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案

文化瑰宝 艺苑奇葩——《书法概述》 课业类型:欣赏课

课时:1节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讲授、讨论法

教材分析: 中国书法是一门以文字为素材的抽象的线条艺术,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历代书法大家、名作迭出。课本以书法的发展历程为线,以历代书法名作为面,综合叙述了文字的各体发展,向学生讲授时以文字、书法发展和书作的年代发展分别向学生讲述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字体。书法发展历经甲骨文、金文、秦篆、汉隶(章草)、魏碑、唐楷,至唐朝中国书法的各种字体、书体均已出现。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通过大量的名作赏析,提高学生鉴赏和审美能力,培养专业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教学准备:教材、电脑课件、课前搜集有关书法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将对中国书法艺术作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二、新授: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早在3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

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提问学生:哪一件书法作品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

1、书法文字发展简史:

( 1)古文字系统:甲骨文——钟鼎文——篆书(打出古文字各体幻灯)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冶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 2)今文字系统:隶书——草书——行书——楷书(打出今文字各体幻灯)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 ,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汉末时的曹操就非常欣赏当时书法家梁鹄的作品,章草兴于汉章帝年间,故名。以上所讲的几种字体均属于古文字系统,是一个以象形为主的初级的书法阶段。狂草(连绵草)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

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这几种是今文字系统的典范(请学生自己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教师进行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2、分析中国书法的类别、特征有哪些: (在讲授之前请学生说一下自己对中国书法的认识?自己都见过哪些字体?)打出幻灯片给同学看几种代表性的作品,然后用提问的方式请同学们回答如下所展示的作品是属于那种字体、哪个朝代、具有什么风格等,最后总结性的向同学们讲解他们的特点区别。

3、欣赏要点:先找几位同学说一下自己评价书法作品的标准或原则是什么?[或如何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学生谈完后,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然后自己再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书法艺术的欣赏活动,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征,欣赏书法作品不可能获得相对直接的印象、辨识与教益,也不可能单纯为了使学生辨识书写的内容,去探讨言词语汇上的优劣。进而得出:书法主要是通过对抽象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姿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结合讲授出示古代书法名作的图片,并与一般的书法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什么是格调高雅,什么是粗庸平常)。书法可以说是无声的音乐、抽象的绘画、线条流动的诗歌。

4、课后思考与讨论

⑴ 思考书法与绘画的异同

⑵ 讨论中国书法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

⑶ 谈谈自己对哪个时代的书法发展状况了解较多及他们的代表作品。

笔墨纸砚 文房清玩——书写工具与材料 课业类型:欣赏•评述

课时设计:一课时

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是人美版高中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2课《笔墨纸砚 文房清玩——书写工具与材料》,可将本节课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即笔、墨、纸、砚。中国书法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和艺术创造,笔墨纸砚是创造中国书法和中国绘画的基本工具,是伴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体现了中国人的聪明和智慧。笔迷之眼不仅是中国古代人的书写工具、文房雅玩,而且这些工具本身已成为具有独特使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文化艺术品。本节课向同学们介绍书写工具与材料即笔墨纸砚,从欣赏中,是学生认识或了解笔墨纸砚在中国书法和中国绘画的重要性以及其功能、特点、性质等。

学情分析:本课是高二学生学习的内容,笔墨纸砚学生们并不是特别

熟悉,对于笔墨纸砚的分类、性能、特质、产地等地了解还不够,对学习中国传统汉字艺术有一定的兴趣。经过之前的学习,学生们对艺术美与形式美也有一定得了解,培养了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并且他们对新事物具有好奇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使用不同工具与材料,如长锋、中锋、短锋、狼毫、羊毫、兼毫等,体验不同的效果;对不同纸的使用有不一样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物展示与讲解,使学生们对古代书法文化知识有一定得认识;学会分析、比较、鉴赏、评价“书法文化”史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获得精神的愉悦,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陶冶情操,丰富生活情趣;激发学习书法的兴趣。

