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级听力讲稿

大学英语四级听力攻略(2016.12)

本期讲座主要分成四个部分:

I 测试内容和命题形式

II 训练和提高听力的方法

III 三类题型共同的应试技巧

IV 技巧点拨(针对新闻、长篇对话、短文这三种题型的不同特征,逐一提供听力专题攻略)

I 测试内容和命题形式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下社会对大学生英语听力能力需求的变化,进一步提高听力测试的效度,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自2016年6月考试起将对四、六级考试的听力试题作局部调整。调整的相关内容说明如下。

一、四级听力试题的调整

取消短对话

取消短文听写

新增短篇新闻(3段)

其余测试内容不变。调整后四级听力部分的试题结构见下表:

三种题型中,短篇新闻是2016年的新题型,也是学生感到最棘手的部分。短篇新闻,原是英语专业四级与八级的题型,在改革去除之后,跑到了四级当中。四级中,会有3段新闻,7道选择题。两篇较短的新闻,字数在130-140词左右; 较长的一篇,字数在200词左右。

两篇长对话的理解题型一般随话轮的交替而追问事件的先后次序、事件的因

果关系、事件的逻辑对比和对照等关系,以及对话一方的行为和打算等。

短文理解一般由三篇题材熟悉,内容难度适当,话题比较流行,字数在250字左右的小品文或者小故事组成。每篇文章之后有2―3个问题,问题往往涉及到考生对短文中重要细节,中心思想,作者态度,特殊词汇的理解。考生在短文理解中的难点在于信息量大,很难记住听到的信息。再加上选项设计模棱两可,就更增加了排除的难度。

II 训练和提高听力的方法:

在介绍训练听力的方法之前,首先要厘清一些基本观点:

1) 听力是否是单一的英语技能,与读写关系不大?

要清楚:听力并非是树林中的孤木,你最多只能听懂你读的懂的东西: 解决:夯实基础知识+牢固掌握已经认识的部分

2)

3) 泛听还是精听? 真听还是假听?

切记要避免无效假听,平时训练做到从耳到嘴,从嘴到耳

建议练习和提高听力的方法:

1. 选择难易适中、适合自己的材料

2. 听力需和其他技能结对:语音、阅读(词汇+知识,尤其是对于新题型新闻而言,以及后面六级的讲座)

3. 精听为主,泛听为辅

精听步骤:

1) 完整听一遍,

2) 再听一遍:补漏

3) 对比原文

4) 查阅词典

5) 再听,再对照

6) 最后听,复述

(坚持每天花半小时精听,不要间断。建议至少听三轮:第一轮:将没有听清楚和明白的地方标注出来。第二轮:第一轮中标注的地方仔细听,直到听懂,修改第一轮的答案。然后对照标准答案,错误地方的认真分析,标注。第三轮:边听边写下内容,可以先尝试短对话,再写写长对话,写完后对照原文,查漏补缺。精听的内容可以选择模拟题或真题。)

泛听:为兴趣服务,为辅但不是为少,反而要广泛涉猎,

(泛听的内容就不用局限于考试题型了。吃饭时,睡觉前都可以听,不要求每句话都听懂,主要是让自己的耳朵适应英语语言环境。这批听的大概意思都差不多能听明白时就换下一批。)

总而言之,提升听力成绩的三大要素:精听+泛听+技巧

III 三类题型共同的应试技巧

1. 做积极主动的听者,事先浏览选项

每个人的做题习惯有所差异,但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在正式进入每部分听力考试前,花上短暂的时间迅速把选项从头到尾浏览一遍,是弊大于益的。目的是通过选项预测要听到的材料的主题和问题大致涉及的方面,做到心中大致有数,从而设定具体的听音目标。然后,结合通过预览获得的线索,根据听到的内容,加上自己平时对背景知识的积累以及常识来选择正确的答案。要学会眼手耳并用,边听、边看、边划出可能的答案,或在选项旁做一定的笔记。这一能力在三种题型中都有所体现,尤其是第三部分篇章的听力,待会我们就这一部分,再做更为详细的实例练习。

2. 注意提示问题答案的关键词

新闻听力中,一些表示逻辑关系或文章承接关系的词语对听力的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词往往是连接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一座桥梁。抓住这些词,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进行前后文的判断,理解听力大意,同时这些关键词 后面的内容往往就是考试的出题点。这类关键词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1)表示对比、转折关系的关键词

对于对比,我们除了应注意比较级和最高级之外,还要注意in/by contrast,on the contrary, compare to, different from...,unlike... ,(not) as...as 等这些间接表达对比的词或词组,有助于在不同事物中找到相同的联系或者在相同相似的事物中找到 不同点。对于转折,but, although, however, nevertheless,yet ,still, though, anyhow, anyway,after all, in spite of that, whereas, while, instead of, otherwise 等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信号词。这些词意味着新闻报道中最终想要强调的点,是听力考试中常见的出题点。这些转折词前后的内容是我们必须要注意的地方。

(2)表示因果关系的关键词

对于原因,我们要特别注意because (of),so, the reason,why ,since, due to, owing lo, on account of, as a result of 等类型的词或词组,我们在听到这些信号词的时候定要注意听后面的解释,通过现象或定义看到问题的本质和根才是考核的关键所在。

(3)表示数字和时间的关键词

数字往往传达了重要的信息,尤其在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许多数字,大到几十亿,上百亿,小到分数或小数。这些数字是考点之一,我们需要注意。但大多数人对英文数字的反应速度没有对中文数字的快,尤其对一些多位数的数字,要想立刻听准这些数字的确不容易,其主要难点在于位数过多。因此在听多位数的数字时,应对billion (十亿)、million (百万)、thousand (千)、hundred (百)等常用词尤为重视。同时,要注意一个数字的多种读法,如播音员把两个足球队比赛结果2:0 two to nothing 而不是读成 two to nought 或 two to zero.

当然,英语中年、月、日、星期、季节、小时、分钟等的表达是我们必须了解和掌握的。

除此以外,我们还应掌握 ago, next, before, after, from now,up to now, since, at, around, in, daily,: every other day, fortnight, bimonthly, annual, decade, the other day 等和时间相关的词汇表达。

以下几个地方需要格外注意:

① 基数词中的“十几”与“几十”发音接近,注意区分。“十三”到“十九”,即"thirteen ”到“nineteen ”的词尾发音为/ti:n/,而“二十”

到“九十”,即“ twenty” 至“ninety ”的词尾为,/u./,/ti:n/发声稍长,/ti/则极轻,一带而过。

②英语中的“百”、“千”、“百万”,即“hundred”、“ thousand”、“million”等在表示几百、儿千、几百万等时,变复数是不需要在词尾加“s”的。如果听到词尾加了“s”的,一般是表示“数量想当多”这个含义的同组,如“ hundreds of”、“thousands of”等。

③年代一般是四位数,需要两位、两位地去读。如“1986”,读成“nineteen eighty-six ”。遇到特殊年份,如“2000”年,可读成“two thousand”;“2009年”可读成“twenty o nine,,或者“two thousand nine”。

④如果在听音时遇到比较长的数字,可以采取阿拉伯数字与英语单词相结合的形式记下来,而且可以自创缩略形式。例如听到“eleven m illion fifty-four thousand nine hundred and thirty-six”,我们可以记下“11m 54th 9h 36”,等时间充裕时,再还原成“11054936”。

3. 训练有效的速记方法

一般而言,新闻的语速比较快,而且在考试中通常只能听一遍,但有的细节如果没有记录下来的话,答题过程中就很难记清细节,从而造成听懂了却答不对题的情况。如果在听力过程中做适当的笔记,就能克服这种被动的局面,增加得分概率。当然,在有限的时间里不可能完整地记录下所有听到的内容。所以,笔记的重点应该是关键信息,旨在提醒我们刚才听到的是什么,能够勾起短期记忆。那么,笔记究竟记什么呢?

首先,应记录对原文理解的结果,包括主题词、关键词、逻辑线索词: 其次,那些不需要理解的内容,如数字、专有名词、列举项目等重要信息也应加以记录。

例如,当听到 “In 1337,a terrible war began between England and France, and this war continued for almost a hundred years. ” 时,我们只需要摘录其中的关键信息即可,记作:1337, E war F →l00yrs 。

对于笔记该怎么记,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不要大量记录文字,尽量使用符号,且所用符号应尽量简单,要便于快速书写。如“economic development”记作“经↑,(↑表示“上升、快速上升、快速发展、快速上涨等”);

(2)创建自己方便记录和识别的缩略语、符号等。如 IMP 表示 important, ASAP 表示 as soon as possible;

(3)要按听、读材料的内容顺序记录关键词和关键信息。尽量采用竖向书写来记录,可以一个意群占一行。可在笔记的左边空出一个长条的空格,这部分用作记录逻辑线索,例如 because, though, but,if 等,以便清晰呈现逻辑线索;

(4)听的过程注意力要集中在听和理解,要消化听到的内容。三分笔记,七分脑记。记录的内容要尽可能简略。但写出的字符要自己看得明白,不能盲目追求速度和简略。不需太在意笔记的拼写和书法。

4. 注意选项中的同义替换

同义替换是听力考试中非常重要的出题方式。很多情况下我们听到的选项可能不会简单地从原文照搬,而是采用与原文内容意思一样的不同表达方法。因此,有些看似与原文风马牛不相及的选项,恰好是正确答案。而有些听上去似是而非的选项,结果却是迷惑项。同义替换的形式有多种,常见的有同义词替换、同义句式的替换等。

词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叫同义词。同义词替换是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一种同义替换。比如原文中的more than被替换成了 over, stress被替换成了 anxiety, 都是同义词的替换。在各种听力考试中,这些同义词或同义词组通常被用来替换原文中的某些词或词组而出现在选项中。这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单词学习时适当地利用归类记忆法,把能表示同类意思的单词放在一起记忆,这样对适应听力中的同义替换有较大帮助。我们稍后再听力新闻的实例练习中会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

