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_中国新文学大系戏剧集_的解读_编者对剧目的遴选_排序及评价

对《中国新文学大系戏剧集》的解读

——编者对剧目的遴选、排序及评价

杨 光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贵阳 550001

摘 要:《中国新文学大系•戏剧集》(1917-1927),为洪深编,其中选入戏剧作品18篇。笔者从戏剧集的导言、选目等入手进行分析,试图了解当初洪深选编此书时的原意,且从中理出一些脉络来。本文主要着眼于分析编者对本集选目的遴选、排序工作以及编者对所选剧目的评价。

关键词:中国新文学大系戏剧集;遴选;排序;评价

引言

洪深为他所主编的戏剧集写了一篇长达99页的导言,共分十节,其中后九页是所引材料的注释。作为现代文学三十年的第一个十年的戏剧集的编者,洪深在对他那个时期的一些剧目进行选择的时候,选什么与不选什么之间定然有所思量,正如韦勒克所言:“材料的取舍更显示对价值的判断”,这就涉及到编选者本人的戏剧观的问题;还有对剧目的排列,以及编者对所选剧目的评价都能在导言中寻出些蛛丝马迹。

[1]

二、导言与剧目排序的线性特征

第一篇是胡适的《终身大事》,写于1919年,洪深在导言中这么评价该剧:“这一时期,理论非常丰富,创作却十分贫乏。只有胡适底《终身大事》一部剧本是值得称道的。”“这一时期”即1921年之前的戏剧创作。作者在这里基本上是按照时间的线性特征对剧本进行排列的,每个时期都选取了本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其实这种线性特征在“导言”里也已经呈现出来了。

在“导言”里洪深基本上是按照时间顺序对新时期戏剧的发展状况进行梳理,最开始是从1917年的文学革命讲起,而后顺序写下来。从导言看来洪深把新时期戏剧的创作划分了几个阶段,首先是梁启超时代到民国六年,这是新时期文学积蓄力量的时期,“传统的旧戏,改良的旧戏,文明戏——这三样是民六新文化运动时中国戏剧底遗产”。这一时期春柳社出现了,并在东京演出了小仲马《茶花女》中的两幕,以及《黑奴吁天录》,这是1907年。第二个时期是1917年~1920年这是新时期戏剧的发端,但是作品少,质量也不是太高。第三个时期是1921年~1925年,这是新时期戏剧运动的蓬勃发展时期,各戏剧社团蜂起,并创作了大量的戏剧。值得一提的是,1922年冬,蒲伯英出资在北平创建了人艺戏剧专门学校;以及1921年春汪仲贤组织将萧伯纳的《华伦夫人之职业》搬上了舞台,“这是在萧伯纳的祖国至今还是禁止公演的戏”,虽然是“大大的失败了”,但仍不失为一次伟大的尝试。接着最后两年“民十五十六两年是中国戏剧运动‘后退两步的时候’”,即1926年和1927年。这两年除了丁西林的《压迫》之外好的作品并不是太多,就像洪深说的 “他底写实的轻松的《压迫》可算是那一时期的创作喜剧中的唯一杰作”。

具体到所选剧目中来看,胡适的《终身大事》得风气之先,排在第一个自然是无可非议,但是下一个是田汉的《获虎之夜》,直接从1919年跨到了1924年,而后才轮到1921年的那些作品。这里可以理解为洪深对田汉的特别欣赏。编者称,“《获虎之夜》是本集里最优秀的一个剧本,在题材的选择,在材料的处理,在个性的描写,在对话,在预设的舞台空气与效果,没有一样不是令人满意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对于蒲伯英的《道义之交》则说“乃是揭穿中国社会上某一种黑幕的:意义和易卜生底社会的柱石差不多”;而汪仲贤的《好儿子》则被称为“那一时期中最有价值的著作”;至于丁西林的《压迫》也是如此。所以我们看作者的目录排序方式,大致是一种时间顺序为主而后将个别优秀作品的顺序提前的这么一种排序方法。

而最后作者将《抗争》排在了最后,用来压轴,说这是“十六年来唯一反抗时代的戏剧。在这个剧本以前,还没有人在戏剧里,显露出这样直接的明白的反帝意识。我们采用抗争,来暂时结束这

