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月考作文总结

高三语文10月月考作文总结

2013年10月28日,秘书长潘基文在联合国总部正式任命钢琴家朗朗为关注全球教育的联合国和平使者。随后在微访谈环节中杨澜向朗朗提问称:“对于世界上买不起钢琴,甚至生活在战乱和饥荒中的孩子,你的工作有什么意义?”

关于审题:1、物质与精神,物质重要。

2、物质与精神,精神重要。

3、音乐与教育的意义。

以上三个审题是对的。

1、审题不过关。学生最怕的作文就是新材料作文,特别是审题,他们常常说,“我写得很有条理,为什么老师却说我只是基本符合题意?”“为什么我从这个角度立意就不对?”是的,题好一半文,而新材料作文审题之难,就难在题目选取的材料具有现实意义又蕴涵深广,角度多元化,还一定写作者的立意导向,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学生普遍的问题是对材料的理解把握不够,通俗点讲就是没读懂材料,如这次作文,从材料中提供的语境来看,“你的工作”当然是指朗朗作为音乐家要干的工作而不是指和平使者这工作。可见,学生文段概括能力是有待提高的。

由于学生没有对整个文段进行解读,只是片言只语,只抠“教育”、“工作”“意义”等几个字眼大做文章,所以写出来的文章的主旨偏离。如“教育的意义”、“工作的意义”、“慈善事业的意义”“扶贫的意义”“一个萝卜一个坑”(写朗朗没做好本职工作,没站好自己的坑)、

“换一种心态”,更有甚者,在鞭挞新闻工作者,说象杨澜一样的主持人讲话应三思而说,注意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2、构思行文无视材料。

(1)表现最突出就是为评卷老师深恶痛绝的“套作”现象仍然出现,具体表现为,从材料中拎出一个话题之后,便抛开材料,而只就所提炼出的话题构思行文,这就增加了偏题的风险。比如学生第一段从材料出发,得出“精神食粮远比面包重要”的观点,本来立意挺好,但写着写着就跑题了,中间全部在写“精神对于人的重要性”,很明显考生先准备了一篇“精神的重要性”的话题来“套作”。再也没提及材料内容。这种现象较严重,而且大面积的学生都出现这种情况。

3、分析说理不够深入。 “理不够,例来凑”的现象较为普遍。很多议论文,只满足于事例的堆砌,而分析说理明显不足,以致“讲理”的议论文少之又少。大部分议论文人云亦云,充斥着陈词滥调,任“正确的废话”满天飞,而鲜有独到的见解、深刻的剖析和精辟的说理。不少议论文,结构松散,缺少逻辑谨严的脉络句。

如:针对材料中的这句话“随后在微访谈环节中杨澜向朗朗提问称,对于世界上买不起钢琴,甚至生活在战乱和饥荒中的孩子,你的工作有什么意义?”,很多学生写道:“而我也想问杨澜,对于世界上买不起电视的人们来说,作为一个主持人记者,你的工作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样表达不能算不好,但千人一面,人云亦云,毫无新意。来看这位学生的表达

杨澜的提问与这有异曲同工之妙:你拿出最珍贵最美丽的图画,

让一个盲人去欣赏,有意义吗?他能看到凡高的向日葵是金色的还是黄色的?他能看到蒙娜丽莎是在微笑还是在哭泣?但我想说,盲人当然看不见这些,而盲人能感受到画家的阳光与真切。也许我买不起钢琴,但我依然可以喜欢朗朗的歌声,也许我饱受战火肆虐,便我还能感受到和平使者给予我们的关怀与鼓舞。

这样写好多了。

4、中心意识不明确。如,学生写朗朗作为和平使者是利用他的“名人效应”,然后大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应该写这是音乐人作为成功人士背后的精神力量鼓舞着孩子们,给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

5、材料真实性有待考证。提到成龙是禁毒使者,而有学生写姚明是禁毒使者,陈道明是禁毒使者,答案五花八门。甚至还有学生说朗朗是残疾人,这明显跟指挥家舟舟混为一谈了。

高三语文10月月考作文总结

2013年10月28日,秘书长潘基文在联合国总部正式任命钢琴家朗朗为关注全球教育的联合国和平使者。随后在微访谈环节中杨澜向朗朗提问称:“对于世界上买不起钢琴,甚至生活在战乱和饥荒中的孩子,你的工作有什么意义?”