同义句式是指意义相同或相近但结构不同的句型、句式。在听力考试中,原文所表达的意思也往往被从句法的角度加以转换出现在选项中。同义句式的替 包括主动被动语态的替换,因果关系的对调,肯定否定的替换,详述与概括的换等。

听力考试中,同义替换对我们的理解和做题有较大的影响。这需要我们对同

义替换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增加相关的练习。做练习题的时候要注意哪里出现了 义替换,是怎样进行替换的。这样不仅能扩充我们的词汇量,也有助于了解出题的思路和常见的陷阱。

IV 技巧点拨

听力基础能力的提升固然重要,但对于要迫切通过四级的考生来说,技巧的掌握可使大家通关事半功倍。接下来我们就进入到这次专题指导最主要的部分: 针对四级听力的三种题型,逐一解析其命题特征,考察重点和备考技巧。具体内容可见下面的提纲。

⏹ 题型一:短篇新闻

结构特点、词汇特点、命题规律

备战新闻听力:有效积累+应试技巧

⏹ 题型二: 长对话

结构:三段式

应试技巧

⏹ 题型三: 听力篇章

题目设置的规律:

应试技巧:四大步骤+九条原则

题型一:短篇新闻

英语新闻具有时效性、重要性、突出性、语速标准、用词规范、内容广泛、时事性强且信息量大的特点,只有在明晰了所听内容的特点,才能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采用学习策略来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1. 结构特点:两大类

新闻播报不同于其他形式的听力材料,它在结构上有自身的特点。VOA 和BBC 等广播电台的英语新闻播报在形式和结构上大多采用“倒金字塔法” (the inverted pyramid form)或“时间顺序法”(chronological style)。熟悉这两种结构,

对于听懂新闻广播会有很大的帮助。

所谓“倒金字塔法”,也称为倒叙法,即按新闻事实重要性的程度由要点到细节逐步扩展,安排全文。把最重要的事实置于全文的第一个句子中,这个句子被称为新闻导语(the news lead) 。它告知听众最关心的最重要的事实,如事件(what) 、时间(when) 、地点(where) 、人物(who), 以及原因和方式(why ,how) 。新闻导语包含了我们常说的五个W 和一个H 构成的“新闻六大要素”。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新闻报道的侧重点不同,有时新闻导语可能只包含六大要素中的某几个。无论如何,需强调指出导语是整条新闻的高度浓缩形式,听懂了导语,也就听懂了新闻的主要内容。导语之后是次要新闻事实,把最不重要的新闻事实放在整个报道的末尾。 例如下面两句话分别出于两篇新闻的开头:

1) A suicide bomber struck a crowded army recruitment center in Baghdad killing 61 people on Tuesday, officials said.

2) Two helicopter crashes in Afghanistan have killed 14 U.S. troops and civilians in one of the deadliest days for U.S. forces since 2001 invasion.

显而易见,以上两个例子都是典型的新闻导语,出现在新闻播报道最开始,以一种最简洁的方式向听者引出整个新闻的具体内容,有利于听者掌握新闻主旨。

第二种结构被称作“时间顺序法”,顾名思义就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报道。这一体裁多用于体育比赛、文艺演出、灾难、交通事故以及犯罪案件等。按此结构写出的消息 通常由开头导语部分(lead )、按时间顺序叙述的一系列新闻事实(events in sequence)和结尾(ending) 几个部分组成。这种报道方式的重要之处在于其主题一般放在最后,所以听者必须认真听其中的每一句话,才能更好地把握新闻事实,了解全部新闻内容。但相较于“倒金字塔法”,这一种结构出现的频率较低。

下面我们来听两则新闻,请注意它们的结构特征:

Questions 1 and 2 will b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news item.

1) A. more than a week B. more than a month

C. more than three months D. more than four months

2) A. Russia’s 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

B. Russia’s Federal Military Service

C. Russia’s Federal Migration Service

D. Russia’s Federal Council

Snowden’s lawyer says his application for asylum has been submitted to Russia’s Federal Migration Service, or FMS. And it’s now a wait-and-see situation. Vladimir V olokh is head of the FMS’s public council. I don’t think it’s good for Snowden to travel freely in Russia and he is wanted now, Volokh says, he adds that he thinks the safest area for Snowden is in the transit area at the airport or in areas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FMS. Jessica Golloher for VOA news, Moscow.

1. How long has Edward Snowden been hold up in Sheremetyevo airport? B答案出现在新闻导语中

2 .Where did Snowden submit his application for asylum? C答案是FMC ,第一次给出解释,整个新闻多次被提及。

1) A. at Pennsylvania Avenue B. at the White House

C. on the Capitol’s west front D. at his home

2) A. tonight B. tomorrow C. on the 21st D. on the 20th

It’s a big night tonight as Washington gets ready for an even bigger day, tomorrow as many as 800, 000 people expected. Tomorrow morning President Obama will make the journey from the White House to this end of Pennsylvania Avenue, up here to Capitol Hill. Then at noon, on the Capitol’s west front, he'll raise one hand on the pair of historic bibles, raise the other and ushering his second term. He’s gonna dress the crowd of course, and the nation and the world be paraded, serenaded, honored with receptions and welcomed into the history books; but for the first time in a long time, the first time since Ronald Reagan’s second inauguration , it’ll all be a formality that’s because happens on the 21st but law requires president and Vice president be swore in on the 20th .

1. Where will President Obama raise his hands and usher his second term? C 细节

题,要对地点十分敏感,记笔记是关键

2. When does the law require president and vice president be sworn in? D 细节题,直至最后才出现。

解析这两篇新闻的结构,发现有很大差别。第一则新闻的首句为传统模式的新闻导语,涵盖了这种新闻的主要内容。但是第二则新闻的首句却未给出重点信息,重点内容是越靠近末尾,越慢慢呈现,包含inauguration 和swore in 等关键词都是最后才出现。

大家也许会说,我也知道导语和结尾很重要,但就是听不懂,所以为什么会听不懂,首先是对词汇不熟悉,我们接下来就关注下:

2. 新闻英语词汇特点

(1)常用词汇表示特殊含义

新闻报道常使用某些常见词汇来表达事实和事件,这些词汇经过长期使用逐渐取得与新闻报道相联系的特殊意义,成为新闻体词语(journalistic words)。例如,horror 一词是新闻标题中常用的词,用以表示“不幸事故或暴力行动”,再如nadir 常指“两国关系的最低点”。

(2)大量使用缩略词

缩略词具有节省时间、新颖生动的特点,在英语新闻广播中广泛使用,主要是为了节省时间。在英语新闻广播中,一般在播出某个缩略的全称以后,再提到时就使用它的缩略词。以下给出一些重要组织机构的名称:

组织机构等专有名称:

UNESCO=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IMF=International Money Fun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ASEAN =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东南亚国家联盤;“东盟”) 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世界贸易组织)

PLO=Palestine Liberation Organization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世界卫生组织)

AU = African Union (非洲联盟)

(3)使用“小词”

小词(midget words)即简短词,一般为单音节词。小词在新闻英语中被广泛使用的原因一是报纸篇幅有限,用小词可以免于移行,二是小词的词义范畴很广,比较生动灵活。新闻英语称这类词为synonyms of all work(万能同义词),如表示“破坏”或“损坏” 的动词,一般会用一些较简短的词,如hit ,harm ,hurt 或ruin 等;又如表示“放弃”,一般会用drop ,give up,quit 或skip 等;表示“爆炸”之类的意义时,一般会用blast ,crash 或 smash 等。

下面列举一些常用的小词:

ace = champion 得胜者

aid = assistance 帮助;援助

axe=dismiss/reduce 解雇/减少

ban =prohibit/forbid 禁止

bid = attempt 努力

blast = explosion 爆炸

boost = increase 增力口;提高

clash = disagree strongly 发生分歧;争议

deal == agreement/transaction 协议/ 交易

fake = counterfeit 假货

feud = strong dispute 严重分歧

flop = failure 失败

foe = opponent 对手

foil = prevent from 阻止

freeze = stabilization 冻结;平抑

grill = investigate 调查

gut = destroy 摧毁

head = direct 率领

laud = praise 赞扬

link = connection 连接

map =work out 制尤

mark=celebrate 庆祝

name=appoint/nominate 命名/提名

nod= approval 许可;批准

oust=expel驱逐

pact=agreement/treaty 条约/协议

peril = endanger 危害

probe= investigation 调查

raid= attack 攻击

rift=separation 隔离; 分离

row=quarrel争论

soar =skyrocket 急剧上升

spur = encourage 激励

sway = influence 影响

ties = (diplomatic) relations (外交)关系

vie = compete 竞争

vow = determine 决心,发誓

weigh = consider 考虑

(4)地名、建筑物名称借用

在英语新闻中,我们时常会听到记者用各国首都名称代表国家或政府,用建筑物及街道名称代表有关政府。

如:WASHINGTON ,July 25 - The White House today threatened for the first time to…此处 White House(白宫)代表美国政府。

再如:The Chinese Embassy in Washington criticized the Pentagon report on Monday …此处Pentagon(五角大楼)代表美国国防部。

因此,这就要求考生一方面要知晓一定的文化地理知识,而且对特定的专有名词做的熟悉语义和读音。例如:

Big Board (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大行情板)纽约证券所;纽约股市

Broadway (百老汇大街)美国或纽约市商业性戏剧(业)

