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传统文化的守护者

访谈人物:乌热尔图, 1952年生于嫩江湖畔,鄂温克族。 “文革”中被迫回到原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旗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生活﹐十几年中当过猎民﹑工人﹑民警﹑党委副书记。鄂温克族古老而独特的森林狩猎生活和历史命运﹐为乌热尔图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饶的题材。1976年发表处女作《大岭小卫士》﹐从此走上创作道路。1980年告别了森林,调至呼伦贝尔盟文联从事文学创作,1981年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研修文学。1985年,在第四次全国作家代表大会上被推举为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在中国作家协会工作几年后,按自己的意愿返回呼伦贝尔草原。现任呼伦贝尔市文联党组书记。其代表作《一个猎人的恳求》﹑《七叉犄角的公鹿》﹑《琥珀色的篝火》蝉联三届(1981、1982、1983)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成为少数民族文学的一面旗帜。他自觉担负起“民族代言人”的角色,更加关注在时代变革中鄂温克人独特的命运与心理体验。多年来,先后出版了短篇小说集《七叉犄角的公鹿》、《乌热尔图小说选》、《琥珀色的篝火》(日文版)、《你让我顺水漂流》等,散文随笔集《沉默的播种者》、《呼伦贝尔笔记》、《声音的替代》等一百多万字作品。上世纪90年代末致力于鄂温克民族文化的研究,先后编撰了《述说鄂温克》、《鄂温克史稿》、《鄂温克历史词语》等著作。在一篇采访中他深情地说:“如今我变成了一名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志愿者,与有共同志向的同事们,组成了环境保护协会。我可以挺直了腰杆说,我没有疏远,也没有背叛这一片对我恩重如山的土地。”

阿霞:乌老师: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的采访。曾经有这样一种说法,“乌热尔图是鄂温克族历史上第一个也是最有影响的作家”,对此您怎么看待?您认可这种说法吗?

乌热尔图:这种说法有点意思。不过,应该先谈一下我生活于其中的民族群体。在中国境内居住的鄂温克人,总数仅有三万多人,民族人口总数不多。另外,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生活的鄂温克人,大约有四万多人。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两国的鄂温克人一直没有机会交往,直到近十余年,双方才开始了友好往来。所以,当以这样一个民族为对象,谈“历史上第一个”、“最有影响的”这一类言语时,我觉得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当然,写作时我也有特别在意的地方,我在意自己的作品是不是表达了鄂温克人的真实情感;在意自己的写作能不能称之为鄂温克文化的一部分;在意自己活着的时候,所书写的文字是否能够一直保持鲜活的模样。其实,我同其他从事写作的人一样,都在寻求保持独特的创造力,当然不仅仅把它局限在小说领域。

阿霞:您的《一个猎人的恳求》、《七叉犄角的公鹿》、《琥珀色的篝火》曾连续获得1981年、1982年、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这种情况直到今天都是十分罕见的,也有人把那个时代称为“乌热尔图时代”,这在今天的作家和读者来说恐怕是很难想象的。对于这样一个乌热尔图和他的时代,您本人是怎么看的?

乌热尔图: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对于我来说还是很幸运的,我的短篇作品一连获了几个奖。现在回过头去看,那是个特殊的年代。我说年代特殊,不等于承认了存在什么“乌热尔图时代”,因为我觉得,那一说法本身就不贴谱。我所说的年代特殊,是指当时整个中国都处于思想解放的大潮之中,大家都把文学当成一回事,认为她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当时,作为初登文坛的新手,我积累了自己的生活,内心的情感很是压抑,渴望找到好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但这仅仅是个人的状态,那一状态对于我的写作来说,还是很有利的,它只是一个方面。当时的社会环境尤其重要,在那个年代人们都很真诚,有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奉献和为他人服务的精神。我所庆幸的是,在自己写作之初,遇到了中国文坛最优秀作家的帮助和提携,例如,王愿坚先生曾经辅导过我的写作,那是我在老作家丁玲兼任所长的文学讲习所学习期间;冰心先生也曾在为一本专辑所写的序言中,用她美好的文字褒奖了我的一篇处女作;而评论家冯牧先生,以及葛洛、鲍昌先生,都以他们高贵的人格及文人的风范,给予了我积极的影响。在那个年代,刊物与编辑的作用十分突出,我记得最早接触的,应该说是《草原》

主编达木林先生,还有《人民文学》的小说编辑。之后,随着《民族文学》的创刊,我有幸成为那供稿队伍中的一名获益者。想起那一时段的写作,我个人认为,那是被社会环境所塑造的过程,你自己也没有完全意识到,在你背后到底有多少双手托举过你,那其中包括了你的父母、你的族人、你的亲友、还有一些值得敬重的陌生人。所以,当谈起那一时期的写作,我不会说我的作品如何如何,我所记忆的是,谁在我的思想启蒙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谁给了我精神上的鼓励和肯定,这才是至关重要的。至于对作品的感受,那是阅读者的事情。 阿霞:您早期小说的叙述主体多为儿童,后期逐渐过渡到成年或者老人的口吻。这种转变是自觉的吗?还是出于叙述本身的需要?我们该如何理解这种叙述角度的衍变?