(下转第40页)

一、从“导言”看洪深的历史观及戏剧观

“导言”首先从世界大势开始讲起,大约前三节都是在讲当时国内外的大事,例如巴黎和会、五四运动等等,将新文化运动置于社会运动的广阔背景之下,试图寻找出文学变革的外在动因,继而引出文学革命,引出胡适和陈独秀。当然文学发展自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在这里洪深并没有过多的陈述自己的观点,但是他引用了很多胡适“进化论”的观点,最后只是稍稍进行了一点评述。

其实不光是前三节,在后来论及新时期戏剧的时候,洪深也是大段大段的引用当时剧作家和理论家的文章,中间适当的加以评论。这是一种很冷静客观的历史态度,直接呈现给你原始的材料,至于是非功过则由读者自己评说。当然,作为一个当时的戏剧大家,洪深定是有他自己的戏剧观的,他曾说过“戏剧所扮演的,都是人事,戏剧的取材,就是人生。”主张“观察人生,了解人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与状态,有特殊的人事与背景……凡一切有价值的,都是富于时代性的”。这原来是引自《洪深戏剧集˙代序》,后来被他写进了本集的导言。而我们看后面那一句关于戏剧时代性的论述,其实是很受了胡适的影响的。

洪深在导言里当然不可避免的要写到许多文坛上的人和事,但是一般都只是简单的叙述,极少评价,例如“创造社”田汉和成仿吾的分歧。但是有一个写到熊佛西的地方却是有点例外:“他在民国十一年双十节的时候,态度还很谦和……但到了民国十六年十月,他已经自负为‘中国戏剧兼通之专家’,人物好像会多了一个侧面,而竟不是始终如一‘单纯’了……这和民国二十年天津大公报,在他底照片下面题‘老佛爷’三个字是一样地‘蕴蓄着无穷的趣味的’”。洪深这几句话,真是尖刻得很,虽然只是短短几句,也是“蕴蓄着无穷的趣味”。我们看本集中洪深对熊佛西的《洋状元》的评价就可以看出些端倪来,“本集中的《洋状元》就是熊佛西写的。这也代表一种作风,所以收在集内”。为什么选这篇?因为“代表一种作风”。熊佛西这篇文章题材很特殊,是写留学生的,所以选来了。这有个立此存照的意思。其实不但是熊佛西的《洋状元》,集中所选的十八篇剧目,洪深在导言里都一一做过评价,现在就具体来看看这些作品。

[2]

[2]

际问题,对一个并不成熟的小男孩来说,确实很难应付,一方面是刻骨铭心的爱情与爱情的遇阻,一方面是并不成熟的性格,软弱无力,承担不起任何风险的软弱男人心理。德鲁滋与瓜塔里关注的是精神分裂症的社会与政治规定性,而不是医院的规定性。他们把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政治体制确定为精神分类的沃土。他们的理论与福柯有关癫狂与非理性的思路,发生了奇迹般的汇合。[5]他们还认为,文明社会是一架资本主义机器,欲望机器只有在文明社会才能在欲望生产过程中展现出精神分裂症的本来面貌,挖掘这个本来面貌,就是精神分裂分析。精神分类分析既分析欲望机器,又分析它所对应的社会困境。米•夏的爱情受挫,心理受压抑,爱情的欲望不能满足而最后导致深度精神分裂症,这点作者本哈德•施林克并没有让他走进医院,接受医院的科学规定而治疗。而是走了一条欲望机器分析的方法,把他还原到现实生活中,到具体的社会政治大背景中寻求答案。以米•夏两天的生活为时间段,在高度的精神分裂症中,从早上起床,与一夜情人道别,到关窗时精神分裂,任何是上班路上,小车内的精神分裂,差点出车祸。上班迟到,上班过程中不断精神分裂,下班后身处分裂状态的他,当同事叫醒,并提示女儿在等,他匆忙赶往酒吧,女儿早到了,送女儿回宿舍,回家过程中又开始精神分裂,以致多次开车过程中差点出交通事故,直到地二天带女儿去看汉娜的坟墓,最后和自己的女儿说出了压抑几十年的心里话,精神分裂的原因终于道破,他的怪诞行为不再神秘,米•夏如负重释,至此,精神分裂的真正根源已经展示出来。