Capitol/Capitol Hill/Hill (美国国会所在地“国会山”)美国国会

Foggy Bottom (美国国务院等政府机构所在地“雾谷”)美国政府

Hollywood (好莱坞)美国电影业;美国电影界

Madison Avenue (美国广告业中心“麦迪逊大街”)美国广告业;美国商业 Uncle Sam (山姆大叔)美国政府;美国人

Wall Street (华尔街)美国金融界;美国金融市场

Buckingham Palace (英国王宫“白金汉宫”)英国皇室

Downing Street No. 10 (英国首相官邸和一些主要政府部门所在地“唐宁街10号”) 英国首相,英国政府

(5)创作和采用新词

新闻往往跑在时代的最前面,反映并记载了世界的发展和变迁。与重要事件相关的新词会率先在新闻中露面,然后才再流行于世。例如: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号(Apollo) 宇宙飞船登月成功,许名媒体竞相报道,由此也产生了大量有关的新词,现都已广泛使用在日常英语中,如moonwalk (月面行走),moonman (登月飞行员;月球飞行研究),moonfall (登月),moonscape (月面景色),moonport (月球火箭发射场),moonset (月落),moonship (月球飞船),moonshoot ( 向月球发射;月射),space sickness (宇航病),space suit (宇航服),space travel (太空旅行). spacewalk (太空行走),spaceflight (宇宙飞行),Space Age (航天时代),space cadet (宇宙飞行迷),space colony (宇宙空间移民区),space industry (航天工业),spacelift (宇宙运输),space race (太空竞争),space science (航天科学),等等。

而今年最热门的单词有:Brexit (脱欧), Trumpism (特兰普主义),sharenting (晒娃成癖)等等

在知道新闻结构和所使用的词汇的基础上,我们彻底剖析试题的最后一步是总结一下大致的出题规律。

3. 命题规律:

(1)新闻导语常考

正如前面结构部分提到过的,导语的重要地位和丰富的内容。这里不再赘述,但需提醒注意,这也是大家训练中的重中之重。因此,新闻导语常设关于主题大意的考题。

(2)新闻末句常考

前面结构部分也提到过体育比赛、文艺演出、灾难、交通事故以及犯罪案件等新闻报道经常采用时间顺序结构就行报道。这种新闻报导的事件最终结果放在末尾。因此,新闻的尾句常设考点。

(3)数字信息常考

数字的听记是听力中的一个难点。听力中遇到的数字可以表示年、月、日、时间,也可以表示物体的体积、面积、数量等。

以上我们从命题规律、词汇特点、结构特点三方面解析了我们需要面对的新闻报道这一听力难题型,中国古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既然已经知彼,我们最为关键的备考环节是在了解对方的情况下,提升自身能力,下面我们就如何合理准备、机智作答方面给出一些建议。

4. 新闻报道的听力技巧:

需强调有效积累+应试技巧是相辅相成的,前者更是攻克题型的重要基础,因此一定要将备战听力常态化。

(1)增加新闻背景知识储备

平时应养成多看报纸、常听广播的习惯,这样就可以了解国际、国内的一些热门话题。在考试中,对一些重大时事新闻的了解往往能使我们受益匪浅,在听力过程中调动平时积累的背景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所听内容。四、六级总体改革趋势是越来越贴近生活化,希望引导大家去多多进行实际运用。按照这个趋势,我们应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最热门、但不具政治争议的国际时事;②经济类相关新闻;③当代潮流趋势相关的新闻,如环保类、互联网相关报道;④与大学生和英语学习相关的教育类、学习类、英美文化类报道等。

(2)过好发音这一关

单词记忆的时候,不仅要记住拼写和意义,还要注意单词的发音,将单词的发音和意义联系起来。如果只记得住单词的拼写,记不住发音,当我们听到这个词时候,就不得不在脑子里拼写一遍,然后才恍然大悟该单词的意思。在考试中,如果这样来理解新闻的话,估计等反应出某个单词的意思时,恐怕已经错过了许多重要的信息。当然,如果过了语音关,听力中近音词的辨析也自然不在话下。所在日常训练中,我们要特别注意自身发音的准确性和对语音知识的掌握,对英语中的连读、不完全爆破、重音、吞音等语音现象有清楚的了解,在听力训练过程中不断地纠正自己的发音,做到听说的相互促进。

(3)熟悉英语新闻常用词汇

多多积累新闻中常用的单词、短语及各类专有名词,做到脱口而出。由于许多专有名词在新闻中频繁出现,不熟悉这些词会加剧理解的难度。掌握这些常用词,能帮助我们迅速理解新闻的内容。掌握一定数量的缩略语(acronym),对于新闻报道的理解也十分必要。由于新闻报道时间的限制,不少机构的名称常采用其缩略形式,即由该名称中数个词的首字母的大写形式组成,如PLO 是 the Palestine Liberation Organization的缩写形式。需要注意的是,听者不仅要了解这些缩略语的确切含义,而且还应知道它们的正确读音。

(4)听力中抓住主题句

新闻报道的结构通常是倒金字塔结构,即按照新闻事实的重要性由要点到细节逐步展开。最重要的事实往往置于新闻开头,告诉人们最关心的重要事实,如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原因等。但由于信息繁多,新闻导语的结构往往复杂、松散、冗长,满缀着从句、名词性修饰语、人名、地名以及表示时间、数量等的表达。而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因为是开篇的第一句话,听者往往会因为一时没有进入状态而忽略了它。抓住新闻开头的导语,能够帮助我们迅速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尽早进入状态。

(5)注意表示人名、地名的关键词

新闻中的人名地名也是一个重要考点。不仅直接考査新闻报道的某个人名和新闻事件发生的地点,很多时候还注重考査新闻报道人物对某事的态度、观点和看法,采取的行动措施等。所以我们在听到新闻报道中的人名时,尤其是对该新

闻人物的直接或间接引语要特别留意。对于新闻报道中涉及的地名,我们还需要注意 该地点的介绍以及该地点所发生的事情,因为除了直接考査地点外,还有可能考查对该地点的描述说明和该地发生的事情。

(6)不要纠结于某一个词句或问题

我们大多数人估计都有这样的经验,在听英语新闻或英语节目时,遇到一个不会的字或没听清楚的段落,就开始想它的意思,往往造成接下来的内容全都没听清 楚。所谓“一心不能二用”,绝不可以在听的同时,还在想前一句的意思。要养成 一个习惯,那就是遇到不太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思考,专心听下去。某个段落没听 懂,可能的原因有几个,也许有个没学过的单词,或有较特殊的句型;也许主播播报的速度一时加快,甚至自己分心没听好。无论原因是什么,不管它,继续听下去,还是有可能将主要内容听懂的。因为大多数时候,漏掉一点,不会是关键到让你无法连接下面的意思,但是如果思维老是卡在前一句,很有可能会全军覆没。

解析新闻报道范例一则,帮助学生理解上面的规律和技巧,关注并分析以下问题

What is the news report mainly about?

A) Financial crimes in Kenya.

B) Online attacks in Kenya.

C)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in Kenya.

D) Government agencies in Kenya.

What CANNOT be learnt from the computer course?

A) Keeping information safe on computers .

B) Fighting against financial crimes.

C) Knowledge of computer hacking .

D) Abilities of fighting against online attacks

of the attacks involved financial crimes or targeted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like computer systems. The targets were Kenyan government agencies, other groups and private citizens.

Many computer users wonder what they should be doing to guard against possible online attacks. Felix Ngugi is a 22-year-ol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tudent. He is taking a two-year-long class. 1. 题目选项对问题的预判:根据第二题的选项,可以合理预测是关于网络安全

的话题

2. 新闻的结构,导语部分的重要作用:第一题的设置,既考察学生对于导语的

听音能力,也同时坚持他们对cyber 是否能做到同义词的替换,但即使能完成替换,新闻后面还是多次提到online attacks

3. 同义词的替换

4. 数字的听力问题

5. 地名的听力问题

6. 新闻结束语部分

题型二: 长对话

长对话对学生短时记忆和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对话中双方会有小话题的频繁更替使部分考生不太适应。虽然长对话在词汇难度和语速方面,较之第一部分的新闻,难度略微降低,大家也相对更为熟悉和习惯这一题型。但切切不可放松心态,有些备考方式也是共通的,建议学生在平时训练时要注重提前审题(读选项)和做笔记,否则考试中很难适应。

1. 结构:三段式

长对话在结构上非常固定,总可以划分为三段“开头(head)”、“中间(middle) ”和“结尾”(tail)。

(1)开头(head)

刻画出conversation 发生的环境,如:人物,时间,地点,整个段落的topic 等;

通常的表现形式为:讲话人的自我介绍和对即将讨论问题的概要,一到两句提纲挈领表白topic 的话;其实“主题、结论—论证、说明—再次总结结论”是非常常见的美国人说话的逻辑。

有关题目设置方面,也有规律可循:

① “开头(head)’’处一两句话中所用词汇,它们常为第一个或者第二个题目的答案(听到什么,选什么);

②如果这一两句话一闪即逝,那么在后面反复提到的几个字会出现在有关“开头(head)” 处1-2个题的正确选项中。

(2)中间(middle)

这个部分是段子的论述、比较实质性的内容,情节较多,难度较大,重要的是抓住逻辑即讲话人说话的主线,而不是死抓住几个“偏”的“专业词”不放。

(3)结尾(tail)

在conversation 巾,对话人在尾巴处总结讨论形成的意见或下—步的行动计划;而talk 的尾巴处则再次重复、总结全段的结论。与对待“开头”一样,―定要足够重视“结尾(tail)”。 处理这1-2个题目比较有效的方法是:重现“结尾”处一两句话中所用词的选项为答案(听到什么,选什么);对于多数学生而言,段落最后的几个字记忆相当清楚,还未“来得及”忘却,段落就结束了,所以只需注意:复现了你记得的那几个字的选项就是答案。

2. 应试技巧

以下作为考生在考场应试时解决长对话的原则与技巧:

(1)听什么,选什么

在未能把握段落内容的逻辑时,只需围绕文中反复提及的词汇回答所有4个问题,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2)“开头-中间-结尾”与“掐头去尾后中间”

新题与旧题在长对话上不同的一个表现是:新题一个长对话4个题目的先后顺序听力原文内容出现的顺序保持严格一致。这样,题目又自然有序地形成了“开头-中间-结尾”的局势,即使你不是不十分明确录音内容,根据你听出的个把词和短语实时地(real time)选出重现那些词和短语的选项即为答案。

事实上,并不一定严格按照“开头-中间-结尾”这样的顺序从第一个题目做到最后一题,很多学生的经验表明,有时候(特别是当你对中间内容一片“混沌”,无法“分形”,但却对 “头”与“尾”比较清楚时,“掐头去尾后中间”法收效不错,大家可以加以尝试,看看是否可以为你所用

(3)通过抓住信号词来把握具体场景和人物关系:邻居? 夫妻? 同学? 师生? 同事等,能够为后面做题判断人物身份起到良好的铺垫。

(4)动作行为:动词和动词结构往往是最重要的考察对象之一。

(5)意见建议(suggest、should 、would 、could 、advice 、tips)

(6)态度词:长对话往往涉及态度,观点的判断和speaker 结论

在介绍了长对话的结构特征和应试原则后,我们来试听一个例子,理解如何应用这些技能:

A :Hi, Joan! Have you subscribed to any microblogging site?

