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轴对称图形]:2.2轴对称的性质(含答案)

第2章《轴对称图形》:2.2 轴对称的性质

选择题

1.把一张宽度相等的纸条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则∠1的度数等于( )

A.65° B.55° C.45°

D.50°

2.如图

( 第1题 )

( 第3题 ) ( 第4题 )

a是长方形纸带,∠DEF=20°,将纸带沿EF折叠成图b,再沿BF折叠

成图c,则图c中的∠CFE的度数是( )

A.110° B.120° C.140° D.150°

3.如图:将一个矩形纸片

ABCD,沿着BE折叠,使C、D点分别落在点C1,D1处.若∠C1BA=50°,则∠ABE的度数为( )

A.15° B.20° C.25°

D.30°

填空题

4.如图,把一张矩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点C,D分别落在C′,D′上,EC′交AD于点G,已知∠EFG=58°,那么∠BEG= 度. 5.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条ABCD沿EF折叠,若∠1=58°,则∠AEG= 度.

( 第5题 ) ( 第6题 ) ( 第7题 ) 6.将一矩形纸条,按如图所示折叠,则∠1= 度. 7.如图,一张宽度相等的纸条,折叠后,若∠ABC=110°,则∠1

的度数为

度.

8.如图,一个宽度相等的纸条按如图所示方法折叠一下,则∠1= 度. 9.生活中,将一个宽度相等的低条按图所示的方法折叠一下,如果∠1=140°,那么∠2= 度.

( 第8题 )

( 第9

( 第10题 ) 10.如图,把长方形

ABCD沿EF对折后使两部分重合,若∠1=50°,则∠AEF=

沿着DE翻折,若∠1+∠2=80°,则∠B= 度.

12.如图,正方形

( 第11题 )

( 第12题 ) ( 第13题 )

ABCD的边长为4cm,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cm

2.

13.如图,在2×2的正方形格纸中,有一个以格点为顶点的△ABC,请你找出格纸中所有与△ABC成轴对称且也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这样的三角形共

OB的对称点分别为C、D,连接CD,交OA于M,交OBCD为 厘米.

( 第14题 ) ( 第15题 ) ( 第16题 ) 15.如图,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

6cm,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cm2.

16.将一个无盖正方体纸盒展开(如图①),沿虚线剪开,用得到的5张纸片(其中4张是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纸片)拼成一个正方形(如图②).则所剪得的直角三角形较短的与较长的直角边的比是 .

17.如图,a是长方形纸带,∠DEF=20°,将纸带沿EF折叠成图b,再沿BF折叠成图c,则图c中的∠CFE的度数是 度.

18.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

EF折叠后,点D、C分别落在D′、C′的位置.若∠EFB=65°,则∠AED′等于 度.

19.动手操作:在矩形纸片

( 第18题 ) ( 第19题 ) ( 第20题

ABCD中,AB=3,AD=5.如图所示,折叠纸片,使点A

落在BC边上的A′处,折痕为PQ,当点A′在BC边上移动时,折痕的端点

P、Q也随之移动.若限定点P、Q分别在AB、AD边上移动,则点

A′在BC

边上可移动的最大距离为

20.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1cm,D、E分别是AB、AC上的点,将△ADE沿直线DE折叠,点A落在点A′处,且点A′在△ABC外部,则阴影部分图形的周长.

ABCD沿BE折叠,若∠CBA′=30°,则∠BEA′= 度.

22.如图,矩形纸片

( 第21题 ) ( 第22题 ) ( 第23题 )

ABCD,BC=2,∠ABD=30度.将该纸片沿对角线BD翻折,点A落在点E处,EB交DC于点F,则点F到直线DB的距离为 . 23

.如图,四边形ABCD

是一张矩形纸片,AD=2AB,若沿过点D的折痕DE将A角

翻折,使点A落在BC上的A1处,则∠EA1B= 度.

24.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D=9,AB=3,将其折叠,使点D与点B重合,折痕为EF,那么折痕EF的长为 .

2

( 第24题 ) ( 第25题 ) ( 第26题 ) 25.如图,D、E

为AB、AC的中点,将△ABC沿线段DE折叠,使点A落在点F处,

若∠B=50°,则∠BDF=

度.

26.如图,AD是△ABC的中线,∠ADC=45°,BC=2cm,把△ACD沿AD对折,使点C落在E的位置,则BE= cm.

27.如图,△ABE和△ACD是△ABC分别沿着AB,AC边翻折180°形成的,若∠BAC=150°,则∠θ的度数是 度.

( 第27题 ) ( 第28题 ) 28.如图,三角形纸片

ABC,AB=10cm,BC=7cm,AC=6cm,沿过点B的直线折叠这

个三角形,使顶点C落在AB边上的点E处,折痕为BD,则△AED的周长为 cm.

答案:

选择题

1.故选

A.

