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三 数 学 一 轮 复 习 建 议

高 三 数 学 一 轮 复 习 建 议 在潍坊市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研讨会上的发言

(2007年9月4日 安丘)

一轮复习是整个高三复习阶段最重要的环节,复习质量关乎高考的成败。学生经过了高一高二两年的学习,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学习上或多或少地留下不少的缺憾和问题,能否通过一轮复习解决这些问题,关系到学生能否升入大学。要通过一轮复习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数学成绩,培养学生应具备的数学能力,既取决于教师的科学指导,也取决于学生正确的复习方法、有效的学习手段。教师的科学指导、学生的有效学习,师生的共同合作,这是保证高考取胜的关键。 下面从备课、课堂教学、检查测试等方面,谈谈对一轮复习的几点建议:

一、备课

这一阶段,主要指教师的课前备课,包括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

1、明确一轮复习的指导思想和目的任务

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2、整合教材内容,科学安排复习程序、计划和进度 参照市一轮资料执行,计划和进度与市进度统一。

3、研究课标和考纲,准确定位每一复习内容的重点和方法

3.1 通过研究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准确把握课标和考纲对该部分内容的要求,包括三维目标要求层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复习范围、试题难度、思想方法、能力培养等;分

析该部分在高考试题中的地位和考法,对该部分的例习题和练习题的选取,要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和定位。比如立体几何,在六道解答题中的位次基本是稳定的,这个位次决定了试题的难度只能是中档题目,对绝大多数学生是送分题(潍坊市一模和二模考试,对六道解答题的顺序和位次的把握,与高考试题几乎是一致的)。

———考什么?怎么考?难度如何?

3.2 善于学习和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试题是一份十分宝贵的资料库,对指导我们的一轮复习意义重大。从两个方面进行:

一是研究高考试题特点,包括命题的角度、命题的立意、命题的载体、试题的条件和结论的表述方法、试题的解题思路、评分标准(让学生体会命题人对步骤的要求、了解得分点的确定)等,以指导我们如何精选例习题和练习题,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帮助学生跳出题海,这无疑是一条捷径。

最近几年,《中教参》在高考后都要刊登研究当年高考试题的文章,比如,今年的第8期刊登07试题的新亮点和新启示,第9、10、11期将刊登省市试题的新解法和解题感悟。这些文章从高考试题的背景、命题角度、解题途径、思路分析、试题特点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分析,研究这些问题,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复习和测试选题。 链接1 分析案例1.doc

案例:如2006年第10期刊登的“百题解答思路分析”中的一例:

试题(06湖南卷,理科第14题)

若f (x ) =a sin(x +π) +b sin(x -)(ab ≠0) 是偶函数,则有序实数对(a , b ) 可以44π

是 .(注:写出你认为正确的一组数字即可)

试题特点:本题结合偶函数的概念考查三角函数性质,是一道结论不唯一的开放性命题,作为填空题求解策略多样灵活,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路分析:

1.一般化,由f (-x ) =

f (x ) 化简得a x +b x =0,对任意x ∈R 恒成立,故a +b =0,则答案可以是(1,-1) 等,一般化可以是(a , -a )(a ≠0) .

2.特例法,由f (-

3.看到角x +ππ

4) =f () 得-b =a ,故答案可以是(1,-1) 等. 44-x 互余, ππ

4与

则f (x ) =a sin(x +π) +b sin(x -) =a sin(x +) -b cos(x +) ,可以化为一个角的4444πππ

一个三角函数,则f (x ) =A cos x 或f (x ) =-A cos x 的形式,故直观得a =-b , 故答案可以是(1,-1) 等.

4

.f (x ) =a sin(x +ππ) +b sin(x -) =a +b )sin x +a -b )cos x ,要使其成为44偶函数,直观可得a +b =0,故答案可以是(1,-1) 等.

方法小结:三角函数的性质是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在求解中涉及偶函数性质、三角公式、诱导公式等。思路1是一般方法,作为填空题思路2是好方法,思路3需要特殊角的概念与较强直觉思维,思路4有“凑”的成分,也是一种解题策略。

二是加强题源分析,透视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

命题从哪里产生,复习就应当指向哪里。命题主要有五个来源: 一是教材,二是其它省份试题,三是课改的新理念、新内容,四是初高等数学衔接内容,五是近几年的竞赛题

(1)教材是试题的基本来源,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八九成的试题能在教材上找到影子,是在教材题目的基础上组合、加工和发展的

结果。

如今年山东卷理科第18题。

链接2 分析案例2.doc

B 版数学3

P116 例1 掷红、蓝两颗骰子. 事件A ={红骰子点数大于3},事件B ={蓝骰子点数大于3}. 求事件A ∪B ={至少有一颗骰子点数大于3}发生的概率.