B :Not yet. 开头原则,以及对数字的敏感反映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icroblogging and blogging?

A :quicker and handier form of self-publishing.

B :I see. When I’m动作行为原则 Sometimes I have many ideas to write as blogs, but I might not feel in the right frame of mind to write one, especially when I’m too busy.

A :Since a microblog is usually very short and requires less effort, people are inclined to post fairly frequently.

B :Any other differences?

A :It’s real ly nice to check into my microblogging site to see what everyone is up to. I feel much more connected to them than I used to.

B :Sounds great.

A :How long has Joan been writing blogs? D

A) Over 6 years.

B) Nearly 4 years.

C) Over 5 years.

D) Nearly 5 years.

According to the man, what is a blog like? A

A) A book report or term paper.

B) A movie review.

C) A magazine article.

D) A short story.

What does Joan say about writing a blog? B

A) She finds it easy to write a blog .

B) She tries her best to write good blogs.

C) Sometimes she doesn’t know what to write.

D) She updates her blogs frequently.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mentioned as an advantage of a microblog? B

A) It enables friends to stay in close contact.

B) People can use it to find their dates.

C) Business associates can use it to coordinate meetings or share useful resources.

D) Celebrities can microblog about concert dates, book releases, or tour schedules.

这篇长对话的关键点有

1. 如何有效的预判话题:通过选项部分红色字体可以预判是关于创作文字方

面,而且很可能和博客概念有关。

2. 注意题目的设置符合开头-中间-结尾的结构

3. 对数字的敏感反映

4. 动作行为

题型三 听力篇章

1. 题目设置的规律:

短文听力一般由三个自然段构成,体裁涉及范围变化不大,而且重复率较高。基本上以议论文、说明文和记叙文三大体裁为听力素材的基本内容。

听力理解的短文每段一般有三到四个问题,问题往往涉及

议论文的论点、分论点、典型论据以及结论和作者态度方面等;

说明文则就所说明的对象、它的典型特征、主要步骤和关键细节等提问; 记叙文则以考察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要素为提问的核心内容。

2.应试技巧之四步走

短文听力理解和短文阅读理解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口头信息转瞬消失,所以考生必须

(1)充分利用问题后面的选项提示,大胆预测短文的内容。

(2)及时做好听力笔记,摘要记录关键信息。

(3)抓住问题的含义,进行正确推导。

(4)利用题目之间的选项关系进行适度地类推和印证,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短文听力对考生的语言感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短时记忆能力都是一个挑战。考生只有在多读、多听的基础上才能提高短文理解的准确率。

前面也提到,相比较新闻和长对话,听力篇章前的预测显得更为重要和有效,我们详细说一下预测的时间和关键点:

首先,段落题开始前有约一分钟的宣读时间; 此外,段落录音开始时仍可以边听边扫描信息,灵活判断选项特点。

其次,预测方法有

①根据所给文字判断文体是故事还是说明文。

②根据选项中的关键名词、动词、形容词(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估测主题内容。

③观察选项共同点,猜测问题方向。

以上三个预测方向,难度逐渐加大,但有效性也逐渐提升,所以一定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加练习,做得听前心中有数,才能在听段落时保持头脑清晰,更快更准地找到关键句。

3.应试技巧之九条原则

基本做到以上四个步骤,就能比较轻松听力篇章对话,如果想要寻找更多小规律,可以试着运用下面的九条原则,需注意的是这些原则不是金科玉律,只是相对合理,只能起到助力的作用,帮助大家做个清醒的聆听者:

(1)听什么就选什么:视听一致,边听边选,一一对应。

(2)顺序原则:注意题目和文章的考点有先后顺序对应的关系。

(3)解释原则:针对超纲的重要单词,如果是考点,无需过分焦虑,一般后面会给出具体的解释。

(4)转折和对比原则:

转折典型词汇:如but ,however ,nevertheless ,while ,in fact等等。 对比典型词汇:如compared to,unlike ,instead ,in contrast to等等。

5、因果原则:

听短文的时候,要特别注意那些含有因果关系的词或者概念。

因果原则细分原因类和结果类的表达:As a result; since,due to,because of;

6、开头原则:开头往往考到主题词以及主题句。

7、结尾原则:

在文章到最后的时刻和问题开始读的时刻中间会有一定时间的停顿。

这个停顿相当重要,使得我们明确文章结束以及最后说的什么。结尾往往考文章结或者主题。

8、人名原则:

无论是不是名人,都要关注人物的身份以及地位、贡献。

9、强调原则:

(1)含义强调

Specially ,especially ,indeed ,certainly ,only ,certainly

(2)解释原则:

Which is,thus ,that is,which means

(3)举例强调:

For example,for instance,such as,illustrate

(4)结论强调

As a result,in short,in a word, in conclusion,all in all,in brief

(5)重复强调

短文中重复率很高的词或者概念往往就是该短文的主题。

主题的考点会首尾呼应,也就是重复。重复率很高的词或者概念要特别注意。

解析听力短文范例一则,帮助学生理解上面的规律和技巧:

注意开头原则It is downloaded to a computer, PC, laptop, or any other kind of computer. It is very easy to purchase

and download e-book through the Internet. It is exactly like purchasing any other product. you have to do is to click on the link. You can start reading it within minutes, without leaving your chair.

E-book has numbered pages, table of contents, pictures and graphics, exactly like a printed book. E-book takes up less space, so you can carry a whole library of hundreds of books without worrying about their weight.

1. Books printed on paper are easily shared and resold by anyone. But e-book 注意比较原则 One can find every possible subject in the e-book, fiction and nonfiction, free and not free. People are already spending a lot of time in front of their computers, so why not read e-book, instead of doing something else?

What i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C

A) How to use e-book.

B) The sorts of e-books.

C) The advantages of e-book.

D) How to download an e-book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buying e-books and other products? C

A) E-book will be delivered to you by post.

B) You have to buy e-book in the bookstore.

C) E-book is obtained by downloading the pages.

D) E-book can be paid after reading.

Why can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read e-book easily? A

A) Because the size of letter in e-book can be changed.

B) Because e-book is not very heavy.

C) Because all subjects can be found in e-book.

D) Because e-book is not so difficult.

在这篇短文的听音过程中,我们要注意

2. 尽可能迅速而准确地预判话题和考察方向

阅读选项,快速就能判断出e-book 是话题。

3. 注意提示性的词语:红色词语为明显提示性词语。

4. 注意开头原则

5. 注意比较原则

最后,提醒大家注意要善于利用最后的冲刺阶段,静下心来练习,做到有的放矢,练习要保障质量,请认真模拟题目,每套真题训练都务必认真仔细,不是考试而胜似考试。

大学英语四级听力攻略(2016.12)

本期讲座主要分成四个部分:

I 测试内容和命题形式

II 训练和提高听力的方法

III 三类题型共同的应试技巧

IV 技巧点拨(针对新闻、长篇对话、短文这三种题型的不同特征,逐一提供听力专题攻略)

I 测试内容和命题形式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下社会对大学生英语听力能力需求的变化,进一步提高听力测试的效度,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自2016年6月考试起将对四、六级考试的听力试题作局部调整。调整的相关内容说明如下。

一、四级听力试题的调整

取消短对话

取消短文听写

新增短篇新闻(3段)

其余测试内容不变。调整后四级听力部分的试题结构见下表:

三种题型中,短篇新闻是2016年的新题型,也是学生感到最棘手的部分。短篇新闻,原是英语专业四级与八级的题型,在改革去除之后,跑到了四级当中。四级中,会有3段新闻,7道选择题。两篇较短的新闻,字数在130-140词左右; 较长的一篇,字数在200词左右。

两篇长对话的理解题型一般随话轮的交替而追问事件的先后次序、事件的因

果关系、事件的逻辑对比和对照等关系,以及对话一方的行为和打算等。

短文理解一般由三篇题材熟悉,内容难度适当,话题比较流行,字数在250字左右的小品文或者小故事组成。每篇文章之后有2―3个问题,问题往往涉及到考生对短文中重要细节,中心思想,作者态度,特殊词汇的理解。考生在短文理解中的难点在于信息量大,很难记住听到的信息。再加上选项设计模棱两可,就更增加了排除的难度。

II 训练和提高听力的方法:

在介绍训练听力的方法之前,首先要厘清一些基本观点:

1) 听力是否是单一的英语技能,与读写关系不大?

要清楚:听力并非是树林中的孤木,你最多只能听懂你读的懂的东西: 解决:夯实基础知识+牢固掌握已经认识的部分

2)

3) 泛听还是精听? 真听还是假听?

