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文化的永恒命题和本质特征

2012-12-19 08:50:14 来源: 深圳特区报网络版  暂无网友评论

分享到:

浏览字号:大 中 小 | 打印本页 | 通过Email推荐给好友:

提要

文化是一种历史的深沉的力量。当一个社会形成了主导性的社会文化时,就有了强劲的形塑力和穿透力,这正如葛兰西说的:“文化是一种组织,是对人内在性的训练”。更重要的事实在于,世界现代化历程表明: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是以包括政治文化(国民文化)转型在内的社会重大转型为基础的。没有这一前提和基础,一个国家的现代化不可能真正实现。

1

文化是一个民族进步发展的灵魂

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最本质、最深沉的力量。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体现了民族和国家的品格。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华民族战胜各种严峻挑战和各种劫难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而人类社会最本质的发展是文化的发展,最本质的创新是文化的创新。

党的十八大报告更加突出了文化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重任:“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中华民族已进入全面复兴的伟大时代,文化创新问题一再被提上议事日程。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文化兴国的进军号角,提出解放文化生产力,推进文化创新创造,构建与经济硬实力相协调、相促进的文化软实力。

人类的发展史表明,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正因为如此,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五位一体”结构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通过文化创新为中华民族注入新的活力,是总揽国内外大局、加快科学发展、全面推进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价值主题。

2

文化的底蕴与特性:“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商汤王刻在澡盆上的铭语。人把一身污垢洗净了,就能洗心革面,天天保持干净向上的精神状态,人的品性修炼、精神洗礼和思想精进才能新境洞开。《庄子·知北游》说“澡雪而精神”,《礼记·儒行》说“澡身而浴德”,文化的澡浴,便是革故鼎新,没有革故鼎新就没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就是要发挥文化在社会创新上的引领功能和作用。毫无疑问,没有文化自身的变革创新,社会的变革创新便没有内在的历史渊源和原动力。

但同时还应看到,文化的变革和发展有其自身刚性的内在逻辑。鲁迅先生说:“文化是骨髓里的东西。”文化是物质的,更是心灵的。文化不是一代人的产物,是一个民族、一个或数个生命群落经历风霜雪雨后的一点痕迹。无论哪个民族,文化都是一座既定的高山。文化因子是延承的,文化因子的改变正如人要改变自身基因一样不可能。正如丹尼尔·贝尔指出的:“文化有自己刚性的逻辑,不会臣服于人的意志和操纵”。文化的变革,需要很长的历史时间才能完成。文化作为历代人无意识的产物,作为无数代生命的延续和维系,文化的激荡和变革是“自然”的事儿。

由此一方面,我们要有更多、更紧迫的文化自觉;另一方面,我们要克服“文化理性主义”的浮躁和漫夸。一些地方在文化领域的“重建”、“打造”等偏好,说到底是对文化缺乏敬畏感、不尊重文化内在规律的“理性的虚妄”,它是文化创新和文化发展的大敌。我们在进行文化创新时,应当充分顾及和尊重文化的内在特性及其自身逻辑,克服急躁冒进的情绪而不随心所欲。

3

人、自然、社会:文化创新与文明进步的互动

钱穆先生曾辩证“文明”与“文化”的关系说:“文明”、“文化”两辞,皆自西方翻译而来。此二语应有别,而国人每多混用。大体文明文化,皆指人类群体生活而言。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须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他还指出:“文化可以产出文明来,文明却不一定能产出文化来”。

文化的薪火相传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群体行为和社会制度路径选择,具有深刻影响,而文明进步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一个社会系统的演化,是文化与文明两种力量交互作用的结果。文化基于历史传承,文明基于科学进步,两者虽互动影响,却依循各自规律。当文化传承与文明进步的张力保持一致时,两者会形成相互协调和促进的和谐状态;当文明进步与文化传承发生离变并达到一定临界点时,文明基于自身的进步规律会与文化产生“排异”。而文化上的缺陷,时常伴随文明的发展传播而渐行显露,并成为文明进步的樊篱。这时,制度创新便成为调适文化、文明关系的内生性要求,并可能产生两种结果:一是引起文化的强制性变迁,以适应文明进步的价值和制度范式;二是文化对文明形成掣肘,使社会行为保持在与文化传承相适应的价值结构与制度范式中。