乌热尔图:谈到小说的叙述方式,以及作者所喜欢选用的人物,大体上说,这应该与你最初贴近生活的姿态,与你本人对外在环境的态度,以及个人的文学感受、阅读习惯等多种因素相关联。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当我端起猎枪,同猎人们一起在森林中求生存的时候,我真怀着一种孩童般感激与好奇的心情,这是因为那些鄂温克猎人们在我走投无路的时候,接纳了我。这就决定了我当时的心态,那是一种稚拙的、真诚的情感,面对严酷的生活环境、面对神秘的大自然,我心中充满了敬畏。这一源自本心的情感,竟在我所积累的生活素材中留下了抹不掉的印记,所以当我动笔写作之初,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天真少年的视角,借用他的语气和心态去表述衷肠。当然,以稚拙的语气去叙述、来书写,这也与我早期受到的文学熏陶有关,在那充满梦想的年龄,我很喜欢读童话故事,也喜欢阅读安徒生的作品。后来,随着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所发生的变化,看到生活中冷峻的一面更多了一些,对鄂温克民族文化的思考变得更为自觉了,所以自己最初喜欢的人物就不足以承载相对复杂的情感和思考了。在这个时候,那历经岁月沧桑的老年人物出现了,这也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在文学创作中,不同年龄的人物,有时可以代表和映衬作者本人的心态,以及他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另外,不同年龄的人物,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占有不同的分量,而在鄂温克人的文化中,老年人代表了智慧,他们是民族传统文化不可替代的传承人。 阿霞:与早期的“淡化或遮蔽”不同,在您后期的作品中我们看到,小说人物或者小说叙述主体的民族身份感明显在不断地加强,您这样做的意图是什么?

乌热尔图:我的小说创作总量不多,写到一个阶段就停笔不写了,这是我个人的问题。至于我的那部分作品,作者从中读到了什么,那是阅读者自己的事情。在写作过程中,我所关心问题及对象都在变化,你的情感也不可能不随之而变,这就促使你增加作品中的文化色彩,使其更具有鄂温克民族独有的特色,更具有浓郁的森林气息,同时还要把你对现实的忧虑,对民族传统文化解体的担忧,一并融入其中。也可能是这些因素,使阅读者感到这位作者的民族身份更鲜明了,其实我一直是以此为荣的。

阿霞:您如何理解童年经验对作家写作的影响?动物观照在您的小说中有什么特别的符号意义或隐喻?比如您作品中的“野鹿”或“野熊”。

乌热尔图:我所熟悉的饲养驯鹿的鄂温克人的生活,是一种面对大自然,依偎在森林怀抱中的自然生活。在鄂温克人的传统文化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其实,在鄂温克人的内心中,他们视其他动物群体为平等的兄弟,他们只有在纯粹为了生息考虑的时候,才不得以猎取其他动物为食,之后还有一些脱罪的动作和习俗,以此来保持内心的平衡。在很早很早的时候,一些动物的形象就嵌入了鄂温克文化的核心,比如鹿和熊,还有一些飞鸟,比如天鹅、乌鸦等等。鄂温克人的精神世界,更多的是受到大自然、大自然中动物形象的直接影响,我作为一名后来者也不例外。那大自然的形象,自然界中动物的形象,就自然成为我笔下的书写对象,我借用它们的形象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来塑造一个鄂温克人眼中的鲜活世界。 阿霞:您的短篇小说集《琥珀色的篝火》曾被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还有其它作品译成英文、俄文等多种文字,这是否可以视为您的作品也走向了国际化。您如何看待作家的国际化?

