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拓展学案参考答案

史拓展学案参考答案(第一分册)

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参考答案

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75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中国史前社会经历过一个集体生产、平均分配的农耕聚落阶段,能反映这种情况的是

A.姜寨遗址 B.炎黄传说

C.二里头遗址 D.尧舜禹传说

【答案】A

【解析】考察中国史前文明。炎黄传说、尧舜禹传说实际上是我国由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的过渡时期。这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已有了剩余产品。氏族首领利用手中的权力将剩余产品据为己有。相传尧舜禹都有自己的仓库。而二里头遗址反映的是夏、商时期的情况,这时我国已进入阶级社会。故A、B、D三项时期均不存在产品的平均分配。故应选A。

2.某古代文明具有如下典型特征:①有自己的文字体系,②以灌溉农业为基础的经济,③有迄今所知的第一部成人法典,④在文学方面成就突出。该文明是

A.古埃及文明 B.古罗马文明

C.古希腊文明 D.两河流域文明

【答案】D

【解析】考察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四个特征中一个特征最为特别,即“有迄今所知的第一部成人法典”,这部法典就是《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属于两河流域的文明。故应选D。

3.商代青铜冶炼技术日臻完善,留下了众多青铜礼器。这表明商朝人已将其用于他们最看重的

A.经济生产 B.政治活动

C.艺术审美 D.日常交往

【答案】B

【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青铜冶炼技术。商周时期是我国的青铜时代,青铜的冶炼技术已相当先进,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技术相当高超。而这些青铜器都是用于朝廷大典、祭祀等重要政治活动。由于青铜的质地、韧性等因素,青铜器很少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故应选B。

4.如要撰写一篇有关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欧洲历史与文化的文章,最恰当的标题是

A.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 B.罗马帝国统治的兴衰

C.希腊城邦时代的来临 D.克利斯提尼改革始末

【答案】A

【解析】考察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正是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时期。克利斯提尼改革是在公元前6世纪末。罗马帝国在公元前1世纪才建立,二者时间都不符。公元前8世纪,希腊已开始进入城邦时代,故C也不合题意。故应选A。

5.有学者认为,自中国古代进入文明社会,先后出现了“方国联盟”等三种政治统治模式。据此,与右图匹配的正确选项是

A.郡县制度、封邦建国 B.行省制度、封邦建国

C.行省制度、郡县制度 D.封邦建国、郡县制度

【答案】D

【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西周时候,为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以宗法制为基础,实行分封制,即“封邦建国,以藩凭周”。将宗室、功臣、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秦统一以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推广郡县制。故应选D。

6.唐王朝为改善民族关系,曾对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实行和亲。这里所说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 B.吐蕃

C.鲜卑 D.女真

【答案】B

【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唐朝的时候,为加强与吐蕃(今天的西藏地区)的关系,唐太宗答应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请求,派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结婚,以加强汉藏联系;后来,金城公主又入藏与尺带朱丹成婚,汉藏关系进一步加强。故应选B。

7.历史课上,讨论中国古代的官制演变,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

甲说: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乙说: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

丙说: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

丁说:……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

其中涉及宋代文官体制的史料是

A.甲说、乙说 B.甲说、丙说

C.甲说、丁说 D.乙说、丙说

【答案】A

【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甲说反映的是为改变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宋初采取“杯酒释兵权”的策略,解除了朝中大将的兵权;乙说反映的是为加强君主专制,设枢密院以分割丞相的兵权。丙说是元朝的行省制度;丁说是清朝的军机处的设置。故应选A。

8.以下是三种史著的目录,按顺序与之对应的作者是

五帝本纪第一

夏本纪第二

殷本纪第三

……

老子韩非列传

仲尼弟子列传

商君列传

周纪

秦纪

汉纪

魏纪

晋纪

隋纪

唐纪

上世史 中国之中国

自黄帝以迄秦之一统

中世史 亚洲之中国

自秦统一后至清代乾隆一统

近世史 世界之中国

自乾隆末年以至今日

A.司马迁、司马光、梁启超 B.司马光、司马迁、梁启超

C.刘知畿、司马迁、梁启超 D.司马迁、章学诚、梁启超

【答案】A

【解析】考察中国的史学体裁。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从给的三种史著的体例看:第一个正是《史记》的体例纪传体;第二个正是《资治通鉴》的体例国别体;而第三个正是近代史上梁启超的一种新的历史分期法。实际上,我们只要认定第一个是司马迁的《史记》、第二个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结合选项的特点,可将B、C、D三项排除掉。故应选A。

9.小张打算赴法国参观巴黎大学,他从网上搜集了有关中世纪西方大学的信息。其中正确的是

A.大学兴起于公元8世纪 B.大学出现了自由探索的世俗教育

C.大学授课的语言以古希腊语为主 D.大学教师的待遇远低于神职人员

【答案】B

【解析】考察古代欧洲的教育。中世纪西方大学兴起于11世纪随着城市的兴起而发展起来;大学授课的语言以古拉丁语为主;中世纪西方大学具有自治性质,有教师和学生组成行会,不交赋税,也不服兵役。故应选B。

10.2012年10月以来,考古工作者在青龙镇遗址发现了唐宋房屋基址等遗迹,出土了大量铜器、铁器和瓷器等文物。据此推测当时上海地区的县级治所名称是

A 嘉兴 B 松江 C 华亭 D 上海

【答案】C 【解析】考察上海的历史变迁。上海历史悠久,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上海,战国开始建城。“申城” 是上海地区最早的城市。后来申城城址几经变迁,地名已经过多次更改。三国时期更名为“华亭”,唐朝设县,元朝朝廷批准上海镇建独立县。明代在华亭、上海地区设立松江府。清代

设立苏松太道(中后期依其驻地又俗称为上海道)。由上可知,唐时,上海治所应在华亭。故应选C。

11.按政权建立年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 契丹、金、北宋、元 B北宋、契丹、 金、元

C北宋、金、契丹、元 D契丹、北宋、金、元

【答案】D

【解析】考察古代中国民族政权。契丹建于916年;北宋建于960年;金建于1115年;元建于1206年。故应选D。

12.15至16世纪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如君主专制的建立、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和宗教改革的兴起等显示了

A 资本注意制度的确立 B 西欧社会的转型

C 国际政治体系的初建 D 整体世界的形成

【答案】B

【解析】考察西欧的历史发展。15世纪是西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代,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西欧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首先是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文艺复兴运动兴起;接着是新航路开辟、宗教改革、君主专制的确立,西欧社会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体现了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故应选B。

13.以下为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的航海路线图,其中1497年至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进行航海探险的目的地是

【答案】C

【解析】考察新航路的开辟。1497年,达·伽马从葡萄牙出发,沿非洲西海岸越过好望角,继

续沿着非洲东海岸,穿过印度洋,到达印度,即③。故应选C。

14.“习华言,易华服,读儒书,..........以博中国人之信用,其教始能推行。”他是

A 元世祖 B 北魏孝文帝 C 利玛窦 D 马可波罗

【答案】C

【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孝文帝改革。题干所反映的正是孝文帝改革的汉化内容。故应选B。

15.革命实践与政治理论往往相辅相成。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君主立宪制提供理论支持的是

A 霍布斯 B 洛克 C 伏尔泰 D 卢梭

【答案】B

【解析】考察启蒙思想。洛克,英国早期启蒙思想家,首先提出分权思想,主张君主立宪制,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处理外交事务的权利应分属议会和君主。光荣革命后的英国政治体制就体现了这一思想。故应选B。

16.1640年英国革命和1789年法国革命发生的背景有所不同,但诱因相似,即

A 征税问题 B宗教问题

C名族问题 D战争问题

【答案】A

【解析】考察英法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迫召开议会,会上新贵族立即向国王提出惩处他的宠臣和停止没有经过议会同意的非法税收等要求,遭到拒绝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1789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召集已经停止了175年的“三级会议”来筹款,阴谋未能得逞,企图镇压第三等级代表,引发巴黎人民第一次起义,法国大革命爆发。故应选A。

17.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 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A中英战争 B鸦片战争

C通商战争 D夷匪战争

【答案】A

【解析】考察近代列强侵华。鸦片战争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简单的把其认为是中英战争,掩盖了其侵略本质。故应选A。

18.英国政府于1802年推出的第一部《工厂法》。1860年代相关立法的保护范围扩大到“有雇佣劳动的任何地方”,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被雇佣者的境遇。推动英国工厂法等社会立法的直接原因是

A经济结构的变化 B城市化运动的发展

C工人斗争的压力 D工业产值超过农业

【答案】C

【解析】考察工业革命的影响。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也日益激化。工人的生活状况并没有因经济的发展而得到相应的改善,相反却更困苦,工人阶级为改善自身生活条件而进行不断的斗争,于是出现题干中所说的情况。故应选C。

19.在关于现代化内涵的讨论中,同学们提出①政治上的明主化合法制化、②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市场化、③思想上的理性化、④社会生活的变化等核心要素。以下归纳最完整的是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考察现代化的内涵。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生产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 一般认为近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化。其内容有: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领域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态度的多元化等各个方

面。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故应选D。

20.这个国家刚刚与英国和法国打了一仗,输的一败涂地,以致名怨沸腾,人民甚至可以在每个劳动者的前额上看出那些情感的外在表现,二矛盾焦点直至该国最棘手的问题。据此推断这个国家将要发生

A明治维新 B农奴制改革

C洋务运动 D南北战争

【答案】B

【解析】考察近代国际关系。1853 ——1856年,英法与俄国因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而爆发的一场战争,战争以俄国的失败而结束。战争加剧国内矛盾,引发俄国农奴制危机,导致1861年农奴制改革。故应选B。

