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精神家园的痴迷坚守

  所有涌起的浪花都是一笔美丽的油彩   所有掠过耳边的涛声都是心与灵的交互吟唱   所有返回家乡的道路无不指向白石湾      随着观念艺术、前卫艺术不断涌现,美术世界变得越来越喧嚣,越来越热闹,能够坚守架上绘画这方净土的人,就似乎显得弥足珍贵。而就在这种历史潮流之中,有一群愿将自己的艺术创作纳入到当今嘈杂争论之中的艺术家,悄悄地走进了美丽的黄海之滨――白石湾。在这里他们借助于传统的架上油画,描绘寄托他们梦幻与理想的精神家园,并寻找到通往自由的道路。   这批画家聚集在大连市郊开发区的白石湾海边,是因为工作调动而来到这里的,大连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但白石湾美丽的自然环境却吸引了他们,并且给他们以绘画创作上的灵感。创作之余他们又聚到一起,谈论起各自的创作体会和心得,时间一久自然就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绘画艺术沙龙。他们借鉴并汲取西方油画表现性的语素,抒发自我感怀情绪,反对学院派学究式的严谨构图和闭门造车凭想象作画的套路,摆脱古典主义油画规则的束缚,而使其油画创作本身具有东方艺术写情达意的独特旨趣。白石湾艺术沙龙的组织者贾志民,虽然不是油画创作者,他对艺术却有着自己独到的认知:“我们深知,献身艺术是幸福,也是痛苦。我们深知,走出旧的迷途,仍会困在新的迷途。我们深知,沙漠中前行必须有骆驼之精神。我们深知,只要付出,前面必有光明。”作为沙龙的精神领袖,贾志民无私地为白石湾艺术沙龙的组建和发展做了许多事情。沙龙里的聚会成为画家们各自文化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他们常在一块儿钓鱼、写字、作诗、画画、品茶。艺术已经是以生活化的状态存在,没有具体的形式,也不需要宏大的主题,生活中的片光碎影就成为他们的艺术载体。“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的创作态度,就成为他们艺术所要抒写的情趣。这是艺术家最本真的性情,最纯洁的情感,他们被白石湾迷人的景色所吸引,陶醉于其中,忘情于表象,运用画笔将其阐述于画布之上。   项诚学是白石湾艺术沙龙的核心人物,已年过半百的他一直执著于架上油画的创作,他早期的绘画创作坚持学院派的写实传统,画风朴实、厚重,具有北方民族豪放粗犷的气质特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后的油画作品创作风格则发生了变化,他逐渐加大形体的概括力度,简化了人物形体的塑造细节,而出现明显装饰化的趋向。画面物象处理更为主观,突显色彩的表现力度,东方绘画的意蕴已经流露出来。尤其以他的成名作品,以表现桑都尔地区的系列油画为代表。项诚学出生在内蒙古,大草原独特的自然风景和淳朴的蒙古民俗,为项诚学的童年留下了挥之不去的生活影像,也是他生命中一段最珍贵的岁月记录。项诚学的油画作品,总时不时地将那遥远的心灵回忆展示到画面中,而成为他寄托自己美好人生理想的田地。他的油画创作从《桑都尔情结》之后,出现一种比较成熟的程式,即油画成为他守候宁静田园牧歌生活的诗意表达。他的油画创作主题都是脱离当下商品经济历史潮流和社会现实的自然风景。走进项诚学的油画,就脱离了城市生活的紧张忙乱,来到了清新宁静的世外桃源,获得了片刻的休憩与安闲。项诚学用油画语言阐述了一位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所追求归隐于林下,放心于丘壑的审美情趣和豁达心境。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项诚学的油画风格,则更趋于成熟,出现豪放大器的油画笔触。展现出画家内心涌动着的激情,画面中物象具体的形态,已经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画面中如诗歌般的情绪与意境。