川省主席和川康绥靖公署主任,授权他撤销军阀防区。刘湘于是发出一系列通告,限令各军把防区内的军、政、财、文大权交给省政府,并裁军整编,这才结束了防区制度,统一了四川军政,归隶南京政府。

1937年‚七七事变‛,抗战全面爆发。川军纷纷主动请缨,整编开赴抗日前线,英勇抗击日军,期中刘湘病逝于武汉前线,王铭章战死藤县。八年抗战中,350万川军出川抗战,其中64万多人伤亡。川军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写下了四川军阀史上最光辉的一页。

解放战争中,部分川军将领如刘文辉、潘文华、邓锡侯起义投向人民的阵营,部分将领如唐式遵、杨森之流投靠蒋介石,或被击毙,或随蒋败逃台湾。

3、 五光十色的四川军阀将领

四川军阀形形色色,老百姓用歌谣总结:

水有彭水旋,神有刘神仙,灵官来镇殿

哈儿去守边,修路唐子晋,卫锋郭大蛮

张斯可,余安民,都是安邦定国臣

还有司令蓝田玉,弯腰驼背打球去。

胡子大汉潘文华,光头小伙王瓒绪,

飞机军舰件件齐李罗杨森,好象刘湘干女婿。

刘文辉压迫人民胜于其他军阀,邓锡侯狡猾而胆小,田颂尧既猥琐又颓废。刘湘貌似绅士,但残忍的像一只老鹰。杨森很鲁莽,居然想建立一番事业

——1933年《四川的封建主义》 虽然他们中一些人比其余的人有更好的学历,但是就他们的才能而言,没有人特别

低,也没有人特别高。如果让他们排成一行,谁也不比其他人出色。他们是在四川的连年内战中孕育成长的,这就是为什么在他们之中找不到出类拔萃的将军的原因。

——园田一龟 1930年《新中国人物志》

(1)刘湘

刘湘(1888——1938)中华民国时期四川军阀。又名元勋,字甫澄,法号玉宪,汉族,四川大邑人,一级陆军上将。生于1888年7月1日。老家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祖父刘公敬,系前清武举。父亲刘文刚,字鉴堂,家有水田四十余亩,另还与两户亲戚合营水碾一座。母亲乐氏,生有三子,刘湘居长。他是当时四川近代军阀的枭雄,在战事中勇猛,外号‚巴壁虎‛,又名‚刘莽子‛,他与蒋介石虚与委蛇,生前始终保持四川的半独立状态,军事才能与政治才能均甚老辣,但他极为迷信。历任川军第二军军长、川军总司令、省主席等职。 ——刘湘与重庆大学的建立

1925年冬,巴县议事会议长李奎安就提出议案,倡议筹办重庆大学。1929年夏,一批在成都大学任教的川东籍教授回到重庆,联合工商界著名人士朱叔痴、汪云松、温少鹤、李奎安等,成立‚重庆大学促进会‛,并向驻节重庆的国民革命军21军军长、四川善后督办刘湘建议筹办重庆大学,得到刘湘赞同。8月4日,刘湘召集有关人士开会,正式成立重庆大学筹备会,发表《重庆大学大学筹备会成立宣言》和《重庆大学筹备会宣言》,阐明创建重庆大学的动机、原因和目的。1929年10月12日,重庆的第一所大学——重庆大学在菜园坝杨家花园(先是暂借菜园坝杨家花园(即今重庆火车站)作为临时校舍,10月23日,重庆大学筹委会常务委员会讨论通过,推选刘湘为重庆大学首任校长。1935年5月,省政府明定重庆大学为四川省立大学。

关于文字斋(现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的修建经费,刘湘征猪头税,即所谓‚割头税‛。就是这笔来自猪的‚割头税‛使得文字斋得以修建。 ——刘湘病死汉口

1937年11月9日刘湘自成都飞抵汉口,11日到南京,11月23日,刘湘胃病突然复发,大口吐血,在昏迷中被护送至芜湖医院,28日送汉口万国医院就医,经抢救苏醒。

于1938年1月20日在汉口去世。死前他留有遗嘱,语不及私,全是激勉川

军将士的话:‚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刘湘这一遗嘱,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前线川军中每天升旗时,官兵必同声诵读一遍,以示抗战到底的决心。1月22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明令褒恤,追赠刘湘陆军一级上将,各界纷纷悼念,2月14日颁令准予国葬。1939年9月19日,在成都为刘湘举行了极隆重的国葬典礼。其陵墓所在地辟为‚甫澄纪念公园‛。文革期间,刘湘墓曾被造反派砸开,开棺暴尸。八十年代中期,刘湘墓得重修,但尸骨已不可复寻。

(2)刘文辉

刘文辉,字自乾,法号玉猷。民国第24军军长,二级陆军上将。四川省主席,四川争霸战的主角之一,在川军五行中他属火。政治上神通广大,人送外号‚多宝道人‛.曾主政西康省十年之久,人称‚西南王‛。1949年12月9日率部起义,1955年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国家林业部部长。文革中病故。

——刘文辉二三事

二刘之战(刘湘联合邓锡侯、田颂尧诸部与刘文辉作战)中,刘文辉大败,他很受震动,开始反思,认识到单靠武力不行,开始多交朋友,几年后就有了‚多宝道人‛的称号。1942年2月,刘文辉首次在重庆会晤周恩来。为避开蒋介石特务耳目,他俩约一个小时的密谈选择在深夜进行。‚中共中央说,希望你今后多宝变一宝,就是相信共产党。‛

著名的‚飞夺泸定桥‛事件,即发生在刘文辉部队与红军之间。蒋介石曾通电话让刘文辉将铁索桥砍断,但刘文辉回应说那是康熙大帝御批修建的,趁蒋介石思考的间隙,刘文辉表示:没关系,我把铁索桥上的木板拆了就行了。事实上,木板也没有全拆,就拆了几块。‚泸定桥如果不放,红军根本冲不过去,铁索桥很长。‛刘文辉的长子刘元彦说,刘文辉这样做主要是怕蒋介石也派嫡系部队借追剿红军名义进入,失去自己在西康的地盘。

——刘文辉之兄刘文彩

刘文彩(1887年-1949年),著名的大地主,军阀刘文辉之兄。其庄园(大邑刘氏庄园)至今保存完好,并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文彩其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大革命中被宣传为‚无恶不作‛的大地主,将其塑造为所谓

旧社会地主阶级压迫平民阶级的典型代表。刘文彩的后代认为,文革时期对刘文彩的描述不符合事实,他们一直为给刘文彩平反奔走。

在当代中国历史上,1958年是个不平常的年头。这一年,大跃进正紧锣密鼓进行。与急剧恶化的经济形势相对应,阶级斗争之风愈刮愈烈。

一个北风呼啸的早上,一队青年工人肩扛铁锤钢钎,从四川省大邑县安仁公社钢铁厂开出,直奔金井村一片叫作"三埂四梁"的开阔地,向坐落在这里的一座豪华巨大的坟茔发起"总攻"。到了第三天,在震耳欲聋的爆竹声和欢呼声中,"建昌花板"特制的馆材终于从椭圆形墓穴里露出了"真容"。只见它宽大坚固,虽已入土十年,仍光亮如新。掀开棺盖,但见死者仰天而卧,寿衣非常结实,用刀子戳都很难戳开,棺材中塞了许多蚕丝绒,这时被一把火烧了个精光。熊熊火焰使激动的人群更加无法自持,他们一拥而上,把棺材主人从墓穴中抛出来,抛到杂草丛生的河滩上......

