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是我的生命」--千佛山之开山宗师白云老禅师的一生

图来源: patricia2010

白云老禅师,生于1915年4月4日,原藉北平,望族世家子,以一奇特因缘,为高僧虚因禅师指定为徒。七岁披剃于湖南益阳浮丘山之雷音寺,为因老人感歎「诚属侥倖」得来不易之三代单传之接法人。

师幼年曾入天岳山沙弥园,后入志成学堂;及长,历箴言、岳麓书院,1935年卒业于湖南大学中文系。所以国学根柢扎实深厚,为日后文字般若实力之奠基。

学业完成之同年,师于湖北汉阳归元寺受具足戒。时因老人受礼请为戒坛三师之羯磨和尚,故师必须兼祧归元寺律宗之法脉,法号能仁。

图来源: patricia2010

戒期结束,师即矢志三年行脚参学,以朝礼五台山为始,设终南山为目的地,足迹遍大江南北及塞外边陲。行脚期间,曾伫留西藏业富绦央寺九个月习因明,并从能海大师结密夏六个月。

师之坚毅优秀秉赋与励志卓越之愿心,在参学期间,备受大德善知识之激赏。

1938年秋,伪仰宗广修老和尚传法脉于师,赐号大宇,为第十九代孙。1990年8月,师在瀛岛将伪仰宗法脉传于破圆相之祕的弟子若迁法师,赐字智藏,为第二十代孙。

1939年冬月,能海大师不畏天寒地冻,跋山涉险,亲赴浮丘山雷音寺,将殊胜之曼殊诸密倾囊强授于师,赐法名宽一,梵名曼殊伽陀阿岚跋者那,使师具足密乘四大法成就之金刚萨埵。

1941年夏日,师行脚至泰北,为一苦行梵僧尾随,并传授古梵密法,奠定日后师在梵密方面的成就,时赐号:曼殊伽陀摩帝刹怛波耶。

1942年正月,师经本山长老推举,出任小南天天岳山梵音寺之方丈,时年甫廿八,八指头陀禅师之弟子性空法师时自愿担任方丈之侍者。

1948年端午,师于应供返寺途中被抓顶替逃兵而入军旅,不得已卸下僧服穿上戎装,师遂随顺因缘而投入红尘闹处。随军来台,当兵百日,不久即通过军部干部人才擢选之招考,升为少尉,历任通讯官、参谋、排连长、教官等职,升至少校,其间任教官有八年之久,曾被选派赴美受训,参与东北亚军事访问团等。1959年秋,因授课积劳成疾而退役,戎马生涯共十年又百日。

退役后,师隐居于高雄甲仙之犁头山上,建茅蓬,自耕自食;并依占察善恶业报经行占察法,于佛前自咨忏悔,以弥补十年又百日的俗世生活的缺失,二七日后,终获瑞相明证,回获戒体,得以顺利恢复本来面目。

1960年,虚因老和尚从缅甸来台,亲付法卷,嘱于瀛岛开山传法,续佛慧命。法脉传承字号如下:

号:梦若浮尘,道证谛真,慧定智明,永卫德宗

字:白如莲洁,广善慈念,法演华源,护佑大千

1961年,师为了瞭解宝岛的佛教情况,于是全省行脚。先循山线环岛步行一周,次年,复循海线环岛步行一周;同年裡,循纵贯线由北而南,全省行脚终告圆满。途中随缘常作法的布施与接引(详情请参阅云水悠悠及千佛山三十週年特刊之千佛山大事记)。

1963年,师应中国佛教月刊社之邀,开始以文章介绍佛法,阐扬禅宗法要及佛法大要。此后,陆续在觉世旬刊、狮子吼月刊、海潮音等刊物上发表学佛知见及有关禅法之文字。不时辑印成册,出版有菩提大道、为什么要学佛、佛陀思想中的我等书以印赠有缘。出版禅法之著作则有禅林寱语初辑、中国祖禅探祕、禅的学术思想、正法眼藏、禅的智慧初辑等精湛作品。这些诠释佛法大要的书,于1972年底,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青睐,选为中国佛法创作出版品之唯一代表,并于联合国在澳洲所办之展览会中展出。

