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写散文

怎样学写散文 所谓散文,从广义说,是与诗歌、小说、戏剧相并列的一种文体;从狭义说,是一种自由、灵活,短小精悍,表现真人真事真实感情的文体。

感情充沛, 没有感情就不称其为散文。散文对作者主观感情的要求是所有文体中仅次于诗歌的。散文一般的写作规律是:对事物、人生、景物突然有了感悟,感悟深入升华,敷衍成文。这感悟就是散文的意味之本,是散文的中心立意。可是要表现这样的中心立意,就是抒情。所以好的散文,记叙、议论都带有强烈的感情,字里行间都渗透着感情。

一、 精于立意散文的立意其实就是散文的感悟,有感悟才有散文的写作。散文的立意要求独特,就是说作者的感悟是体现作者的独特情志、独特感受、独特体验的感悟,是他人所不能产生的精神产生。依靠对生活的深入观察、感受、理解。散文立意只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凭着鲜明的感受,敏锐的观察能力,同人民同时代共同跳动的脉搏,深厚的感情,丰富的想象,深沉的思索,就会感到我们生活中洋溢着的是诗意。这诗意,是使我们心灵受到触动的东西,使我们眼睛豁然开朗的东西,思想突然升华的东西,感情更为纯洁的东西,它就是诗的灵感。我们要为自己的散文立意去努力捕捉这各心灵的颤动,思想的闪光点。

二、善于构思构思是写作者对生活素材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提炼的过程。如何寻找线索:散文的材料是很“散”的,每一个材料都是一颗珍珠,但这些珍珠互相之间有内在联系,我们要寻找一根线,用笔作针,将这些散落的珍珠穿起来,成为一串光彩夺目的珠圈、项链。

哪些东西可以作为线索:(六种常用的线索)一是感情线索。我们的感情在生活中发生变化,如由厌恶到喜爱,或从厌恶到喜欢,就可以用这条感情的线索把一些似乎没有关联的材料联结起来。如杨朔的《荔枝蜜》。 二是事物线索。把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下的事件组合在一起。许多托物咏志的散文就是以物为线索的。三是人物线索。如写某一个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活动,可以用这个人物作为线索串连起来,也可以用另一个人物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物、不同内容的事物串连起来。这个人物还可以是写作者本人“我”。四是思绪线索。如面对某一事物、景物沉思暇想,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有关的材料组织在一起,表达原定的主题思想。五是景物线索。通过景物描写,在写景中融进写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是行动线索。如游记以游程行踪为线索。

三、创造意境散文的意境是情与景的交融,是意与境的统一,是作者浸透了时代精神的主观感情、意志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统一。散文的这种意境,应是诗的意境,即所谓 “诗情画意”。散文应该创造出一种淡雅、闲静、情景交融的意境。巧于布局:不少散文的布局都要巧设文眼,开头往往似谈家常,结尾则加

以深化,画龙点睛,并且首尾呼应,通体一贯,有机结合。明于断续:散文要散得起来, 除了选材要有技巧之外,就是在叙写上要注意断续的技巧。是于断续,才能使散文的行文上挥洒自如。

四、感情具体 。散文以感悟为灵魂,但感情是什么,得在文章中说明白。有些散文含蓄,不明说感悟,但文章中的景致、人物、事件均可以指向感悟。感悟的清楚明白如同记叙文的主题一样,要明白畅晓,让人觉得可喜,引人思考,同时要清楚的出现在文章中。散文和记叙文的最大区别:散文中所写的人生、自然、事件、景物等,都从自身感悟出发,是作者对事物特殊意义和美的发现。这种发现是知觉、思维、感觉的综合思维结果,体现了作者的深思妙悟,是散文的情、理、意、味。而记叙文是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并不从作者的感悟出发。

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人间万像、宇宙万物、各色人等、宏观微观无不涉及,而这些材料一旦出现在文章中,就立即刻上了作者的主观感悟,代表着作者的人生经验、观点感受。所以,同样的材料,不同的作者所看到的内涵是不同的。这里,我们把散文的取材叫“形”,把作者的感悟叫“神”。

散文的文体特点就是:形散神聚。即所有的材料经过作者巧妙的构思联想,这些看似无关联或关联不紧密的材料(形散),但它们都指向同一主旨。这就是散文形散神聚的好处,可以让文章活泼灵动,变化多端。散文的写法较其他文体更活泼自由,不拘一格。常见的方式是抒情,即使是记叙,也是带有强烈感情的。散文常把记叙、抒情、议论等融为一体,夹叙夹议。散文的结构追求自然而然的境界。在材料选取上,一般运用联想手法。

总体来看,抒情的散文有时气势磅礴,有时低吟轻唱;记叙的散文如诗如画,曲径通幽;议论的散文情真意切,精彩纷呈„„但是不管作者怎样安排文字,怎样组织材料,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表达他对人生或自然的特殊感悟。入笔细微,以小见大。一般的散文写作,我们可以从细小的方面入笔,做到以少胜多,以小见大。实际上,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一涕一笑;事物中的一枚叶片、一粒沙土„„都可以体现出大的主题。对于一个有心人来说,这些小的事物同样可以写出好的文章。夹叙夹议,感情真实。不论何种感情,都要真实的表现出作者的状况。散文因为有对生活和事物的感悟,就得有夹叙夹议的的表达方式。

散文具有记叙、议论、抒情三种功功能,与此相应,散文可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三种。

⒈记叙散文

以记叙人物、事件、景物为主的散文,称为记叙散文。记叙散文叙事较完整,写人人物形象鲜明,描写景物倾注作者的情感。这类散文与短篇小说相似,但又有明显的区别。就叙事而言,散文所述的事件不要求情节完整,更不追求曲折变

化,而小说对叙事的要求要较散文高得多;另外,散文在叙事的时候需要饱蘸情感,小说的情感则主要由人物体现出来,不须作者明确抒发。就写人而言,小说要求努力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典型人物是作者虚构出来的。而散文中的人物则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某些剪裁加工,注重对人物进行写意式的描绘。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如许地山的《落花生》,也可以是几个片断的剪辑,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叙事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感情,这是与小说叙事最显著的区别。偏重于记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鲁迅《藤野先生》。人物形象是否真实是它与小说的区别。另外,这类散文中还有一种偏重于描写景物的一类,这种散文描写一地的景物,除一些风土志以外,主要是游记性散文。它的内容十分广泛,山川景色、风俗民情、名胜古迹都属记游范围。游记散文最主要的特点是:作品所描写的景物必须完全真实,不允许夸饰和虚构;但又不是照相似的实录,而是作者融情于物,达到情景交融。