切记要避免无效假听,平时训练做到从耳到嘴,从嘴到耳

建议练习和提高听力的方法:

1. 选择难易适中、适合自己的材料

2. 听力需和其他技能结对:语音、阅读(词汇+知识,尤其是对于新题型新闻而言,以及后面六级的讲座)

3. 精听为主,泛听为辅

精听步骤:

1) 完整听一遍,

2) 再听一遍:补漏

3) 对比原文

4) 查阅词典

5) 再听,再对照

6) 最后听,复述

(坚持每天花半小时精听,不要间断。建议至少听三轮:第一轮:将没有听清楚和明白的地方标注出来。第二轮:第一轮中标注的地方仔细听,直到听懂,修改第一轮的答案。然后对照标准答案,错误地方的认真分析,标注。第三轮:边听边写下内容,可以先尝试短对话,再写写长对话,写完后对照原文,查漏补缺。精听的内容可以选择模拟题或真题。)

泛听:为兴趣服务,为辅但不是为少,反而要广泛涉猎,

(泛听的内容就不用局限于考试题型了。吃饭时,睡觉前都可以听,不要求每句话都听懂,主要是让自己的耳朵适应英语语言环境。这批听的大概意思都差不多能听明白时就换下一批。)

总而言之,提升听力成绩的三大要素:精听+泛听+技巧

III 三类题型共同的应试技巧

1. 做积极主动的听者,事先浏览选项

每个人的做题习惯有所差异,但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在正式进入每部分听力考试前,花上短暂的时间迅速把选项从头到尾浏览一遍,是弊大于益的。目的是通过选项预测要听到的材料的主题和问题大致涉及的方面,做到心中大致有数,从而设定具体的听音目标。然后,结合通过预览获得的线索,根据听到的内容,加上自己平时对背景知识的积累以及常识来选择正确的答案。要学会眼手耳并用,边听、边看、边划出可能的答案,或在选项旁做一定的笔记。这一能力在三种题型中都有所体现,尤其是第三部分篇章的听力,待会我们就这一部分,再做更为详细的实例练习。

2. 注意提示问题答案的关键词

新闻听力中,一些表示逻辑关系或文章承接关系的词语对听力的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词往往是连接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一座桥梁。抓住这些词,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进行前后文的判断,理解听力大意,同时这些关键词 后面的内容往往就是考试的出题点。这类关键词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1)表示对比、转折关系的关键词

对于对比,我们除了应注意比较级和最高级之外,还要注意in/by contrast,on the contrary, compare to, different from...,unlike... ,(not) as...as 等这些间接表达对比的词或词组,有助于在不同事物中找到相同的联系或者在相同相似的事物中找到 不同点。对于转折,but, although, however, nevertheless,yet ,still, though, anyhow, anyway,after all, in spite of that, whereas, while, instead of, otherwise 等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信号词。这些词意味着新闻报道中最终想要强调的点,是听力考试中常见的出题点。这些转折词前后的内容是我们必须要注意的地方。

(2)表示因果关系的关键词

对于原因,我们要特别注意because (of),so, the reason,why ,since, due to, owing lo, on account of, as a result of 等类型的词或词组,我们在听到这些信号词的时候定要注意听后面的解释,通过现象或定义看到问题的本质和根才是考核的关键所在。

(3)表示数字和时间的关键词

数字往往传达了重要的信息,尤其在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许多数字,大到几十亿,上百亿,小到分数或小数。这些数字是考点之一,我们需要注意。但大多数人对英文数字的反应速度没有对中文数字的快,尤其对一些多位数的数字,要想立刻听准这些数字的确不容易,其主要难点在于位数过多。因此在听多位数的数字时,应对billion (十亿)、million (百万)、thousand (千)、hundred (百)等常用词尤为重视。同时,要注意一个数字的多种读法,如播音员把两个足球队比赛结果2:0 two to nothing 而不是读成 two to nought 或 two to zero.

当然,英语中年、月、日、星期、季节、小时、分钟等的表达是我们必须了解和掌握的。

除此以外,我们还应掌握 ago, next, before, after, from now,up to now, since, at, around, in, daily,: every other day, fortnight, bimonthly, annual, decade, the other day 等和时间相关的词汇表达。

以下几个地方需要格外注意:

① 基数词中的“十几”与“几十”发音接近,注意区分。“十三”到“十九”,即"thirteen ”到“nineteen ”的词尾发音为/ti:n/,而“二十”

到“九十”,即“ twenty” 至“ninety ”的词尾为,/u./,/ti:n/发声稍长,/ti/则极轻,一带而过。

②英语中的“百”、“千”、“百万”,即“hundred”、“ thousand”、“million”等在表示几百、儿千、几百万等时,变复数是不需要在词尾加“s”的。如果听到词尾加了“s”的,一般是表示“数量想当多”这个含义的同组,如“ hundreds of”、“thousands of”等。

③年代一般是四位数,需要两位、两位地去读。如“1986”,读成“nineteen eighty-six ”。遇到特殊年份,如“2000”年,可读成“two thousand”;“2009年”可读成“twenty o nine,,或者“two thousand nine”。

④如果在听音时遇到比较长的数字,可以采取阿拉伯数字与英语单词相结合的形式记下来,而且可以自创缩略形式。例如听到“eleven m illion fifty-four thousand nine hundred and thirty-six”,我们可以记下“11m 54th 9h 36”,等时间充裕时,再还原成“11054936”。

3. 训练有效的速记方法

一般而言,新闻的语速比较快,而且在考试中通常只能听一遍,但有的细节如果没有记录下来的话,答题过程中就很难记清细节,从而造成听懂了却答不对题的情况。如果在听力过程中做适当的笔记,就能克服这种被动的局面,增加得分概率。当然,在有限的时间里不可能完整地记录下所有听到的内容。所以,笔记的重点应该是关键信息,旨在提醒我们刚才听到的是什么,能够勾起短期记忆。那么,笔记究竟记什么呢?

首先,应记录对原文理解的结果,包括主题词、关键词、逻辑线索词: 其次,那些不需要理解的内容,如数字、专有名词、列举项目等重要信息也应加以记录。

例如,当听到 “In 1337,a terrible war began between England and France, and this war continued for almost a hundred years. ” 时,我们只需要摘录其中的关键信息即可,记作:1337, E war F →l00yrs 。

对于笔记该怎么记,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不要大量记录文字,尽量使用符号,且所用符号应尽量简单,要便于快速书写。如“economic development”记作“经↑,(↑表示“上升、快速上升、快速发展、快速上涨等”);

(2)创建自己方便记录和识别的缩略语、符号等。如 IMP 表示 important, ASAP 表示 as soon as possible;

(3)要按听、读材料的内容顺序记录关键词和关键信息。尽量采用竖向书写来记录,可以一个意群占一行。可在笔记的左边空出一个长条的空格,这部分用作记录逻辑线索,例如 because, though, but,if 等,以便清晰呈现逻辑线索;

(4)听的过程注意力要集中在听和理解,要消化听到的内容。三分笔记,七分脑记。记录的内容要尽可能简略。但写出的字符要自己看得明白,不能盲目追求速度和简略。不需太在意笔记的拼写和书法。

4. 注意选项中的同义替换

同义替换是听力考试中非常重要的出题方式。很多情况下我们听到的选项可能不会简单地从原文照搬,而是采用与原文内容意思一样的不同表达方法。因此,有些看似与原文风马牛不相及的选项,恰好是正确答案。而有些听上去似是而非的选项,结果却是迷惑项。同义替换的形式有多种,常见的有同义词替换、同义句式的替换等。

词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叫同义词。同义词替换是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一种同义替换。比如原文中的more than被替换成了 over, stress被替换成了 anxiety, 都是同义词的替换。在各种听力考试中,这些同义词或同义词组通常被用来替换原文中的某些词或词组而出现在选项中。这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单词学习时适当地利用归类记忆法,把能表示同类意思的单词放在一起记忆,这样对适应听力中的同义替换有较大帮助。我们稍后再听力新闻的实例练习中会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

同义句式是指意义相同或相近但结构不同的句型、句式。在听力考试中,原文所表达的意思也往往被从句法的角度加以转换出现在选项中。同义句式的替 包括主动被动语态的替换,因果关系的对调,肯定否定的替换,详述与概括的换等。

听力考试中,同义替换对我们的理解和做题有较大的影响。这需要我们对同

义替换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增加相关的练习。做练习题的时候要注意哪里出现了 义替换,是怎样进行替换的。这样不仅能扩充我们的词汇量,也有助于了解出题的思路和常见的陷阱。

IV 技巧点拨

听力基础能力的提升固然重要,但对于要迫切通过四级的考生来说,技巧的掌握可使大家通关事半功倍。接下来我们就进入到这次专题指导最主要的部分: 针对四级听力的三种题型,逐一解析其命题特征,考察重点和备考技巧。具体内容可见下面的提纲。

⏹ 题型一:短篇新闻

结构特点、词汇特点、命题规律

备战新闻听力:有效积累+应试技巧

⏹ 题型二: 长对话

结构:三段式

应试技巧

⏹ 题型三: 听力篇章

题目设置的规律:

应试技巧:四大步骤+九条原则

题型一:短篇新闻

英语新闻具有时效性、重要性、突出性、语速标准、用词规范、内容广泛、时事性强且信息量大的特点,只有在明晰了所听内容的特点,才能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采用学习策略来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1. 结构特点:两大类

新闻播报不同于其他形式的听力材料,它在结构上有自身的特点。VOA 和BBC 等广播电台的英语新闻播报在形式和结构上大多采用“倒金字塔法” (the inverted pyramid form)或“时间顺序法”(chronological style)。熟悉这两种结构,

对于听懂新闻广播会有很大的帮助。

所谓“倒金字塔法”,也称为倒叙法,即按新闻事实重要性的程度由要点到细节逐步扩展,安排全文。把最重要的事实置于全文的第一个句子中,这个句子被称为新闻导语(the news lead) 。它告知听众最关心的最重要的事实,如事件(what) 、时间(when) 、地点(where) 、人物(who), 以及原因和方式(why ,how) 。新闻导语包含了我们常说的五个W 和一个H 构成的“新闻六大要素”。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新闻报道的侧重点不同,有时新闻导语可能只包含六大要素中的某几个。无论如何,需强调指出导语是整条新闻的高度浓缩形式,听懂了导语,也就听懂了新闻的主要内容。导语之后是次要新闻事实,把最不重要的新闻事实放在整个报道的末尾。 例如下面两句话分别出于两篇新闻的开头:

1) A suicide bomber struck a crowded army recruitment center in Baghdad killing 61 people on Tuesday, officials said.

