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与反思福禄贝尔的儿童观与教育观

评析与反思

福禄贝尔的儿童观与教育观

壹·引言

福禄贝尔在1840年创设了第一所幼稚园,世称“幼儿教育之父”。他不但给幼稚园以外在的形式与名称,而且给幼稚园以精神。福禄贝尔视儿童为一种自我活动的存在,他倡导活动教学,观察儿童生活,设计游戏的种类及玩具,注重手工作业,企图发展儿童内部的创造力。有关他的教育理论与教育方法,可以说是所有人类教化的普遍原理。

贰·福禄贝尔的儿童观与教育观

( 一) 关于上帝是万物的统一体的思想

关于上帝是万物的统一体的思想是福禄贝尔整个教育活动所依据的最重要的哲学思想。他在《人的教育》第一章开宗明义写道:“有一条永恒的法则在一切事物中存在着、作用着、主宰着。这条法则,无论在外部,即在自然中,或在内部,即在精神中,或在两者的结合中,即在生活中,都始终同样地明晰和确定„„这条支配一切的法则必然以一个万能的、不言而喻的、富有生命的、自觉的、因而是永恒的统一体为基础;这条法则,又按照与统一体本身同样的方式,被人们通过信仰或观察,同样活生生地,同样明晰和全面地认识到„„这个统一体就是上帝。”

( 二) 通过活动达到“生命统一”——劳动与其他活动的教育意义

福禄贝尔在关于劳动等各种活动的表述中,强调了劳动等各种活动的教育意义,并给以高度的评价。他认为,家庭里的共同劳动和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帮助是家庭共同生活的基础。并认为,做事、劳动等各种活动是人认识自己的唯一途径。他写道,人进行创造,原来仅仅是为了使存在于他身上的精神的东西,上帝的本质,在他自身以外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他可以认识他自身的精神,认识体现在他自己身上的上帝的本质。这里,反映了福禄贝尔关于他的通过活动达到“生命统一”的哲学思想。

( 三) 遵循儿童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福禄贝尔强调人的发展应是循序渐进的, 在发展的过程中, 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继续, 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发展的基础。教育应当按儿童不同的发展阶段去辅导儿童学习, 以促进儿童的发展。如果不遵循儿童发展的阶段, 盲目地促成儿童早熟, 这样做不但不能促进儿童的发展, 相反会从根本上危害、妨碍甚至破坏儿童的持续发展, 没有任何教育价值可言。

然而, 肯定儿童发展的连续性并不意味着否定其阶段性。他把受教育者划分为婴儿、幼儿、少年、青年等时期。福禄贝尔以前的教育家们主要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来划分教育阶段。但他认为, 教育者不能仅仅根据年龄来划分教育阶段, 在划分教育阶段时, 还要考虑其智力、情感和身体等因素, 即应该根据儿童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实际水平划分教育时期。

( 四)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教育要适应自然,也就是说,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法则,这是福禄贝尔教育理论体系中的一条重要的原则。福禄贝尔从这一原则出发,要求让儿童从最早期开始就能不受干扰地自然发展。因此,“教育、训练和全部教学与其是绝对的、指示性的,不如更应当是容忍的、顺应的,因为在纯粹采用前一种教育方式的情况下,人类的那种完美的发展,稳步和持久的前进将会丧失,而丧失的这一切,正是上帝精神在人身上并通过人的生活所表现的自由和自决,这自由和自决便是全部教育和全部生活的目的和追求,也是人的唯一的命运。”

与让儿童不受干扰地自然发展的主张一致,福禄贝尔也重视儿童的创造性教育和个性教育。他强调, 教育应该是来自儿童个人的兴趣动机, 并以儿童个人的力量、经验和活动为基础的活动。与重视儿童的创造教育相一致, 福禄贝尔也非常重视儿童个性的发展。他认为, 人是积极能动的生灵, 有自己的思想, 教育应当引导儿童按照自己的思想富有个性地发展。“因为, 在作为人类一员和上帝儿女的每一个人身上包含着并体现着整个人性, 但它在每个人身上是以完全固有的、特殊的、个人的、独一无二的方式被表现、被塑造的, 并且应当在每一个人身上以这种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方式被表现, 借此人们能够感知人类和上帝的无限而永恒的、丰富多样的本质。”

叁·对福禄贝尔教育理念的反思与建议

福禄贝尔思想中的象征主义,实含有浓厚的宗教神秘色彩。福禄贝尔认为教育是内在本质继续向统一开展的历程,原来他重视儿童的发展,注重藉

自然以开展儿童的内在本性,此种见解是相当合理的,但是后来却认为儿童的重要是要达到神性,又把儿童视为一种过渡阶段,教育是人类的事务,应以人类为一切教育的重心,在人类自身以外设立一个可想而不可及的目的,以支配或控制人类,实在不大合理。不过想到福禄贝尔所受宗教气氛浓郁的时代背景与家庭环境的影响,亦应给予适度的同情。

