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查

随着行政区划调整后城乡资源的有机整合,为我区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按照区政府的安排,我局抽调人员,先后深入到各乡镇、部分村队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和红果子工业园区,对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调研。比较全面地了解目前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基本情况、特点及存在问题。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惠农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总体情况及其特点

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自治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会议精神和《惠农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实施方案》确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目标任务,紧紧抓住行政区划调整的有利机遇,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把转移农村劳动力作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项根本举措,积极从引导、组织、政策等方面入手,着力培育和打造具有特色的“劳务经济”,为实现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空间。2004年,全区总人口2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6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 28 %。有农村劳动力3.2 万人,占农业人口的 57.2 %。在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的有1.9万人、从事第二产业的有0.58万人,第三产业的有0.72万人,分别占农村劳动力的59.3 %、18.2 %和 22.5 %。从目前的现状看,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仍占主体。而惠农区耕地面积约为23.3万亩,人均占有耕地较少,因此这部分劳动力是今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体。

从文化程度上看,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 10.5%,小学文化程度占18.5 %,初中文化程度占 47.7 %,高中文化程度占 20.8 %,中专文化程度占2.0 %,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 0.5%。

从农村劳动力转移行业结构上看,工业作为主导行业,比重为45 %,其他依次为批、零贸易餐饮服务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及其它行业,分别占25 %、15 %、 10 %、和5%。 2004年,全区共转移农村劳动力14207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 44.4 %,向外省输出农村劳动力1058人, 占3.3%;向省内输出4579人,占14.3%。 共培训农村劳动力2250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其中引导性培训1080人,占培训总人数的48%;技能性培训1170人,占52%。去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76元,增长12%。其中农民人均工资性纯收入达到96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27.6%,增长13.3%。劳务经济已经成为我区农民增收的“铁杆庄稼”。

从调查情况上看,惠农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部分

劳动力转移的态度较坚决,收入明显增加。2004年,转出去的农村劳动力(除一些季节性用工外)大多数没有重新返回农业的,基本上形成了彻底转移。主要是因为通过多年外出打工找到了比较适合自己的职业或行业,经济收入比从事农业的收入高,经济基础较稳定。去年农村劳动力转移14207万人,其中季节性工人7813人,(主要分布在脱水菜、建筑、枸杞等行业) ,年人均工资收入按2500元算,获得收入1953.2万元;长期工人6394人,主要分布在工业企业及服务性等行业,年人均工资收入按8000元算,计5115.2 万元,总计农民工获得工资性收入7068.4万元。

(二)青壮年劳动力是转移的主体。通过招工渠道转移的劳动力,年龄均在18--35岁之间;从事个体私营经济的,均是一些接受新事物快、商品意识强、有一定特长、年轻有文化的人,他们或有组织,或自发的从一产业转向二、三产业,有的搞农产品加工及运销,有的搞餐饮商贸服务,有的搞建筑装璜,一部分文化程度较低的到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或工业企业及其它行业打工。

(三)农业产业化带动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全区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 18家,其中销售收入超过500万元以上的达到7家。宁夏夏绿脱水菜集团公司、福民集团公司、礼和食品公司、绿宝食品工贸有限公司等10多家龙头企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达3500人。

(四)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领域不断拓宽。从劳动力转移后的就业领域看,有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和个体经营的,有进入工矿企业从事部分技术岗位的,有到建筑单位从事技工和普工的,有的在工矿企业从事体力劳动,还有的到枸杞种植集中的地方从事枸杞采摘。还有的从事家政服务、计算机服务、也有到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种植的原料基地从事种植业生产的。承包国营农场成片土地发展种植业等领域开辟了新的空间。如园艺镇现有58人从事家政服务,有48人通过电焊工培训后在电焊工服务方面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一些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到二矿农场承包亩土地种植脱水菜,雇用礼和乡的农民干活,农民从中获得的收入不菲。礼和乡部分种田能手通过在惠农监狱每户承包20—50亩不等的土地,从事种植业生产来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创收问题等等。由于转移领域的拓宽,使一些农村劳动力的特长和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创收渠道进一步拓宽。

(五)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整体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首先,“走出去”的愿望日益增强。尤其是一些青壮年劳动力,他们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

学习和掌握一些劳动技能难度较小,生活质量相对较高,生活方式丰富多彩的城市对他们有着巨大的诱惑力和吸引力,一旦有进入城市从事劳务输出的机会,他们总是跃跃欲试。其次,通过获得劳动技能向工厂、向城市转移的共识基本形成。相当一部分劳动力初次转移后,由于缺乏技术和劳动技能,单纯依靠出卖劳动力不仅劳动强度大、收入低,而且有时在用工单位受到一些不公正的待遇,使他们吸取了深刻的教训,迫切需要掌握相应的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来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因此,他们便通过各种渠道学到一定的技术、掌握一定的技能。第三,务工收入有了明显提高。据调查,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呈现出转移面越来越广、务工周期越来越长、收入越来越高的良好局面。比如在庙台、尾闸、礼和以及燕子墩的一些村队,过去只有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而女性劳动力大多在家务农,现在女性劳动力也就近到周边的脱水菜厂和种植集中区打零工,获得了较好的收入。有的村队在用工高峰期间整个队都见不到闲人在家。又如,前几年农村劳动力有相当一部分利用农闲季节出去务工,全年务工超过半年的不足30%。而近年来有60%左右的农民则把外出务工作为主业,而把务农作为副业,全年大部分时间在外务工,除冬季和夏收外,基本以务工为主,务工收入自然也就比以前增加了许多。

二、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做法

(一)加强组织协调

加强部门与乡镇之间的密切配合协调工作,重点抓好劳动力的定向转移,协调好乡镇、有关部门和各用工单位之间的关系,采取乡镇或一个村向一个或几个用工单位定向转移劳动力的办法,促进了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提高转移的稳定性。

(二)切实做好宣传工作

近年来通过各乡镇及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地宣传劳动力转移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到村队,进行思想教育和宣传动员工作,教育和引导广大农民转变就业、生产、生活和消费等观念,打破盯着土地不放的思想,积极走出农村、离开土地,进城市、进工厂从事非农产业和劳务输出,主动地把自己由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和城市居民,使劳动力转移实现实质性的转移。营造了一个关心、支持、积极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良好社会环境和氛围

(三)开展转移培训,提高了农民工的就业竞争能力

为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和整体素质,积极发挥各培训基地、职业学校及社会办学资源的作用,加强对农村

劳动力的培训工作。一是把培训与就业挂钩。建立起学习、考核、发证、上岗等一系列管理机制。各类培训学校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教学改革,探索“适应市场、依靠社会、服务经济、联合办学、开拓发展”的办学路子。2004年全区各培训学校培训的农村劳动力14207 人,其中 80 %以上实现了上岗就业。二是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挂钩。近年来我们对参加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农民工培训后及时同技能鉴定部门联系进行鉴定,鉴定合格的发给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

(四)拓宽就业渠道,广泛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

我区在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同时,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努力拓宽就地转移的渠道和容量。一是在农村工业化中培育新裁体。据统计,2004年全区乡镇企业发展到2283家,吸纳农村劳动力10323人。二是在农业产业化中开辟新渠道。在重点龙头企业扶持上,筛选出规模较大、效益较好、辐射能力较强、发展前景较好的龙头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有2家企业被确定为省级龙头企业,就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达1000多人,其中70%以上是当地农民。据统计,全区私营企业发展到 396 家,从业人员达7738人。个体工商户1867 户,从业人员3754人。

三、当前转移农村劳动力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识不足观念陈旧,影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步伐。一方面各级领导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行政区划调整后有人认为城市经济占主导地位,农村经济在全区经济中所占比例不大,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城市经济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只要过得去就行,有的认为推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应该慢慢来。另一方面,农民的就业观念比较陈旧。有的农民虽然已经转移到二三产业,却把土地作为退路,作为一种就业和生活的保障手段;有的把承包的土地当作一份福利,“脚踩两只船”,既从事非农产业,又经营农业,这虽然增加了抗御风险的能力,却抑制了土地的流转和集中。加之有些用工单位对农民工的切身利益如养老、医疗、工伤等保险不能妥善地解决,致使有些农民宁肯在家受穷也不愿轻易离开土地。这些都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二)劳动力供给与市场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从产业结构上看,加入WTO以后对农业的冲击会很大,第一产业的就业机会将大幅减少。近年来全区农林牧渔业传统行业的从业人员,呈现减少态势。从劳动力知识和技能结构来看,农民工及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程度、技术水平偏低,就业竞争力明显下降。在文化水平方面,70%以上的岗

位要求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在技术水平方面,80%的岗位需要达到初级以上水平,60%的岗位需要熟练工人。而惠农区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 0.5%;高中(中专)学历占22.8%;初中以下学历占76.7%。虽然有些农村劳动力掌握了一些简单的职业技能,但90%以上没有职业资格证书。

(三)相关政策制度不健全,管理服务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转移农村劳动力是一项新举措,现有的政策法规还无法解决进城务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其一,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没有明确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因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强制性措施和手段差,刚性不足。用人单位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不为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现象普遍存在。其二,对农村劳动力的管理还存在“缺位”现象。从总体情况看,国家对农民进城和外来民工的管理和服务在政策上还没有统一的、战略性的对策。当地政府在管理体制和管理观念上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在管理体制上,没有统一专业的归口管理机构对农民工就业保障进行宏观调控、规划和协调。目前承担农民工管理职责的有农业、公安、工商、劳动保障、等部门,由于在管理职能上混合交织,难免出现或争权夺利,或推委扯皮的现象,难以形成合力。在管理观念上也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的意识,许多必要的服务跟不上。据调查,在全区农村劳动力中,真正闲呆在家里无事可做的青年农民不足2%,但由于缺乏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统一组织和指导,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规划和调节,以及劳动力转移的组织、服务滞后,劳动就业信息的采集、发布不够全面、准确、及时等各种原因,导致现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处于无序流动状态。。

(四)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全,农村劳动力市场覆盖面窄,运行质量不高。近年来,经过积极运作,政府按照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的要求,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劳动力市场的硬件建设,使城镇形成了覆盖面较广的劳动力市场网络。相比之下,在农村目前尚未建成一个配套完善、规模相当的劳动力就业专业市场。而且农村劳动力转移信息网络比较薄弱,信息服务滞后,运行效率低,效果差,导致劳动力供需双方不能得到及时、快捷的用工服务。同时农村劳动力培训的面不够广,培训内容相对单一,培训的实用性还不够强。

(五)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布局不合理,吸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岗位不足。近年来,惠农区乡镇企业发展缓慢,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经营程度较差,严重制

约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一是企业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弱。在全区农产品加工企业中,年销售收入过千万元的企业只有8多家,而直接面对农民的种植业和养殖业方面的企业,不论是规模还是数量上,都显得过小、过少,缺乏带动农民致富的能力。三是农产品加工程度和档次较低,科技含量和竞争力不高。另外,农业的标准化生产刚刚起步,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较弱。

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和建议

为了进一步强化措施,规范运作,有组织、有目的、有方向的转移农村劳动力,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确保《惠农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实施方案》中确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目标的顺利实现,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充分提高认识,继续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开发就业工作的力度。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沟通城乡经济和培育要素市场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和提高农民基本生活水平的根本措施,也是事关全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各级政府要在思想上把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纳入经济发展日常管理工作中,通过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各种灵活多样的形式,大力宣传实行城乡统筹就业、发展劳务经济的客观必然性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要积极引导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制订积极政策扩大就业空间。实践证明,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工作重心应该是向农村的加工业、商贸服务业和第三产业。一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重点围绕种植业、枸杞业和畜牧业抓好龙头企业的建设,拉长产业链条,为农民争取更大的就业空间和利润空间。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解决好“瓶颈”问题。一方面,可参照国家和其它省市的做法,设立“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切实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指导和调控。另一方面,建立龙头企业发展基金,落实有关税收优惠政策,调动全社会参与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积极性,促进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为经济振兴和农村劳动力就业搭建稳固的平台。二要加强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把基地建设、主导产业的形成与龙头企业的发展密切结合起来,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专业村、专业镇和专业经济带。引导农户按照龙头企业和国际市场的标准进行原料生产,加快发展优质专用和无公害农产品,

实现基地建设的区域化、专业化和农产品的标准化,以此带动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三要搞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四要在完善其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多在服务上下功夫。政府要在政策、资金、技术上给予必要的扶持,更重要的是要按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要求,使其向自愿互利、自我管理、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目标转变,以适应产业化经营和市场化发展的客观需要。要继续规范乡镇企业,利用多年以来积累的经营经验,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使之成为农村产业化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和消化安置农村劳动力的重要基地。

(三)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提高农民工的整体素质。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把农民工转移培训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制定专门的培训计划,提高农民工的整体素质。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由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根据用人单位的用工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各种技能的培训。一是搞好岗位技能培训。采取政府组织、企业牵头的方式组织好进城、进企业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开展上岗前和岗位上的技能培训,使每个务工劳动力都能掌握1—2项生产技能,增强适应企业生产需要的能力。二是搞好专业技术培训。以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和下岗职工技术培训中心为基地,大力推广"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根据不同企业对劳动力技能的不同要求,对农村劳动力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强的专业技术和岗位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和市场就业竞争能力。三是搞好劳动力的培训服务。要针对劳动力转移的不同需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创办劳动力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对农村劳动力开展多形式、多领域的岗位技能和职业技术教育。

(四)建立统一、有力的归口管理协调机构,强化管理服务功能。政府应建立规范统一的、跨部门(行业)的、职责明确、保障有力的归口管理议事机构,融协调、管理、服务、教育培训为一体,实行长效管理,负责研究制定农民流动的管理政策,加强宏观调控,加大对农民工的管理和服务力度,研究解决农民工管理服务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五)多渠道宽领域地转移农村劳动力