本质上,文化显映是一种心灵的力量;而文明积淀的是物质的力量。文化传承、文明进步与制度创新应当形成良性的发展合力。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在传统文化价值观和计划经济体制与工业文明所必需的个体创新性不相适应的情态下发生的集文化变迁和文明进步于一体的经济社会体制的伟大创新。正是文化传承与文明进步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了我国改革开放、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乃至确立“科学发展”指导思想的必然性。显然,这场制度创新,显现了文化创新与文明进步的互动与合力。

文化不是现实经济活动的直接产物,它们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复杂的变量。山脉、河流、海洋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不同民族的居住地、环境、先前的社会观念、现实生活境况和发展趋势以及制度文明的需求与制度创制等,都给文化发展和创新提供了特殊命题。我们要从人、自然、社会这三者的关系上,来体认和追寻文化创新的价值和它与文明进步的交互作用,更加自觉地研究文化变革和发展的规律,以彰显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创新精神风貌,促进形成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新模式。

4

文化创新发展的两个重要关节点

在今天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人与城市,是文化创新发展的两个关节点和着力点。

其一,要从营建“书香社会”走向“文化强国”。建设“文化强国”的前提,得有一个“书香社会”的存在;而“书香社会”的前提是有热爱读书的社会大众。读书延长人的生命长度并涵养生命气质。读书多了,灵魂会透出书香。几年前,中国社会科学院邀请以色列著名作家阿摩斯奥兹作演讲。他在回答“犹太人有大量成功的商人、科学家、文学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这是为什么”的问题时说:原因是在漫长岁月里,犹太人除了书一无所有。有句犹太谚语说:如果你想在一个冬天避雨,就造个茅屋;如果你想在许多冬天避雨,就造所石屋;如果你想让子孙铭记,就造座城市;如果你想流芳千古,就写一本书。阿摩斯奥兹说:“犹太人是书的民族,书对他们太重要了。以色列的图书平均销售量和发行量,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大。”

人为什么要读书?因为书是一代代人心智和经验的累积,是一代代生命在大自然日月风雨中的心灵回响,正如赫尔岑有句话说的:“一切震撼智慧的学说、一切打动心灵的热情,都在书里结晶成形”。书是人们有限生命和旅程的扩展。书的伟大,在于造就人的伟大,造就一个民族的伟大。不读书,就关闭了历史和未来两扇门。一个民族读书多了,灵魂就有了芬芳,就有了书卷气。

西汉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文化的根本功能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为社会生活提供意义坐标和价值系统,使人不仅在物质生活上,更在知识、道德、审美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近年来,各地从“农家书屋”、“文化立省”到“书香城市”,种种文化自觉和自强让人倍感振奋。但在另一方面,普遍化的轻读书、不读书,则是一个令人忧虑的社会倾向。前几年,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调查”称,中国国民有读书习惯的,只占中国总人口的5%。读书方能致远,读书方能建成“文化强国”。营建书香社会是当下文化创新面临的重要任务。

其二,要凸现城市的“文化身份”。以大都市为中心的当代城市化进程,深刻改变了传统社会生产模式、文化生产与消费模式、人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念。大都市是国家实现产业创新和经济增长的核心空间,建设创新型文化城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依托。文化创新的一个任务,是要把中心城市建设成文化创新型城市,让更多的中心城市成为发散文化创新的重镇。这当中,如何凸现城市的文化身份,是新一轮城市建设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个没有“文化身份”的城市本质上是没有个性和生命力的。全国大大小小的城市雷同化、齐一化、同构性,城市形貌和内质缺少文化质感的根本缘由,在于缺失一个关键性文化理念,即城市发展演绎的是“天道”而非“人道”。作为文化文明积淀之物和人生存的物理空间的城市,本质上是“自然秩序”作用之果而非砖瓦“打造”的结果。深刻地体认城市文化的内在禀赋,尊重其文化个性,是每一个城市推进文化创新发展应当认真解决好的问题。