被从墓穴抛出来的是大地主刘文彩。尸首被抛出后,在风雨中一天天腐烂,只剩得几根白骨。据说白骨被人用衣服包了,悄悄掩埋在至今未披露的一个神秘的地方。腾出来的上好棺材,被用来安葬守墓人刘清山;绣花鞋和鞋尖上的宝珠不翼而飞,一直踪影皆无。

九泉之下的刘文彩,就这样开始了他被‚发现‛、被‚创造‛的历史。

——摘自《刘文彩真相》

—收租院

中国现代大型泥塑群像。创作于1965年6~10月,陈列于四川省大邑县刘文彩庄园。川美院师生、大邑美术工作者和民间艺人配合社教运动创作的。收租院根据当年地主收租情况,在现场构思创作,共塑7组群像:交租、验租、风谷、过斗、算账、逼租、反抗。它们以情节连续形式展示出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手段──收租的全过程,共塑造114个真人大小的人物。雕塑家将西洋雕塑技巧与中国民间传统泥塑的技巧融而为一,生动、深刻地塑造出如此众多不同身份、年龄和个性的形象,可谓中国现代雕塑史上空前的创举。

收租院于1965~1966年间在北京复制展出,曾引起很大反响。其后曾在阿

尔巴尼亚、越南展览,1988年则以玻璃钢镀铜新材料的复制品在日本巡回展出。

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通过收租院,刘文彩被塑造成了旧社会一个典型的闻名于世的十恶不赦的大地主:刘文彩残酷剥削当地农民,搞得家破人亡……水牢害死了无数劳苦大众……他六十多岁了,还强迫青年妇女给他喂人奶……建造水牢,遇上交不起租的农民,刘文彩就会把他们关在齐腰深的水里,农民不死也要脱层皮……

直到1999年,一本叫做《刘文彩真相》的书面世。作者笑蜀用大量的田野调查,质疑大邑地主庄园陈列馆所呈现的恶霸地主典型刘文彩形象的真实性。一个因斗争需要而被夸张、丑化、集诸恶于一身的替罪羊才最终浮出水面。 真实人性远非如此简单,刘文彩等传统乡绅依着旧式的封建宗族逻辑长大,年轻时代搜刮民脂民膏、助长烟毒,到老了又支持教育、乐善好施。他们算不上好人,但也没有穷凶极恶。关于水牢的故事,实际上,水牢只是刘文彩储存鸦片的地方。只是后来,一部分人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硬是把润烟池毁掉,又加深加宽挖了一下,建成一处水牢。观念变化,时代语境也在变化。1988年,地主庄园博物馆本着尊重历史的原则,摘掉了水牢的牌子。而刘文彩早已成为一个符号人物,他被设定的角色所唤起的普遍阶级仇恨,则在普通民众脑海中根深蒂固。

历史不应该忘记,但是真相也值得尊重。

(3)邓锡侯

邓锡侯(1889年-1964年),号晋康,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1889年6月22日出生于四川营山县回龙乡。他曾先后出任过护国军营长,川军团、旅、师长,国民党部队第二十八军军长、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川康绥靖公署主任及四川省政府主席,西南长官公署副长官,西南水利部部长等重要职务。

(4)田颂尧

田颂尧(1888-1975) 又名见龙、光祥,四川简阳县龙泉驿(属成都市)人。是四川防区时代四巨头(刘湘 刘文辉 邓锡侯 田颂尧)之一,国民党陆军上将。

(5)杨森

杨森,字子惠,原名淑泽,又名伯坚,1884年2月出生于四川广安县龙台

寺乡,祖籍湖南衡州府草堂寺。杨森幼时,家境一般,其父为邑武庠生,受此影响,他自小便对习武从军深感兴趣。清末,杨森在顺庆府(今南充)中学毕业后,投考四川陆军速成学堂,与刘湘、唐式遵、潘文华等同学,这些人后来形成以刘湘、杨森为首的‚速成系‛四川军阀集团核心人物。

和水晶猴子邓锡侯、巴壁虎刘湘、多宝道人刘文辉,王灵官王陵基并称川军五行、一生追求洋气和新潮,他还是民间秘密组织袍哥会的一名舵主。 在众多的现代军阀中,原国民党陆军上将、二十军军长杨森是颇具传奇色彩的一位。他经历了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军阀混战,抗日战争等历史时期,既有早年讨袁护国。炮击英舰、保护朱德、陈毅、胡志明的正义之举,又有勾结吴佩孚破坏革命、制造‚平江惨案‛和积极追随蒋介石打内战的斑斑劣迹,最后逃至台湾而以96岁高龄寿终正寝。成为四川军阀中活动空间最广、经历最复杂、寿命最长的一个。

同时,杨森在国民党军阀中,以妻妾成群,儿女众多而出名,他公开的妻妾有12位,子女共有43人,其荒唐畸形的婚姻分外引人注目,在人世间曾蒙上千古之谜。

——杨森“建设新四川”

1924年5月任四川军务督办。成为北洋政府在四川的代理人。同年,杨森事业达到顶峰,他雄心勃勃吼出‚建设新四川‛的响亮口号,推行‚新政‛:一、修建马路;二、开辟公共体育场;三、成立通俗教育馆;四、提倡"朝会"等措施。杨森推行"新川政",在四川诸多军阀中独树一帜,许多人认为这是历史进步,大夸杨森有魄力。

1) 新政建设——春熙路

虽然有‚百年春熙‛一说,但春熙路是由军阀杨森于1924年建成。最初,春熙路因杨森头衔‚森威将军‛而命名为‚森威路‛,后取老子《道德经》中:‚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的典故,改名为春熙路。

2) 新政建设——扩建少城公园

闲话少城公园>> 旧时校长猎头的地方

当时的大、中学生爱在枕流茶社喝茶。成都最时髦的男男女女,都喜欢聚集到这里,一边喝茶,一边接受着当时最时尚生活的熏陶。

鹤鸣茶社则吸引了大批大、中、小学教师。每天从早到晚,老师们聚集在此,喝口茶,批改作业或备课。更有意思的是,一到寒暑假,不仅教师们接踵而至,而且各校校长,教务主任为选聘贤才也纷纷涌到,于是一场争聘下学期教师的‚争夺战‛就打响了。教师们为了保住饭碗,也奔走于校领导之间四处游说。原本宁静的鹤鸣茶社也一时热闹起来,直到假期届满,各校开学才又恢复常态。这便是当年鹤鸣的‚六腊战争‛。

——历史中的少城四大茶社

鹤鸣茶社

枕流茶社

永聚茶社

少城茶社

4、四川军阀对四川的统治

(1)四川军阀的混战

四川从1912年到1933年,共发生大小军阀混战四百七十多次

1.1913年四川讨袁之役 2.1916年四川护国战争

3.1917年刘罗之战与刘戴之 4.1918年靖国战争

5.1920年倒熊之战 6.1920年靖川之战

7.1920年驱刘之战 8.1921年川鄂战争

9.1922年四川一、二军之战 10.1923年一、三、边军与三、七、二十一师之战 11.1925年统一之战

12.1925年倒杨之战

13.1926年驱袁战争:刘湘杨森川军VS袁祖铭黔军

14.1928年讨杨逮吴之战

15.1928年下川东之战:杨森、刘存厚、赖心辉、郭汝栋、、陈书农、罗泽洲‚八部同盟‛VS刘湘——杨森罗泽洲溃败

16.1929年上川东之战:李家钰、罗泽洲、杨森、黄隐同盟军VS刘文辉——同盟军败北

17.1930年北道之战 18.1932年省门之战

19.1933年毗河之战

20.1932~933年二刘大战:刘湘VS刘文辉——刘文辉退往汉源,四川军阀混战的终结

(2)、防区制

防区制是四川军阀统治的基本形式。它萌发于辛亥革命后滇军之入川,完成于1919年熊克武之划分‚防区‛。

在各自的防区内,每个军长都享有最高的权利,不允许其他势力染指。防区是每个军阀赖以生存的基础。

(3)、军阀对四川经济的掠夺和破坏

1)特税(鸦片烟税)

