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尼西亚大公会议

第一次尼西亚大公会议

在教会历史中有多次重要的会议,开会时各个教会的领袖聚在一起共同研讨教会重要问题,他们周密思考,慎重发言,获致结论。教会历史中被称为第一次大会议的是教会初期时期,在耶路撒冷的一次会议,是使徒们在耶路撒冷所召开的,主要是讨论外邦信徒是否要遵守律法的问题而开,这次会议被称为耶路撒冷会议。

那么在耶路撒冷的会议之后,同样还有几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这几次的会议是全国的代表参加,由各国派教会代表出席的会议称为大会议或大公会议。在公元325年就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这次的会议被称为尼西亚会议,也是教会历史中第一次大公会议,是第一次全基督教的主教会议。1

一、会议起因

教会建立300年来,最令教会困惑的问题是圣子基督是否和圣父完全一样的具有神性?在这个问题上争辩最激烈的两位领袖是亚历山大教会的长老,亚流和亚他那修。亚他那修是个年轻人,而亚流已经是个爱主、敬虔、生活严谨、又有口才的长者。由于当时的异教信仰是多神信仰,亚流担心如果圣子与圣父同样有完全的神性,那就变成两位神,这样基督教的信仰就会堕入异教信仰的错谬里;因此,亚流教导信徒圣子基督虽然像神,但祂并不全然是神,基督乃是被造者中的首先与最高者,祂不是永恒的,圣子基督与圣父并不同质。而亚他那修所强调的却是与亚流相反地,亚他那修强调圣子与圣父同质,圣子基督就是神。2

二、会议召集者

当时任罗马皇帝的是君士坦丁一世,君士坦丁大帝并不是神学家,但是,有关亚历山大神学论战的传闻,还是传到了他的耳朵里。于是君士坦丁靠着善意来劝说他们,在劝说无果的情况下。3于是他便把各教会的主教召集到一座名叫尼西亚的小1祁伯尔,《历史的轨迹——基督教会2000年史》,李林静芝译,(中国基督教两会发行,2009年5月第一版)p.29

2祁伯尔,《历史的轨迹——基督教会2000年史》,李林静芝译,(中国基督教两会发行,2009年5月第一版)p.29/30

3 (美)G.F 穆尔,《基督教简史》,郭舜平等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1年6月第一版),p.84

城里——距离君士坦丁堡不远——他准备在那里解决这个问题,他亲自担任这次神学会议的名誉议长。5

三、会议参加人员

君士坦丁一世用公文分头请各地的主教来尼西亚参加会议,他邀请了所有的1800名教会的主教(有1000位在东方,800位在西方),又用公款来接待他们,此处赴会的主教共有318位。连长老,执事和其他来宾,总出席人数达1500至2000位之多,但西方教会出席的代表只有7位。6

根据参加会议的优西比乌(Eusebius)、亚他那修(Athanasius) 和尤斯坦修斯(Eustathius)统计,人数是250人、318人和270人不等。根据后来希腊教会史学家苏格拉提塞士的纪录,人数超过300人,而另外四项纪录则是318人。7

四、会议的结果及影响

尼西亚这次会议上亚流的看法被判为异端,基督的位格的教义行诸文字,成为全体教会信仰的根据。这项声明再经后来多次开会,用心修改,成为尼西亚信经。8

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对基督教具有重大历史性意义,因这是第一次通过用基督徒代表集会形式取得共同意见,也是基督学(基督教神学的一个分支)发展的第一个起因。无论在教会及三位一体的教义发展方面,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对其后基督教发展影响长远重大。通过皇帝的权力召集基督教会的主教们聚在一起,是主教代表首次聚在一起联合同意的教义声明,也是首次由皇帝运用国家力量影响主教会议的程序。这就是所谓“君士坦丁转换”,即教会与政权连结在一起,这至今仍然引发许多辩论。 4

5 4(美)理查德.W. 科尼什,《简明教会历史》,杜华译,(敦煌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第一版),p.40 沈介山,《上古基督教思想简史》,(中华福音神学院,1992年),p.66

6 彭彼得、朱维之编著,《基督教思想史》,(上海书店,1989年)p.179

7http://baike.baidu.com/link?url=ewf_HEuN1yhSGIKk1Hy1syGAKLq4wh2xodK40bwTeno6zRNQtj_nC3aNCLPpKUpSf9FFnYwmYcKLW5dY123eBa#2