此外,在实施“文化强国”的战略中,特别是在提升本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也是一个大课题。国民文化有着巨大制约力量。通过文化性的强制,国民行为模式会得到加强。国民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性的“社会环境”,迫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接受某种精神的和生活的方式。正如英国人类学家、功能学派代表弗思说的:任何一种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总要迫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接受一种物质生活方式。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在民族精神与国民文化关系上,民族精神是国民文化中比较突出的也是稳定的部分,它甚至决定了一国的气象格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公民品格是有历史渊源的,在群体生活过程中形成并在多数群体成员身上得到体现的人格特点,作为一种共性特质隐藏在人的人格深处。社会文化决定公民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是公民文化的心智空间。在漫长的历史行进中,中华民族逐步形成了民族精神的主旋律。这种民族精神主旋律是与文化传统共生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是我们推进文化创新的内在原动力。新时代的伦理发展需要民族历史精神的滋养。今天社会道德建设一方面应对时代精神的融合,另一方面应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扬弃,以更深切的“文化自觉”从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资源中汲取滋养。

文化是一种历史的深沉的力量。当一个社会形成了主导性的社会文化时,就有了强劲的形塑力和穿透力,这正如葛兰西说的:“文化是一种组织,是对人内在性的训练”。更重要的事实在于,世界现代化历程表明: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是以包括政治文化(国民文化)转型在内的社会重大转型为基础的。没有这一前提和基础,一个国家的现代化不可能真正实现。

总之,创新是文化的永恒命题和本质特征。一部人类发展史,本质上是一部文化创新史。文化的创新和繁荣,才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制胜之道。我们要大力营造鼓励文化创新的社会环境,努力使创新和变革成为文化建设的主旋律、文化发展的最强音。通过推进深化体制和制度性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为人民提供广阔的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以促进中华民族开创新的伟大时代,加快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作者系上海文化学者)

(编辑:林湄)

2012-12-19 08:50:14 来源: 深圳特区报网络版  暂无网友评论

分享到:

浏览字号:大 中 小 | 打印本页 | 通过Email推荐给好友:

提要

文化是一种历史的深沉的力量。当一个社会形成了主导性的社会文化时,就有了强劲的形塑力和穿透力,这正如葛兰西说的:“文化是一种组织,是对人内在性的训练”。更重要的事实在于,世界现代化历程表明: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是以包括政治文化(国民文化)转型在内的社会重大转型为基础的。没有这一前提和基础,一个国家的现代化不可能真正实现。

1

文化是一个民族进步发展的灵魂

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最本质、最深沉的力量。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体现了民族和国家的品格。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华民族战胜各种严峻挑战和各种劫难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而人类社会最本质的发展是文化的发展,最本质的创新是文化的创新。

党的十八大报告更加突出了文化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重任:“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中华民族已进入全面复兴的伟大时代,文化创新问题一再被提上议事日程。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文化兴国的进军号角,提出解放文化生产力,推进文化创新创造,构建与经济硬实力相协调、相促进的文化软实力。

人类的发展史表明,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正因为如此,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五位一体”结构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通过文化创新为中华民族注入新的活力,是总揽国内外大局、加快科学发展、全面推进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价值主题。

