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风墨韵:善写小篆的叶圣陶

  叶圣陶也是作家中的善书者。   同许多长于书法的现代作家一样,叶圣陶常说自己不懂书法。这当然是谦虚,却不仅仅是谦虚,潜台词大概是:一,自己并没有专攻书法,不必去争这个书法家的名头;二,个人写个人的字,好坏得别人说,不应当自居行家;三,给别人写字是推脱不过,本无意炫耀。   叶圣陶生于1894年。“五四”时期走上文坛的新文学作家大多生于这一时期。郁达夫、茅盾生于1896年,徐志摩、王统照生于1897年,许地山生于1893年,林语堂生于1895年。他们从小接受传统教育,少年时期进入新式学堂,二十岁出头受到新文化运动的鼓舞,而立之年已经在文学界有所建树。   这一代作家都习惯于用毛笔写稿,他们的文稿和书信都很有收藏价值。因为文名很盛,也常有人索求墨宝,因此他们留下的大字也不少。他们的书法是在日积月累的书写中逐渐成熟起来的,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与他们的性格与情趣的结合点很多。   苏东坡有诗句云“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虽语近诙谐,却颇能点出书法真义,不学的意思是不亦步亦趋地学别人,学书贵在理解书法精神。传统书法观是以文达意,以书传文,离开了思想和情趣,离开了文意,书法就立不起来了。这一代作家是这种书法观的坚定支持者,他们在书写上也下功夫,但更注重意义的传达。不以书法自矜,是真正的晓书者。   1913年的《圣陶日记》是现在能见到最早的叶氏手迹。结体瘦长、略向左倾,有北碑的味道,与同时期李叔同的书法有些接近。在日记的扉页上,叶圣陶特意注明:“此册摹仿李叔同当时之字,太平报文艺版多载李之字画。”当时叶圣陶刚刚中学毕业,担任小学教员,教学之余常与朋友切磋书法篆刻。日记中,记录了叶圣陶为朋友刻印、共同欣赏祝枝山书卷、赵子昂字帖、书写文字赠与友人的诸多事项。到20世纪50年代、70年代,他日记中与朋友互赠书法作品、共赏书家墨迹的记录也不少。随着改革开放,文化思想领域日益活跃,晚年叶圣陶的书法交往逐渐增多,他为姚雪垠、陈从周、吕叔湘、吕剑等老友新朋写字的事,均有记录。叶圣陶晚年书名很盛,流传很广的《中学生字帖》就是由他题名的。   弘一法师(李叔同)是叶圣陶景仰的人,叶曾撰文赞誉弘一的风范,还在《弘一法师的书法》中,对弘一的书法做了独到的评点:   就全幅看,好比一个温良谦恭的君子人。不亢不卑,和颜悦色,在那里从容论道。就一个字看,疏处不嫌其疏,密处不嫌其密,只觉得每一笔都落在最适当的位置上,移动一丝一毫不得。再就一笔一画看,无不使人起充实之感,立体之感,有时候有点儿像小孩子所写那样天真。但是一面是原始的,一面是成熟的,那分别显然可见。总结以上的话,就是所谓蕴藉,毫不矜才使气。功夫在笔墨之外,所以越看越有味。   实在是内行之见。叶圣陶很自觉地把字与人格对应起来,推崇“蕴藉”、“君子之风”,可见他在书法上的追求了。   叶圣陶的楷书有很深的功力,他从小受到比较严格的书法训练,并一直临池不倦。他在1947年书写的《夏丐尊先生墓志》、1957年书写的《亡妻胡墨林墓志》两通碑,可称为其楷书代表作。他的楷书风格接近于初唐,没有欧阳询那种刚健,倒有虞世南的平和。工整有余,险劲不足,大概与他“蕴藉”的追求有关。