8 祁伯尔,《历史的轨迹——基督教会2000年史》,李林静芝译,(中国基督教两会发行,2009年5月第一版)p.31

《尼西亚信经》的产生,为后来的一些尼西亚大会开创了制定信仰声明和正经的先例,为教义的正统性和为整个基督教国家的合一提供了指导纲领。然而在短期内,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并未有完全解决当初召开的核心问题。

此后这一问题继续争论了近60年,争论中起重要作用的是亚大纳西,他从328年起任亚历山大城主教,一直坚决反对亚流派观点。由于罗马帝国当局干预争论又有时反复,亚大纳西被多次放逐,366年又复任亚历山大城主教。

该撒利亚的优西比乌不同意信经中的同质论,并与亚流派联合要去掉“同质”一词,335年在安提阿主教会议上还得到君士坦丁支持。到35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二世完全支持亚流派。这时一度与亚流派联合的中间派感到恐慌,于是由安西耳的巴西勒在358年提出圣父与圣子“本质类似”,与亚大纳西的一派接近。

后来又有三名年轻的神学家大巴西勒、纳西盎的格列高利和尼斯的格列高利,三教父坚持尼西亚会议的思想,他们与亚大纳西的观点相近。亚大纳西认为独一上帝是确定的,三位一体则是奥秘。三教父认为父、子、圣灵是确定的,三位怎样成为独一上帝则是奥秘。这是同一认信的两个方面。经过60年争论,这些观点终于被同时接受。9

9赵志廉《基督教简史》,(金陵协和神学院发行科发行,1989年6月),P .35

参考文献

[1] 祁伯尔,《历史的轨迹——基督教会2000年史》,李林静芝译,(中国基督教两

会发行,2009年5月第一版)。(美)G.F 穆尔,《基督教简史》,郭舜平等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1年6月第一版)。

[2] (美)理查德.W. 科尼什,《简明教会历史》,杜华译,(敦煌文艺出版社,2010

年12月第一版)。

[3] 沈介山,《上古基督教思想简史》,(中华福音神学院,1992年)。

[4] 彭彼得、朱维之编著,《基督教思想史》,(上海书店,1989年)。

[5] 赵志廉《基督教简史》,(金陵协和神学院发行科发行,1989年6月)

[6]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ewf_HEuN1yhSGIKk1Hy1syGAKLq4wh2xodK4

0bwTeno6zRNQtj_nC3aNCLPpKUpSf9FFnYwmYcKLW5dY123eBa#2

第一次尼西亚大公会议

在教会历史中有多次重要的会议,开会时各个教会的领袖聚在一起共同研讨教会重要问题,他们周密思考,慎重发言,获致结论。教会历史中被称为第一次大会议的是教会初期时期,在耶路撒冷的一次会议,是使徒们在耶路撒冷所召开的,主要是讨论外邦信徒是否要遵守律法的问题而开,这次会议被称为耶路撒冷会议。

那么在耶路撒冷的会议之后,同样还有几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这几次的会议是全国的代表参加,由各国派教会代表出席的会议称为大会议或大公会议。在公元325年就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这次的会议被称为尼西亚会议,也是教会历史中第一次大公会议,是第一次全基督教的主教会议。1

一、会议起因

教会建立300年来,最令教会困惑的问题是圣子基督是否和圣父完全一样的具有神性?在这个问题上争辩最激烈的两位领袖是亚历山大教会的长老,亚流和亚他那修。亚他那修是个年轻人,而亚流已经是个爱主、敬虔、生活严谨、又有口才的长者。由于当时的异教信仰是多神信仰,亚流担心如果圣子与圣父同样有完全的神性,那就变成两位神,这样基督教的信仰就会堕入异教信仰的错谬里;因此,亚流教导信徒圣子基督虽然像神,但祂并不全然是神,基督乃是被造者中的首先与最高者,祂不是永恒的,圣子基督与圣父并不同质。而亚他那修所强调的却是与亚流相反地,亚他那修强调圣子与圣父同质,圣子基督就是神。2