1964年秋,应聘于台南白河关子岭碧云寺为导师。

1965年,应邀至屏东东山寺佛学院任教席,开讲金刚经与六祖坛经。1966年,创办大智佛学苑,以弘法、印行佛书、救济事业为范围。

1971年,师应弟子如参法师(已圆寂)建寺之请,移锡彰化大城乡之古严禅寺。从此长住伽蓝,得以专心致力于佛法的弘化。

1972年,首办全国大专禅七,接引青年学子学佛。年底,创办佛印月刊,师从此心耘笔耕,以文字佈教,济度众生不遗馀力,迄今不辍。(1996年6月,师将耕耘廿五年之佛印月刊停刊,此后文章于千佛山杂志刊载。)1974年8月,师为培养弘法僧才,遂将大智佛学苑提昇为大智佛学苑研究所,设立大乘佛法之唯识、法华、华严、禅宗四大学系,以五年为期来培养有志学佛的知识青年,荷担如来家业。

1976年5月,大智佛学苑研究所更名为「佛陀学术研究院」。

1979年10月,佛陀学术研究院迁至千佛山菩提寺,并定名为「千佛山佛陀学术研究院」。

1982年,师鑑于教界比丘尼人数与日俱增,为培养尼众僧才,乃于千佛山菩提寺内创办「千佛山女子佛学院」,并招收第一届学生入学。订两年为修学期,接引有缘的学佛青年得一身心历练的道场。

1986年,师于甲仙购地建精舍,有心规划为比丘之专修道场,后精舍随缘发展为现今之祇园。1998年 6月,师为使天岳本山宗风法脉长演,乃于禅林复寺,遂于高雄县甲仙乡风空子山建天岳山梵音禅寺,并设天岳山男众佛学院。

白云老禅师铜像

1988年,为使推动佛法的理念更完备,于是成立千佛山佛学教育机构,将佛陀学术研究院及千佛山女子佛学院以及后来成立之天岳山男众佛学院均隶属之,并督导弟子学习筹办弘法刊物,于翌年3月29日,创刊号发行出版,本著信佛、学佛、可以成佛的前提,弘扬佛教的道理和方法,以佛陀的慈悲心来导正社会人心为目标,以综合性的型态来表现内容,此一纯粹弘扬佛法的赠阅刊物为其特色。

老禅师一生践履禅行者的风范,不攀缘、不依附,奉守清淨、庄严、淡泊的宗风,然心繫于弘宗、演教、卫法为职志。一方面依缘建设道场,使菩提寺逐渐成为十方丛林尼众之清修淨地,并具有符合现代化的硬体设备以应接引信众之需。另一方面,在笔耕之馀,全力倾注于僧伽教育,以伽蓝学校化,教育生活化为方针,孳孳矻矻作育僧才,教化弟子;直到1990年,高雄、台北、台中、嘉义各道场先后成立,老禅师再度走出寺院,迎向需要佛法滋润的芸芸众生,于北、中、南作佛法演讲,并曾于南、北两地道场讲授佛法课程。

1993年,随著因缘时节之发展,师于高雄成立中华佛弟子协会及财团法人佛弟子慈善基金会,引领在家居士学佛。1996年6月开办公益性质之白云广播电台,将清心自在透过无远弗届的媒体,传送人间,达到淨化人心、安定社会之目的,为南台湾空中之一股清流,成绩卓著。2002年5月,配合电子媒体新时代的来临,增设网际网路两个网站,并将白云广播改为「金喜之声」,并不以宗教而设限,累积经历,作更优质的提昇,结合宗教与流行,帮助有缘人生活得更有智慧,使人生更为丰富。

为配合媒体的传播,老禅师开始录製佛法的有声书,同时也督促弟子们投入弘法的行伍。在忙碌的业务和法务中,老禅师的笔耕未曾一日稍辍。师一直以著作等身自期许,到目前为止,已出版、未出版之著书已臻七十馀册。内容丰富精粹,计可分为般若系列、禅的系列、唯识系列、经论释要、传记叙事、诗文辑录、淨密行修、佛法系列、人生系列、基础佛法等十大类系,更有录音带及有声书影带系列等。其中1998年出版的大般若经要解录音带,荣获行政院新闻局评选为优良文化教育有声出版品。九十年起,为了配合电视弘法,先后更录讲心经导论、圆觉之道、四十二章经、心地法门、唯识法相学、法偈的禅意等诸多佛法精粹要集,使有缘众生普蒙霑益。