A、强迫农民种植鸦片

‚如农民缺乏烟种子,防区愿向别地运来散发,如农民缺乏资金,也可贷款‛‚如农民种粮食而不种烟,则种粮食一年,应完三年的税,而种烟,则只完本年一年的税。‛以后以此类推,三年不种烟,第三年应纳完7年的车税。不种鸦片,征收‚懒税‛。

‚遍地罂粟。全省一百四十余县,共不种烟的,殆不及三、五县‛—《中国经济》(1933年)

B、打着“寓禁于征”的幌子,对鸦片的种植、贩运到吸食征收税收。有“窝捐”“秤捐”“护送费”“出口税”“红灯捐”。

美国人吉尔门《四川游记》中写道:‚无论城市或乡村之人,凡被余询问者,均称吸烟人数约占全人口百分之五十。此等吸烟者中,百分七十为成年人‛ 谢藻生《苦忆四川烟祸》:‚任何人家,每有客来,必摆灯盘,以烟敬客,有似今天以纸烟待客一样。如果客来不摆灯盘,好像醴酒不设,待客之意不恭‛ ‚十里之邑必有烟馆,三人行必有瘾者‛

2)盐税

3)苛捐杂税

据统计,从1913~1924年,先后开征杂税,共有99种。截止1935年,四川省政府‚废除‛苛捐杂税时,裁并征税机关51处,各县被废杂捐204种。有的地方,农民穿草鞋进城有‚草鞋捐‛打赤脚有‚赤脚捐‛军阀可以派士兵破门

而入,强行勒索,谓之‚打门捐‛

4)遍设关卡,滥征税收。

例:从陆路永川至重庆,200里。猪毛二挑,羊毛九挑,鸭毛三包,牛皮二张,共纳税100余元。

地名 税名 纳税数目

永川 保商 五元七角

永川 保商 八元四角

永川 山防 三十七元

永川丁家坳 护商 十四元

巴县两路口 护商 八元五角

巴县两路口 进口 八元五角外贴家工本费洋一角 巴县两路口 印花 七元二角外贴家工本费洋一角 巴县两路 峡防 十元零八角外贴家工本费银一角 巴县两路口 票据 二元(无票据)

合计 102.40元

5)滥发纸币

四川军阀利用其政治军事力量,在毫无准备金的情况下大量发行纸币,强制流通,不负兑换现银的责任。如果发行纸币的军阀被驱逐或打败,其纸币马上变为废纸。

6)创办银行、钱庄

7)田赋加征和预征

民国二十三年四川十二个县田赋预征达到的年份

总之,从1912年到1937年,这20余年里,四川军阀对四川的统治,虽然有过一些建设性举措,但收效甚微。而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地位,四川军阀各派系都对四川各地竭泽而渔,横征暴敛,相互厮杀混战,把一个好端端的‚天府之国‛便成了‚人间地狱‛。有学者指出,在这20多年时间里,四川是全中国治理最坏的省份,军阀混战居于全国之冠!

第二课 川陕革命根据地及四川军阀对其的围剿

一、 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932年冬,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等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主力16000余人,由鄂豫皖区进入川北,与当地革命武装会合,攻下南江、通江、巴中等县,开辟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川陕革命根据地范围包括二十三个县政权,约六百万人口,红四方面军扩大到五个军,八万余人,1933年成立了中共川陕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被毛泽东主席称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疆域‛ 由于张国焘推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政策,红四方面军未能粉碎敌人第四次‚围剿‛,1932年10月,主力撤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经过转战,1932年12月12日进入川北。

二、四川军阀对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一) 田颂尧对红四方面军的三路围攻

红四方面军刚入川的时候,四川军阀认为红军不过是些东流西窜的‚残匪‛,区区之灾,不足为虑。一心要坐王位的刘湘,坚持‚先安川而后剿赤‛的方针,纠集各路军阀,仍在成都一带同刘文辉部火并。

一九三三年一月二十一日,‚二刘之战‛以双方暂时妥协而告一段落。二十七日,蒋介石委任田颂尧为川陕边区‚剿匪‛督办,拨给二十万元军费,一百万发子弹,令其迅速‚进剿‛红军。二十八日,田颂尧在成都宣布就职,随即将嘉陵江以西的部队大部东调。二月中旬,完成了对我根据地进行三路围攻的兵力部署。

田颂尧的第二十九军,辖五师(每师三旅六团)三路 (每路二旅四团)及军、师独立旅,共六十个团的兵力。投入三路围攻的有三十八个团,六万余人,占总兵力的三分之二。田敌将总部设在嘉陵江东岸的阆中,委任副军长孙震为前敌总指挥。根据蒋介石‚着重左翼、防匪西窜‛的指令,兵分左、中、右三个纵

队,以左纵队为主攻方向,中、右纵队为助攻方向,妄图乘红军立足未稳而全力消灭之,重返通南巴,恢复其反动统治。

(二)刘湘对红四方面军的六路围攻

1933年10月,蒋介石任命刘湘为四川‚剿匪‛总司令,限于3个月内将川陕边区红军肃清。刘湘调集四川所有兵力共110个团20万人,分为六路进行围攻。这六路分别是,第一路邓锡侯第28军,由广元、剑阁指向南江;第二路田颂尧第29军,由苍溪、阆中指向巴中;第三路李家钰2个师由南充、蓬安指向巴中;第四路杨森第20军,由广安、岳池指向通江;第五路刘湘第21军由开江指向宣汉、达县;第六路刘存厚第23军由开县指向万源。六路中以第五路为重点。

红四方面军这时已发展到5个军8万人,总指挥部决定以红4、红33军全部及红9、红30军各2个师在东线,打敌第五、六两路,由徐向前指挥,为主要方向;以红31军及红9、红30军各1个师在西线,打敌第一、二、三、四路,由王树声、李先念指挥。

12月中旬,刘湘下令开始进攻。红军仍采取收紧阵地的战法,节节抗击各路敌军,逐次向苏区内地收缩,诱敌深入,寻求敌人的弱点,集中兵力予以反击。战斗异常艰苦,旷日持久。到1934年8月上旬,刘湘共发动5次总攻,步步推进,一直把红军压缩到南江以东、通江以北、万源以西的狭小区域内,但刘湘各部也伤亡几万人,其部队疲惫不堪,士气低落。

这时,红四方面军主力已经集中,总指挥徐向前看准敌第六路是最弱的一路,于8月9日夜率部攀石牵藤,穿越山路,突然袭占敌青龙观阵地,在敌战线中间打开一个缺口,歼敌1个师又3个旅,直插刘湘主力左侧。刘湘慌忙从万源后撤。然后徐向前调整部署,以一部牵制东线敌军,率主力挥师向西,8月28日夜从敌第三路与第四路结合部得胜山猛插敌人纵深,在黄猫桠地区截住并歼灭敌10多个团,收复了被敌占领的所有地区和县城,一直追到嘉陵江边,打破了敌人的围攻。

此次战役长达10个月,红军共歼敌8万人,缴枪3万支,是红四方面军成立以来的空前大捷。刘湘为维系军心,拜请了一位一贯道头子刘云山做高级顾问,

占卜算卦,选择进攻吉日,给部下壮胆,被奉为‚刘神仙‛。围攻失败后,这位‚神仙‛再无神气,自觉没趣,溜之大吉。

(三)四川军阀对中央红军长征的围追堵截以及对红二、六兵团的“追剿”

三、红四方面军长征和西征

1、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奉命退出川陕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

2、红四方面军的长征,从1935年3月强渡嘉陵江西进开始,到1936年10月与红一方面军会宁会师结束,历时1年零7个月,途经4省,行程1万余里。

3、红军主力会师

1935年6月,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与红一方面军会师。8月,两军混编共同北上,红四方面军主力和红军总司令部为左路军。不久,张国焘率左路军穿过松潘草地到达阿坝后,拒绝执行中央北上方针,擅自率领左路军重过草地,向南退却到天全、芦山、大小金川等地。南下途中,部队损失严重,付出了重大代价,红军由南下时的10万之众锐减为4万余人。在党中央和共产国际的一再电令下,1936年3月,南下部队陆续撤离天(全)芦(山)地区,向西康东北部转移。4月上旬,攻占炉霍、甘孜等地后,部队进行了整编。