P125 习题3-1 (B)

2.在区间[-1,1]任取两数a , b ,求二次方程x +ax +b =0的两根:(1)都是实数的概率;22

(2)都是正数的概率.

山东卷理科第18题:

设b 和c 分别是先后抛掷一枚骰子得到的点数, 用随机变量ξ表示方程x +bx +c =0实根的个数(重根按一个计).

(I)求方程x +bx +c =0 有实根的概率;

(II) 求ξ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III)求在先后两次出现的点数中有6的条件下, 方程方程x +bx +c =0 有实根的概率. 222

(2)全国卷的发展变化在各省市命题中起引领作用,07年高考命题改革力度大的省份的命题,会影响08年山东的命题,多年来,上海题以它新颖的命题立意和角度,倍受各省份学习和借鉴。

(3)课程改革背景下新理念、新内容,成为高考的创生地带,肯定影响命题者的命题思路。

(4)高等数学的基本思想、基本问题为命题提供背景,这既是高考考查潜能的需要,也是命题者学术背景使然。尤其是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衔接内容,常常是创新的载体。

(5)前几年的竞赛试题,特别是竞赛试题中的思路和解法,成为命题者可能的借鉴因素。

因此,高考复习应在考纲的统领下,在以上五个方面去开发课程资源。 即将到来的试题会在哪里创新?如果从命题者的思路分析,就可能找到答案。显然,高考支持新课改,新课改倡导创新教育,要创新,就得有所突破,就要不断扩充原有的边界,以函数为例:单一的表达式不够,就得有分段函数;解析式不够,就得有图象和表;具体的函数不够,就得有抽象的;连续的不够,就得有间断的或离散的。研究的性质,除了单调性、最值、奇偶性外,还可涉及凹凸性、变化速度和增长差异。研究方法,除了运用不等式和导数等知识进行运算求解和演绎证明外,还允许空间想象、直觉猜想等。在这样的扩充中,我们就可以体会到某种规律。

4.夯实基础,更新“双基”,设计科学实用、符合学生实际的学案 夯实基础,狠抓落实,这是我们以不变应万变的复习策略,也是高考取胜的保证。无论是学案的设计、例习题的选取、检测题的命题,都要立足基础,以中低档题为主,在通性通法的复习与落实上下功夫,集体备课中要明确每一部分的“双基”内容,确定落实“双基”的措施。

新课程引起了传统中“双基”的变化,这一点必须清醒地看到。 新的“双基”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和“图”有关的内容.如:三视图、统计图、程序框图、函数的图象性质及变换、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等;二是与“函数”

有关的内容,如函数的性质及围绕研究函数性质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导数、三个二次、数列等)、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特殊与一般的思想方法、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三是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应用,如统计与概率、线性规划等相关的应用问题.

———以上是教师的复习前准备,要通过集体备课做好几方面的工作

二、课堂教学

1.正确定位教师与学生的角色

07年山东试题相对平稳、改革力度适中,这与今年的大背景相适应。但是,今年高考改革力度较大的省份的命题,似乎也指出了今后山东高考命题的走向,改革是大势所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改革,只能走向死胡同。

作为一线教师,对课改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特别是经过今年的高考以后。新课改改变的主要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而教学内容只是个载体,高考支持课改已成为共识。因此,改革过去的复习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和适时点拨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解题思路和方法、自觉总结解题规律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坚决反对教师唱独角戏、满堂灌、不讲够不放心的做法,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转换角色,要敢于和善于将时间还给学生。

2.以解题教学为中心,将能力训练贯穿复习始终

2.1 把好选题关

数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最终要落实到解题上。要解题,选题是关键。一轮复习的选题,包括例习题及各种测试题,题目的选取要精心,要在认真分析学生的实际、透彻研究高考试题和考纲要求的基础

上来选题。

一是通过研究高考试题,了解什么样的题目是好题目。

题目好不在难度和新颖程度,在于符合学生的实际、在于方法的典型意义,在于与高考冲得准等。

二是选题的几个原则:

典型性原则:要求所选例题应是最具有代表性、最能说明问题的题目,能突出教材的重点、反映课程标准中最主要而又最基本的要求。 综合性原则:所选的例题能包括多个知识点,达到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科内知识的综合也是高考命题越来越重视的问题。应注意:强调综合不是意味着提高题目难度。

灵活性原则:要求在选编例题时应注意题目解法的多样性,使学生在解题方法的训练中,进一步抓住数学问题的本质,强化技能,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针对性原则:要求选择例题要注意针对学生实际,抓住学生平时学习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紧扣知识的易混点、易错点设计或选择例题,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规律性原则:通过所选的例题,能找到解这一类问题的思路、方法、技巧,发现并归纳出带有普遍性的规律,达到触类旁通之功效。

2.2 重视教材典型例习题的作用

充分挖掘教材典型例习题的潜在功能,达到几个目的:一是加深学生对知识本质的理解与把握,二是学习规范的数学语言,三是学习如何规范表述解题过程,四是加深学生对题目所体现的通性通法的理

解等。

2.3 抓住通性通法,培养能力.

重视中学数学的通性通法,倡导举一反三、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努力培养学生“六种能力、一个意识”.数学能力包括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力的分类和要求与以前有不同,必然要反映在命题中.特别应注意新增加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前者与统计有关,后者与应用问题有关.另外,“推理论证能力”有别于先前四大能力之一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注重是演绎推理,“合情推理”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正是我们国家现在大力提倡的.

2.4 重视解题过程教学

题目的讲解,是解题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最重要方式。在解题教学过程中要做到:让学生充分体验并交给学生正确的读题方法、理解题意的方法、捕捉信息的方法、抽象概括猜想归纳的方法、根据有效信息探索解题思路的方法、避免繁琐计算的方法、及时调整和转换思路的方法、总结反思的方法等。 讲题要讲一下各环节:

解法的发现过程;

题目的典型性;

题目的引申;(与其它部分知识的联系)

题目的变式。

2.5 坚持几个原则

精讲多练的原则、先做后讲,不做不讲的原则、不典型的问题不讲的原则(包括大多数学生会做的问题、解法特殊没有一般意义的问题、过难的问题、高考不可能考的问题、超纲的问题等)、讲后必做总结的原则等。

3.关注复习中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

3.1 强调技巧,忽视通法

高考的宗旨是考查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因此,一轮复习要特别重视基础,充分体会通性通法在解题中的作用(通法也是高考试题制定标准答案的依据),系统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要加强对各章节知识和方法的梳理,系统全面地进行复习,灵活运用,熟练掌握通性通法,舍弃偏、难、怪习题,淡化特殊技巧。

3.2 重视思路和解法,轻视运算过程的指导

运算能力是思维能力和运算技能的结合,既包括数的运算,又包括式的运算。高考对运算能力的考查注重算理和符号运算的考查,控制运算量,精确计算与合理估算结合。运算的合理性是运算的核心。根据问题的不同条件和特点,合理选择运算途径是提高能力的关键,灵活地运用公式、法则和有关的运算律,尤其是数学思想方法,可以简化运算,提高运算速度,保证运算的准确性。

教师往往重视解题思路的分析与突破,却忽视其中的算理、算法和对运算途径的优化。学生同样的运算结果的背后,运算量可能差别

很大,而课堂上教师往往将运算处理为“课后去解”。我们每每感慨学生的运算能力差,这与我们平日缺少指导不无关系。

3.3 关注创新,忽视教材

课标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教材来体现,通性通法蕴含在典型例习题中。重视教材,不是强记题型、死背结论,而是抓纲悟本,把重点放在典型例习题涵盖的知识及解题方法上,创造性地用好教材,重视“源”与“本”的关系,提高复习效率。要克服眼高手低的毛病,不要好高骛远,错误地认为,不做难题就不能提高解题能力。要在毫不吝惜地删除复习资料中的难题的同时,充分以课本中的例习题为素材,通过变形、引申、发散等方式形成典型题目,提炼通性通法。

3.4 过分强调题型套路

高考复习当然要有一些题型训练。掌握一些基本的题型,考生在答题时才能迅速检索和判断,但如果考生只是流于形式,凭记忆来认定当前问题和基本题型的表面相关,而不是用理性的态度去辨析其中的本质联系,盲目套用,将是非常危险的。