语权力所极力压抑和反对的。一个涉世未深的小男孩,能承受吗!更为恼火的事情是美国作家的小说对汉娜等罪行的揭露,在国际上引起轩然大波,德国新政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国内舆论哗然,内外交困的新政府只有采取措施,抓典型,把汉娜作为典型纳碎分子,推向前台,给国际和国内一个交代。时代话语权力下的纳碎分子,都是万劫不复的坏蛋,软弱的米夏肯定无法抗拒,就连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汉娜也只好默认现实,选择了沉默的对抗方式。米•夏如要为汉娜辩解,那他得面对老师、同学、家人,更重要的是情绪激昂的广大群众和整个社会言论。无奈之下,孱弱的他选择了回避,这个做法最后积淀成心理上的永恒创伤,长期郁结在心,慢慢促成精神分裂症,尽管他曾经付出十年的代价帮汉娜朗读,邮寄磁带,但是,问题的症结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虽然时代前进,人们慢慢忘却了纳碎分子,但是,心灵上的创伤就依然存在,米•夏也不能完全跳出现实。探视监狱,面对汉娜的激情,他并没有给你任何的安慰,态度冷漠地回避了汉娜的目光,这举动把汉娜最后的希望破灭。她选择了自杀,而他再度掉进万丈深渊,灵魂更加无法安宁,深度的精神分裂最后形成。

结语,本哈德•施林克在小说《朗读者》中实践了德鲁滋与瓜塔里关于欲望机器的理论,把精神分裂症分析建立在深刻的社会背景中,通过对话语权力的阐释,揭示米•夏的精神分裂的根源所在,并在反俄狄浦斯情意结基础上实践并实现了对二元模式的消解。

三、米•夏精神分裂与话语权关系

究其原因,表面看是一个没有说出的爱情故事。实质上是向我们展示了在话语权力下的小人物的心态的实际生活图景。纳碎时代,汉娜是女看守,在自己的岗位和个人生活方面有被规定的话语权力,她能要求女囚徒为她朗读的权力,能决定囚徒的去与留,可以选择对待紧急状态下的土法事件的权力。但是,糟糕的是她只是纳碎的工作机器,没有个人意志,只有纳碎的意志。新政府时期,政府首先受制了美国等战胜国,这是国际大背景。国内,新政府既要安稳个方面力量,又要对犹太人问题时刻警醒,因为犹太人问题既是德国国内问题,又是战后重要的国际性问题。米•夏与汉娜的爱情首先是不符合当时的道德(前面已说过),不能为主流话语所容。更重要的是,汉娜的特殊身份——纳碎女看守。这是为当时话

参考文献:

[1]德 本哈德•施林克著 钱平译. 译林出版社,2009年2月第一版.

[2].Alberto Gualand,Deleuze Belles Lettres,1998.[3]Felix Guattari,L’Inconsicent Machinique,Pairs,1979.[4]—,la Revoluation moleculaire,Les Editions Recherches,1977.[5]—,Psychanalyse et Transversalite, Les Editions Maspero,1972.

作者简介:付华丽(1976—),女, 四川内江人,文学学士,教育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贵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文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上接第38页)

个剧集”。这也反映出编者的一种思想倾向。

出”。但是这种分类有一个缺点就是对于各种风格的作品都要收,那么势必难以保持作品的质量,例如说熊佛西的《洋状元》只是“代表一种作风”,而濮舜卿的《人间的乐园》虽然“说教气息太浓,事实太近与空想了”,但由于是校园剧的代表,仍是选上了。

现在回过头来看那时候的剧作,当然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但是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为后来者奠定了基础。所以才会有后来郭沫若的《屈原》,后来名震剧坛的曹禺。他们功不可没。

三、对剧目的选择与评价

我们现在看这个目录的话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每个作家只选了一个剧目。也许这是为了把每个作家都照顾到,但是这也导致了一些作家的优秀剧目没有被选取。例如丁西林的代表作《一只马蜂》在1925年就发表了的,但是由于书中选了他的《压迫》所以这一篇就没有选。对于郭沫若的剧本,本书中选了一个《卓文君》,“卓文君取材历史,作者想借她来写出一切被压迫的女性——鼓吹她们起来反抗”,而郭沫若同期的另外两个剧本《王昭君》和《聂嫈》写的都是追求男女平等的女性,分属同类,编者仅选了《卓文君》一篇作为代表。