21.1872年,“机械螺丝(厂)”创与简村堡陈启沅(源),名曰“丝偈”,以其用机器也。。。。以其交洋人也“ 材料中的螺丝厂最可能坐落于

A北京附近 B广州附近

C西安附近 D成都附近

【答案】B

【解析】考察代中国的民族企业。解答此题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时间1872年,正是民族企业的产生时期;二是人物陈启源,近代民族资本家,在广东创办近代企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答案为B。

22.欧洲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大致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对外扩张方式各有侧重以下能对应的是

A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早期殖民

B早期殖民→资本输出→商品输出

C早期殖民→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D商品输出→早期殖民→资本输出

【答案】C

【解析】考察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发展,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新航路的开辟,西方国家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扩张。伴随着殖民扩张,资本的原始积累也发展起来;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商品输出成为对外扩张的主要方式,资本主义也进入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随着向垄断主义的过渡,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主。故应选C。

23.①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之处,并独有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②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上海等五处港口。

③大清大皇帝允许以天津郡城海口做为通商之埠

④(朝鲜国)像中国所修贡献典礼,嗣后全行废除

以上条款引自中国近代四个不平等条约,按签订的时间先后顺序为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②③④① D③④②①

【答案】C

【解析】考察近代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①为《辛丑条约》的内容,1901年签订;②为《南京条约》所规定的,1842年签订;③为《北京条约》的内容,1860年签订;④为《马关条约》所规定的,1895年签订。故应选C。

24.右侧日记最可能写于

A1361年 B1895年

C1907年 D1913年

【答案】C

【解析】考察近代中国的民主进程。解答此题关键是对材料的理解,材料中有“立宪、议院”等字眼,对此“昌言无忌、屡见诏旨”,反映的正是清末新政时期的内容。故应选C。

25.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有机会挣一日之短,以后拖着长辫,心里眷念帝制的老先生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作讨论,同席笑谴,这一场景最有可能发生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答案】D

【解析】考察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激进派即指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主导力量——资产阶级激进派。故应选D。

26.以下言论出自于1933年3月 富兰克林*罗斯福 就任总统时发表的演说,其中最能体现其“新政“实质的是

A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B现在就行动起来…..我愿意提供这样的领导

C捷径一切努力通过国际经济调整来恢复同世界各地的贸易。

D把一切形式的交通运输和其他明确属于公共事业的设施置于国家计划和监督之下

【答案】D

【解析】考察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就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项最能体现这一特点。故应选D。

27.右图是中共历史上一次代表大会的盛况,此次大会召开与

A抗日战争初期

B抗日战争胜利前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答案】B

【解析】考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进程。图中有一关键地方“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胜利前进和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召开于 抗战胜利前夕的1945年4——5月,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共的指导思想。故应选B。

28.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的侵略,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领土,列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此处的三大国联盟是

A美国,英国,中国 B美国,英国,苏联

C美国,苏联,中国, D英国,苏联,中国

【答案】A

【解析】考察二次大战时期的《开罗宣言》。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在开罗召开会议,通过了《开罗宣言》,规定:“制止及惩罚日本的侵略,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领土,列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故应选A。

29.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为新明主国家,这是因为

①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明主阶级和国内各名族的人民明主专政。 ②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时代。

③完成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④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等制度。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考察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第③项为三大改造时期的内容,《共同纲领》并没有规定。故凡含有此项的均不对,A、B、C三项均可排除。故应选D。

30. 右图主题与下列口号精神相近的是

A人又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B公共食堂好 吃饭不花钱

B自愿又互利,发展合作社

D联产承包制,走上富裕路

【答案】A

【解析】考察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从图中的内容和文字内容来看,反映的是是一种“浮夸”之风,这正与“人又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思想一致。故应选A。

以下每小题3分 ,共15题,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请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31.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称“这里还有其他一些人(希腊人),。。。。 讲铸造出充满生机的铜像,造的比我们高明……….在法庭上比我们更加雄辩,……….但是,罗马人,你记住,你应当用你的权威统治万国。这将是你的专场,你应当确立和平秩序。“对此段话的最佳理解是

A罗马人有着自己的法律和政治成果

B希腊人有着突出的艺术和哲学成就。

C罗马人的艺术和哲学成就胜与希腊人

D罗马人比希腊人更擅长运用政治权威

【答案】DABC

【解析】考察古代罗马的政治。希腊对后世的贡献在于民主政治方面,罗马在于法制建设方面。罗马是通过不断的对外扩张逐渐建立起来的,罗马法律也逐渐完善。从材料的含义看,它既看到了希腊的优点,也看到了罗马的优点,强调罗马要发挥优点。从选项的表述和题干的要求看,D项最符合题意。故最佳应选D。

32 在15世纪,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 10%属于古典书籍。从1500年至1520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宗教相关书籍下降为总数的27%,对上述变化的最佳理解是

A人文主义精神昌盛 B天主教地位有所下降

C学者推崇古典作品 D中国印刷术引入欧洲

【答案】ABCD

【解析】考察文艺复兴运动。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等因素,14—16世纪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作用,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所以出现题干中所叙述的现象。故最佳应选A。

33.1870年清朝大臣崇厚出访法国。他受邀参观巴黎下水道工程后,觉得曾被无数法国人踩在脚下,这是法国政府的蓄意羞辱。事实上,法方为了展示城市建设成果,只安排各国皇室的贵宾参观此工程。同一天还有两位来自巴西的王子也同样进入下水道进行了参观。对此,今人解读

最接近史实的是

A 崇厚没有理解法国政府的用意 B崇厚希望“师夷长技以制夷”

C 崇厚对外情况是无知的 D崇厚自认为受了“胯下之辱,”有失身份

【答案】CADB

【解析】考察近代中国人的思想意识。长期的“天朝上国、华夷之辨”思想的影响,使中国人昧于世界大势,盲目自大,处处防范、提防,以致出现材料中崇厚的这种荒唐认识。故最佳应选C。

34.以下对上海租界的描述中,最能说明租界为„国中之国„的事实是

A 租界内公园禁止让华人入内,引发华人抗议

B 美英等国联手成立了工部局

C 租界内租地建屋、开设店铺等事,须先由外国领事发给执照。

D租界有下水道、自来水、路灯和平整的街道

【答案】BACD

【解析】考察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租界是近代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获得的特权而建立起来的,在租界内,列强实施内部自治管理,并不由租借国派遣总督,而是成立市政管理机构——工部局,担任市政、税务、警务、工务、交通、卫生、公用事业、教育、宣传等职能,兼有西方城市议会和市政厅的双重职能。工部局实际上是自治政府,这使租界实际上成了“国中之国”。故最佳应选B。

35.某学者写道:战后发生的许多事情是“无法全部装在冷战这个盒子里的”。冷战分割了世界,不过冷战只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与之并存的还有经济、民族、宗教等问题。冷战无疑对这些问题产生影响,而这些问题反过来又影响了冷战。对这段话的最佳理解是

A 冷战是时代的中心,而非时代本身。

B 经济、民族、宗教等问题影响了冷战的态势。

C 冷战即是时代的中心,又是时代本身。

D 冷战分割了世界,影响了经济、民族宗教等问题。

【答案】ABDC

【解析】考察现代国际关系。二次大战后,由于国家利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影响,美苏两国的关系,由战时的同盟关系逐渐演变为敌对关系,冷战局面由此形成。双方的重点在欧洲,而在亚洲则表现为热。冷战是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突出特点,表现的主要是两大阵营的对峙关系,除此以外,双方内部关系、新兴民族国家关系也是当时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正如题干所言。故最佳应选A。

二、非选择题(共75分)

36.“无为”与“有为”(12分)

材料一:秦灭六国,……此乃古代贵族封建势力之逐步崩溃,……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然在平民政府创建的过程中,却屡次有“封建”思想之复活。……平民政府的……思想则为“无为而治”,“无为”之实则为“因循”。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

——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问题:

(1)你如何理解材料“„无为‟之实则为„因循‟”的说法?(4分)

(2)汉初七十余年的“无为”给汉武帝留下怎样的历史遗产?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汉武帝的“有为”?(8分)

【答案】

【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解答。这主要从汉朝所实行的制度上来看,大部分沿用了秦时的制度,如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正如人们常言“汉承秦制”。第(2)问,历史遗产:解答此题要从汉初实行的政策及其效果来分析解答。有为:这主要从汉初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内部的土地兼并,外部的民族关系。为解决这些问题,汉武帝必须要有所作为。

37.“他们”(12分)

他们不可以被买卖,但他们仍旧是不自由的,没有主人的同意不能离开土地。如果变更给新主人,他们也随之被转让,他们有权耕作自己的数英亩土地,作为其一生劳作的回报,他们每星期要在主人的辖地上劳作数日,还得修缮主人的道路,桥梁和围墙。当他们结婚、继承父辈的田产或使用当地的磨坊时,要向主人纳税,到了圣诞节和复活节,也得付些钱款。他们用粮食、水果、蜂蜜、鸡蛋、家禽等食物按比例支付一年的收成。在和平无事的安宁岁月里,他们常常经营市集。

问题:

(1) 材料中的“他们”是指哪一种人?说明判断的理由。(8分)

(2) 结合材料概括“他们”所处时代的经济形态特征。(4分)

【答案】

【解析】第(1)问,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材料所反映的是什么时候哪一地区的社会情况,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反映的是中世纪西欧的社会状况,故需结合这一时期的相关知识进行