2) Two helicopter crashes in Afghanistan have killed 14 U.S. troops and civilians in one of the deadliest days for U.S. forces since 2001 invasion.

显而易见,以上两个例子都是典型的新闻导语,出现在新闻播报道最开始,以一种最简洁的方式向听者引出整个新闻的具体内容,有利于听者掌握新闻主旨。

第二种结构被称作“时间顺序法”,顾名思义就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报道。这一体裁多用于体育比赛、文艺演出、灾难、交通事故以及犯罪案件等。按此结构写出的消息 通常由开头导语部分(lead )、按时间顺序叙述的一系列新闻事实(events in sequence)和结尾(ending) 几个部分组成。这种报道方式的重要之处在于其主题一般放在最后,所以听者必须认真听其中的每一句话,才能更好地把握新闻事实,了解全部新闻内容。但相较于“倒金字塔法”,这一种结构出现的频率较低。

下面我们来听两则新闻,请注意它们的结构特征:

Questions 1 and 2 will b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news item.

1) A. more than a week B. more than a month

C. more than three months D. more than four months

2) A. Russia’s 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

B. Russia’s Federal Military Service

C. Russia’s Federal Migration Service

D. Russia’s Federal Council

Snowden’s lawyer says his application for asylum has been submitted to Russia’s Federal Migration Service, or FMS. And it’s now a wait-and-see situation. Vladimir V olokh is head of the FMS’s public council. I don’t think it’s good for Snowden to travel freely in Russia and he is wanted now, Volokh says, he adds that he thinks the safest area for Snowden is in the transit area at the airport or in areas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FMS. Jessica Golloher for VOA news, Moscow.

1. How long has Edward Snowden been hold up in Sheremetyevo airport? B答案出现在新闻导语中

2 .Where did Snowden submit his application for asylum? C答案是FMC ,第一次给出解释,整个新闻多次被提及。

1) A. at Pennsylvania Avenue B. at the White House

C. on the Capitol’s west front D. at his home

2) A. tonight B. tomorrow C. on the 21st D. on the 20th

It’s a big night tonight as Washington gets ready for an even bigger day, tomorrow as many as 800, 000 people expected. Tomorrow morning President Obama will make the journey from the White House to this end of Pennsylvania Avenue, up here to Capitol Hill. Then at noon, on the Capitol’s west front, he'll raise one hand on the pair of historic bibles, raise the other and ushering his second term. He’s gonna dress the crowd of course, and the nation and the world be paraded, serenaded, honored with receptions and welcomed into the history books; but for the first time in a long time, the first time since Ronald Reagan’s second inauguration , it’ll all be a formality that’s because happens on the 21st but law requires president and Vice president be swore in on the 20th .

1. Where will President Obama raise his hands and usher his second term? C 细节

题,要对地点十分敏感,记笔记是关键

2. When does the law require president and vice president be sworn in? D 细节题,直至最后才出现。

解析这两篇新闻的结构,发现有很大差别。第一则新闻的首句为传统模式的新闻导语,涵盖了这种新闻的主要内容。但是第二则新闻的首句却未给出重点信息,重点内容是越靠近末尾,越慢慢呈现,包含inauguration 和swore in 等关键词都是最后才出现。

大家也许会说,我也知道导语和结尾很重要,但就是听不懂,所以为什么会听不懂,首先是对词汇不熟悉,我们接下来就关注下:

2. 新闻英语词汇特点

(1)常用词汇表示特殊含义

新闻报道常使用某些常见词汇来表达事实和事件,这些词汇经过长期使用逐渐取得与新闻报道相联系的特殊意义,成为新闻体词语(journalistic words)。例如,horror 一词是新闻标题中常用的词,用以表示“不幸事故或暴力行动”,再如nadir 常指“两国关系的最低点”。

(2)大量使用缩略词

缩略词具有节省时间、新颖生动的特点,在英语新闻广播中广泛使用,主要是为了节省时间。在英语新闻广播中,一般在播出某个缩略的全称以后,再提到时就使用它的缩略词。以下给出一些重要组织机构的名称:

组织机构等专有名称:

UNESCO=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IMF=International Money Fun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ASEAN =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东南亚国家联盤;“东盟”) 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世界贸易组织)

PLO=Palestine Liberation Organization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世界卫生组织)

AU = African Union (非洲联盟)

(3)使用“小词”

小词(midget words)即简短词,一般为单音节词。小词在新闻英语中被广泛使用的原因一是报纸篇幅有限,用小词可以免于移行,二是小词的词义范畴很广,比较生动灵活。新闻英语称这类词为synonyms of all work(万能同义词),如表示“破坏”或“损坏” 的动词,一般会用一些较简短的词,如hit ,harm ,hurt 或ruin 等;又如表示“放弃”,一般会用drop ,give up,quit 或skip 等;表示“爆炸”之类的意义时,一般会用blast ,crash 或 smash 等。

下面列举一些常用的小词:

ace = champion 得胜者

aid = assistance 帮助;援助

axe=dismiss/reduce 解雇/减少

ban =prohibit/forbid 禁止

bid = attempt 努力

blast = explosion 爆炸

boost = increase 增力口;提高

clash = disagree strongly 发生分歧;争议

deal == agreement/transaction 协议/ 交易

fake = counterfeit 假货

feud = strong dispute 严重分歧

flop = failure 失败

foe = opponent 对手

foil = prevent from 阻止

freeze = stabilization 冻结;平抑

grill = investigate 调查

gut = destroy 摧毁

head = direct 率领

laud = praise 赞扬

link = connection 连接

map =work out 制尤

mark=celebrate 庆祝

name=appoint/nominate 命名/提名

nod= approval 许可;批准

oust=expel驱逐

pact=agreement/treaty 条约/协议

peril = endanger 危害

probe= investigation 调查

raid= attack 攻击

rift=separation 隔离; 分离

row=quarrel争论

soar =skyrocket 急剧上升

spur = encourage 激励

sway = influence 影响

ties = (diplomatic) relations (外交)关系

vie = compete 竞争

vow = determine 决心,发誓

weigh = consider 考虑

(4)地名、建筑物名称借用

在英语新闻中,我们时常会听到记者用各国首都名称代表国家或政府,用建筑物及街道名称代表有关政府。

如:WASHINGTON ,July 25 - The White House today threatened for the first time to…此处 White House(白宫)代表美国政府。

再如:The Chinese Embassy in Washington criticized the Pentagon report on Monday …此处Pentagon(五角大楼)代表美国国防部。

因此,这就要求考生一方面要知晓一定的文化地理知识,而且对特定的专有名词做的熟悉语义和读音。例如:

Big Board (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大行情板)纽约证券所;纽约股市

Broadway (百老汇大街)美国或纽约市商业性戏剧(业)

Capitol/Capitol Hill/Hill (美国国会所在地“国会山”)美国国会

Foggy Bottom (美国国务院等政府机构所在地“雾谷”)美国政府

Hollywood (好莱坞)美国电影业;美国电影界

Madison Avenue (美国广告业中心“麦迪逊大街”)美国广告业;美国商业 Uncle Sam (山姆大叔)美国政府;美国人

Wall Street (华尔街)美国金融界;美国金融市场

Buckingham Palace (英国王宫“白金汉宫”)英国皇室

Downing Street No. 10 (英国首相官邸和一些主要政府部门所在地“唐宁街10号”) 英国首相,英国政府

(5)创作和采用新词

新闻往往跑在时代的最前面,反映并记载了世界的发展和变迁。与重要事件相关的新词会率先在新闻中露面,然后才再流行于世。例如: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号(Apollo) 宇宙飞船登月成功,许名媒体竞相报道,由此也产生了大量有关的新词,现都已广泛使用在日常英语中,如moonwalk (月面行走),moonman (登月飞行员;月球飞行研究),moonfall (登月),moonscape (月面景色),moonport (月球火箭发射场),moonset (月落),moonship (月球飞船),moonshoot ( 向月球发射;月射),space sickness (宇航病),space suit (宇航服),space travel (太空旅行). spacewalk (太空行走),spaceflight (宇宙飞行),Space Age (航天时代),space cadet (宇宙飞行迷),space colony (宇宙空间移民区),space industry (航天工业),spacelift (宇宙运输),space race (太空竞争),space science (航天科学),等等。

而今年最热门的单词有:Brexit (脱欧), Trumpism (特兰普主义),sharenting (晒娃成癖)等等

在知道新闻结构和所使用的词汇的基础上,我们彻底剖析试题的最后一步是总结一下大致的出题规律。

3. 命题规律:

(1)新闻导语常考

正如前面结构部分提到过的,导语的重要地位和丰富的内容。这里不再赘述,但需提醒注意,这也是大家训练中的重中之重。因此,新闻导语常设关于主题大意的考题。

(2)新闻末句常考

前面结构部分也提到过体育比赛、文艺演出、灾难、交通事故以及犯罪案件等新闻报道经常采用时间顺序结构就行报道。这种新闻报导的事件最终结果放在末尾。因此,新闻的尾句常设考点。