洪深选编剧本时常常将同类型的剧本进行并列比较,而后选其一为代表。例如对丁西林的《压迫》和黄鹏基的《刮脸之晨》,二者“都是反应那时北京的一种生活的”,但是前者“下笔恰到好处”,后者“夸张过甚”,所以后者“因恐本集篇幅过多而抽

[2]

参考文献:

[1] [美]韦勒克、沃伦. 文学理论[M].刘向愚、邢培明、陈圣生、李哲明译,盐城: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2] 洪深. 中国新文学大系·戏剧集·导言[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

作者简介:杨光(1989-),男,山东人, 现就读于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专业,为2010级研究生。

对《中国新文学大系戏剧集》的解读

——编者对剧目的遴选、排序及评价

杨 光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贵阳 550001

摘 要:《中国新文学大系•戏剧集》(1917-1927),为洪深编,其中选入戏剧作品18篇。笔者从戏剧集的导言、选目等入手进行分析,试图了解当初洪深选编此书时的原意,且从中理出一些脉络来。本文主要着眼于分析编者对本集选目的遴选、排序工作以及编者对所选剧目的评价。

关键词:中国新文学大系戏剧集;遴选;排序;评价

引言

洪深为他所主编的戏剧集写了一篇长达99页的导言,共分十节,其中后九页是所引材料的注释。作为现代文学三十年的第一个十年的戏剧集的编者,洪深在对他那个时期的一些剧目进行选择的时候,选什么与不选什么之间定然有所思量,正如韦勒克所言:“材料的取舍更显示对价值的判断”,这就涉及到编选者本人的戏剧观的问题;还有对剧目的排列,以及编者对所选剧目的评价都能在导言中寻出些蛛丝马迹。

[1]

二、导言与剧目排序的线性特征

第一篇是胡适的《终身大事》,写于1919年,洪深在导言中这么评价该剧:“这一时期,理论非常丰富,创作却十分贫乏。只有胡适底《终身大事》一部剧本是值得称道的。”“这一时期”即1921年之前的戏剧创作。作者在这里基本上是按照时间的线性特征对剧本进行排列的,每个时期都选取了本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其实这种线性特征在“导言”里也已经呈现出来了。

在“导言”里洪深基本上是按照时间顺序对新时期戏剧的发展状况进行梳理,最开始是从1917年的文学革命讲起,而后顺序写下来。从导言看来洪深把新时期戏剧的创作划分了几个阶段,首先是梁启超时代到民国六年,这是新时期文学积蓄力量的时期,“传统的旧戏,改良的旧戏,文明戏——这三样是民六新文化运动时中国戏剧底遗产”。这一时期春柳社出现了,并在东京演出了小仲马《茶花女》中的两幕,以及《黑奴吁天录》,这是1907年。第二个时期是1917年~1920年这是新时期戏剧的发端,但是作品少,质量也不是太高。第三个时期是1921年~1925年,这是新时期戏剧运动的蓬勃发展时期,各戏剧社团蜂起,并创作了大量的戏剧。值得一提的是,1922年冬,蒲伯英出资在北平创建了人艺戏剧专门学校;以及1921年春汪仲贤组织将萧伯纳的《华伦夫人之职业》搬上了舞台,“这是在萧伯纳的祖国至今还是禁止公演的戏”,虽然是“大大的失败了”,但仍不失为一次伟大的尝试。接着最后两年“民十五十六两年是中国戏剧运动‘后退两步的时候’”,即1926年和1927年。这两年除了丁西林的《压迫》之外好的作品并不是太多,就像洪深说的 “他底写实的轻松的《压迫》可算是那一时期的创作喜剧中的唯一杰作”。