师一生以禅为行门,繫念于护教培僧、卫法弘道,精进不息之精神是为弟子们无言之身教典范。此外,师并精于书法、针灸、技击等中国传统文化。

师自幼沐于禅门宗风之严格训练,尤其重修养、严律己,自然养成卓立坚毅之操守风格。师所承之禅宗法脉衍于临济,为天童道忞禅师下第四十代传人,天岳本昼禅师下第九代,浮丘虚因禅师之嫡传法嗣,瀛岛千佛山之开山宗师。

「禅的智慧」为师一向行修的特色,师曾自言:「禅,是我的生命。」故接受「禅师」为名实相符之称呼,而不接受「法师」之溢美。师以「运用思想,发挥智慧」为根本理念,当然,要能运用与发挥,则必须凭藉什么!那就是师一生投入禅海所积聚的修养,并且誓愿生生世世为一比丘,来去娑婆世界弘化度众。

编者说:千佛山系七众弟子将于公历4月26-27日举办“白云无尽,行愿娑婆感恩纪念会”,纪念上白下云老和尚百岁诞辰。

千佛山菩提寺白云老禅师的一生是佛化行愿的一生,值千佛山系纪念上白下云老和尚百岁诞辰【老和尚感恩纪念会】的即将开展,编发此文,也愿有缘人士了解白云老禅师的的有关佛化行愿的一生,愿诸有情受到加持,早日到达彼岸。

对老禅师的缅怀是永恒的,继续传承老禅师的佛法教化,发扬老禅师在的禅学,密法的见地,修证,加强自身成长,提升心灵成长,修持。

对老禅师的缅怀与感恩是获得最好的加持,也是续佛慧法的一种方式。

更多白云老禅师的相关博文:

白云禅师访谈纪录(一)

白云禅师访谈纪录(二)

台湾千佛山白云禅师谈大悲法

千佛山菩提寺白云老禅师的一生

清净、庄严、淡泊--〔白云老禅师〕

白云老禅师香港弘法知性之旅5月29至31日

恭贺白云老禅师弘法七十年及千佛山开山四十周年

缅怀上白下云老和尚圆寂週年瞻礼感恩会 缅怀云公上人

千佛山系纪念上白下云老和尚百岁诞辰【老和尚感恩纪念会】

白云老和尚圆寂週年瞻礼感恩会 法身心语圣境薄伽梵智及维摩诘

缅怀上白下云老和尚圆寂週年瞻礼感恩会(活动报导) 缅怀上白下云老和尚

[金刚龙圣]致辞完毕后,是白云老和尚铜像揭幕。弟子作为古梵密出家众代表应邀上台共同主持揭幕仪式

图来源: patricia2010

白云老禅师,生于1915年4月4日,原藉北平,望族世家子,以一奇特因缘,为高僧虚因禅师指定为徒。七岁披剃于湖南益阳浮丘山之雷音寺,为因老人感歎「诚属侥倖」得来不易之三代单传之接法人。

师幼年曾入天岳山沙弥园,后入志成学堂;及长,历箴言、岳麓书院,1935年卒业于湖南大学中文系。所以国学根柢扎实深厚,为日后文字般若实力之奠基。

学业完成之同年,师于湖北汉阳归元寺受具足戒。时因老人受礼请为戒坛三师之羯磨和尚,故师必须兼祧归元寺律宗之法脉,法号能仁。

图来源: patricia2010

戒期结束,师即矢志三年行脚参学,以朝礼五台山为始,设终南山为目的地,足迹遍大江南北及塞外边陲。行脚期间,曾伫留西藏业富绦央寺九个月习因明,并从能海大师结密夏六个月。

师之坚毅优秀秉赋与励志卓越之愿心,在参学期间,备受大德善知识之激赏。

1938年秋,伪仰宗广修老和尚传法脉于师,赐号大宇,为第十九代孙。1990年8月,师在瀛岛将伪仰宗法脉传于破圆相之祕的弟子若迁法师,赐字智藏,为第二十代孙。

1939年冬月,能海大师不畏天寒地冻,跋山涉险,亲赴浮丘山雷音寺,将殊胜之曼殊诸密倾囊强授于师,赐法名宽一,梵名曼殊伽陀阿岚跋者那,使师具足密乘四大法成就之金刚萨埵。