回答。第(2)问要从材料反映的经济关系、社会关系等方面去回答。

38.同文馆之辩(14分)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京师同文馆的设立给当时的士大夫阶层带来了很大冲击。因此,同文馆的办学举措引发清廷内部的争论。1867年,保守派代表人物倭仁上奏道:

天文、算学为益甚微,西人教习正途,所损甚大……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今求之一艺之末而又奉夷人为师,无论夷人诡谲, 未必传其精巧,即使教者诚教,学者诚学,所成就者不过术数之士,古今来未闻有恃术数而能起衰振弱者也

天下之大,不患无才。知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精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 问题:

(1) 倭仁反对同文馆哪些办学举措?理由是什么?(6分)

(2) 假设你参与当时的论辩,将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8分)

【答案】

【解析】第(1)问,举措:结合材料“天文、算学为益甚微,西人教习正途,所损甚大”、“ 奉夷人为师”等归纳其内容。理由:结合材料“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夷人诡谲, 未必传其精巧”、“ 古今来未闻有恃术数而能起衰振弱者也。天下之大,

不患无才”等内容总结其原因。第(2)问注意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可从国际大势、国内形势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分析归纳。同时要注意自圆其说。

39.战争与和平的抉择(12分)

1990年10月3日德国重新统一,标志着德意志民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然而,德国的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断裂巨大,某些模式一去不复返了。以“战争与和平的抉择”为主题,叙述德国20世纪以来的发展之路。

【答案】

【解析】解答此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解答。第一,恰当划分20世纪以来德国的历史发展阶段,这主要以两次世界大战为基点进行划分:一战前;两次大战之间;二战后到统一前;统一以后几个时期。第二,回答每一个时期时,要结合这一时期的德国国内外形势、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回答。第三,分析每一阶段德国所采取的政策对德国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认识德国历史发展的曲折性。第四,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和则两利,战则两伤;两利才能共赢,共赢才能发展。

40.严复笔下的进化论(25分)

中国近代思想家严复将赫胥黎的作品译成中文发表。以下两栏材料,分别选自赫胥黎原著直译本与严复译本大致对应的段落,阅读并回答问题。

原著直译文

在生物界,这种宇宙过程(cosmicprocess)最典型的特征之一就是生存斗争,即每一个个体和整个环境的竞争,其结果就是选择。也就是说,那些存活下来的生命形态,总体上最适合于某个时期存在的各种条件。因此,就这一点而言,也就仅仅就这一点而言,它们是最适者。

严复译文

以天演为体,而其用有二:曰物竞,曰天择,此万物莫不然,……物竞者,物争自存也,以一物以与物物争,或存或亡,而其效则归于天择。天择者,物争焉而独存。……与其所遭值之时与地,及凡周身以外之物力,有其相谋而相剂者焉。……斯宾塞曰;“天择者,存其最宜者也。”夫物既争存矣,而天又从其争之后而择之,一争一择,而变化之事出矣。

严复按语一:物竞,天择二义,发于英人达尔文,斯宾塞者……本天演著《天人会通论》,举天、地、人、形气、心性、动植之事而一贯之,其说尤为精辟宏富,其第一书以发明天演之旨 ,第二书以天演言生学(生物学);第三书以天演言性灵(心理学);第四书以天演言群理(社会学);第五书乃考道德之本源,明政教之条贯,而以保种进化之公例要术终焉。鸣呼!欧洲自由生民以来,无此作也。

严复按语二:夫既以群为安利,则天演之事,将使能群者存,不群者灭;善群者存,不善群者灭。赫胥黎……言群理,所以不若斯宾塞之密也。

问题:

(1) 严复翻译此书与哪次重大历史事件的刺激有关?(2分)

(2) 比较上述材料,概括严复译本(包括按语)与赫胥黎原著的内容差异。(8分)

(3) 你如何理解严复笔下的进化论?(15分)

【答案】

【解析】第(1)问结合当时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回答。第(2)问注意明确严复翻译此书的目的:

维新变法,救亡图存,必然有时代的烙印。第(3)问,解答此问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严复

的个人经历;②严复的立场;③严复翻译的目的;④中国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当时的国内外

环境。

第一单元

基础练习答案:

一、填图(略)(25分)

二、填空(25分)

1、两河位置: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BC3500—BC3100年,苏美尔人建

立了最早的城市国家,成为文明的奠基者。《吉尔伽美什》史诗:两河最早的文学

的作品之一,是用迄今发现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也叫钉头文字)写成的。

2、古巴比伦王国的《汉穆拉比法典》:作用: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巩固王国的统

治。价值: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历史地位重要;是了解和研究

古巴比轮王国的第一手文献。

3、古埃及位置:东北非。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表现:集各种权力于一身,强化王权

神授,拥有土地支配权、官吏任免权,控制军队。

4、金字塔是陵墓,最负盛名的是的胡夫和哈夫拉金字塔。金字塔象征意义:专制权

力象征,来世信仰体现,人民智慧结晶。古代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写在纸草上。

5、吠陀时代:指BC14C—BC6C的古代印度历史。四大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

首陀罗;特征:职业世袭,内部联姻,排斥外人。对印度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史

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6、佛教是世界性宗教,创始人:悉达多,经典大藏经;

三、选择题(24分).1.B 2.A 3.C 4.C 5.B 6.D 7.B 8.D

9.D 10.B 11.A 12.C

非选择题

一、大河:四大文明古国的摇篮(14分)

1.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

2.农业普遍比较发达,多为中央集权国家,宗教信仰明显,数学、天文历法等成就突出。

三、法律:确立规范的社会秩序(12分)

1.《汉穆拉比法典》的颁布和实施有效地规范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秩序,对于巩固王国

统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还通过法律形式否定了一些野蛮的原始风俗和习惯

的合法性。它也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

要的地位。

2.严格维护奴隶主贵族特权,法律措施十分严厉,还留有同态复仇等一些原始习俗。

3.任何一个人毁坏了别人的眼睛,他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还要对由此造成的精神损失

和经济损失进行必要的赔偿。

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第二单元

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4届高二历史拓展训练三参考答案

填空题(25分)

1、欧洲文明、海岸曲折、山多、地少、小国寡民、斯巴达、雅典、希腊古典时代、指BC5C—4C。

2、希腊民主政治:经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到伯里克利达到全盛。城邦内部民主,

妇女外邦人奴隶无民主。

3、历史 特洛伊战争 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9世纪 荷马时代 帕特农 西方历史学、

历史、希波战争、苏格拉底

∙ 历史价值观的感悟——中西政治制度比较

(1)基本特点:人民主权(或直接民主);君主独裁(或皇权至高无上)(2分)

(2)(能从2个以上角度进行比较,每个角度2分)

如:地理环境:海洋/大河; 政治基础:小国寡民城邦政体/大一统帝国;经济基础:

工商业/农业;思想文化因素:公民追求平等、重视参政和民主的价值观/法家集权思想;其他

因素:梭伦、克利斯提尼、伯利克里等改革家的努力/秦始皇的决策;

(3)不能以简单的孰优孰劣来评价古代中、西政治制度;尊重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制度文

明具有多元性特征,与不同的国情相适应;都为人类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宝贵的经

验。(任意两点2分)

四、本单元高考试题

2009年: A

2010年:苏格拉底案

(1)答案1:古典时代(或接近的意思)(1分)

(2)答案l:③或40岁的雅典男性公民(1分)

3)答案l:从材料中提炼出雅典民主制的本质特征(6分)

·苏格拉底最终被判处死刑表明,民主政治可能产生多数人的暴政。

·苏格拉底一案的审判过程显示,程序公正并不必然表示结果公正。

答案2:未结合材料,但能指出雅典民主制的本质特征。(5分)

·雅典民主制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

答案3:能合理运用材料,从两方面作出判断。(3分J

·好的地方在于,进行了抽签、自愿报名、辩论、两轮投票;不好的地方在于,只有雅典

成年男子公民能够参与。

·雅典民主制度是积极合理的,因为其程序严格规范;同样也存在弊端,因为并非所有人都

有权参与。

得票4:仅从单方面作出判断,井有1个以上理由或事实说明。(2分)

答案5:只作简单判断。(1分)

其他答案:照抄材料、毫无关系的回答等。(0分)

说明:下列答案按层次由高到低、依次递减的原则进行排列和赋分。“水平1”为最高层次的答案,

“其他答案”为不符合题意的答案。圆点符号后的内容为参照性示例。

2011年:B

2012年:D

36\1:从材料中提取重要的信息,并进行合理解释。

•因为梭伦认为他留下的法律制度是根本的保障,他个人的去留无关紧要。

•因为梭伦认为法律至上,个别政治人物的作为改变不了法律制度。

水平2: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就事论事。 、

•梭伦认为他没有义务留下来解释法律

•梭伦对自己制定的法律高度自信

•梭伦不愿意变更法律

其他答案:没有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梭伦离开是为了经商和游览

(2) 水平1:能根据材料做出合理解释

•因为平民和贵族都有各自的利益,梭伦要保持已制定法律的公正、严肃性。

水平2:仅罗列了材料中的相关信息

•梭伦认为大家应该遵从他所写的法律条款

•梭伦不愿意偏袒任何一方而成为僭主

其他答案:不合理的解释

(3)

水平l:能根据材料做出全面的提炼总结

•贵族与平民利益之间的博弈;良好法制的建立;杰出政治人物的作用。

•公民守法精神;良好法制的建立;杰出政治人物的作用。

水平2:能对材料做出部分的提炼总结

其他答案。

典型例题讲解.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在本质上是农耕文明,所以从来不主张远征。(成吉思汗远

