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妖怪,竟有一个人也想吃唐僧肉?孙悟空的消息吓晕唐僧

从冷艳的白骨精夫人踏着阴风,精心制定吃一块唐僧肉的计划开始,各路妖魔就竞相逐僧山野,展开了围猎唐僧的行动。

估计,唐僧很抓狂,自己的肉真有长生不老的奇效吗?他甚至在咬牙切齿中谩骂,是哪个王八蛋,无聊到要散布这等妖言惑众的谣言,陷自己于诚惶诚恐中?

谣言,是一盘可以肆意加盐调醋的口舌大餐,往往比真相更能勾起人的兴趣。

很显然,无论是太上老君旗下的金角银角大王、牛魔王的宝贝儿子红孩儿、如来佛祖的娘舅大鹏,还是观音菩萨莲花池中的灵感大王、西海龙王敖闰外甥黑水河鼍洁怪等等妖孽,都成为谣言的忠实拥趸。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乱舞的群魔们坚信,关于细皮嫩肉的唐僧的传言,千真万确,他们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也要完成吃一口唐僧肉的夙愿。

要被吃掉,还是顽强的活着,对于无力掌握自己命运的唐僧而言,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一方面,他要仰仗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抗敌实力;一方面,只能让自己从惊恐吓尿向闲庭信步逐渐修炼。

生亦何苦,死亦何哀,被吃多了,也就慢慢习惯了。唐僧十指合拢,默默念叨着,阿弥陀佛。

但,真正把唐僧吓得不省人事的却不是某个妖精,是人。因为除了妖精,竟有一个人,想吃了他。

比丘国有一个妖道国师,本是南极仙翁的走掉的坐骑白鹿,他将一个十六岁「形容娇俊,貌若观音」的绝貌女子,进贡给了国王。以至于国王「爱其色美,宠幸在宫,号为美后」而且,「不分昼夜,贪欢不已。如今弄得精神瘦倦,身体尫羸,饮食少进,命在须臾」。

解铃还须系铃人。

白鹿妖道欲擒故纵,在整垮了比丘国王的身子骨后,便以自己「有海外秘方,甚能延寿」为由,遍采十洲三岛的草药,并欲用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孩童心肝为药引,打算为国王烹饪长寿大力丸。

老宋觉得,国师白鹿应该多少懂的一点仙药知识,毕竟在南极仙翁身边行走,没吃过猪肉,一定听过猪哼哼。但,拿大批量的小孩心肝做药引子,此举绝对的丧心病狂,十恶不赦。

菩萨心肠的唐僧自然于心不忍,便令孙悟空设法搭救,将这些孩子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没想到,这就算是给自己埋下了祸根。

听说自己的药引子一夜之间全部消失,比丘国王又惊又恼。在他看来,没有了仙药大力丸,「非天欲灭朕而何?」

白鹿国师反而很镇静,他知道,唐僧来了。这取经的和尚,器宇清净,容颜齐整,「乃是个十世修行的真体。自幼为僧,元阳未泄,比那小儿更强万倍,若得他的心肝煎汤」,配以仙药,可以保比丘国王万年之寿。

面对这样的无稽之谈,国王,竟然信了。

要说万恶的妖怪吃人也就罢了,怎么有血有肉的人,竟也打自己的歪主意?这不是同类相残吗?当唐僧从孙悟空口中得知比丘国王打算对自己下毒手,简直就像一记晴天霹雳,活生生把他唬的「三尸神散,七窍烟生,倒在尘埃,浑身是汗,眼不定睛,口不能言」。

当然,孙悟空不会让唐僧就此命丧比丘,他采用李代桃僵的妙计,变化成唐僧的模样,进宫挖出自己的心,并当堂揭穿国师白鹿的妖怪身份,才让比丘国王大梦初醒。

也亏得白鹿精技不如人,孙悟空和猪八戒三下五除二就直捣黄龙,端了他的老窝,帮唐僧消除魔障。

自古谣言止于智者,比丘国王为保性命,不加甄别,就盲目轻信妖怪所言唐僧肉的神奇功效,实属可笑。熊掌也吃了,鱼翅也吃了,还要觊觎同类的肉身心肝,这种无道无德的行径,迟早会遭大自然的惩罚。别以为西游是神话的世界,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置身其中。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人啊,请清醒过来。