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分析:根据对折,对折角相等,由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根据角的等量关系,

求得∠1.

解答:解:作图如右,

∵图形对折, ∴∠1=∠2, ∵∠1=∠3, ∴∠2=∠3,

∵∠2+∠3=130°, ∴∠1=65°,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图形的折叠与拼接,同时考查了三角形、四边形等几何基本知识,解题时应分别对每一个图形进行仔细分析,难度不大. 2.故选B.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压轴题.

分析:由题意知∠DEF=∠EFB=20°图b∠GFC=140°,图c中的∠CFE=∠GFC-∠EFG. 解答:解:∵AD∥BC, ∴∠DEF=∠EFB=20°,

在图b中∠GFC=180°-2∠EFG=140°,

在图c中∠CFE=∠GFC-∠EFG=120°,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图形的翻折变换,解题过程中应注意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 3.故选B.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压轴题.

分析:根据折叠前后对应角相等可知. 解答:解:设∠ABE=x,

根据折叠前后角相等可知,∠C1BE=∠CBE=50°+x, 所以50°+x+x=90°, 解得x=20°.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图形的翻折变换,解题过程中应注意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如本题中折叠前后角相等. 填空题

4.故填64.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计算题.

分析:因为平行所以有∠EFG=∠CEF,又由题意可知∠FEC和∠FEG本就是同一个角,所以相等,根据平角概念即可求出∠BEG. 解答:解:∵AD∥BC, ∴∠EFG=∠CEF=58°, ∵∠FEC=∠FEG,

∴∠FEC=∠FEG=∠EFG=58°, ∴∠BEG=180°-58°-58°=64°.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折叠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学生平时要多进行观察,总结规律.明白折叠后等角是哪些角. 5.故填64.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计算题.

分析:此题要求∠AEG的度数,只需求得其邻补角的度数,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折叠的性质就可求解.

解答:解:根据长方形的对边平行,得AD∥BC, ∴∠DEF=∠1=58°.

再根据对折,得:∠GEF=∠DEF=58°.

再根据平角的定义,得:∠AEG=180°-58°×2=64°.

点评:运用了平行线的性质,还要注意折叠的题目中,重合的两个角相等,结合平角的定义即可求解. 6.故填52.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折叠变换的性质及邻补角的定义可直接解答. 解答:解:∵该纸条是折叠的,

∴∠1的同位角的补角=2×64°=128°;

∵矩形的上下对边是平行的,

∴∠1=∠1的同位角=180°-128°=5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邻补角的定义;折叠变换的性质. 7.故填55.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计算题.

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翻折变换的性质即可求得. 解答:解:∵∠ABC=110°,纸条的上下对边是平行的, ∴∠ABC的内错角=∠ABC=110°; ∵是折叠得到的∠1,

∴∠1=0.5×110°=55°.故填55.

点评:本题应用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8.故填65.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以及折叠关系列出方程求解则可.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2∠1与130°角相等, 即2∠1=130°,

解得∠1=65°.故填65.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折叠的知识,题目比较灵活,难度一般. 9

.故填110°.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计算题.

分析:如图,因为AB∥CD,所以∠BEM=∠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根据折叠的性质可知∠3=∠4,可以求得∠4的度数;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即可求得∠2的度数. 解答:解:∵AB∥CD,

∴∠BEM=∠1=140°,∠2+∠4=180°, ∵∠3=∠4,

1

∴∠4= ∠BEM=70°,

2

∴∠2=180°-70°=110°. 点评:此题考查了折叠问题,注意折叠的两部分全等,即对应角与对应边相等.此题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

补.

10.故填115°.

点:平行线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及∠1=50°可求出∠2

的度数,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解

答.

解答:

解:∵四边形EFGH是四边形EFBA折叠而成, ∴∠2=∠3,

∵∠2+∠3+∠1=180°,∠1=50°,

11

∴∠2=∠3= (180°-50°)= ×130°=65°,

22

又∵AD∥BC,

∴∠AEF+∠EFB=180°,

∴∠AEF=180°-65°=115°.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折叠不变性:折叠前后图形全等.据此找出图中相等的角便可轻松解答. 11.故答案为:40°.

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分析: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和四边形的内角和即可求得. 解答:解:∵△ABC沿着DE翻折,

∴∠1+2∠BED=180°,∠2+2∠BDE=180°, ∴∠1+∠2+2(∠BED+∠BDE)=360°,

而∠1+∠2=80°,∠B+∠BED+∠BDE=180°, ∴80°+2(180°-∠B)=360°, ∴∠B=40°.

故答案为:40°.

点评:本题考查图形的折叠变化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关键是要理解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只是位置变化.

12.故阴影部分的面积为8cm2. 考点:轴对称的性质. 专题:压轴题.

分析:正方形为轴对称图形,一条对称轴为其对角线;由图形条件可以看出阴影部分的面积为正方形面积的一半.