征时还没有进入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农耕文明依靠的是春耕秋收,精耕细作,强调的是“父母

在,不远游”,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 ——摘自余秋雨的演讲

材料二 希罗多德曾说,“希腊人一出生就与贫穷为伍”。希腊半岛大部分土地都荒瘠不毛,

无法大量种植农作物,可当时人口增长速度很快。但这样的条件并没有阻碍古希腊的文明化进

程。古希腊人或到海外经商、或到远方开辟殖民地。通过频繁的海上贸易,古希腊人把本土生

产的经济作物和手工制品销售到四面八方,而强大的东方邻国本可以轻易地把这些不速之客们

赶回大海,但他们对希腊人的到来却表示欢迎。他们认为,商贾云集,有利于当地经济的繁荣

与发展。 ——摘自《古希腊城邦史》

(1)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华文明为什么“不主张远征”?(8分)简要分析这种特性对中华文明带来

的影响?(6分)

(1)原因: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使中华民族不对外扩张也能生存和发展;传统文

化的影响;中央集权的形成;封闭的大陆环境。(材料信息、角度)

影响:①形成了稳定统一的政治,繁荣的经济、文化。②使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从没有中断。③造成闭塞,缺少交流。 (概念、辩证性)

(2)古希腊为什么要进行海外殖民活动?(4分)这种活动对希腊文明起到什么影响?(4分)

原因:①因为山地较多,土壤贫瘠;海洋阻隔、海岛众多;人口增长,对生存

造成压力。②小国寡民、长期独立自治的城邦布局。(材料)

影响:①促进了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吸收了东方先进文化成果,创造了自己的

独特文明。②促成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角度)

(3)综合以上二则材料,你认为应怎样正确看待亚欧文明的差异?(4分)

差异:世界文明是多样的,由于各种经济、文化、生活习惯、自然环境和政治背景

的不同,必然会产生不同文明。要尊重文明的多样性,鼓励文明间的包

容并处,促进其共同发展。

第三单元参考答案

填空题(15分)

1、罗马共和国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使平民获得了担任公职的权利,贵族特权废止。屋

大维被授予“奥古斯都”称号,罗马进入帝国时代,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395年分裂,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古代史终结,进入中世纪。

2、《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公民法:罗马共和国政府在不同时期颁布适用

于罗马公民内部的法律;万民法:罗马帝国时代颁布的一些决议和法令;卡拉卡皇帝将两法统一。罗马法体系价值:崇尚法治精神和追求法律平等意识树立榜样,其丰富内容与完备形式对欧洲各国影响深远;局限性:将奴隶排斥在外

选择题:(40分)

D 2012、D

34.(1) 答案1:填写正确的序号。(2分)·判决一:②;判决二:①

(2)答案l:给出判断,并能从材料中提炼理由。(6分)

判决二合理。其一,新房是乙建造的,同乙之子无关,法官严守“罪行不能继承”的原则;其二,在乙未做自辩前,法官严守证据原则。视其无罪。这反映了讲理性、重证据的法治精神。

判决二合理。判决一依据同态复仇将乙之子处死,不如判决二重视人的基本权利。此外,判决一在断案时也不如判决二那样重视证据。以今日的眼光来看,依据理性的原则而不是习俗更加符合法治精神。

答案2:给出判断,并就案情本身进行分析。(3分)

判决二合理·新房是乙建造的,同乙之子无关,况且新房倒塌也不一定是乙的错误。

答案3:绐出判断,但未结合具体材料陈述理由。(1分) 判决二合理·它反映了古罗马人的法治精神。 其他答案:只作判断面无理由或理由不符合题意。(0)

三、拓展例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下方是古代某一帝国规模最大时的疆域图。这个帝国 “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问:

(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哪一国家哪一世纪的领土?(2分)

答:罗马帝国,公元2世纪(2分) ∙ ∙ ∙

(2)为什么说这个帝国的法律对世界的征服是最为持久

的?(4分)

答:因为武力因帝国的灭亡而消失(1分),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缩小了影响(1分);而罗马法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比较完备的形式对后来欧洲各国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1分),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识则通过罗马法本身和罗马法体系形成的历史为后世所继承与发扬(1分)。

(3)我们如何寻找这种持久“征服”的证据?(4分)

答:收集、比照罗马法与后世(或近现代西方)主要国家的法律文本,寻找其相似处、相同处(2分);收集、阅读近现代重要法学家、历史学家/法学史家对罗马法的叙述与评价(1分)。以上各方法所涉文本应尽可能保证品质与数量,并互相补充(“孤证不立”)(1分)。 2、材料一: 雅典有几百万常驻外来移民,主要从事工商业和金融业,为雅典人提供税收(公民不纳税),但却没有政治权利,也没有占有土地的经济权利。┅┅雅典还一度盘剥附属国居民┅┅甚至对退盟国公民进行大屠杀。 ——摘自邵龙宝《超越政治权威的罗马法》 (1)材料一,雅典民主存在的不足是什么?造成的主要消极影响是什么? (4分)

答:享有民主人数太少,外国公民和外邦移民没有民主权利。窒息、限制了社会另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

材料二:罗马法律对待外来民族的人较为开明。它“准许半岛约四分之一的居民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其余的人享有拉丁公民权,即一种大而不充分的特权。所有的人都享有人身自由,由此造成的唯一不足仅在于不能控制外交事务,不能强制人们服兵役。” ——摘自邵龙宝《超越政治权威的罗马法》

(2)与材料一相比较,罗马法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2分) 答:罗马法对待外来民族比较开明,享有一定的公民权。 材料三:第5表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3、8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8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3)《十二铜表法》的出现在当时有何进步作用?你认为这些法律规定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吗?为什么?(4分)

答:《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法律条文比较明晰,审判、量刑都有法可依,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这些法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部分条文体现了不平等,“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就是明显的不平等。(也可以举其它例证)

(4)当罗马法学家积极编撰法典时,中国人编撰了《秦律》,从法律体现的意志看,两者有什么异同?(4分)

同:本质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异:秦律——封建君主专制下君主意志的体现;罗马法— 第四单元 略 第五单元

2010 D D 2011 A B

1.(1)庄园、城市(2分)。庄园:自给自足(或农奴劳动、地租剥削、农奴与领主人身依附明显等)(1分); 城市:商品经济(或手工业者和商人聚集、人身自由等) (1分) (2)庄园是中世纪基本经济组织,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城市复兴;随城市的兴起,庄园逐渐衰败。(2分)

(3)从封建等级制到等级君主制 (2分) 趋势:王权逐步加强 (2分)

2、 西罗马帝国瓦解 自给自足 采邑改革 封建等级制 11世纪 城市复兴

武装斗争 商品经济 英国议会 等级君主制 新航路开辟 文艺复兴 中国:南北朝 唐 宋 元 明

第一分册测验答案 答案:

Ba bd ad bd bd 二、非选择题

36.(13分)(1)罗马帝国,公元2世纪(2分)

(2)因为武力因帝国的灭亡而消失(1分),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

缩小了影响(1分);而罗马法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比较完备的形式对后来欧洲各国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1分),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识则通过罗马法本身和罗马法体系形成的历史为后世所继承与发扬(1分)。

(3)收集、比照罗马法与后世(或近现代西方)主要国家的法律文本,寻找其相似处、相同处(2分);收集、阅读近现代重要法学家、历史学家/法学史家对罗马法的叙述与评价(2分)。以上各方法所涉文本应尽可能保证品质与数量,并互相补充(“孤证不立”)(2分)。 37.(12分)

(1)中世纪城市的自治斗争。(2分)司法权和行政权(2分)主要通过金钱赎买和武装斗争来实现。(2分) (2)(6分)

经济上:城市商品经济活跃,发展迅速。(2分)

政治上:城市中形成新兴的市民阶层,与封建贵族共同参政,分享权力,在等级代表会议中市民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受到重视。(2分)

文化上:随着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以及市民阶层出于经济活动的需要,在教会的支持下,大学兴起。 (2分)

史拓展学案参考答案(第一分册)

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参考答案

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75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中国史前社会经历过一个集体生产、平均分配的农耕聚落阶段,能反映这种情况的是

A.姜寨遗址 B.炎黄传说

C.二里头遗址 D.尧舜禹传说

【答案】A

【解析】考察中国史前文明。炎黄传说、尧舜禹传说实际上是我国由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的过渡时期。这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已有了剩余产品。氏族首领利用手中的权力将剩余产品据为己有。相传尧舜禹都有自己的仓库。而二里头遗址反映的是夏、商时期的情况,这时我国已进入阶级社会。故A、B、D三项时期均不存在产品的平均分配。故应选A。

2.某古代文明具有如下典型特征:①有自己的文字体系,②以灌溉农业为基础的经济,③有迄今所知的第一部成人法典,④在文学方面成就突出。该文明是

A.古埃及文明 B.古罗马文明

C.古希腊文明 D.两河流域文明

【答案】D

【解析】考察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四个特征中一个特征最为特别,即“有迄今所知的第一部成人法典”,这部法典就是《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属于两河流域的文明。故应选D。

3.商代青铜冶炼技术日臻完善,留下了众多青铜礼器。这表明商朝人已将其用于他们最看重的

A.经济生产 B.政治活动

C.艺术审美 D.日常交往

【答案】B

【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青铜冶炼技术。商周时期是我国的青铜时代,青铜的冶炼技术已相当先进,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技术相当高超。而这些青铜器都是用于朝廷大典、祭祀等重要政治活动。由于青铜的质地、韧性等因素,青铜器很少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故应选B。

