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十一课第二框 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

【学习要求】1.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2.理解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学习重点、难点】科学发展观

【学习过程】

一、基本知识梳理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的主旨在于 。

(1)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

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 ,切实保障

,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全面发展,就是。

(3)协调发展。“五统筹”指

(4)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实现

,坚持 的文明发展道路。

2.如何促进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1)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2)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 。

走 道路,统筹 发展。

(3)坚持对外开放,全面提高水平。

3.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

走出一条 、 、 、 、

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二、易错易混知识点(判断)

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指坚持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走出一条科

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道

路。

2、信息化是带动工业化的强大动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可以迅速提高工业化水平,加快工业化进程。

3、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是制约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决定性因素。

4、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

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5、科学发展观的主旨是和平与发展。

三、自我测评

1.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 ( )

A.坚持以人为本 B.全面发展 C.协调发展 D.可持续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为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

A.GDP的高速增长 B.经济的快速发展

C.城乡统筹发展 D.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3.下列做法中,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是 ( )

A.某乡长认为,靠水吃水,靠山吃山。本乡树多,鼓励人们砍树卖钱

B.某县认为先解决吃饭问题最重要,鼓励农民围湖造田来发展粮食生产

C.某山区县为发展当地经济,强行征用耕地,拆迁民居,建大型超市

D.某省为支持落后地区发展,决定在该地区实施“村村通公路”工程。

4.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指的是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的关系问题 ( )

①综合国力 ②环境保护 ③控制人口 ④节约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要求在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实现的统一( )。

①速度 ②结构 ③质量 ④效益 ⑤精神 ⑥道德

A.①③④⑥ B.①②③④ C.③④⑤⑥ D.①②⑤⑥

6.下列属于统筹区域发展的举措是: ( )

①推动西部开发 ②提高城镇化水平

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④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7.东部地区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新跨越,必须 ( ) ①发展附加值高、消耗低的高科技经济,发展循环经济 ②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争创

品牌,拥有更多的知识产权 ③加强环保投人,保护生态环境 ④坚持以人为本,建立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⑤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政府直接参与企业的决策与管理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8.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增长速度、质量、效益的统一,就必须 ( )

A.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B.努力增加劳动者数量

C.由国家经营管理公有制企业 D.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并发挥其主导作用

9.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调整经济结构,形成 产业格局。 ( )

①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 ③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

②农业基础牢固 ④服务业全面发展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0.过去,人们出于摆脱贫困、加快发展的迫切心情,常常对发展作片面的理解。如把“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解为以单纯的经济增长为中心,把“发展是硬道理”理解为GDP增长

是硬道理,认为只要经济增长了,生态环境、国民教育、公共卫生、社会公正等方面的问

题都可以自然而然地得到解决。事实证明,没有教育、文化、政治、社会诸方面的发展,

就不会有真正的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以牺牲上述诸方面的发展为代价来换取经济一时的

高速发展,将使社会陷入无序和危机。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2)结合所学内容,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认识。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十一课第二框 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

【学习要求】1.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2.理解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学习重点、难点】科学发展观

【学习过程】

一、基本知识梳理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的主旨在于 。

(1)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

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 ,切实保障

,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全面发展,就是。

(3)协调发展。“五统筹”指

(4)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实现

,坚持 的文明发展道路。

2.如何促进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1)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2)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 。

走 道路,统筹 发展。

(3)坚持对外开放,全面提高水平。

3.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

走出一条 、 、 、 、

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二、易错易混知识点(判断)

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指坚持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走出一条科

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道

路。

2、信息化是带动工业化的强大动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可以迅速提高工业化水平,加快工业化进程。

3、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是制约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决定性因素。

4、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

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5、科学发展观的主旨是和平与发展。

三、自我测评

1.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 ( )

A.坚持以人为本 B.全面发展 C.协调发展 D.可持续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为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

A.GDP的高速增长 B.经济的快速发展

C.城乡统筹发展 D.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3.下列做法中,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是 ( )

A.某乡长认为,靠水吃水,靠山吃山。本乡树多,鼓励人们砍树卖钱

B.某县认为先解决吃饭问题最重要,鼓励农民围湖造田来发展粮食生产

C.某山区县为发展当地经济,强行征用耕地,拆迁民居,建大型超市

D.某省为支持落后地区发展,决定在该地区实施“村村通公路”工程。

4.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指的是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的关系问题 ( )