关于审题:1、物质与精神,物质重要。

2、物质与精神,精神重要。

3、音乐与教育的意义。

以上三个审题是对的。

1、审题不过关。学生最怕的作文就是新材料作文,特别是审题,他们常常说,“我写得很有条理,为什么老师却说我只是基本符合题意?”“为什么我从这个角度立意就不对?”是的,题好一半文,而新材料作文审题之难,就难在题目选取的材料具有现实意义又蕴涵深广,角度多元化,还一定写作者的立意导向,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学生普遍的问题是对材料的理解把握不够,通俗点讲就是没读懂材料,如这次作文,从材料中提供的语境来看,“你的工作”当然是指朗朗作为音乐家要干的工作而不是指和平使者这工作。可见,学生文段概括能力是有待提高的。

由于学生没有对整个文段进行解读,只是片言只语,只抠“教育”、“工作”“意义”等几个字眼大做文章,所以写出来的文章的主旨偏离。如“教育的意义”、“工作的意义”、“慈善事业的意义”“扶贫的意义”“一个萝卜一个坑”(写朗朗没做好本职工作,没站好自己的坑)、

“换一种心态”,更有甚者,在鞭挞新闻工作者,说象杨澜一样的主持人讲话应三思而说,注意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2、构思行文无视材料。

(1)表现最突出就是为评卷老师深恶痛绝的“套作”现象仍然出现,具体表现为,从材料中拎出一个话题之后,便抛开材料,而只就所提炼出的话题构思行文,这就增加了偏题的风险。比如学生第一段从材料出发,得出“精神食粮远比面包重要”的观点,本来立意挺好,但写着写着就跑题了,中间全部在写“精神对于人的重要性”,很明显考生先准备了一篇“精神的重要性”的话题来“套作”。再也没提及材料内容。这种现象较严重,而且大面积的学生都出现这种情况。

3、分析说理不够深入。 “理不够,例来凑”的现象较为普遍。很多议论文,只满足于事例的堆砌,而分析说理明显不足,以致“讲理”的议论文少之又少。大部分议论文人云亦云,充斥着陈词滥调,任“正确的废话”满天飞,而鲜有独到的见解、深刻的剖析和精辟的说理。不少议论文,结构松散,缺少逻辑谨严的脉络句。

如:针对材料中的这句话“随后在微访谈环节中杨澜向朗朗提问称,对于世界上买不起钢琴,甚至生活在战乱和饥荒中的孩子,你的工作有什么意义?”,很多学生写道:“而我也想问杨澜,对于世界上买不起电视的人们来说,作为一个主持人记者,你的工作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样表达不能算不好,但千人一面,人云亦云,毫无新意。来看这位学生的表达

杨澜的提问与这有异曲同工之妙:你拿出最珍贵最美丽的图画,

让一个盲人去欣赏,有意义吗?他能看到凡高的向日葵是金色的还是黄色的?他能看到蒙娜丽莎是在微笑还是在哭泣?但我想说,盲人当然看不见这些,而盲人能感受到画家的阳光与真切。也许我买不起钢琴,但我依然可以喜欢朗朗的歌声,也许我饱受战火肆虐,便我还能感受到和平使者给予我们的关怀与鼓舞。

这样写好多了。

4、中心意识不明确。如,学生写朗朗作为和平使者是利用他的“名人效应”,然后大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应该写这是音乐人作为成功人士背后的精神力量鼓舞着孩子们,给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