乌热尔图:多年前,我的小说集曾在外国翻译出版,另外还有一些零散的作品也被翻译成了不同的文字,这说明不了什么,只能说明那一时段有那么几个不同肤色的、手中握有不同护照的读者,曾经喜欢过你的作品。说心里话,我不知道该怎样来理解“作家的国际化”这一说法。作家是一名文化劳动者,他要与一块具体的土地,特定的人群相联系,要与其构筑牢固的情感关系。如果这样,就很难让他“化”起来,尤其还是“国际化”。在我看来,这个概念空洞而无味。一个作家在他的写作过程中,不会考虑怎样去“国际化”的。但是,作家确实需要一个开阔的视野,他需要历史的、现实的、国际的、全人类的大视野,需要立足于本土展开他的想象。通常,他那所谓的自由创作,也完全是扎根于大地的,以某一族群的文化为依托,这是其不可偏离的大背景。当然,不排除一些例外的情况。

阿霞:上世纪90年代后,您写了大量随笔,尤其是像《声音的替代》这样的文化随笔,在这篇文章中您对“文化殖民”提出了质疑,对异族文化的“切割采样”、“改头换面的占用”、对“声音的盗用”等现象持批判的态度;而对一个主权国家内部的“声音的替代”现象,则给予了和缓的解析。在您看来,不同背景的作者对一个族群声音的“替代”,这对于文化的发展有益还是有弊?尤其是在以虚构和想象为审美特征的文学范畴内。

乌热尔图:《声音的替代》是我的一篇读书随笔,发表有些年头了。我至今仍然认为,一个民族不论其大小,从历史角度看都是一个文化生产的群体,她的族人与其群体之间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关系,人们常常喜欢把这一关系以母与子来喻比。每个民族文化的传承与记忆,都有自己的方式与特点,凡是古老的民族,在传承和记忆其精神文化的时候,所依靠的都是独特的、形象化的声音,在那口口相传的声音中确实包含了他们所有的情感、他们基本的价值观、他们判断事物的态度和方法。一个不可否认的现象是,一些古老的族群过去一直是通过声音(故事化)所转化的形象,来审视自己,以便看到自己的过去。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这一族群进行精神上的主动沟通时,便进入跨文化交流的状态。在一个主权国家的内部,不同民族身份背景的人利用传媒手段进行的实质性交流,其前提应该是相互间的尊重,这可笼而统之地用文化尊重一词来概括,也就是说,这一关系的核心焦点是,一方是否投入了感情,是否与之建立了真情实感的关系,是否有能力与之达到心灵上的沟通。 阿霞:现在来谈谈鄂温克吧,文化传统意义上的鄂温克和您小说中的鄂温克有什么不同吗?鄂温克对您意味着什么?

乌热尔图:对于现实中的鄂温克人的状况,人们通过电视等传媒大体上都有了自己的了解、自己的印象,但那通常是表面性的,被官方媒体染色过的。不过,大家还是可以从那些不间断的信息中,感受到鄂温克人生活的变化,感受到她在经受商品市场化大潮冲击后的变化。可以说,其变化的趋势与其他地区大体上是一致的。要想真正了解鄂温克人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时下的内心感受,那就需要借助文学艺术形式所表现的感受与穿透力了。在我的心中鄂温克文化、鄂温克人的生活,那最有意义、最重要的部分都在于她的过去,贮存于她那默默无闻的历史之中,这是我特别看重的一点。我之所以能够挺直了腰板两条腿站立,之所以获得了向他人言说的能力,这其中的智慧与力量都来源于她,这是我从鄂温克人以往的生活,从鄂温克人那悲壮而辉煌的历史中汲取的。对于我来说,所汲取的一点一滴都犹如甘露,而那一点一滴的甘露都是用来滋养我心灵的。

阿霞:我也了解到,您还编著了一些文史类的著作,像《述说鄂温克》等,这么做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乌热尔图:坦率地说,我中断写作之后的那大段时间,基本上用在了对鄂温克民族文化的研究上。这件事的起因是,我所敬重的一位鄂温克老前辈,他希望我腾出一点时间来,来为他录音,帮他写一下个人的回忆录,那年他刚刚做了癌症手术,已经意识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当时,这对我来说真是个触动,使我意识到,建国前后这段时期在鄂温克人中发生的事情,有可能随着一代老人的离世,变成一段历史的空白。而在那历史转折时期所发生的一