①综合国力 ②环境保护 ③控制人口 ④节约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要求在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实现的统一( )。

①速度 ②结构 ③质量 ④效益 ⑤精神 ⑥道德

A.①③④⑥ B.①②③④ C.③④⑤⑥ D.①②⑤⑥

6.下列属于统筹区域发展的举措是: ( )

①推动西部开发 ②提高城镇化水平

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④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7.东部地区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新跨越,必须 ( ) ①发展附加值高、消耗低的高科技经济,发展循环经济 ②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争创

品牌,拥有更多的知识产权 ③加强环保投人,保护生态环境 ④坚持以人为本,建立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⑤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政府直接参与企业的决策与管理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8.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增长速度、质量、效益的统一,就必须 ( )

A.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B.努力增加劳动者数量

C.由国家经营管理公有制企业 D.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并发挥其主导作用

9.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调整经济结构,形成 产业格局。 ( )

①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 ③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

②农业基础牢固 ④服务业全面发展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0.过去,人们出于摆脱贫困、加快发展的迫切心情,常常对发展作片面的理解。如把“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解为以单纯的经济增长为中心,把“发展是硬道理”理解为GDP增长

是硬道理,认为只要经济增长了,生态环境、国民教育、公共卫生、社会公正等方面的问

题都可以自然而然地得到解决。事实证明,没有教育、文化、政治、社会诸方面的发展,

就不会有真正的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以牺牲上述诸方面的发展为代价来换取经济一时的

高速发展,将使社会陷入无序和危机。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2)结合所学内容,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认识。


相关内容

  • 11.2[社会历史的主体]文科
  • <生活与哲学>文科导学纲要 班级:高二( )班 姓名: 11.2<社会历史的主体> 1. 对照知识条目的要求,认真阅读教材P92-95,并在书中圈.划.批.注重点和疑惑点, 展现阅读的过程. 2.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为什么?请举例说明. [效果检测] 1.(基础 ...

  • 11.2人体废物的排出教案(8)
  •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第2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题:人体内废物的排出(2)------尿液的排出与汗液的排出 教学目标 1.概述尿液的排出过程. 2.明白排尿的意义. 3.了解皮肤的结构.皮肤的再生和皮肤的卫生保健知识. 4.理解皮肤的功能. 教学重点:尿液的排出过程与汗液的排出 教学过程 一.引 ...

  • 11.2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 第11课 胸怀全球 迎接挑战 第二课时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刚刚迈入小康社会门槛,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事实 2.从中国与世界其他不同类型国家的对比中,更好地认清中国的基本国情.以及我国的优势和差距 3.认识祖国建设面临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正确认识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 物流设计大赛作品
  • 目录 第一章 现状分析与设计思路 .................................................................................. 1 1.1 现状分析 ....................................... ...

  • 发酵床养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 目 名 称:生态循环健康养猪新模式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 一.项目概述 本项目主要以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为载体,以木薯淀粉渣发酵饲料为手段,以品种改良为措施,建立"木薯淀粉废渣发酵-饲料-生物发酵床-生态养猪-发酵床垫料有机肥-生态种植"的生态循环健康养猪技术模式 ...

  • 某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 某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本月的有关经营业务为:购入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300万元,进项税额51万元,货已验收入库.上月末留抵税额为6万元:本月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150万元,收款175.5万元.本月出口货物的离岸价为35万 ...

  • 浙教版全效学习八年级下册3章复习课
  • 类型之一 平均数 1.[2013·衡阳]某中学举行歌咏比赛,以班为单位参赛,评委组的各位评委给九(3)班的演唱打分情况为:89,92,92,95,95,96,97,从中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余下的分数的平均数是最后得分,则该班的得分为__94__. 2.[2013·福州]某校女子排球队队员的年 ...

  • 11.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一)教案
  • 11.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一) 11.2.1三角形的内角 主备 陈立炜 审核 徐芳芳 吴元元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①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②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结论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测量.猜想.推理等数学活动,探索三角 形的内角和,感受数学思考过程 ...

  • 1-2.3气体摩尔体积导学案及答案
  • 课题三 气体摩尔体积学习单 一. 自学任务 (一).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1)决定物质的体积大小的因素 , . (2)1mol 不同的固态物质和液态物质所含的 相同,而粒子间距____ ,使得固体和液体物质的体积主要取决于 .但因粒子的大小是 的,所以1mol 不同的固态物质和液态物质的体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