4.如要撰写一篇有关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欧洲历史与文化的文章,最恰当的标题是

A.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 B.罗马帝国统治的兴衰

C.希腊城邦时代的来临 D.克利斯提尼改革始末

【答案】A

【解析】考察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正是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时期。克利斯提尼改革是在公元前6世纪末。罗马帝国在公元前1世纪才建立,二者时间都不符。公元前8世纪,希腊已开始进入城邦时代,故C也不合题意。故应选A。

5.有学者认为,自中国古代进入文明社会,先后出现了“方国联盟”等三种政治统治模式。据此,与右图匹配的正确选项是

A.郡县制度、封邦建国 B.行省制度、封邦建国

C.行省制度、郡县制度 D.封邦建国、郡县制度

【答案】D

【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西周时候,为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以宗法制为基础,实行分封制,即“封邦建国,以藩凭周”。将宗室、功臣、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秦统一以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推广郡县制。故应选D。

6.唐王朝为改善民族关系,曾对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实行和亲。这里所说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 B.吐蕃

C.鲜卑 D.女真

【答案】B

【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唐朝的时候,为加强与吐蕃(今天的西藏地区)的关系,唐太宗答应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请求,派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结婚,以加强汉藏联系;后来,金城公主又入藏与尺带朱丹成婚,汉藏关系进一步加强。故应选B。

7.历史课上,讨论中国古代的官制演变,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

甲说: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乙说: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

丙说: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

丁说:……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

其中涉及宋代文官体制的史料是

A.甲说、乙说 B.甲说、丙说

C.甲说、丁说 D.乙说、丙说

【答案】A

【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甲说反映的是为改变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宋初采取“杯酒释兵权”的策略,解除了朝中大将的兵权;乙说反映的是为加强君主专制,设枢密院以分割丞相的兵权。丙说是元朝的行省制度;丁说是清朝的军机处的设置。故应选A。

8.以下是三种史著的目录,按顺序与之对应的作者是

五帝本纪第一

夏本纪第二

殷本纪第三

……

老子韩非列传

仲尼弟子列传

商君列传

周纪

秦纪

汉纪

魏纪

晋纪

隋纪

唐纪

上世史 中国之中国

自黄帝以迄秦之一统

中世史 亚洲之中国

自秦统一后至清代乾隆一统

近世史 世界之中国

自乾隆末年以至今日

A.司马迁、司马光、梁启超 B.司马光、司马迁、梁启超

C.刘知畿、司马迁、梁启超 D.司马迁、章学诚、梁启超

【答案】A

【解析】考察中国的史学体裁。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从给的三种史著的体例看:第一个正是《史记》的体例纪传体;第二个正是《资治通鉴》的体例国别体;而第三个正是近代史上梁启超的一种新的历史分期法。实际上,我们只要认定第一个是司马迁的《史记》、第二个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结合选项的特点,可将B、C、D三项排除掉。故应选A。

9.小张打算赴法国参观巴黎大学,他从网上搜集了有关中世纪西方大学的信息。其中正确的是

A.大学兴起于公元8世纪 B.大学出现了自由探索的世俗教育

C.大学授课的语言以古希腊语为主 D.大学教师的待遇远低于神职人员

【答案】B

【解析】考察古代欧洲的教育。中世纪西方大学兴起于11世纪随着城市的兴起而发展起来;大学授课的语言以古拉丁语为主;中世纪西方大学具有自治性质,有教师和学生组成行会,不交赋税,也不服兵役。故应选B。

10.2012年10月以来,考古工作者在青龙镇遗址发现了唐宋房屋基址等遗迹,出土了大量铜器、铁器和瓷器等文物。据此推测当时上海地区的县级治所名称是

A 嘉兴 B 松江 C 华亭 D 上海

【答案】C 【解析】考察上海的历史变迁。上海历史悠久,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上海,战国开始建城。“申城” 是上海地区最早的城市。后来申城城址几经变迁,地名已经过多次更改。三国时期更名为“华亭”,唐朝设县,元朝朝廷批准上海镇建独立县。明代在华亭、上海地区设立松江府。清代

设立苏松太道(中后期依其驻地又俗称为上海道)。由上可知,唐时,上海治所应在华亭。故应选C。

11.按政权建立年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 契丹、金、北宋、元 B北宋、契丹、 金、元

C北宋、金、契丹、元 D契丹、北宋、金、元

【答案】D

【解析】考察古代中国民族政权。契丹建于916年;北宋建于960年;金建于1115年;元建于1206年。故应选D。

12.15至16世纪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如君主专制的建立、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和宗教改革的兴起等显示了

A 资本注意制度的确立 B 西欧社会的转型

C 国际政治体系的初建 D 整体世界的形成

【答案】B

【解析】考察西欧的历史发展。15世纪是西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代,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西欧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首先是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文艺复兴运动兴起;接着是新航路开辟、宗教改革、君主专制的确立,西欧社会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体现了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故应选B。

13.以下为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的航海路线图,其中1497年至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进行航海探险的目的地是

【答案】C

【解析】考察新航路的开辟。1497年,达·伽马从葡萄牙出发,沿非洲西海岸越过好望角,继

续沿着非洲东海岸,穿过印度洋,到达印度,即③。故应选C。

14.“习华言,易华服,读儒书,..........以博中国人之信用,其教始能推行。”他是

A 元世祖 B 北魏孝文帝 C 利玛窦 D 马可波罗

【答案】C

【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孝文帝改革。题干所反映的正是孝文帝改革的汉化内容。故应选B。

15.革命实践与政治理论往往相辅相成。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君主立宪制提供理论支持的是

A 霍布斯 B 洛克 C 伏尔泰 D 卢梭

【答案】B

【解析】考察启蒙思想。洛克,英国早期启蒙思想家,首先提出分权思想,主张君主立宪制,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处理外交事务的权利应分属议会和君主。光荣革命后的英国政治体制就体现了这一思想。故应选B。

16.1640年英国革命和1789年法国革命发生的背景有所不同,但诱因相似,即

A 征税问题 B宗教问题

C名族问题 D战争问题

【答案】A

【解析】考察英法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迫召开议会,会上新贵族立即向国王提出惩处他的宠臣和停止没有经过议会同意的非法税收等要求,遭到拒绝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1789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召集已经停止了175年的“三级会议”来筹款,阴谋未能得逞,企图镇压第三等级代表,引发巴黎人民第一次起义,法国大革命爆发。故应选A。

17.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 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A中英战争 B鸦片战争

C通商战争 D夷匪战争

【答案】A

【解析】考察近代列强侵华。鸦片战争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简单的把其认为是中英战争,掩盖了其侵略本质。故应选A。

18.英国政府于1802年推出的第一部《工厂法》。1860年代相关立法的保护范围扩大到“有雇佣劳动的任何地方”,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被雇佣者的境遇。推动英国工厂法等社会立法的直接原因是

A经济结构的变化 B城市化运动的发展

C工人斗争的压力 D工业产值超过农业

【答案】C

【解析】考察工业革命的影响。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也日益激化。工人的生活状况并没有因经济的发展而得到相应的改善,相反却更困苦,工人阶级为改善自身生活条件而进行不断的斗争,于是出现题干中所说的情况。故应选C。

19.在关于现代化内涵的讨论中,同学们提出①政治上的明主化合法制化、②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市场化、③思想上的理性化、④社会生活的变化等核心要素。以下归纳最完整的是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考察现代化的内涵。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生产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 一般认为近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化。其内容有: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领域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态度的多元化等各个方

面。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故应选D。

20.这个国家刚刚与英国和法国打了一仗,输的一败涂地,以致名怨沸腾,人民甚至可以在每个劳动者的前额上看出那些情感的外在表现,二矛盾焦点直至该国最棘手的问题。据此推断这个国家将要发生

A明治维新 B农奴制改革

C洋务运动 D南北战争

【答案】B

【解析】考察近代国际关系。1853 ——1856年,英法与俄国因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而爆发的一场战争,战争以俄国的失败而结束。战争加剧国内矛盾,引发俄国农奴制危机,导致1861年农奴制改革。故应选B。

21.1872年,“机械螺丝(厂)”创与简村堡陈启沅(源),名曰“丝偈”,以其用机器也。。。。以其交洋人也“ 材料中的螺丝厂最可能坐落于

A北京附近 B广州附近

C西安附近 D成都附近

【答案】B

【解析】考察代中国的民族企业。解答此题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时间1872年,正是民族企业的产生时期;二是人物陈启源,近代民族资本家,在广东创办近代企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答案为B。

22.欧洲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大致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对外扩张方式各有侧重以下能对应的是

A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早期殖民

B早期殖民→资本输出→商品输出

C早期殖民→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D商品输出→早期殖民→资本输出

【答案】C

【解析】考察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发展,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新航路的开辟,西方国家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扩张。伴随着殖民扩张,资本的原始积累也发展起来;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商品输出成为对外扩张的主要方式,资本主义也进入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随着向垄断主义的过渡,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主。故应选C。

23.①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之处,并独有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②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上海等五处港口。

③大清大皇帝允许以天津郡城海口做为通商之埠

④(朝鲜国)像中国所修贡献典礼,嗣后全行废除

以上条款引自中国近代四个不平等条约,按签订的时间先后顺序为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②③④① D③④②①

【答案】C

【解析】考察近代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①为《辛丑条约》的内容,1901年签订;②为《南京条约》所规定的,1842年签订;③为《北京条约》的内容,1860年签订;④为《马关条约》所规定的,1895年签订。故应选C。