考试说明是这样描述“能力立意”的:“侧重体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尤其是综合应用和灵活应用,以此来检测考生将知识迁移到不同情境中去的能力”。一个是“灵活的应用”,一个是“迁移到不同情境中去”,它们无疑是“题型套路”的克星。

3.5 过分强调全面,盲目提高题目难度

一轮复习常见的是,教师为了复习的全面、扎实,为了冲准高考,往往希望以题量取胜,唯恐对知识和题型的复习有一丝的遗漏,一味

求全求难,一是担心复习不到,高考会考到;二是担心高考会在此处命难题,复习难度达不到出现失误。而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每年高考结束看到高考题,第一个感慨就是复习中做了太多的无用功!题目复习得过难!教师在研究高考试题上多下功夫,知道什么样的题目是好题目,能有效地提高复习效率。

4.上好复习课

复习课是一轮复习中的重要课型,教师应站在知识体系的高度驾驭教材,提炼各单元的知识、方法、思想、解题规律等。复习课不能上成“第二遍新授课”,也不是零散的机械的知识堆砌。

4.1 复习课的基本程序

链接

4.2 流程说明

知识梳理:明确有哪些知识点,课标和考纲是如何要求的。

考题回顾:主要介绍高考如何考查该部分知识、主要题型、在试卷中的地位。

典型题目:题型说明指该题属哪一类题目、有哪些解法、通法如何应用;思路探索要重点分析解法的切入点;解题过程指正确规范地表述解题过程,包括解题过程的再整理;易错辨析要指出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或典型错误展示;归纳点评指对本题的解题策略进行小结. 反思总结:学生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回顾解题思路,思考解法优劣;审视解题过程,思考过程优化;总结解题规律,思考通法的普遍意义。

题后反思,便于总结解题规律,优化解题方法从而能起到摆脱题海战术、以少胜多、事半功倍的效果。题后反思,还有利于积累经验,巩固学习成果,真正达到解题的目的。“题海无边,总结是岸”是有道理的。

巩固练习:(略)

自我检测:(略)

三、检查测试

1.检查,教师要特别重视对教学目标和要求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落实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到复习质量,落实搞不好,一轮复习就是一句空话。

1.1利用课堂提问、自习辅导、作业批改、试卷批阅等机会,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1.2指导学生整理和运用好两个本子:错题集和典型题集,这两个本子中题目的来源主要是复习课和讲评课. 教师要具体指导学生如何整理,要经常检查整理情况.

1.3 及时检查规范化训练要求的落实情况。规范化训练包括:书写的规范化:字迹工整,卷面整洁是最基本要求;解法的规范化:尽量用常规方法解题,这也是强调通法的原因之一,生僻、怪异的解法往往会导致失分。平日的练习、各种形式的测验、错题集和典型题集的整理等,都是进行规范化训练的好机会. 检查、督促是教师的责任。

2.测试:测试包括综合测试、模块测试、单元测试、随堂检测等。测试质量的高低,取决于题目质量,选好题是关键;测试作用的大小,取决于教师的讲评是否具有针对性,要紧紧抓住典型的题目讲,学生普遍存在问题的题目重点讲评,把学生出错的根源剖析彻底,把学生的思维障碍了解全面,指导学生如何清除这些障碍,这都要求教师事先做好调查、备好课。

上好讲评课是关键。

链接4 讲评课教学程序图.doc

四、几个观点

1.高考试题年年变,我们只能以“夯实基础”这一“不变”应对试题的“变”,这是高考取得理想成绩的不变之策。

2.数学是通过问题的教学教会学生如何思维的,因此数学能力的培养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的. 解题是学习数学的最重要的方式,一定量的解题训练是必需的,要把握好选题关.

3. 教学目标的落实是通过学生来完成的,因此,教必须要与学紧密沟通,抓落实显得尤其重要.

4.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课标的具体化。在教材版本多样化的今天,教师应在课标和大纲的指导下,创造性地用好教材。

5.新课程,新理念,落实到平日教学中仍然要强调因材施教。“材”有两层意思:一是学生,学生的数学水平是有差异的,因此,要想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分类指导、分层次教学是必要的。二是教材,新课程对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要与时俱进,跟上课改的步伐。

6. 辨正地看待从07年到08年山东试卷的“变”与“不变”。

.