墓志铭的书写历来讲究恭恭敬敬、一笔不苟,没有扎实的楷书基本功底是不能胜任的。   小篆是叶圣陶很喜欢的书体,他留下了不少小篆作品。现存最早的,是1929年为好友贺昌群所书对联“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篆法准确、运笔流畅。小篆是秦统一后的规范字体,流传下来的有泰山刻石、琅邪刻石、峄山刻石、会稽刻石等,以及大量秦量、秦权、诏版。东汉时许慎作《说文解字》,收集了小篆9353字。小篆字形修长,讲究布白停匀、线条圆转光润,《书谱》说“篆尚婉而通”,指的就是小篆。秦代李斯、唐代李阳冰都以之名世。到了清代,有邓石如、王福庵等人丰富了小篆的表现力。不过,小篆的结构过于整饬,笔画变化少,艺术表现的空间不大,清以来的书家大都在先秦的文字源流(即所谓的大篆)中探索。叶圣陶喜欢篆书,应该与他早年一度痴迷篆刻有关系,但他独喜小篆,心平气和地写这种整整齐齐让人激动不起来的字,既不高古也不飞扬,追求书法的静态美和理性美,则明显体现了他严谨的做派和简明的艺术风格。   张中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一片记人的佳作,通过几件小事,突出了叶先生的宽厚与认真。宽厚是对人,做事则极为认真。叶圣陶长期从事教师和编辑的工作,对语言文字问题非常重视,他崇尚语言的简明。他说:“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当然,如果在语文教育这一层面,“简明”主张很有必要。但从文学层面看,简明只是语言美的一种。同时读叶圣陶和沈从文的文章,就会觉得沈从文语言有时要饶舌晦涩得多,但文章的色彩却异常丰富。修辞上的洁净感有时会造成过度守法的拘谨,对于创作也会产生负作用。   叶圣陶的文学语言,的确给人一种干净准确的感觉。他1932年的一个短篇小说《席间》写上海几个教授的无聊生活,开篇有这么一段场景描写:   电风扇嗡嗡嗡,好像在梦里。一个苍蝇敏捷地停在玻璃杯口,想尝尝柠檬汽水什么味道;但是,不等那几个给卷烟熏黄了的指头拂过,它又飞到窗沿上观赏大上海的夜景去了。   几十个字,把上海夏夜,一个颇为洋气的会客场景勾画出来,又透露出人物的一些特点,简洁明了。从苍蝇角度去写,也颇为别致。   《潘先生在难中》是叶圣陶早年的小说代表作,刻画了一个平庸正派的小学校长在战争威胁下,如护雏的母鸡一般辛勤而笨拙的身影。小说第一部分,写潘先生携妻带子挤火车到上海避难的艰难,极为生动。从艺术角度看,叶圣陶小说长于人物言行描写,他的描写近于白描,不赋彩,渲染也不多,但线条之准确,足见功力。他的这种冷静平实的风格,在新文学发展初期,显得很成熟,受到茅盾的高度肯定。沈从文1931年《论中国创作小说》也赞扬道:   在第一期创作上,以最诚实的态度,有所写作,且十年来尤能维持那种沉默努力的精神,始终不变的,还是叶绍钧(圣陶)。写他所见到的一面,写他所感到的一面,永远以一个中等阶级的身份与气度创作他的故事。在文学方面,则明白动人,在组织方面,则毫不夸张。虽处处不忘却自己,却仍然使自己缩小到一角上,一面以平静的风格,写出所能写到的人物事情。   文学风格中的平静明白转化在书法中,成了叶圣陶的小篆。小篆比楷书更能代表他的文化形象。如同郭沫若的行草、沈从文的章草、老舍的隶书,作家们总有自己亲近的书体,不同书体也随着文学的世界拓宽了领域,丰富了内涵。书写这个看似简单的事情,因为与种种文化现象的关联而变得极其复杂。