2004年创作的系列油画《走进徽州》,画面中江南水乡的白墙黑瓦建筑已经转化为一种徽州符号,而油画笔触创作出来的肌理效果则更加引人入胜。在《遗失的记忆》中,花瓣已经伴随着流淌着的油画笔触而融为一体,模糊的轮廓与浪漫的色彩形成扑朔迷离的美妙梦境。在梦境中,笔触已变得空灵,在笔之外的情思,在彩之外的梦幻,看似无意地挥洒,却流露出自然天成的雅趣。如果说前一阶段项诚学的油画《桑都尔情结》系列作品,表现了具象写实油画的无我之境,那么以《遗失的记忆》为代表的系列油画作品,则体现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的浪漫情怀。花瓶与花瓣的造型古拙稚雅,浑然天成,仿佛是项诚学本人朴实浑厚性格的影现,“画乃吾自画,必须处处有我”,画面中朦胧而充满诗意的色彩,是项诚学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遐想和追忆。   在白石湾艺术沙龙里,还有一位描绘蒙古大汉艺术形象的现实主义画家左平,他出生在内蒙古,多年的生活体验,使他对蒙古族牧民有种内在的融洽和深厚的感情,他喜欢蒙古人的彪悍、刚毅的性格。由于左平对蒙古人民的热爱,使他至今即使生活在白石湾,仍没有忘记那悠远蒙古的记忆,他试图找寻自己的油画艺术语言去表达他的蒙古情结。“就像蒙古民族用歌声来述说自己的历史!”左平在绘画渊源上主要受费欣的影响,注重素描中的线条因素的表现,并将线条充分运用到油画创作中,画风质朴凝重,形象庄重而富有纪念性。他善于抓住蒙古大汉生活当中一些情景,表现蒙古人民纯朴豪放的性格品质,他描绘的蒙古搏克形象质朴浑厚。他使远离城市文明的草原生灵,在艺术表现中获得深刻的意义,体现出仪典般的庄重气氛。他善于运用综合形象,人物有雕塑般的厚重感,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为寻求画面整体的和谐统一,极力注意画面的总体效果,追求浑然一体的表现。他的艺术语言看似平静,却涌动着艺术家内在的激情,色调浑厚调和,具有苍茫沉寂的意境。对于人和自然内在精神竟有着深刻的表现,尤为耐人寻味。左平常用默写的方式来记录他的感受和印象。他的素描、速写作品同样具有浓厚的草原气息和亲切的人情味。左平对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有着较为深刻的研究。他将书法中的行草线条运用到油画创作中,在以塑造光影明暗关系为主的西方油画中,左平运用奔放洒脱的线条挥洒出蒙古大汉的粗壮身体,使其迸发出倔强的生命活力,突出人物壮美而不虚华浮躁的性格特征。以简逸的线条表现出人物丰富雄浑的精神气质,这是东方绘画精神在左平油画作品中的展现,是艺术家本人内在高尚精神通过绘画语言的诠释。线条游动在画布之上,幻化出东方艺术表现性的魅力,飞动着的线条相互交织,唱响起蒙古人民高亢不屈的豪迈情怀。左平油画的色彩,调子沉稳,作品风格朴实无华,绘画技法大巧若拙,在作品《热门罕的歌》中,相互对视的两个人物稳重地屹立在地面上,身材高大伟岸,似乎是蒙古人民坚强不屈性格的象征,他们仿佛是两座高耸入云的山峰,承载着蒙古族悠远苍茫的历史。作品渲染了浓重的悲剧色彩,是左平对蒙古人民沉雄厚重民族气质的高度赞扬。   刘沛波是白石湾艺术沙龙里的又一位油画家,他的绘画风格前后也曾有过多种变化。他早年受苏联现实主义油画艺术的影响,推崇印象派画家莫奈、马奈、高更的绘画艺术,后来学过一段苏联符拉基米尔画派的东西,再后来又喜欢上了德国表现主义和法国纳比派的博纳尔。艺术上,他吸收了具象写实与抽象表现绘画的艺术语言,并巧妙地把两者融入到自己具有东方情趣的油画作品中。他采撷了现代都市生活的片段,在2004年创作了系列油画《旧城别墅》中,记录下旧城改造前的面貌,让人回忆起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城市的影像,在内心产生出一种怀旧的感伤情绪。刘沛波的油画作品,没有拘谨刻板的轮廓线,因为在他看来在一幅色调统一的画面中,最大的困难不是纤毫毕现地画出轮廓,而是要画出内在的思想,画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他试图运用一切可行的方法把它传达出来,而没有过多考虑技巧。他只是画出他看到并且感觉到的,他果断坚定地画出头脑中的旧城印象,也许这种印象只是瞬间的,或者只是存在于记忆之中。刘沛波的创作状态,是极其轻松的,绘画是他闲暇生活中的一种调剂品,正如他所说“现如今,画的东西自己也分不清好坏,反正不追求功利,自己觉得好玩就行了”。他是在以心灵去探测人生的玄机,用画笔抒写自己对生命的感悟,世事变迁,人生无常,多少感慨,冲击着刘沛波的内心世界。他无法掩饰内心对于社会人生的感叹,而将其宣泄到油画之中。