一是实施走出去战略。把农村劳动力向本市外输出作为转移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巩固和发展现有的劳务输出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和建设新的转移输出基地,密切与输出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联系,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服务和保障体系,使农村劳动力转移转移工作有较大突破。二是实施工业化带动战略。积极

推进工业强区战略,通过壮大传统工业,发展新兴产业,着力打造工业发展平台,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来不断开拓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为劳动力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带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三是实施城市化带动战略。以行政区划调整为契机,加快建立以滨河新区为中心,以小城镇为配套的城镇体系,增强城镇吸纳工业、个体私营经济和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更好地吸引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和劳动力需求多的地方转移。

(六)完善劳动力市场

积极争取自治区立项投资,规划建设一个设施比较完备,功能比较齐全的农村劳动力专业市场并投入使用,使之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专业场所,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对每个乡镇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办公室,要调配出专门的办公用房、配备相应的设备,做到有办公用房、有设备、有专人负责。同时在每个村要设立1—2名劳动力转移服务信息员,由区政府每年补助500元的报酬。

(七)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力量,切实加大执法力度,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一是要充实强化劳动保障执法监察队伍。劳动保障行政主管部门授权劳动保障执法监察队行使行政职能,专职负责劳动保障领域各类违法违章案件的查处和矛盾纠纷,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二是劳动保障部门要督促用人单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确保农民工享受就业期间的养老、医疗和工伤保险待遇。三是劳动保障执法监察队对农民工工资的发放情况进行督查,对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的用工单位,要公开曝光并依法追究其责任,切实维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八)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实现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

鼓励农民搞好土地流转,在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的基础上,鼓励农民,特别是进城或离乡农民通过转包、转让、租赁、入股等多种形式,对土地的经营权实行流转,加快土地向种田能手、经营大户和加工企业集中,不断提高土地的集约化水平。通过加快土地集约化经营步伐,更多地解放农村劳动力,使他们走出农村,向城市、工厂实现规模转移。

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现阶段促进农民增收,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最近,我们对上饶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并就如何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特点

上饶是一

个农业大市,全市人口657.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41.4万人,农村劳动力255.8万人。据测算,全市农村劳动力实际需求量约在70万人左右,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0.4%。2004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为13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1.7%。

通过调查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以下特点:

l、在转移渠道上,以自发转移为主,盲目性和无序性比较大。目前,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组织化程度较低,大部分仍然是以血缘、地缘、人缘关系为纽带,“亲帮亲”、“邻靠邻”,结伴而行。通过各类职业技术学校、中介机构及政府有关部门组织输出的比例很小。

2、在转移形式上,以临时转移为主,缺乏持久稳定性。相当部分农村劳动力都没有长久离乡别土的打算,对外出到哪里干什么没有明确目的和固定的场所,还有为数不少的农村劳力,除农闲务工外,农忙季节仍返乡从事农业生产,具有“务工”和“务农”的兼业性。

3、在区域分布上,以省外输出为主,就地转移数量较少。目前除部分农村劳动力向县内非农产业转移外,大多数集中在浙江、广东、福建、江苏等东南沿海的城镇,跨省异地转移劳力为107万人,占外出劳力比例的81.4%。

4、在整体素质上,以低层次为主,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较低。据统计,2004年农村外出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1.2%,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8.8%;同时,职业技能较低,大多数农民工没有经过劳动技能培训,缺乏一技之长。

5、在转移行业上,以苦险行业为主,收入和待遇较低。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管理型占3.5%、技能型的占28.7%,从事体力劳动型的最多,达89.5万人,占67.8%,而且主要集中在当地人不愿从事的苦、险、脏、累行业工作,收入和待遇相对较低。

二、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

l、受文化、技能素质偏低的影响,向外转移出路窄。据了解,现在企业用工在劳动技能方面,80%以上的岗位需要达到初级工以上水平,其中13%的岗位需要中级工的资格。因而在劳动力就业方面,一方面是大量农民工进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是相当部分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员工出现招工难现象。大部分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由于缺乏文化基础和职业技能而只能从事一些简单劳动,在诸如建筑、运输、保洁、搬运等行业从事粗重工种的体力劳动,致使外出务工的路子很窄。

&

nbsp;2、受服务体系不完善的影响,有序转移规模小。目前,农村劳动力市场发育滞缓,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劳务信息网络尚未健全,缺少统一开放、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在提供信息、就业培训等方面,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村劳动力的择业需求,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多处于自发、无序、零散的转移状态,没有形成有组织、大规模的劳动力有序转移格局。

3、受经济发展滞后的影响,就地转移空间小。就上饶市的农业自然资源禀赋和当前经济发展水平而言,承载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一是农业本身容纳空间小。目前农村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仅1.68亩,且呈逐年下降趋势,随着农业集约经营的不断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业吸纳劳动力的容量会进一步缩小。二是第二产业转移空间小。由于工业基础薄弱,企业数量和规模偏小,因而吸纳本地劳动力数量不多,同时,由于相当部分企业工资待遇没有外地高,条件没有沿海地区企业好,因而农民不愿在本地企业务工。三是第三产业转移空间小。由于城镇化水平低,城镇经济集聚效益不明显,很多城镇是“有城镇,无经济”,使得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第三产业转移受到了很大阻碍。  同时由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的下岗职工大都转移到了第三产业,城镇劳动力也存在过剩现象,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第三产业就业机会就更少。

4、受政策体制的影响,稳定转移难度大。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目前虽然有所改革,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劳动力流入城镇,在现行户籍制度的约束下,进城农民在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等待遇上仍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部分地方为了保护本地劳动力就业,实行了对外来劳动力就业的各种不合理的限制政策,提高了进城农民的就业门槛,致使相当部分的农村劳动力不能长期在城镇稳定就业,在城镇干几年后又回流到农村。

5、受多头管理、职能重叠的影响,各级推动合力小。目前,政府有很多部门在抓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如农业、扶贫、劳动就业、妇联、团委、教育、科技部门等。亟待建立一个权威性、综合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管理机构。

三、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若干对策

1、强化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创办职业技术学校,使未能考入高中的绝大部分农村初中毕业生都能接受职业技术教育。进一步深化农村

教育体制改革,调整农村教育结构和办学思路,推行素质教育,在农村高中教育阶段,增设职业技能教育课程。对农村初中生和高中生,在毕业前进行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进一步组织实施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统筹制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规划,加大“阳光工程”资金投入,在积极争取并切实用好上级补助资金的基础上,政府要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安排农村劳动力培训专项资金,保证培训工作正常开展。积极推行订单定向培训,由培训机构“制单”,用人单位“订单”,政府“买单”,使农村劳动力能够得到较为普遍的培训,掌握1—2项职业技能。要创新培训机制,引导和支持现有职业教育机构、就业中心和各类社会培训机构,主动与市场接轨,与用人单位协作,增设短期专业技能培训班,定向培训劳务市场急需的技术工人,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时效性。建立校校联办机制,实现师资、设施等培训资源的互通共享,提高培训的组织化、规模化程度。建立部门推动机制,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分块负责,牵头抓好不同内容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实行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拓宽培训专业,规范技术等级鉴定程序,提高办证效率,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具有一技之长并拥有全国通用的技术等级证书、特种作业证书和上岗证,增强农村劳动力就业竞争力。

2、完善服务,不断做大劳务输出产业。建立覆盖城乡的劳动力供需信息网络和用工信息预.测预报体系,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求职愿望、培训情况、就业去向等问题的摸底调查和登记建档,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完善空岗报备制度,充分发挥信息发布系统的导向作用,推动劳务输出有序进行。按照“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要求,建立集求职登记、信息发布、就业培训、职业介绍、法律咨询和权益保护等服务为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实行城乡就业统筹管理。大力培育各类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重点扶持一批有实力、有信誉、有规模的劳务输出龙头机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化。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规范劳动力市场管理,依法清理非法职介机构,从严处理各种欺诈行为,保障劳动力市场正常高效运作。坚持市场配置与政府引导相结合,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农村劳务输出,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市、跨省转移协调机构,加强区域劳务协作,定期不定期开展农村劳务现场供需交流活动,促成地区间、城乡间劳务供需双方有效对接。完善管理服务机制,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跟

踪管理服务,劳动力输出量较大的地方应在劳动力转移较集中的地方设立服务机构,加强对外出劳动力的服务和管理。搞好外出人员的计划生育,解决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困难,提供劳动纠纷的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建立各种类型的劳务专业协会,提高外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村劳动力流入地政府要把农民工及其所携家属的治安管理、计划生育、子女上学、劳动就业等,列入有关部门和社区的管理责任范围,并将相应的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严禁向用工企业和农民工摊派,切实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

3、加快发展,着力扩大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空间和容量。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强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农业主导产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最大限度吸纳农村劳动力,加快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化。实施工业化发展战略,大力扶持做强具有相对优势的工业支柱产业,加快特色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积极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充分发挥其大量吸纳本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充分利用现有的工业园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园区企业开工率、投产率,增强工业园区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积极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主动帮助回乡创业者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扶持他们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吸纳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劳动力转移的良性互动。加快城镇化进程,繁荣第三产业,不断拓展就地转移空间。以城镇发展中的征地安置为契机,科学规划,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住宅向小区集中”,促进一部分有条件的农民走向市民化。全面推进小城镇建设,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各类专业市场建设,培育形成一批产业发达、人气聚集、市场繁荣、环境优美的小城镇,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搭建平台。加快城镇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带动如家政服务、社区服务、商品零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强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

4、创新制度,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取消城镇用人单位对农民工的歧视性使用制度。加大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执法监察力度,清理对农民工的不合理收费,简化外出务工就业手续,建立健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有效机制。积极推进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稳妥推进以农户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探索建立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制度,促进耕地逐步向种田大户、农业龙头企业生产基地集中,让更多的农民能够从农村转移

出来。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降低农民进城就业落户的门槛。凡在城镇有固定居住场所或稳定生活来源的农民,允许落户转为城镇居民,实行属地登记制度,纳入社区管理范畴。

5、齐抓共管,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一个统一、综合、有一定权威的专门机构。机构主要职责是掌握各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制定农村劳动力转移计划,解决劳动力转移中各种问题。同时,协调、指导负责劳动力转移工作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确保能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逐步形成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农民自主流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良性态势,促进农村劳动力有组织、有秩序的转移。建立责任明确的考核体系。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列入重要议事B.程,明确工作目标,制订工作规划,落实目标责任制,狠抓工作落实。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纳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工作目标考核体系,量化考核指标,由各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机构负责将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并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督查考核,兑现奖惩,确保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搞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发展好农村劳务产业,对于解决好当前“三农”问题,农民就业和农民增收问题意义十分重大。为了给县委、县政府制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政策提供可靠依据,县统计局组织专人对全县24个乡镇,280个村的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并由此引发了一些思考。

 一、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

 1、截止到2003年末,全县农村总人口54.4万人。农村劳动力24.88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45.7%;农村剩余劳动力10.4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41.8%;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7.7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31%,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74.2%。

 2、农村劳动力文化构成:小学32.9%,中学61.1%,高中及以上6%;年龄构成:18—23岁15.6%,24—30岁占22.8%,31—45岁占33.6%,46岁以上28%;性别构成:男劳力57.2%,女劳力42.8%。

 3、劳动力转移去向:去国外157人,去省外的2.35万人(主要在哈尔滨、长春、秦皇岛、山海关、北京、天津等地),两者占转移劳动力的30.4%。其余的69.6%(5.37万人)均在省内(主要分布在沈阳、锦州、葫芦岛及县内)。劳动力转移行业:从事第一产业的1.14万人,占转移劳动力的14.7%;从事第二产业的3.64万人,占转移劳动力的47.2%,绝大部分从事建筑业;从事第三产业的2.94万人,占转移劳动力的38.1%。劳动力转移的组织:通过有关组织转移的人数仅为0.82万人,仅占转移人

数的10.6%。

 4、据初步统计,全县转移劳动力全年劳务总收入3.86亿元,农村人均劳务收入710元。劳务总收入占全县GDP比重9.75%,人均劳务收入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3.91%。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点

 1、我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潜力还很大。我县是一个“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农业县,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03亩,从事大田生产仅需10万人左右,随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这个数字还要减少。预计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一、两年内将达到15万人,农村转移的劳动力人数也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将达到甚至超过10万人。

 2、从转移的行业看,建筑业、工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是当前我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也是今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主要转移行业。

 3、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成为我县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从调查的数据上看,非农产业劳务收入成为许多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劳务输出成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劳动力转移明显提高了外出打工者家庭的现金收入和生活质量,每个外出务工者每年至少可以寄回现金4000—8000元不等,大部分农民把务工收入用来修房造屋、购买电器、通讯设备及农用车,以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可以说“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外出一片,带富一方”的可喜局面正在全县出现。

 4、 我县的劳动力转移已完成从以农为主的兼业式到以非农为主的专业式的转变。前几年虽然劳务输出给很多农户带来了丰富的收入,但由于传统思想和各种客观因素制约,大部分农民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以农为主,只是在农闲时外出务工。而现在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生产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劳务收入在农民收入中比重的迅速提高,大部分农户都是老人、妇女、儿童在家留守照看土地,而青壮年则是全部外出打工挣现金,专职从事非农产业。

 三、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1、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一方面表现为文化素质偏低,大部分都是小学初中文化,小学初中文化占了94%。;另一方面表现为劳动技能低,真正有一技之长的劳动力不多。据调查剩余劳动力中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仅占1.4%,劳动力素质低在劳动力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中对择业范围的影响更加明显。

 2、外出打工人员工资没保障。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农民工工资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但外出打工人员辛苦一大年,但最后却拿不到工资的现象仍屡有发生。

 3、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与城镇下岗人员、待业人员急剧增加存在矛盾,城镇给农民进城就业的机会相对减