1941年夏日,师行脚至泰北,为一苦行梵僧尾随,并传授古梵密法,奠定日后师在梵密方面的成就,时赐号:曼殊伽陀摩帝刹怛波耶。

1942年正月,师经本山长老推举,出任小南天天岳山梵音寺之方丈,时年甫廿八,八指头陀禅师之弟子性空法师时自愿担任方丈之侍者。

1948年端午,师于应供返寺途中被抓顶替逃兵而入军旅,不得已卸下僧服穿上戎装,师遂随顺因缘而投入红尘闹处。随军来台,当兵百日,不久即通过军部干部人才擢选之招考,升为少尉,历任通讯官、参谋、排连长、教官等职,升至少校,其间任教官有八年之久,曾被选派赴美受训,参与东北亚军事访问团等。1959年秋,因授课积劳成疾而退役,戎马生涯共十年又百日。

退役后,师隐居于高雄甲仙之犁头山上,建茅蓬,自耕自食;并依占察善恶业报经行占察法,于佛前自咨忏悔,以弥补十年又百日的俗世生活的缺失,二七日后,终获瑞相明证,回获戒体,得以顺利恢复本来面目。

1960年,虚因老和尚从缅甸来台,亲付法卷,嘱于瀛岛开山传法,续佛慧命。法脉传承字号如下:

号:梦若浮尘,道证谛真,慧定智明,永卫德宗

字:白如莲洁,广善慈念,法演华源,护佑大千

1961年,师为了瞭解宝岛的佛教情况,于是全省行脚。先循山线环岛步行一周,次年,复循海线环岛步行一周;同年裡,循纵贯线由北而南,全省行脚终告圆满。途中随缘常作法的布施与接引(详情请参阅云水悠悠及千佛山三十週年特刊之千佛山大事记)。

1963年,师应中国佛教月刊社之邀,开始以文章介绍佛法,阐扬禅宗法要及佛法大要。此后,陆续在觉世旬刊、狮子吼月刊、海潮音等刊物上发表学佛知见及有关禅法之文字。不时辑印成册,出版有菩提大道、为什么要学佛、佛陀思想中的我等书以印赠有缘。出版禅法之著作则有禅林寱语初辑、中国祖禅探祕、禅的学术思想、正法眼藏、禅的智慧初辑等精湛作品。这些诠释佛法大要的书,于1972年底,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青睐,选为中国佛法创作出版品之唯一代表,并于联合国在澳洲所办之展览会中展出。

1964年秋,应聘于台南白河关子岭碧云寺为导师。

1965年,应邀至屏东东山寺佛学院任教席,开讲金刚经与六祖坛经。1966年,创办大智佛学苑,以弘法、印行佛书、救济事业为范围。

1971年,师应弟子如参法师(已圆寂)建寺之请,移锡彰化大城乡之古严禅寺。从此长住伽蓝,得以专心致力于佛法的弘化。

1972年,首办全国大专禅七,接引青年学子学佛。年底,创办佛印月刊,师从此心耘笔耕,以文字佈教,济度众生不遗馀力,迄今不辍。(1996年6月,师将耕耘廿五年之佛印月刊停刊,此后文章于千佛山杂志刊载。)1974年8月,师为培养弘法僧才,遂将大智佛学苑提昇为大智佛学苑研究所,设立大乘佛法之唯识、法华、华严、禅宗四大学系,以五年为期来培养有志学佛的知识青年,荷担如来家业。

1976年5月,大智佛学苑研究所更名为「佛陀学术研究院」。

1979年10月,佛陀学术研究院迁至千佛山菩提寺,并定名为「千佛山佛陀学术研究院」。

1982年,师鑑于教界比丘尼人数与日俱增,为培养尼众僧才,乃于千佛山菩提寺内创办「千佛山女子佛学院」,并招收第一届学生入学。订两年为修学期,接引有缘的学佛青年得一身心历练的道场。

1986年,师于甲仙购地建精舍,有心规划为比丘之专修道场,后精舍随缘发展为现今之祇园。1998年 6月,师为使天岳本山宗风法脉长演,乃于禅林复寺,遂于高雄县甲仙乡风空子山建天岳山梵音禅寺,并设天岳山男众佛学院。

白云老禅师铜像

1988年,为使推动佛法的理念更完备,于是成立千佛山佛学教育机构,将佛陀学术研究院及千佛山女子佛学院以及后来成立之天岳山男众佛学院均隶属之,并督导弟子学习筹办弘法刊物,于翌年3月29日,创刊号发行出版,本著信佛、学佛、可以成佛的前提,弘扬佛教的道理和方法,以佛陀的慈悲心来导正社会人心为目标,以综合性的型态来表现内容,此一纯粹弘扬佛法的赠阅刊物为其特色。