24.右侧日记最可能写于

A1361年 B1895年

C1907年 D1913年

【答案】C

【解析】考察近代中国的民主进程。解答此题关键是对材料的理解,材料中有“立宪、议院”等字眼,对此“昌言无忌、屡见诏旨”,反映的正是清末新政时期的内容。故应选C。

25.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有机会挣一日之短,以后拖着长辫,心里眷念帝制的老先生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作讨论,同席笑谴,这一场景最有可能发生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答案】D

【解析】考察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激进派即指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主导力量——资产阶级激进派。故应选D。

26.以下言论出自于1933年3月 富兰克林*罗斯福 就任总统时发表的演说,其中最能体现其“新政“实质的是

A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B现在就行动起来…..我愿意提供这样的领导

C捷径一切努力通过国际经济调整来恢复同世界各地的贸易。

D把一切形式的交通运输和其他明确属于公共事业的设施置于国家计划和监督之下

【答案】D

【解析】考察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就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项最能体现这一特点。故应选D。

27.右图是中共历史上一次代表大会的盛况,此次大会召开与

A抗日战争初期

B抗日战争胜利前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答案】B

【解析】考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进程。图中有一关键地方“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胜利前进和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召开于 抗战胜利前夕的1945年4——5月,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共的指导思想。故应选B。

28.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的侵略,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领土,列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此处的三大国联盟是

A美国,英国,中国 B美国,英国,苏联

C美国,苏联,中国, D英国,苏联,中国

【答案】A

【解析】考察二次大战时期的《开罗宣言》。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在开罗召开会议,通过了《开罗宣言》,规定:“制止及惩罚日本的侵略,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领土,列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故应选A。

29.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为新明主国家,这是因为

①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明主阶级和国内各名族的人民明主专政。 ②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时代。

③完成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④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等制度。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考察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第③项为三大改造时期的内容,《共同纲领》并没有规定。故凡含有此项的均不对,A、B、C三项均可排除。故应选D。

30. 右图主题与下列口号精神相近的是

A人又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B公共食堂好 吃饭不花钱

B自愿又互利,发展合作社

D联产承包制,走上富裕路

【答案】A

【解析】考察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从图中的内容和文字内容来看,反映的是是一种“浮夸”之风,这正与“人又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思想一致。故应选A。

以下每小题3分 ,共15题,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请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31.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称“这里还有其他一些人(希腊人),。。。。 讲铸造出充满生机的铜像,造的比我们高明……….在法庭上比我们更加雄辩,……….但是,罗马人,你记住,你应当用你的权威统治万国。这将是你的专场,你应当确立和平秩序。“对此段话的最佳理解是

A罗马人有着自己的法律和政治成果

B希腊人有着突出的艺术和哲学成就。

C罗马人的艺术和哲学成就胜与希腊人

D罗马人比希腊人更擅长运用政治权威

【答案】DABC

【解析】考察古代罗马的政治。希腊对后世的贡献在于民主政治方面,罗马在于法制建设方面。罗马是通过不断的对外扩张逐渐建立起来的,罗马法律也逐渐完善。从材料的含义看,它既看到了希腊的优点,也看到了罗马的优点,强调罗马要发挥优点。从选项的表述和题干的要求看,D项最符合题意。故最佳应选D。

32 在15世纪,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 10%属于古典书籍。从1500年至1520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宗教相关书籍下降为总数的27%,对上述变化的最佳理解是

A人文主义精神昌盛 B天主教地位有所下降

C学者推崇古典作品 D中国印刷术引入欧洲

【答案】ABCD

【解析】考察文艺复兴运动。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等因素,14—16世纪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作用,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所以出现题干中所叙述的现象。故最佳应选A。

33.1870年清朝大臣崇厚出访法国。他受邀参观巴黎下水道工程后,觉得曾被无数法国人踩在脚下,这是法国政府的蓄意羞辱。事实上,法方为了展示城市建设成果,只安排各国皇室的贵宾参观此工程。同一天还有两位来自巴西的王子也同样进入下水道进行了参观。对此,今人解读

最接近史实的是

A 崇厚没有理解法国政府的用意 B崇厚希望“师夷长技以制夷”

C 崇厚对外情况是无知的 D崇厚自认为受了“胯下之辱,”有失身份

【答案】CADB

【解析】考察近代中国人的思想意识。长期的“天朝上国、华夷之辨”思想的影响,使中国人昧于世界大势,盲目自大,处处防范、提防,以致出现材料中崇厚的这种荒唐认识。故最佳应选C。

34.以下对上海租界的描述中,最能说明租界为„国中之国„的事实是

A 租界内公园禁止让华人入内,引发华人抗议

B 美英等国联手成立了工部局

C 租界内租地建屋、开设店铺等事,须先由外国领事发给执照。

D租界有下水道、自来水、路灯和平整的街道

【答案】BACD

【解析】考察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租界是近代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获得的特权而建立起来的,在租界内,列强实施内部自治管理,并不由租借国派遣总督,而是成立市政管理机构——工部局,担任市政、税务、警务、工务、交通、卫生、公用事业、教育、宣传等职能,兼有西方城市议会和市政厅的双重职能。工部局实际上是自治政府,这使租界实际上成了“国中之国”。故最佳应选B。

35.某学者写道:战后发生的许多事情是“无法全部装在冷战这个盒子里的”。冷战分割了世界,不过冷战只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与之并存的还有经济、民族、宗教等问题。冷战无疑对这些问题产生影响,而这些问题反过来又影响了冷战。对这段话的最佳理解是

A 冷战是时代的中心,而非时代本身。

B 经济、民族、宗教等问题影响了冷战的态势。

C 冷战即是时代的中心,又是时代本身。

D 冷战分割了世界,影响了经济、民族宗教等问题。

【答案】ABDC

【解析】考察现代国际关系。二次大战后,由于国家利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影响,美苏两国的关系,由战时的同盟关系逐渐演变为敌对关系,冷战局面由此形成。双方的重点在欧洲,而在亚洲则表现为热。冷战是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突出特点,表现的主要是两大阵营的对峙关系,除此以外,双方内部关系、新兴民族国家关系也是当时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正如题干所言。故最佳应选A。

二、非选择题(共75分)

36.“无为”与“有为”(12分)

材料一:秦灭六国,……此乃古代贵族封建势力之逐步崩溃,……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然在平民政府创建的过程中,却屡次有“封建”思想之复活。……平民政府的……思想则为“无为而治”,“无为”之实则为“因循”。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

——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问题:

(1)你如何理解材料“„无为‟之实则为„因循‟”的说法?(4分)

(2)汉初七十余年的“无为”给汉武帝留下怎样的历史遗产?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汉武帝的“有为”?(8分)

【答案】

【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解答。这主要从汉朝所实行的制度上来看,大部分沿用了秦时的制度,如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正如人们常言“汉承秦制”。第(2)问,历史遗产:解答此题要从汉初实行的政策及其效果来分析解答。有为:这主要从汉初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内部的土地兼并,外部的民族关系。为解决这些问题,汉武帝必须要有所作为。

37.“他们”(12分)

他们不可以被买卖,但他们仍旧是不自由的,没有主人的同意不能离开土地。如果变更给新主人,他们也随之被转让,他们有权耕作自己的数英亩土地,作为其一生劳作的回报,他们每星期要在主人的辖地上劳作数日,还得修缮主人的道路,桥梁和围墙。当他们结婚、继承父辈的田产或使用当地的磨坊时,要向主人纳税,到了圣诞节和复活节,也得付些钱款。他们用粮食、水果、蜂蜜、鸡蛋、家禽等食物按比例支付一年的收成。在和平无事的安宁岁月里,他们常常经营市集。

问题:

(1) 材料中的“他们”是指哪一种人?说明判断的理由。(8分)

(2) 结合材料概括“他们”所处时代的经济形态特征。(4分)

【答案】

【解析】第(1)问,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材料所反映的是什么时候哪一地区的社会情况,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反映的是中世纪西欧的社会状况,故需结合这一时期的相关知识进行

回答。第(2)问要从材料反映的经济关系、社会关系等方面去回答。

38.同文馆之辩(14分)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京师同文馆的设立给当时的士大夫阶层带来了很大冲击。因此,同文馆的办学举措引发清廷内部的争论。1867年,保守派代表人物倭仁上奏道:

天文、算学为益甚微,西人教习正途,所损甚大……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今求之一艺之末而又奉夷人为师,无论夷人诡谲, 未必传其精巧,即使教者诚教,学者诚学,所成就者不过术数之士,古今来未闻有恃术数而能起衰振弱者也

天下之大,不患无才。知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精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 问题:

(1) 倭仁反对同文馆哪些办学举措?理由是什么?(6分)

(2) 假设你参与当时的论辩,将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8分)

【答案】

【解析】第(1)问,举措:结合材料“天文、算学为益甚微,西人教习正途,所损甚大”、“ 奉夷人为师”等归纳其内容。理由:结合材料“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夷人诡谲, 未必传其精巧”、“ 古今来未闻有恃术数而能起衰振弱者也。天下之大,

不患无才”等内容总结其原因。第(2)问注意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可从国际大势、国内形势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分析归纳。同时要注意自圆其说。

39.战争与和平的抉择(12分)

1990年10月3日德国重新统一,标志着德意志民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然而,德国的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断裂巨大,某些模式一去不复返了。以“战争与和平的抉择”为主题,叙述德国20世纪以来的发展之路。