1936年6月,红四方面军与长征到达甘孜地区的红2、6军团会师。7月2日,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红2、6军团正式编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这时,张国焘同意北上同中央红军会合。

4、红四方面军西征

红四方面军总部率第5军、第9军、第30军,共21800余人,于1936年10月下旬,根据党中央和中革军委的指示西渡黄河。11月10日中革军委电令授予渡河部队‚西路军‛称号,指示组成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并指定陈昌浩为军政委员会主席,徐向前为副主席,统一指挥西路军的作战行动。由于敌人的强大和处境的恶劣,虽经半年的征战厮杀,付出了重大牺牲,到1937年4月,西路军终遭失败,余部的一部800多人由李先念等率领转战祁连山,在中央代表陈云的接应下,至新疆后返延安;另一部900余人在王树声、李聚奎等率领下分散游击绕回陕北。徐向前与秦基伟在警卫全部战死的情况下,乔装商人艰难返回陕北.陈昌浩突围后,在当地一湖北老乡家隐藏近半年,寻找党组织未果,返回湖北老

家,三年后返回陕北,遭批判,1967年被迫害至死.

5、红四方面军奔赴抗日前线

1937年8月,红四方面军余部近2万人和红29军等整编为八路军第129师(刘伯承为军长,徐向前为副军长),红四方面军结束了艰苦的历程,广大指战员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和中革军委的周围,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投入抗日战争。

四、四川军阀的危机与蒋介石势力伸入四川

1、四川军阀的危机

四川军阀竭泽而渔的征敛,到了1934年年中,四川面临着一场迅速蔓延的社会和经济危机。主要表现为:1932—1933年的内战和‚剿共‛战争导致各防区的税收大量增加,几个主要军阀的财政状况日益恶化,甚至连财源远远超过其他军阀的刘湘,也陷入了财政上的紧急状况。刘湘的第二十一军1933年的财政赤字比1929年和1930年增加了3倍。

此时,由于四川的税收加重和省外市场的减小,1933年四川主要的出口货物大大减少,如糖、盐、鸦片、通桐油、酒、药材等。刘湘等采取了增发纸币等应急措施,结果引发了二十一军防区的通货膨胀。发行公债也是收效甚微。 以邓锡侯为首的对红四方面军的三路围攻和以刘湘为首的六路围攻遭到惨败,四川军阀元气大伤。1934年7月,川北的暂时军事僵局打破了。军阀一停止‚进剿‛红四方面军,徐向前马上反攻,轻而易举地突破了军事包围圈,并追击逃窜的川军部队,一直到嘉陵江畔。罗泽州的部队几乎被歼灭,田颂尧的残余部队继续减少。刘湘损失最重,第五路军连人带枪损失了一万五。红四方面军的胜利使刘湘等四川军阀的困难加剧。此外,还有四川各地的人民反对军阀的武装斗争风起云涌。

总之,到了1934年下半年,四川军阀的统治在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都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之中。

2、刘湘赴南京求助蒋介石

更加严重的是,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的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经过转战湖南、广西和贵州,越来越接近四川了。因此,刘湘等四川军阀面临着红军夹击的

可能性和国民党为了‚进剿‛红军而渗入四川的前景。这样两种严重的情势迫使刘湘在对待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的态度上发生了重大转变。

1934年11月,四川坚持与外界隔绝的时代终于结束了。刘湘于11月3日带着大批随员从离开重庆赴汉口,11月20日抵达南京,他像英雄一样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刘湘此次赴南京的主要目的便是获得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对四川军阀的军事武器、物资、财政等援助。

这是刘湘初次出川。

刘湘的访问从11月20日起继续到12月20日,行程包括在上海、杭州和苏州逗留五天,其余大部分时间则在南京。他在这里参加了无数的宴会,多次同高级国民政府高级官员讨论四川的问题。最终,刘湘与蒋介石达成了如下协议:刘湘同意蒋介石派参谋团、别动队入川,允许少量国民党中央军驻川‚围剿‛红军。蒋介石任命刘湘为四川省主席兼四川‚剿匪‛总司令,统一四川军政,打破防区。四川各军军费和武器弹药由南京国民政府负责发给。蒋介石同意刘湘发行巨额公债,以解决四川财政困难。

3、参谋团入川与四川军阀实力的削弱

(1)参谋团入川

参谋团的全称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参谋团‛,它于1934年底在南昌开始筹建,1935年1月移驻重庆,11月改组为‚重庆行营‛。参谋团团长是贺国光。参谋团以及另外同时入川的别动队(康泽为负责人)肩负 ‚剿共‛和图川的双重任务。

它们秉承蒋介石的意旨将川军各部驱上‚剿共‛第一线,蒋介石又命四川裁减军队,使四川军阀各部实力大为削弱;还采取了措施控制了财政和人事大权,置川军各部于参谋团以及后来的重庆行营和别动队严密控制之下。

除了参谋团之外,南京还利用了另外几个代理人。财政特派员所负的使命筹划四川的经济改革,协调中央和四川当局的经济措施。1935年夏天在峨眉山创办了军事训练团,旨在对四川、云南和贵州的军官进行军事训练和思想教育。此外,国民党军队于1935年进驻四川,为建立中央对四川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最后,蒋介石于1935年3月2日亲临四川,住了几个月(1935年10月31 日),这对扩大国民政府在四川的影响具有决定性作用。

在四川军阀方面,除了川军各部之外,还有三个机构直接担负着同南京代理人打交道和处理四川政务的任务。这就是新成立的四川省政府、‚剿共‛司令部和四川善后督办公署。刘湘一人同时领导着这三个机构(刘早已身任善后督办,田颂尧于1933年惨败后之后继任‚剿共‛司令,1935年,刘又出任省府主席)。1935~1938年这段时期,刘湘集四川各方面权力于一身,这是前所未有的情况。这几年中争夺四川统治权的微妙斗争,很大程度上就是刘湘与蒋介石之间的斗争。

4、四川改革和防区制瓦解

为了克服当前四川地区所面临的各种危机,更重要的时加强南京对四川的控制,1935年,南京方面在川的代理人和四川当局(主要是刘湘为主席的省政府等)在四川实施了一项范围广泛的改革:行政改革财政改革、军队改革等。 其中,军队改革的结果是各个军阀都交出了各自防区的民财政权力,由四川省政府统一管理,这实际上使军阀们丧失了其赖以生存的一个重要前提—地盘,至此,祸国殃民近20年的四川防区制,宣告结束。此外,通过对川军进行了两期整编,基本上实现了军队国家化,军队编制、装备等全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掌握,整编后的川军人数减少了,力量有所削弱。但刘湘的部队则没有多大损伤。

从此之后,四川军阀已不具有完整意义的军阀性质,而是从属于蒋介石政权之下的地方实力派了。

第三课 川军出川抗战

—打捞抗日记忆 血性川军鏖战守护民族大义

川军抗日将士阵亡纪念碑

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又名‚无名英雄纪念碑‛)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公园,该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在抗日战争中阵亡的60多万川军而于1944年修建的。

1944年成都市文化界和社会团体成立‚造像筹委会‛,邀请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先生创作了‚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同年7月7日,纪念碑立于成都市老东门城门内

1965年纪念碑因交通建设被拆毁;

1989年8月15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在万年场二环路口重塑纪念碑; 2006年成都市二环路改造,‚无名英雄‛迁移至人民公园;