少,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4、劳务市场不健全。目前我县的劳动力转移多是自发性的,无序的流动,有组织的输出比重很小,仅占10.6%。外出务工主要靠亲帮亲、友帮友,以地缘和血缘关系为纽带。这种自发组织形成的输出分布零散、影响范围小、发展后劲不足,造成了劳力就业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

 四、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1、加速城市化进程,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二、三产业就业机会。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更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手段。

 2、大力发展我县民营经济,尤其是个体私营经济,给农民以更广阔的转移空间。民营经济,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是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载体。

 3、建立和健全就业服务体系,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保障。一是要建立和完善职业介绍机构,形成以县职业介绍所为依托的县乡村三级劳动力服务网络。二是为了适应就业形势的需要,要搞好对转移劳动力有针对性的培训,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就业需要,既要有岗前培训,也要有技能和素质培训,力争使每个劳动力掌握至少一门实用技术,增强农民就业适应能力。同时要切实搞好九年制义务教育,提高农村后续劳动力的文化素质。

 4、围绕“一主三化”,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多层次全方位开辟劳动力就业渠道。农业产业化经营一头连农户,一头连市场,即带动了农业,又带动工副业、运输业、信息业等,涉及面非常大,能吸纳大量的劳动力。同时这一渠道比其它渠道转移劳动力更直接、更现实、更易于被农民接受。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与思考

区“三服务”第一工作组

近年来,我区由于农业结构的调整、生产技术的进步以及土地开发征用等原因,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三农”问题中的一个重大课题而受到社会关注。切实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输出工作,已经成为当前我区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现状和特点

区委、区政府一直对劳动力转移工作高度重视,在加快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把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发就业岗位、组织培训、推荐上岗、政策扶持等办法,进一步加大了劳动力转移的力度。各街镇党委政府和劳动保障部门根据区委、区政府的部署,以劳动力对接为重点,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对缓解农村就业矛盾、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据调查,从2001年到2003年,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总人数已达27535人。(详见下表)

年份 转移人数 增长占当年GDP比重 增长

2001 6932 12% 5% 2%

2002 8867 28% 7% 4%

2003 11736 32% 9% 2%

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组织程度不断提高。2003年,全区劳动力转移人数比2001年将近翻了一番。取得这样的成果,一方面得益于我区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加快地区经济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不断强化了对劳动力转移工作的组织领导,改变了过去农村劳动力零散外出、单打独斗的局面,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二是省外转移的比重逐年下降。我们对2001-2003年全区到省外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进行了初步统计,发现到省外务工人数在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数中的比重逐年下降,其中:2001年为13.4%,2002年为10.2%,2003年为9.7%。调查中,多数到省外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反映,到省外就业,特别是到南方和沿海地区就业,看起来收入是要高一些,但扣除房屋租赁费、交通费和日常生活开支,实际收入并不比在当地就业高多少,而且在当地就业还可以兼顾到家庭。这其实也就是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愿远离家乡外出务工的根本原因。

三是逐步趋向稳定性转移。过去,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多为生活所迫,或是为解决临时性的经济困难,什么脏活、苦活、累活都干,但赚到足够的钱后就返乡,因此在外工作的时间往往不会很长,就业的稳定性也不高。现在外出务工,已经由解决生活困难逐步向提高生活质量转变,特别是有一技之长的农村劳动力,往往会选择自己比较适合的工作,工作的稳定性比较高。据调查,目前已经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中,外出务工2年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已占总人数的50%。

二、当前影响我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矛盾

劳动力转移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调查中我们发现,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面临三个方面的突出矛盾。

一是剧增的剩余劳力人数与就业岗位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已经上升到历史最高水平,据初步统计,全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已经超过5万人。与此相比,通过各种途径寻找的就业岗位和项目带动的新增就业岗位,还远远达不到这个数字。随着征地拆迁面积的扩大,还会新增更多的剩余劳力,这使得农村劳动力供求矛盾十分突出。

二是过高的就业愿望与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就业技能单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普遍存在的“先天不足

”。但是多数农村劳动力对此认识不足,并没有因此而降低择业标准,在就业待遇、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地点等方面有不少特殊要求,都想工资待遇高一些、工作时间短一些、工作单位近一些。而事实上,由于务工人员过剩,不少单位在选择用工时往往在年龄、文凭、技能等方面都设置了一定的门槛,这也使得在“有人无岗”的同时,也存在“有岗无人”的问题。不仅45周岁以上的男同志、40周岁以上的女同志难就业,即使男的40周岁、女的35周岁以上也已经很难实现就业。

三是岗位的区内消化与外来竞争之间的矛盾。虽然近几年来我区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纳劳动力的空间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拓展,但是劳动力市场是开放的市场,外来劳力的涌入和社会劳务中介组织的介入,把本来就不太大的“蛋糕”又切成了几块。对用人单位来说,老实、年轻、肯吃苦是他们选择用人的主要标准,外来劳动力在这些方面往往要比本地劳动力有优势。据调查,在我区用工市场中,外来劳动力占总用工人数的40%,这也大大减少了本地区劳动力的就业机会。

三、加快我区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几点建议

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定之基。切实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不仅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也是实践“三个代表”、加快发展、提前实现“两个率先”的必然要求。我们认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重点要加强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网络,完善基础工作

政府在加快劳动力转移、促进就业方面起主导作用。加强各级党委、政府对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宏观规划和指导,不断提高组织程度,是我区劳动力转移工作能否取得实效的重要前提。这两年,也正是由于区委、区政府的精心组织,才使得劳动力转移工作每年都再上了一个新台阶。仅2003年,全区就开发就业岗位10483个,实现征地拆迁劳动力就业5816人次。在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剧增的形势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已经不能仅仅依靠劳动部门唱“独角戏”了,必须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因素,形成自上而下的工作网络和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

一是成立劳动力资源开发联席会。最近,区委、区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输出的意见》中提出,要成立全区劳动力资源开发联席会。我们感到,这是我区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有力之举,为我区开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新局面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各街镇也应当建立相应的组织,从而保证党委、政府始终与用人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掌握用人动态。

二是建好村和

社区劳动服务站。要利用村和社区劳动服务站挂牌的契机,按照“一人一机一室”的要求,加强劳动服务站建设,特别是做好信息员的选拔,充实工作力量,从而建立和完善区、街、村(社区)三级劳动保障工作体系。

三是加强劳动信息管理。充分利用全区劳动力资源调查的工作成果,进一步完善农村劳动力档案的建设,通过计算机对农村劳动力实行动态管理。与此同时,要加强用工信息管理,同本地企业建立长期的联系,及时掌握企业的用工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归档管理;对新引进的企业要提前介入,做好服务工作,实现“订单式”就业。

(二)强化就业培训,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技能

就业培训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保证。通过培训使农村劳动力掌握一定的技能,才能提高其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和就业对接成功率。没有技能,再多的就业信息、再好的就业岗位也只能“望洋兴叹”。从当前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情况来看,还存在着对培训重要性认识不足、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培训后对接成效不明显等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必须不断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力求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要与转变就业观念相结合。之所以有些富余劳力一直找不到工作,很大程度上还是思想观念不够解放。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的群众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认为自己年轻,又有一技之长,要求从事的工作既轻松待遇又高;有的群众对从事保洁等“苦力活”有歧视的心理,宁可在家无所事事,也不愿出去“丢人现眼”。这就要求我们在培训中把转变择业观念作为重要内容,加强教育和引导,通过一些典型人物、典型事例的宣传,促使其转变就业观念。二是要与岗位需求相结合。农村劳动力通过培训领取就业证,这只是就业培训的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开展技能培训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掌握一定的从业技能,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站稳脚根。因此,对农村劳动力开展就业培训时必须结合企业的用工需求,合理、科学地设置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走出为培训而培训的误区,不断提高培训的实效性。三是要与整合地区资源相结合。在调查中,基层普遍反映培训工作压力很大,特别是培训经费的筹措和培训师资、培训场地的选择比较难。面对越来越重的培训任务,必须充分发挥驻区企业培训中心多、职业中学多、高校多的资源优势,加强资源整合,在各级劳动部门的统一协调下,把培训工作延伸到龙头企业和高校。

(三)善于捕捉信息,丰富对接活动,提高工作

成效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市场是开放的,也是竞争的。因此,能否在第一时间里捕捉和把握就业信息,是做好农村劳动力对接工作的关键。近两年来,我区八卦洲、尧化、靖安、栖霞等街镇农村劳动力对接工作成效比较显著,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善于捕捉和把握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如栖霞街道钱家渡村为收集就业信息,做到了“哪里有岗位信息,村干部就往哪里跑”。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要灵活多样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招聘活动。以往举办就业招聘会,岗位求多、品种求全,往往是场面壮观,但效果不佳。不少应聘者明知不符合岗位要求,但又怕错过机会,不得不挤进招聘会现场。我们感到就业招聘会一定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根据工种的不同,可以分别举办保洁员招聘会、驾驶员招聘会、技术工招聘会;根据文化水平和年龄层次的不同,可以分别举办农村青年就业招聘会、农村劳力就业招聘会等;根据性别不同,也可以分别举办招聘会。这样既可以缩小规模,减轻组织单位的负担,同时也可以增强招聘会的针对性,提高就业成功率。要以质量和信誉取得用人单位的信任。农村劳动力由于总量很大,就业竞争中处于买方市场。加强对已输出劳力的后续管理,以信誉、美誉获得用人单位信任,对实现农村劳动力成功对接也至关重要。对劳动力转移人数比较集中的用工单位,应当建立用人信息跟踪回访制度,定期进行走访,征求用人单位对录用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建立良好的信誉,密切与用人单位的联系。

(四)完善工作机制,实施跟踪检查,扩大工作成果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项民心工程。转移工作做得怎么样,最终要以工作成效来检验。因此,在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对接工作的检查与考核。目前区委、区政府已经与各有关部门和镇街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人数等指标。我们感到,要在坚持培训人数、提供岗位数和上岗人数统筹考核的基础上,把实现农村劳动力上岗人数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并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这方面,尧化街道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该街道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意见》,鼓励村、社区、劳动站所和社会中介组织面向尧化以外广辟就业渠道,并对切实解决失地农民和“双失双下”人员就业的,每人次实行100?300元的量化奖励,从而充分调动了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形成了工作的整体合力,扩大了工作的成果。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

。我们相信,只要各级高度重视,广大求职者积极配合,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一定能够翻开崭新的一页。

宁化地处闽西,是著名的革命老苏区县,又是山区农业县。全县总面积2368平方公里,农村劳动力15.78万个。近几年,全县转移非农业产业劳动力6.92万个,占劳动力总数的43.88%。其中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4.99万个,占劳动力总数的36.1%。全县六、七万劳动大军离乡在外闯天下,这是宁化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鲜事。

  一、劳动力转移的做法

  宁化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合理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为中心,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逐步构建政府推动、市场主导、有序流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其主要做法是: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近几年来,宁化县委、县政府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摆上了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一是成立了农村劳动力和农业人口转移领导小组,各乡镇也依托劳动保障事务所,成立了农村劳动力和农业人口转移指导站。二是明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如县农办抓好农村劳动力和农业人口转移的组织发动、政策调研、统筹协调、示范建设和督促检查工作;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做好用工信息的采集发布、劳务派遣和专业技术培训以及对农民工的维权工作;宣传、司法、公安、民政等有关成员单位也都有各自的职责,形成了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格局。三是县委、县政府出台文件,规范和梳理现行劳动就业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2、调查研究,制定措施。宁化县去冬今春在全县开展了对农村劳动力资源和就业状况的全面调查。通过调查,摸清了劳动力资源和就业状况两个底子,采取了三条措施:一是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宁化县加快农村劳动力和农业人口转移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实施细则》。县直有关单位按照细则要求开展工作,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制定了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转移工作的目标、任务;三是建立了汇报联络制度,检查评比制度和建立劳动力资源台账,实行动态管理。

   3、以点带面,推动落实。为使劳动

力转移工作有序有效地运转,一是选择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石壁、安远、曹坊三个乡镇作为开展农村劳动力和农业人口转移工作的示范乡镇,注意用示范乡镇的成功经验、做法推动全县劳动力转移工作;二是县直有关部门按其职责,制订落实措施,如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制订了农民工培训规划,开展了“一户一就业”活动。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也按户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求职、就业跟踪管理的台帐,实行动态管理。三是把劳动力转移工作绩效作为考核各乡镇党委、政府年度工作的重要内容,列入年度考核工作目标责任制。

   4、引导管理,优质服务。主要做法:一是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农村劳动力和农业人口转移的重要意义、成功经验和典型事例,在全县上下营造共同关心、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良好氛围;二是利用新闻媒体及各种形式发布就业岗位信息;三是通过开展“山海劳务协作”,直接与沿海城市的大、中型企业建立长期的劳务供求合作伙伴关系;四是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多渠道收集就业岗位信息,为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信息咨询和就业指导;五是县成立劳动派遣服务公司,规范向外劳务派遣;六是县内通过公司+农户、发展种养大户等形式,发展二、三产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七是积极开发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帮助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几年来,全县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1800多期,受训8万多人次,对经培训合格的,及时发给毕业证或技术等级证,为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创造有利条件。八是为外出长工人员解除后顾之忧,每逢农忙季节,乡村干部都组织为外出打工人员家庭进行互助帮工;对意外突发事件,乡村也尽力予以帮助。

   二、劳动力转移取得的初步成效

   1、增加了农民收入。宁化县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017元,其中打工收入322元,占10.6%。有的乡镇农民纯收入中打工收入已超过了60%的比例,出现了“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外出一片,带富一方”的可喜局面。

   2、提高了农民素质。大批农民走出山门,外出进城打工,使他们在经历了市场竞争洗礼的同时,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观念得到了更新,思想得到了解放,经济意识、竞争意识、法制观念均得到了增强,特别是通过打工这一特殊的经历,使他们学到了一技之长,丰富了人生阅历,增强了

自身素质,为今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打下了基础,对今后农村的发展也是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