2

文化的底蕴与特性:“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商汤王刻在澡盆上的铭语。人把一身污垢洗净了,就能洗心革面,天天保持干净向上的精神状态,人的品性修炼、精神洗礼和思想精进才能新境洞开。《庄子·知北游》说“澡雪而精神”,《礼记·儒行》说“澡身而浴德”,文化的澡浴,便是革故鼎新,没有革故鼎新就没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就是要发挥文化在社会创新上的引领功能和作用。毫无疑问,没有文化自身的变革创新,社会的变革创新便没有内在的历史渊源和原动力。

但同时还应看到,文化的变革和发展有其自身刚性的内在逻辑。鲁迅先生说:“文化是骨髓里的东西。”文化是物质的,更是心灵的。文化不是一代人的产物,是一个民族、一个或数个生命群落经历风霜雪雨后的一点痕迹。无论哪个民族,文化都是一座既定的高山。文化因子是延承的,文化因子的改变正如人要改变自身基因一样不可能。正如丹尼尔·贝尔指出的:“文化有自己刚性的逻辑,不会臣服于人的意志和操纵”。文化的变革,需要很长的历史时间才能完成。文化作为历代人无意识的产物,作为无数代生命的延续和维系,文化的激荡和变革是“自然”的事儿。

由此一方面,我们要有更多、更紧迫的文化自觉;另一方面,我们要克服“文化理性主义”的浮躁和漫夸。一些地方在文化领域的“重建”、“打造”等偏好,说到底是对文化缺乏敬畏感、不尊重文化内在规律的“理性的虚妄”,它是文化创新和文化发展的大敌。我们在进行文化创新时,应当充分顾及和尊重文化的内在特性及其自身逻辑,克服急躁冒进的情绪而不随心所欲。

3

人、自然、社会:文化创新与文明进步的互动

钱穆先生曾辩证“文明”与“文化”的关系说:“文明”、“文化”两辞,皆自西方翻译而来。此二语应有别,而国人每多混用。大体文明文化,皆指人类群体生活而言。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须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他还指出:“文化可以产出文明来,文明却不一定能产出文化来”。

文化的薪火相传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群体行为和社会制度路径选择,具有深刻影响,而文明进步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一个社会系统的演化,是文化与文明两种力量交互作用的结果。文化基于历史传承,文明基于科学进步,两者虽互动影响,却依循各自规律。当文化传承与文明进步的张力保持一致时,两者会形成相互协调和促进的和谐状态;当文明进步与文化传承发生离变并达到一定临界点时,文明基于自身的进步规律会与文化产生“排异”。而文化上的缺陷,时常伴随文明的发展传播而渐行显露,并成为文明进步的樊篱。这时,制度创新便成为调适文化、文明关系的内生性要求,并可能产生两种结果:一是引起文化的强制性变迁,以适应文明进步的价值和制度范式;二是文化对文明形成掣肘,使社会行为保持在与文化传承相适应的价值结构与制度范式中。

本质上,文化显映是一种心灵的力量;而文明积淀的是物质的力量。文化传承、文明进步与制度创新应当形成良性的发展合力。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在传统文化价值观和计划经济体制与工业文明所必需的个体创新性不相适应的情态下发生的集文化变迁和文明进步于一体的经济社会体制的伟大创新。正是文化传承与文明进步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了我国改革开放、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乃至确立“科学发展”指导思想的必然性。显然,这场制度创新,显现了文化创新与文明进步的互动与合力。

文化不是现实经济活动的直接产物,它们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复杂的变量。山脉、河流、海洋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不同民族的居住地、环境、先前的社会观念、现实生活境况和发展趋势以及制度文明的需求与制度创制等,都给文化发展和创新提供了特殊命题。我们要从人、自然、社会这三者的关系上,来体认和追寻文化创新的价值和它与文明进步的交互作用,更加自觉地研究文化变革和发展的规律,以彰显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创新精神风貌,促进形成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新模式。