高 三 数 学 一 轮 复 习 建 议 在潍坊市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研讨会上的发言

(2007年9月4日 安丘)

一轮复习是整个高三复习阶段最重要的环节,复习质量关乎高考的成败。学生经过了高一高二两年的学习,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学习上或多或少地留下不少的缺憾和问题,能否通过一轮复习解决这些问题,关系到学生能否升入大学。要通过一轮复习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数学成绩,培养学生应具备的数学能力,既取决于教师的科学指导,也取决于学生正确的复习方法、有效的学习手段。教师的科学指导、学生的有效学习,师生的共同合作,这是保证高考取胜的关键。 下面从备课、课堂教学、检查测试等方面,谈谈对一轮复习的几点建议:

一、备课

这一阶段,主要指教师的课前备课,包括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

1、明确一轮复习的指导思想和目的任务

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2、整合教材内容,科学安排复习程序、计划和进度 参照市一轮资料执行,计划和进度与市进度统一。

3、研究课标和考纲,准确定位每一复习内容的重点和方法

3.1 通过研究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准确把握课标和考纲对该部分内容的要求,包括三维目标要求层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复习范围、试题难度、思想方法、能力培养等;分

析该部分在高考试题中的地位和考法,对该部分的例习题和练习题的选取,要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和定位。比如立体几何,在六道解答题中的位次基本是稳定的,这个位次决定了试题的难度只能是中档题目,对绝大多数学生是送分题(潍坊市一模和二模考试,对六道解答题的顺序和位次的把握,与高考试题几乎是一致的)。

———考什么?怎么考?难度如何?

3.2 善于学习和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试题是一份十分宝贵的资料库,对指导我们的一轮复习意义重大。从两个方面进行:

一是研究高考试题特点,包括命题的角度、命题的立意、命题的载体、试题的条件和结论的表述方法、试题的解题思路、评分标准(让学生体会命题人对步骤的要求、了解得分点的确定)等,以指导我们如何精选例习题和练习题,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帮助学生跳出题海,这无疑是一条捷径。

最近几年,《中教参》在高考后都要刊登研究当年高考试题的文章,比如,今年的第8期刊登07试题的新亮点和新启示,第9、10、11期将刊登省市试题的新解法和解题感悟。这些文章从高考试题的背景、命题角度、解题途径、思路分析、试题特点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分析,研究这些问题,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复习和测试选题。 链接1 分析案例1.doc

案例:如2006年第10期刊登的“百题解答思路分析”中的一例:

试题(06湖南卷,理科第14题)

若f (x ) =a sin(x +π) +b sin(x -)(ab ≠0) 是偶函数,则有序实数对(a , b ) 可以44π

是 .(注:写出你认为正确的一组数字即可)

试题特点:本题结合偶函数的概念考查三角函数性质,是一道结论不唯一的开放性命题,作为填空题求解策略多样灵活,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路分析:

1.一般化,由f (-x ) =

f (x ) 化简得a x +b x =0,对任意x ∈R 恒成立,故a +b =0,则答案可以是(1,-1) 等,一般化可以是(a , -a )(a ≠0) .

2.特例法,由f (-

3.看到角x +ππ

4) =f () 得-b =a ,故答案可以是(1,-1) 等. 44-x 互余, ππ

4与

则f (x ) =a sin(x +π) +b sin(x -) =a sin(x +) -b cos(x +) ,可以化为一个角的4444πππ

一个三角函数,则f (x ) =A cos x 或f (x ) =-A cos x 的形式,故直观得a =-b , 故答案可以是(1,-1) 等.

4

.f (x ) =a sin(x +ππ) +b sin(x -) =a +b )sin x +a -b )cos x ,要使其成为44偶函数,直观可得a +b =0,故答案可以是(1,-1) 等.

方法小结:三角函数的性质是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在求解中涉及偶函数性质、三角公式、诱导公式等。思路1是一般方法,作为填空题思路2是好方法,思路3需要特殊角的概念与较强直觉思维,思路4有“凑”的成分,也是一种解题策略。

二是加强题源分析,透视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

命题从哪里产生,复习就应当指向哪里。命题主要有五个来源: 一是教材,二是其它省份试题,三是课改的新理念、新内容,四是初高等数学衔接内容,五是近几年的竞赛题

(1)教材是试题的基本来源,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八九成的试题能在教材上找到影子,是在教材题目的基础上组合、加工和发展的

结果。

如今年山东卷理科第18题。

链接2 分析案例2.doc

B 版数学3

P116 例1 掷红、蓝两颗骰子. 事件A ={红骰子点数大于3},事件B ={蓝骰子点数大于3}. 求事件A ∪B ={至少有一颗骰子点数大于3}发生的概率.