切,对鄂温克这个新生的民族来说,尤为重要。这就促使我放下手头的一切,全身心地投入了对特定对象的录音采访活动。那段时间,我大约采访了近二十位鄂温克族有代表性的人物,并用两年多的时间整理出版了《述说鄂温克》。在这自述性文史著述中,记录了在五十年代初,鄂温克内部通过协商来统一民族名称,决定启用“鄂温克”这一古老称呼的过程;记录了酝酿成立鄂温克族自治旗的时代背景及整个诞生过程;并特邀历史地名学家乌云达赉先生,撰写了鄂温克族起源方面的专题文章。现在看来,当时我下决心的时机,还是恰当的。2001年,我以个人名义邀请了乌云达赉先生,请他来专题研究呼伦贝尔的历史地名。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乌云达赉先生在他返程途中病倒了,之后不久便猝然离世。这对我真是个精神打击。当他女儿将父亲的所有遗稿、常用的工具书,捧到我面前时,我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着一种责任,这个责任你是逃避不掉的,因为你已经成为文化链条中的一环,你有责任把一些重要的文化信息传递下去。从那之后,我花费了多年时间来研究乌云达赉先生的遗著。乌云达赉先生是一位很受压抑、默默无闻的大学问家,他的贡献主要集中在诠释北方的历史地名、鄂温克民族的早期历史,以及鄂温克古老部落和氏族名称上。后来,我编纂的《鄂温克史稿》、《鄂温克历史词语》等书,主要是在传播他的学术观点。当然,我也借机提高和充实了自己的知识储备。 阿霞:问一个也许不太礼貌的问题,换成今天的文学环境,您觉得还会取得这么大的文学成就吗?

乌热尔图:首先,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名普通的写作者,如果能把自己的创造力保持到最后的话,还是可以把作家这顶帽子戴到最后的。但我不是有什么大成就的人。一个人的自我塑造,确实与社会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承认这一点。假如换到今天,让我从头开始,我觉得自己照样会崭露头角,挺胸站立在某一领域的。这大概是因为,我一直以虔诚的态度来面对一片土地、面对一群人。因此,我得到的回报是独有的智慧,还有想象的自由,这都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力量,它使我挺直了腰板站立着,并把目光投向了远方。换句话说,我成了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这一点,无论在任何环境中都是头等重要的。

阿霞:还有一个问题我一直很好奇,1985年,在第四次全国作家代表大会上您被推举为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几年后辞去职务又回到呼伦贝尔草原继续读书、写作。对于您的这段经历人们有很多种议论,有一种普遍的说法认为:乌热尔图是一个纯粹的作家,不适合做官。您方便具体谈谈吗?

乌热尔图:1985年前后,我有幸去中国作协工作了几年。这短短的几年,对我来说很是重要,使我的视野变得开阔了,有机会结识了当代文坛上的一些优秀人物,这在之前我是无法想象的。一句话,那段时间对丰富我的人生阅历,提升我个人的创作自信心,确实有一种积极的推动作用。我能去那里工作,可以说是一个被选择的过程,是因为那时有这样的一种需要。之后我的告别,也是个人的主动选择,这其中的因由,我想了多年,后来才真正想明白。这是因为,我对创造性劳动过于尊崇,也就是说,我在内心中把它看得很重,超出了其他方面。所以,如果要拿这个东西去比较,比如说与某一职位去相比,我认为,两者在精神层面没有可比性。假如我不愿在甲地当官,偏要跑到乙地去做官,那么在个人的利益得失、能力与素质上还有可比性。当下,人们已经习惯用可获取的实际利益,来作为自己评价事物的标准,而我则是喜欢用充裕的时间,去验证自己的创作力。或者说从一开始,我就意识到自己选择的是付出,而不是享乐;选择的是劳作,而不是利益的占有。

阿霞:除写作外,您还喜欢摄影,并主编了多部反映呼伦贝尔自然风貌与民俗风情的摄影集。目前您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什么是您的创作重点?您有什么写作计划或目标? 乌热尔图:后来我才发现,在青年时代所烙下的心理印记、当时的情感趣味,包括那时的价值取向,仍有心理上的驱动力。那是一种思维惯性,它使你做事情的时候以趣味来判断优劣,也使你的创作行为带有信马由缰的随意性。当然,在这趣味优先的背后,自然有价值层面的考虑,并非屈服于一时的功利。这些年来,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占去了我大块大块的

时间,当然我想尽快地为其画个句号。

阿霞:如果请您对内蒙古年轻一代的作家给出一些建议,会是什么?