   3、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外出打工人员承包地的出租转让,带动了农业规模经营和农村大户的发展。如石壁镇经土地的合理流转,已形成各类大户达51户。一些外出务工人员带资金、带技术、带市场回乡创业,投资办厂或从事规模种养,也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和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如立新村外出打工青年张应彬,去年投资400多万元与外商新建蜜饯厂和塑料袋厂。河龙乡伊江龙把外出务工赚的钱回乡投资兴办龙腾立体养殖场,都对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4、推动了农村的三个文明建设。近年来,不少外出打工赚了钱的农民纷纷回乡盖新房或在城区购买新房,置业办厂,加快了城镇化建设进程,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些打工致富者还热心支持家乡的公益事业建设,捐款修建村道、学校、卫生院等基础设施打架、赌博的现象几乎不见了,农村社会更加安宁稳定了。

   三、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宁化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转移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缺技术缺技能的现象普遍存在,难以适应劳务市场的需要。二是劳务信息网络还不健全,外出打工大多处于无序状态。三是在计划生育管理、基层组织建设、农村老人赡养、外出务工人员的权益保障及进城务工人员的户籍管理、子女就学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有待有关部门妥善解决。四是工作发展不平衡,有的村,主要劳力走光了,土地耕种不过来。有的村,大批的富余劳力还呆在家里闲着。

   几点建议:

   1、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一大措施。县、乡党委要把劳动力转移工作当作一项产业来抓,切实加强领导。做到党政工作日程上有位置、有研究、有部署、有检查、有领导分管、有专人负责,使这项工作在党委领导下,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当前应下大力气健全劳务输出管理服务机制,加强就业指导,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尽快走出无序的盲区,做到有序转移,健康发展。

   2、要

从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着手,根据劳务市场用工需求,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岗前、岗中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竞争能力,便他们逐步形成一支打得出去,干得下来,素质高、本领强的劳动大军。

   3、要加强劳务信息网络建设。县乡财政应拨出专款购置计算机网络设备,并配备熟练的网络管理人员,尽快实现县乡联网。逐步健全完善县劳动力转移派遣服务公司、乡劳动力转移指导站等劳动力转移中介组织,就包括劳动力资源信息、就业信息、市场需求信息、培训信息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社会化服务、使其在引导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4、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抓紧制定和完善进城务工农民权益保护、养老就医、子女就学、户籍管理等相关法律、政策,为进城务工农民创造一个平等的、宽松的就业环境,使他们能安心无忧地为城市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客观需要。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近日,围绕“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主题,我们深入乡镇、农村,对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分析报告如下:

一、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

新乐市总面积525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160个行政村,总人口44.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2241人,农村劳动力180875个,其中男劳力91023人,女劳力89852人,农村富余劳动力61102人。从分乡镇看,非农产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比重高的主要集中在市区周围,街道办事处占58.7%,而偏远乡镇则较低,如东王镇仅占26.5%;从产业分组看,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在农村劳动力中仍居多数。2002年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62.2%,专门从事非农产业劳动力占38.8%,其中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为19.8%;从文化程度看,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1.2%,小学程度为19.5%,初中程度为45.3%,高中程度为29.9%,中专程度为2.8%,大专及以上程度为1.3%。

二、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和特点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依照以下途径从边际效益低的区域,流向边际效益高的区域。

1、依托自然优势向多种经营转移。我市农民立足比较优势和市场需求,结合市委、政府提出的“三种、两养、一绿”农业结构调整重点,从事西瓜、花生、蔬菜种植、奶牛、生猪养殖和林业

绿化等特色高效农业,通过对邯邰、东王、承安、马头铺四乡镇的调查,通过此途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约4.8万多人。

2、依托资源、传统技术、经济基础和广泛的社会联系向工业转移。新化、国人啤酒、国人环保、久乐、华宝等优势骨干企业规模效益的提高,协神板材、正莫石雕、木村电热毯、大岳印刷、邯邰食品加工等各具特色的乡镇工业小区的壮大,给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6万多个就业岗位,我市农民紧紧抓住这一就业机会,实现了向工业的规模转移、块状转移。

3、依托城市、乡镇,向商业、饮食等服务业转移。我市农民立足区位优势、自然条件优势和现有服务业基础,紧紧抓住全省发展大旅游和石家庄建设华北商埠的机遇,积极从事商业、饮食旅游等服务业,他们自找门路,自主开拓,自主发展,或开店经商,或设摊服务,形式不一,各具特色。同时适应市场需求新变化,积极从事金融保险、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进一步开拓他们在服务业的发展空间。

4、依托技术专长,向建筑、理发、美容等行业转移。一些有一技之长的农民瞄准城镇人员聚集多、市场容量大等特点,以追求多业务量、高创收额为目的,凭借自己建筑、剪裁缝纫、理发美容、修车、修表、家电维修等方面技术专长,进城进镇经营,实现向非农产业转移。

从目前情况看,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概括起来有以下一些特点:

1、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大部分保留了土地承包经营权,从事兼业经营。通过对马头铺、邯邰、东王三镇的调查,2002年脱离土地长期在外从事非农业的劳力占转移劳力的12.1%,保留责任田或口粮田经营的占89.9%。其中:以农为主、兼营非农产业的约为32%;以非农产业为主,兼营农业的45%;其余的为农非各半。全家脱离土地在外的只占劳力转移总户数6.6%,即93.4%的农户仍在农村。

2、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利用优势、多业并举,全面转移。具体讲,第三产业发展最快,转入的劳动力最多。第二产业中,建筑业转入的劳力较多,占第二产业转入劳力总数的60%。

3、农村劳动力转移以本地转移为主。从目前转移农村劳动力流动范围看,大部分还是在较小范围内低层次的转移。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70%以上在新乐市范围内,21%以上在省内其他县市,向省外转移的比较少,仅占9%。

4、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较明显的区域特色。由于各乡镇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发展状况不同,农村劳动力转移愿望也不尽相同,协神乡乡镇企业发展较快,本地就业机会较多,就业成本较低,

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就地转移的特点,而较偏远的东王镇,由于距市区较远,农民人均收入较低,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是通过劳务输出。

5、农村转移出去的剩余劳动力大部分趋于稳定,再返回到农业的劳动力较少,形成了农村劳动力的彻底转移。主要原因是由于部分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在外打工一段时间,找到了比较适合自己的职业或行业,经济收入比较可观,经济基础稳定了,他们就想方设法转移户口,真正离开农村这块土地。这部分人转移出去了,形成了农村劳动力和非农业劳动力的同时减少。

三、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农村劳动力经过近十年的转移,农村劳动力配置不合理和浪费的现象得到好转,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第一产业的劳动力素质下降。农村劳动力素质本来就不高,近几年高文化素质劳动力和男劳动力大批转移到二、三产业,使第一产业劳动者力素质逐步下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由占总劳动力的43%已下降到34 %,男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由53.1%下降到33.8%,女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由46.9%上升到66.2%。这将极大地制约农业科技的推广普及,制约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反过来又限制农村劳动力的继续转移。

2、农村劳动力转移水平低。尽管2002年,我市非农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比重已达到38.8%,但农村劳动力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仍然偏高,第一产业仍然是农村劳动力就业主体;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大部分还是靠农民自发进行的,有组织的很少,这种转移方式成本高,风险大,存在着盲目性和不稳定性。

3、转移的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据调查,2002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文盲或半文盲占2%,小 学程度占23%,初中文化程度占60%,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5%。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占转移人数的25%,显然偏低,。

4、劳动力转移速度落后于产业结构变动速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显著上升,而劳动力就业结构相对产业增加值结构而言,存在严重滞后的现象,这样必然导致城市化进程滞后,同时使农村非农产业结构升级缓慢。

四、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1、农业内部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2002年我市农业劳动力112504人,占农村劳动力的62.2%。2002年我市年末实有耕地面积43万亩,农村人均1.39亩,每个劳动力平均耕地2.7亩;按复种指数174%计算,有耕地面积74.82

万亩,每个劳动力平均4.14亩,在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下,按每个劳动力可耕作13亩地计算,我市传统种植业只需劳动力5.75万人,而2002年我市传统种植业劳动力有11.25万人,这样我市剩余劳动力大约有5.5万人。

2、农业劳动效率提高,使农业劳动力产生相对剩余。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大量现代化机械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农业劳动效率逐步提高,在人均耕地资源日益减少的情况下,必然使农业劳动力产生相对剩余和绝对剩余。由此可见,今后仍面临着劳动率提高与剩余劳动力的矛盾。

3、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下降。一方面,随着技术进步,乡镇企业不断向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方向发展,出现了资金替代劳动的趋势,由外延扩大再生产转为内涵扩大再生产,企业正在走多产出,少增人或不增人甚至减人的路子,另一方面是部分乡镇企业规模小,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弱,经济效益差,职工从乡村企业获得的收入低。乡镇企业收入低,就又限制了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4、随着城市企业改制的完成,城市提供给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少。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下岗职工的增多,城市提供给农民的就业机会将会更少。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高文化素质的人才,而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下,今后很难在城市找到既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又能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就业机会。

5、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使农村劳动力对城市不能产生归属感。由于城市企业在用工制度上存在着对农民工的歧视,也由于农民工自身先天的不足,大多数人目前还难以谋取固定的工作,没有稳定的工作,就不会取得稳定的收入,就不会有维持城市生活的经济来源。大多数民工在城市里,主要从事城里人不愿干的最累、最脏和最苦的活,这些工作的报酬一般也都十分微薄,还不能完全靠这一点收入来维持整个家庭在城市的基本生活,另外,再加上心理上的自卑、观念上的守旧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等等,使民工难以对城市产生归属感。

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影响我市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1、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列入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规划。

要让农民富裕,就要减少农民,这已是不争的共识,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方针。农村城镇化是一个大的战略,农村劳动力输出和转移正是这样一个大的战略中的具体步骤,是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新型产业,是建设农村小康

的必由之路。我们应当从战略的高度去看待这个问题,从基础上去做好这项工作,把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和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同样去对待,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有序规范的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

2、加强对农民的文化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

要制定农村劳动力培训规划,开展以职业技能为重点的综合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应按照农民进城的就业结构和做工需求确定不同行业、工种、岗位的培训计划,在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开展政策法律知识、安全常识和公民道德规范培训。以适应劳动力就业竞争和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

3、加强信息化建设,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

应当根据人口规模、地域面积,给予适度的投入,建立能够适应本地区与外地区流动的上下沟通服务的硬件和软件基础设施,实现网络化服务和信息共享,使求职者可以顺利进行求职登记、用工登记,做好劳动力资源收集、信息发布、招工简章审批、失业、就业证件办理、企业空岗报告、下岗人员优惠窗口、招工备案和劳动合同签订、就业前培训、职工流动转移、劳动人事代理、社会保险交费等工作,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4、加强农业综合开发,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

在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多种因素限制的情况下,还要发挥农业内部的作用,加强农业综合开发。一是要大力发展高产、高质、高效农业,使农业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向适应市场要求,增加农民收入的农业结构转变。二是从实际出发,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特产品。三是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复种指数。复种指数每提高1%,就能增加相当于4300亩耕地,就能解决2000人的就业问题。这样做不仅解决了我市农村的进一步发展问题,还能解决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路。

5、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乡镇企业设在农村,距离农民最近,农民既是企业可靠的后备军,又是企业潜在的投资者。八十年代乡镇企业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面对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日益下降的局面,今后应从政策上给予更多的指导和扶持,减轻乡镇企业的负担;同时,在乡镇企业布局上,把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乡镇企业布局的相对集中,避免乡镇企业效益不高,占地多,污染严重的弊端,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提高其整体经济效益,发挥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

6、发挥小城镇的作用,提高农村人口的城镇化水平

农村城市化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所以,要抓好小城镇规划,增加投资,加速小城镇建设,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良好条件。从政策上鼓励农民自筹资金在城镇发展二、三产业,同时,改革目前的户籍制度,放宽农村人口迁入小城镇居住的限制,以此来提高农村人口的城镇化水平。

7、改革土地流转制度,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彻底转移

改革土地流转制度,就是要明确土地使用权的商品属性,允许农民在承包期内把土地使用权作为商品进行交换,在自愿基础上可以转让、转包、转租、甚至拍卖,促使已转移出去的土地向纯农业户集中,实现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同时进行土地制度改革,有组织、有领导地推进拍卖沙荒地的使用权,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

8、构建安全保障体系,保障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权益

由于自然或者社会的原因,劳动过程是有风险的。当前,我市农村劳动力安全保障体系很不完善,甚至在有些地方,农村劳动力在从业过程中的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应当尽快建立科学管理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预防事故的发生并防止从业环境对劳动者健康造成损害。

随着行政区划调整后城乡资源的有机整合,为我区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按照区政府的安排,我局抽调人员,先后深入到各乡镇、部分村队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和红果子工业园区,对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调研。比较全面地了解目前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基本情况、特点及存在问题。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惠农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总体情况及其特点

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自治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会议精神和《惠农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实施方案》确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目标任务,紧紧抓住行政区划调整的有利机遇,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把转移农村劳动力作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项根本举措,积极从引导、组织、政策等方面入手,着力培育和打造具有特色的“劳务经济”,为实现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空间。2004年,全区总人口2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6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 28 %。有农村劳动力3.2 万人,占农业人口的 57.2 %。在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的有1.9万人、从事第二产业的有0.58万人,第三产业的有0.72万人,分别占农村劳动力的59.3 %、18.2 %和 22.5 %。从目前的现状看,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仍占主体。而惠农区耕地面积约为23.3万亩,人均占有耕地较少,因此这部分劳动力是今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体。

从文化程度上看,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 10.5%,小学文化程度占18.5 %,初中文化程度占 47.7 %,高中文化程度占 20.8 %,中专文化程度占2.0 %,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 0.5%。