课程目标:书法课程以提高学生在深入了解并研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一定得审美,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保持对书法文化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难点:本课内容主要作为一般知识来介绍,使学生对与中国书法相关的文化史知识有大概的了解,笔纸是重点讲解部分,其他知识一般了解。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教材教案、电子图片、笔墨纸砚

学生:课本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清点学生人数,安排课堂秩序,教学中注意学生异

动。

(二) 导入新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出自孔子的《论语》,有哪位同学能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呢?(请同学回答)。其意思是说工匠想要使她得工作做好,一定要先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第12课的内容

笔墨纸砚 文房清玩 『教师

——书写工具与材料 板书』

(三) 讲授新课

中国书法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和艺术创造,笔、墨、纸、砚是创造中国书法特有的工具与材料。文字书写,需要工具与材料。汉字是一种独特的文字,在汉字创造和使用的历史过程中,中国人同时创造和使用了书写汉字的独特工具与材料。我们要认识和学习中国书法,就应该对汉字书写的工具与材料有一个概略的了解。

1、 笔(写字时,体会软毫、硬毫的区别)

毛笔的构造:由笔管和笔毫两个部分组成

毛笔的特点:笔毫柔软且富有弹性

毛笔的分类:①按笔锋长短:长锋、中锋、短锋

②按写字大小:小楷、中楷、大楷

毛笔的制作工艺的发展:

毛笔产生的年代尚难确定,历史上有秦国将军蒙恬造笔之说,建国后在湖南长沙附近发掘了战国时代的毛笔实物。(由此可见,毛笔的制作已具备一定得形态并且显示了一定得制作水平,也可以看出,当时已普遍使用毛笔来书写了。兔毫——狼毫、羊毫、鸡毫等

关于毛笔的优劣:古人提出“尖”、“齐”、“圆”、“健”四条标准,大致都是从笔毫来分析的,毛笔笔杆应圆而直,笔杆笔锋装配牢固端正,紧固成一条直线。(实物展示同时讲解)

附:名笔简介

⑴描金漆管鬃毫抓笔(清代)

⑵粉彩八仙瓷管斗笔(清代)

⑶掐丝珐琅笔管(清代)

⑷用不同工艺制作的笔套

2、 墨

墨对汉字书写的意义:

墨的历史:20世纪70年代,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有秦墨出土,晋代墨迹保存至今,唐代,河北易水流域所制“易墨”,以松烟为主要原料,五代时期,李廷珪在安徽歙州以松烟、麝香等为原料制墨,“徽墨”成为墨中珍品,宋、元、明、清,制墨业不断发展,

品种多样,墨质精良。出现了制墨名匠,如清代徽州制墨专家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被誉为“四大墨王”。 墨的分类:

①按墨的形态:固体和液体

②按墨的颜色:黑墨和彩墨

③按墨的用途:实用墨和观赏墨

附:墨品赏析

⑴广州南越王墓出土墨丸(西汉)

⑵程君房制五 墨(明代)

3、 纸(问题:简述宣纸的由来及分类)

纸对汉字书写的意义:

纸的发明制造简史:纸是我过四大发明之一。(提问)传统说法是东汉蔡伦造纸。

西汉(植物纤维纸出现)——东汉末(出现了精于造纸的工匠)——东晋(用纯大麻造纸,质地坚韧洁白)——隋唐(造纸技术进一步提高)——宋元(造纸技术更加成熟,宋代已能生产以麻或蚕茧为原料的三丈余长且中间没有接缝的巨幅纸。如著名的赵 《草书千字文》就是用皮纸书写的,且纸上有手工的描金云龙纹,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对纸的加工技术的精湛了。)——元明清(造纸技术不断采用新的原料,不断采用新的加工技术,创造和仿制出许多纸中得精品,如元代“明仁殿纸”、明代“宣德贡笺”、清康熙的“梅花玉版笺”、清乾隆年“仿澄心堂纸”等。)