  叶圣陶也是作家中的善书者。   同许多长于书法的现代作家一样,叶圣陶常说自己不懂书法。这当然是谦虚,却不仅仅是谦虚,潜台词大概是:一,自己并没有专攻书法,不必去争这个书法家的名头;二,个人写个人的字,好坏得别人说,不应当自居行家;三,给别人写字是推脱不过,本无意炫耀。   叶圣陶生于1894年。“五四”时期走上文坛的新文学作家大多生于这一时期。郁达夫、茅盾生于1896年,徐志摩、王统照生于1897年,许地山生于1893年,林语堂生于1895年。他们从小接受传统教育,少年时期进入新式学堂,二十岁出头受到新文化运动的鼓舞,而立之年已经在文学界有所建树。   这一代作家都习惯于用毛笔写稿,他们的文稿和书信都很有收藏价值。因为文名很盛,也常有人索求墨宝,因此他们留下的大字也不少。他们的书法是在日积月累的书写中逐渐成熟起来的,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与他们的性格与情趣的结合点很多。   苏东坡有诗句云“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虽语近诙谐,却颇能点出书法真义,不学的意思是不亦步亦趋地学别人,学书贵在理解书法精神。传统书法观是以文达意,以书传文,离开了思想和情趣,离开了文意,书法就立不起来了。这一代作家是这种书法观的坚定支持者,他们在书写上也下功夫,但更注重意义的传达。不以书法自矜,是真正的晓书者。   1913年的《圣陶日记》是现在能见到最早的叶氏手迹。结体瘦长、略向左倾,有北碑的味道,与同时期李叔同的书法有些接近。在日记的扉页上,叶圣陶特意注明:“此册摹仿李叔同当时之字,太平报文艺版多载李之字画。”当时叶圣陶刚刚中学毕业,担任小学教员,教学之余常与朋友切磋书法篆刻。日记中,记录了叶圣陶为朋友刻印、共同欣赏祝枝山书卷、赵子昂字帖、书写文字赠与友人的诸多事项。到20世纪50年代、70年代,他日记中与朋友互赠书法作品、共赏书家墨迹的记录也不少。随着改革开放,文化思想领域日益活跃,晚年叶圣陶的书法交往逐渐增多,他为姚雪垠、陈从周、吕叔湘、吕剑等老友新朋写字的事,均有记录。叶圣陶晚年书名很盛,流传很广的《中学生字帖》就是由他题名的。   弘一法师(李叔同)是叶圣陶景仰的人,叶曾撰文赞誉弘一的风范,还在《弘一法师的书法》中,对弘一的书法做了独到的评点:   就全幅看,好比一个温良谦恭的君子人。不亢不卑,和颜悦色,在那里从容论道。就一个字看,疏处不嫌其疏,密处不嫌其密,只觉得每一笔都落在最适当的位置上,移动一丝一毫不得。再就一笔一画看,无不使人起充实之感,立体之感,有时候有点儿像小孩子所写那样天真。但是一面是原始的,一面是成熟的,那分别显然可见。总结以上的话,就是所谓蕴藉,毫不矜才使气。功夫在笔墨之外,所以越看越有味。   实在是内行之见。叶圣陶很自觉地把字与人格对应起来,推崇“蕴藉”、“君子之风”,可见他在书法上的追求了。   叶圣陶的楷书有很深的功力,他从小受到比较严格的书法训练,并一直临池不倦。他在1947年书写的《夏丐尊先生墓志》、1957年书写的《亡妻胡墨林墓志》两通碑,可称为其楷书代表作。他的楷书风格接近于初唐,没有欧阳询那种刚健,倒有虞世南的平和。工整有余,险劲不足,大概与他“蕴藉”的追求有关。墓志铭的书写历来讲究恭恭敬敬、一笔不苟,没有扎实的楷书基本功底是不能胜任的。   小篆是叶圣陶很喜欢的书体,他留下了不少小篆作品。现存最早的,是1929年为好友贺昌群所书对联“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篆法准确、运笔流畅。小篆是秦统一后的规范字体,流传下来的有泰山刻石、琅邪刻石、峄山刻石、会稽刻石等,以及大量秦量、秦权、诏版。东汉时许慎作《说文解字》,收集了小篆9353字。小篆字形修长,讲究布白停匀、线条圆转光润,《书谱》说“篆尚婉而通”,指的就是小篆。秦代李斯、唐代李阳冰都以之名世。到了清代,有邓石如、王福庵等人丰富了小篆的表现力。不过,小篆的结构过于整饬,笔画变化少,艺术表现的空间不大,清以来的书家大都在先秦的文字源流(即所谓的大篆)中探索。叶圣陶喜欢篆书,应该与他早年一度痴迷篆刻有关系,但他独喜小篆,心平气和地写这种整整齐齐让人激动不起来的字,既不高古也不飞扬,追求书法的静态美和理性美,则明显体现了他严谨的做派和简明的艺术风格。   张中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一片记人的佳作,通过几件小事,突出了叶先生的宽厚与认真。宽厚是对人,做事则极为认真。叶圣陶长期从事教师和编辑的工作,对语言文字问题非常重视,他崇尚语言的简明。他说:“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当然,如果在语文教育这一层面,“简明”主张很有必要。但从文学层面看,简明只是语言美的一种。同时读叶圣陶和沈从文的文章,就会觉得沈从文语言有时要饶舌晦涩得多,但文章的色彩却异常丰富。修辞上的洁净感有时会造成过度守法的拘谨,对于创作也会产生负作用。   叶圣陶的文学语言,的确给人一种干净准确的感觉。他1932年的一个短篇小说《席间》写上海几个教授的无聊生活,开篇有这么一段场景描写:   电风扇嗡嗡嗡,好像在梦里。一个苍蝇敏捷地停在玻璃杯口,想尝尝柠檬汽水什么味道;但是,不等那几个给卷烟熏黄了的指头拂过,它又飞到窗沿上观赏大上海的夜景去了。   几十个字,把上海夏夜,一个颇为洋气的会客场景勾画出来,又透露出人物的一些特点,简洁明了。从苍蝇角度去写,也颇为别致。   《潘先生在难中》是叶圣陶早年的小说代表作,刻画了一个平庸正派的小学校长在战争威胁下,如护雏的母鸡一般辛勤而笨拙的身影。小说第一部分,写潘先生携妻带子挤火车到上海避难的艰难,极为生动。从艺术角度看,叶圣陶小说长于人物言行描写,他的描写近于白描,不赋彩,渲染也不多,但线条之准确,足见功力。他的这种冷静平实的风格,在新文学发展初期,显得很成熟,受到茅盾的高度肯定。沈从文1931年《论中国创作小说》也赞扬道:   在第一期创作上,以最诚实的态度,有所写作,且十年来尤能维持那种沉默努力的精神,始终不变的,还是叶绍钧(圣陶)。写他所见到的一面,写他所感到的一面,永远以一个中等阶级的身份与气度创作他的故事。在文学方面,则明白动人,在组织方面,则毫不夸张。虽处处不忘却自己,却仍然使自己缩小到一角上,一面以平静的风格,写出所能写到的人物事情。   文学风格中的平静明白转化在书法中,成了叶圣陶的小篆。小篆比楷书更能代表他的文化形象。如同郭沫若的行草、沈从文的章草、老舍的隶书,作家们总有自己亲近的书体,不同书体也随着文学的世界拓宽了领域,丰富了内涵。书写这个看似简单的事情,因为与种种文化现象的关联而变得极其复杂。