解答:解:依题意有

S

阴影

1

= ×4×4=8cm2,故阴影部分的面积为8cm2. 2

点评:本题考查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的位置关系是互相垂直,

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称轴上的任何一点到两个对应点之间的距离相等,对应的角、线段都相等. 13.答案为5个. 考点

:轴对称的性质. 专题:压轴题;网格型.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与判断可知.

解答:解:与△ABC成轴对称且也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有5个,

分别为△BCD,△BFH,△ADC,△AEF,△CGH.

点评:本题考查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与判断,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

侧的图形能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14.故答案为:8. 考点:轴对称的性质.

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和三角形周长的定义可知.

解答:解:根据题意点P关于OA、OB的对称点分别为C、D, 故有MP=MC,NP=ND;

则CD=CM+MN+ND=PM+MN+PN=8cm. 故答案为:8.

点评:本题考查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的位置关系是互相垂直,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称轴上的任何一点到两个对应点之间的距离相等,对应的角、线段都相等. 15.答案为18.

考点:轴对称的性质.

分析:根据图形的对称性,则阴影部分的面积即为正方形的面积的一半. 解答:解:根据图形的对称性,知

1

阴影部分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的一半= ×6×6=18(cm2).

2

点评:此题要能够利用正方形的对称性,把阴影部分的面积集中到一起进行计算. 16.答案为

1:2. 考点:剪纸问题. 专题:压轴题.

分析:本题考查了拼摆的问题,仔细观察图形的特点作答.

解答:解:由图可得,所剪得的直角三角形较短的边是原正方体棱长的一半,而较长的直角边正好是原正方体的棱长,所以所剪得的直角三角形较短的与较长的直角边的比是1:2.

点评:本题必须以不变应万变,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才能将问题转化为熟悉的知识去解决.

17.答案为120°.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压轴题.

分析:解题过程中应注意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

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如本题中折叠前后角相等.

解答:解:根据图示可知∠CFE=180°-3×20°=120°.故图c中的∠CFE的度数是120°.

点评:本题考查图形的翻折变换. 18.答案为50°.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压轴题.

分析:首先根据AD∥BC,求出∠FED的度数,然后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则可知∠DEF=∠FED′,最后求得∠AED′的大小. 解答:解:∵AD∥BC, ∴∠EFB=∠FED=65°,

由折叠的性质知,∠DEF=∠FED′=65°, ∴∠AED′=180°-2∠FED=50°. 故∠AED′等于50°.

点评:本题利用了:1、折叠的性质;2、矩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平角的概念求解.

19.故答案为:2.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压轴

题. 分析:本题关键在于找到两个极端,即BA′取最大或最小值时,点P或Q的位置.经实验不难发现,分别求出点P与B重合时,BA′取最大值3和当点Q与D重合时,BA′的最小值1.所以可求点A′在BC边上移动的最大距离为2.

解:当点P与B重合时,BA′取最大值是3, 当点Q与D重合时(如图),由勾股定理得A′C=4,此时BA′取最小值为1. 则点A′在BC边上移动的最大距离为3-1=2. 故答案为:2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图形的折叠、勾股定理的应用等知识,难度稍大,学生主要缺乏动手操作习惯,单凭想象造成错误. 20.答案为3cm.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压轴题.

分析:由题意得AE=AE′,AD=AD′,故阴影部分的周长可以转化为三角形ABC的周长.

解答:解:将△ADE沿直线DE折叠,点A落在点A′处, 所以AD=A′D,AE=A′E.

则阴影部分图形的周长等于BC+BD+CE+A′D+A′E,

解答:

=BC+BD+CE+AD+AE,

=BC+AB+AC, =3cm.

点评:折叠问题的实质是“轴对称”,解题关键是找出经轴对称变换所得的等量关系. 21.答案为60°.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压轴题.

分析:由折叠的性质知,折叠后形成的图形全等,找出对应的边角关系即可. 解答:解:根据题意,∠A′=∠A=90°,∠ABE=∠A′BE,又∠CBA′=30°,则∠BEA′=180°-90°-30°=60°.

点评:本题考查图形的轴对称.解题关键是找出由轴对称所得的相等的边或者相等的角.

23 22.故答案为: . 3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压轴

题.

分析:由折叠性质可以得到,∠FBD=∠ABD=30°,△DEB≌△BCD,进而得到△DFB是等腰三角形,有DF=FD,作FG⊥BD,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底边上的高与底边上的中线重合,则点G是BD的中点,而BD=ADsin30°=4,所以可求得FG=BGtan30°=3 . 3

解答:解:∵矩形纸片沿对角线BD翻折,点A落在点E处 ∴∠FBD=∠ABD=30°,△DEB≌△BCD,

∴∠DBE=∠CDB,

∴DF=FB,

∴△DFB是等腰三角形,

过点F作FG⊥BD,则点G是BD的中点

∵BD=ADsin30°=4

∴BG=2

∴FG=BGtan30°=3 . 3

点评:本题利用了:1、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

2、矩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求解.