4

文化创新发展的两个重要关节点

在今天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人与城市,是文化创新发展的两个关节点和着力点。

其一,要从营建“书香社会”走向“文化强国”。建设“文化强国”的前提,得有一个“书香社会”的存在;而“书香社会”的前提是有热爱读书的社会大众。读书延长人的生命长度并涵养生命气质。读书多了,灵魂会透出书香。几年前,中国社会科学院邀请以色列著名作家阿摩斯奥兹作演讲。他在回答“犹太人有大量成功的商人、科学家、文学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这是为什么”的问题时说:原因是在漫长岁月里,犹太人除了书一无所有。有句犹太谚语说:如果你想在一个冬天避雨,就造个茅屋;如果你想在许多冬天避雨,就造所石屋;如果你想让子孙铭记,就造座城市;如果你想流芳千古,就写一本书。阿摩斯奥兹说:“犹太人是书的民族,书对他们太重要了。以色列的图书平均销售量和发行量,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大。”

人为什么要读书?因为书是一代代人心智和经验的累积,是一代代生命在大自然日月风雨中的心灵回响,正如赫尔岑有句话说的:“一切震撼智慧的学说、一切打动心灵的热情,都在书里结晶成形”。书是人们有限生命和旅程的扩展。书的伟大,在于造就人的伟大,造就一个民族的伟大。不读书,就关闭了历史和未来两扇门。一个民族读书多了,灵魂就有了芬芳,就有了书卷气。

西汉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文化的根本功能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为社会生活提供意义坐标和价值系统,使人不仅在物质生活上,更在知识、道德、审美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近年来,各地从“农家书屋”、“文化立省”到“书香城市”,种种文化自觉和自强让人倍感振奋。但在另一方面,普遍化的轻读书、不读书,则是一个令人忧虑的社会倾向。前几年,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调查”称,中国国民有读书习惯的,只占中国总人口的5%。读书方能致远,读书方能建成“文化强国”。营建书香社会是当下文化创新面临的重要任务。

其二,要凸现城市的“文化身份”。以大都市为中心的当代城市化进程,深刻改变了传统社会生产模式、文化生产与消费模式、人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念。大都市是国家实现产业创新和经济增长的核心空间,建设创新型文化城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依托。文化创新的一个任务,是要把中心城市建设成文化创新型城市,让更多的中心城市成为发散文化创新的重镇。这当中,如何凸现城市的文化身份,是新一轮城市建设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个没有“文化身份”的城市本质上是没有个性和生命力的。全国大大小小的城市雷同化、齐一化、同构性,城市形貌和内质缺少文化质感的根本缘由,在于缺失一个关键性文化理念,即城市发展演绎的是“天道”而非“人道”。作为文化文明积淀之物和人生存的物理空间的城市,本质上是“自然秩序”作用之果而非砖瓦“打造”的结果。深刻地体认城市文化的内在禀赋,尊重其文化个性,是每一个城市推进文化创新发展应当认真解决好的问题。

此外,在实施“文化强国”的战略中,特别是在提升本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也是一个大课题。国民文化有着巨大制约力量。通过文化性的强制,国民行为模式会得到加强。国民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性的“社会环境”,迫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接受某种精神的和生活的方式。正如英国人类学家、功能学派代表弗思说的:任何一种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总要迫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接受一种物质生活方式。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在民族精神与国民文化关系上,民族精神是国民文化中比较突出的也是稳定的部分,它甚至决定了一国的气象格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公民品格是有历史渊源的,在群体生活过程中形成并在多数群体成员身上得到体现的人格特点,作为一种共性特质隐藏在人的人格深处。社会文化决定公民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是公民文化的心智空间。在漫长的历史行进中,中华民族逐步形成了民族精神的主旋律。这种民族精神主旋律是与文化传统共生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是我们推进文化创新的内在原动力。新时代的伦理发展需要民族历史精神的滋养。今天社会道德建设一方面应对时代精神的融合,另一方面应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扬弃,以更深切的“文化自觉”从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资源中汲取滋养。

