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稿-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讲解稿

(备注:1. 讲解稿为参照,要对讲解稿进行适当改写,配出自己的讲课风格; 2. 对讲解稿有疑惑时,可参照无声微课,节奏无需严格按照无声微课节奏。)

同学你好,今天我们来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不知道你是否想象过,当太阳光到达地球时,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是怎么样的? 没错,由于地球表面是球形的,所以当平行的太阳光束照射在球面上时,每一个位置的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都是不同的。

在这些光束当中,有一束光线非常特别——它的延长线是指向地心的。根据我们所学的几何学知识可以知道,这束光线与地面是垂直的!而这束光线与地面的交点我们称为太阳直射点。

这个点非常特别,因为在地球上同一瞬间有且仅有这一个点,阳光垂直于地面。

由于地球的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黄道面与赤道面又总是存在23度26分的夹角,加上地球绕太阳公转,所以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不同的。我们来看看图上:

当地球公转到A点时,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哪儿呢?——没错,在北回归线上。 当地球公转到C点时,我们再看看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哪儿?——对!在南回归线上。

那再请你想想,当地球公转到B点和D点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又在哪儿呢?——是的,在赤道上!

需要注意的是,这四个位置很特殊,这与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是相关的。地球绕日公转,位于D点时,是春分日,位于A点时,正好是夏至日,位于B点时,正好是秋分日,位于C点时则恰好是冬至日。

我们还要记住:春分日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后,夏至日在每年的6月22日前后,秋分日在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冬至日在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

随着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是逐渐移动的,也就是说: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随后会向北逐渐移动,直到夏至日直射在北回归线上,然后转头向南移动,秋分日直射点再次回到赤道,秋分日后继续向南移动到达南回归线,第二年春分日又回到赤道。

如此循环往复,一个循环,便是一年,365日5时48分46秒,称为一个回归年。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讲解稿

(备注:1. 讲解稿为参照,要对讲解稿进行适当改写,配出自己的讲课风格; 2. 对讲解稿有疑惑时,可参照无声微课,节奏无需严格按照无声微课节奏。)

同学你好,今天我们来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不知道你是否想象过,当太阳光到达地球时,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是怎么样的? 没错,由于地球表面是球形的,所以当平行的太阳光束照射在球面上时,每一个位置的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都是不同的。

在这些光束当中,有一束光线非常特别——它的延长线是指向地心的。根据我们所学的几何学知识可以知道,这束光线与地面是垂直的!而这束光线与地面的交点我们称为太阳直射点。

这个点非常特别,因为在地球上同一瞬间有且仅有这一个点,阳光垂直于地面。

由于地球的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黄道面与赤道面又总是存在23度26分的夹角,加上地球绕太阳公转,所以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不同的。我们来看看图上:

当地球公转到A点时,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哪儿呢?——没错,在北回归线上。 当地球公转到C点时,我们再看看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哪儿?——对!在南回归线上。

那再请你想想,当地球公转到B点和D点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又在哪儿呢?——是的,在赤道上!

需要注意的是,这四个位置很特殊,这与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是相关的。地球绕日公转,位于D点时,是春分日,位于A点时,正好是夏至日,位于B点时,正好是秋分日,位于C点时则恰好是冬至日。

我们还要记住:春分日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后,夏至日在每年的6月22日前后,秋分日在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冬至日在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

随着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是逐渐移动的,也就是说: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随后会向北逐渐移动,直到夏至日直射在北回归线上,然后转头向南移动,秋分日直射点再次回到赤道,秋分日后继续向南移动到达南回归线,第二年春分日又回到赤道。

如此循环往复,一个循环,便是一年,365日5时48分46秒,称为一个回归年。


相关内容

  •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3
  • 1.3:地球的运动(4课时) 一. 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分析这条"标准",其中包含了以下一些具体要求:1. 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2.理解昼夜更替及地方时产生的原因.3.能联系实际进行简单的区时换算.4.了解地转偏向力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影响 ...

  •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昼夜长短的变化]教学设计
  •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与昼夜长短的变化>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组田东东 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课标解读:结合相关示意图分析地球公转运动过程中引起太阳直射点的规律,进而分析昼夜长短规律. 学习目标 1.学生能正确绘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并用相关的图准确解析太阳直射点 ...

  • 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完整版
  •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完整版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的部分内容.①说教材.说本教材目的.联系.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课 时安排. ②说教法.说本课选择何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其教育理论依据. ③说学法 ...

  • 地球运动的意义
  •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昼夜的产生,理解昼夜交替形成的原因 2.理解地方时与地球自转的必然联系,了解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 3.记住地球自转对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移的影响 教学建议 关于地方时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讲清地方时的概念和地方时的早晚,并强调经度上的微小差别, ...

  • 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教学反思
  • 教学反思 的教学可通过太阳在地平面上东升西落的板图来讲解太阳高度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此为侧视图,一小人站在地平面中间,从日出到正午再到日落,让学生体会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其物影的变化,得出正午太阳高度角即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最大值.画出太阳当头照的图示,让学生回答正午太阳高度,得出只有 ...

  • 地球的运动说课稿
  • 地球的运动 各位评委老师,晚上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地球的运动",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解析我的课堂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分析 "地球的运动"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一> ...

  • 自制教具演示昼夜长短变化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自制教具演示昼夜长短变化 作者:肖爱兰 来源:<学园>2014年第07期 在现实的教学之中,有些抽象难懂的知识较难讲解,学生更是难以理解.如昼夜长短的变化.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种自己在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可直观形象地向学生演示昼夜长 ...

  •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
  •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纬度变化及其成因. 2.了解四季的形成及其划分. 3.了解24节气划分及对农业的意义. 4.理解地球上五带的形成. 德育目标 通过理解地球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思维的方式方法, ...

  • 昼夜长短变化及计算 专题讲解
  • 昼夜长短变化及计算 高考真题:(2011年高考江苏卷)表1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回答3-4题. 3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答案]B [解析]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计算出①②③三地在当日的昼长分别为14小时.11小时22分.13小时8分,在次日的昼长分别为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