⒉抒情性散文

主要用以抒发作者主观情感的散文叫抒情散文。富有情感是所有散文的共同特征,但与其他散文相比,抒情散文情感更强想象更丰富,语言更具有诗意。抒情散文主要用象征、比兴、拟人等方法,通过对外在形象的描绘来传达作者的情思,因此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是这类散文最常用的手法。而直抒胸臆的方法,在文章中可以出现,但通篇用此一法者并不多见。

托物言志式散文,即象征性散文,作者将情感融于某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借助象形联想或意蕴联想把主观情感表现出来。如杨朔的多数散文,矛盾的《白杨礼赞》等。

借景抒情的散文,将感情寓于景物之中,赋景物以生命,明写景,暗写情,做到情景交融,情景相生。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刘白羽的《日出》等。 ⒊议论性散文

以发表议论为主的散文称为议论散文. 它与抒情散文一样注重情感的抒发,不同的是议论散文重于理智,抒情散文重于感情。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用事实和逻辑来说理,而主要用文学形象来说话,是一种文艺性的议论文。 它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严密的逻辑;既要以情动人,又要以理服人;融形、情、理于一炉,合政论与文艺于一体。鲁迅先生的杂文、陶铸的《松树的风格》等都是典型的议论散文

议论性散文的写作

第二节 分论点的提炼与表述

分论点,从属于中心论点,它具体深入地从多方面或多层次阐释和证明中心论点。分论点的提炼方法主要有:

1.分解法

论证中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似文章结构中的总分关系。如“理想”话题,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奋斗是理想的阶梯”,分论点对“奋斗”一语进行具体分解:

①刻苦勤奋,是理想的阶梯;

②珍惜时间,是理想的阶梯;

③迎难而上,是理想的阶梯。

一些抽象的文题,如《知识就是力量》、《时间就是一切》等常用此类结构布局谋篇来进行论证。

2.阐述法

几个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属性和思想意义的揭示与阐发,是作者对某一论题思索认识的结果。比如华东六省中学生作文大赛中的一篇夺魁作文——《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作者在辩证地引出学习、工作应有这种精神后,便用了一组分论点来阐述它的含义:

①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

②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③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

④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此类形式最能显示出作者思维的深刻程度。阐释类的议论散文,如《谈理想》、《说自信》等,很适宜采用此类结构。

3.分类法

在论述过程中,采用多角度分析方法,阐明几个并列的理由时,就应该分门别类地提炼出几个论点来。如以《贫困也是一笔财富》为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

①贫困可催有志者奋发图强,改变命运,穷则思变;

②贫困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和毅力,而人的意志和毅力是成功的重要条件; ③贫困能增长人的能力,人的许多能力是在困境中锻炼出来的。

4.利弊法

议论文常要论述某种主张做法,而要证明应不应这样做,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谈作用说危害了。比如宋代罗大经的《鹤林玉露》中有一篇精短议论文《勤有三益》,作者为了说明“为人当勤”这一观点,就采用了如下的平行结构: ①勤劳,可以有所获,免饥寒也;(创财)

②勤劳,可以有所劳,延寿考也;(健体)

③勤劳,可以有所事,远淫邪也。(修身)

又如一高考优秀作文《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作者在论证时,也用了此种结构:

正确态度:宽于待人,严于律己。

①宽于待人,才会有知人之智;

②严于律己,则会有自知之明。

5.因果法

在议论说理的过程中,用事情的原因来证明其结果,或以结果作为论据来证明其原因的构思称为“因果分析式”。因,就是证明论点的理由(分论点);果,就是要证明的中心论点。即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提问思路来提炼分论点。

以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例,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确定:

①只有全面地、辩证地思考分析,才能摒弃不正确的答案,找到正确的答案; ②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精益求精,才能找到某一时期、某一情境的最佳答案;

③追求最佳的答案,是为了更好地创新和创造,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如以“风度”为话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

①风度是一种美德,一种富有教养的臻于完善的气质和风采(是什么); ②有了风度,能受到别人的敬重,人与人之间增进爱心,有利于和睦相处(为什么);

③要有风度,须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摒弃粗俗言行,自觉培养良好的风度(怎么样)。

针对某一现象或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结果,抓住本质,揭示事物间的真实可靠的因果关系,构思时运用因果分析式,往往能使论证不停留在浮浅的表面,而深入到本质的内核。

分论点的表述最好警句化。

议论性散文的写作

议论散文的开头

作文开头方法很多,但一篇优秀的应试作文,最好是开篇点题,开宗明义,开门见山,先声夺人。因此,议论散文的开头,语言要富有文采,明示中心论点。中心论点须放在开头文段的末句。话题材料可引也可不引用,字数在100字左右。

一、精彩开头的技巧

1.由新颖形象的比喻入题,直接扣题

“理智和情感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人类在认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长都和他们的理智及情感有关。”(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天平和七弦琴》) 解说:将理智和情感比作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首句入题,就形象地点出了情感与理智的内在关系——情感与理智对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这样的开头,入题迅速,闪烁着思辨的色彩,令人耳目一新。

2.由生动贴切的拟人入题,激发想像

“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为花给予她生命的甘露;在花的眼中,蜂是挚友,因为蜂给予她生命的延续。然而在蝶眼中,蜂不过是埋头苦干的笨蛋,在蜂眼中,蝶不过是游戏花间的浪子。”(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学会历史的旁观》) 解说:文章开头赋予蝶、蜂、花以人的性情,连物都会带着情感的眼光来评价、认知事物,更何况是情感丰富的人?通过生动贴切的拟人手法,将话题的内在含义巧妙点出,不仅唤起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相关联想,更体现了作者的睿智。

3.由精彩深刻的设问入题,启人深思

“人有七情,自有喜好与厌恶之情,然而,当这种好恶之情掺入对真理的认识时,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勿以好恶论断之》)

解说:一起笔就紧扣情感与认知,以一种假设将读者的思维引向对本质问题的思索,文章的立意显得十分深刻。这样的入题方式,将设问的修辞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简洁,却分量十足。

4.由优美的排比句式入题,先声夺人

“你会因喜爱北国的皑皑白雪,而对南国的椰树海风不屑一顾吗?你会因沉迷于江南的小桥流水、青瓦白墙,而否定西北' 大漠孤烟’的美吗?你会介意林黛玉' 使性子’,而不看经典名著《红楼梦》吗?你会钟情流行音乐,而厌烦' 沉闷乏味’的古典音乐吗?——古希腊哲人曾说,人是感情的动物。因此,面对大千世界,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喜好憎恶往往会影响到对人对事的看法。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架天平,有个自己的标准,用来衡量周遭的一切。”(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心中的天平》)

解说:优雅的语言、和谐的音节、丰富的形象还不足以触动你的情感吗?还不足以让你在美的品味中恍然大悟“原来对美的感知,对人对事的看法,都是要受到心中那架天平的影响”吗?