纸的分类:中国书画用纸因材料、产地、用途、加工方式、大小厚薄等不同。“宣纸”本事安徽宣城地区所造的纸,因造纸历史悠久、纸质精良,产品行销全国及国外,影响大,所以“宣纸”成为中国书画用纸的代名词,其他地方所产的书画用纸也称“宣纸”。①按规格大小:四尺、六尺、八尺、丈二、丈六等,(其宽度是长度的一半)

②按用料皮草的比例:特净皮、净皮宣、棉料宣

③按纸是否加工以及如何加工:生宣、熟宣、笺纸

附:宣纸的性能:柔软、光洁、 等特性(实物展示,让同学们感受生宣与熟宣的区别)

4、 砚

砚的工艺制造简史:新石器时代(发现类似砚的石器)——春秋战国时代(石砚的使用较普遍)——汉魏以后(不仅有石砚,而且出现了不同材质的砚,陶砚、瓷砚、金属砚)——唐代(端州的端溪砚石,具有刚柔相济、细腻秀雅、温润发墨的特点,“端砚”很快就名扬天下。江西婺源的歙溪所产的砚石,坚韧温和、石纹美丽洁净,用这种石制作出来的“歙砚”,冬不结冰,存水不耗,发墨利笔,被视为砚中珍品,除这两种砚之外,山东出产的鲁砚、甘肃出产的洮砚,也都是石质精良,色调秀雅,品种多样,极适研墨。此四种砚是唐代享有盛名的“四大名砚”。)——宋以后(人们对制砚的材料不断增加以及追求砚台造型的美观,涌现了大批制砚名匠。)——近现代以来,毛笔书写日渐减少,墨汁逐渐广泛

使用,研墨之砚的实用价值逐渐消失。但这种具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房清玩,仍然以其名贵的材质和精美的工艺,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人们观赏把玩、馈赠收藏的高雅工艺品。 砚的分类:

①按砚材:石砚、玉砚、桃砚、瓷砚、铜砚、铁砚、泥砚 ②按产地:端砚、歙砚、鲁砚、洮砚、澄泥砚

③按用途:实用砚和观赏砚

名砚赏析:(观看多媒体课件)

①鎏金镶嵌兽形盒铜砚(东汉)

②彩绘云兽纹漆盒石板砚(西汉)

③三足青瓷砚(晋代)

④百一眼端砚(宋代)

5、 其他书写用品简介

笔墨纸砚是文房基本的书写工具和材料,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工具、用品,也是文房常备之物,如:印章、印泥、笔架、笔筒、笔洗、镇纸、毡垫等,既是实用所需也是观赏之物。

文化瑰宝 艺苑奇葩——《书法概述》 课业类型:欣赏课

课时:1节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讲授、讨论法

教材分析: 中国书法是一门以文字为素材的抽象的线条艺术,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历代书法大家、名作迭出。课本以书法的发展历程为线,以历代书法名作为面,综合叙述了文字的各体发展,向学生讲授时以文字、书法发展和书作的年代发展分别向学生讲述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字体。书法发展历经甲骨文、金文、秦篆、汉隶(章草)、魏碑、唐楷,至唐朝中国书法的各种字体、书体均已出现。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通过大量的名作赏析,提高学生鉴赏和审美能力,培养专业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教学准备:教材、电脑课件、课前搜集有关书法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将对中国书法艺术作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二、新授: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早在3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

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提问学生:哪一件书法作品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

1、书法文字发展简史:

( 1)古文字系统:甲骨文——钟鼎文——篆书(打出古文字各体幻灯)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冶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 2)今文字系统:隶书——草书——行书——楷书(打出今文字各体幻灯)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 ,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汉末时的曹操就非常欣赏当时书法家梁鹄的作品,章草兴于汉章帝年间,故名。以上所讲的几种字体均属于古文字系统,是一个以象形为主的初级的书法阶段。狂草(连绵草)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

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这几种是今文字系统的典范(请学生自己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教师进行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2、分析中国书法的类别、特征有哪些: (在讲授之前请学生说一下自己对中国书法的认识?自己都见过哪些字体?)打出幻灯片给同学看几种代表性的作品,然后用提问的方式请同学们回答如下所展示的作品是属于那种字体、哪个朝代、具有什么风格等,最后总结性的向同学们讲解他们的特点区别。