  刘沛波油画作品中的色彩改变了过去采用明暗对比的表现方法,在作品中以冷暖对比色,将景物的固有色彩变成冷暖成分,而不再描绘它的明暗对比变化。在《旧城别墅》中,每一张作品都会有一个明确的色调。在统一的色调中,有细微的冷暖变化对比。刘沛波运用油画语言叙述着色彩的故事,而画面中旧城的轮廓已经变得模糊,人们似乎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虽然刘沛波吸收了印象派光学与色彩学相结合的艺术成就,但他并没有僵硬刻板地根据光谱上的色彩来作画,他主要凭借艺术家内心的感觉和经验来作画。在他的画面中,光与色是带着怀旧和感伤情绪而出现的,画家赋予了光与色以情感,轻松自如地表达出光与色的真实感,具有东方艺术的叙事特征。画面中旧城市的老房子不是刘沛波不假思索地简单描绘,而是艺术家在表现旧城市这一主题的直接启示下,冷静地根据经验和几乎是直觉的判断而得来的。这是微妙光影的情绪,物象没有明确的轮廓界限,但能看出画家熟练的素描功夫,运用点、线、面微妙结合,表现物象基本形态与内在精神,使观者能够感受到画面清晰明净的空间感。   白石湾艺术沙龙中还有一位年轻的油画家李学峰,他的油画作品将油画颜料泼洒在画面上,然后借助画刀和画笔对其进行加工,形成写意油画大气洒脱、酣畅淋漓的艺术效果,发亮的银灰色与鲜艳的色彩彼此参差交织在画面上,给人们一种色彩跳动与闪光的印象。李学峰的油画是线条、泼色、滴色而组合成的。他在进行油画创作时,依靠的表现因素是在直觉中力求表现自我。直觉或偶然性因素,成为李学峰油画作品创作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东西。李学峰的油画作品尺幅较大,通常在巨幅画布上进行挥洒,画面气氛恢弘博大。李学峰出生在内蒙古兴安盟,他通常把自己对故乡的回忆通过油画作品表述出来。虽然,他创作的《故乡记忆》系列油画,并看不出内蒙古草原的风景或具体的故乡景象。但在似与不似的抽象形式语汇中,我们可以找寻到李学峰对故乡的眷恋。“真诚一经谈论往往变得虚假,画画多年,总算认定画画其实就像做人,这本性是改不了的。”李学峰的绘画在看似不经意的用笔当中,流露出自我本真的性情,是那样真实洒脱,而又大气淋漓。画家一直在执著地探讨真实的永恒意义。他认为具象物体的轮廓是虚假的;绘画的主题与情景是片段瞬间的;只有人内心的直觉是最真实的,它潜藏在每一个人内心深处,来源于每个人最真挚的情感体会。李学峰则把他对于故乡的思念,化作纯粹抽象的油画语言――点、线、面,以及诗意般的色彩。他的《故乡的记忆》系列油画没有粉饰故乡的恬美宁静,也没有夸颂故乡的地大物博,只通过油画语言描述自己记忆中的故乡是如此神秘、庄重,令人神往,让人追忆。   李哲坤作为白石湾艺术沙龙中一位年轻有为的画家,在自己的油画作品中绘出了自己的“生存心得”。通过油画,他展现了自己的本真性情,讲述自己的心曲,安心呆在自己的画室里,不去管外面喧闹的世界,任由自己内心情感的流淌。他的绘画是通过现象描绘心理的真实。他认为:“好的画面与简洁干净的造型会是一个有无尽空间、无尽形状、无尽光线和颜色的世界”。在李哲坤的绘画世界中,有形的物象早已具有无形的含义,他通常借用油画语言述说东方文化的抒情意蕴。   对人生有独特感受的风景画家陈士斌,在油画创作的世界中找寻到自己人生的快乐,“人也许很难逃脱物化,面对千变万化的自然生态,哪怕是虚拟地涂抹油彩,我才找到一个真正的自我。每当在沙龙里聊上几句,勾画几笔,那份儿惬意,远非职业上的任何佳绩所能替代……”在物质主义极力流行的今天,陈士斌逃脱到油画的世界中。在这里,他获得短暂的休憩,借助于油画语言,描述自我的真切感受,绘画成为他寻求精神慰藉的理想家园。   