乌热尔图:给别人提建议是不明智的,因为在他人身上有你所不具备的优势。当然,作为年轻人要善于发现自己的短处,最好发现一个弥补一个,在这方面对自己不能客气。不论你是谁,要像歌里唱的那样——大胆地往前走。

访谈人物:乌热尔图, 1952年生于嫩江湖畔,鄂温克族。 “文革”中被迫回到原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旗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生活﹐十几年中当过猎民﹑工人﹑民警﹑党委副书记。鄂温克族古老而独特的森林狩猎生活和历史命运﹐为乌热尔图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饶的题材。1976年发表处女作《大岭小卫士》﹐从此走上创作道路。1980年告别了森林,调至呼伦贝尔盟文联从事文学创作,1981年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研修文学。1985年,在第四次全国作家代表大会上被推举为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在中国作家协会工作几年后,按自己的意愿返回呼伦贝尔草原。现任呼伦贝尔市文联党组书记。其代表作《一个猎人的恳求》﹑《七叉犄角的公鹿》﹑《琥珀色的篝火》蝉联三届(1981、1982、1983)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成为少数民族文学的一面旗帜。他自觉担负起“民族代言人”的角色,更加关注在时代变革中鄂温克人独特的命运与心理体验。多年来,先后出版了短篇小说集《七叉犄角的公鹿》、《乌热尔图小说选》、《琥珀色的篝火》(日文版)、《你让我顺水漂流》等,散文随笔集《沉默的播种者》、《呼伦贝尔笔记》、《声音的替代》等一百多万字作品。上世纪90年代末致力于鄂温克民族文化的研究,先后编撰了《述说鄂温克》、《鄂温克史稿》、《鄂温克历史词语》等著作。在一篇采访中他深情地说:“如今我变成了一名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志愿者,与有共同志向的同事们,组成了环境保护协会。我可以挺直了腰杆说,我没有疏远,也没有背叛这一片对我恩重如山的土地。”

阿霞:乌老师: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的采访。曾经有这样一种说法,“乌热尔图是鄂温克族历史上第一个也是最有影响的作家”,对此您怎么看待?您认可这种说法吗?

乌热尔图:这种说法有点意思。不过,应该先谈一下我生活于其中的民族群体。在中国境内居住的鄂温克人,总数仅有三万多人,民族人口总数不多。另外,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生活的鄂温克人,大约有四万多人。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两国的鄂温克人一直没有机会交往,直到近十余年,双方才开始了友好往来。所以,当以这样一个民族为对象,谈“历史上第一个”、“最有影响的”这一类言语时,我觉得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当然,写作时我也有特别在意的地方,我在意自己的作品是不是表达了鄂温克人的真实情感;在意自己的写作能不能称之为鄂温克文化的一部分;在意自己活着的时候,所书写的文字是否能够一直保持鲜活的模样。其实,我同其他从事写作的人一样,都在寻求保持独特的创造力,当然不仅仅把它局限在小说领域。

阿霞:您的《一个猎人的恳求》、《七叉犄角的公鹿》、《琥珀色的篝火》曾连续获得1981年、1982年、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这种情况直到今天都是十分罕见的,也有人把那个时代称为“乌热尔图时代”,这在今天的作家和读者来说恐怕是很难想象的。对于这样一个乌热尔图和他的时代,您本人是怎么看的?

乌热尔图: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对于我来说还是很幸运的,我的短篇作品一连获了几个奖。现在回过头去看,那是个特殊的年代。我说年代特殊,不等于承认了存在什么“乌热尔图时代”,因为我觉得,那一说法本身就不贴谱。我所说的年代特殊,是指当时整个中国都处于思想解放的大潮之中,大家都把文学当成一回事,认为她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当时,作为初登文坛的新手,我积累了自己的生活,内心的情感很是压抑,渴望找到好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但这仅仅是个人的状态,那一状态对于我的写作来说,还是很有利的,它只是一个方面。当时的社会环境尤其重要,在那个年代人们都很真诚,有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奉献和为他人服务的精神。我所庆幸的是,在自己写作之初,遇到了中国文坛最优秀作家的帮助和提携,例如,王愿坚先生曾经辅导过我的写作,那是我在老作家丁玲兼任所长的文学讲习所学习期间;冰心先生也曾在为一本专辑所写的序言中,用她美好的文字褒奖了我的一篇处女作;而评论家冯牧先生,以及葛洛、鲍昌先生,都以他们高贵的人格及文人的风范,给予了我积极的影响。在那个年代,刊物与编辑的作用十分突出,我记得最早接触的,应该说是《草原》

主编达木林先生,还有《人民文学》的小说编辑。之后,随着《民族文学》的创刊,我有幸成为那供稿队伍中的一名获益者。想起那一时段的写作,我个人认为,那是被社会环境所塑造的过程,你自己也没有完全意识到,在你背后到底有多少双手托举过你,那其中包括了你的父母、你的族人、你的亲友、还有一些值得敬重的陌生人。所以,当谈起那一时期的写作,我不会说我的作品如何如何,我所记忆的是,谁在我的思想启蒙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谁给了我精神上的鼓励和肯定,这才是至关重要的。至于对作品的感受,那是阅读者的事情。 阿霞:您早期小说的叙述主体多为儿童,后期逐渐过渡到成年或者老人的口吻。这种转变是自觉的吗?还是出于叙述本身的需要?我们该如何理解这种叙述角度的衍变?