3、欣赏要点:先找几位同学说一下自己评价书法作品的标准或原则是什么?[或如何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学生谈完后,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然后自己再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书法艺术的欣赏活动,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征,欣赏书法作品不可能获得相对直接的印象、辨识与教益,也不可能单纯为了使学生辨识书写的内容,去探讨言词语汇上的优劣。进而得出:书法主要是通过对抽象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姿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结合讲授出示古代书法名作的图片,并与一般的书法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什么是格调高雅,什么是粗庸平常)。书法可以说是无声的音乐、抽象的绘画、线条流动的诗歌。

4、课后思考与讨论

⑴ 思考书法与绘画的异同

⑵ 讨论中国书法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

⑶ 谈谈自己对哪个时代的书法发展状况了解较多及他们的代表作品。

笔墨纸砚 文房清玩——书写工具与材料 课业类型:欣赏•评述

课时设计:一课时

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是人美版高中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2课《笔墨纸砚 文房清玩——书写工具与材料》,可将本节课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即笔、墨、纸、砚。中国书法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和艺术创造,笔墨纸砚是创造中国书法和中国绘画的基本工具,是伴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体现了中国人的聪明和智慧。笔迷之眼不仅是中国古代人的书写工具、文房雅玩,而且这些工具本身已成为具有独特使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文化艺术品。本节课向同学们介绍书写工具与材料即笔墨纸砚,从欣赏中,是学生认识或了解笔墨纸砚在中国书法和中国绘画的重要性以及其功能、特点、性质等。

学情分析:本课是高二学生学习的内容,笔墨纸砚学生们并不是特别

熟悉,对于笔墨纸砚的分类、性能、特质、产地等地了解还不够,对学习中国传统汉字艺术有一定的兴趣。经过之前的学习,学生们对艺术美与形式美也有一定得了解,培养了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并且他们对新事物具有好奇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使用不同工具与材料,如长锋、中锋、短锋、狼毫、羊毫、兼毫等,体验不同的效果;对不同纸的使用有不一样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物展示与讲解,使学生们对古代书法文化知识有一定得认识;学会分析、比较、鉴赏、评价“书法文化”史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获得精神的愉悦,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陶冶情操,丰富生活情趣;激发学习书法的兴趣。

课程目标:书法课程以提高学生在深入了解并研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一定得审美,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保持对书法文化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难点:本课内容主要作为一般知识来介绍,使学生对与中国书法相关的文化史知识有大概的了解,笔纸是重点讲解部分,其他知识一般了解。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教材教案、电子图片、笔墨纸砚

学生:课本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清点学生人数,安排课堂秩序,教学中注意学生异

动。

(二) 导入新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出自孔子的《论语》,有哪位同学能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呢?(请同学回答)。其意思是说工匠想要使她得工作做好,一定要先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第12课的内容

笔墨纸砚 文房清玩 『教师

——书写工具与材料 板书』

(三) 讲授新课

中国书法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和艺术创造,笔、墨、纸、砚是创造中国书法特有的工具与材料。文字书写,需要工具与材料。汉字是一种独特的文字,在汉字创造和使用的历史过程中,中国人同时创造和使用了书写汉字的独特工具与材料。我们要认识和学习中国书法,就应该对汉字书写的工具与材料有一个概略的了解。

1、 笔(写字时,体会软毫、硬毫的区别)

毛笔的构造:由笔管和笔毫两个部分组成

毛笔的特点:笔毫柔软且富有弹性

毛笔的分类:①按笔锋长短:长锋、中锋、短锋

②按写字大小:小楷、中楷、大楷

毛笔的制作工艺的发展:

毛笔产生的年代尚难确定,历史上有秦国将军蒙恬造笔之说,建国后在湖南长沙附近发掘了战国时代的毛笔实物。(由此可见,毛笔的制作已具备一定得形态并且显示了一定得制作水平,也可以看出,当时已普遍使用毛笔来书写了。兔毫——狼毫、羊毫、鸡毫等