杨磊明、冯立发也是白石湾艺术沙龙里的“常客”,虽然他们都不是科班油画专业出身,但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油画创作。杨磊明以他对生活的热情以及内心赤诚的情感投入到绘画创作中来,在表现手法上,他常常以鲜明的色彩和奔放旋动的笔触来阐述自己狂热的情绪。而冯立发的油画则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化情趣以及写意性的表述方式,赋予西方油画以东方艺术的装饰美感。   绘画对于白石湾艺术沙龙里的画家来说,是他们生活当中的一部分,他们离不开绘画。因为绘画是他们躲避物质主义喧嚣尘世,通往宁静田园的心灵之路。因此,他们的绘画是超越任何功利性目的的,完全是满足于自我精神的愉悦,是思想、是情感、是心灵的畅达释怀。精神是自由的,它在白石湾沙龙艺术家的绘画作品中成为一种隐喻、一种渴求、一种飞翔,梦想与哀愁同时出现。由于白石湾艺术沙龙的画家大多是来大连工作的异乡人,他们远离自己生活多年的故乡,心中难免会有几分惆怅的情绪,于是他们就用画笔勾勒出伤感的轮廓,而借助绘画找寻返回故乡的道路,寄托内心的乡愁,抒写了一首浪漫主义的田园抒情诗歌。白石湾画家的油画作品,脱离了古典主义油画只表现自然光影和明暗的规则以及学院派创作的束缚,而在作品中直抒性情,运用丰富多样的油画表现技巧,使画面效果更为生动。物象造型也非常简洁概括,排除了任何矫揉造作的细节刻画。画面气氛酣畅淋漓、洒脱自如,这来源于艺术家创作时放松的心态和非功利性的艺术追求,也就是解衣般礴的创作心境。在这里没有任何羁绊、没有任何束缚,有的只是艺术家那颗向往自由、渴望回归的心。在紧张焦虑的都市生活中,能够为自己寻得并找到了一片宁静的家园,聆听那里的牧歌是每个人内心的渴求,白石湾艺术沙龙的画家们找到了。

  所有涌起的浪花都是一笔美丽的油彩   所有掠过耳边的涛声都是心与灵的交互吟唱   所有返回家乡的道路无不指向白石湾      随着观念艺术、前卫艺术不断涌现,美术世界变得越来越喧嚣,越来越热闹,能够坚守架上绘画这方净土的人,就似乎显得弥足珍贵。而就在这种历史潮流之中,有一群愿将自己的艺术创作纳入到当今嘈杂争论之中的艺术家,悄悄地走进了美丽的黄海之滨――白石湾。在这里他们借助于传统的架上油画,描绘寄托他们梦幻与理想的精神家园,并寻找到通往自由的道路。   这批画家聚集在大连市郊开发区的白石湾海边,是因为工作调动而来到这里的,大连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但白石湾美丽的自然环境却吸引了他们,并且给他们以绘画创作上的灵感。创作之余他们又聚到一起,谈论起各自的创作体会和心得,时间一久自然就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绘画艺术沙龙。他们借鉴并汲取西方油画表现性的语素,抒发自我感怀情绪,反对学院派学究式的严谨构图和闭门造车凭想象作画的套路,摆脱古典主义油画规则的束缚,而使其油画创作本身具有东方艺术写情达意的独特旨趣。白石湾艺术沙龙的组织者贾志民,虽然不是油画创作者,他对艺术却有着自己独到的认知:“我们深知,献身艺术是幸福,也是痛苦。我们深知,走出旧的迷途,仍会困在新的迷途。我们深知,沙漠中前行必须有骆驼之精神。我们深知,只要付出,前面必有光明。”作为沙龙的精神领袖,贾志民无私地为白石湾艺术沙龙的组建和发展做了许多事情。沙龙里的聚会成为画家们各自文化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他们常在一块儿钓鱼、写字、作诗、画画、品茶。艺术已经是以生活化的状态存在,没有具体的形式,也不需要宏大的主题,生活中的片光碎影就成为他们的艺术载体。“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的创作态度,就成为他们艺术所要抒写的情趣。这是艺术家最本真的性情,最纯洁的情感,他们被白石湾迷人的景色所吸引,陶醉于其中,忘情于表象,运用画笔将其阐述于画布之上。   