23.故答案为:60.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压轴题.

分析:由折叠的性质知,∠DA1E=∠A=90°;DA1=AD=2CD,易证∠CDA1=60°.再

证∠EA1B=∠CDA1.

解答:解:由折叠的性质知,A′D=AD=2CD,

∴sin∠CA′D=CD:A′D=1:2, ∴∠CA′D=30°,

∴∠EA′B=180°-∠EA′D-∠CA′D=180°-90°-30°=60°.

故答案为:60.

点评:本题利用了:1、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同角的余角相等求解.

24.答案为10 .

BDE是等腰三角形,再根据勾股定理及三角形相似的性质计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分析:先判定三角形

算.

解答:解:连接BD,交EF于点G,

由折叠的性质知,BE=ED,∠BEG=∠DEG, 则△BDE是等腰三角形,

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顶角的平分线是底边上的高,是底边上的中线, ∴BG=GD,BD⊥EF,

则点G是矩形ABCD的中心,

所以点G也是EF的中点,

由勾股定理得,10 ,BG=

∵BD⊥EF,

∴∠BGF=∠C=90°,

∵∠DBC=∠DBC,

∴△BGF∽△BCD,

则有GF:CD=BG:CB,

求得GF=10 , 2310 , 2

10 .

点评:本题利用了:1、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

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2、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解.

25.答案为80°.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平行线的性质.

专题:计算题;压轴题.

分析:根据中位线的定义得出ED∥BC,再根据平行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即可求. 解答:解:∵D、E为AB、AC的中点,

∴DE为△ABC的中位线,ED∥BC,

∴∠ADE=∠ABC

∵∠ABC=50°,

∴∠ADE=50°,

由于对折前后两图形全等,故∠EDF=50°,

∠BDF=180°-50°×2=80°.

点评:本题通过折叠变换考查正多边形的有关知识,及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答此类题最好动手操作,易得出答案.

26.答案为2 cm.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压轴题.

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判定△ED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再求BE. 解答:解:根据折叠的性质知,CD=ED,∠CDA=∠ADE=45°,

∴∠CDE=∠BDE=90°,

∵BD=CD,

∴BD=ED,

即△ED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 BC=2 cm.

点评:本题利用了:1、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2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解.

27.答案为60°.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压轴题.

分析:解题关键是把所求的角转移成与已知角有关的角.

解答:解:根据对顶角相等,翻折得到的∠E=∠ACB可得到∠θ=∠EAC,

∵△ABE和△ACD是△ABC分别沿着AB,AC边翻折180°形成的,∠BAC=150°, ∴∠DAC=∠BAE=∠BAC=150°.

∴∠DAE=∠DAC+∠BAE+∠BAC-360°=150°+150°+150°-360°=90°. ∴∠θ=∠EAC=∠DAC-∠DAE=60°.

点评:翻折前后对应角相等.

28.答案为9.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压轴题.

分析:由折叠中对应边相等可知,DE=CD,BE=BC,可求AE=AB-BE=AB-BC,则△AED的周长为AD+DE+AE=AC+AE.

解答:解:DE=CD,BE=BC=7cm,

∴AE=AB-BE=3cm, ∴△AED的周长=AE+AD+DE=AC+AE=6+3=9cm. 点评:本题利用了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

第2章《轴对称图形》:2.2 轴对称的性质

选择题

1.把一张宽度相等的纸条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则∠1的度数等于( )

A.65° B.55° C.45°

D.50°

2.如图

( 第1题 )

( 第3题 ) ( 第4题 )

a是长方形纸带,∠DEF=20°,将纸带沿EF折叠成图b,再沿BF折叠

成图c,则图c中的∠CFE的度数是( )

A.110° B.120° C.140° D.150°

3.如图:将一个矩形纸片

ABCD,沿着BE折叠,使C、D点分别落在点C1,D1处.若∠C1BA=50°,则∠ABE的度数为( )

A.15° B.20° C.25°

D.30°

填空题

4.如图,把一张矩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点C,D分别落在C′,D′上,EC′交AD于点G,已知∠EFG=58°,那么∠BEG= 度. 5.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条ABCD沿EF折叠,若∠1=58°,则∠AEG= 度.

( 第5题 ) ( 第6题 ) ( 第7题 ) 6.将一矩形纸条,按如图所示折叠,则∠1= 度. 7.如图,一张宽度相等的纸条,折叠后,若∠ABC=110°,则∠1

的度数为

度.

8.如图,一个宽度相等的纸条按如图所示方法折叠一下,则∠1= 度. 9.生活中,将一个宽度相等的低条按图所示的方法折叠一下,如果∠1=140°,那么∠2= 度.

