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口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四大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四川人口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四大影响

作者:杨成钢 杨帆

来源:《四川省情》2013年第11期

四川人口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效应减弱、社会养老负担保加重。与此同时,全省消费市场迎来发展机遇。 人口变动对经济发展影响显著

四川人口变动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下降,人口数量已呈现负增长;人口文化素质明显提升;人口年龄结构显著变化,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流动人口和跨省净流出人口规模大。人口生育水平下降已经成为四川人口变动最根本的特征,它通过不同途径影响四川经济发展。

影响一: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深刻变化

四川人口数量出现负增长表明四川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假设已不成立,“刘易斯拐点”临近,四川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已发生深刻变化,这将“倒逼”经济结构加快调整步伐。

一方面,消费将代替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四川经济对投资的依赖较重,以2009年为例,当年四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达7494.2亿元,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76%,而全年最终消费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仅为48.1%。“刘易斯拐点”到来要求增加消费规模,提升消费层次,缩小城乡消费差距,促进消费,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一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最终将使消费比例上升而投资比例下降,二是劳动力收入增加促进消费增长,三是收入较低阶层激增的收入增长率超过了高收入阶层也会带来消费总量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变动。

另一方面是产业结构需要不断升级。尽管农业部门的生产率不断提高,但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逐渐减少,在产业结构中农业部门比重会持续萎缩;与此同时制造业部门比重上升放缓,服务业比重持续上升。近年来四川第一产业比重有了较大幅度下降,第二产业比重逐年上升,而第三产业比重较为稳定,产业结构呈优化变动态势,但与全国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刘易斯拐点”到来要求四川加速产业结构升级步伐,调整第二产业内部战略布局,加大发展第三产业的力度。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持续低生育水平将无助于改善劳动力供求关系,从而可能通过加大劳动力供求矛盾而造成更深远的影响。

影响二: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效应减弱

在四川人口生育水平下降并维持在低位、死亡水平下降以及人口年龄结构发展态势共同作用下,四川人口红利窗口即将关闭,人口抚养系数上升,宏观经济高储蓄、高投资的现象逐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四川人口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四大影响

作者:杨成钢 杨帆

来源:《四川省情》2013年第11期

四川人口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效应减弱、社会养老负担保加重。与此同时,全省消费市场迎来发展机遇。 人口变动对经济发展影响显著

四川人口变动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下降,人口数量已呈现负增长;人口文化素质明显提升;人口年龄结构显著变化,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流动人口和跨省净流出人口规模大。人口生育水平下降已经成为四川人口变动最根本的特征,它通过不同途径影响四川经济发展。

影响一: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深刻变化

四川人口数量出现负增长表明四川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假设已不成立,“刘易斯拐点”临近,四川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已发生深刻变化,这将“倒逼”经济结构加快调整步伐。

一方面,消费将代替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四川经济对投资的依赖较重,以2009年为例,当年四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达7494.2亿元,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76%,而全年最终消费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仅为48.1%。“刘易斯拐点”到来要求增加消费规模,提升消费层次,缩小城乡消费差距,促进消费,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一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最终将使消费比例上升而投资比例下降,二是劳动力收入增加促进消费增长,三是收入较低阶层激增的收入增长率超过了高收入阶层也会带来消费总量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变动。

另一方面是产业结构需要不断升级。尽管农业部门的生产率不断提高,但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逐渐减少,在产业结构中农业部门比重会持续萎缩;与此同时制造业部门比重上升放缓,服务业比重持续上升。近年来四川第一产业比重有了较大幅度下降,第二产业比重逐年上升,而第三产业比重较为稳定,产业结构呈优化变动态势,但与全国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刘易斯拐点”到来要求四川加速产业结构升级步伐,调整第二产业内部战略布局,加大发展第三产业的力度。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持续低生育水平将无助于改善劳动力供求关系,从而可能通过加大劳动力供求矛盾而造成更深远的影响。

影响二: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效应减弱

在四川人口生育水平下降并维持在低位、死亡水平下降以及人口年龄结构发展态势共同作用下,四川人口红利窗口即将关闭,人口抚养系数上升,宏观经济高储蓄、高投资的现象逐步


相关内容

  • 初二上册地理复习题
  • 1 中国的疆域 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 辽阔的疆域:陆地大国:①国土辽阔 ②陆界 ③陆上邻国多14个 海洋大国:①辽阔海域 ②海岸线长 ③隔海六国 最北:漠河54度N: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135度E.最南:曾母暗沙4度N.最西:帕米尔高原73度E ...

  • 会考地理复习提纲
  • 会考地理复习提纲(三)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1.1 中国的疆域 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 辽阔的疆域:陆地大国:①国土辽阔 ②陆界 ③陆上邻国多14个 海洋大国:①辽阔海域 ②海岸线长 ③隔海六国 最北:漠河54度N:最东:黑龙江与乌苏 ...

  • 八年级地理(上册)
  • 八年级地理(上册)课时达标测评题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1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知识技能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地理位置及特点. (2)记住我国领土面积,指出我国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3)量算我国的经度差.时区差.纬度差. 2.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我国辽阔的国土.优越的 ...

  • 八年级地理上册
  • 八年级地理上册 八年级地理(上)复习提纲 湘教版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1.1 中国的疆域 1.我国的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①从纬度位置看,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有少数地区属热带,无寒带: ②从海陆位置看, ...

  • 八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
  •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1.1 中国的疆域 1.我国的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①从纬度位置看,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有少数地区属热带,无寒带: ②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 ...

  • 八年级地理复习资料
  • 八年级地理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 一 地图 一 . 地图的要素: 1.方向: (1)通常方法: (2)有指向标地图: ,指向标指向 方向 (3)有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 2.比例尺:(1)比例尺= (1)表示方法: (2)相同图幅的两幅地图:大比例尺表示 ,小比例尺表示 3.图例和注记 二 地球 一.地 ...

  • 八年级上册地理重点_复习提纲_湘教版
  •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2.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3.经纬度位置:4°N-53°N:73°E-135°E,东西跨经度60多度(跨5个时区,相差4个小时),南北跨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4.领土的四端:最北:漠河镇以北的黑龙江主航 ...

  • 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知识点总结___湘教版
  •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1.我国陆地面积,位于的西岸.大部分位 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 热 带. 2.我国最北端在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母暗沙(海南),最西端在 帕米尔高原 (新疆),最东端在 黑龙江 与 乌苏里江 的汇合处(黑龙江). 3.我国东临海洋,从北向南依次为..第一大岛,第二大岛海南岛 ...

  • 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发展变化
  • 总第163期 [文章编号] 1002-2031(2009)02-0032-05 城市问题2009年第2期 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发展变化 ---以1990年-2005年时间段为例 渠 涛 蔡建明 董玛力 [摘 要] ,在关于市制建设的行政区划调整模式上,我国先后经历了"切块设市"(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