关于毛笔的优劣:古人提出“尖”、“齐”、“圆”、“健”四条标准,大致都是从笔毫来分析的,毛笔笔杆应圆而直,笔杆笔锋装配牢固端正,紧固成一条直线。(实物展示同时讲解)

附:名笔简介

⑴描金漆管鬃毫抓笔(清代)

⑵粉彩八仙瓷管斗笔(清代)

⑶掐丝珐琅笔管(清代)

⑷用不同工艺制作的笔套

2、 墨

墨对汉字书写的意义:

墨的历史:20世纪70年代,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有秦墨出土,晋代墨迹保存至今,唐代,河北易水流域所制“易墨”,以松烟为主要原料,五代时期,李廷珪在安徽歙州以松烟、麝香等为原料制墨,“徽墨”成为墨中珍品,宋、元、明、清,制墨业不断发展,

品种多样,墨质精良。出现了制墨名匠,如清代徽州制墨专家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被誉为“四大墨王”。 墨的分类:

①按墨的形态:固体和液体

②按墨的颜色:黑墨和彩墨

③按墨的用途:实用墨和观赏墨

附:墨品赏析

⑴广州南越王墓出土墨丸(西汉)

⑵程君房制五 墨(明代)

3、 纸(问题:简述宣纸的由来及分类)

纸对汉字书写的意义:

纸的发明制造简史:纸是我过四大发明之一。(提问)传统说法是东汉蔡伦造纸。

西汉(植物纤维纸出现)——东汉末(出现了精于造纸的工匠)——东晋(用纯大麻造纸,质地坚韧洁白)——隋唐(造纸技术进一步提高)——宋元(造纸技术更加成熟,宋代已能生产以麻或蚕茧为原料的三丈余长且中间没有接缝的巨幅纸。如著名的赵 《草书千字文》就是用皮纸书写的,且纸上有手工的描金云龙纹,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对纸的加工技术的精湛了。)——元明清(造纸技术不断采用新的原料,不断采用新的加工技术,创造和仿制出许多纸中得精品,如元代“明仁殿纸”、明代“宣德贡笺”、清康熙的“梅花玉版笺”、清乾隆年“仿澄心堂纸”等。)

纸的分类:中国书画用纸因材料、产地、用途、加工方式、大小厚薄等不同。“宣纸”本事安徽宣城地区所造的纸,因造纸历史悠久、纸质精良,产品行销全国及国外,影响大,所以“宣纸”成为中国书画用纸的代名词,其他地方所产的书画用纸也称“宣纸”。①按规格大小:四尺、六尺、八尺、丈二、丈六等,(其宽度是长度的一半)

②按用料皮草的比例:特净皮、净皮宣、棉料宣

③按纸是否加工以及如何加工:生宣、熟宣、笺纸

附:宣纸的性能:柔软、光洁、 等特性(实物展示,让同学们感受生宣与熟宣的区别)

4、 砚

砚的工艺制造简史:新石器时代(发现类似砚的石器)——春秋战国时代(石砚的使用较普遍)——汉魏以后(不仅有石砚,而且出现了不同材质的砚,陶砚、瓷砚、金属砚)——唐代(端州的端溪砚石,具有刚柔相济、细腻秀雅、温润发墨的特点,“端砚”很快就名扬天下。江西婺源的歙溪所产的砚石,坚韧温和、石纹美丽洁净,用这种石制作出来的“歙砚”,冬不结冰,存水不耗,发墨利笔,被视为砚中珍品,除这两种砚之外,山东出产的鲁砚、甘肃出产的洮砚,也都是石质精良,色调秀雅,品种多样,极适研墨。此四种砚是唐代享有盛名的“四大名砚”。)——宋以后(人们对制砚的材料不断增加以及追求砚台造型的美观,涌现了大批制砚名匠。)——近现代以来,毛笔书写日渐减少,墨汁逐渐广泛