乌热尔图:谈到小说的叙述方式,以及作者所喜欢选用的人物,大体上说,这应该与你最初贴近生活的姿态,与你本人对外在环境的态度,以及个人的文学感受、阅读习惯等多种因素相关联。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当我端起猎枪,同猎人们一起在森林中求生存的时候,我真怀着一种孩童般感激与好奇的心情,这是因为那些鄂温克猎人们在我走投无路的时候,接纳了我。这就决定了我当时的心态,那是一种稚拙的、真诚的情感,面对严酷的生活环境、面对神秘的大自然,我心中充满了敬畏。这一源自本心的情感,竟在我所积累的生活素材中留下了抹不掉的印记,所以当我动笔写作之初,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天真少年的视角,借用他的语气和心态去表述衷肠。当然,以稚拙的语气去叙述、来书写,这也与我早期受到的文学熏陶有关,在那充满梦想的年龄,我很喜欢读童话故事,也喜欢阅读安徒生的作品。后来,随着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所发生的变化,看到生活中冷峻的一面更多了一些,对鄂温克民族文化的思考变得更为自觉了,所以自己最初喜欢的人物就不足以承载相对复杂的情感和思考了。在这个时候,那历经岁月沧桑的老年人物出现了,这也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在文学创作中,不同年龄的人物,有时可以代表和映衬作者本人的心态,以及他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另外,不同年龄的人物,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占有不同的分量,而在鄂温克人的文化中,老年人代表了智慧,他们是民族传统文化不可替代的传承人。 阿霞:与早期的“淡化或遮蔽”不同,在您后期的作品中我们看到,小说人物或者小说叙述主体的民族身份感明显在不断地加强,您这样做的意图是什么?

乌热尔图:我的小说创作总量不多,写到一个阶段就停笔不写了,这是我个人的问题。至于我的那部分作品,作者从中读到了什么,那是阅读者自己的事情。在写作过程中,我所关心问题及对象都在变化,你的情感也不可能不随之而变,这就促使你增加作品中的文化色彩,使其更具有鄂温克民族独有的特色,更具有浓郁的森林气息,同时还要把你对现实的忧虑,对民族传统文化解体的担忧,一并融入其中。也可能是这些因素,使阅读者感到这位作者的民族身份更鲜明了,其实我一直是以此为荣的。

阿霞:您如何理解童年经验对作家写作的影响?动物观照在您的小说中有什么特别的符号意义或隐喻?比如您作品中的“野鹿”或“野熊”。

乌热尔图:我所熟悉的饲养驯鹿的鄂温克人的生活,是一种面对大自然,依偎在森林怀抱中的自然生活。在鄂温克人的传统文化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其实,在鄂温克人的内心中,他们视其他动物群体为平等的兄弟,他们只有在纯粹为了生息考虑的时候,才不得以猎取其他动物为食,之后还有一些脱罪的动作和习俗,以此来保持内心的平衡。在很早很早的时候,一些动物的形象就嵌入了鄂温克文化的核心,比如鹿和熊,还有一些飞鸟,比如天鹅、乌鸦等等。鄂温克人的精神世界,更多的是受到大自然、大自然中动物形象的直接影响,我作为一名后来者也不例外。那大自然的形象,自然界中动物的形象,就自然成为我笔下的书写对象,我借用它们的形象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来塑造一个鄂温克人眼中的鲜活世界。 阿霞:您的短篇小说集《琥珀色的篝火》曾被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还有其它作品译成英文、俄文等多种文字,这是否可以视为您的作品也走向了国际化。您如何看待作家的国际化?