( 第8题 )

( 第9

( 第10题 ) 10.如图,把长方形

ABCD沿EF对折后使两部分重合,若∠1=50°,则∠AEF=

沿着DE翻折,若∠1+∠2=80°,则∠B= 度.

12.如图,正方形

( 第11题 )

( 第12题 ) ( 第13题 )

ABCD的边长为4cm,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cm

2.

13.如图,在2×2的正方形格纸中,有一个以格点为顶点的△ABC,请你找出格纸中所有与△ABC成轴对称且也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这样的三角形共

OB的对称点分别为C、D,连接CD,交OA于M,交OBCD为 厘米.

( 第14题 ) ( 第15题 ) ( 第16题 ) 15.如图,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

6cm,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cm2.

16.将一个无盖正方体纸盒展开(如图①),沿虚线剪开,用得到的5张纸片(其中4张是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纸片)拼成一个正方形(如图②).则所剪得的直角三角形较短的与较长的直角边的比是 .

17.如图,a是长方形纸带,∠DEF=20°,将纸带沿EF折叠成图b,再沿BF折叠成图c,则图c中的∠CFE的度数是 度.

18.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

EF折叠后,点D、C分别落在D′、C′的位置.若∠EFB=65°,则∠AED′等于 度.

19.动手操作:在矩形纸片

( 第18题 ) ( 第19题 ) ( 第20题

ABCD中,AB=3,AD=5.如图所示,折叠纸片,使点A

落在BC边上的A′处,折痕为PQ,当点A′在BC边上移动时,折痕的端点

P、Q也随之移动.若限定点P、Q分别在AB、AD边上移动,则点

A′在BC

边上可移动的最大距离为

20.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1cm,D、E分别是AB、AC上的点,将△ADE沿直线DE折叠,点A落在点A′处,且点A′在△ABC外部,则阴影部分图形的周长.

ABCD沿BE折叠,若∠CBA′=30°,则∠BEA′= 度.

22.如图,矩形纸片

( 第21题 ) ( 第22题 ) ( 第23题 )

ABCD,BC=2,∠ABD=30度.将该纸片沿对角线BD翻折,点A落在点E处,EB交DC于点F,则点F到直线DB的距离为 . 23

.如图,四边形ABCD

是一张矩形纸片,AD=2AB,若沿过点D的折痕DE将A角

翻折,使点A落在BC上的A1处,则∠EA1B= 度.

24.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D=9,AB=3,将其折叠,使点D与点B重合,折痕为EF,那么折痕EF的长为 .

2

( 第24题 ) ( 第25题 ) ( 第26题 ) 25.如图,D、E

为AB、AC的中点,将△ABC沿线段DE折叠,使点A落在点F处,

若∠B=50°,则∠BDF=

度.

26.如图,AD是△ABC的中线,∠ADC=45°,BC=2cm,把△ACD沿AD对折,使点C落在E的位置,则BE= cm.

27.如图,△ABE和△ACD是△ABC分别沿着AB,AC边翻折180°形成的,若∠BAC=150°,则∠θ的度数是 度.

( 第27题 ) ( 第28题 ) 28.如图,三角形纸片

ABC,AB=10cm,BC=7cm,AC=6cm,沿过点B的直线折叠这

个三角形,使顶点C落在AB边上的点E处,折痕为BD,则△AED的周长为 cm.

答案:

选择题

1.故选

A.

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分析:根据对折,对折角相等,由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根据角的等量关系,

求得∠1.

解答:解:作图如右,

∵图形对折, ∴∠1=∠2, ∵∠1=∠3, ∴∠2=∠3,

∵∠2+∠3=130°, ∴∠1=65°,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图形的折叠与拼接,同时考查了三角形、四边形等几何基本知识,解题时应分别对每一个图形进行仔细分析,难度不大. 2.故选B.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压轴题.

分析:由题意知∠DEF=∠EFB=20°图b∠GFC=140°,图c中的∠CFE=∠GFC-∠EFG. 解答:解:∵AD∥BC, ∴∠DEF=∠EFB=20°,

在图b中∠GFC=180°-2∠EFG=140°,

在图c中∠CFE=∠GFC-∠EFG=120°,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图形的翻折变换,解题过程中应注意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 3.故选B.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压轴题.

分析:根据折叠前后对应角相等可知. 解答:解:设∠ABE=x,

根据折叠前后角相等可知,∠C1BE=∠CBE=50°+x, 所以50°+x+x=90°, 解得x=20°.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图形的翻折变换,解题过程中应注意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如本题中折叠前后角相等. 填空题

4.故填64.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计算题.