二、会议召集者

当时任罗马皇帝的是君士坦丁一世,君士坦丁大帝并不是神学家,但是,有关亚历山大神学论战的传闻,还是传到了他的耳朵里。于是君士坦丁靠着善意来劝说他们,在劝说无果的情况下。3于是他便把各教会的主教召集到一座名叫尼西亚的小1祁伯尔,《历史的轨迹——基督教会2000年史》,李林静芝译,(中国基督教两会发行,2009年5月第一版)p.29

2祁伯尔,《历史的轨迹——基督教会2000年史》,李林静芝译,(中国基督教两会发行,2009年5月第一版)p.29/30

3 (美)G.F 穆尔,《基督教简史》,郭舜平等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1年6月第一版),p.84

城里——距离君士坦丁堡不远——他准备在那里解决这个问题,他亲自担任这次神学会议的名誉议长。5

三、会议参加人员

君士坦丁一世用公文分头请各地的主教来尼西亚参加会议,他邀请了所有的1800名教会的主教(有1000位在东方,800位在西方),又用公款来接待他们,此处赴会的主教共有318位。连长老,执事和其他来宾,总出席人数达1500至2000位之多,但西方教会出席的代表只有7位。6

根据参加会议的优西比乌(Eusebius)、亚他那修(Athanasius) 和尤斯坦修斯(Eustathius)统计,人数是250人、318人和270人不等。根据后来希腊教会史学家苏格拉提塞士的纪录,人数超过300人,而另外四项纪录则是318人。7

四、会议的结果及影响

尼西亚这次会议上亚流的看法被判为异端,基督的位格的教义行诸文字,成为全体教会信仰的根据。这项声明再经后来多次开会,用心修改,成为尼西亚信经。8

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对基督教具有重大历史性意义,因这是第一次通过用基督徒代表集会形式取得共同意见,也是基督学(基督教神学的一个分支)发展的第一个起因。无论在教会及三位一体的教义发展方面,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对其后基督教发展影响长远重大。通过皇帝的权力召集基督教会的主教们聚在一起,是主教代表首次聚在一起联合同意的教义声明,也是首次由皇帝运用国家力量影响主教会议的程序。这就是所谓“君士坦丁转换”,即教会与政权连结在一起,这至今仍然引发许多辩论。 4

5 4(美)理查德.W. 科尼什,《简明教会历史》,杜华译,(敦煌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第一版),p.40 沈介山,《上古基督教思想简史》,(中华福音神学院,1992年),p.66

6 彭彼得、朱维之编著,《基督教思想史》,(上海书店,1989年)p.179

7http://baike.baidu.com/link?url=ewf_HEuN1yhSGIKk1Hy1syGAKLq4wh2xodK40bwTeno6zRNQtj_nC3aNCLPpKUpSf9FFnYwmYcKLW5dY123eBa#2

8 祁伯尔,《历史的轨迹——基督教会2000年史》,李林静芝译,(中国基督教两会发行,2009年5月第一版)p.31

《尼西亚信经》的产生,为后来的一些尼西亚大会开创了制定信仰声明和正经的先例,为教义的正统性和为整个基督教国家的合一提供了指导纲领。然而在短期内,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并未有完全解决当初召开的核心问题。

此后这一问题继续争论了近60年,争论中起重要作用的是亚大纳西,他从328年起任亚历山大城主教,一直坚决反对亚流派观点。由于罗马帝国当局干预争论又有时反复,亚大纳西被多次放逐,366年又复任亚历山大城主教。

该撒利亚的优西比乌不同意信经中的同质论,并与亚流派联合要去掉“同质”一词,335年在安提阿主教会议上还得到君士坦丁支持。到35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二世完全支持亚流派。这时一度与亚流派联合的中间派感到恐慌,于是由安西耳的巴西勒在358年提出圣父与圣子“本质类似”,与亚大纳西的一派接近。

后来又有三名年轻的神学家大巴西勒、纳西盎的格列高利和尼斯的格列高利,三教父坚持尼西亚会议的思想,他们与亚大纳西的观点相近。亚大纳西认为独一上帝是确定的,三位一体则是奥秘。三教父认为父、子、圣灵是确定的,三位怎样成为独一上帝则是奥秘。这是同一认信的两个方面。经过60年争论,这些观点终于被同时接受。9

9赵志廉《基督教简史》,(金陵协和神学院发行科发行,1989年6月),P .35

参考文献

[1] 祁伯尔,《历史的轨迹——基督教会2000年史》,李林静芝译,(中国基督教两

会发行,2009年5月第一版)。(美)G.F 穆尔,《基督教简史》,郭舜平等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1年6月第一版)。