乌热尔图:多年前,我的小说集曾在外国翻译出版,另外还有一些零散的作品也被翻译成了不同的文字,这说明不了什么,只能说明那一时段有那么几个不同肤色的、手中握有不同护照的读者,曾经喜欢过你的作品。说心里话,我不知道该怎样来理解“作家的国际化”这一说法。作家是一名文化劳动者,他要与一块具体的土地,特定的人群相联系,要与其构筑牢固的情感关系。如果这样,就很难让他“化”起来,尤其还是“国际化”。在我看来,这个概念空洞而无味。一个作家在他的写作过程中,不会考虑怎样去“国际化”的。但是,作家确实需要一个开阔的视野,他需要历史的、现实的、国际的、全人类的大视野,需要立足于本土展开他的想象。通常,他那所谓的自由创作,也完全是扎根于大地的,以某一族群的文化为依托,这是其不可偏离的大背景。当然,不排除一些例外的情况。

阿霞:上世纪90年代后,您写了大量随笔,尤其是像《声音的替代》这样的文化随笔,在这篇文章中您对“文化殖民”提出了质疑,对异族文化的“切割采样”、“改头换面的占用”、对“声音的盗用”等现象持批判的态度;而对一个主权国家内部的“声音的替代”现象,则给予了和缓的解析。在您看来,不同背景的作者对一个族群声音的“替代”,这对于文化的发展有益还是有弊?尤其是在以虚构和想象为审美特征的文学范畴内。

乌热尔图:《声音的替代》是我的一篇读书随笔,发表有些年头了。我至今仍然认为,一个民族不论其大小,从历史角度看都是一个文化生产的群体,她的族人与其群体之间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关系,人们常常喜欢把这一关系以母与子来喻比。每个民族文化的传承与记忆,都有自己的方式与特点,凡是古老的民族,在传承和记忆其精神文化的时候,所依靠的都是独特的、形象化的声音,在那口口相传的声音中确实包含了他们所有的情感、他们基本的价值观、他们判断事物的态度和方法。一个不可否认的现象是,一些古老的族群过去一直是通过声音(故事化)所转化的形象,来审视自己,以便看到自己的过去。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这一族群进行精神上的主动沟通时,便进入跨文化交流的状态。在一个主权国家的内部,不同民族身份背景的人利用传媒手段进行的实质性交流,其前提应该是相互间的尊重,这可笼而统之地用文化尊重一词来概括,也就是说,这一关系的核心焦点是,一方是否投入了感情,是否与之建立了真情实感的关系,是否有能力与之达到心灵上的沟通。 阿霞:现在来谈谈鄂温克吧,文化传统意义上的鄂温克和您小说中的鄂温克有什么不同吗?鄂温克对您意味着什么?

乌热尔图:对于现实中的鄂温克人的状况,人们通过电视等传媒大体上都有了自己的了解、自己的印象,但那通常是表面性的,被官方媒体染色过的。不过,大家还是可以从那些不间断的信息中,感受到鄂温克人生活的变化,感受到她在经受商品市场化大潮冲击后的变化。可以说,其变化的趋势与其他地区大体上是一致的。要想真正了解鄂温克人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时下的内心感受,那就需要借助文学艺术形式所表现的感受与穿透力了。在我的心中鄂温克文化、鄂温克人的生活,那最有意义、最重要的部分都在于她的过去,贮存于她那默默无闻的历史之中,这是我特别看重的一点。我之所以能够挺直了腰板两条腿站立,之所以获得了向他人言说的能力,这其中的智慧与力量都来源于她,这是我从鄂温克人以往的生活,从鄂温克人那悲壮而辉煌的历史中汲取的。对于我来说,所汲取的一点一滴都犹如甘露,而那一点一滴的甘露都是用来滋养我心灵的。

阿霞:我也了解到,您还编著了一些文史类的著作,像《述说鄂温克》等,这么做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乌热尔图:坦率地说,我中断写作之后的那大段时间,基本上用在了对鄂温克民族文化的研究上。这件事的起因是,我所敬重的一位鄂温克老前辈,他希望我腾出一点时间来,来为他录音,帮他写一下个人的回忆录,那年他刚刚做了癌症手术,已经意识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当时,这对我来说真是个触动,使我意识到,建国前后这段时期在鄂温克人中发生的事情,有可能随着一代老人的离世,变成一段历史的空白。而在那历史转折时期所发生的一