从农村劳动力转移行业结构上看,工业作为主导行业,比重为45 %,其他依次为批、零贸易餐饮服务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及其它行业,分别占25 %、15 %、 10 %、和5%。 2004年,全区共转移农村劳动力14207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 44.4 %,向外省输出农村劳动力1058人, 占3.3%;向省内输出4579人,占14.3%。 共培训农村劳动力2250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其中引导性培训1080人,占培训总人数的48%;技能性培训1170人,占52%。去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76元,增长12%。其中农民人均工资性纯收入达到96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27.6%,增长13.3%。劳务经济已经成为我区农民增收的“铁杆庄稼”。

从调查情况上看,惠农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部分

劳动力转移的态度较坚决,收入明显增加。2004年,转出去的农村劳动力(除一些季节性用工外)大多数没有重新返回农业的,基本上形成了彻底转移。主要是因为通过多年外出打工找到了比较适合自己的职业或行业,经济收入比从事农业的收入高,经济基础较稳定。去年农村劳动力转移14207万人,其中季节性工人7813人,(主要分布在脱水菜、建筑、枸杞等行业) ,年人均工资收入按2500元算,获得收入1953.2万元;长期工人6394人,主要分布在工业企业及服务性等行业,年人均工资收入按8000元算,计5115.2 万元,总计农民工获得工资性收入7068.4万元。

(二)青壮年劳动力是转移的主体。通过招工渠道转移的劳动力,年龄均在18--35岁之间;从事个体私营经济的,均是一些接受新事物快、商品意识强、有一定特长、年轻有文化的人,他们或有组织,或自发的从一产业转向二、三产业,有的搞农产品加工及运销,有的搞餐饮商贸服务,有的搞建筑装璜,一部分文化程度较低的到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或工业企业及其它行业打工。

(三)农业产业化带动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全区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 18家,其中销售收入超过500万元以上的达到7家。宁夏夏绿脱水菜集团公司、福民集团公司、礼和食品公司、绿宝食品工贸有限公司等10多家龙头企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达3500人。

(四)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领域不断拓宽。从劳动力转移后的就业领域看,有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和个体经营的,有进入工矿企业从事部分技术岗位的,有到建筑单位从事技工和普工的,有的在工矿企业从事体力劳动,还有的到枸杞种植集中的地方从事枸杞采摘。还有的从事家政服务、计算机服务、也有到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种植的原料基地从事种植业生产的。承包国营农场成片土地发展种植业等领域开辟了新的空间。如园艺镇现有58人从事家政服务,有48人通过电焊工培训后在电焊工服务方面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一些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到二矿农场承包亩土地种植脱水菜,雇用礼和乡的农民干活,农民从中获得的收入不菲。礼和乡部分种田能手通过在惠农监狱每户承包20—50亩不等的土地,从事种植业生产来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创收问题等等。由于转移领域的拓宽,使一些农村劳动力的特长和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创收渠道进一步拓宽。

(五)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整体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首先,“走出去”的愿望日益增强。尤其是一些青壮年劳动力,他们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

学习和掌握一些劳动技能难度较小,生活质量相对较高,生活方式丰富多彩的城市对他们有着巨大的诱惑力和吸引力,一旦有进入城市从事劳务输出的机会,他们总是跃跃欲试。其次,通过获得劳动技能向工厂、向城市转移的共识基本形成。相当一部分劳动力初次转移后,由于缺乏技术和劳动技能,单纯依靠出卖劳动力不仅劳动强度大、收入低,而且有时在用工单位受到一些不公正的待遇,使他们吸取了深刻的教训,迫切需要掌握相应的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来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因此,他们便通过各种渠道学到一定的技术、掌握一定的技能。第三,务工收入有了明显提高。据调查,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呈现出转移面越来越广、务工周期越来越长、收入越来越高的良好局面。比如在庙台、尾闸、礼和以及燕子墩的一些村队,过去只有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而女性劳动力大多在家务农,现在女性劳动力也就近到周边的脱水菜厂和种植集中区打零工,获得了较好的收入。有的村队在用工高峰期间整个队都见不到闲人在家。又如,前几年农村劳动力有相当一部分利用农闲季节出去务工,全年务工超过半年的不足30%。而近年来有60%左右的农民则把外出务工作为主业,而把务农作为副业,全年大部分时间在外务工,除冬季和夏收外,基本以务工为主,务工收入自然也就比以前增加了许多。

二、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做法

(一)加强组织协调

加强部门与乡镇之间的密切配合协调工作,重点抓好劳动力的定向转移,协调好乡镇、有关部门和各用工单位之间的关系,采取乡镇或一个村向一个或几个用工单位定向转移劳动力的办法,促进了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提高转移的稳定性。

(二)切实做好宣传工作

近年来通过各乡镇及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地宣传劳动力转移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到村队,进行思想教育和宣传动员工作,教育和引导广大农民转变就业、生产、生活和消费等观念,打破盯着土地不放的思想,积极走出农村、离开土地,进城市、进工厂从事非农产业和劳务输出,主动地把自己由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和城市居民,使劳动力转移实现实质性的转移。营造了一个关心、支持、积极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良好社会环境和氛围

(三)开展转移培训,提高了农民工的就业竞争能力

为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和整体素质,积极发挥各培训基地、职业学校及社会办学资源的作用,加强对农村

劳动力的培训工作。一是把培训与就业挂钩。建立起学习、考核、发证、上岗等一系列管理机制。各类培训学校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教学改革,探索“适应市场、依靠社会、服务经济、联合办学、开拓发展”的办学路子。2004年全区各培训学校培训的农村劳动力14207 人,其中 80 %以上实现了上岗就业。二是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挂钩。近年来我们对参加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农民工培训后及时同技能鉴定部门联系进行鉴定,鉴定合格的发给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

(四)拓宽就业渠道,广泛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

我区在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同时,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努力拓宽就地转移的渠道和容量。一是在农村工业化中培育新裁体。据统计,2004年全区乡镇企业发展到2283家,吸纳农村劳动力10323人。二是在农业产业化中开辟新渠道。在重点龙头企业扶持上,筛选出规模较大、效益较好、辐射能力较强、发展前景较好的龙头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有2家企业被确定为省级龙头企业,就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达1000多人,其中70%以上是当地农民。据统计,全区私营企业发展到 396 家,从业人员达7738人。个体工商户1867 户,从业人员3754人。

三、当前转移农村劳动力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识不足观念陈旧,影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步伐。一方面各级领导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行政区划调整后有人认为城市经济占主导地位,农村经济在全区经济中所占比例不大,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城市经济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只要过得去就行,有的认为推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应该慢慢来。另一方面,农民的就业观念比较陈旧。有的农民虽然已经转移到二三产业,却把土地作为退路,作为一种就业和生活的保障手段;有的把承包的土地当作一份福利,“脚踩两只船”,既从事非农产业,又经营农业,这虽然增加了抗御风险的能力,却抑制了土地的流转和集中。加之有些用工单位对农民工的切身利益如养老、医疗、工伤等保险不能妥善地解决,致使有些农民宁肯在家受穷也不愿轻易离开土地。这些都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二)劳动力供给与市场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从产业结构上看,加入WTO以后对农业的冲击会很大,第一产业的就业机会将大幅减少。近年来全区农林牧渔业传统行业的从业人员,呈现减少态势。从劳动力知识和技能结构来看,农民工及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程度、技术水平偏低,就业竞争力明显下降。在文化水平方面,70%以上的岗

位要求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在技术水平方面,80%的岗位需要达到初级以上水平,60%的岗位需要熟练工人。而惠农区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 0.5%;高中(中专)学历占22.8%;初中以下学历占76.7%。虽然有些农村劳动力掌握了一些简单的职业技能,但90%以上没有职业资格证书。

(三)相关政策制度不健全,管理服务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转移农村劳动力是一项新举措,现有的政策法规还无法解决进城务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其一,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没有明确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因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强制性措施和手段差,刚性不足。用人单位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不为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现象普遍存在。其二,对农村劳动力的管理还存在“缺位”现象。从总体情况看,国家对农民进城和外来民工的管理和服务在政策上还没有统一的、战略性的对策。当地政府在管理体制和管理观念上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在管理体制上,没有统一专业的归口管理机构对农民工就业保障进行宏观调控、规划和协调。目前承担农民工管理职责的有农业、公安、工商、劳动保障、等部门,由于在管理职能上混合交织,难免出现或争权夺利,或推委扯皮的现象,难以形成合力。在管理观念上也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的意识,许多必要的服务跟不上。据调查,在全区农村劳动力中,真正闲呆在家里无事可做的青年农民不足2%,但由于缺乏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统一组织和指导,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规划和调节,以及劳动力转移的组织、服务滞后,劳动就业信息的采集、发布不够全面、准确、及时等各种原因,导致现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处于无序流动状态。。

(四)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全,农村劳动力市场覆盖面窄,运行质量不高。近年来,经过积极运作,政府按照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的要求,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劳动力市场的硬件建设,使城镇形成了覆盖面较广的劳动力市场网络。相比之下,在农村目前尚未建成一个配套完善、规模相当的劳动力就业专业市场。而且农村劳动力转移信息网络比较薄弱,信息服务滞后,运行效率低,效果差,导致劳动力供需双方不能得到及时、快捷的用工服务。同时农村劳动力培训的面不够广,培训内容相对单一,培训的实用性还不够强。

(五)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布局不合理,吸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岗位不足。近年来,惠农区乡镇企业发展缓慢,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经营程度较差,严重制

约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一是企业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弱。在全区农产品加工企业中,年销售收入过千万元的企业只有8多家,而直接面对农民的种植业和养殖业方面的企业,不论是规模还是数量上,都显得过小、过少,缺乏带动农民致富的能力。三是农产品加工程度和档次较低,科技含量和竞争力不高。另外,农业的标准化生产刚刚起步,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较弱。

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和建议

为了进一步强化措施,规范运作,有组织、有目的、有方向的转移农村劳动力,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确保《惠农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实施方案》中确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目标的顺利实现,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充分提高认识,继续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开发就业工作的力度。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沟通城乡经济和培育要素市场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和提高农民基本生活水平的根本措施,也是事关全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各级政府要在思想上把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纳入经济发展日常管理工作中,通过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各种灵活多样的形式,大力宣传实行城乡统筹就业、发展劳务经济的客观必然性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要积极引导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制订积极政策扩大就业空间。实践证明,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工作重心应该是向农村的加工业、商贸服务业和第三产业。一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重点围绕种植业、枸杞业和畜牧业抓好龙头企业的建设,拉长产业链条,为农民争取更大的就业空间和利润空间。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解决好“瓶颈”问题。一方面,可参照国家和其它省市的做法,设立“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切实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指导和调控。另一方面,建立龙头企业发展基金,落实有关税收优惠政策,调动全社会参与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积极性,促进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为经济振兴和农村劳动力就业搭建稳固的平台。二要加强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把基地建设、主导产业的形成与龙头企业的发展密切结合起来,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专业村、专业镇和专业经济带。引导农户按照龙头企业和国际市场的标准进行原料生产,加快发展优质专用和无公害农产品,

实现基地建设的区域化、专业化和农产品的标准化,以此带动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三要搞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四要在完善其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多在服务上下功夫。政府要在政策、资金、技术上给予必要的扶持,更重要的是要按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要求,使其向自愿互利、自我管理、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目标转变,以适应产业化经营和市场化发展的客观需要。要继续规范乡镇企业,利用多年以来积累的经营经验,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使之成为农村产业化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和消化安置农村劳动力的重要基地。

(三)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提高农民工的整体素质。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把农民工转移培训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制定专门的培训计划,提高农民工的整体素质。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由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根据用人单位的用工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各种技能的培训。一是搞好岗位技能培训。采取政府组织、企业牵头的方式组织好进城、进企业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开展上岗前和岗位上的技能培训,使每个务工劳动力都能掌握1—2项生产技能,增强适应企业生产需要的能力。二是搞好专业技术培训。以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和下岗职工技术培训中心为基地,大力推广"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根据不同企业对劳动力技能的不同要求,对农村劳动力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强的专业技术和岗位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和市场就业竞争能力。三是搞好劳动力的培训服务。要针对劳动力转移的不同需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创办劳动力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对农村劳动力开展多形式、多领域的岗位技能和职业技术教育。

(四)建立统一、有力的归口管理协调机构,强化管理服务功能。政府应建立规范统一的、跨部门(行业)的、职责明确、保障有力的归口管理议事机构,融协调、管理、服务、教育培训为一体,实行长效管理,负责研究制定农民流动的管理政策,加强宏观调控,加大对农民工的管理和服务力度,研究解决农民工管理服务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五)多渠道宽领域地转移农村劳动力

一是实施走出去战略。把农村劳动力向本市外输出作为转移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巩固和发展现有的劳务输出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和建设新的转移输出基地,密切与输出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联系,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服务和保障体系,使农村劳动力转移转移工作有较大突破。二是实施工业化带动战略。积极

推进工业强区战略,通过壮大传统工业,发展新兴产业,着力打造工业发展平台,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来不断开拓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为劳动力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带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三是实施城市化带动战略。以行政区划调整为契机,加快建立以滨河新区为中心,以小城镇为配套的城镇体系,增强城镇吸纳工业、个体私营经济和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更好地吸引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和劳动力需求多的地方转移。

(六)完善劳动力市场

积极争取自治区立项投资,规划建设一个设施比较完备,功能比较齐全的农村劳动力专业市场并投入使用,使之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专业场所,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对每个乡镇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办公室,要调配出专门的办公用房、配备相应的设备,做到有办公用房、有设备、有专人负责。同时在每个村要设立1—2名劳动力转移服务信息员,由区政府每年补助500元的报酬。