具体到所选剧目中来看,胡适的《终身大事》得风气之先,排在第一个自然是无可非议,但是下一个是田汉的《获虎之夜》,直接从1919年跨到了1924年,而后才轮到1921年的那些作品。这里可以理解为洪深对田汉的特别欣赏。编者称,“《获虎之夜》是本集里最优秀的一个剧本,在题材的选择,在材料的处理,在个性的描写,在对话,在预设的舞台空气与效果,没有一样不是令人满意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对于蒲伯英的《道义之交》则说“乃是揭穿中国社会上某一种黑幕的:意义和易卜生底社会的柱石差不多”;而汪仲贤的《好儿子》则被称为“那一时期中最有价值的著作”;至于丁西林的《压迫》也是如此。所以我们看作者的目录排序方式,大致是一种时间顺序为主而后将个别优秀作品的顺序提前的这么一种排序方法。

而最后作者将《抗争》排在了最后,用来压轴,说这是“十六年来唯一反抗时代的戏剧。在这个剧本以前,还没有人在戏剧里,显露出这样直接的明白的反帝意识。我们采用抗争,来暂时结束这

(下转第40页)

一、从“导言”看洪深的历史观及戏剧观

“导言”首先从世界大势开始讲起,大约前三节都是在讲当时国内外的大事,例如巴黎和会、五四运动等等,将新文化运动置于社会运动的广阔背景之下,试图寻找出文学变革的外在动因,继而引出文学革命,引出胡适和陈独秀。当然文学发展自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在这里洪深并没有过多的陈述自己的观点,但是他引用了很多胡适“进化论”的观点,最后只是稍稍进行了一点评述。

其实不光是前三节,在后来论及新时期戏剧的时候,洪深也是大段大段的引用当时剧作家和理论家的文章,中间适当的加以评论。这是一种很冷静客观的历史态度,直接呈现给你原始的材料,至于是非功过则由读者自己评说。当然,作为一个当时的戏剧大家,洪深定是有他自己的戏剧观的,他曾说过“戏剧所扮演的,都是人事,戏剧的取材,就是人生。”主张“观察人生,了解人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与状态,有特殊的人事与背景……凡一切有价值的,都是富于时代性的”。这原来是引自《洪深戏剧集˙代序》,后来被他写进了本集的导言。而我们看后面那一句关于戏剧时代性的论述,其实是很受了胡适的影响的。

洪深在导言里当然不可避免的要写到许多文坛上的人和事,但是一般都只是简单的叙述,极少评价,例如“创造社”田汉和成仿吾的分歧。但是有一个写到熊佛西的地方却是有点例外:“他在民国十一年双十节的时候,态度还很谦和……但到了民国十六年十月,他已经自负为‘中国戏剧兼通之专家’,人物好像会多了一个侧面,而竟不是始终如一‘单纯’了……这和民国二十年天津大公报,在他底照片下面题‘老佛爷’三个字是一样地‘蕴蓄着无穷的趣味的’”。洪深这几句话,真是尖刻得很,虽然只是短短几句,也是“蕴蓄着无穷的趣味”。我们看本集中洪深对熊佛西的《洋状元》的评价就可以看出些端倪来,“本集中的《洋状元》就是熊佛西写的。这也代表一种作风,所以收在集内”。为什么选这篇?因为“代表一种作风”。熊佛西这篇文章题材很特殊,是写留学生的,所以选来了。这有个立此存照的意思。其实不但是熊佛西的《洋状元》,集中所选的十八篇剧目,洪深在导言里都一一做过评价,现在就具体来看看这些作品。

[2]

[2]

际问题,对一个并不成熟的小男孩来说,确实很难应付,一方面是刻骨铭心的爱情与爱情的遇阻,一方面是并不成熟的性格,软弱无力,承担不起任何风险的软弱男人心理。德鲁滋与瓜塔里关注的是精神分裂症的社会与政治规定性,而不是医院的规定性。他们把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政治体制确定为精神分类的沃土。他们的理论与福柯有关癫狂与非理性的思路,发生了奇迹般的汇合。[5]他们还认为,文明社会是一架资本主义机器,欲望机器只有在文明社会才能在欲望生产过程中展现出精神分裂症的本来面貌,挖掘这个本来面貌,就是精神分裂分析。精神分类分析既分析欲望机器,又分析它所对应的社会困境。米•夏的爱情受挫,心理受压抑,爱情的欲望不能满足而最后导致深度精神分裂症,这点作者本哈德•施林克并没有让他走进医院,接受医院的科学规定而治疗。而是走了一条欲望机器分析的方法,把他还原到现实生活中,到具体的社会政治大背景中寻求答案。以米•夏两天的生活为时间段,在高度的精神分裂症中,从早上起床,与一夜情人道别,到关窗时精神分裂,任何是上班路上,小车内的精神分裂,差点出车祸。上班迟到,上班过程中不断精神分裂,下班后身处分裂状态的他,当同事叫醒,并提示女儿在等,他匆忙赶往酒吧,女儿早到了,送女儿回宿舍,回家过程中又开始精神分裂,以致多次开车过程中差点出交通事故,直到地二天带女儿去看汉娜的坟墓,最后和自己的女儿说出了压抑几十年的心里话,精神分裂的原因终于道破,他的怪诞行为不再神秘,米•夏如负重释,至此,精神分裂的真正根源已经展示出来。