【答案】

【解析】解答此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解答。第一,恰当划分20世纪以来德国的历史发展阶段,这主要以两次世界大战为基点进行划分:一战前;两次大战之间;二战后到统一前;统一以后几个时期。第二,回答每一个时期时,要结合这一时期的德国国内外形势、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回答。第三,分析每一阶段德国所采取的政策对德国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认识德国历史发展的曲折性。第四,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和则两利,战则两伤;两利才能共赢,共赢才能发展。

40.严复笔下的进化论(25分)

中国近代思想家严复将赫胥黎的作品译成中文发表。以下两栏材料,分别选自赫胥黎原著直译本与严复译本大致对应的段落,阅读并回答问题。

原著直译文

在生物界,这种宇宙过程(cosmicprocess)最典型的特征之一就是生存斗争,即每一个个体和整个环境的竞争,其结果就是选择。也就是说,那些存活下来的生命形态,总体上最适合于某个时期存在的各种条件。因此,就这一点而言,也就仅仅就这一点而言,它们是最适者。

严复译文

以天演为体,而其用有二:曰物竞,曰天择,此万物莫不然,……物竞者,物争自存也,以一物以与物物争,或存或亡,而其效则归于天择。天择者,物争焉而独存。……与其所遭值之时与地,及凡周身以外之物力,有其相谋而相剂者焉。……斯宾塞曰;“天择者,存其最宜者也。”夫物既争存矣,而天又从其争之后而择之,一争一择,而变化之事出矣。

严复按语一:物竞,天择二义,发于英人达尔文,斯宾塞者……本天演著《天人会通论》,举天、地、人、形气、心性、动植之事而一贯之,其说尤为精辟宏富,其第一书以发明天演之旨 ,第二书以天演言生学(生物学);第三书以天演言性灵(心理学);第四书以天演言群理(社会学);第五书乃考道德之本源,明政教之条贯,而以保种进化之公例要术终焉。鸣呼!欧洲自由生民以来,无此作也。

严复按语二:夫既以群为安利,则天演之事,将使能群者存,不群者灭;善群者存,不善群者灭。赫胥黎……言群理,所以不若斯宾塞之密也。

问题:

(1) 严复翻译此书与哪次重大历史事件的刺激有关?(2分)

(2) 比较上述材料,概括严复译本(包括按语)与赫胥黎原著的内容差异。(8分)

(3) 你如何理解严复笔下的进化论?(15分)

【答案】

【解析】第(1)问结合当时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回答。第(2)问注意明确严复翻译此书的目的:

维新变法,救亡图存,必然有时代的烙印。第(3)问,解答此问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严复

的个人经历;②严复的立场;③严复翻译的目的;④中国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当时的国内外

环境。

第一单元

基础练习答案:

一、填图(略)(25分)

二、填空(25分)

1、两河位置: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BC3500—BC3100年,苏美尔人建

立了最早的城市国家,成为文明的奠基者。《吉尔伽美什》史诗:两河最早的文学

的作品之一,是用迄今发现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也叫钉头文字)写成的。

2、古巴比伦王国的《汉穆拉比法典》:作用: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巩固王国的统

治。价值: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历史地位重要;是了解和研究

古巴比轮王国的第一手文献。

3、古埃及位置:东北非。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表现:集各种权力于一身,强化王权

神授,拥有土地支配权、官吏任免权,控制军队。

4、金字塔是陵墓,最负盛名的是的胡夫和哈夫拉金字塔。金字塔象征意义:专制权

力象征,来世信仰体现,人民智慧结晶。古代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写在纸草上。

5、吠陀时代:指BC14C—BC6C的古代印度历史。四大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

首陀罗;特征:职业世袭,内部联姻,排斥外人。对印度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史

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6、佛教是世界性宗教,创始人:悉达多,经典大藏经;

三、选择题(24分).1.B 2.A 3.C 4.C 5.B 6.D 7.B 8.D

9.D 10.B 11.A 12.C

非选择题

一、大河:四大文明古国的摇篮(14分)

1.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

2.农业普遍比较发达,多为中央集权国家,宗教信仰明显,数学、天文历法等成就突出。

三、法律:确立规范的社会秩序(12分)

1.《汉穆拉比法典》的颁布和实施有效地规范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秩序,对于巩固王国

统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还通过法律形式否定了一些野蛮的原始风俗和习惯

的合法性。它也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

要的地位。

2.严格维护奴隶主贵族特权,法律措施十分严厉,还留有同态复仇等一些原始习俗。

3.任何一个人毁坏了别人的眼睛,他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还要对由此造成的精神损失

和经济损失进行必要的赔偿。

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第二单元

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4届高二历史拓展训练三参考答案

填空题(25分)

1、欧洲文明、海岸曲折、山多、地少、小国寡民、斯巴达、雅典、希腊古典时代、指BC5C—4C。

2、希腊民主政治:经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到伯里克利达到全盛。城邦内部民主,

妇女外邦人奴隶无民主。

3、历史 特洛伊战争 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9世纪 荷马时代 帕特农 西方历史学、

历史、希波战争、苏格拉底

∙ 历史价值观的感悟——中西政治制度比较

(1)基本特点:人民主权(或直接民主);君主独裁(或皇权至高无上)(2分)

(2)(能从2个以上角度进行比较,每个角度2分)

如:地理环境:海洋/大河; 政治基础:小国寡民城邦政体/大一统帝国;经济基础:

工商业/农业;思想文化因素:公民追求平等、重视参政和民主的价值观/法家集权思想;其他

因素:梭伦、克利斯提尼、伯利克里等改革家的努力/秦始皇的决策;

(3)不能以简单的孰优孰劣来评价古代中、西政治制度;尊重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制度文

明具有多元性特征,与不同的国情相适应;都为人类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宝贵的经

验。(任意两点2分)

四、本单元高考试题

2009年: A

2010年:苏格拉底案

(1)答案1:古典时代(或接近的意思)(1分)

(2)答案l:③或40岁的雅典男性公民(1分)

3)答案l:从材料中提炼出雅典民主制的本质特征(6分)

·苏格拉底最终被判处死刑表明,民主政治可能产生多数人的暴政。

·苏格拉底一案的审判过程显示,程序公正并不必然表示结果公正。

答案2:未结合材料,但能指出雅典民主制的本质特征。(5分)

·雅典民主制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

答案3:能合理运用材料,从两方面作出判断。(3分J

·好的地方在于,进行了抽签、自愿报名、辩论、两轮投票;不好的地方在于,只有雅典

成年男子公民能够参与。

·雅典民主制度是积极合理的,因为其程序严格规范;同样也存在弊端,因为并非所有人都

有权参与。

得票4:仅从单方面作出判断,井有1个以上理由或事实说明。(2分)

答案5:只作简单判断。(1分)

其他答案:照抄材料、毫无关系的回答等。(0分)

说明:下列答案按层次由高到低、依次递减的原则进行排列和赋分。“水平1”为最高层次的答案,

“其他答案”为不符合题意的答案。圆点符号后的内容为参照性示例。

2011年:B

2012年:D

36\1:从材料中提取重要的信息,并进行合理解释。

•因为梭伦认为他留下的法律制度是根本的保障,他个人的去留无关紧要。

•因为梭伦认为法律至上,个别政治人物的作为改变不了法律制度。

水平2: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就事论事。 、

•梭伦认为他没有义务留下来解释法律

•梭伦对自己制定的法律高度自信

•梭伦不愿意变更法律

其他答案:没有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梭伦离开是为了经商和游览

(2) 水平1:能根据材料做出合理解释

•因为平民和贵族都有各自的利益,梭伦要保持已制定法律的公正、严肃性。

水平2:仅罗列了材料中的相关信息

•梭伦认为大家应该遵从他所写的法律条款

•梭伦不愿意偏袒任何一方而成为僭主

其他答案:不合理的解释

(3)

水平l:能根据材料做出全面的提炼总结

•贵族与平民利益之间的博弈;良好法制的建立;杰出政治人物的作用。

•公民守法精神;良好法制的建立;杰出政治人物的作用。

水平2:能对材料做出部分的提炼总结

其他答案。

典型例题讲解.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在本质上是农耕文明,所以从来不主张远征。(成吉思汗远

征时还没有进入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农耕文明依靠的是春耕秋收,精耕细作,强调的是“父母

在,不远游”,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 ——摘自余秋雨的演讲

材料二 希罗多德曾说,“希腊人一出生就与贫穷为伍”。希腊半岛大部分土地都荒瘠不毛,

无法大量种植农作物,可当时人口增长速度很快。但这样的条件并没有阻碍古希腊的文明化进

程。古希腊人或到海外经商、或到远方开辟殖民地。通过频繁的海上贸易,古希腊人把本土生

产的经济作物和手工制品销售到四面八方,而强大的东方邻国本可以轻易地把这些不速之客们

赶回大海,但他们对希腊人的到来却表示欢迎。他们认为,商贾云集,有利于当地经济的繁荣

与发展。 ——摘自《古希腊城邦史》

(1)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华文明为什么“不主张远征”?(8分)简要分析这种特性对中华文明带来

的影响?(6分)

(1)原因: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使中华民族不对外扩张也能生存和发展;传统文

化的影响;中央集权的形成;封闭的大陆环境。(材料信息、角度)

影响:①形成了稳定统一的政治,繁荣的经济、文化。②使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从没有中断。③造成闭塞,缺少交流。 (概念、辩证性)

(2)古希腊为什么要进行海外殖民活动?(4分)这种活动对希腊文明起到什么影响?(4分)

原因:①因为山地较多,土壤贫瘠;海洋阻隔、海岛众多;人口增长,对生存

造成压力。②小国寡民、长期独立自治的城邦布局。(材料)