(七)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力量,切实加大执法力度,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一是要充实强化劳动保障执法监察队伍。劳动保障行政主管部门授权劳动保障执法监察队行使行政职能,专职负责劳动保障领域各类违法违章案件的查处和矛盾纠纷,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二是劳动保障部门要督促用人单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确保农民工享受就业期间的养老、医疗和工伤保险待遇。三是劳动保障执法监察队对农民工工资的发放情况进行督查,对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的用工单位,要公开曝光并依法追究其责任,切实维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八)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实现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

鼓励农民搞好土地流转,在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的基础上,鼓励农民,特别是进城或离乡农民通过转包、转让、租赁、入股等多种形式,对土地的经营权实行流转,加快土地向种田能手、经营大户和加工企业集中,不断提高土地的集约化水平。通过加快土地集约化经营步伐,更多地解放农村劳动力,使他们走出农村,向城市、工厂实现规模转移。

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现阶段促进农民增收,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最近,我们对上饶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并就如何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特点

上饶是一

个农业大市,全市人口657.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41.4万人,农村劳动力255.8万人。据测算,全市农村劳动力实际需求量约在70万人左右,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0.4%。2004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为13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1.7%。

通过调查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以下特点:

l、在转移渠道上,以自发转移为主,盲目性和无序性比较大。目前,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组织化程度较低,大部分仍然是以血缘、地缘、人缘关系为纽带,“亲帮亲”、“邻靠邻”,结伴而行。通过各类职业技术学校、中介机构及政府有关部门组织输出的比例很小。

2、在转移形式上,以临时转移为主,缺乏持久稳定性。相当部分农村劳动力都没有长久离乡别土的打算,对外出到哪里干什么没有明确目的和固定的场所,还有为数不少的农村劳力,除农闲务工外,农忙季节仍返乡从事农业生产,具有“务工”和“务农”的兼业性。

3、在区域分布上,以省外输出为主,就地转移数量较少。目前除部分农村劳动力向县内非农产业转移外,大多数集中在浙江、广东、福建、江苏等东南沿海的城镇,跨省异地转移劳力为107万人,占外出劳力比例的81.4%。

4、在整体素质上,以低层次为主,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较低。据统计,2004年农村外出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1.2%,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8.8%;同时,职业技能较低,大多数农民工没有经过劳动技能培训,缺乏一技之长。

5、在转移行业上,以苦险行业为主,收入和待遇较低。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管理型占3.5%、技能型的占28.7%,从事体力劳动型的最多,达89.5万人,占67.8%,而且主要集中在当地人不愿从事的苦、险、脏、累行业工作,收入和待遇相对较低。

二、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

l、受文化、技能素质偏低的影响,向外转移出路窄。据了解,现在企业用工在劳动技能方面,80%以上的岗位需要达到初级工以上水平,其中13%的岗位需要中级工的资格。因而在劳动力就业方面,一方面是大量农民工进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是相当部分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员工出现招工难现象。大部分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由于缺乏文化基础和职业技能而只能从事一些简单劳动,在诸如建筑、运输、保洁、搬运等行业从事粗重工种的体力劳动,致使外出务工的路子很窄。

&

nbsp;2、受服务体系不完善的影响,有序转移规模小。目前,农村劳动力市场发育滞缓,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劳务信息网络尚未健全,缺少统一开放、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在提供信息、就业培训等方面,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村劳动力的择业需求,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多处于自发、无序、零散的转移状态,没有形成有组织、大规模的劳动力有序转移格局。

3、受经济发展滞后的影响,就地转移空间小。就上饶市的农业自然资源禀赋和当前经济发展水平而言,承载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一是农业本身容纳空间小。目前农村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仅1.68亩,且呈逐年下降趋势,随着农业集约经营的不断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业吸纳劳动力的容量会进一步缩小。二是第二产业转移空间小。由于工业基础薄弱,企业数量和规模偏小,因而吸纳本地劳动力数量不多,同时,由于相当部分企业工资待遇没有外地高,条件没有沿海地区企业好,因而农民不愿在本地企业务工。三是第三产业转移空间小。由于城镇化水平低,城镇经济集聚效益不明显,很多城镇是“有城镇,无经济”,使得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第三产业转移受到了很大阻碍。  同时由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的下岗职工大都转移到了第三产业,城镇劳动力也存在过剩现象,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第三产业就业机会就更少。

4、受政策体制的影响,稳定转移难度大。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目前虽然有所改革,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劳动力流入城镇,在现行户籍制度的约束下,进城农民在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等待遇上仍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部分地方为了保护本地劳动力就业,实行了对外来劳动力就业的各种不合理的限制政策,提高了进城农民的就业门槛,致使相当部分的农村劳动力不能长期在城镇稳定就业,在城镇干几年后又回流到农村。

5、受多头管理、职能重叠的影响,各级推动合力小。目前,政府有很多部门在抓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如农业、扶贫、劳动就业、妇联、团委、教育、科技部门等。亟待建立一个权威性、综合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管理机构。

三、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若干对策

1、强化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创办职业技术学校,使未能考入高中的绝大部分农村初中毕业生都能接受职业技术教育。进一步深化农村

教育体制改革,调整农村教育结构和办学思路,推行素质教育,在农村高中教育阶段,增设职业技能教育课程。对农村初中生和高中生,在毕业前进行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进一步组织实施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统筹制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规划,加大“阳光工程”资金投入,在积极争取并切实用好上级补助资金的基础上,政府要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安排农村劳动力培训专项资金,保证培训工作正常开展。积极推行订单定向培训,由培训机构“制单”,用人单位“订单”,政府“买单”,使农村劳动力能够得到较为普遍的培训,掌握1—2项职业技能。要创新培训机制,引导和支持现有职业教育机构、就业中心和各类社会培训机构,主动与市场接轨,与用人单位协作,增设短期专业技能培训班,定向培训劳务市场急需的技术工人,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时效性。建立校校联办机制,实现师资、设施等培训资源的互通共享,提高培训的组织化、规模化程度。建立部门推动机制,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分块负责,牵头抓好不同内容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实行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拓宽培训专业,规范技术等级鉴定程序,提高办证效率,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具有一技之长并拥有全国通用的技术等级证书、特种作业证书和上岗证,增强农村劳动力就业竞争力。

2、完善服务,不断做大劳务输出产业。建立覆盖城乡的劳动力供需信息网络和用工信息预.测预报体系,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求职愿望、培训情况、就业去向等问题的摸底调查和登记建档,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完善空岗报备制度,充分发挥信息发布系统的导向作用,推动劳务输出有序进行。按照“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要求,建立集求职登记、信息发布、就业培训、职业介绍、法律咨询和权益保护等服务为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实行城乡就业统筹管理。大力培育各类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重点扶持一批有实力、有信誉、有规模的劳务输出龙头机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化。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规范劳动力市场管理,依法清理非法职介机构,从严处理各种欺诈行为,保障劳动力市场正常高效运作。坚持市场配置与政府引导相结合,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农村劳务输出,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市、跨省转移协调机构,加强区域劳务协作,定期不定期开展农村劳务现场供需交流活动,促成地区间、城乡间劳务供需双方有效对接。完善管理服务机制,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跟

踪管理服务,劳动力输出量较大的地方应在劳动力转移较集中的地方设立服务机构,加强对外出劳动力的服务和管理。搞好外出人员的计划生育,解决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困难,提供劳动纠纷的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建立各种类型的劳务专业协会,提高外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村劳动力流入地政府要把农民工及其所携家属的治安管理、计划生育、子女上学、劳动就业等,列入有关部门和社区的管理责任范围,并将相应的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严禁向用工企业和农民工摊派,切实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

3、加快发展,着力扩大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空间和容量。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强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农业主导产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最大限度吸纳农村劳动力,加快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化。实施工业化发展战略,大力扶持做强具有相对优势的工业支柱产业,加快特色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积极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充分发挥其大量吸纳本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充分利用现有的工业园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园区企业开工率、投产率,增强工业园区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积极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主动帮助回乡创业者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扶持他们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吸纳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劳动力转移的良性互动。加快城镇化进程,繁荣第三产业,不断拓展就地转移空间。以城镇发展中的征地安置为契机,科学规划,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住宅向小区集中”,促进一部分有条件的农民走向市民化。全面推进小城镇建设,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各类专业市场建设,培育形成一批产业发达、人气聚集、市场繁荣、环境优美的小城镇,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搭建平台。加快城镇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带动如家政服务、社区服务、商品零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强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

4、创新制度,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取消城镇用人单位对农民工的歧视性使用制度。加大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执法监察力度,清理对农民工的不合理收费,简化外出务工就业手续,建立健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有效机制。积极推进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稳妥推进以农户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探索建立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制度,促进耕地逐步向种田大户、农业龙头企业生产基地集中,让更多的农民能够从农村转移

出来。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降低农民进城就业落户的门槛。凡在城镇有固定居住场所或稳定生活来源的农民,允许落户转为城镇居民,实行属地登记制度,纳入社区管理范畴。

5、齐抓共管,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一个统一、综合、有一定权威的专门机构。机构主要职责是掌握各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制定农村劳动力转移计划,解决劳动力转移中各种问题。同时,协调、指导负责劳动力转移工作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确保能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逐步形成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农民自主流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良性态势,促进农村劳动力有组织、有秩序的转移。建立责任明确的考核体系。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列入重要议事B.程,明确工作目标,制订工作规划,落实目标责任制,狠抓工作落实。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纳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工作目标考核体系,量化考核指标,由各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机构负责将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并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督查考核,兑现奖惩,确保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搞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发展好农村劳务产业,对于解决好当前“三农”问题,农民就业和农民增收问题意义十分重大。为了给县委、县政府制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政策提供可靠依据,县统计局组织专人对全县24个乡镇,280个村的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并由此引发了一些思考。

 一、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

 1、截止到2003年末,全县农村总人口54.4万人。农村劳动力24.88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45.7%;农村剩余劳动力10.4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41.8%;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7.7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31%,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74.2%。

 2、农村劳动力文化构成:小学32.9%,中学61.1%,高中及以上6%;年龄构成:18—23岁15.6%,24—30岁占22.8%,31—45岁占33.6%,46岁以上28%;性别构成:男劳力57.2%,女劳力42.8%。

 3、劳动力转移去向:去国外157人,去省外的2.35万人(主要在哈尔滨、长春、秦皇岛、山海关、北京、天津等地),两者占转移劳动力的30.4%。其余的69.6%(5.37万人)均在省内(主要分布在沈阳、锦州、葫芦岛及县内)。劳动力转移行业:从事第一产业的1.14万人,占转移劳动力的14.7%;从事第二产业的3.64万人,占转移劳动力的47.2%,绝大部分从事建筑业;从事第三产业的2.94万人,占转移劳动力的38.1%。劳动力转移的组织:通过有关组织转移的人数仅为0.82万人,仅占转移人

数的10.6%。

 4、据初步统计,全县转移劳动力全年劳务总收入3.86亿元,农村人均劳务收入710元。劳务总收入占全县GDP比重9.75%,人均劳务收入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3.91%。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点

 1、我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潜力还很大。我县是一个“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农业县,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03亩,从事大田生产仅需10万人左右,随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这个数字还要减少。预计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一、两年内将达到15万人,农村转移的劳动力人数也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将达到甚至超过10万人。

 2、从转移的行业看,建筑业、工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是当前我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也是今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主要转移行业。

 3、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成为我县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从调查的数据上看,非农产业劳务收入成为许多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劳务输出成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劳动力转移明显提高了外出打工者家庭的现金收入和生活质量,每个外出务工者每年至少可以寄回现金4000—8000元不等,大部分农民把务工收入用来修房造屋、购买电器、通讯设备及农用车,以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可以说“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外出一片,带富一方”的可喜局面正在全县出现。

 4、 我县的劳动力转移已完成从以农为主的兼业式到以非农为主的专业式的转变。前几年虽然劳务输出给很多农户带来了丰富的收入,但由于传统思想和各种客观因素制约,大部分农民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以农为主,只是在农闲时外出务工。而现在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生产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劳务收入在农民收入中比重的迅速提高,大部分农户都是老人、妇女、儿童在家留守照看土地,而青壮年则是全部外出打工挣现金,专职从事非农产业。

 三、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1、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一方面表现为文化素质偏低,大部分都是小学初中文化,小学初中文化占了94%。;另一方面表现为劳动技能低,真正有一技之长的劳动力不多。据调查剩余劳动力中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仅占1.4%,劳动力素质低在劳动力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中对择业范围的影响更加明显。

 2、外出打工人员工资没保障。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农民工工资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但外出打工人员辛苦一大年,但最后却拿不到工资的现象仍屡有发生。

 3、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与城镇下岗人员、待业人员急剧增加存在矛盾,城镇给农民进城就业的机会相对减

少,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4、劳务市场不健全。目前我县的劳动力转移多是自发性的,无序的流动,有组织的输出比重很小,仅占10.6%。外出务工主要靠亲帮亲、友帮友,以地缘和血缘关系为纽带。这种自发组织形成的输出分布零散、影响范围小、发展后劲不足,造成了劳力就业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

 四、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1、加速城市化进程,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二、三产业就业机会。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更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手段。

 2、大力发展我县民营经济,尤其是个体私营经济,给农民以更广阔的转移空间。民营经济,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是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载体。

 3、建立和健全就业服务体系,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保障。一是要建立和完善职业介绍机构,形成以县职业介绍所为依托的县乡村三级劳动力服务网络。二是为了适应就业形势的需要,要搞好对转移劳动力有针对性的培训,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就业需要,既要有岗前培训,也要有技能和素质培训,力争使每个劳动力掌握至少一门实用技术,增强农民就业适应能力。同时要切实搞好九年制义务教育,提高农村后续劳动力的文化素质。

 4、围绕“一主三化”,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多层次全方位开辟劳动力就业渠道。农业产业化经营一头连农户,一头连市场,即带动了农业,又带动工副业、运输业、信息业等,涉及面非常大,能吸纳大量的劳动力。同时这一渠道比其它渠道转移劳动力更直接、更现实、更易于被农民接受。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与思考