P125 习题3-1 (B)

2.在区间[-1,1]任取两数a , b ,求二次方程x +ax +b =0的两根:(1)都是实数的概率;22

(2)都是正数的概率.

山东卷理科第18题:

设b 和c 分别是先后抛掷一枚骰子得到的点数, 用随机变量ξ表示方程x +bx +c =0实根的个数(重根按一个计).

(I)求方程x +bx +c =0 有实根的概率;

(II) 求ξ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III)求在先后两次出现的点数中有6的条件下, 方程方程x +bx +c =0 有实根的概率. 222

(2)全国卷的发展变化在各省市命题中起引领作用,07年高考命题改革力度大的省份的命题,会影响08年山东的命题,多年来,上海题以它新颖的命题立意和角度,倍受各省份学习和借鉴。

(3)课程改革背景下新理念、新内容,成为高考的创生地带,肯定影响命题者的命题思路。

(4)高等数学的基本思想、基本问题为命题提供背景,这既是高考考查潜能的需要,也是命题者学术背景使然。尤其是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衔接内容,常常是创新的载体。

(5)前几年的竞赛试题,特别是竞赛试题中的思路和解法,成为命题者可能的借鉴因素。

因此,高考复习应在考纲的统领下,在以上五个方面去开发课程资源。 即将到来的试题会在哪里创新?如果从命题者的思路分析,就可能找到答案。显然,高考支持新课改,新课改倡导创新教育,要创新,就得有所突破,就要不断扩充原有的边界,以函数为例:单一的表达式不够,就得有分段函数;解析式不够,就得有图象和表;具体的函数不够,就得有抽象的;连续的不够,就得有间断的或离散的。研究的性质,除了单调性、最值、奇偶性外,还可涉及凹凸性、变化速度和增长差异。研究方法,除了运用不等式和导数等知识进行运算求解和演绎证明外,还允许空间想象、直觉猜想等。在这样的扩充中,我们就可以体会到某种规律。

4.夯实基础,更新“双基”,设计科学实用、符合学生实际的学案 夯实基础,狠抓落实,这是我们以不变应万变的复习策略,也是高考取胜的保证。无论是学案的设计、例习题的选取、检测题的命题,都要立足基础,以中低档题为主,在通性通法的复习与落实上下功夫,集体备课中要明确每一部分的“双基”内容,确定落实“双基”的措施。

新课程引起了传统中“双基”的变化,这一点必须清醒地看到。 新的“双基”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和“图”有关的内容.如:三视图、统计图、程序框图、函数的图象性质及变换、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等;二是与“函数”

有关的内容,如函数的性质及围绕研究函数性质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导数、三个二次、数列等)、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特殊与一般的思想方法、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三是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应用,如统计与概率、线性规划等相关的应用问题.

———以上是教师的复习前准备,要通过集体备课做好几方面的工作

二、课堂教学

1.正确定位教师与学生的角色

07年山东试题相对平稳、改革力度适中,这与今年的大背景相适应。但是,今年高考改革力度较大的省份的命题,似乎也指出了今后山东高考命题的走向,改革是大势所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改革,只能走向死胡同。

作为一线教师,对课改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特别是经过今年的高考以后。新课改改变的主要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而教学内容只是个载体,高考支持课改已成为共识。因此,改革过去的复习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和适时点拨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解题思路和方法、自觉总结解题规律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坚决反对教师唱独角戏、满堂灌、不讲够不放心的做法,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转换角色,要敢于和善于将时间还给学生。

2.以解题教学为中心,将能力训练贯穿复习始终

2.1 把好选题关

数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最终要落实到解题上。要解题,选题是关键。一轮复习的选题,包括例习题及各种测试题,题目的选取要精心,要在认真分析学生的实际、透彻研究高考试题和考纲要求的基础

上来选题。

一是通过研究高考试题,了解什么样的题目是好题目。

题目好不在难度和新颖程度,在于符合学生的实际、在于方法的典型意义,在于与高考冲得准等。

二是选题的几个原则:

典型性原则:要求所选例题应是最具有代表性、最能说明问题的题目,能突出教材的重点、反映课程标准中最主要而又最基本的要求。 综合性原则:所选的例题能包括多个知识点,达到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科内知识的综合也是高考命题越来越重视的问题。应注意:强调综合不是意味着提高题目难度。

灵活性原则:要求在选编例题时应注意题目解法的多样性,使学生在解题方法的训练中,进一步抓住数学问题的本质,强化技能,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针对性原则:要求选择例题要注意针对学生实际,抓住学生平时学习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紧扣知识的易混点、易错点设计或选择例题,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规律性原则:通过所选的例题,能找到解这一类问题的思路、方法、技巧,发现并归纳出带有普遍性的规律,达到触类旁通之功效。

2.2 重视教材典型例习题的作用

充分挖掘教材典型例习题的潜在功能,达到几个目的:一是加深学生对知识本质的理解与把握,二是学习规范的数学语言,三是学习如何规范表述解题过程,四是加深学生对题目所体现的通性通法的理

解等。

2.3 抓住通性通法,培养能力.

重视中学数学的通性通法,倡导举一反三、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努力培养学生“六种能力、一个意识”.数学能力包括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力的分类和要求与以前有不同,必然要反映在命题中.特别应注意新增加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前者与统计有关,后者与应用问题有关.另外,“推理论证能力”有别于先前四大能力之一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注重是演绎推理,“合情推理”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正是我们国家现在大力提倡的.

2.4 重视解题过程教学

题目的讲解,是解题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最重要方式。在解题教学过程中要做到:让学生充分体验并交给学生正确的读题方法、理解题意的方法、捕捉信息的方法、抽象概括猜想归纳的方法、根据有效信息探索解题思路的方法、避免繁琐计算的方法、及时调整和转换思路的方法、总结反思的方法等。 讲题要讲一下各环节:

解法的发现过程;

题目的典型性;

题目的引申;(与其它部分知识的联系)

题目的变式。

2.5 坚持几个原则

精讲多练的原则、先做后讲,不做不讲的原则、不典型的问题不讲的原则(包括大多数学生会做的问题、解法特殊没有一般意义的问题、过难的问题、高考不可能考的问题、超纲的问题等)、讲后必做总结的原则等。

3.关注复习中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

3.1 强调技巧,忽视通法

高考的宗旨是考查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因此,一轮复习要特别重视基础,充分体会通性通法在解题中的作用(通法也是高考试题制定标准答案的依据),系统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要加强对各章节知识和方法的梳理,系统全面地进行复习,灵活运用,熟练掌握通性通法,舍弃偏、难、怪习题,淡化特殊技巧。

3.2 重视思路和解法,轻视运算过程的指导

运算能力是思维能力和运算技能的结合,既包括数的运算,又包括式的运算。高考对运算能力的考查注重算理和符号运算的考查,控制运算量,精确计算与合理估算结合。运算的合理性是运算的核心。根据问题的不同条件和特点,合理选择运算途径是提高能力的关键,灵活地运用公式、法则和有关的运算律,尤其是数学思想方法,可以简化运算,提高运算速度,保证运算的准确性。

教师往往重视解题思路的分析与突破,却忽视其中的算理、算法和对运算途径的优化。学生同样的运算结果的背后,运算量可能差别

很大,而课堂上教师往往将运算处理为“课后去解”。我们每每感慨学生的运算能力差,这与我们平日缺少指导不无关系。

3.3 关注创新,忽视教材

课标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教材来体现,通性通法蕴含在典型例习题中。重视教材,不是强记题型、死背结论,而是抓纲悟本,把重点放在典型例习题涵盖的知识及解题方法上,创造性地用好教材,重视“源”与“本”的关系,提高复习效率。要克服眼高手低的毛病,不要好高骛远,错误地认为,不做难题就不能提高解题能力。要在毫不吝惜地删除复习资料中的难题的同时,充分以课本中的例习题为素材,通过变形、引申、发散等方式形成典型题目,提炼通性通法。

3.4 过分强调题型套路

高考复习当然要有一些题型训练。掌握一些基本的题型,考生在答题时才能迅速检索和判断,但如果考生只是流于形式,凭记忆来认定当前问题和基本题型的表面相关,而不是用理性的态度去辨析其中的本质联系,盲目套用,将是非常危险的。