2007年8月15日纪念碑矗立于成都市人民公园东门前

幼时常听父辈讲:抗战高潮的一年,寒冬腊月沉沉深夜,有个衣衫破烂、又冷又饿的穷军人走到城门洞边卖汤圆的小摊子前,埋头呼呼呼地只顾吃汤圆……眨眼间穷当兵的却不见了。卖汤圆的小贩恍然大悟:当年出川抗战的川军苦啊,是赴国难牺牲的‚无名英雄‛从阴间来吃汤圆啰!消息传开,附近市民们都哭了:‚天冷了,他又冷又饿,莫让他在阴间受苦呀!‛于是一家又一家,流泪端来一碗碗热气腾腾的汤圆,到铜像前祭奠……

一、 川军抗战 数字里的光荣与悲壮

1、八年抗战中,350万川军出川抗战,占全国同期实征1405万余人的五分之—

还强!其中64万多人伤亡。川军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

2、抗战最困难时期,四川负担了国家财政总支出的30%以上;1941年至1945年,四川征收稻谷8228.6万市石,占全国征收稻谷总量的38.75%;四川献金总额则达5亿多元。

二、倭寇入侵:四川男儿岂能苟且偷安

‚号外!号外!买号外!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军借口演习中一军曹失踪,侵入宛平县城,我卢沟桥守军吉星文团当即奋起抗战,抗战爆发了!‛ 1937年7月8日午后,成都大街小巷响起极为罕见的急促吼卖声……

‚七·七芦沟桥事变‛爆发后的第二天,刘湘即电呈蒋介石,同时通电全国,吁请全国总动员、一致抗日。8月7日,刘湘飞赴南京参加国防会议。据杨续云先生回忆:会上各方主战主和犹豫不决,刘湘慷慨陈辞近2小时:‚抗战,四川可出兵三十万,供给壮丁五百万,供给粮食若干万石!‛会后,共产党代表周恩来、朱德、叶剑英等亲临刘湘寓所访问,赞誉他积极抗战的决心。

他回成都后,8月25日发布《告川康军民书》,号召四川军民为抗战作巨大牺牲:‚全国抗战已经发动时期,四川人民所应负担之责任,较其他各省尤为重大!‛川军各将领纷纷请缨抗战。

1937年9月5日,成都少城公园内人山人海、战旗飘扬。四川省各界在欢送出川抗敌将士,刘湘、邓锡侯等将领莅会讲话,表示抗战决心。几岁小学生也留着泪水上场致词;四川大学师生赠送16面‚抗敌先锋‛锦旗和除赠旗毛巾2000张;妇女会赠手巾250打……

纵队司令唐式遵此时一把推开麦克风,走向台前激昂慷慨陈词,吼声响彻全场:‚此行决心为国雪耻,为民族争光,不成功,便成仁,失地不复,誓不回川!‛他朗诵了才写不久的一首诗以明其志:‚男儿立志出夔关,不灭倭奴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打内战时唐式遵被人骂为‚唐瘟猪‛。但此时的唐司令官悲歌慷慨,颇有易水送别之慨,少城公园内数万军民泪如雨下、掌声如雷……

抗战全面爆发后,川军七个集团军,另有一军一师一旅共40余万人,先后开赴抗战前线浴血奋战,此后四川每年向前方输送青壮军人,人数居全国之冠。

曾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长的何应钦曾写过《八年抗日之经过》一书,书中记载川军出川人数令人震撼:抗战8年中,四川(包括西康省及特种部队和军事学校征的10万余人)提供了近300万人的兵源充实前线部队,占全国同期实征壮丁1405万余人的五分之—还强!

三、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往勇直前,勿忘本分——四川男儿奔赴抗日前线

1、四川各地热血青年踊跃从军的高潮从未间断过,‚妻子送郎上战场‛、‚父母送儿上前方‛的事例甚多。如重庆《新华日报》1943年11月21日第3版上刊登:新津县的爱国模范、72岁高龄的高尚奇,十分痛恨日本侵略者,他将4个儿子中的3个先后动员去参军抗日,仅留老三高光田在家做小生意维持一家六口人的生活……

2、‚模范父亲‛的安县王者成,送其自动请缨出征的儿子王建堂时场景更催人泪下:他赠送给儿子的竟是一面‚死‛字旗!他在白布旗正中写了个大大的‚死‛字,旗子左方写道:‚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往勇直前,勿忘本分!‛

3、1943年是抗战最艰苦的阶段.1943年下半年以后,中国驻印和入缅作战远征军的作战极为艰苦,缺员很多。而与英军协同作战中,中下级军官和士兵普遍存在着外语交流与文化素质的迫切需要。这些因素,决定了只有知识青年从军才能适应战场上的变化与需要。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令四川省军管区各县市征发四川优秀知识分子当兵,飞赴印缅补充远征军。

据统计,在四川省的潼蓬、绵广、成茂、沧江、邛大、达梁、资简、乐安、隆富、绥武、嘉峨、永荣、剑平、泸永、顺营、万忠、广合、荣威、涪酉、叙南和夔巫共22个师管区中,志愿报名服役的学生及公教人员达27129名,此外尚有重庆市报名者6772名。从军运动扩展到湖北、西康、陕西、甘肃、河南、绥远、青海、江西、福建、安徽、浙江等十余个省,其中四川省成绩最佳。

四、浴血杀敌

1、刘湘病逝抗日前线

1937年10月15日,刘湘被任命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兼任第二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唐式遵为副总司令;邓锡侯为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孙震为副总司令。省秘书长邓汉祥等人,劝多病的刘湘不必亲征,留在四川。刘湘说:“过去打了多年内战,脸面上不甚光彩,今天为国效命,如何可以在后方苟安!”

带病出征的刘湘,在抗战前线吐血病发,于11月28日转至湖北汉口万国医院。他自知病已不支,曾在纸上含恨书写‚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两句杜诗……1938年1月20日,刘湘去世,终年仅48岁。死前他留有遣嘱,语不及私,全是激勉川军将士的话:“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刘湘这一遗嘱,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前线川军中每天升旗,官兵必同声诵读一遍,以示抗战到底的决心!1939年9月19日在成都为刘湘举行极隆重国葬典礼。刘湘力主抗日、抱病出征的壮举,为他晚年写下最光彩的一笔。

毛泽东发来唁电:‚国家失一栋梁,川军失一主帅‛,对刘湘作了高度评价。

2、川军出川后,最先抗敌的是川军第43军第26师和川军第20军在淞沪战场的血战。

据何聘儒先生回忆:26师装备可怜,‚一个连仅有士兵八九十人,只有

一挺轻机枪和五六十支步枪。有的枪使用过久,来复线都没有了,还有少数步枪机柄用麻绳系着以防失落,武器之劣,可以想见……‛日军飞机大炮狂轰滥炸,伤亡惨重,战士誓与阵地共存亡,前仆后继、毫无惧色。军士刘芳第二次重伤时还在说:‚为抗日牺牲,死而无憾!‛255团中校营长,代理团长强兆馥左腿被敌弹打穿、颈部中流弹,仍坚持指挥……该师官兵就是英勇顽强地鏖战了七昼夜,多次击退日军进攻,被誉为参加淞护抗战的七十多个师中成绩最好的五个师之一。该师付出的代价也极为惨重:全师4个团长,两个阵亡。14个营长,伤亡13个,连、排长共伤亡250余名。每个连留存下来的士兵仅三、五人,最多不过八、九人……全师四千多人,这场仗打后仅剩下六百多人!