老禅师一生践履禅行者的风范,不攀缘、不依附,奉守清淨、庄严、淡泊的宗风,然心繫于弘宗、演教、卫法为职志。一方面依缘建设道场,使菩提寺逐渐成为十方丛林尼众之清修淨地,并具有符合现代化的硬体设备以应接引信众之需。另一方面,在笔耕之馀,全力倾注于僧伽教育,以伽蓝学校化,教育生活化为方针,孳孳矻矻作育僧才,教化弟子;直到1990年,高雄、台北、台中、嘉义各道场先后成立,老禅师再度走出寺院,迎向需要佛法滋润的芸芸众生,于北、中、南作佛法演讲,并曾于南、北两地道场讲授佛法课程。

1993年,随著因缘时节之发展,师于高雄成立中华佛弟子协会及财团法人佛弟子慈善基金会,引领在家居士学佛。1996年6月开办公益性质之白云广播电台,将清心自在透过无远弗届的媒体,传送人间,达到淨化人心、安定社会之目的,为南台湾空中之一股清流,成绩卓著。2002年5月,配合电子媒体新时代的来临,增设网际网路两个网站,并将白云广播改为「金喜之声」,并不以宗教而设限,累积经历,作更优质的提昇,结合宗教与流行,帮助有缘人生活得更有智慧,使人生更为丰富。

为配合媒体的传播,老禅师开始录製佛法的有声书,同时也督促弟子们投入弘法的行伍。在忙碌的业务和法务中,老禅师的笔耕未曾一日稍辍。师一直以著作等身自期许,到目前为止,已出版、未出版之著书已臻七十馀册。内容丰富精粹,计可分为般若系列、禅的系列、唯识系列、经论释要、传记叙事、诗文辑录、淨密行修、佛法系列、人生系列、基础佛法等十大类系,更有录音带及有声书影带系列等。其中1998年出版的大般若经要解录音带,荣获行政院新闻局评选为优良文化教育有声出版品。九十年起,为了配合电视弘法,先后更录讲心经导论、圆觉之道、四十二章经、心地法门、唯识法相学、法偈的禅意等诸多佛法精粹要集,使有缘众生普蒙霑益。

师一生以禅为行门,繫念于护教培僧、卫法弘道,精进不息之精神是为弟子们无言之身教典范。此外,师并精于书法、针灸、技击等中国传统文化。

师自幼沐于禅门宗风之严格训练,尤其重修养、严律己,自然养成卓立坚毅之操守风格。师所承之禅宗法脉衍于临济,为天童道忞禅师下第四十代传人,天岳本昼禅师下第九代,浮丘虚因禅师之嫡传法嗣,瀛岛千佛山之开山宗师。

「禅的智慧」为师一向行修的特色,师曾自言:「禅,是我的生命。」故接受「禅师」为名实相符之称呼,而不接受「法师」之溢美。师以「运用思想,发挥智慧」为根本理念,当然,要能运用与发挥,则必须凭藉什么!那就是师一生投入禅海所积聚的修养,并且誓愿生生世世为一比丘,来去娑婆世界弘化度众。

编者说:千佛山系七众弟子将于公历4月26-27日举办“白云无尽,行愿娑婆感恩纪念会”,纪念上白下云老和尚百岁诞辰。

千佛山菩提寺白云老禅师的一生是佛化行愿的一生,值千佛山系纪念上白下云老和尚百岁诞辰【老和尚感恩纪念会】的即将开展,编发此文,也愿有缘人士了解白云老禅师的的有关佛化行愿的一生,愿诸有情受到加持,早日到达彼岸。

对老禅师的缅怀是永恒的,继续传承老禅师的佛法教化,发扬老禅师在的禅学,密法的见地,修证,加强自身成长,提升心灵成长,修持。

对老禅师的缅怀与感恩是获得最好的加持,也是续佛慧法的一种方式。

更多白云老禅师的相关博文:

白云禅师访谈纪录(一)

白云禅师访谈纪录(二)