项诚学是白石湾艺术沙龙的核心人物,已年过半百的他一直执著于架上油画的创作,他早期的绘画创作坚持学院派的写实传统,画风朴实、厚重,具有北方民族豪放粗犷的气质特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后的油画作品创作风格则发生了变化,他逐渐加大形体的概括力度,简化了人物形体的塑造细节,而出现明显装饰化的趋向。画面物象处理更为主观,突显色彩的表现力度,东方绘画的意蕴已经流露出来。尤其以他的成名作品,以表现桑都尔地区的系列油画为代表。项诚学出生在内蒙古,大草原独特的自然风景和淳朴的蒙古民俗,为项诚学的童年留下了挥之不去的生活影像,也是他生命中一段最珍贵的岁月记录。项诚学的油画作品,总时不时地将那遥远的心灵回忆展示到画面中,而成为他寄托自己美好人生理想的田地。他的油画创作从《桑都尔情结》之后,出现一种比较成熟的程式,即油画成为他守候宁静田园牧歌生活的诗意表达。他的油画创作主题都是脱离当下商品经济历史潮流和社会现实的自然风景。走进项诚学的油画,就脱离了城市生活的紧张忙乱,来到了清新宁静的世外桃源,获得了片刻的休憩与安闲。项诚学用油画语言阐述了一位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所追求归隐于林下,放心于丘壑的审美情趣和豁达心境。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项诚学的油画风格,则更趋于成熟,出现豪放大器的油画笔触。展现出画家内心涌动着的激情,画面中物象具体的形态,已经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画面中如诗歌般的情绪与意境。2004年创作的系列油画《走进徽州》,画面中江南水乡的白墙黑瓦建筑已经转化为一种徽州符号,而油画笔触创作出来的肌理效果则更加引人入胜。在《遗失的记忆》中,花瓣已经伴随着流淌着的油画笔触而融为一体,模糊的轮廓与浪漫的色彩形成扑朔迷离的美妙梦境。在梦境中,笔触已变得空灵,在笔之外的情思,在彩之外的梦幻,看似无意地挥洒,却流露出自然天成的雅趣。如果说前一阶段项诚学的油画《桑都尔情结》系列作品,表现了具象写实油画的无我之境,那么以《遗失的记忆》为代表的系列油画作品,则体现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的浪漫情怀。花瓶与花瓣的造型古拙稚雅,浑然天成,仿佛是项诚学本人朴实浑厚性格的影现,“画乃吾自画,必须处处有我”,画面中朦胧而充满诗意的色彩,是项诚学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遐想和追忆。   在白石湾艺术沙龙里,还有一位描绘蒙古大汉艺术形象的现实主义画家左平,他出生在内蒙古,多年的生活体验,使他对蒙古族牧民有种内在的融洽和深厚的感情,他喜欢蒙古人的彪悍、刚毅的性格。由于左平对蒙古人民的热爱,使他至今即使生活在白石湾,仍没有忘记那悠远蒙古的记忆,他试图找寻自己的油画艺术语言去表达他的蒙古情结。“就像蒙古民族用歌声来述说自己的历史!”左平在绘画渊源上主要受费欣的影响,注重素描中的线条因素的表现,并将线条充分运用到油画创作中,画风质朴凝重,形象庄重而富有纪念性。他善于抓住蒙古大汉生活当中一些情景,表现蒙古人民纯朴豪放的性格品质,他描绘的蒙古搏克形象质朴浑厚。他使远离城市文明的草原生灵,在艺术表现中获得深刻的意义,体现出仪典般的庄重气氛。他善于运用综合形象,人物有雕塑般的厚重感,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为寻求画面整体的和谐统一,极力注意画面的总体效果,追求浑然一体的表现。他的艺术语言看似平静,却涌动着艺术家内在的激情,色调浑厚调和,具有苍茫沉寂的意境。对于人和自然内在精神竟有着深刻的表现,尤为耐人寻味。左平常用默写的方式来记录他的感受和印象。他的素描、速写作品同样具有浓厚的草原气息和亲切的人情味。左平对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有着较为深刻的研究。他将书法中的行草线条运用到油画创作中,在以塑造光影明暗关系为主的西方油画中,左平运用奔放洒脱的线条挥洒出蒙古大汉的粗壮身体,使其迸发出倔强的生命活力,突出人物壮美而不虚华浮躁的性格特征。