文化是一种历史的深沉的力量。当一个社会形成了主导性的社会文化时,就有了强劲的形塑力和穿透力,这正如葛兰西说的:“文化是一种组织,是对人内在性的训练”。更重要的事实在于,世界现代化历程表明: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是以包括政治文化(国民文化)转型在内的社会重大转型为基础的。没有这一前提和基础,一个国家的现代化不可能真正实现。

总之,创新是文化的永恒命题和本质特征。一部人类发展史,本质上是一部文化创新史。文化的创新和繁荣,才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制胜之道。我们要大力营造鼓励文化创新的社会环境,努力使创新和变革成为文化建设的主旋律、文化发展的最强音。通过推进深化体制和制度性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为人民提供广阔的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以促进中华民族开创新的伟大时代,加快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作者系上海文化学者)

(编辑:林湄)


相关内容

  • 文艺学:反本质主义之后
  • 文艺学:反本质主义之后 : 文章作者:方克强 一 从某种意义上说,南帆主编<文艺理论(新读本)>.王一川著<文学理论>.陶东风主编<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分别于2002.2003.2004年相继出版,构成了新世纪文艺学的一个重要事件.这不仅是因为他们都对当下后现代语境 ...

  • 论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 怎样理解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说实践规定了人的本质,人只有通过实践才成其为人,才表现为人,才能生存和发展.具体表现在: 一.实践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就是必须能够生活,所以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正是这种实践活动不 ...

  • 美在意象_美学基本原理提要_叶朗
  • 第46卷第3期2009年5月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Peking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Vol.46,No.3 May2009 美在意象 ---美学基本原理提要 叶 朗 (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871 ...

  • 高教自考西方文论选读部分名词解释题一
  • 高教自考西方文论选读部分名词解释题一 1.莱辛的诗画界限论 莱辛认为,造形艺术和诗歌,它们有异中之同,即都要模仿自然;也有同中之异,主要表现在四方面: 1.就存在形式说,诗是一种时间艺术,画是一种空间艺术,诗的表现范围要比画广,画适宜于表现美,诗则除了美其他丑.怪.悲.喜.滑稽等均能表现.2.就模仿 ...

  • 古希腊哲学思辨和人文精神探源
  • 第2s卷第t期 篱孟翌萎矗蓦赢盏羔蔫盖鉴 2005年3月 古希腊哲学思辨和人文精神探源 口 任辉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200234) 摘要:希腊哲学对当代哲学.科学思维和人文思想在两大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是首开先河并已臻成熟的抽象思辨逻辑思维和推理形式及其内在奇异的动力因素:其次是充满人道精神的人 ...

  • 安全管理哲学-人类文明的哲学思想
  • 机械学院 安全技术管理班 页 目 录 摘要................................................................ 2 Abstract ..................................................... ...

  • 2011年北京卷高考作文命题预测
  • (2011-05-03 13:27:25) 转载 标签: 教育 分类: 高考指津 有关2011年北京卷高考命题预测的三点想法 (一).  2011年高考作文命题,将会进一步讲求开放与限定的命题技巧 新课程在注重高考作文命题限定性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命题要能够给考生提供较为充分的自主性与开放性.北京卷在 ...

  • 浙江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题库_高等教育学(全)
  • 一.单选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习过程阶段的是( ).D A.注意定向阶段: B.获得和保持阶段: C.练习和强化阶段: D.记录阶段 2.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促成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 ). B A.实现素质教育: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加强理论教学: D.注重实践教学 3.文 ...

  • 西方哲学史的名词解释(包括现代)
  • 古希腊罗马哲学(名词解释) 1.始基 "始基"是早期古希腊哲学家在解释自然和宇宙时所引用的个体概念."始基"即万物 的本原,亦即万物之所从来,毁灭之后之所复归,它是事物的基本要素,或是事物存在和运 动的缘由. 一切皆变,惟"始基"不变,毕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