西游路上妖怪多,跟着老宋捉活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宋谝西游》,一起探寻妖的人性和西游的奇妙世界……

宋谝西游//老宋//原创发布

从冷艳的白骨精夫人踏着阴风,精心制定吃一块唐僧肉的计划开始,各路妖魔就竞相逐僧山野,展开了围猎唐僧的行动。

估计,唐僧很抓狂,自己的肉真有长生不老的奇效吗?他甚至在咬牙切齿中谩骂,是哪个王八蛋,无聊到要散布这等妖言惑众的谣言,陷自己于诚惶诚恐中?

谣言,是一盘可以肆意加盐调醋的口舌大餐,往往比真相更能勾起人的兴趣。

很显然,无论是太上老君旗下的金角银角大王、牛魔王的宝贝儿子红孩儿、如来佛祖的娘舅大鹏,还是观音菩萨莲花池中的灵感大王、西海龙王敖闰外甥黑水河鼍洁怪等等妖孽,都成为谣言的忠实拥趸。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乱舞的群魔们坚信,关于细皮嫩肉的唐僧的传言,千真万确,他们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也要完成吃一口唐僧肉的夙愿。

要被吃掉,还是顽强的活着,对于无力掌握自己命运的唐僧而言,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一方面,他要仰仗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抗敌实力;一方面,只能让自己从惊恐吓尿向闲庭信步逐渐修炼。

生亦何苦,死亦何哀,被吃多了,也就慢慢习惯了。唐僧十指合拢,默默念叨着,阿弥陀佛。

但,真正把唐僧吓得不省人事的却不是某个妖精,是人。因为除了妖精,竟有一个人,想吃了他。

比丘国有一个妖道国师,本是南极仙翁的走掉的坐骑白鹿,他将一个十六岁「形容娇俊,貌若观音」的绝貌女子,进贡给了国王。以至于国王「爱其色美,宠幸在宫,号为美后」而且,「不分昼夜,贪欢不已。如今弄得精神瘦倦,身体尫羸,饮食少进,命在须臾」。

解铃还须系铃人。

白鹿妖道欲擒故纵,在整垮了比丘国王的身子骨后,便以自己「有海外秘方,甚能延寿」为由,遍采十洲三岛的草药,并欲用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孩童心肝为药引,打算为国王烹饪长寿大力丸。

老宋觉得,国师白鹿应该多少懂的一点仙药知识,毕竟在南极仙翁身边行走,没吃过猪肉,一定听过猪哼哼。但,拿大批量的小孩心肝做药引子,此举绝对的丧心病狂,十恶不赦。

菩萨心肠的唐僧自然于心不忍,便令孙悟空设法搭救,将这些孩子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没想到,这就算是给自己埋下了祸根。

听说自己的药引子一夜之间全部消失,比丘国王又惊又恼。在他看来,没有了仙药大力丸,「非天欲灭朕而何?」

白鹿国师反而很镇静,他知道,唐僧来了。这取经的和尚,器宇清净,容颜齐整,「乃是个十世修行的真体。自幼为僧,元阳未泄,比那小儿更强万倍,若得他的心肝煎汤」,配以仙药,可以保比丘国王万年之寿。

面对这样的无稽之谈,国王,竟然信了。

要说万恶的妖怪吃人也就罢了,怎么有血有肉的人,竟也打自己的歪主意?这不是同类相残吗?当唐僧从孙悟空口中得知比丘国王打算对自己下毒手,简直就像一记晴天霹雳,活生生把他唬的「三尸神散,七窍烟生,倒在尘埃,浑身是汗,眼不定睛,口不能言」。

当然,孙悟空不会让唐僧就此命丧比丘,他采用李代桃僵的妙计,变化成唐僧的模样,进宫挖出自己的心,并当堂揭穿国师白鹿的妖怪身份,才让比丘国王大梦初醒。

也亏得白鹿精技不如人,孙悟空和猪八戒三下五除二就直捣黄龙,端了他的老窝,帮唐僧消除魔障。

自古谣言止于智者,比丘国王为保性命,不加甄别,就盲目轻信妖怪所言唐僧肉的神奇功效,实属可笑。熊掌也吃了,鱼翅也吃了,还要觊觎同类的肉身心肝,这种无道无德的行径,迟早会遭大自然的惩罚。别以为西游是神话的世界,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置身其中。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人啊,请清醒过来。