台湾千佛山白云禅师谈大悲法

千佛山菩提寺白云老禅师的一生

清净、庄严、淡泊--〔白云老禅师〕

白云老禅师香港弘法知性之旅5月29至31日

恭贺白云老禅师弘法七十年及千佛山开山四十周年

缅怀上白下云老和尚圆寂週年瞻礼感恩会 缅怀云公上人

千佛山系纪念上白下云老和尚百岁诞辰【老和尚感恩纪念会】

白云老和尚圆寂週年瞻礼感恩会 法身心语圣境薄伽梵智及维摩诘

缅怀上白下云老和尚圆寂週年瞻礼感恩会(活动报导) 缅怀上白下云老和尚

[金刚龙圣]致辞完毕后,是白云老和尚铜像揭幕。弟子作为古梵密出家众代表应邀上台共同主持揭幕仪式


相关内容

  • 灵岩寺导游词修改稿
  • 灵岩寺导游词 各位朋友: 大家好!热诚欢迎大家来灵岩寺游览,今天我将陪伴大家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希望灵岩寺的优美风光和深厚佛教文化能给您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希望我的解说能帮助您更好地认识灵岩,解读灵岩,体验灵岩的"灵验",带一份灵岩胜水灵山的灵气和快乐回家,与您的家人和同事们共享 ...

  • 了凡四训 立命之学 第一节
  • <第一篇 立命之学> 第一节 原文 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举业学医,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且习一艺以成名,尔父夙心也.后余在慈云寺,遇一老者,修髯伟貌,飘飘若仙,余敬礼之.语余曰:「子仕路中人也,明年即进学,何不读书?」 余告以故,并叩老者姓氏里居. 曰:「吾姓孔,云南人也.得邵子皇极数正 ...

  • 灵岩导游词
  • 灵岩寺公园 导游词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大家光临名刹古寺灵岩寺!今天我给诸位朋友做导游,我将尽我所能回答 你们提出的问题,希望大家载兴而来,满意而归. 灵岩寺所处的这座秀丽的山峦,名叫灵岩山,是东岳泰山十二支脉之一.海拔687.3米, 灵岩寺位于一山(泰山).一水(泉城的泉水).一圣人(曲阜)的 ...

  • 赵州禅师语录壁观
  • 赵州禅师语录(32) 问:“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是时人窠窟?”师云:“曾有问我,直得五年分疏不得。” [壁观:冯学成居士著]三祖《信心铭》的语句,在赵州语录里出现过十多条,可见赵州对《信心铭》的重视。而“至道无难,唯嫌拣择”又先后引用了四次,更表明其为《信心铭》的纲枢所在。这点,当在后面有关条目中详 ...

  •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
  • 夹山寺入院小参。师云。收光摄彩信天真。事事圆成物物新。内既无心外无相。更于何处觅通津。还有透得赵州关底么。试出众相见。问。承师有言逶得赵州关。如何是夹山关。师云。退身三百步。进云。恁么则九天云静鹤飞高。师云。岂干阇黎事。进云。共相证据也何妨。师云。持聋作哑。师乃云。牛头没马头回。全彰照用。金乌急玉兔 ...

  • 禅僧与日本茶道的发展
  • [摘 要]日本的著名僧人来中国学习佛法的过程中,兼修禅道,归国之时,不仅带回了融合了禅宗在内的佛法,还把中国的茶种.饮茶之风也带回日本并推广开来.在日本茶道确立之前,武士.贵族.庶民都有饮茶之风.但禅僧将禅道与饮茶结合起来,在茶具.茶室.礼仪中加入禅的美学意识和思想,使饮茶成为一种道,最终形成了日本 ...

  • 读[林清玄散文]有感
  • 读<林清玄散文>有感 早些时候,在书店看到一本<林清玄散文>,拿起书来细看,蓝白相间的封面于隐约中透露着一股袭面而来的清丽之感,再仔细品味作者的名字,思绪仿佛立刻回到了忙碌的高中时代,记得那时候曾在阅读短文中遇到过林清玄的文章,也就是那时候起,便被他清丽.充满禅意的文章深深的 ...

  • 中国历史上武功最高的皇帝是谁
  • 首页 / 历史 中国历史上武功最高的皇帝是谁 原创 丁征宇 2017-04-29 07:48 赵匡胤是中国历史上武术成就最高的皇帝. 说起中国武术,那是源远流长,始于何时,至今没有定论,应该说中华民族五千年始就开始了中国武术,因为中国武术从古至今,从皇帝到平民老百姓都喜欢,文武双全,那是中国历史上最 ...

  • 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画意与禅意
  • 王维是盛唐时期一位才华横溢的杰出诗人,他一生流传下来的诗歌有四百多首,其中山水田园诗尤为人所称道.盛唐的殷 在<河岳英灵集>中评价王维的诗曰:"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成珠,着壁成绘:一字一句,皆出常境".北宋的苏轼也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