5.由抒情议论入题,入情入理

“常常是一位亲人的生命如流星般陨落,我们才悲哀于死神的无情;常常是一位朋友在与疾病殊死斗争,我们才诅咒病魔的猖獗横行;常常是我们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犯,我们才正视社会上的毒瘤……感情的叶片时常遮挡住我们理智的目光。”(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放下感情的叶片》)

解说:这样的语言是不是很容易唤起你的共鸣?这样的开头,既饱含着深厚的情感,又折射出理性的色彩。如此入情入理的文字,引导我们触摸到了这样的本质——“感情的叶片时常遮挡住我们理智的目光”。

6.由名言警句入题,彰显底蕴

“人是有感情的,正如古语所说的'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故而,在认知事物时便不自觉地附着了浓浓的个人情感。于是有了' 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缠绵,' 感时花溅泪’的悲戚。”(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怎一个“情”字了得》)

解说:文章开头即紧扣住一个“情”字,在三句话中嵌入了三句有关情感的名句,显示出了考生较为扎实的写作功底和文学底蕴。

7.由对比手法入题,表明立场

“有时候,感情是一剂善变的药,融在爱人的酒杯中,苦涩里也能品出甘润;有时候,感情是一把双刃剑,握在敌人的手里,纵轻轻挥下也觉得伤痕累累。”(2001年高考优秀作文《真情诚可贵理智价更高》)

解说:感情既是能化苦涩为甘润的“善变的药”,又是可以带来累累伤痕的“双刃剑”。精致的比喻将情感的两重性揭示出来,构成巧妙的对比,非常形象地点出了文章的中心:真情诚可贵,理智价更高。

8.由假设情景入题,埋下伏笔

“如果你正赶时间,可是走到路口却被人告诉前面过不去。如果这个人是你认识的人,你会怎么办?如果这个人是陌生人,你又会怎么办?”(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解说:是啊,假如遇到这种情景,我们该怎么办?是从感情亲疏的角度出发,对所认识的人相信多一点,对所不认识的人相信少一点,还是反过来?假如其他类似的情景,又该怎么办?很自然地,我们便顺着作者的思路追寻下去,去看看作者预设的答案到底是什么。

9.由品评时事入题,追踪本质

“APEC让全世界刮起了' 唐装热’。看着那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人们着一身相同的唐装时,我不禁呐喊,我爱唐装!曾经,这样的传统服装让国人排斥,单调乏味,不及洋装轻便舒适,人们抱怨过,人们责难过,穿着这样的衣服甚至让他们羞愧,我不禁要问:一件衣服,有那么多过错吗?我看是感情在作祟吧!”(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我爱唐装》)

解说:直接以APEC 会议引起的“唐装热”入题,联系对唐装前后情感态度的不同,引出了对本质的追问——衣服自然不会有对错,错的是人们的情感和认知。假如能在入题时用时事材料来紧扣话题,通过品评时事来追踪本质,你的作文的开头就也能带着几分新鲜,闪烁着几缕智性的光芒。

实际上,一篇作文要脱颖而出,仅仅讲究写好开头的技巧是不够的。从以上的例子就可以看出,这些精巧的开头并非只是简单套用某种入题的技巧才显示出新意来,而是结合了几种或多种技巧,并且,从优秀考场作文的开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是这些考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和良好的语文素养,这才是他们获高分的根本原因。所以,希望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既要有意识地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也要厚实自己的知识积淀。

二、精彩开头的语言样式

1.模板一:

这里的湖光山色,密柳长堤,这里的茂林修竹、桑田苇泊,这里的乍雨乍晴的天气,使我看到了黄鹂的全部美丽,这是一种极致。(《黄鹂》)

样式:这里的□□□□,□□□□,这里的□□□□、□□□□,这里的□□□□的□□,使我看到了□□的□□□□,这是一种□□。

解说:这种句式适宜文章结尾。三个“这里的□□□□,□□□□”可针对文章主体部分进行总结。此句式主要针对抒情性文章。

2.模板二: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鲜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故都的秋》)

样式:□□之□,当然是也有它的□□的□□的,比如□□□的□□,□□□的□□,□□□的□□,□□□的□□等等,可是□□□□,□□□□。比起□□的□来,正像是□□之与□□,□□之与□□,□□之与□□,□□之与□□。

解说:本句式适宜对比事物的不同特点。先肯定衬托的一面,列举几个事例证明它的好的一面,再否定它。然后与要被衬托的进行比较,用上博喻。此种句式有一定难度,文学意味却特浓。

3.模板三:

记忆究竟是什么?

“记忆嘛,是灰烬。”有人曾这样说,“它燃烧过,可终归要熄灭的。”

“记忆是流水。”有人也曾这样说,“它奔涌而来,可也总要消逝到地平线之外去。” “记忆是落花。”有人还曾这样说,“它喷吐过芳香,焕发过光彩,却总不免无可奈何地随风飘落,同春天永别。”

其实呢,即便是灰烬,不也尽可以化入泥土,去催发新芽吗;即便是流水,到了天尽头,不还能解一解远行人的干渴吗;即便是落花,纷纷飘散之间,不恰好透露果实下在孕育的信息吗……(《记忆》)

样式:

□□究竟是□□?