西游路上妖怪多,跟着老宋捉活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宋谝西游》,一起探寻妖的人性和西游的奇妙世界……

宋谝西游//老宋//原创发布


相关内容

  • [三打白骨精]教案
  •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 灌云县下坊小学 杨友红 教学目标: 1.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有感情地读,领悟孙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特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学懂课文的同时,感受孙悟空善于揭穿白骨精的妖术,勇于斗争到底的顽强精神,体会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 教学重点: ...

  • 唐僧肉的秘密
  • 唐僧肉的秘密 有人说:看了西游记后,最叫人搞不懂的就是那些妖怪们捉了唐僧却不着急吃,非要洗净了,再等着孙悟空来抢救,这些妖怪的智商是不是都有问题啊. 于是,就由此推出了结论:吃唐僧肉可以延寿的说法是假的,其目的就是为了配合唐僧如来演戏. 首先,"唐僧肉能不能延寿",和" ...

  • 唐僧肉的玄机
  • 大多数妖怪似乎都想吃唐僧肉,但有一个奇怪现象令人深思,就是他们即使捉到唐僧,也不会立即吃掉,而是希望先抓住孙悟空再吃.妖怪们对此的解释是,吃唐僧肉很简单,只是怕他的徒弟们来吵闹,尤其是孙悟空.但这里面就有一个悖论:他们只要怕孙悟空来吵闹,就永远吃不到唐僧肉. 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消息被风传了五百年,没有 ...

  • 这两个妖怪没背景,不但没被孙悟空打死,反而上天做了神仙!
  • 读<西游记>的人都听过一句话:有背景的妖怪都被带走了,没背景的妖怪都被打死了. 但是在<西游记>中,有两个妖怪没背景,不但没被孙悟空打死,反而被菩萨收走,做了神仙! 第一个就是黑熊怪,黑熊怪的本领高强,不用任何法宝,就能跟孙悟空打得不相上下.但是在西天路上,厉害的妖怪很多,为 ...

  • 唐僧师徒面对情色的两次重大考验
  • 唐僧一路上,走了六次桃花运.这些"好运",基本是考验唐僧"一个人"的.不过,也有两次是考验整个团队"战斗力"的,你说奇不奇怪? 话说唐僧有了"活宝"--幽默猪--猪八戒随从上路后,日子过得很惬意.刚刚出道的八戒同志,&q ...

  • 揭开名著潜规则之 [西游记]未解之谜(四)(转)
  • 第三部分:群魔乱舞 第一章 花果山结义兄弟--消失不见的五大圣 (一)七大圣的排名规则 在<西游记>中,但凡出现的妖怪,几乎都有来历和去处,但是唯有花果山结义的七兄弟十分神秘,其中除了孙悟空和牛魔王以外,其余五兄弟均只出现过一次,没有来历,没有结局. 七大圣首次登场在<西游记> ...

  • 为什么唐僧死活不让打白骨精?
  • 为什么唐僧死活不让打白骨精? 电影<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正在上映,今儿个不聊电影本身,聊点电影之外的八卦和故事. 白骨精身世: 白骨精是白虎岭上一具女尸的骨架,受尽天地精华后,变成了妖精"白骨夫人":翻遍西游记,却并没有记载这具女尸的来历.在明末清初的一些民间小 ...

  • 孙悟空形象的时代精神和文化意蕴
  • 2006年9月第8卷第5期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outheast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 Sep12006Vol18No.5 孙悟空形象的时代精神和文化意蕴 周先慎 (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100871) [关键词]西 ...

  • [西游记]解读
  • <西游记>解读 相信大家都记得<西游记>中悟空的72般变化,唐僧的执着,八戒的随性,沙僧的任劳任怨,白龙马的意念.作者吴承恩在开篇写到"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意思就是"要想知道人生的真谛,那就必须看西游记!".可惜,看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