使用,研墨之砚的实用价值逐渐消失。但这种具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房清玩,仍然以其名贵的材质和精美的工艺,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人们观赏把玩、馈赠收藏的高雅工艺品。 砚的分类:

①按砚材:石砚、玉砚、桃砚、瓷砚、铜砚、铁砚、泥砚 ②按产地:端砚、歙砚、鲁砚、洮砚、澄泥砚

③按用途:实用砚和观赏砚

名砚赏析:(观看多媒体课件)

①鎏金镶嵌兽形盒铜砚(东汉)

②彩绘云兽纹漆盒石板砚(西汉)

③三足青瓷砚(晋代)

④百一眼端砚(宋代)

5、 其他书写用品简介

笔墨纸砚是文房基本的书写工具和材料,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工具、用品,也是文房常备之物,如:印章、印泥、笔架、笔筒、笔洗、镇纸、毡垫等,既是实用所需也是观赏之物。


相关内容

  • 五年级上册书法备课
  • 大有镇中心学校书法 教研组电子教案(优化案) 备课组长签字: 日期: 教研组长签字: 日期: 大有镇中心学校书法 教研组电子教案(优化案) 备课组长签字: 日期: 教研组长签字: 日期: 大有镇中心学校书法 教研组电子教案(优化案) 备课组长签字: 日期: 教研组长签字: 日期: 大有镇中心学校书法 ...

  • 六年级书法教学计划及教案
  • 六年级书法教学计划及教案 一.学情分析 教学中注意学生从最基础的书法入门开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和正确的书写习惯,能熟练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尤其需要教师着重指导用笔方法. 二.教材分析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几千年的衍变.发展.积淀, 群星璀璨,名家辈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人 ...

  • 硬笔书法教案落款教案
  • 书法作品落款的基本常识 一.教学目标 1. 明确落款的含义. 2. 了解并掌握落款的格式. 3. 知道落款的内容. 4. 知道如何确定落款的字体. 5. 了解并能正确使用落款套词和敬词. 6. 能准确使用称谓. 7. 掌握落款时间的正确写法.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 三.教学用具 字帖.多媒体.硬笔 ...

  • [书法的点画之美]教案1
  • <书法的点画之美>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尊重汉字,体会汉字的生命感. 2.传承汉字书法,体会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汉字书法点画的发展变化及个别字体点画的独特之处. 2.自然生活艺术与汉字书法点画之间的联系. 3.体会汉字书法点画的形态.质感.节奏 ...

  • 小学三年级书法写字课的教案
  • 小学三年级书法写字课的教案. (2011-09-08 09:28:32) 转载▼ 标签: 小学三年级书法写字课的教案. 三年级写字教案 毛笔书法教学准备课 教学目标: 1.了解毛笔的种类,知道怎样挑选毛笔. 2.知道用笔.用墨的方法. 3.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坐姿. 4.激发学习毛笔书法的兴趣. 教 ...

  • 二年级下册硬笔书法教案
  • 体验-训练提升.数学教学:情境驱动-自主尝试-质疑碰撞-内化感悟-训练提升.综合学科教学:音乐.英语:激趣导入(情境.游戏.技能)-情感体验-理解演绎-合作创新-交流展示:美术.书法:激趣导入--主动参与-审美体验-合作交流--拓展延伸:科学.信息技术等: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制定方案--自主探究. ...

  • 二年级写字教案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写 字 教科版 二年级下册 教 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教材分析 一. 教学内容 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书中要求会写的所有生字.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姿势和书写习惯,做到"三个一" ...

  • 新六年级书法教案
  • 洛宁江苏明善国际学校教师教学电子备课 记录手册 正确的握笔方法 目前关于练字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了很多的人重视,在我们掌握了科学的练字方法的时候,然而还是有很多的朋友对于正确的握笔方法和坐姿的问题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疑问,那么这也是我们培训学员当中的常有问题,所以今天关于这些问题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下 第一 ...

  • 五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 教学目标: 1. 掌握女字旁的写法以及在结字中的运用.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美观. 3.进行补字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 教学重点:女字旁的写法以及结字时的变化和搭配要领.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