区“三服务”第一工作组

近年来,我区由于农业结构的调整、生产技术的进步以及土地开发征用等原因,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三农”问题中的一个重大课题而受到社会关注。切实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输出工作,已经成为当前我区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现状和特点

区委、区政府一直对劳动力转移工作高度重视,在加快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把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发就业岗位、组织培训、推荐上岗、政策扶持等办法,进一步加大了劳动力转移的力度。各街镇党委政府和劳动保障部门根据区委、区政府的部署,以劳动力对接为重点,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对缓解农村就业矛盾、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据调查,从2001年到2003年,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总人数已达27535人。(详见下表)

年份 转移人数 增长占当年GDP比重 增长

2001 6932 12% 5% 2%

2002 8867 28% 7% 4%

2003 11736 32% 9% 2%

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组织程度不断提高。2003年,全区劳动力转移人数比2001年将近翻了一番。取得这样的成果,一方面得益于我区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加快地区经济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不断强化了对劳动力转移工作的组织领导,改变了过去农村劳动力零散外出、单打独斗的局面,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二是省外转移的比重逐年下降。我们对2001-2003年全区到省外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进行了初步统计,发现到省外务工人数在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数中的比重逐年下降,其中:2001年为13.4%,2002年为10.2%,2003年为9.7%。调查中,多数到省外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反映,到省外就业,特别是到南方和沿海地区就业,看起来收入是要高一些,但扣除房屋租赁费、交通费和日常生活开支,实际收入并不比在当地就业高多少,而且在当地就业还可以兼顾到家庭。这其实也就是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愿远离家乡外出务工的根本原因。

三是逐步趋向稳定性转移。过去,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多为生活所迫,或是为解决临时性的经济困难,什么脏活、苦活、累活都干,但赚到足够的钱后就返乡,因此在外工作的时间往往不会很长,就业的稳定性也不高。现在外出务工,已经由解决生活困难逐步向提高生活质量转变,特别是有一技之长的农村劳动力,往往会选择自己比较适合的工作,工作的稳定性比较高。据调查,目前已经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中,外出务工2年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已占总人数的50%。

二、当前影响我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矛盾

劳动力转移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调查中我们发现,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面临三个方面的突出矛盾。

一是剧增的剩余劳力人数与就业岗位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已经上升到历史最高水平,据初步统计,全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已经超过5万人。与此相比,通过各种途径寻找的就业岗位和项目带动的新增就业岗位,还远远达不到这个数字。随着征地拆迁面积的扩大,还会新增更多的剩余劳力,这使得农村劳动力供求矛盾十分突出。

二是过高的就业愿望与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就业技能单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普遍存在的“先天不足

”。但是多数农村劳动力对此认识不足,并没有因此而降低择业标准,在就业待遇、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地点等方面有不少特殊要求,都想工资待遇高一些、工作时间短一些、工作单位近一些。而事实上,由于务工人员过剩,不少单位在选择用工时往往在年龄、文凭、技能等方面都设置了一定的门槛,这也使得在“有人无岗”的同时,也存在“有岗无人”的问题。不仅45周岁以上的男同志、40周岁以上的女同志难就业,即使男的40周岁、女的35周岁以上也已经很难实现就业。

三是岗位的区内消化与外来竞争之间的矛盾。虽然近几年来我区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纳劳动力的空间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拓展,但是劳动力市场是开放的市场,外来劳力的涌入和社会劳务中介组织的介入,把本来就不太大的“蛋糕”又切成了几块。对用人单位来说,老实、年轻、肯吃苦是他们选择用人的主要标准,外来劳动力在这些方面往往要比本地劳动力有优势。据调查,在我区用工市场中,外来劳动力占总用工人数的40%,这也大大减少了本地区劳动力的就业机会。

三、加快我区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几点建议

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定之基。切实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不仅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也是实践“三个代表”、加快发展、提前实现“两个率先”的必然要求。我们认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重点要加强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网络,完善基础工作

政府在加快劳动力转移、促进就业方面起主导作用。加强各级党委、政府对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宏观规划和指导,不断提高组织程度,是我区劳动力转移工作能否取得实效的重要前提。这两年,也正是由于区委、区政府的精心组织,才使得劳动力转移工作每年都再上了一个新台阶。仅2003年,全区就开发就业岗位10483个,实现征地拆迁劳动力就业5816人次。在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剧增的形势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已经不能仅仅依靠劳动部门唱“独角戏”了,必须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因素,形成自上而下的工作网络和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

一是成立劳动力资源开发联席会。最近,区委、区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输出的意见》中提出,要成立全区劳动力资源开发联席会。我们感到,这是我区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有力之举,为我区开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新局面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各街镇也应当建立相应的组织,从而保证党委、政府始终与用人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掌握用人动态。

二是建好村和

社区劳动服务站。要利用村和社区劳动服务站挂牌的契机,按照“一人一机一室”的要求,加强劳动服务站建设,特别是做好信息员的选拔,充实工作力量,从而建立和完善区、街、村(社区)三级劳动保障工作体系。

三是加强劳动信息管理。充分利用全区劳动力资源调查的工作成果,进一步完善农村劳动力档案的建设,通过计算机对农村劳动力实行动态管理。与此同时,要加强用工信息管理,同本地企业建立长期的联系,及时掌握企业的用工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归档管理;对新引进的企业要提前介入,做好服务工作,实现“订单式”就业。

(二)强化就业培训,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技能

就业培训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保证。通过培训使农村劳动力掌握一定的技能,才能提高其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和就业对接成功率。没有技能,再多的就业信息、再好的就业岗位也只能“望洋兴叹”。从当前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情况来看,还存在着对培训重要性认识不足、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培训后对接成效不明显等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必须不断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力求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要与转变就业观念相结合。之所以有些富余劳力一直找不到工作,很大程度上还是思想观念不够解放。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的群众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认为自己年轻,又有一技之长,要求从事的工作既轻松待遇又高;有的群众对从事保洁等“苦力活”有歧视的心理,宁可在家无所事事,也不愿出去“丢人现眼”。这就要求我们在培训中把转变择业观念作为重要内容,加强教育和引导,通过一些典型人物、典型事例的宣传,促使其转变就业观念。二是要与岗位需求相结合。农村劳动力通过培训领取就业证,这只是就业培训的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开展技能培训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掌握一定的从业技能,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站稳脚根。因此,对农村劳动力开展就业培训时必须结合企业的用工需求,合理、科学地设置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走出为培训而培训的误区,不断提高培训的实效性。三是要与整合地区资源相结合。在调查中,基层普遍反映培训工作压力很大,特别是培训经费的筹措和培训师资、培训场地的选择比较难。面对越来越重的培训任务,必须充分发挥驻区企业培训中心多、职业中学多、高校多的资源优势,加强资源整合,在各级劳动部门的统一协调下,把培训工作延伸到龙头企业和高校。

(三)善于捕捉信息,丰富对接活动,提高工作

成效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市场是开放的,也是竞争的。因此,能否在第一时间里捕捉和把握就业信息,是做好农村劳动力对接工作的关键。近两年来,我区八卦洲、尧化、靖安、栖霞等街镇农村劳动力对接工作成效比较显著,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善于捕捉和把握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如栖霞街道钱家渡村为收集就业信息,做到了“哪里有岗位信息,村干部就往哪里跑”。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要灵活多样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招聘活动。以往举办就业招聘会,岗位求多、品种求全,往往是场面壮观,但效果不佳。不少应聘者明知不符合岗位要求,但又怕错过机会,不得不挤进招聘会现场。我们感到就业招聘会一定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根据工种的不同,可以分别举办保洁员招聘会、驾驶员招聘会、技术工招聘会;根据文化水平和年龄层次的不同,可以分别举办农村青年就业招聘会、农村劳力就业招聘会等;根据性别不同,也可以分别举办招聘会。这样既可以缩小规模,减轻组织单位的负担,同时也可以增强招聘会的针对性,提高就业成功率。要以质量和信誉取得用人单位的信任。农村劳动力由于总量很大,就业竞争中处于买方市场。加强对已输出劳力的后续管理,以信誉、美誉获得用人单位信任,对实现农村劳动力成功对接也至关重要。对劳动力转移人数比较集中的用工单位,应当建立用人信息跟踪回访制度,定期进行走访,征求用人单位对录用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建立良好的信誉,密切与用人单位的联系。

(四)完善工作机制,实施跟踪检查,扩大工作成果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项民心工程。转移工作做得怎么样,最终要以工作成效来检验。因此,在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对接工作的检查与考核。目前区委、区政府已经与各有关部门和镇街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人数等指标。我们感到,要在坚持培训人数、提供岗位数和上岗人数统筹考核的基础上,把实现农村劳动力上岗人数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并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这方面,尧化街道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该街道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意见》,鼓励村、社区、劳动站所和社会中介组织面向尧化以外广辟就业渠道,并对切实解决失地农民和“双失双下”人员就业的,每人次实行100?300元的量化奖励,从而充分调动了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形成了工作的整体合力,扩大了工作的成果。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

。我们相信,只要各级高度重视,广大求职者积极配合,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一定能够翻开崭新的一页。

宁化地处闽西,是著名的革命老苏区县,又是山区农业县。全县总面积2368平方公里,农村劳动力15.78万个。近几年,全县转移非农业产业劳动力6.92万个,占劳动力总数的43.88%。其中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4.99万个,占劳动力总数的36.1%。全县六、七万劳动大军离乡在外闯天下,这是宁化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鲜事。

  一、劳动力转移的做法

  宁化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合理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为中心,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逐步构建政府推动、市场主导、有序流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其主要做法是: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近几年来,宁化县委、县政府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摆上了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一是成立了农村劳动力和农业人口转移领导小组,各乡镇也依托劳动保障事务所,成立了农村劳动力和农业人口转移指导站。二是明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如县农办抓好农村劳动力和农业人口转移的组织发动、政策调研、统筹协调、示范建设和督促检查工作;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做好用工信息的采集发布、劳务派遣和专业技术培训以及对农民工的维权工作;宣传、司法、公安、民政等有关成员单位也都有各自的职责,形成了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格局。三是县委、县政府出台文件,规范和梳理现行劳动就业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2、调查研究,制定措施。宁化县去冬今春在全县开展了对农村劳动力资源和就业状况的全面调查。通过调查,摸清了劳动力资源和就业状况两个底子,采取了三条措施:一是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宁化县加快农村劳动力和农业人口转移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实施细则》。县直有关单位按照细则要求开展工作,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制定了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转移工作的目标、任务;三是建立了汇报联络制度,检查评比制度和建立劳动力资源台账,实行动态管理。

   3、以点带面,推动落实。为使劳动

力转移工作有序有效地运转,一是选择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石壁、安远、曹坊三个乡镇作为开展农村劳动力和农业人口转移工作的示范乡镇,注意用示范乡镇的成功经验、做法推动全县劳动力转移工作;二是县直有关部门按其职责,制订落实措施,如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制订了农民工培训规划,开展了“一户一就业”活动。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也按户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求职、就业跟踪管理的台帐,实行动态管理。三是把劳动力转移工作绩效作为考核各乡镇党委、政府年度工作的重要内容,列入年度考核工作目标责任制。

   4、引导管理,优质服务。主要做法:一是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农村劳动力和农业人口转移的重要意义、成功经验和典型事例,在全县上下营造共同关心、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良好氛围;二是利用新闻媒体及各种形式发布就业岗位信息;三是通过开展“山海劳务协作”,直接与沿海城市的大、中型企业建立长期的劳务供求合作伙伴关系;四是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多渠道收集就业岗位信息,为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信息咨询和就业指导;五是县成立劳动派遣服务公司,规范向外劳务派遣;六是县内通过公司+农户、发展种养大户等形式,发展二、三产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七是积极开发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帮助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几年来,全县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1800多期,受训8万多人次,对经培训合格的,及时发给毕业证或技术等级证,为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创造有利条件。八是为外出长工人员解除后顾之忧,每逢农忙季节,乡村干部都组织为外出打工人员家庭进行互助帮工;对意外突发事件,乡村也尽力予以帮助。

   二、劳动力转移取得的初步成效

   1、增加了农民收入。宁化县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017元,其中打工收入322元,占10.6%。有的乡镇农民纯收入中打工收入已超过了60%的比例,出现了“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外出一片,带富一方”的可喜局面。

   2、提高了农民素质。大批农民走出山门,外出进城打工,使他们在经历了市场竞争洗礼的同时,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观念得到了更新,思想得到了解放,经济意识、竞争意识、法制观念均得到了增强,特别是通过打工这一特殊的经历,使他们学到了一技之长,丰富了人生阅历,增强了

自身素质,为今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打下了基础,对今后农村的发展也是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

   3、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外出打工人员承包地的出租转让,带动了农业规模经营和农村大户的发展。如石壁镇经土地的合理流转,已形成各类大户达51户。一些外出务工人员带资金、带技术、带市场回乡创业,投资办厂或从事规模种养,也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和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如立新村外出打工青年张应彬,去年投资400多万元与外商新建蜜饯厂和塑料袋厂。河龙乡伊江龙把外出务工赚的钱回乡投资兴办龙腾立体养殖场,都对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4、推动了农村的三个文明建设。近年来,不少外出打工赚了钱的农民纷纷回乡盖新房或在城区购买新房,置业办厂,加快了城镇化建设进程,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些打工致富者还热心支持家乡的公益事业建设,捐款修建村道、学校、卫生院等基础设施打架、赌博的现象几乎不见了,农村社会更加安宁稳定了。

   三、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宁化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转移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缺技术缺技能的现象普遍存在,难以适应劳务市场的需要。二是劳务信息网络还不健全,外出打工大多处于无序状态。三是在计划生育管理、基层组织建设、农村老人赡养、外出务工人员的权益保障及进城务工人员的户籍管理、子女就学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有待有关部门妥善解决。四是工作发展不平衡,有的村,主要劳力走光了,土地耕种不过来。有的村,大批的富余劳力还呆在家里闲着。