以简逸的线条表现出人物丰富雄浑的精神气质,这是东方绘画精神在左平油画作品中的展现,是艺术家本人内在高尚精神通过绘画语言的诠释。线条游动在画布之上,幻化出东方艺术表现性的魅力,飞动着的线条相互交织,唱响起蒙古人民高亢不屈的豪迈情怀。左平油画的色彩,调子沉稳,作品风格朴实无华,绘画技法大巧若拙,在作品《热门罕的歌》中,相互对视的两个人物稳重地屹立在地面上,身材高大伟岸,似乎是蒙古人民坚强不屈性格的象征,他们仿佛是两座高耸入云的山峰,承载着蒙古族悠远苍茫的历史。作品渲染了浓重的悲剧色彩,是左平对蒙古人民沉雄厚重民族气质的高度赞扬。   刘沛波是白石湾艺术沙龙里的又一位油画家,他的绘画风格前后也曾有过多种变化。他早年受苏联现实主义油画艺术的影响,推崇印象派画家莫奈、马奈、高更的绘画艺术,后来学过一段苏联符拉基米尔画派的东西,再后来又喜欢上了德国表现主义和法国纳比派的博纳尔。艺术上,他吸收了具象写实与抽象表现绘画的艺术语言,并巧妙地把两者融入到自己具有东方情趣的油画作品中。他采撷了现代都市生活的片段,在2004年创作了系列油画《旧城别墅》中,记录下旧城改造前的面貌,让人回忆起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城市的影像,在内心产生出一种怀旧的感伤情绪。刘沛波的油画作品,没有拘谨刻板的轮廓线,因为在他看来在一幅色调统一的画面中,最大的困难不是纤毫毕现地画出轮廓,而是要画出内在的思想,画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他试图运用一切可行的方法把它传达出来,而没有过多考虑技巧。他只是画出他看到并且感觉到的,他果断坚定地画出头脑中的旧城印象,也许这种印象只是瞬间的,或者只是存在于记忆之中。刘沛波的创作状态,是极其轻松的,绘画是他闲暇生活中的一种调剂品,正如他所说“现如今,画的东西自己也分不清好坏,反正不追求功利,自己觉得好玩就行了”。他是在以心灵去探测人生的玄机,用画笔抒写自己对生命的感悟,世事变迁,人生无常,多少感慨,冲击着刘沛波的内心世界。他无法掩饰内心对于社会人生的感叹,而将其宣泄到油画之中。

  刘沛波油画作品中的色彩改变了过去采用明暗对比的表现方法,在作品中以冷暖对比色,将景物的固有色彩变成冷暖成分,而不再描绘它的明暗对比变化。在《旧城别墅》中,每一张作品都会有一个明确的色调。在统一的色调中,有细微的冷暖变化对比。刘沛波运用油画语言叙述着色彩的故事,而画面中旧城的轮廓已经变得模糊,人们似乎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虽然刘沛波吸收了印象派光学与色彩学相结合的艺术成就,但他并没有僵硬刻板地根据光谱上的色彩来作画,他主要凭借艺术家内心的感觉和经验来作画。在他的画面中,光与色是带着怀旧和感伤情绪而出现的,画家赋予了光与色以情感,轻松自如地表达出光与色的真实感,具有东方艺术的叙事特征。画面中旧城市的老房子不是刘沛波不假思索地简单描绘,而是艺术家在表现旧城市这一主题的直接启示下,冷静地根据经验和几乎是直觉的判断而得来的。这是微妙光影的情绪,物象没有明确的轮廓界限,但能看出画家熟练的素描功夫,运用点、线、面微妙结合,表现物象基本形态与内在精神,使观者能够感受到画面清晰明净的空间感。   白石湾艺术沙龙中还有一位年轻的油画家李学峰,他的油画作品将油画颜料泼洒在画面上,然后借助画刀和画笔对其进行加工,形成写意油画大气洒脱、酣畅淋漓的艺术效果,发亮的银灰色与鲜艳的色彩彼此参差交织在画面上,给人们一种色彩跳动与闪光的印象。李学峰的油画是线条、泼色、滴色而组合成的。他在进行油画创作时,依靠的表现因素是在直觉中力求表现自我。直觉或偶然性因素,成为李学峰油画作品创作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东西。李学峰的油画作品尺幅较大,通常在巨幅画布上进行挥洒,画面气氛恢弘博大。李学峰出生在内蒙古兴安盟,他通常把自己对故乡的回忆通过油画作品表述出来。虽然,他创作的《故乡记忆》系列油画,并看不出内蒙古草原的风景或具体的故乡景象。但在似与不似的抽象形式语汇中,我们可以找寻到李学峰对故乡的眷恋。