5、材料真实性有待考证。提到成龙是禁毒使者,而有学生写姚明是禁毒使者,陈道明是禁毒使者,答案五花八门。甚至还有学生说朗朗是残疾人,这明显跟指挥家舟舟混为一谈了。


相关内容

  • 呵护作文300字
  • 呵护作文300字 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保护好自己的生命,不要用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不要在大人不在时玩电.火等危险的东西.也不要乱穿马路. 著名的西塞罗讲过:法律总是把全民的安全置于个人的安全之上.还有很多关于安全的名言如:忠诚的胸怀是爱情的安全的港口.--佚名仅仅一个人的良心比所有的坚固要塞更安全.- ...

  • 高一语文10月月考的分析总结
  • 2009秋高一语文 高一语文10月月考的分析总结 吕华琴 月考目的:检测一个月以来的学习情况,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明白自己的优势以及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为以后的学习指明方向. 月考重点:回归课本,巩固所学内容,联系课文作必要的延伸. 试题.考情分析:试卷分成六个部分: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默写 ...

  • 由张丽莉老师曾经指导并发表的学生作文想到的
  • 由张丽莉老师曾经指导并发表的学生作文想到的 由张丽莉老师曾经指导并发表的学生作文想到的 昨天在曾经的工作博客上,找到了一篇2009年我在<教育周刊>编发过的佳木斯十九中学生作文,张丽莉老师就是指导教师.作文的内容是关于母爱. 当时没有觉得什么特殊,因为中学生写母爱的作文时最多最常见的:但 ...

  • 挥之不去的记忆作文
  • 挥之不去的记忆作文 作者/柯云轩 枕在往事上看天,总有一把小小的钥匙,浮现于清纯的原野,成为一道挥之不去的风景. --题 记 那年冬天,一放寒假,爸爸妈妈就不亦乐乎地忙着把家搬去城里的新房,而我却高兴不起来:镇上,有那么多熟悉的同学,还有朋友:搬去城里,就只能与陌生人一起,还不知道处得来处不来.一个 ...

  • 六年级语文3月月考试卷质量分析
  • 六年级语文3月月考试卷质量分析 一.考试情况分析 本次测试参考37人,人平79.3分,及格率 95.7%,良好率82.6%,优秀率47.8%,高分率10.8%.总分3723分. 本次试卷的题型和内容整体较简单. 二.存在的问题 1.字词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字词已不再是重点,但是整个小学阶段对字词的把 ...

  • 语文10月月考试卷分析
  • 初三语文10月月考试卷分析 考试范围:不定 教师:任钰 命题方式:自主命题 命题人:任钰 试卷总分:150分 一.试卷总体分析 (一)试题数量分析 本次月考共三大题,第一大题: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第二大题:阅读理解:第三大题:作文. 第一大题: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33分) 第1题:考察汉字的拼读与 ...

  • 2016年上海浦东初三语文10月月考试卷(答案)
  •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 关河梦断何处,.(<诉衷情>) 2. ,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 3. ,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 4. 5. 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 ...

  • 向您展示一篇获一等奖的作文
  • 向您展示一篇获一等奖的作文 栀子花的芳香 彭月华 "卖栀子花啰!买栀子花啰„„"在吆喝声与花香中,我不禁回忆起那如风一般的往事„„ 我坐在外爷的腿上,指着那一朵朵栀子花问外爷:"我想要栀子花,你能帮我摘一朵吗?"外爷慈祥地笑了笑说:"我可以把它变下来 ...

  • 外国语学校小学部教导处工作计划
  • 一 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总校本学期“质量,质量,再质量,特色,特色,再特色”的办学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很抓细节落实,全面实施“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用目标,指标量化作为考核结果;用制度,检查评比作为过程监督;用情感,人性管理作为我本管理;用精神,物资奖励作为激励机制。全面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