   几点建议:

   1、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一大措施。县、乡党委要把劳动力转移工作当作一项产业来抓,切实加强领导。做到党政工作日程上有位置、有研究、有部署、有检查、有领导分管、有专人负责,使这项工作在党委领导下,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当前应下大力气健全劳务输出管理服务机制,加强就业指导,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尽快走出无序的盲区,做到有序转移,健康发展。

   2、要

从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着手,根据劳务市场用工需求,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岗前、岗中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竞争能力,便他们逐步形成一支打得出去,干得下来,素质高、本领强的劳动大军。

   3、要加强劳务信息网络建设。县乡财政应拨出专款购置计算机网络设备,并配备熟练的网络管理人员,尽快实现县乡联网。逐步健全完善县劳动力转移派遣服务公司、乡劳动力转移指导站等劳动力转移中介组织,就包括劳动力资源信息、就业信息、市场需求信息、培训信息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社会化服务、使其在引导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4、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抓紧制定和完善进城务工农民权益保护、养老就医、子女就学、户籍管理等相关法律、政策,为进城务工农民创造一个平等的、宽松的就业环境,使他们能安心无忧地为城市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客观需要。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近日,围绕“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主题,我们深入乡镇、农村,对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分析报告如下:

一、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

新乐市总面积525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160个行政村,总人口44.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2241人,农村劳动力180875个,其中男劳力91023人,女劳力89852人,农村富余劳动力61102人。从分乡镇看,非农产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比重高的主要集中在市区周围,街道办事处占58.7%,而偏远乡镇则较低,如东王镇仅占26.5%;从产业分组看,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在农村劳动力中仍居多数。2002年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62.2%,专门从事非农产业劳动力占38.8%,其中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为19.8%;从文化程度看,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1.2%,小学程度为19.5%,初中程度为45.3%,高中程度为29.9%,中专程度为2.8%,大专及以上程度为1.3%。

二、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和特点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依照以下途径从边际效益低的区域,流向边际效益高的区域。

1、依托自然优势向多种经营转移。我市农民立足比较优势和市场需求,结合市委、政府提出的“三种、两养、一绿”农业结构调整重点,从事西瓜、花生、蔬菜种植、奶牛、生猪养殖和林业

绿化等特色高效农业,通过对邯邰、东王、承安、马头铺四乡镇的调查,通过此途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约4.8万多人。

2、依托资源、传统技术、经济基础和广泛的社会联系向工业转移。新化、国人啤酒、国人环保、久乐、华宝等优势骨干企业规模效益的提高,协神板材、正莫石雕、木村电热毯、大岳印刷、邯邰食品加工等各具特色的乡镇工业小区的壮大,给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6万多个就业岗位,我市农民紧紧抓住这一就业机会,实现了向工业的规模转移、块状转移。

3、依托城市、乡镇,向商业、饮食等服务业转移。我市农民立足区位优势、自然条件优势和现有服务业基础,紧紧抓住全省发展大旅游和石家庄建设华北商埠的机遇,积极从事商业、饮食旅游等服务业,他们自找门路,自主开拓,自主发展,或开店经商,或设摊服务,形式不一,各具特色。同时适应市场需求新变化,积极从事金融保险、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进一步开拓他们在服务业的发展空间。

4、依托技术专长,向建筑、理发、美容等行业转移。一些有一技之长的农民瞄准城镇人员聚集多、市场容量大等特点,以追求多业务量、高创收额为目的,凭借自己建筑、剪裁缝纫、理发美容、修车、修表、家电维修等方面技术专长,进城进镇经营,实现向非农产业转移。

从目前情况看,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概括起来有以下一些特点:

1、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大部分保留了土地承包经营权,从事兼业经营。通过对马头铺、邯邰、东王三镇的调查,2002年脱离土地长期在外从事非农业的劳力占转移劳力的12.1%,保留责任田或口粮田经营的占89.9%。其中:以农为主、兼营非农产业的约为32%;以非农产业为主,兼营农业的45%;其余的为农非各半。全家脱离土地在外的只占劳力转移总户数6.6%,即93.4%的农户仍在农村。

2、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利用优势、多业并举,全面转移。具体讲,第三产业发展最快,转入的劳动力最多。第二产业中,建筑业转入的劳力较多,占第二产业转入劳力总数的60%。

3、农村劳动力转移以本地转移为主。从目前转移农村劳动力流动范围看,大部分还是在较小范围内低层次的转移。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70%以上在新乐市范围内,21%以上在省内其他县市,向省外转移的比较少,仅占9%。

4、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较明显的区域特色。由于各乡镇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发展状况不同,农村劳动力转移愿望也不尽相同,协神乡乡镇企业发展较快,本地就业机会较多,就业成本较低,

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就地转移的特点,而较偏远的东王镇,由于距市区较远,农民人均收入较低,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是通过劳务输出。

5、农村转移出去的剩余劳动力大部分趋于稳定,再返回到农业的劳动力较少,形成了农村劳动力的彻底转移。主要原因是由于部分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在外打工一段时间,找到了比较适合自己的职业或行业,经济收入比较可观,经济基础稳定了,他们就想方设法转移户口,真正离开农村这块土地。这部分人转移出去了,形成了农村劳动力和非农业劳动力的同时减少。

三、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农村劳动力经过近十年的转移,农村劳动力配置不合理和浪费的现象得到好转,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第一产业的劳动力素质下降。农村劳动力素质本来就不高,近几年高文化素质劳动力和男劳动力大批转移到二、三产业,使第一产业劳动者力素质逐步下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由占总劳动力的43%已下降到34 %,男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由53.1%下降到33.8%,女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由46.9%上升到66.2%。这将极大地制约农业科技的推广普及,制约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反过来又限制农村劳动力的继续转移。

2、农村劳动力转移水平低。尽管2002年,我市非农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比重已达到38.8%,但农村劳动力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仍然偏高,第一产业仍然是农村劳动力就业主体;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大部分还是靠农民自发进行的,有组织的很少,这种转移方式成本高,风险大,存在着盲目性和不稳定性。

3、转移的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据调查,2002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文盲或半文盲占2%,小 学程度占23%,初中文化程度占60%,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5%。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占转移人数的25%,显然偏低,。

4、劳动力转移速度落后于产业结构变动速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显著上升,而劳动力就业结构相对产业增加值结构而言,存在严重滞后的现象,这样必然导致城市化进程滞后,同时使农村非农产业结构升级缓慢。

四、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1、农业内部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2002年我市农业劳动力112504人,占农村劳动力的62.2%。2002年我市年末实有耕地面积43万亩,农村人均1.39亩,每个劳动力平均耕地2.7亩;按复种指数174%计算,有耕地面积74.82

万亩,每个劳动力平均4.14亩,在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下,按每个劳动力可耕作13亩地计算,我市传统种植业只需劳动力5.75万人,而2002年我市传统种植业劳动力有11.25万人,这样我市剩余劳动力大约有5.5万人。

2、农业劳动效率提高,使农业劳动力产生相对剩余。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大量现代化机械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农业劳动效率逐步提高,在人均耕地资源日益减少的情况下,必然使农业劳动力产生相对剩余和绝对剩余。由此可见,今后仍面临着劳动率提高与剩余劳动力的矛盾。

3、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下降。一方面,随着技术进步,乡镇企业不断向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方向发展,出现了资金替代劳动的趋势,由外延扩大再生产转为内涵扩大再生产,企业正在走多产出,少增人或不增人甚至减人的路子,另一方面是部分乡镇企业规模小,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弱,经济效益差,职工从乡村企业获得的收入低。乡镇企业收入低,就又限制了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4、随着城市企业改制的完成,城市提供给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少。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下岗职工的增多,城市提供给农民的就业机会将会更少。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高文化素质的人才,而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下,今后很难在城市找到既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又能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就业机会。

5、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使农村劳动力对城市不能产生归属感。由于城市企业在用工制度上存在着对农民工的歧视,也由于农民工自身先天的不足,大多数人目前还难以谋取固定的工作,没有稳定的工作,就不会取得稳定的收入,就不会有维持城市生活的经济来源。大多数民工在城市里,主要从事城里人不愿干的最累、最脏和最苦的活,这些工作的报酬一般也都十分微薄,还不能完全靠这一点收入来维持整个家庭在城市的基本生活,另外,再加上心理上的自卑、观念上的守旧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等等,使民工难以对城市产生归属感。

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影响我市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1、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列入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规划。

要让农民富裕,就要减少农民,这已是不争的共识,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方针。农村城镇化是一个大的战略,农村劳动力输出和转移正是这样一个大的战略中的具体步骤,是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新型产业,是建设农村小康

的必由之路。我们应当从战略的高度去看待这个问题,从基础上去做好这项工作,把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和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同样去对待,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有序规范的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

2、加强对农民的文化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

要制定农村劳动力培训规划,开展以职业技能为重点的综合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应按照农民进城的就业结构和做工需求确定不同行业、工种、岗位的培训计划,在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开展政策法律知识、安全常识和公民道德规范培训。以适应劳动力就业竞争和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

3、加强信息化建设,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

应当根据人口规模、地域面积,给予适度的投入,建立能够适应本地区与外地区流动的上下沟通服务的硬件和软件基础设施,实现网络化服务和信息共享,使求职者可以顺利进行求职登记、用工登记,做好劳动力资源收集、信息发布、招工简章审批、失业、就业证件办理、企业空岗报告、下岗人员优惠窗口、招工备案和劳动合同签订、就业前培训、职工流动转移、劳动人事代理、社会保险交费等工作,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4、加强农业综合开发,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

在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多种因素限制的情况下,还要发挥农业内部的作用,加强农业综合开发。一是要大力发展高产、高质、高效农业,使农业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向适应市场要求,增加农民收入的农业结构转变。二是从实际出发,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特产品。三是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复种指数。复种指数每提高1%,就能增加相当于4300亩耕地,就能解决2000人的就业问题。这样做不仅解决了我市农村的进一步发展问题,还能解决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路。

5、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乡镇企业设在农村,距离农民最近,农民既是企业可靠的后备军,又是企业潜在的投资者。八十年代乡镇企业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面对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日益下降的局面,今后应从政策上给予更多的指导和扶持,减轻乡镇企业的负担;同时,在乡镇企业布局上,把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乡镇企业布局的相对集中,避免乡镇企业效益不高,占地多,污染严重的弊端,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提高其整体经济效益,发挥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

6、发挥小城镇的作用,提高农村人口的城镇化水平

农村城市化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所以,要抓好小城镇规划,增加投资,加速小城镇建设,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良好条件。从政策上鼓励农民自筹资金在城镇发展二、三产业,同时,改革目前的户籍制度,放宽农村人口迁入小城镇居住的限制,以此来提高农村人口的城镇化水平。

7、改革土地流转制度,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彻底转移

改革土地流转制度,就是要明确土地使用权的商品属性,允许农民在承包期内把土地使用权作为商品进行交换,在自愿基础上可以转让、转包、转租、甚至拍卖,促使已转移出去的土地向纯农业户集中,实现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同时进行土地制度改革,有组织、有领导地推进拍卖沙荒地的使用权,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

8、构建安全保障体系,保障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权益

由于自然或者社会的原因,劳动过程是有风险的。当前,我市农村劳动力安全保障体系很不完善,甚至在有些地方,农村劳动力在从业过程中的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应当尽快建立科学管理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预防事故的发生并防止从业环境对劳动者健康造成损害。


相关内容

  • XX市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报告
  • XX市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报告 专业: 班级: 姓名:杜传胜 学号:[1**********]52 摘要:为全面摸清我市农村劳动力资源基本情况,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顺利开展,切实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我乡立即召开会议,抽调相关干部,由一名副职领导带队,包村干部负责对全乡11个行政村劳动力资源和就业 ...

  • 关于xx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报告
  • 关于xx县农村劳动力资源 及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 为掌握xx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基本情况,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现状和流动情况,了解农村劳务输出动态,为进一步针对性地搞好农村劳务输出奠定基础,为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规律提供依据,为搞好招商引资工作创造条件,发展劳务经济和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

  • 关于我市农村劳动力的调查报告
  • 关于我市农村劳动力的调查报告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总方向,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实现农村社会小康成为当前党在农村的中心工作,同时也指出了要致富农民就要减少农民,因此,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成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根本途径。永川市市委、市政府也在年初的“两会”上提出:在未来7年内,让 ...

  • 关于xx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
  • 关于xx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 为掌握xx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基本情况,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现状和流动情况,了解农村劳务输出动态,为进一步针对性地搞好农村劳务输出奠定基础,为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规律提供依据,为搞好招商引资工作创造条件,发展劳务经济和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近 ...

  • 关于永川市农村劳动力的调查报告
  • 关于永川市农村劳动力的调查报告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总方向,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实现农村社会小康成为当前党在农村的中心工作,同时也指出了要致富农民就要减少农民,因此,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成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根本途径.永川市市委.市政府也在年初的"两会"上 ...

  • 尤溪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
  • 尤溪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0年12月,尤溪县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按照示范工作的总体要求,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衡量,不断创新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模式,全县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农民收入稳步提高 ...

  •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广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工就业能力,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更是应对市场经济,提升产业.劳务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为进一步开展好我市今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就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

  • 土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与制约因素
  • 内容摘要: 摘 要:文章通过对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大庄村土族劳动力转移的问卷调查研究,分析其特点.制约因素,从而发现在劳动力转移特别是民族地区的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題,并提出有利于民族地区 经济 发展 的对策和建议. 摘 要:文章通过对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大庄村土族劳动力转移的问卷调查研究,分析 ...

  • &&镇劳动力转移工作调查报告
  • 内容提要:有效地转移剩余劳动力,成为&&镇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环节.所以,深入调查分析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现状与制约因素,从而形成有效的转移对策,就显得极为重要. 本文就2003年度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