3、饶国华自杀殉国

1937年10月后,南京保卫战中,23集团军145师中将师长饶国华的部队,战斗尤为惨烈。饶国华离川时对家里人说:‚我此去,为国而战,义无反顾,我

万死不辞!‛

日军发起总攻,倾泻成千上万吨的炮弹、炸弹。饶部苦战三昼夜、伤亡极惨重。饶国华说:‚前人史可法曾说过‘以城为殉’,我誓与广德共存亡!‛11月30日晚,饶国华举枪自杀、慷慨成仁,年仅44岁。

饶国华忠烈殉国后,国民政府明令褒扬,追赠为陆军上将。毛泽东在1938年3月发表讲话:‚从郝梦麟、佟麟阁、赵登禹、饶国华……诸将领到每一个战士,无不给了全中国人以崇高伟大的模范!‛1983年9月,四川省政府追认饶国华将军为革命烈士。

4、王铭章喋血滕县转换战局

台儿庄战役中,122师师长王铭章奉命苦守滕县。日军主力板垣师团猛攻滕县不下,以重炮飞机猛轰,炸毁城墙,王师长亲自指挥巷战,不幸遭机枪扫射壮烈牺牲。王师长殉国后,所部官兵逐屋抵抗,战至最后一人,城内伤兵不愿做俘虏,以手榴弹与冲进来的敌人同归于尽……腾县一役,122师五千余人几乎全部伤亡,但也毙日军四千余人。腾县以北的界河、龙山带布防之131师陈离部也伤亡四五千人……川军的巨大牺牲才换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李宗仁在回忆录中极感慨地说:‚如无滕县之固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川军以寡敌众,写成川军史上最光辉的一页!‛‚八年抗战,川军之功,殊不可没!‛

5、李家钰豫中会战阵亡

川军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1944年5月在战场上悲壮殉国。李家钰是在战场上牺牲的川军最高级将领。1984年4月25日,将军夫人王明德率三子李克林,受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的革命烈士证书。成都政府拨款重新修整李家钰上将陵寝……

五、艰难困苦:后方人民共赴国难

八年抗战岁月漫漫,整个中国的钱粮支撑,就主要靠‚陪都‛所在地的四川这个‚大后方‛来负担了。抗战最困难时期,估计四川负担了国家财政总支出的30%以上。以八年抗战总计,国家支出14640亿元(法币),四川就负担了约4400亿元。四川出粮也最多,仅1941年至1945年,四川共征收稻谷8228.6万市石,占全国征收稻谷总量的38.75%、稻麦总量31.63%。

这么多粮食,是四川百姓勒紧裤腰带奉献出来的!1941年四川省田赋管理处长甘绩镛行经南、潼道上,在一处茅草房前歇脚休憩,问一个老农民:‚今年收成和生活情形咋样?‛老农回答说:‚老天爷不作美,我们经常以苕藤菜叶和杂粮充饥。‛甘绩镛又问:‚粮食不够,还给国家纳粮吗?‛老农民说:‚我应缴的粮食都缴了,左邻右舍都是这样的!‛甘绩镛问:‚你们自己都填不饱肚子,还有啥余粮缴公呢?‛老农慨然说:‚军队去前方打仗,没粮食就吃不饱,就是有条命也不能拼啊……只要能打胜仗,赶走日本鬼子,能过太平日子,我们老百姓暂时吃苕藤树叶,也有想头,比起日本人来抢我们好多了!‛还有一个农妇,儿子出川抗战,她孤身一人无余粮交公,把陪伴自己的一只猫儿卖了买粮交公,说:‚我儿子爱国,我也要爱国啊!‛

万般困苦艰难的情况下,四川百姓们仍加紧耕种、生产,支援前方。抗战军队的装备的枪械,穿的军衣等,当时主要是靠待遇菲薄的四川工人日以继夜加班加点生产出来的。川江上赤裸上身的航运船工,吼着悲壮的川江号子、积极运输部队、军粮、难民和军需、民用物资……

到抗战中后期,国家财政困难万分,军费紧张,全川又掀起了献金高潮。1944年春,国民政府军委会副委员长冯玉祥将军到川中各地劝导节约献金,进一步推动了献金运动。这年1月17日,‚成都市各界民众献金救国大会‛在少城公园内行。从张群、余中英(市长)等官员,到市民、商人、教师……无不踊跃捐献。最催人泪下的情景出现了:只见一长串衣不蔽体、瞎眼跛脚的乞丐,一个挽一个踉踉跄跄把乞讨来的全部铜元、镍币,叮叮当当放进‚救国献金柜‛里,然后蹒跚下台……全场哭声顿起,争先恐后地掀起又一轮献金高潮!

六、空袭惨剧

(一)概况

日机轰炸四川,22500余人被炸死,26000余人被炸伤,财产损失难以统计;仅1940年,成都就被日机轰炸9次;

1940年9月后,重庆正式定为中国战时的首都(陪都)。日本对四川的轰炸前后持续了6年多,四川人承受了巨大灾难。省城成都是日机大轰炸的重要目标。1939年5月9日,市政府为便于市民跑警报,连夜施工,增开四门古城墙缺口,

如东门新东门、东较场和复兴门(即现在新南门),北门城隍庙,南门南较场、瘟祖庙……1939年6月11日、10月1日、11月4日,日机共4次轰炸成都。其中以‚6·11大轰炸‛最酷烈:27架日机夜袭成都,投下大量燃烧弹。市内硝烟蔽日,火光四起。离成都几十里外的新繁、新都等县镇,都能看见成都上空被火光映红……1940年是轰炸最频繁的一年,敌机9次轰炸成都。

从1943年12月起,在成都周围的新津、邛崃、彭山、广汉、温江、德阳等地,新修或扩建轰炸、驱逐机场,工程浩大艰巨,共动员民工150万人参加。常听老农民摆当年修机场的旧龙门阵:吃饭是盐水泡菜下糙米饭杂粗糠,常患痢泻;寒冬腊月,民工衣单被薄挤住工棚,虮虱成堆,人人长‚干疮子‛(疥疮),因痒抓而血痕遍体,病重又无药可医……

就是这些衣衫褴褛忍饥忍饿的民工,流血流汗,凭着长满老茧的手和简单原始的工具,在半年里就修建好各个机场!1944年6月16日,盟军第一批B29轰炸机群从成都各机场起飞,从中国第1次完成远程轰炸日本本土,日本人做梦也没预料到!

重庆大红轰炸,由1938年2月18日起至1943年8月23日,日本对战时中国陪都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据不完全统计,在5年间日本对重庆进行轰炸218次,出动9000多架次的飞机,投弹11500枚以上。重庆死于轰炸者10,000以上,超过17,600幢房屋被毁,市区大部份繁华地区被破坏。

1、重庆六五隧道惨案

1941年初,日军在发动太平洋战争前前先向中国集中力量空袭,发动名为《102号作战》的大规模轰炸。在1月至8月,超过3,000架次飞机空袭重庆,当中包括夜间空袭。6月5日,从傍晚起至午夜连续对重庆实施多小时轰炸。重庆市内的一个主要防空洞部份通风口被炸塌引致洞内通风不足(据幸存者曾婉清说当天有汉奸为日军飞机发信号,日军是有目标地轰炸洞口和通风口的),洞内市民因呼吸困难挤往洞口,造成互相践踏,以及大量难民窒息,估计数以千人死亡(当时的官方没有公布权威的伤亡数字。)。惨案发生后,整个景象非常凄惨,死者多为青壮年。有的全家丧生,尸体无人认领;有的随身所带仅有一点财物亦不知去向,痛不欲生。防空司令部派出的工兵营,整理尸体就花了近一昼夜,然后用卡车将尸体拖到朝天门河边,再改用木船装到江北黑石子去草草掩埋。

2、 1940年10月27日的大轰炸,成都损失尤惨。日机在少城公园及老皇城一带,

投炸弹百余枚,炸毁民房400余间,死亡32人,伤26人。少城公园内民众教育馆、甫澄纪念医院及王铭章上将铜像基石被炸毁……血肉横飞、尸横遍地。

3、目击者证言

据大轰炸亲历者回忆:‚我看见人的肠子挂在电线上,墙上粘着人的肉皮。有一个提着箱子的男人后脑已经被弹片削去一大块,他居然毫无知觉地往前跑。有人喊:‘你后脑遭炸了!’他用手一摸,立即就倒下去了。‛‚舅娘身上还怀着小孩,掏出来时脑壳却没有了,脖子断得齐齐整整,直到下葬时也没有找到她的头。过后不久,我和妈妈到菜地摘菜,摘着摘着,突然闻到一股刺鼻的恶臭,呛得我几乎晕过去。这时,我摸到了一个黏糊糊的东西,拿起来一看,妈呀,竟是一个断头,还有头发!上面长满蛆,脑髓已经被野狗吃掉了,但死不瞑目的眼睛还瞪着!‛ ‚他的头发全部被扯光,衣服撕烂,肚子破裂,身上抓得稀烂,人变了形。二哥,他那口气是啷个落下去的哟?‛其他诸如被锋利的弹片活活钉死在电线杆上、满门灭绝等惨剧不胜枚举。