“□□是AA 。”有人曾这样说,“它□□过,可终归要□□的。”

“□□是BB 。”有人也曾这样说,“它□□而来,可也总要□□到□□□□去。”

“□□是CC 。”有人还曾这样说,“它□□过□□,□□过□□,却总不免无可奈何地□□□□,□□□□□。”

其实呢,即便是CC ,不也尽可以□□□□,去□□□□吗;即便是BB ,到了□□□,不还能□□□□□□□□吗;即便是AA ,□□之间,不□□□□□□吗……

解说:这一语段共有两层意思。第一层首句是设问句,出语提纲挈领;第二三四句是有人的回答,用词贴切多变,而每一句后半句都表示一种消极的宿命的色彩。第二层三个分句分别对上面的观点进行反向思维论述,表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这种句式适宜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观点。

4.模板四:

幸福,时时刻刻围绕在你身旁。如果你从母亲手中接过饭碗,心存温馨,那就是幸福;如果你在灯下读着朋友的来信,品味友情,那就是幸福;如果你独坐一隅,静静听歌,凝神遐思,那就是幸福。

样式:□□,时时刻刻围绕在你□□。如果你从□□□□□,心存□□□□□,那就是□□;如果你在□□□□□,品味□□□,那就是□□;如果你□□□□□,□□□□□,□□□□□,那就是□□。

解说:对所论述的话题作形象的描述,诠释话题内涵。

5.模板五:

曾在翻译诗里爱过希腊废墟的蔓草荒烟,曾在风景明信片上爱过夏威夷的明媚的海滩,曾在线装书里迷上“黄河之水天上来”,曾在江南的歌谣里想自己架一叶迷途于十里荷香的小舟……而半生碌碌,灯下惊坐,忽然发现魂牵梦萦的仍是中央山脉上那只我未曾一睹其面的鹰鸟。(张晓风《情怀》)

样式:曾在□□□□爱过□□□□的□□□□;曾在□□□□上爱过□□□□的□□□□;曾在□□□□迷上“□□□□□□□□”;曾在□□□□里迷上“□□□□□□□□”……而□□□□,忽然发现魂牵梦萦的仍是□□□□□□□□□□。

解说:本语段也有两层意思。第一层由四个并列分句构成,这些内容应该体现作者先肯定后否定的意识,第二层是由此得出的肯定的内容。

6.模板六:

沟通是一座架设在人民心灵上的桥梁,使彼此隔膜的人加深了解,增进友谊。 样式:□□是一□□□□□□的□□,使□□□□的人□□□□,□□□□。

解说:利用这个格式可以写“真热”“热爱”“宽容”“摩擦”等话题的作文。

7.模板七:

热爱是什么?热爱是风,热爱是雨。因为热爱,我们甘于淡泊宁静的日子;也因为热爱,我们敢金戈铁马去,马革裹尸还。

样式:□□是什么?□□是□□,□□是□□。因为□□,我们□□□□□□□□;也因为□□,我们□□□□□□□□。

解说:这个文段先是设问,然后是两个运用比喻的回答。接着是两个并列句子表明观点。此样式适合写“热爱”“宽容”“谦虚”“兴趣”“诚信”“选择”等话题。

8.模板八:

如果有人问:“春天是怎么样的?”有人会说是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白居易说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苏轼说是“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李白说是“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杜牧说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样式:如果有人问:“□□是怎么样的?”□□□说是“□□□□□□□,□□□□□□□”;□□□说是“□□□□□□□,□□□□□□□”;□□□说是“□□□□□□□,□□□□□□□”;□□□说是“□□□□□□□,□□□□□□□”

然而我说□□□□□□□。

解说:此句式最大特点是引用大量诗词,增添文采。此种样式适合任何一种以名词作话题的文章开头。

9.模板九:

选择,是深邃的天空刹时滑过的一颗流星。

选择,是青春的面庞上掠过的一丝神秘的微笑。

选择,是平静的碧波上荡起的一层美丽的涟漪。

选择是如此的诱人——似隔着轻纱的美女,似含茹着生命的花蕾,似幽静的山谷中飘出的一缕花香。(2002年高考《在选择中起航》)

样式:□□,是□□□□□□□□□□□□□□。

□□,是□□□□□□□□□□□□□□。

□□,是□□□□□□□□□□□□□□。

□□,是如此的□□□□□□□□□□□。

解说:一连串比喻的色彩斑斓,委实迷人之极,顷刻间就可能使评卷者沉浸在一种美的愉悦中,而不得不钦佩这位考生的才华。

10.模板十:

雄鹰也许会感激它的矫健的双翅,让它得以自由地翱翔,却忘了苍穹给予它的那一份宽广。梅花也许会感激它清幽的芬芳,让它得以欢乐地绽放,却忘了感激风霜给予它的那一份砺炼。而我们也许只会感激身边亲人的帮助,却忘了为我们打开另一扇心门的萍水相逢。(2003年高考《打开另一扇心门》)

样式:□□,也许会感激它□□□□□□,让它得以□□□□□□□□,却忘了□□□□给予它的那一份□□□□。□□,也许会感激它□□□□□□,让它得以□□□□□□□□,却忘了□□□□给予它的那一份□□□□。我们,也许会感激□□□□□□,却忘了□□□□□□□□。

解说:三个排比句,不仅给读者新颖清爽之感,而且巧妙地扣住话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句新且内蕴丰厚。

怎样学写散文 所谓散文,从广义说,是与诗歌、小说、戏剧相并列的一种文体;从狭义说,是一种自由、灵活,短小精悍,表现真人真事真实感情的文体。

感情充沛, 没有感情就不称其为散文。散文对作者主观感情的要求是所有文体中仅次于诗歌的。散文一般的写作规律是:对事物、人生、景物突然有了感悟,感悟深入升华,敷衍成文。这感悟就是散文的意味之本,是散文的中心立意。可是要表现这样的中心立意,就是抒情。所以好的散文,记叙、议论都带有强烈的感情,字里行间都渗透着感情。

一、 精于立意散文的立意其实就是散文的感悟,有感悟才有散文的写作。散文的立意要求独特,就是说作者的感悟是体现作者的独特情志、独特感受、独特体验的感悟,是他人所不能产生的精神产生。依靠对生活的深入观察、感受、理解。散文立意只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凭着鲜明的感受,敏锐的观察能力,同人民同时代共同跳动的脉搏,深厚的感情,丰富的想象,深沉的思索,就会感到我们生活中洋溢着的是诗意。这诗意,是使我们心灵受到触动的东西,使我们眼睛豁然开朗的东西,思想突然升华的东西,感情更为纯洁的东西,它就是诗的灵感。我们要为自己的散文立意去努力捕捉这各心灵的颤动,思想的闪光点。

二、善于构思构思是写作者对生活素材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提炼的过程。如何寻找线索:散文的材料是很“散”的,每一个材料都是一颗珍珠,但这些珍珠互相之间有内在联系,我们要寻找一根线,用笔作针,将这些散落的珍珠穿起来,成为一串光彩夺目的珠圈、项链。