肆·总结

无论如何,今日我们看到幼稚园里,儿童自由自在地活动着,天真活泼地游戏着,过着幸福愉快的生活,则不禁要由衷敬佩这位幼教之父――福禄贝尔的功劳。

参考文献:

[1] 福禄贝尔《人的教育》,孙祖复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 石筠弢 《学前教育课程论》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3] 朱敬先 《幼儿教育》,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

[4]赵祥麟主编 《外国教育家评传》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5] Wan Mey Hong《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与现状》,新加坡,2008

[6]网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58878b0100p9ip.html

评析与反思

福禄贝尔的儿童观与教育观

壹·引言

福禄贝尔在1840年创设了第一所幼稚园,世称“幼儿教育之父”。他不但给幼稚园以外在的形式与名称,而且给幼稚园以精神。福禄贝尔视儿童为一种自我活动的存在,他倡导活动教学,观察儿童生活,设计游戏的种类及玩具,注重手工作业,企图发展儿童内部的创造力。有关他的教育理论与教育方法,可以说是所有人类教化的普遍原理。

贰·福禄贝尔的儿童观与教育观

( 一) 关于上帝是万物的统一体的思想

关于上帝是万物的统一体的思想是福禄贝尔整个教育活动所依据的最重要的哲学思想。他在《人的教育》第一章开宗明义写道:“有一条永恒的法则在一切事物中存在着、作用着、主宰着。这条法则,无论在外部,即在自然中,或在内部,即在精神中,或在两者的结合中,即在生活中,都始终同样地明晰和确定„„这条支配一切的法则必然以一个万能的、不言而喻的、富有生命的、自觉的、因而是永恒的统一体为基础;这条法则,又按照与统一体本身同样的方式,被人们通过信仰或观察,同样活生生地,同样明晰和全面地认识到„„这个统一体就是上帝。”

( 二) 通过活动达到“生命统一”——劳动与其他活动的教育意义

福禄贝尔在关于劳动等各种活动的表述中,强调了劳动等各种活动的教育意义,并给以高度的评价。他认为,家庭里的共同劳动和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帮助是家庭共同生活的基础。并认为,做事、劳动等各种活动是人认识自己的唯一途径。他写道,人进行创造,原来仅仅是为了使存在于他身上的精神的东西,上帝的本质,在他自身以外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他可以认识他自身的精神,认识体现在他自己身上的上帝的本质。这里,反映了福禄贝尔关于他的通过活动达到“生命统一”的哲学思想。

( 三) 遵循儿童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福禄贝尔强调人的发展应是循序渐进的, 在发展的过程中, 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继续, 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发展的基础。教育应当按儿童不同的发展阶段去辅导儿童学习, 以促进儿童的发展。如果不遵循儿童发展的阶段, 盲目地促成儿童早熟, 这样做不但不能促进儿童的发展, 相反会从根本上危害、妨碍甚至破坏儿童的持续发展, 没有任何教育价值可言。

然而, 肯定儿童发展的连续性并不意味着否定其阶段性。他把受教育者划分为婴儿、幼儿、少年、青年等时期。福禄贝尔以前的教育家们主要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来划分教育阶段。但他认为, 教育者不能仅仅根据年龄来划分教育阶段, 在划分教育阶段时, 还要考虑其智力、情感和身体等因素, 即应该根据儿童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实际水平划分教育时期。

( 四)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教育要适应自然,也就是说,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法则,这是福禄贝尔教育理论体系中的一条重要的原则。福禄贝尔从这一原则出发,要求让儿童从最早期开始就能不受干扰地自然发展。因此,“教育、训练和全部教学与其是绝对的、指示性的,不如更应当是容忍的、顺应的,因为在纯粹采用前一种教育方式的情况下,人类的那种完美的发展,稳步和持久的前进将会丧失,而丧失的这一切,正是上帝精神在人身上并通过人的生活所表现的自由和自决,这自由和自决便是全部教育和全部生活的目的和追求,也是人的唯一的命运。”