(二)大轰炸下坚强的四川人民

1、“精神堡垒”与解放碑

到过重庆的人,没有不到过解放碑的。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解放碑的前身就是‚精神堡垒‛。

抗战全面爆发,国府迁都重庆,为了动员民众抗日救国,1941年12月30日,在重庆市区都邮街广场建成了一座碑形建筑,名为‚精神堡垒‛,意指坚决抗战的精神丰碑。保垒为四方形炮楼式木结构建筑。共5层,通高七丈七,以象征‚七七‛抗战。 顶端中央安置一口大瓷缸,内贮燃油、棉条,每遇重大集会,即倒入酒精点燃,焰火熊熊,象征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浩然正气。为防日机轰炸,外表涂成黑色。保垒顶端有旗杆。

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庆市市长张笃伦于1946年10月9日,在市政府第336次市政会上提出并决定在原‚精神堡垒‛的旧址上,建立宏伟的‚抗战胜利纪功碑‛,以纪念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1950年10月1日,为首届国庆节,西南军政委员会决定对‚抗战胜利纪功碑‛进行改建,

由西南军政协委员委员会主席刘伯承题字,将碑名改为‚人民解放纪念碑‛,俗语称解放碑。

2、“跑警报”使成都城区大为拓宽。

西郊茶店子、东门外三瓦窑、琉璃乡、沙河堡,南门外红牌楼,北门外五块石、天回镇……‚跑警报‛使这些幺店子一下子‚繁荣‛起来。

成都许多‚跑警报‛时充饥吊命的小饮食,后来发展为名小吃。小老板赵金山在老南门大桥边开‚洞子口赵凉粉‛;南大街口有家‚章锅魁‛,店主先将锅魁做好,买回皇城坝的凉拌肺片或大头菜丝。空袭警报响后,在武侯祠柏木林一带叫卖。当时还有人在草堂寺、龙爪堰一带卖‚抗战麻饼‛,后来成为名小吃苏坡桥酥皮麻饼。刘湘墓园旁的郭家林子,有一位逃难入川的下江人搭间竹棚卖‚警报‛伙食:锅魁夹小笼牛肉、鸡丝凉面和卤肉三丝,名噪一时。‚抗战快餐‛体现了成都民众在艰难困苦的岁月中的坚忍不拔精神。

第四课 四川解放和川军起义

抗战胜利后,出川抗战的四十余万川军主力,被蒋介石裁撤、遣散、吞并而所剩无几。川军将领也发生了很大的分化。一部分人投靠了蒋介石,坚持反共反人民的道路,被人民解放军消灭,成了蒋家王朝的殉葬品;一部分人联共抗蒋,虽然也曾有过动摇,但在解放战争胜利发展的推动下,在中共统战政策的感召下,毅然投入了人民的阵营。

人民解放军各路合围川西,行将彻底歼灭蒋军之际,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等率部川西起义。川西起义带动了国民党军第十六兵团、第七兵团、第十五兵团、第二十兵团、第十八兵团、第二十军等起义。蒋介石的‚川西决战‛的计划彻底破产,人民解放军歼灭残余蒋军、解放四川的战斗得以顺利进行,川军从

此加入了人民解放军的行列而获得了光荣的归宿。后来,经过整训、改造、合编后的大部分川军大部分奉命出川,参加抗美援朝的战争,为人民做出了新的贡献!

一、解放战争胜利对川军的影响

抗战胜利后,川军将领发生了很大的分化。王陵基、王瓒绪、孙震、杨森等投靠了蒋介石;出川抗战的川军,被蒋介石裁撤、遣散、吞并而所剩无几。留守川康两省的川军,仅余刘文辉、邓锡侯的两个军和潘文华的几个师。四川实力派的地盘只剩西康一省。

而蒋介石对四川实力派的这点力量也不能容,千方百计或驱赶其上反共前线,或肢解消灭,使得刘、邓、潘等联合起来与蒋介石明争暗斗。

同时,刘、邓、潘等又余中共保持秘密联系。但是他们的政治态度是摇摆不定的,在国共两党的斗争中,他们要看谁的力量大,靠得住,谁与他们的矛盾小,尊重他们的利益。

总之,中共争取部分川军将领转向人民阵营具有很大的可能性,但不到最后关头,中共不给国民党逃到四川的残余势力以毁灭性打击,不到‚兵临城下‛之际,争取四川地方实力派起义,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二、中共对四川将领的争取

中共中央一直是非常重视对川军的统战工作。早在抗战时期,中共就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和川军将领的联系,鼓励其积极参加抗日。抗战初期,毛泽东接见民盟张志和时,就指示其回川做抗日统一战线,还明确告诉张:‚你莫看国民党现时对我们还好,这是靠不住的,将来他一定要打我们的蒋介石与地方军阀是有矛盾的,你与四川军阀的历史关系最深,你可以去策动他们:第一步要他们不要做蒋介石的忠实走狗,不要与我们认真作对,只要随便应付一下;第二步要他们在国共战争中守中立;第三步最好把他们拉到我们这边来共同革命。这项工作很重要,你努力吧!‛(《文史资料选辑》第99辑)

此外,毛泽东在重庆和谈期间,多次与民盟主席张澜密谈,重要话题就是四川的统战工作。

中共中央副主席,南方局书记也坚持不懈地开展对四川实力派的统战工作。

中共中央还通过设在雅安的秘密电台和秘密工作人员做刘文辉的工作。

在解放战争初期和中期,中共对于四川地方实力派,是作为反将同盟军来争取的。到了解放军渡江战役以后,重点转向了策动川军起义。这时党对川军的工作以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为主要对象(特别是刘文辉)。而且渠道也是多样的:川康特委所属组织、原来由四川省委直接领导的党员罗髫渔、易野原等、川东特委派出的成都特支。

我们还必须知道,在解放战争姐姐胜利的形势下,各民主党派公开站到中国共产党一边,对于川军的策反,民革、农工民主党、民盟,都曾做出过贡献。期中正如前所述,民盟在中共的指引和紧密配合中,进行的活动最多,成效也最为显著。

三、川军起义和四川解放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度过长江,解放了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5月,中央军委即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三、五兵团和华北第十八兵团,在第一四野的配合下,准备进军西南。8月,刘伯承、邓小平向二野发出了‚川黔作战基本命令‛。11月1日,西南战役开始。

面临总崩溃的情势下,蒋介石仍想作困兽之斗,力图以川、康、云、贵为基地,以重庆为据点,固守西南,以待国际形势的变化,重整旗鼓;形势不利时就退往云南边境,争取国际援助,‚反攻复国‛;若在无法存身,就逃亡国外。 为此,蒋介石于1949年初调任亲信张群为重庆绥靖公署主任,随后又将重庆绥靖公署改为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张群任长官,控制川、滇、康、黔和重庆市。大大加强了对西南的防御。1949年8月,蒋介石飞抵重庆,宣布重庆为‚新行都‛。

但自人民解放军11月1日拉开西南战役的序幕后,在人民解放军的猛烈进攻下,国民党军队还是节节丧师失地,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之后,解放军继续追歼残敌,一路由重庆向川西挺进,解放了永川、荣昌等县,一路想川南挺进,解放了纳溪、合江、泸县等。解放军各路大军向成都步步逼近。 蒋介石从重庆逃往成都后仍继续挣扎,蒋介石妄图拼凑胡宗南集团和溃退川西的国民党其他残余部队,与解放军进行‚川西大决战‛,不利时即向康、滇逃

窜。在这段时间,蒋介石采取了各种办法逼迫刘文辉、邓锡侯等为其‚川西大决战‛卖命。刘等则运用‚抽象的敷衍,具体的抵制‛办法,虚与委蛇.