哪些东西可以作为线索:(六种常用的线索)一是感情线索。我们的感情在生活中发生变化,如由厌恶到喜爱,或从厌恶到喜欢,就可以用这条感情的线索把一些似乎没有关联的材料联结起来。如杨朔的《荔枝蜜》。 二是事物线索。把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下的事件组合在一起。许多托物咏志的散文就是以物为线索的。三是人物线索。如写某一个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活动,可以用这个人物作为线索串连起来,也可以用另一个人物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物、不同内容的事物串连起来。这个人物还可以是写作者本人“我”。四是思绪线索。如面对某一事物、景物沉思暇想,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有关的材料组织在一起,表达原定的主题思想。五是景物线索。通过景物描写,在写景中融进写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是行动线索。如游记以游程行踪为线索。

三、创造意境散文的意境是情与景的交融,是意与境的统一,是作者浸透了时代精神的主观感情、意志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统一。散文的这种意境,应是诗的意境,即所谓 “诗情画意”。散文应该创造出一种淡雅、闲静、情景交融的意境。巧于布局:不少散文的布局都要巧设文眼,开头往往似谈家常,结尾则加

以深化,画龙点睛,并且首尾呼应,通体一贯,有机结合。明于断续:散文要散得起来, 除了选材要有技巧之外,就是在叙写上要注意断续的技巧。是于断续,才能使散文的行文上挥洒自如。

四、感情具体 。散文以感悟为灵魂,但感情是什么,得在文章中说明白。有些散文含蓄,不明说感悟,但文章中的景致、人物、事件均可以指向感悟。感悟的清楚明白如同记叙文的主题一样,要明白畅晓,让人觉得可喜,引人思考,同时要清楚的出现在文章中。散文和记叙文的最大区别:散文中所写的人生、自然、事件、景物等,都从自身感悟出发,是作者对事物特殊意义和美的发现。这种发现是知觉、思维、感觉的综合思维结果,体现了作者的深思妙悟,是散文的情、理、意、味。而记叙文是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并不从作者的感悟出发。

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人间万像、宇宙万物、各色人等、宏观微观无不涉及,而这些材料一旦出现在文章中,就立即刻上了作者的主观感悟,代表着作者的人生经验、观点感受。所以,同样的材料,不同的作者所看到的内涵是不同的。这里,我们把散文的取材叫“形”,把作者的感悟叫“神”。

散文的文体特点就是:形散神聚。即所有的材料经过作者巧妙的构思联想,这些看似无关联或关联不紧密的材料(形散),但它们都指向同一主旨。这就是散文形散神聚的好处,可以让文章活泼灵动,变化多端。散文的写法较其他文体更活泼自由,不拘一格。常见的方式是抒情,即使是记叙,也是带有强烈感情的。散文常把记叙、抒情、议论等融为一体,夹叙夹议。散文的结构追求自然而然的境界。在材料选取上,一般运用联想手法。

总体来看,抒情的散文有时气势磅礴,有时低吟轻唱;记叙的散文如诗如画,曲径通幽;议论的散文情真意切,精彩纷呈„„但是不管作者怎样安排文字,怎样组织材料,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表达他对人生或自然的特殊感悟。入笔细微,以小见大。一般的散文写作,我们可以从细小的方面入笔,做到以少胜多,以小见大。实际上,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一涕一笑;事物中的一枚叶片、一粒沙土„„都可以体现出大的主题。对于一个有心人来说,这些小的事物同样可以写出好的文章。夹叙夹议,感情真实。不论何种感情,都要真实的表现出作者的状况。散文因为有对生活和事物的感悟,就得有夹叙夹议的的表达方式。

散文具有记叙、议论、抒情三种功功能,与此相应,散文可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三种。

⒈记叙散文

以记叙人物、事件、景物为主的散文,称为记叙散文。记叙散文叙事较完整,写人人物形象鲜明,描写景物倾注作者的情感。这类散文与短篇小说相似,但又有明显的区别。就叙事而言,散文所述的事件不要求情节完整,更不追求曲折变

化,而小说对叙事的要求要较散文高得多;另外,散文在叙事的时候需要饱蘸情感,小说的情感则主要由人物体现出来,不须作者明确抒发。就写人而言,小说要求努力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典型人物是作者虚构出来的。而散文中的人物则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某些剪裁加工,注重对人物进行写意式的描绘。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如许地山的《落花生》,也可以是几个片断的剪辑,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叙事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感情,这是与小说叙事最显著的区别。偏重于记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鲁迅《藤野先生》。人物形象是否真实是它与小说的区别。另外,这类散文中还有一种偏重于描写景物的一类,这种散文描写一地的景物,除一些风土志以外,主要是游记性散文。它的内容十分广泛,山川景色、风俗民情、名胜古迹都属记游范围。游记散文最主要的特点是:作品所描写的景物必须完全真实,不允许夸饰和虚构;但又不是照相似的实录,而是作者融情于物,达到情景交融。

⒉抒情性散文

主要用以抒发作者主观情感的散文叫抒情散文。富有情感是所有散文的共同特征,但与其他散文相比,抒情散文情感更强想象更丰富,语言更具有诗意。抒情散文主要用象征、比兴、拟人等方法,通过对外在形象的描绘来传达作者的情思,因此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是这类散文最常用的手法。而直抒胸臆的方法,在文章中可以出现,但通篇用此一法者并不多见。

托物言志式散文,即象征性散文,作者将情感融于某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借助象形联想或意蕴联想把主观情感表现出来。如杨朔的多数散文,矛盾的《白杨礼赞》等。

借景抒情的散文,将感情寓于景物之中,赋景物以生命,明写景,暗写情,做到情景交融,情景相生。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刘白羽的《日出》等。 ⒊议论性散文

以发表议论为主的散文称为议论散文. 它与抒情散文一样注重情感的抒发,不同的是议论散文重于理智,抒情散文重于感情。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用事实和逻辑来说理,而主要用文学形象来说话,是一种文艺性的议论文。 它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严密的逻辑;既要以情动人,又要以理服人;融形、情、理于一炉,合政论与文艺于一体。鲁迅先生的杂文、陶铸的《松树的风格》等都是典型的议论散文

议论性散文的写作

第二节 分论点的提炼与表述

分论点,从属于中心论点,它具体深入地从多方面或多层次阐释和证明中心论点。分论点的提炼方法主要有:

1.分解法

论证中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似文章结构中的总分关系。如“理想”话题,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奋斗是理想的阶梯”,分论点对“奋斗”一语进行具体分解:

①刻苦勤奋,是理想的阶梯;

②珍惜时间,是理想的阶梯;

③迎难而上,是理想的阶梯。

一些抽象的文题,如《知识就是力量》、《时间就是一切》等常用此类结构布局谋篇来进行论证。

2.阐述法

几个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属性和思想意义的揭示与阐发,是作者对某一论题思索认识的结果。比如华东六省中学生作文大赛中的一篇夺魁作文——《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作者在辩证地引出学习、工作应有这种精神后,便用了一组分论点来阐述它的含义:

①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

②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③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

④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此类形式最能显示出作者思维的深刻程度。阐释类的议论散文,如《谈理想》、《说自信》等,很适宜采用此类结构。

3.分类法

在论述过程中,采用多角度分析方法,阐明几个并列的理由时,就应该分门别类地提炼出几个论点来。如以《贫困也是一笔财富》为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

①贫困可催有志者奋发图强,改变命运,穷则思变;

②贫困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和毅力,而人的意志和毅力是成功的重要条件; ③贫困能增长人的能力,人的许多能力是在困境中锻炼出来的。

4.利弊法

议论文常要论述某种主张做法,而要证明应不应这样做,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谈作用说危害了。比如宋代罗大经的《鹤林玉露》中有一篇精短议论文《勤有三益》,作者为了说明“为人当勤”这一观点,就采用了如下的平行结构: ①勤劳,可以有所获,免饥寒也;(创财)

②勤劳,可以有所劳,延寿考也;(健体)

③勤劳,可以有所事,远淫邪也。(修身)

又如一高考优秀作文《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作者在论证时,也用了此种结构:

正确态度:宽于待人,严于律己。

①宽于待人,才会有知人之智;

②严于律己,则会有自知之明。

5.因果法

在议论说理的过程中,用事情的原因来证明其结果,或以结果作为论据来证明其原因的构思称为“因果分析式”。因,就是证明论点的理由(分论点);果,就是要证明的中心论点。即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提问思路来提炼分论点。

以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例,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确定:

①只有全面地、辩证地思考分析,才能摒弃不正确的答案,找到正确的答案; ②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精益求精,才能找到某一时期、某一情境的最佳答案;

③追求最佳的答案,是为了更好地创新和创造,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如以“风度”为话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

①风度是一种美德,一种富有教养的臻于完善的气质和风采(是什么); ②有了风度,能受到别人的敬重,人与人之间增进爱心,有利于和睦相处(为什么);

③要有风度,须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摒弃粗俗言行,自觉培养良好的风度(怎么样)。

针对某一现象或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结果,抓住本质,揭示事物间的真实可靠的因果关系,构思时运用因果分析式,往往能使论证不停留在浮浅的表面,而深入到本质的内核。

分论点的表述最好警句化。

议论性散文的写作

议论散文的开头

作文开头方法很多,但一篇优秀的应试作文,最好是开篇点题,开宗明义,开门见山,先声夺人。因此,议论散文的开头,语言要富有文采,明示中心论点。中心论点须放在开头文段的末句。话题材料可引也可不引用,字数在100字左右。

一、精彩开头的技巧

1.由新颖形象的比喻入题,直接扣题

“理智和情感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人类在认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长都和他们的理智及情感有关。”(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天平和七弦琴》) 解说:将理智和情感比作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首句入题,就形象地点出了情感与理智的内在关系——情感与理智对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这样的开头,入题迅速,闪烁着思辨的色彩,令人耳目一新。

2.由生动贴切的拟人入题,激发想像

“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为花给予她生命的甘露;在花的眼中,蜂是挚友,因为蜂给予她生命的延续。然而在蝶眼中,蜂不过是埋头苦干的笨蛋,在蜂眼中,蝶不过是游戏花间的浪子。”(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学会历史的旁观》) 解说:文章开头赋予蝶、蜂、花以人的性情,连物都会带着情感的眼光来评价、认知事物,更何况是情感丰富的人?通过生动贴切的拟人手法,将话题的内在含义巧妙点出,不仅唤起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相关联想,更体现了作者的睿智。

3.由精彩深刻的设问入题,启人深思

“人有七情,自有喜好与厌恶之情,然而,当这种好恶之情掺入对真理的认识时,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勿以好恶论断之》)

解说:一起笔就紧扣情感与认知,以一种假设将读者的思维引向对本质问题的思索,文章的立意显得十分深刻。这样的入题方式,将设问的修辞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简洁,却分量十足。

4.由优美的排比句式入题,先声夺人

“你会因喜爱北国的皑皑白雪,而对南国的椰树海风不屑一顾吗?你会因沉迷于江南的小桥流水、青瓦白墙,而否定西北' 大漠孤烟’的美吗?你会介意林黛玉' 使性子’,而不看经典名著《红楼梦》吗?你会钟情流行音乐,而厌烦' 沉闷乏味’的古典音乐吗?——古希腊哲人曾说,人是感情的动物。因此,面对大千世界,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喜好憎恶往往会影响到对人对事的看法。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架天平,有个自己的标准,用来衡量周遭的一切。”(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心中的天平》)

解说:优雅的语言、和谐的音节、丰富的形象还不足以触动你的情感吗?还不足以让你在美的品味中恍然大悟“原来对美的感知,对人对事的看法,都是要受到心中那架天平的影响”吗?

5.由抒情议论入题,入情入理

“常常是一位亲人的生命如流星般陨落,我们才悲哀于死神的无情;常常是一位朋友在与疾病殊死斗争,我们才诅咒病魔的猖獗横行;常常是我们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犯,我们才正视社会上的毒瘤……感情的叶片时常遮挡住我们理智的目光。”(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放下感情的叶片》)

解说:这样的语言是不是很容易唤起你的共鸣?这样的开头,既饱含着深厚的情感,又折射出理性的色彩。如此入情入理的文字,引导我们触摸到了这样的本质——“感情的叶片时常遮挡住我们理智的目光”。

6.由名言警句入题,彰显底蕴

“人是有感情的,正如古语所说的'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故而,在认知事物时便不自觉地附着了浓浓的个人情感。于是有了' 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缠绵,' 感时花溅泪’的悲戚。”(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怎一个“情”字了得》)