相关内容

  • 如何提高统计分析写作水平
  • 如何提高统计分析写作水平 能写统计分析是对统计工作者基本素质要求,写好统计分析是统计工作职能的本质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统计分析的影响力是实现统计价值的要求.因此,做一个称职的统计工作者,就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统计分析水平,追求统计分析效能的最大化. 努力提高统计分析的写作水平,使统计分析在社会政治经济 ...

  •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doc
  •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 汉中市第八中学 李 珲 困惑一:考试的内容与课标的公然背离? 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无论是在阅读教学领域还是写作教学领域,总有一个挥之不去回避不了的.为广大一线教师头痛不已的.似乎是‚无解‛的问题,即‚文体之惑‛. 阅读方面,我们教的教材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 ...

  •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题
  •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 命题人:贾桂宏 说明:本套试题共100道小题,每题1分,请给每题选出一个最适当的选项,把答题卡相应字母涂黑. 每题答对得1分,答错不扣分. 答题时间:60分钟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1-3题.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 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 ...

  • 电视新闻稿的写作技巧
  • 电视新闻稿的写作技巧 电视新闻稿是配合电视新闻图像的播出.供电视新闻播音员播音的文字稿.它与新闻图像互相配合,构成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一条条既看又听的电视新闻.所以,电视新闻稿的写作既是一门为听而写的艺术,也是一门为看而写的艺术."听"与"看"的结合,使电视新闻稿 ...

  • 怎样写好小学生作文
  • 怎样写好小学生作文 一.提高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家 叶圣陶先生指出:"写任何东西决定于认识和经验,有什么样的认识和经验,才能写出什么样的东西来.反之,没有表达认识的能力,同样也写不出好作文". 二.把认识结构作为作文的核心,包括学习知识,观察积累,记忆储存,训练 ...

  •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整理
  • 古代汉语:通常认为,五四以前,汉民族使用的语言都可以称之为古代汉语.也可以说,古代以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书面语言叫做古代汉语. 其两大系统:①文言: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②古白话: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 反切法:用两个汉字合注一个汉字的音,上字 ...

  • 怎样辅导小学生写作文
  • 怎样辅导小学作文 写作技巧和步骤 写作文技巧 一.提高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写任何东西决 定于认识和经验,有什么样的认识和经验,才能写出什么样的东西来.反之,没有表达认识的能力,同样也写不出好作文. 二.把认识结构作为作文的核心,包括学习知识,观察积累,记忆储存,训 ...

  • 应用文写作教学大纲
  • 绵阳师范学院<文秘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文秘写作 英文名称: 课程类型: 必修课 总 学 时:32 讲课学时:19 实践学时:13 学 分:2 适用对象: 06.4 先修课程: 大学语文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1. 课程性质 <文秘写作>课程为经济安全 ...

  •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练习 安徽赵成 课内操练营 [基础知识] 1.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丁卯( ) 商酌( ) 累赘( ) ... pì如( ) 拖tà( ) 妥ti ē( ) 2. 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四字短语. (1)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_________(用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