分析:因为平行所以有∠EFG=∠CEF,又由题意可知∠FEC和∠FEG本就是同一个角,所以相等,根据平角概念即可求出∠BEG. 解答:解:∵AD∥BC, ∴∠EFG=∠CEF=58°, ∵∠FEC=∠FEG,

∴∠FEC=∠FEG=∠EFG=58°, ∴∠BEG=180°-58°-58°=64°.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折叠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学生平时要多进行观察,总结规律.明白折叠后等角是哪些角. 5.故填64.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计算题.

分析:此题要求∠AEG的度数,只需求得其邻补角的度数,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折叠的性质就可求解.

解答:解:根据长方形的对边平行,得AD∥BC, ∴∠DEF=∠1=58°.

再根据对折,得:∠GEF=∠DEF=58°.

再根据平角的定义,得:∠AEG=180°-58°×2=64°.

点评:运用了平行线的性质,还要注意折叠的题目中,重合的两个角相等,结合平角的定义即可求解. 6.故填52.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折叠变换的性质及邻补角的定义可直接解答. 解答:解:∵该纸条是折叠的,

∴∠1的同位角的补角=2×64°=128°;

∵矩形的上下对边是平行的,

∴∠1=∠1的同位角=180°-128°=5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邻补角的定义;折叠变换的性质. 7.故填55.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计算题.

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翻折变换的性质即可求得. 解答:解:∵∠ABC=110°,纸条的上下对边是平行的, ∴∠ABC的内错角=∠ABC=110°; ∵是折叠得到的∠1,

∴∠1=0.5×110°=55°.故填55.

点评:本题应用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8.故填65.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以及折叠关系列出方程求解则可.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2∠1与130°角相等, 即2∠1=130°,

解得∠1=65°.故填65.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折叠的知识,题目比较灵活,难度一般. 9

.故填110°.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计算题.

分析:如图,因为AB∥CD,所以∠BEM=∠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根据折叠的性质可知∠3=∠4,可以求得∠4的度数;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即可求得∠2的度数. 解答:解:∵AB∥CD,

∴∠BEM=∠1=140°,∠2+∠4=180°, ∵∠3=∠4,

1

∴∠4= ∠BEM=70°,

2

∴∠2=180°-70°=110°. 点评:此题考查了折叠问题,注意折叠的两部分全等,即对应角与对应边相等.此题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

补.

10.故填115°.

点:平行线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及∠1=50°可求出∠2

的度数,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解

答.

解答:

解:∵四边形EFGH是四边形EFBA折叠而成, ∴∠2=∠3,

∵∠2+∠3+∠1=180°,∠1=50°,

11

∴∠2=∠3= (180°-50°)= ×130°=65°,

22

又∵AD∥BC,

∴∠AEF+∠EFB=180°,

∴∠AEF=180°-65°=115°.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折叠不变性:折叠前后图形全等.据此找出图中相等的角便可轻松解答. 11.故答案为:40°.

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分析: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和四边形的内角和即可求得. 解答:解:∵△ABC沿着DE翻折,

∴∠1+2∠BED=180°,∠2+2∠BDE=180°, ∴∠1+∠2+2(∠BED+∠BDE)=360°,

而∠1+∠2=80°,∠B+∠BED+∠BDE=180°, ∴80°+2(180°-∠B)=360°, ∴∠B=40°.

故答案为:40°.

点评:本题考查图形的折叠变化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关键是要理解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只是位置变化.

12.故阴影部分的面积为8cm2. 考点:轴对称的性质. 专题:压轴题.

分析:正方形为轴对称图形,一条对称轴为其对角线;由图形条件可以看出阴影部分的面积为正方形面积的一半.

解答:解:依题意有

S

阴影

1

= ×4×4=8cm2,故阴影部分的面积为8cm2. 2

点评:本题考查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的位置关系是互相垂直,

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称轴上的任何一点到两个对应点之间的距离相等,对应的角、线段都相等. 13.答案为5个. 考点

:轴对称的性质. 专题:压轴题;网格型.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与判断可知.

解答:解:与△ABC成轴对称且也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有5个,

分别为△BCD,△BFH,△ADC,△AEF,△CGH.

点评:本题考查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与判断,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

侧的图形能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14.故答案为:8. 考点:轴对称的性质.

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和三角形周长的定义可知.

解答:解:根据题意点P关于OA、OB的对称点分别为C、D, 故有MP=MC,NP=ND;

则CD=CM+MN+ND=PM+MN+PN=8cm. 故答案为:8.

点评:本题考查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的位置关系是互相垂直,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称轴上的任何一点到两个对应点之间的距离相等,对应的角、线段都相等. 15.答案为18.

考点:轴对称的性质.

分析:根据图形的对称性,则阴影部分的面积即为正方形的面积的一半. 解答:解:根据图形的对称性,知

1

阴影部分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的一半= ×6×6=18(cm2).

2

点评:此题要能够利用正方形的对称性,把阴影部分的面积集中到一起进行计算. 16.答案为

1:2. 考点:剪纸问题. 专题:压轴题.