[2] (美)理查德.W. 科尼什,《简明教会历史》,杜华译,(敦煌文艺出版社,2010

年12月第一版)。

[3] 沈介山,《上古基督教思想简史》,(中华福音神学院,1992年)。

[4] 彭彼得、朱维之编著,《基督教思想史》,(上海书店,1989年)。

[5] 赵志廉《基督教简史》,(金陵协和神学院发行科发行,1989年6月)

[6]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ewf_HEuN1yhSGIKk1Hy1syGAKLq4wh2xodK4

0bwTeno6zRNQtj_nC3aNCLPpKUpSf9FFnYwmYcKLW5dY123eBa#2


相关内容

  • 基督教会史作业
  • <基督教会史>开卷考试题(1-18章) 参考(美) 雪莱教授著<基督教会史>一书 刘平翻译 第一章问题: 1. 耶稣基督的生日是如何确立的?对吗? 答:事实上,人们并不准确知道耶稣基督的生日,圣诞节只是人们后来为了纪念他而订下的一个日子.基督徒最看重的应该是复活节,因为耶稣基 ...

  • [基督教发展史新释]余达心 第 四 课
  • 第 四 课  异端的纷扰与正统信仰的确立  初期教会的内忧 除了外来的压力,教会还要处理异端的祸害,及一些争论所造成的分裂.这两方面都严重地影响着教会的生命.我们要认识过往的异端,好帮助我们持守正道:我们要回顾过往分裂所造成的伤害,好叫我们引为鉴戒,而尽最大的努力保持合一的见证. 教 ...

  • 基督教名词解释
  • 基督教名词解释 1:普珥节 据旧约<以斯帖记>记载,为纪念在波斯王亚哈随鲁年间王后以斯帖不避艰险,拯救犹太民族免于遭受灭族屠杀的灾难,以后成为一个庆祝的节日,称"普珥节",意为"抽签".普珥节的日子为每年亚达月十四,十五日. 2:护教士 公元2~3 ...

  • 中国评级公司:美国比中国信用风险差
  • 在 中国努力提高其对全球市场的影响力之际,中国一家希望与西方评级机构进行竞争的公司周日宣布,美国的信用风险比中国差.这是该公司就政府债券发布的第一份报告.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Dagong International Credit Rating Co.)的这一评估与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 ...

  • 维也纳会议
  • 维也纳会议 背景文件 主席团成员: 和睿.梅立楚.田牧童.杨正昊 简介 维也纳会议是从1814年9月18日到1815年6月9日之间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的一次欧洲列强的外交会议.这次会议是由奥地利政治家克莱门斯"文策 尔"冯"梅特涅提议和组织的.其目的在于重划拿破仑战败后的 ...

  • [基督教神学思想史]读书笔记(10)
  • P307-330 第十九.二十章. 1054年之后,天主教的"大公"和东正教的"正统"真真成了一台戏啊. 东西方基督教神学走的是迥然不同的路线.如果说西方有奥古斯丁,东方与之媲美的就是奥利金了.西方有神恩独作,东方有神人合作.在这个过程中,两个大争议和三位伟大 ...

  • 基督教复活节讲章
  • 来源:网络 | 作者:佚名 | 基督的复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之一.基督教认为,没有基督的复活也就没有基督教今天的"主日礼拜".有人说复活节和圣诞节一样重要,没有复活节,圣诞节的意义也就失去了一半.所以有人认为,复活节是基督教最重要的节期,在基督教信仰中间,复活节占的地位高过所有节 ...

  • 君主立宪制
  • 君主立宪制 百科名片 君主立宪制又称立宪君主制,或称"虚君共和",是相对于君主独裁制的一种国家体制.君主立宪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实上的共和政体. 目录 简介 内容 君主立宪制的历史 君主立宪制国家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君主立宪制(又 ...

  • 2016年全球银行业信用风险展望
  •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大公)于2016年4月5日发布<2016年全球银行业信用风险展望>,对全球银行业信用风险发展走势做出分析和判断. 大公认为2016年主要国家银行业信用风险差异性彰显.超低利率继续构成困扰发达国家银行业信用风险的主要因素,使银行业可能长期处于低盈利.高风险的&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