(3)数字信息常考

数字的听记是听力中的一个难点。听力中遇到的数字可以表示年、月、日、时间,也可以表示物体的体积、面积、数量等。

以上我们从命题规律、词汇特点、结构特点三方面解析了我们需要面对的新闻报道这一听力难题型,中国古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既然已经知彼,我们最为关键的备考环节是在了解对方的情况下,提升自身能力,下面我们就如何合理准备、机智作答方面给出一些建议。

4. 新闻报道的听力技巧:

需强调有效积累+应试技巧是相辅相成的,前者更是攻克题型的重要基础,因此一定要将备战听力常态化。

(1)增加新闻背景知识储备

平时应养成多看报纸、常听广播的习惯,这样就可以了解国际、国内的一些热门话题。在考试中,对一些重大时事新闻的了解往往能使我们受益匪浅,在听力过程中调动平时积累的背景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所听内容。四、六级总体改革趋势是越来越贴近生活化,希望引导大家去多多进行实际运用。按照这个趋势,我们应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最热门、但不具政治争议的国际时事;②经济类相关新闻;③当代潮流趋势相关的新闻,如环保类、互联网相关报道;④与大学生和英语学习相关的教育类、学习类、英美文化类报道等。

(2)过好发音这一关

单词记忆的时候,不仅要记住拼写和意义,还要注意单词的发音,将单词的发音和意义联系起来。如果只记得住单词的拼写,记不住发音,当我们听到这个词时候,就不得不在脑子里拼写一遍,然后才恍然大悟该单词的意思。在考试中,如果这样来理解新闻的话,估计等反应出某个单词的意思时,恐怕已经错过了许多重要的信息。当然,如果过了语音关,听力中近音词的辨析也自然不在话下。所在日常训练中,我们要特别注意自身发音的准确性和对语音知识的掌握,对英语中的连读、不完全爆破、重音、吞音等语音现象有清楚的了解,在听力训练过程中不断地纠正自己的发音,做到听说的相互促进。

(3)熟悉英语新闻常用词汇

多多积累新闻中常用的单词、短语及各类专有名词,做到脱口而出。由于许多专有名词在新闻中频繁出现,不熟悉这些词会加剧理解的难度。掌握这些常用词,能帮助我们迅速理解新闻的内容。掌握一定数量的缩略语(acronym),对于新闻报道的理解也十分必要。由于新闻报道时间的限制,不少机构的名称常采用其缩略形式,即由该名称中数个词的首字母的大写形式组成,如PLO 是 the Palestine Liberation Organization的缩写形式。需要注意的是,听者不仅要了解这些缩略语的确切含义,而且还应知道它们的正确读音。

(4)听力中抓住主题句

新闻报道的结构通常是倒金字塔结构,即按照新闻事实的重要性由要点到细节逐步展开。最重要的事实往往置于新闻开头,告诉人们最关心的重要事实,如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原因等。但由于信息繁多,新闻导语的结构往往复杂、松散、冗长,满缀着从句、名词性修饰语、人名、地名以及表示时间、数量等的表达。而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因为是开篇的第一句话,听者往往会因为一时没有进入状态而忽略了它。抓住新闻开头的导语,能够帮助我们迅速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尽早进入状态。

(5)注意表示人名、地名的关键词

新闻中的人名地名也是一个重要考点。不仅直接考査新闻报道的某个人名和新闻事件发生的地点,很多时候还注重考査新闻报道人物对某事的态度、观点和看法,采取的行动措施等。所以我们在听到新闻报道中的人名时,尤其是对该新

闻人物的直接或间接引语要特别留意。对于新闻报道中涉及的地名,我们还需要注意 该地点的介绍以及该地点所发生的事情,因为除了直接考査地点外,还有可能考查对该地点的描述说明和该地发生的事情。

(6)不要纠结于某一个词句或问题

我们大多数人估计都有这样的经验,在听英语新闻或英语节目时,遇到一个不会的字或没听清楚的段落,就开始想它的意思,往往造成接下来的内容全都没听清 楚。所谓“一心不能二用”,绝不可以在听的同时,还在想前一句的意思。要养成 一个习惯,那就是遇到不太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思考,专心听下去。某个段落没听 懂,可能的原因有几个,也许有个没学过的单词,或有较特殊的句型;也许主播播报的速度一时加快,甚至自己分心没听好。无论原因是什么,不管它,继续听下去,还是有可能将主要内容听懂的。因为大多数时候,漏掉一点,不会是关键到让你无法连接下面的意思,但是如果思维老是卡在前一句,很有可能会全军覆没。

解析新闻报道范例一则,帮助学生理解上面的规律和技巧,关注并分析以下问题

What is the news report mainly about?

A) Financial crimes in Kenya.

B) Online attacks in Kenya.

C)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in Kenya.

D) Government agencies in Kenya.

What CANNOT be learnt from the computer course?

A) Keeping information safe on computers .

B) Fighting against financial crimes.

C) Knowledge of computer hacking .

D) Abilities of fighting against online attacks

of the attacks involved financial crimes or targeted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like computer systems. The targets were Kenyan government agencies, other groups and private citizens.

Many computer users wonder what they should be doing to guard against possible online attacks. Felix Ngugi is a 22-year-ol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tudent. He is taking a two-year-long class. 1. 题目选项对问题的预判:根据第二题的选项,可以合理预测是关于网络安全

的话题

2. 新闻的结构,导语部分的重要作用:第一题的设置,既考察学生对于导语的

听音能力,也同时坚持他们对cyber 是否能做到同义词的替换,但即使能完成替换,新闻后面还是多次提到online attacks

3. 同义词的替换

4. 数字的听力问题

5. 地名的听力问题

6. 新闻结束语部分

题型二: 长对话

长对话对学生短时记忆和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对话中双方会有小话题的频繁更替使部分考生不太适应。虽然长对话在词汇难度和语速方面,较之第一部分的新闻,难度略微降低,大家也相对更为熟悉和习惯这一题型。但切切不可放松心态,有些备考方式也是共通的,建议学生在平时训练时要注重提前审题(读选项)和做笔记,否则考试中很难适应。

1. 结构:三段式

长对话在结构上非常固定,总可以划分为三段“开头(head)”、“中间(middle) ”和“结尾”(tail)。

(1)开头(head)

刻画出conversation 发生的环境,如:人物,时间,地点,整个段落的topic 等;

通常的表现形式为:讲话人的自我介绍和对即将讨论问题的概要,一到两句提纲挈领表白topic 的话;其实“主题、结论—论证、说明—再次总结结论”是非常常见的美国人说话的逻辑。

有关题目设置方面,也有规律可循:

① “开头(head)’’处一两句话中所用词汇,它们常为第一个或者第二个题目的答案(听到什么,选什么);

②如果这一两句话一闪即逝,那么在后面反复提到的几个字会出现在有关“开头(head)” 处1-2个题的正确选项中。

(2)中间(middle)

这个部分是段子的论述、比较实质性的内容,情节较多,难度较大,重要的是抓住逻辑即讲话人说话的主线,而不是死抓住几个“偏”的“专业词”不放。

(3)结尾(tail)

在conversation 巾,对话人在尾巴处总结讨论形成的意见或下—步的行动计划;而talk 的尾巴处则再次重复、总结全段的结论。与对待“开头”一样,―定要足够重视“结尾(tail)”。 处理这1-2个题目比较有效的方法是:重现“结尾”处一两句话中所用词的选项为答案(听到什么,选什么);对于多数学生而言,段落最后的几个字记忆相当清楚,还未“来得及”忘却,段落就结束了,所以只需注意:复现了你记得的那几个字的选项就是答案。

2. 应试技巧

以下作为考生在考场应试时解决长对话的原则与技巧:

(1)听什么,选什么

在未能把握段落内容的逻辑时,只需围绕文中反复提及的词汇回答所有4个问题,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2)“开头-中间-结尾”与“掐头去尾后中间”

新题与旧题在长对话上不同的一个表现是:新题一个长对话4个题目的先后顺序听力原文内容出现的顺序保持严格一致。这样,题目又自然有序地形成了“开头-中间-结尾”的局势,即使你不是不十分明确录音内容,根据你听出的个把词和短语实时地(real time)选出重现那些词和短语的选项即为答案。

事实上,并不一定严格按照“开头-中间-结尾”这样的顺序从第一个题目做到最后一题,很多学生的经验表明,有时候(特别是当你对中间内容一片“混沌”,无法“分形”,但却对 “头”与“尾”比较清楚时,“掐头去尾后中间”法收效不错,大家可以加以尝试,看看是否可以为你所用

(3)通过抓住信号词来把握具体场景和人物关系:邻居? 夫妻? 同学? 师生? 同事等,能够为后面做题判断人物身份起到良好的铺垫。

(4)动作行为:动词和动词结构往往是最重要的考察对象之一。

(5)意见建议(suggest、should 、would 、could 、advice 、tips)

(6)态度词:长对话往往涉及态度,观点的判断和speaker 结论

在介绍了长对话的结构特征和应试原则后,我们来试听一个例子,理解如何应用这些技能:

A :Hi, Joan! Have you subscribed to any microblogging site?

B :Not yet. 开头原则,以及对数字的敏感反映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icroblogging and blogging?

A :quicker and handier form of self-publishing.

B :I see. When I’m动作行为原则 Sometimes I have many ideas to write as blogs, but I might not feel in the right frame of mind to write one, especially when I’m too busy.

A :Since a microblog is usually very short and requires less effort, people are inclined to post fairly frequently.

B :Any other differences?

A :It’s real ly nice to check into my microblogging site to see what everyone is up to. I feel much more connected to them than I used to.

B :Sounds great.