与让儿童不受干扰地自然发展的主张一致,福禄贝尔也重视儿童的创造性教育和个性教育。他强调, 教育应该是来自儿童个人的兴趣动机, 并以儿童个人的力量、经验和活动为基础的活动。与重视儿童的创造教育相一致, 福禄贝尔也非常重视儿童个性的发展。他认为, 人是积极能动的生灵, 有自己的思想, 教育应当引导儿童按照自己的思想富有个性地发展。“因为, 在作为人类一员和上帝儿女的每一个人身上包含着并体现着整个人性, 但它在每个人身上是以完全固有的、特殊的、个人的、独一无二的方式被表现、被塑造的, 并且应当在每一个人身上以这种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方式被表现, 借此人们能够感知人类和上帝的无限而永恒的、丰富多样的本质。”

叁·对福禄贝尔教育理念的反思与建议

福禄贝尔思想中的象征主义,实含有浓厚的宗教神秘色彩。福禄贝尔认为教育是内在本质继续向统一开展的历程,原来他重视儿童的发展,注重藉

自然以开展儿童的内在本性,此种见解是相当合理的,但是后来却认为儿童的重要是要达到神性,又把儿童视为一种过渡阶段,教育是人类的事务,应以人类为一切教育的重心,在人类自身以外设立一个可想而不可及的目的,以支配或控制人类,实在不大合理。不过想到福禄贝尔所受宗教气氛浓郁的时代背景与家庭环境的影响,亦应给予适度的同情。

肆·总结

无论如何,今日我们看到幼稚园里,儿童自由自在地活动着,天真活泼地游戏着,过着幸福愉快的生活,则不禁要由衷敬佩这位幼教之父――福禄贝尔的功劳。

参考文献:

[1] 福禄贝尔《人的教育》,孙祖复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 石筠弢 《学前教育课程论》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3] 朱敬先 《幼儿教育》,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

[4]赵祥麟主编 《外国教育家评传》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5] Wan Mey Hong《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与现状》,新加坡,2008

[6]网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58878b0100p9ip.html


相关内容

  • 福禄贝尔[人的教育]
  • 福禄贝尔之<人的教育> 一.生平简介 福禄贝尔出生于1782年4月21日生在德国乡村吐林根,其父是位虔诚的牧师,福氏诞生后九个月,母亲就逝世了.在他四岁时,父亲续弦.由于环境的改变,精神上的孤独,形成了内向的性格,不喜欢交朋友,所以他的哲学思想性格,可以说是受了家庭及环境的影响.在乡村中 ...

  • 论福禄贝尔的儿童教育课程观
  • 论福禄贝尔的儿童教育课程观 babyABC.taobao.com 一.福禄贝尔提出课程体系的思想依据 (一)本体论 1.上帝论. 上帝是万物的统一体.福禄贝尔认为世界的本质是上帝精神的体现,世间的一切都来源于上帝,受上帝制约. 同时,他也认为儿童是上帝力量的体现.他认为,人与植物.动物服从于同一条发 ...

  • 幼儿教育学考证辅导第一章题库
  • 第一章 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一.选择 1.世界上第一所幼儿社会教育机构是 ( ) A. 幼儿之家 B.幼儿学校 C.湖北幼稚园 D.南京鼓楼幼稚园 2.下列不属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是 ( ) A. 主张"教学做"合一 B. 强调"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C. 提出 ...

  • 幼儿教育学第一章试题
  • 第一章 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一.选择 1.世界上第一所幼儿社会教育机构是( ) A. 幼儿之家 B. 幼儿学校 C. 湖北幼稚园 D. 南京鼓楼幼稚园 2.下列不属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是( ) A. 主张"教学做"合一 B. 强调"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C. 提 ...

  • 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模拟试卷(五)及答案201511
  • 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模拟试卷(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 把答案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20世纪60年代以来,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是学前教育事业成为( ). A.社会慈善事 ...

  • 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1
  • <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答案.每小题1 分,共20分) 1.<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在幼儿园,幼儿每日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 ) A .1小时 B.1小时半 C.2小时 D.2小时半 2.幼儿园的环境应( ) A ...

  • 教育理论人物理论简述
  • (美)桑代克 :1903 教育心理学之父--<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联结-试误学习理论-饿猫的实验[准备率-练习律-效果率,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 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联结说是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做中学 ...

  •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之幼儿教育理论基础考点
  • 2014下半年四川教师招聘|四川教师资格证考试 幼儿教育的意义 1.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 幼儿教育应根据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着眼幼儿身体素质的提高,科学地组织体育锻炼,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增强其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和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等,帮助幼儿增强体质.健康地成长. 2.开发大脑潜力 ...

  • 学前教育史网上作业答案
  • 01任务试卷_0001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得分: 54 1. ( ) 揭露和批判传统的儿童教育是"鞭挞绳缚,若待拘囚" A. 王守仁 B. 贾谊 C. 鲁迅 D. 康有为 满分:3 分 2. 中国古代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童蒙读物是宋末王应麟所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