“真诚一经谈论往往变得虚假,画画多年,总算认定画画其实就像做人,这本性是改不了的。”李学峰的绘画在看似不经意的用笔当中,流露出自我本真的性情,是那样真实洒脱,而又大气淋漓。画家一直在执著地探讨真实的永恒意义。他认为具象物体的轮廓是虚假的;绘画的主题与情景是片段瞬间的;只有人内心的直觉是最真实的,它潜藏在每一个人内心深处,来源于每个人最真挚的情感体会。李学峰则把他对于故乡的思念,化作纯粹抽象的油画语言――点、线、面,以及诗意般的色彩。他的《故乡的记忆》系列油画没有粉饰故乡的恬美宁静,也没有夸颂故乡的地大物博,只通过油画语言描述自己记忆中的故乡是如此神秘、庄重,令人神往,让人追忆。   李哲坤作为白石湾艺术沙龙中一位年轻有为的画家,在自己的油画作品中绘出了自己的“生存心得”。通过油画,他展现了自己的本真性情,讲述自己的心曲,安心呆在自己的画室里,不去管外面喧闹的世界,任由自己内心情感的流淌。他的绘画是通过现象描绘心理的真实。他认为:“好的画面与简洁干净的造型会是一个有无尽空间、无尽形状、无尽光线和颜色的世界”。在李哲坤的绘画世界中,有形的物象早已具有无形的含义,他通常借用油画语言述说东方文化的抒情意蕴。   对人生有独特感受的风景画家陈士斌,在油画创作的世界中找寻到自己人生的快乐,“人也许很难逃脱物化,面对千变万化的自然生态,哪怕是虚拟地涂抹油彩,我才找到一个真正的自我。每当在沙龙里聊上几句,勾画几笔,那份儿惬意,远非职业上的任何佳绩所能替代……”在物质主义极力流行的今天,陈士斌逃脱到油画的世界中。在这里,他获得短暂的休憩,借助于油画语言,描述自我的真切感受,绘画成为他寻求精神慰藉的理想家园。   杨磊明、冯立发也是白石湾艺术沙龙里的“常客”,虽然他们都不是科班油画专业出身,但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油画创作。杨磊明以他对生活的热情以及内心赤诚的情感投入到绘画创作中来,在表现手法上,他常常以鲜明的色彩和奔放旋动的笔触来阐述自己狂热的情绪。而冯立发的油画则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化情趣以及写意性的表述方式,赋予西方油画以东方艺术的装饰美感。   绘画对于白石湾艺术沙龙里的画家来说,是他们生活当中的一部分,他们离不开绘画。因为绘画是他们躲避物质主义喧嚣尘世,通往宁静田园的心灵之路。因此,他们的绘画是超越任何功利性目的的,完全是满足于自我精神的愉悦,是思想、是情感、是心灵的畅达释怀。精神是自由的,它在白石湾沙龙艺术家的绘画作品中成为一种隐喻、一种渴求、一种飞翔,梦想与哀愁同时出现。由于白石湾艺术沙龙的画家大多是来大连工作的异乡人,他们远离自己生活多年的故乡,心中难免会有几分惆怅的情绪,于是他们就用画笔勾勒出伤感的轮廓,而借助绘画找寻返回故乡的道路,寄托内心的乡愁,抒写了一首浪漫主义的田园抒情诗歌。白石湾画家的油画作品,脱离了古典主义油画只表现自然光影和明暗的规则以及学院派创作的束缚,而在作品中直抒性情,运用丰富多样的油画表现技巧,使画面效果更为生动。物象造型也非常简洁概括,排除了任何矫揉造作的细节刻画。画面气氛酣畅淋漓、洒脱自如,这来源于艺术家创作时放松的心态和非功利性的艺术追求,也就是解衣般礴的创作心境。在这里没有任何羁绊、没有任何束缚,有的只是艺术家那颗向往自由、渴望回归的心。在紧张焦虑的都市生活中,能够为自己寻得并找到了一片宁静的家园,聆听那里的牧歌是每个人内心的渴求,白石湾艺术沙龙的画家们找到了。


相关内容

  • 典型事迹材料:下岗职工的诗痴生活
  • "生活"这个概念,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着不同的理解.悲观者认为生活就是苦难与痛苦:而对于乐观者则认为生活就是一首流动的诗,一曲快乐的歌! 在我们身边就有这么一个人,他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却用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赋予了自己别样的人生.他坚守着清贫,却怀抱着兴趣与爱好,执着地书写着人生 ...