A :How long has Joan been writing blogs? D

A) Over 6 years.

B) Nearly 4 years.

C) Over 5 years.

D) Nearly 5 years.

According to the man, what is a blog like? A

A) A book report or term paper.

B) A movie review.

C) A magazine article.

D) A short story.

What does Joan say about writing a blog? B

A) She finds it easy to write a blog .

B) She tries her best to write good blogs.

C) Sometimes she doesn’t know what to write.

D) She updates her blogs frequently.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mentioned as an advantage of a microblog? B

A) It enables friends to stay in close contact.

B) People can use it to find their dates.

C) Business associates can use it to coordinate meetings or share useful resources.

D) Celebrities can microblog about concert dates, book releases, or tour schedules.

这篇长对话的关键点有

1. 如何有效的预判话题:通过选项部分红色字体可以预判是关于创作文字方

面,而且很可能和博客概念有关。

2. 注意题目的设置符合开头-中间-结尾的结构

3. 对数字的敏感反映

4. 动作行为

题型三 听力篇章

1. 题目设置的规律:

短文听力一般由三个自然段构成,体裁涉及范围变化不大,而且重复率较高。基本上以议论文、说明文和记叙文三大体裁为听力素材的基本内容。

听力理解的短文每段一般有三到四个问题,问题往往涉及

议论文的论点、分论点、典型论据以及结论和作者态度方面等;

说明文则就所说明的对象、它的典型特征、主要步骤和关键细节等提问; 记叙文则以考察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要素为提问的核心内容。

2.应试技巧之四步走

短文听力理解和短文阅读理解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口头信息转瞬消失,所以考生必须

(1)充分利用问题后面的选项提示,大胆预测短文的内容。

(2)及时做好听力笔记,摘要记录关键信息。

(3)抓住问题的含义,进行正确推导。

(4)利用题目之间的选项关系进行适度地类推和印证,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短文听力对考生的语言感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短时记忆能力都是一个挑战。考生只有在多读、多听的基础上才能提高短文理解的准确率。

前面也提到,相比较新闻和长对话,听力篇章前的预测显得更为重要和有效,我们详细说一下预测的时间和关键点:

首先,段落题开始前有约一分钟的宣读时间; 此外,段落录音开始时仍可以边听边扫描信息,灵活判断选项特点。

其次,预测方法有

①根据所给文字判断文体是故事还是说明文。

②根据选项中的关键名词、动词、形容词(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估测主题内容。

③观察选项共同点,猜测问题方向。

以上三个预测方向,难度逐渐加大,但有效性也逐渐提升,所以一定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加练习,做得听前心中有数,才能在听段落时保持头脑清晰,更快更准地找到关键句。

3.应试技巧之九条原则

基本做到以上四个步骤,就能比较轻松听力篇章对话,如果想要寻找更多小规律,可以试着运用下面的九条原则,需注意的是这些原则不是金科玉律,只是相对合理,只能起到助力的作用,帮助大家做个清醒的聆听者:

(1)听什么就选什么:视听一致,边听边选,一一对应。

(2)顺序原则:注意题目和文章的考点有先后顺序对应的关系。

(3)解释原则:针对超纲的重要单词,如果是考点,无需过分焦虑,一般后面会给出具体的解释。

(4)转折和对比原则:

转折典型词汇:如but ,however ,nevertheless ,while ,in fact等等。 对比典型词汇:如compared to,unlike ,instead ,in contrast to等等。

5、因果原则:

听短文的时候,要特别注意那些含有因果关系的词或者概念。

因果原则细分原因类和结果类的表达:As a result; since,due to,because of;

6、开头原则:开头往往考到主题词以及主题句。

7、结尾原则:

在文章到最后的时刻和问题开始读的时刻中间会有一定时间的停顿。

这个停顿相当重要,使得我们明确文章结束以及最后说的什么。结尾往往考文章结或者主题。

8、人名原则:

无论是不是名人,都要关注人物的身份以及地位、贡献。

9、强调原则:

(1)含义强调

Specially ,especially ,indeed ,certainly ,only ,certainly

(2)解释原则:

Which is,thus ,that is,which means

(3)举例强调:

For example,for instance,such as,illustrate

(4)结论强调

As a result,in short,in a word, in conclusion,all in all,in brief

(5)重复强调

短文中重复率很高的词或者概念往往就是该短文的主题。

主题的考点会首尾呼应,也就是重复。重复率很高的词或者概念要特别注意。

解析听力短文范例一则,帮助学生理解上面的规律和技巧:

注意开头原则It is downloaded to a computer, PC, laptop, or any other kind of computer. It is very easy to purchase

and download e-book through the Internet. It is exactly like purchasing any other product. you have to do is to click on the link. You can start reading it within minutes, without leaving your chair.

E-book has numbered pages, table of contents, pictures and graphics, exactly like a printed book. E-book takes up less space, so you can carry a whole library of hundreds of books without worrying about their weight.

1. Books printed on paper are easily shared and resold by anyone. But e-book 注意比较原则 One can find every possible subject in the e-book, fiction and nonfiction, free and not free. People are already spending a lot of time in front of their computers, so why not read e-book, instead of doing something else?

What i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C

A) How to use e-book.

B) The sorts of e-books.

C) The advantages of e-book.

D) How to download an e-book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buying e-books and other products? C

A) E-book will be delivered to you by post.

B) You have to buy e-book in the bookstore.

C) E-book is obtained by downloading the pages.

D) E-book can be paid after reading.

Why can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read e-book easily? A

A) Because the size of letter in e-book can be changed.

B) Because e-book is not very heavy.

C) Because all subjects can be found in e-book.

D) Because e-book is not so difficult.

在这篇短文的听音过程中,我们要注意

2. 尽可能迅速而准确地预判话题和考察方向

阅读选项,快速就能判断出e-book 是话题。

3. 注意提示性的词语:红色词语为明显提示性词语。

4. 注意开头原则

5. 注意比较原则

最后,提醒大家注意要善于利用最后的冲刺阶段,静下心来练习,做到有的放矢,练习要保障质量,请认真模拟题目,每套真题训练都务必认真仔细,不是考试而胜似考试。


相关内容

  • 潘基文世界难民日致辞
  • 背景: 上一篇 | 下一篇 英语演讲稿:联合国秘书长世界难民日致辞发布: 2010-6-30 14:13 作者: 沪江博客 来源: 沪江博客 查看: 212次[字体:变小 变大] TAG: 中英对照 双语阅读 名人演讲 英语演讲 英语演讲稿 On this observance of World R ...

  • 大学英语四级全套资料
  • 1 / 7 大学英语四级备考资料下载汇总 大学英语四级真题试卷 历年大学英语四级真题试卷+答案+听力原文+MP3(1989-2010.6) 大家网2010年6月大学英语四六级真题+听力+答案解析大全 [在线题库]2008.6-2009.12大学英语四级真题测试及专题训练(含听力及答案) [原创]一字 ...

  • 大一假期如何安排
  • 日志 [转]大学的第一个假期应该如何度过(含必看电影.必读书物.精英大学生能力自测表.学习资料等) 2012-1-24 09:01阅读(27) 下一篇:席慕蓉的话,足以... |返回日志列表       更多 又是一年寒假来临,作为大一的学生,这是你大学里第一个假期,远离了突击备考的压力 ...

  • 四级英语讲座活动策划书
  • 一.活动主题:英语四六级公益讲座 二 .活动策划主办方:工商系启跃团队 三.活动目的: 英语四六级考试越来越近,同学们也都为之积极地准备着.在这剩下的2个月的准备中,谁能高效率的复习谁就将是最后的胜利者.为使同学们能更好的针对此次英语四六级考试复习,为了让大家更深刻的了解四六级改革后的特点.新题型, ...

  • 英语四级CET4听力答题技巧资料汇总(一)
  • 英语四级CET4听力答题技巧资料汇总(一) 为大家分享一下英语四级CET4听力技巧资料. 为了节省篇幅空间,方便阅读,所以按照以下方式清晰呈现. 大家下载文章后ctrl+单击左键即可查看内容, 方便实用.请大家放心实用本资料. 1. 英语四级听力短对话蒙题技巧 2. 英语四级听力中常用表态度词汇 3 ...

  • 如何提高英语四级听力分数?
  • 如何提高英语四级听力分数? 英语四级听力是让很多四级考生头痛的事,四级想要取得高分,英语四级听力部分的分数就要有所提升.如何提高英语四级听力分数,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方法. 1. 攻克听力词汇和语法 词汇和语法知识是英语学习的关键,如何提高英语四级听力,大家要巩固好自己的基础知识. 学习词汇和语法,大 ...

  • 英语四级怎么复习
  • 英语四级怎么复习? 距离12月的英语四级考试还有好几个月,复习时间是十分充裕的,在这段时间里,大家可以巩固好基础,为11月的冲刺做好充分准备. 学好英语最基础的就是要背单词,没有一定的单词量什么都是空谈,所以建议大家每天背30~50个单词,对于基础不好的同学,每天也不要记太多,否则到最后什么都没记住 ...

  • 英语四级用什么资料好,基础薄弱者
  • 英语四级用什么资料好, 基础薄弱者 大学英语四级是许多大学生必须要面临的考试科目,有的学校甚至把四级当做能不能获得毕业证的重要因素,所以每到成绩公布的那天,有人欢喜有人愁.那么基础薄弱者,英语四级用什么资料好? 1.听力 随着今年英语四六级听力的改革,英语四级听力越来越成为四级考试中最难的.要准备时 ...

  • 大学英语考试改革了
  • 可亲可爱的10级大一的同学们,大学英语考试改革了!!!经过2009年12月在全国180所高校进行机考试点之后,2010年四级机考就要全面推广了. 在查阅了许多资料之后,我不得不说的是:四级机考,这个,真的很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