解说:文章开头即紧扣住一个“情”字,在三句话中嵌入了三句有关情感的名句,显示出了考生较为扎实的写作功底和文学底蕴。

7.由对比手法入题,表明立场

“有时候,感情是一剂善变的药,融在爱人的酒杯中,苦涩里也能品出甘润;有时候,感情是一把双刃剑,握在敌人的手里,纵轻轻挥下也觉得伤痕累累。”(2001年高考优秀作文《真情诚可贵理智价更高》)

解说:感情既是能化苦涩为甘润的“善变的药”,又是可以带来累累伤痕的“双刃剑”。精致的比喻将情感的两重性揭示出来,构成巧妙的对比,非常形象地点出了文章的中心:真情诚可贵,理智价更高。

8.由假设情景入题,埋下伏笔

“如果你正赶时间,可是走到路口却被人告诉前面过不去。如果这个人是你认识的人,你会怎么办?如果这个人是陌生人,你又会怎么办?”(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解说:是啊,假如遇到这种情景,我们该怎么办?是从感情亲疏的角度出发,对所认识的人相信多一点,对所不认识的人相信少一点,还是反过来?假如其他类似的情景,又该怎么办?很自然地,我们便顺着作者的思路追寻下去,去看看作者预设的答案到底是什么。

9.由品评时事入题,追踪本质

“APEC让全世界刮起了' 唐装热’。看着那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人们着一身相同的唐装时,我不禁呐喊,我爱唐装!曾经,这样的传统服装让国人排斥,单调乏味,不及洋装轻便舒适,人们抱怨过,人们责难过,穿着这样的衣服甚至让他们羞愧,我不禁要问:一件衣服,有那么多过错吗?我看是感情在作祟吧!”(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我爱唐装》)

解说:直接以APEC 会议引起的“唐装热”入题,联系对唐装前后情感态度的不同,引出了对本质的追问——衣服自然不会有对错,错的是人们的情感和认知。假如能在入题时用时事材料来紧扣话题,通过品评时事来追踪本质,你的作文的开头就也能带着几分新鲜,闪烁着几缕智性的光芒。

实际上,一篇作文要脱颖而出,仅仅讲究写好开头的技巧是不够的。从以上的例子就可以看出,这些精巧的开头并非只是简单套用某种入题的技巧才显示出新意来,而是结合了几种或多种技巧,并且,从优秀考场作文的开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是这些考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和良好的语文素养,这才是他们获高分的根本原因。所以,希望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既要有意识地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也要厚实自己的知识积淀。

二、精彩开头的语言样式

1.模板一:

这里的湖光山色,密柳长堤,这里的茂林修竹、桑田苇泊,这里的乍雨乍晴的天气,使我看到了黄鹂的全部美丽,这是一种极致。(《黄鹂》)

样式:这里的□□□□,□□□□,这里的□□□□、□□□□,这里的□□□□的□□,使我看到了□□的□□□□,这是一种□□。

解说:这种句式适宜文章结尾。三个“这里的□□□□,□□□□”可针对文章主体部分进行总结。此句式主要针对抒情性文章。

2.模板二: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鲜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故都的秋》)

样式:□□之□,当然是也有它的□□的□□的,比如□□□的□□,□□□的□□,□□□的□□,□□□的□□等等,可是□□□□,□□□□。比起□□的□来,正像是□□之与□□,□□之与□□,□□之与□□,□□之与□□。

解说:本句式适宜对比事物的不同特点。先肯定衬托的一面,列举几个事例证明它的好的一面,再否定它。然后与要被衬托的进行比较,用上博喻。此种句式有一定难度,文学意味却特浓。

3.模板三:

记忆究竟是什么?

“记忆嘛,是灰烬。”有人曾这样说,“它燃烧过,可终归要熄灭的。”

“记忆是流水。”有人也曾这样说,“它奔涌而来,可也总要消逝到地平线之外去。” “记忆是落花。”有人还曾这样说,“它喷吐过芳香,焕发过光彩,却总不免无可奈何地随风飘落,同春天永别。”

其实呢,即便是灰烬,不也尽可以化入泥土,去催发新芽吗;即便是流水,到了天尽头,不还能解一解远行人的干渴吗;即便是落花,纷纷飘散之间,不恰好透露果实下在孕育的信息吗……(《记忆》)

样式:

□□究竟是□□?

“□□是AA 。”有人曾这样说,“它□□过,可终归要□□的。”

“□□是BB 。”有人也曾这样说,“它□□而来,可也总要□□到□□□□去。”

“□□是CC 。”有人还曾这样说,“它□□过□□,□□过□□,却总不免无可奈何地□□□□,□□□□□。”

其实呢,即便是CC ,不也尽可以□□□□,去□□□□吗;即便是BB ,到了□□□,不还能□□□□□□□□吗;即便是AA ,□□之间,不□□□□□□吗……

解说:这一语段共有两层意思。第一层首句是设问句,出语提纲挈领;第二三四句是有人的回答,用词贴切多变,而每一句后半句都表示一种消极的宿命的色彩。第二层三个分句分别对上面的观点进行反向思维论述,表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这种句式适宜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观点。

4.模板四:

幸福,时时刻刻围绕在你身旁。如果你从母亲手中接过饭碗,心存温馨,那就是幸福;如果你在灯下读着朋友的来信,品味友情,那就是幸福;如果你独坐一隅,静静听歌,凝神遐思,那就是幸福。

样式:□□,时时刻刻围绕在你□□。如果你从□□□□□,心存□□□□□,那就是□□;如果你在□□□□□,品味□□□,那就是□□;如果你□□□□□,□□□□□,□□□□□,那就是□□。

解说:对所论述的话题作形象的描述,诠释话题内涵。

5.模板五:

曾在翻译诗里爱过希腊废墟的蔓草荒烟,曾在风景明信片上爱过夏威夷的明媚的海滩,曾在线装书里迷上“黄河之水天上来”,曾在江南的歌谣里想自己架一叶迷途于十里荷香的小舟……而半生碌碌,灯下惊坐,忽然发现魂牵梦萦的仍是中央山脉上那只我未曾一睹其面的鹰鸟。(张晓风《情怀》)

样式:曾在□□□□爱过□□□□的□□□□;曾在□□□□上爱过□□□□的□□□□;曾在□□□□迷上“□□□□□□□□”;曾在□□□□里迷上“□□□□□□□□”……而□□□□,忽然发现魂牵梦萦的仍是□□□□□□□□□□。

解说:本语段也有两层意思。第一层由四个并列分句构成,这些内容应该体现作者先肯定后否定的意识,第二层是由此得出的肯定的内容。

6.模板六:

沟通是一座架设在人民心灵上的桥梁,使彼此隔膜的人加深了解,增进友谊。 样式:□□是一□□□□□□的□□,使□□□□的人□□□□,□□□□。

解说:利用这个格式可以写“真热”“热爱”“宽容”“摩擦”等话题的作文。

7.模板七:

热爱是什么?热爱是风,热爱是雨。因为热爱,我们甘于淡泊宁静的日子;也因为热爱,我们敢金戈铁马去,马革裹尸还。

样式:□□是什么?□□是□□,□□是□□。因为□□,我们□□□□□□□□;也因为□□,我们□□□□□□□□。

解说:这个文段先是设问,然后是两个运用比喻的回答。接着是两个并列句子表明观点。此样式适合写“热爱”“宽容”“谦虚”“兴趣”“诚信”“选择”等话题。

8.模板八:

如果有人问:“春天是怎么样的?”有人会说是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白居易说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苏轼说是“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李白说是“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杜牧说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样式:如果有人问:“□□是怎么样的?”□□□说是“□□□□□□□,□□□□□□□”;□□□说是“□□□□□□□,□□□□□□□”;□□□说是“□□□□□□□,□□□□□□□”;□□□说是“□□□□□□□,□□□□□□□”

然而我说□□□□□□□。

解说:此句式最大特点是引用大量诗词,增添文采。此种样式适合任何一种以名词作话题的文章开头。

9.模板九:

选择,是深邃的天空刹时滑过的一颗流星。

选择,是青春的面庞上掠过的一丝神秘的微笑。

选择,是平静的碧波上荡起的一层美丽的涟漪。

选择是如此的诱人——似隔着轻纱的美女,似含茹着生命的花蕾,似幽静的山谷中飘出的一缕花香。(2002年高考《在选择中起航》)

样式:□□,是□□□□□□□□□□□□□□。

□□,是□□□□□□□□□□□□□□。

□□,是□□□□□□□□□□□□□□。

□□,是如此的□□□□□□□□□□□。

解说:一连串比喻的色彩斑斓,委实迷人之极,顷刻间就可能使评卷者沉浸在一种美的愉悦中,而不得不钦佩这位考生的才华。

10.模板十:

雄鹰也许会感激它的矫健的双翅,让它得以自由地翱翔,却忘了苍穹给予它的那一份宽广。梅花也许会感激它清幽的芬芳,让它得以欢乐地绽放,却忘了感激风霜给予它的那一份砺炼。而我们也许只会感激身边亲人的帮助,却忘了为我们打开另一扇心门的萍水相逢。(2003年高考《打开另一扇心门》)

样式:□□,也许会感激它□□□□□□,让它得以□□□□□□□□,却忘了□□□□给予它的那一份□□□□。□□,也许会感激它□□□□□□,让它得以□□□□□□□□,却忘了□□□□给予它的那一份□□□□。我们,也许会感激□□□□□□,却忘了□□□□□□□□。

解说:三个排比句,不仅给读者新颖清爽之感,而且巧妙地扣住话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句新且内蕴丰厚。


相关内容

  • 怎样才能读好古风诗意散文
  • 1 怎样才能读好古风诗意散文 怎样才能读好古风诗意散文,想要读好古风诗意散文,必须深刻了解什么是散文,散文题材广泛,通过对某些生活事件的描写,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篇幅一般不太长,形式自由,不拘一格,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杂文.随笔.游记都称散文,散文是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语言则不受韵律的拘束,可以 ...

  • 抒情散文教学
  • 抒情散文教学重在意境 抒情散文是属于最具有人文性的文学作品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处理这类教材呢?笔者以为重在它的意境,贵在它的意境美. 笔者曾听过一些抒情散文教学公开课,大多数教 师把精力投放于语言或景物分析,如这个词为什么用得恰到好处,那个比喻是怎样的形象神似,此段景物或画面是多么的美„„诸 ...

  • 袁行霈本古代文学史习题全集[1]
  •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上古神话 四.简答 1.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2.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五.论述 根据你所阅读的神话故事说说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不少于500字). 第二章<诗经> 四.简答 1.<诗经>是怎样编定成书的?<诗经>中 ...

  • 4散文诗两首
  • 4.散文诗两首(师用) 主备:汤晓亮 审核: 学生姓名: 第 课时 学习目标: 1. 学习本文用意象表达感情及以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2. 品味文章的精美语言,体会文中浓浓的母子情. 3.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资料链接: 1.母亲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母亲给了我 ...

  • 季羡林谈写作(典藏本)
  • 季羡林先生亲自授权.审定本 作者:季羡林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状态:选载 分类:散文   点击数:11字数:24569 出版时间:-- 关键词: 季羡林 写作 简介: 季羡林不仅是学术大师,在写作方面也堪称大师.他的一生笔耕不辍,无论是学术著作,还是散文.小品文.游记等,都蕴含了季羡林先生深厚的 ...

  • 怎样鉴赏古代散文
  • 怎样鉴赏古代散文 古代散文是古代作家依照他对自己时代的社会生活的认识而创作出来的,那么后世的读者应该可以把它分析开来,以便了解.认识.评论作家的这一作品写什么.为什么写和怎么写的,也就是分析它的主题.主题思想和艺术表现形式.由于古今语言的距离,我们今天阅读古代散文,首先要克服语言困难,弄懂每字每句的 ...

  •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
  • [课题] <荷塘月色> 第1课时 [备课时间]2014年4月 [课型] 讲读课 [目标] 1.理清全文的结构,了解直接抒情的语句的内涵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2.体会散文的语言美--对生活语言的巧妙加工. [重点] 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难点] 体味作者的匠心. [教法] 朗读 ...

  • 先秦文学习题集
  • 先秦文学 [日期: 2008-06-07 ] 阅读:162 次 第一编 先秦文学 一.解释题: 1.神话 2.<诗经> 3."六义" 4.笙诗 5.采诗说 6.四家诗 7.<毛诗序> 8.诗教 9."九流十家" 10.百家争鸣 11.纵 ...

  •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体意识
  •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体意识 语文作为工具学科,它教学承载着很多很多的东西:从大处说有传统文化的传承.仁义道德的承载.人文素质的以及审美情趣的培养.文学欣赏等等,从小处讲有读书识字.写信明义的作用.正是有了这么多"沉重"的任务,所以语文课程资源也较其他学科丰富的多.几乎每个阶段.每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