影响:①促进了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吸收了东方先进文化成果,创造了自己的

独特文明。②促成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角度)

(3)综合以上二则材料,你认为应怎样正确看待亚欧文明的差异?(4分)

差异:世界文明是多样的,由于各种经济、文化、生活习惯、自然环境和政治背景

的不同,必然会产生不同文明。要尊重文明的多样性,鼓励文明间的包

容并处,促进其共同发展。

第三单元参考答案

填空题(15分)

1、罗马共和国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使平民获得了担任公职的权利,贵族特权废止。屋

大维被授予“奥古斯都”称号,罗马进入帝国时代,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395年分裂,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古代史终结,进入中世纪。

2、《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公民法:罗马共和国政府在不同时期颁布适用

于罗马公民内部的法律;万民法:罗马帝国时代颁布的一些决议和法令;卡拉卡皇帝将两法统一。罗马法体系价值:崇尚法治精神和追求法律平等意识树立榜样,其丰富内容与完备形式对欧洲各国影响深远;局限性:将奴隶排斥在外

选择题:(40分)

D 2012、D

34.(1) 答案1:填写正确的序号。(2分)·判决一:②;判决二:①

(2)答案l:给出判断,并能从材料中提炼理由。(6分)

判决二合理。其一,新房是乙建造的,同乙之子无关,法官严守“罪行不能继承”的原则;其二,在乙未做自辩前,法官严守证据原则。视其无罪。这反映了讲理性、重证据的法治精神。

判决二合理。判决一依据同态复仇将乙之子处死,不如判决二重视人的基本权利。此外,判决一在断案时也不如判决二那样重视证据。以今日的眼光来看,依据理性的原则而不是习俗更加符合法治精神。

答案2:给出判断,并就案情本身进行分析。(3分)

判决二合理·新房是乙建造的,同乙之子无关,况且新房倒塌也不一定是乙的错误。

答案3:绐出判断,但未结合具体材料陈述理由。(1分) 判决二合理·它反映了古罗马人的法治精神。 其他答案:只作判断面无理由或理由不符合题意。(0)

三、拓展例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下方是古代某一帝国规模最大时的疆域图。这个帝国 “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问:

(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哪一国家哪一世纪的领土?(2分)

答:罗马帝国,公元2世纪(2分) ∙ ∙ ∙

(2)为什么说这个帝国的法律对世界的征服是最为持久

的?(4分)

答:因为武力因帝国的灭亡而消失(1分),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缩小了影响(1分);而罗马法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比较完备的形式对后来欧洲各国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1分),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识则通过罗马法本身和罗马法体系形成的历史为后世所继承与发扬(1分)。

(3)我们如何寻找这种持久“征服”的证据?(4分)

答:收集、比照罗马法与后世(或近现代西方)主要国家的法律文本,寻找其相似处、相同处(2分);收集、阅读近现代重要法学家、历史学家/法学史家对罗马法的叙述与评价(1分)。以上各方法所涉文本应尽可能保证品质与数量,并互相补充(“孤证不立”)(1分)。 2、材料一: 雅典有几百万常驻外来移民,主要从事工商业和金融业,为雅典人提供税收(公民不纳税),但却没有政治权利,也没有占有土地的经济权利。┅┅雅典还一度盘剥附属国居民┅┅甚至对退盟国公民进行大屠杀。 ——摘自邵龙宝《超越政治权威的罗马法》 (1)材料一,雅典民主存在的不足是什么?造成的主要消极影响是什么? (4分)

答:享有民主人数太少,外国公民和外邦移民没有民主权利。窒息、限制了社会另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

材料二:罗马法律对待外来民族的人较为开明。它“准许半岛约四分之一的居民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其余的人享有拉丁公民权,即一种大而不充分的特权。所有的人都享有人身自由,由此造成的唯一不足仅在于不能控制外交事务,不能强制人们服兵役。” ——摘自邵龙宝《超越政治权威的罗马法》

(2)与材料一相比较,罗马法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2分) 答:罗马法对待外来民族比较开明,享有一定的公民权。 材料三:第5表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3、8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8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3)《十二铜表法》的出现在当时有何进步作用?你认为这些法律规定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吗?为什么?(4分)

答:《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法律条文比较明晰,审判、量刑都有法可依,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这些法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部分条文体现了不平等,“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就是明显的不平等。(也可以举其它例证)

(4)当罗马法学家积极编撰法典时,中国人编撰了《秦律》,从法律体现的意志看,两者有什么异同?(4分)

同:本质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异:秦律——封建君主专制下君主意志的体现;罗马法— 第四单元 略 第五单元

2010 D D 2011 A B

1.(1)庄园、城市(2分)。庄园:自给自足(或农奴劳动、地租剥削、农奴与领主人身依附明显等)(1分); 城市:商品经济(或手工业者和商人聚集、人身自由等) (1分) (2)庄园是中世纪基本经济组织,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城市复兴;随城市的兴起,庄园逐渐衰败。(2分)

(3)从封建等级制到等级君主制 (2分) 趋势:王权逐步加强 (2分)

2、 西罗马帝国瓦解 自给自足 采邑改革 封建等级制 11世纪 城市复兴

武装斗争 商品经济 英国议会 等级君主制 新航路开辟 文艺复兴 中国:南北朝 唐 宋 元 明

第一分册测验答案 答案:

Ba bd ad bd bd 二、非选择题

36.(13分)(1)罗马帝国,公元2世纪(2分)

(2)因为武力因帝国的灭亡而消失(1分),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

缩小了影响(1分);而罗马法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比较完备的形式对后来欧洲各国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1分),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识则通过罗马法本身和罗马法体系形成的历史为后世所继承与发扬(1分)。

(3)收集、比照罗马法与后世(或近现代西方)主要国家的法律文本,寻找其相似处、相同处(2分);收集、阅读近现代重要法学家、历史学家/法学史家对罗马法的叙述与评价(2分)。以上各方法所涉文本应尽可能保证品质与数量,并互相补充(“孤证不立”)(2分)。 37.(12分)

(1)中世纪城市的自治斗争。(2分)司法权和行政权(2分)主要通过金钱赎买和武装斗争来实现。(2分) (2)(6分)

经济上:城市商品经济活跃,发展迅速。(2分)

政治上:城市中形成新兴的市民阶层,与封建贵族共同参政,分享权力,在等级代表会议中市民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受到重视。(2分)

文化上:随着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以及市民阶层出于经济活动的需要,在教会的支持下,大学兴起。 (2分)


相关内容

  • 上海高一历史练习册答案(第一学期)(最新版)(全)
  • 高一历史练习册答案分享 练习部分参考答案 第 1 课古代两河流域 一.基础练习 1.B 2.A 3.C 4. C 二.拓展练习 5 . ( 1 ) C ( 2 )今天我们计算角度和时间,用的就是他们发明的六十进位计数法. 6 . ( l ) A ( 2 )因为战争导致国破人亡的悲痛感情.( 3 )劳 ...

  • 比较初等教育
  • 比较初等教育-0032 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90分钟 客观题 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 美国于1992年3月成立了品格教育协作组织(Character Education Partnership ),简称CEP .他认为学校也可通过无记名回答问题的方式来来评价学生品格的三个领域:认 ...

  • [会计基础]易错题及答案
  • 1[判断题]债权债务是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偶尔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 ) 参考答案:错 2[单选题]企业将投入的资金用于购买原材料,属于( ). A.筹资过程B.经营过程C.投资过程D.分配过程 参考答案:B 3[多选题]资金进入是资金运动的起点,主要包括( ). A.偿还各项债务B.接受投资C. ...

  •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案
  •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案 [教学要点] 1.依据教学大纲,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3.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教学方法] 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把练落到实处.特别要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课时安排] 八课 ...

  • 高二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第一课学案
  •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课 蒙昧中的觉醒 编写:张娜 审核人: 审批人: [温馨提示] 1. 请用20分钟左右完成,深入思考,规范书写. 2. 分层完成,A层全部完成并梳理知识结构,B层全部完成,标★题目要求为C层选做. 3. 重点基础知识.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用红笔标记出来,以备课 ...

  • 2011-2015年湖南高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汇总
  • 2011年湖南高考历史参考答案 24-28 CDCBD 29-33 AABDA 34-35 CB 40.(1)答:变化: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 要依据.汉武 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 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 ...

  • [赤壁赋]阅读练习
  • 1.第3段为何写历史人物? 第3段吊古抒怀,借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曹孟德已逝不在,抒发了人生苦短的悲怀. 2.第4段,以水.月为喻,有何作用? 以水.月为喻,借物喻理:水与月虽然有往逝.盈虚的变化,但实际上两者并没有消失.增减,所以从不变的角度来看待这些自然现象,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与自己都是没有穷尽的,因 ...

  •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
  • 第2课 西方文明之源 [知识讲述] 本课包括两个子目,分别是雅典城邦的繁荣和罗马共和国的兴亡. 公元前2000年前后,在地中海的希腊出现了欧洲大陆的第一道文明曙光,这里被看成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公元前5世纪,雅典奴隶制经济得到发展,中小奴隶主要求扩大政治权利.伯利克里时期,顺应这一趋势,他改革政治,扩 ...

  •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和闭关锁国
  •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和闭关锁国 一.明清的经济发展 [知识讲述] 明清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仍然继续发展.农业.手工业较前代有了发展.农业方面,引进了国外的大批农作物.比如: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等.手工业方面,南方涌现棉纺织业基地.苏州和南京的丝织业的发达.松江棉布的畅销.景德镇是全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