分析:本题考查了拼摆的问题,仔细观察图形的特点作答.

解答:解:由图可得,所剪得的直角三角形较短的边是原正方体棱长的一半,而较长的直角边正好是原正方体的棱长,所以所剪得的直角三角形较短的与较长的直角边的比是1:2.

点评:本题必须以不变应万变,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才能将问题转化为熟悉的知识去解决.

17.答案为120°.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压轴题.

分析:解题过程中应注意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

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如本题中折叠前后角相等.

解答:解:根据图示可知∠CFE=180°-3×20°=120°.故图c中的∠CFE的度数是120°.

点评:本题考查图形的翻折变换. 18.答案为50°.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压轴题.

分析:首先根据AD∥BC,求出∠FED的度数,然后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则可知∠DEF=∠FED′,最后求得∠AED′的大小. 解答:解:∵AD∥BC, ∴∠EFB=∠FED=65°,

由折叠的性质知,∠DEF=∠FED′=65°, ∴∠AED′=180°-2∠FED=50°. 故∠AED′等于50°.

点评:本题利用了:1、折叠的性质;2、矩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平角的概念求解.

19.故答案为:2.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压轴

题. 分析:本题关键在于找到两个极端,即BA′取最大或最小值时,点P或Q的位置.经实验不难发现,分别求出点P与B重合时,BA′取最大值3和当点Q与D重合时,BA′的最小值1.所以可求点A′在BC边上移动的最大距离为2.

解:当点P与B重合时,BA′取最大值是3, 当点Q与D重合时(如图),由勾股定理得A′C=4,此时BA′取最小值为1. 则点A′在BC边上移动的最大距离为3-1=2. 故答案为:2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图形的折叠、勾股定理的应用等知识,难度稍大,学生主要缺乏动手操作习惯,单凭想象造成错误. 20.答案为3cm.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压轴题.

分析:由题意得AE=AE′,AD=AD′,故阴影部分的周长可以转化为三角形ABC的周长.

解答:解:将△ADE沿直线DE折叠,点A落在点A′处, 所以AD=A′D,AE=A′E.

则阴影部分图形的周长等于BC+BD+CE+A′D+A′E,

解答:

=BC+BD+CE+AD+AE,

=BC+AB+AC, =3cm.

点评:折叠问题的实质是“轴对称”,解题关键是找出经轴对称变换所得的等量关系. 21.答案为60°.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压轴题.

分析:由折叠的性质知,折叠后形成的图形全等,找出对应的边角关系即可. 解答:解:根据题意,∠A′=∠A=90°,∠ABE=∠A′BE,又∠CBA′=30°,则∠BEA′=180°-90°-30°=60°.

点评:本题考查图形的轴对称.解题关键是找出由轴对称所得的相等的边或者相等的角.

23 22.故答案为: . 3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压轴

题.

分析:由折叠性质可以得到,∠FBD=∠ABD=30°,△DEB≌△BCD,进而得到△DFB是等腰三角形,有DF=FD,作FG⊥BD,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底边上的高与底边上的中线重合,则点G是BD的中点,而BD=ADsin30°=4,所以可求得FG=BGtan30°=3 . 3

解答:解:∵矩形纸片沿对角线BD翻折,点A落在点E处 ∴∠FBD=∠ABD=30°,△DEB≌△BCD,

∴∠DBE=∠CDB,

∴DF=FB,

∴△DFB是等腰三角形,

过点F作FG⊥BD,则点G是BD的中点

∵BD=ADsin30°=4

∴BG=2

∴FG=BGtan30°=3 . 3

点评:本题利用了:1、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

2、矩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求解.

23.故答案为:60.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压轴题.

分析:由折叠的性质知,∠DA1E=∠A=90°;DA1=AD=2CD,易证∠CDA1=60°.再

证∠EA1B=∠CDA1.

解答:解:由折叠的性质知,A′D=AD=2CD,

∴sin∠CA′D=CD:A′D=1:2, ∴∠CA′D=30°,

∴∠EA′B=180°-∠EA′D-∠CA′D=180°-90°-30°=60°.

故答案为:60.

点评:本题利用了:1、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同角的余角相等求解.

24.答案为10 .

BDE是等腰三角形,再根据勾股定理及三角形相似的性质计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分析:先判定三角形

算.

解答:解:连接BD,交EF于点G,

由折叠的性质知,BE=ED,∠BEG=∠DEG, 则△BDE是等腰三角形,

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顶角的平分线是底边上的高,是底边上的中线, ∴BG=GD,BD⊥EF,

则点G是矩形ABCD的中心,

所以点G也是EF的中点,

由勾股定理得,10 ,BG=

∵BD⊥EF,

∴∠BGF=∠C=90°,

∵∠DBC=∠DBC,

∴△BGF∽△BCD,

则有GF:CD=BG:CB,

求得GF=10 , 2310 , 2

10 .