语权力所极力压抑和反对的。一个涉世未深的小男孩,能承受吗!更为恼火的事情是美国作家的小说对汉娜等罪行的揭露,在国际上引起轩然大波,德国新政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国内舆论哗然,内外交困的新政府只有采取措施,抓典型,把汉娜作为典型纳碎分子,推向前台,给国际和国内一个交代。时代话语权力下的纳碎分子,都是万劫不复的坏蛋,软弱的米夏肯定无法抗拒,就连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汉娜也只好默认现实,选择了沉默的对抗方式。米•夏如要为汉娜辩解,那他得面对老师、同学、家人,更重要的是情绪激昂的广大群众和整个社会言论。无奈之下,孱弱的他选择了回避,这个做法最后积淀成心理上的永恒创伤,长期郁结在心,慢慢促成精神分裂症,尽管他曾经付出十年的代价帮汉娜朗读,邮寄磁带,但是,问题的症结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虽然时代前进,人们慢慢忘却了纳碎分子,但是,心灵上的创伤就依然存在,米•夏也不能完全跳出现实。探视监狱,面对汉娜的激情,他并没有给你任何的安慰,态度冷漠地回避了汉娜的目光,这举动把汉娜最后的希望破灭。她选择了自杀,而他再度掉进万丈深渊,灵魂更加无法安宁,深度的精神分裂最后形成。

结语,本哈德•施林克在小说《朗读者》中实践了德鲁滋与瓜塔里关于欲望机器的理论,把精神分裂症分析建立在深刻的社会背景中,通过对话语权力的阐释,揭示米•夏的精神分裂的根源所在,并在反俄狄浦斯情意结基础上实践并实现了对二元模式的消解。

三、米•夏精神分裂与话语权关系

究其原因,表面看是一个没有说出的爱情故事。实质上是向我们展示了在话语权力下的小人物的心态的实际生活图景。纳碎时代,汉娜是女看守,在自己的岗位和个人生活方面有被规定的话语权力,她能要求女囚徒为她朗读的权力,能决定囚徒的去与留,可以选择对待紧急状态下的土法事件的权力。但是,糟糕的是她只是纳碎的工作机器,没有个人意志,只有纳碎的意志。新政府时期,政府首先受制了美国等战胜国,这是国际大背景。国内,新政府既要安稳个方面力量,又要对犹太人问题时刻警醒,因为犹太人问题既是德国国内问题,又是战后重要的国际性问题。米•夏与汉娜的爱情首先是不符合当时的道德(前面已说过),不能为主流话语所容。更重要的是,汉娜的特殊身份——纳碎女看守。这是为当时话

参考文献:

[1]德 本哈德•施林克著 钱平译. 译林出版社,2009年2月第一版.

[2].Alberto Gualand,Deleuze Belles Lettres,1998.[3]Felix Guattari,L’Inconsicent Machinique,Pairs,1979.[4]—,la Revoluation moleculaire,Les Editions Recherches,1977.[5]—,Psychanalyse et Transversalite, Les Editions Maspero,1972.