考试说明是这样描述“能力立意”的:“侧重体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尤其是综合应用和灵活应用,以此来检测考生将知识迁移到不同情境中去的能力”。一个是“灵活的应用”,一个是“迁移到不同情境中去”,它们无疑是“题型套路”的克星。

3.5 过分强调全面,盲目提高题目难度

一轮复习常见的是,教师为了复习的全面、扎实,为了冲准高考,往往希望以题量取胜,唯恐对知识和题型的复习有一丝的遗漏,一味

求全求难,一是担心复习不到,高考会考到;二是担心高考会在此处命难题,复习难度达不到出现失误。而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每年高考结束看到高考题,第一个感慨就是复习中做了太多的无用功!题目复习得过难!教师在研究高考试题上多下功夫,知道什么样的题目是好题目,能有效地提高复习效率。

4.上好复习课

复习课是一轮复习中的重要课型,教师应站在知识体系的高度驾驭教材,提炼各单元的知识、方法、思想、解题规律等。复习课不能上成“第二遍新授课”,也不是零散的机械的知识堆砌。

4.1 复习课的基本程序

链接

4.2 流程说明

知识梳理:明确有哪些知识点,课标和考纲是如何要求的。

考题回顾:主要介绍高考如何考查该部分知识、主要题型、在试卷中的地位。

典型题目:题型说明指该题属哪一类题目、有哪些解法、通法如何应用;思路探索要重点分析解法的切入点;解题过程指正确规范地表述解题过程,包括解题过程的再整理;易错辨析要指出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或典型错误展示;归纳点评指对本题的解题策略进行小结. 反思总结:学生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回顾解题思路,思考解法优劣;审视解题过程,思考过程优化;总结解题规律,思考通法的普遍意义。

题后反思,便于总结解题规律,优化解题方法从而能起到摆脱题海战术、以少胜多、事半功倍的效果。题后反思,还有利于积累经验,巩固学习成果,真正达到解题的目的。“题海无边,总结是岸”是有道理的。

巩固练习:(略)

自我检测:(略)

三、检查测试

1.检查,教师要特别重视对教学目标和要求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落实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到复习质量,落实搞不好,一轮复习就是一句空话。

1.1利用课堂提问、自习辅导、作业批改、试卷批阅等机会,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1.2指导学生整理和运用好两个本子:错题集和典型题集,这两个本子中题目的来源主要是复习课和讲评课. 教师要具体指导学生如何整理,要经常检查整理情况.

1.3 及时检查规范化训练要求的落实情况。规范化训练包括:书写的规范化:字迹工整,卷面整洁是最基本要求;解法的规范化:尽量用常规方法解题,这也是强调通法的原因之一,生僻、怪异的解法往往会导致失分。平日的练习、各种形式的测验、错题集和典型题集的整理等,都是进行规范化训练的好机会. 检查、督促是教师的责任。

2.测试:测试包括综合测试、模块测试、单元测试、随堂检测等。测试质量的高低,取决于题目质量,选好题是关键;测试作用的大小,取决于教师的讲评是否具有针对性,要紧紧抓住典型的题目讲,学生普遍存在问题的题目重点讲评,把学生出错的根源剖析彻底,把学生的思维障碍了解全面,指导学生如何清除这些障碍,这都要求教师事先做好调查、备好课。

上好讲评课是关键。

链接4 讲评课教学程序图.doc

四、几个观点

1.高考试题年年变,我们只能以“夯实基础”这一“不变”应对试题的“变”,这是高考取得理想成绩的不变之策。

2.数学是通过问题的教学教会学生如何思维的,因此数学能力的培养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的. 解题是学习数学的最重要的方式,一定量的解题训练是必需的,要把握好选题关.

3. 教学目标的落实是通过学生来完成的,因此,教必须要与学紧密沟通,抓落实显得尤其重要.

4.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课标的具体化。在教材版本多样化的今天,教师应在课标和大纲的指导下,创造性地用好教材。

5.新课程,新理念,落实到平日教学中仍然要强调因材施教。“材”有两层意思:一是学生,学生的数学水平是有差异的,因此,要想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分类指导、分层次教学是必要的。二是教材,新课程对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要与时俱进,跟上课改的步伐。

6. 辨正地看待从07年到08年山东试卷的“变”与“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