点评:本题利用了:1、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

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2、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解.

25.答案为80°.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平行线的性质.

专题:计算题;压轴题.

分析:根据中位线的定义得出ED∥BC,再根据平行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即可求. 解答:解:∵D、E为AB、AC的中点,

∴DE为△ABC的中位线,ED∥BC,

∴∠ADE=∠ABC

∵∠ABC=50°,

∴∠ADE=50°,

由于对折前后两图形全等,故∠EDF=50°,

∠BDF=180°-50°×2=80°.

点评:本题通过折叠变换考查正多边形的有关知识,及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答此类题最好动手操作,易得出答案.

26.答案为2 cm.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压轴题.

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判定△ED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再求BE. 解答:解:根据折叠的性质知,CD=ED,∠CDA=∠ADE=45°,

∴∠CDE=∠BDE=90°,

∵BD=CD,

∴BD=ED,

即△ED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 BC=2 cm.

点评:本题利用了:1、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2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解.

27.答案为60°.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压轴题.

分析:解题关键是把所求的角转移成与已知角有关的角.

解答:解:根据对顶角相等,翻折得到的∠E=∠ACB可得到∠θ=∠EAC,

∵△ABE和△ACD是△ABC分别沿着AB,AC边翻折180°形成的,∠BAC=150°, ∴∠DAC=∠BAE=∠BAC=150°.

∴∠DAE=∠DAC+∠BAE+∠BAC-360°=150°+150°+150°-360°=90°. ∴∠θ=∠EAC=∠DAC-∠DAE=60°.

点评:翻折前后对应角相等.

28.答案为9.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压轴题.

分析:由折叠中对应边相等可知,DE=CD,BE=BC,可求AE=AB-BE=AB-BC,则△AED的周长为AD+DE+AE=AC+AE.

解答:解:DE=CD,BE=BC=7cm,

∴AE=AB-BE=3cm, ∴△AED的周长=AE+AD+DE=AC+AE=6+3=9cm. 点评:本题利用了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


相关内容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百分导学练习答案目录
  • ├─第1章 整式的乘除│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1章 百分导学 P01 1.1 同底数幂的乘法 练习答案.ppt│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1章 百分导学 P02 1.2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第1课时) 练习答案.ppt│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1章 百分导学 P03 1.2 幂的乘方与积 ...

  • 新版苏教版初中数学--目录
  • 原教材 第一章 我们与数学1.1生活 数学 第一章 同行 1.2活动 思考 数学与我们同行 2.1比0小的数 2.2数轴 2.3绝对值与相反数 2.4有理数的加法与减 第二章 法 有理数 2.5有理数的乘法与除 第二章有理数 法 2.6有理数的乘方 2.7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数学活动算"24 ...

  • 新课标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上册 第一章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1.1从自然数到分数 自然数在计数和测量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人们还常常用自然数来给事物标号或排序. 我们还学习了分数和小数,它们是由于测量和分配等实际需要而产生的. 伴随着数的概念而来的是数的运算,数的运算是人们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 ...

  • 全国初中数学教材目录大全
  • 人教版初中数学目录: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2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1.5 有理数的乘方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2.1 整式 2.2 整式的加减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3.3 解一元一 ...

  • 浙教版八上2.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word教案
  • 2.2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目标] ◆1.经历利用轴对称变换推导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加深对轴对称变换的认识. ◆2.掌握等腰三角形的下列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3.会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判断.计算和作图.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本节教学的 ...

  • 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 总目录
  • 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 总目录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我们与数学同行 1.1 生活 数学 1.2 活动 思考 第二章 有理数 2.1 正数与负数 2.2 有理数与无理数 2.3 数轴 2.4绝对值与相反数 2.5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 2.6 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 2.7 有理数的乘方 2.8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

  • 初中数学知识点
  • 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我们与数学同行 1.1 生活数学 1.2 活动思考 第二章 有理数 2.1 比0小的数 2.2 数轴 2.3 绝对值与相反数 2.4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 2.5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 2.6 有理数的乘方 2.7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第三章 用字母表示数 3.1 字母表示数 3. ...

  • 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目录
  • 七年级上 第1章 我们与数学同行 1.1 生活 数学 1.2 活动 思考 第2章 有理数 2.1 正数与负数 2.2 有理数与无理数 2.3 数轴 2.4 绝对值与相反数 2.5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 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 2.7 有理数的乘方 2.8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第3章 代数式 3.1 ...

  • 苏教版最新教材初中数学目录
  • 苏教版最新教材初中数学 目 录 七年级上 第1章 数学与我们同行 1.1生活 数学 1.2活动 思考 4.1从问题到方程 4.2解一元一次方程 4.3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 数学活动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的调查 小结与思考 复习题 第2章 有理数 2.1正数与负数 2.2有理数与无理数 2.3数轴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