  • 孙乃修:回忆章培恒教授(1)
  • 一 周末深夜浏览学术消息,惊悉章培恒教授辞世,顿时往事联翩,竟至久久难眠. 一九七七年,"文革"後恢复高考制度,我从北京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专业方向"文学评论".一九七八年早春入校,玉兰花含苞欲放.那年,章培恒教授四十四岁,风华正茂.我和他的接触和交往,不频繁 ...

  • 读[浮生物语]有感
  • 从没有一本书让我这么痴迷,十二个故事讲述最动人的妖怪物语,我深深陷进去了,不可自拔. 这是一部和<花镜>很相似的作品,动漫作家娑椤双树营造了一个古典空灵唯美的故事:街道上的神秘店铺,突如其来的仙女老板娘,一杯叫做浮生的茶,一个悟透人生的故事.读起来如品香茗,回味悠长.她会泡一种名叫浮生的 ...

  • 有关"品性的底色"的写作指导与示例
  • 有关"品性的底色"的写作指导与示例 有关"品性的底色"的写作指导与示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鲁国国君孟孙进山打猎,活捉了只小鹿,让臣子秦西巳先送回宫中,供日后玩赏.秦西巴在回宫的路上,发现一只大鹿紧跟其后哀号,叫声十 ...

  • 知识状态的特性
  • 人类至今四五百年内所创造的文明超过了以往人类文明的总和,当然这些创造几乎全都来自西方,西方人视知识为力量,意义与中国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那么,西方人与知识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使知识显示了如此巨大的力量,难道西方人从出生就具备了知识创造的巨大能力吗?是上帝赋予他们的吗?如果不是上帝赋予的,那就肯定是其 ...

  • 国旗下的演讲:坚守心灵的道德底线,文明上网
  • 国旗下的演讲:坚守心灵的道德底线,文明上网 国旗下的演讲:坚守心灵的道德底线,文明上网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高一(12)班的**,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坚守心灵的道德底线,文明上网>. 同学们,网络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是上网查阅资料学习知识还是做一些对 ...

  • 霸王别姬电影鉴赏
  • 很多人在看完<霸王别姬>后都会对这部影片给出这么一个评价:戏中的女人,戏外的男人,一个充满矛盾与冲突的情欲世界. 影片当中其实有两段爱情线索.第一条是程蝶衣对段小楼不可自拔的依恋.师傅传授给徒弟们<霸王别姬>这一出戏的时候,他说"人要自个成全自个",更要& ...

  • 中学生演讲稿:坚守心灵的道德底线,文明上网
  • 中学生演讲稿:坚守心灵的道德底线,文明上网 中学生演讲稿:坚守心灵的道德底线,文明上网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高132班的罗绪尚,我演讲的题目是<坚守心灵的道德底线,文明上网>. 我们每个星期都有一节信息课,信息老师教我们如何上网获取资料,但在期中考试期间,我们班上有同 ...

  • 以"生命"为题的材料+命题作文导写
  • [材料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文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脆弱的苇草,是坚韧的寒梅,是奔跑的羚羊,是悠然的仙鹤:生命是一个又一个困惑,一次又一次突围:生命是初生的无知,少年的纯真,青年的朝气,中年的稳健,老年的恬淡:生命是上苍借给你一用的资本,到时候,不管你用与不用,亏本与否,都必须连本带利地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