12月7日,蒋介石在撤离大陆的前夕,又以召开紧急会议为名,邀请刘、邓、潘到 自己住地北较场,准备将他们挟持到台湾。在此紧要关头,刘、邓、潘于当天上午逃出成都,到达新繁县龙桥。蒋介石得知刘、邓出走消息后,派王瓒绪到龙桥劝说刘、邓返回成都,但无果。

12月9日,刘文辉、邓锡侯到达彭县龙兴寺,与先一天到达这里的中共川西地下党,川康地下党、川东地下党、二野派遣人员以及各民主党派人士会合,准备起义。潘文华也随后两日赶到龙兴寺,参加起义工作。此时,彭县龙兴寺成了川康起义中心。在刘文辉最紧张的一周时间里,周恩来曾连发几次电报促其行动,时机已到不必再作等待。当日,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正式致电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宣布起义。脱离国民党反动派。

接着,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三部中、上级军官黄隐、谢无圻、杨晒轩、伍培英、马毓智、潘清洲、陈离、刘元瑄、刘元琮及成都警备司令严啸虎,保安第二指挥官兼第8团团长吴宗国,前绥署副官长黄骥、副参谋长万里等川军将领和民主人士黄慕颜等,由邓锡侯部95军军长黄隐领衔,联名致电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拥护刘、邓、潘起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表示接受中共的领导。随即3部官兵在彭县、新都、新繁、郫县、灌县等地起义。

在酝酿川西起义的时候,刘文辉也加紧西康省地方政府的起义的准备工作。刘文辉及第24军军长刘元瑄宣布起义,标志着西康起义成功,西康省获得和平解放。12月12日,刘元瑄根据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意见,在雅安召开了隆重的起义誓师大会。14日,宣布西康起义临时军政委员会成立(后改为军政会议),由刘元瑄等负责,作为指导全省起义的最高机构。西康省民政厅长代行省主席张为炯,亦于12日通电全省各县宣布起义。12月27日,人民解放军解放成都后进入雅安,西康彻底解放。

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在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区的直接领导下,贺龙司令员亲自主持改造整编起义部队的工作。起义的24军与解放军第62军合编,起义之95军与解放军第60军合编。对起义官兵分别进行了妥善安排。

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率部起义,彻底粉碎了国民党蒋介石企图苟延大西

南,以川康为基地,等待反攻的梦想,加速了蒋介石反动政权的最后覆灭。川西和西康起义,为后来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西藏奠定了基础。

四、川军不同的归宿

原川军将熊克武、但懋辛、吕超、余际唐、鲜英、钟体乾、罗泽洲、陈国栋、郭汝栋、邓国璋、陈家农以及尹昌衡、胡景伊等,1949年后都留居 大陆。其中熊克武、但懋辛、余际唐、鲜英、钟体乾以及刘文辉、邓锡侯、范绍曾等,都担任了人民政府以及民革、民盟等的重要职务,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积极 的贡献。

1、邓锡侯 曾任西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四川省副省长、民革中央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等,1964年逝世。

2、熊克武 曾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等,1970年病逝。

3、 田颂尧 1950年底,被任命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参事 四川省政府参事等一系列闲职。1975年10月25日,因病在成都逝世,终年八十七岁。

4、刘文辉,曾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林业部部长、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等,1976年病逝。

5、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西南游击第一路剿匪总司令王缵绪,迫于形势,也于12月14日率部在成都起义。但王缵绪本人于起义后,以‚年老‛为词,拒绝参加 人民政府安排的工作。1957年王缵绪潜赴深圳企图越境,被逮捕关押,1960年病死于监狱,是川军起义将领中最不光彩的一人。

6、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西南游击第二路剿匪总司令唐式遵,率部与解放军顽抗,后退往西康。1950年2月在西昌被台湾当局任为四川省主席。3月28日,在流窜至西康越崔县境内时被解放军击毙。

7、四川省主席兼省保安司令王陵基,负隅顽抗失败后,于12月25日化装成军医只身外逃,经乐山、宜宾,走到江安时被捕,成为级别最高的国民党被押战犯(上将省主席)。1964年12月28日获人民政府特赦。1967年3月17日在北京病逝。

8、川军高级将领——刘存厚、杨森、孙震等逃往台湾。三人均担任台湾总统府

国策顾问等闲职。刘存厚于1960年6月病逝。杨森于1977年5月17日病逝。孙震于1985年9月9日病逝。

随着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彻底失败,川系军阀的历史也宣告结束。


相关内容

  • 中国近代名人
  • 林祥谦(1892-1923)二七大罢工领导人之一.福建闽侯人. 1922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不久任京汉铁路工会江岸分会委员长. 1923 年二七大罢工时领导了江岸工人的斗争. 2 月 7 日被捕, 拒绝下达复工的命令, 英勇就义.施洋(1889-1923)"二七"大罢工领导人之 ...

  • 谈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 坛主小传 张磊,广东省社科院原院长.省社科联原主席.党组书记,研究员.1933年生于天津.1948年在北平燕京大学附中参加中共地下党领导的"民青"组织,投入反对美蒋统治的学生运动.1950年至1958年,在北京大学历史系攻读本科和中国近代史专业研究生课程,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广 ...

  • 中国近代史有关书籍介绍
  • 中国近代史必读书目 一.通史类: 1.中国近代史,上册,范文澜著,修订第九版,人民出版社,1955 2.中国近代史,上下册,林增平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58 3.中国史稿第四册,郭沫若主编,人民出版社,1962 4.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下册,胡绳著,人民出版社,1981 5.中国近代史稿,中国 ...

  • 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
  • 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 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位于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的刘文彩庄园,系大地主刘文彩急剧暴发后建造的.庄园占地7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1055平方米,为南北相望相距300米的两大建筑群.南部是刘文彩的老公馆,1932年建造:北部是刘文彩为自己和弟弟刘文辉(1949年起义,解放后曾任国家林业部 ...

  • 凭吊大渡河古战场_石达开覆灭与红军成功之比较研究
  • 2001年第2期(总第145期) ACADEMIC FORUM 学术论坛 NO.2,2001 (CumulativelyNO.145) 凭吊大渡河古战场 --石达开覆灭与红军成功之比较研究 姚凤北 (美国安然石油天然气中国有限公司,北京100027) [摘 要]本文通过对大渡河安顺场的实地考察,从指 ...

  • 中国近代史上
  • 中国近代史 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没有工人阶级领导).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 ...

  • 近代史纲要
  • 近代史纲要 第一课 一.中西方交往: 朝贡关系:周边的国家弱小,每年派使节来朝贡,中国帮助其解决战乱 西南方:安南. 琉球(后被日本合并,即冲绳) 3月9日 太平天国 洪秀全 科举失意与创建"拜上帝教" 反抗清廷与建立太平天国 天京事变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一.科举制度 院试 生员& ...

  •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归类整理
  • R 单元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R1维新变法思想 5.R1 C3[2014·四川卷] 殷海光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 ...

  • 北洋军阀时期历史汇总
  • 近纲报告第一章节--北洋军阀时期 引子--袁世凯与北洋军阀的渊源 事情还得从十九世纪末期说起.甲午战争爆发后,袁世凯被李鸿章派赴东北前线,负责筹拨粮饷并联络各军.由于清军在战争中节节败退,朝野人士在战后交章上奏,争相向朝廷献言练军之法. 袁世凯的运气也实在是好,恰好这时编练定武军的胡燏棻被调去督办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