作者简介:付华丽(1976—),女, 四川内江人,文学学士,教育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贵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文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上接第38页)

个剧集”。这也反映出编者的一种思想倾向。

出”。但是这种分类有一个缺点就是对于各种风格的作品都要收,那么势必难以保持作品的质量,例如说熊佛西的《洋状元》只是“代表一种作风”,而濮舜卿的《人间的乐园》虽然“说教气息太浓,事实太近与空想了”,但由于是校园剧的代表,仍是选上了。

现在回过头来看那时候的剧作,当然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但是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为后来者奠定了基础。所以才会有后来郭沫若的《屈原》,后来名震剧坛的曹禺。他们功不可没。

三、对剧目的选择与评价

我们现在看这个目录的话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每个作家只选了一个剧目。也许这是为了把每个作家都照顾到,但是这也导致了一些作家的优秀剧目没有被选取。例如丁西林的代表作《一只马蜂》在1925年就发表了的,但是由于书中选了他的《压迫》所以这一篇就没有选。对于郭沫若的剧本,本书中选了一个《卓文君》,“卓文君取材历史,作者想借她来写出一切被压迫的女性——鼓吹她们起来反抗”,而郭沫若同期的另外两个剧本《王昭君》和《聂嫈》写的都是追求男女平等的女性,分属同类,编者仅选了《卓文君》一篇作为代表。

洪深选编剧本时常常将同类型的剧本进行并列比较,而后选其一为代表。例如对丁西林的《压迫》和黄鹏基的《刮脸之晨》,二者“都是反应那时北京的一种生活的”,但是前者“下笔恰到好处”,后者“夸张过甚”,所以后者“因恐本集篇幅过多而抽

[2]

参考文献:

[1] [美]韦勒克、沃伦. 文学理论[M].刘向愚、邢培明、陈圣生、李哲明译,盐城: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2] 洪深. 中国新文学大系·戏剧集·导言[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

作者简介:杨光(1989-),男,山东人, 现就读于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专业,为2010级研究生。


相关内容

  • 论历史文本解读的逻辑
  • 作者:方军 历史教学 2014年05期 历史教学自然要关注历史文本解读.然对此似乎存在三个误区:一是将文本解读理解成照本宣科,因此用新课程是"用教材教"的帽子来否定之:二是将文本解读误当做汉儒注经,认为逐字逐句,枯燥乏味,投入既大,又收效甚微:三是貌似文本解读,其实文本既偏离,解 ...

  •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出版 目 录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必修课程 二.选修课程 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科书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的利用 ...

  • [整本书阅读]余党绪:"整本书阅读"之思辨读写策略
  • >>>>整本书阅读 编者按:近年来,语文教育界对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能力愈加重视,并从政策制定.课程设置.教学研讨.测试评价等方面逐步推进.本期就"整本书阅读:为人生,为成长"专题从不同的视角刊发三篇文章,有大学教授谈课程标准对整本书阅读的规定性及课堂教学中如 ...

  •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第一部分 前言 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基础教育.社会的发展对我国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适应时代的需要,调整课程的内容和目标,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高中语文课程的建设 ...

  • 编者的文化期待与高中生的文化需求
  • 编者的文化期待与高中生的文化需求 --山东版高中语文教材文化研究之三 田瑞云 语文课程是一种文化建构过程,是一个使人不断获得自由.走向解放.展示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过程,即一个自由.自主.自觉的文化主体的培育过程.语文教材作为课程的静态形式,同样是一种文化构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文化品性. 语 ...

  • 转变观念,立足创新
  • 作者:蔡建明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4年03期 随着课程理念与课程结构的变化,高中语文的新内容大量涌现.这些新内容包罗万象:课程定位.学习方式.评价方式.教材呈现方式.写作训练体系,甚至具体到文本内容的确定.然而,课程实施两轮后的今天,很多"新"依然是"新&quo ...

  • 只因为年轻
  • <只因为年轻啊>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的人生感悟,认识生命的美好和短暂,懂得珍惜青春和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片段四的四个故事,每个故事分明说明的人生道理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因为年轻,我们如雪般纯洁:因为年轻,我们如花般 ...

  •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性质 理念 目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通用) (一)指导思想 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基础教育.社会的发展对我国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必须顺应时代的需要,调整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 ...

  • 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引用文献格式(MLA)
  • 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引用文献格式 (MLA格式) 学术论文文献的引用有三种形式:文内注释.注解(Notes)和参考文献(Bibliography).正文中引用别人的论述.词汇.材料.观点或思想时,文内注释采用同论文末尾参考文献相关联的信息,用圆括号表示.正文中除了文内注释外,往往还需要注解:注解同文内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