切,对鄂温克这个新生的民族来说,尤为重要。这就促使我放下手头的一切,全身心地投入了对特定对象的录音采访活动。那段时间,我大约采访了近二十位鄂温克族有代表性的人物,并用两年多的时间整理出版了《述说鄂温克》。在这自述性文史著述中,记录了在五十年代初,鄂温克内部通过协商来统一民族名称,决定启用“鄂温克”这一古老称呼的过程;记录了酝酿成立鄂温克族自治旗的时代背景及整个诞生过程;并特邀历史地名学家乌云达赉先生,撰写了鄂温克族起源方面的专题文章。现在看来,当时我下决心的时机,还是恰当的。2001年,我以个人名义邀请了乌云达赉先生,请他来专题研究呼伦贝尔的历史地名。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乌云达赉先生在他返程途中病倒了,之后不久便猝然离世。这对我真是个精神打击。当他女儿将父亲的所有遗稿、常用的工具书,捧到我面前时,我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着一种责任,这个责任你是逃避不掉的,因为你已经成为文化链条中的一环,你有责任把一些重要的文化信息传递下去。从那之后,我花费了多年时间来研究乌云达赉先生的遗著。乌云达赉先生是一位很受压抑、默默无闻的大学问家,他的贡献主要集中在诠释北方的历史地名、鄂温克民族的早期历史,以及鄂温克古老部落和氏族名称上。后来,我编纂的《鄂温克史稿》、《鄂温克历史词语》等书,主要是在传播他的学术观点。当然,我也借机提高和充实了自己的知识储备。 阿霞:问一个也许不太礼貌的问题,换成今天的文学环境,您觉得还会取得这么大的文学成就吗?

乌热尔图:首先,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名普通的写作者,如果能把自己的创造力保持到最后的话,还是可以把作家这顶帽子戴到最后的。但我不是有什么大成就的人。一个人的自我塑造,确实与社会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承认这一点。假如换到今天,让我从头开始,我觉得自己照样会崭露头角,挺胸站立在某一领域的。这大概是因为,我一直以虔诚的态度来面对一片土地、面对一群人。因此,我得到的回报是独有的智慧,还有想象的自由,这都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力量,它使我挺直了腰板站立着,并把目光投向了远方。换句话说,我成了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这一点,无论在任何环境中都是头等重要的。

阿霞:还有一个问题我一直很好奇,1985年,在第四次全国作家代表大会上您被推举为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几年后辞去职务又回到呼伦贝尔草原继续读书、写作。对于您的这段经历人们有很多种议论,有一种普遍的说法认为:乌热尔图是一个纯粹的作家,不适合做官。您方便具体谈谈吗?

乌热尔图:1985年前后,我有幸去中国作协工作了几年。这短短的几年,对我来说很是重要,使我的视野变得开阔了,有机会结识了当代文坛上的一些优秀人物,这在之前我是无法想象的。一句话,那段时间对丰富我的人生阅历,提升我个人的创作自信心,确实有一种积极的推动作用。我能去那里工作,可以说是一个被选择的过程,是因为那时有这样的一种需要。之后我的告别,也是个人的主动选择,这其中的因由,我想了多年,后来才真正想明白。这是因为,我对创造性劳动过于尊崇,也就是说,我在内心中把它看得很重,超出了其他方面。所以,如果要拿这个东西去比较,比如说与某一职位去相比,我认为,两者在精神层面没有可比性。假如我不愿在甲地当官,偏要跑到乙地去做官,那么在个人的利益得失、能力与素质上还有可比性。当下,人们已经习惯用可获取的实际利益,来作为自己评价事物的标准,而我则是喜欢用充裕的时间,去验证自己的创作力。或者说从一开始,我就意识到自己选择的是付出,而不是享乐;选择的是劳作,而不是利益的占有。

阿霞:除写作外,您还喜欢摄影,并主编了多部反映呼伦贝尔自然风貌与民俗风情的摄影集。目前您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什么是您的创作重点?您有什么写作计划或目标? 乌热尔图:后来我才发现,在青年时代所烙下的心理印记、当时的情感趣味,包括那时的价值取向,仍有心理上的驱动力。那是一种思维惯性,它使你做事情的时候以趣味来判断优劣,也使你的创作行为带有信马由缰的随意性。当然,在这趣味优先的背后,自然有价值层面的考虑,并非屈服于一时的功利。这些年来,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占去了我大块大块的

时间,当然我想尽快地为其画个句号。

阿霞:如果请您对内蒙古年轻一代的作家给出一些建议,会是什么?

乌热尔图:给别人提建议是不明智的,因为在他人身上有你所不具备的优势。当然,作为年轻人要善于发现自己的短处,最好发现一个弥补一个,在这方面对自己不能客气。不论你是谁,要像歌里唱的那样——大胆地往前走。


相关内容

  • 哀婉悲情的文化挽歌_评迟子建长篇小说_额尔古纳河右岸_
  • 名作欣赏 MasterpiecesReview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作品赏析] 哀婉悲情的文化挽歌 ---评迟子建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 王春林 张玲玲 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迟子建今年虽然只有45岁,但她的创作年龄却已经有二十余年之长.被人们习惯于称之为东北才女的迟子建是一位不 ...

  • 黑龙江省导游基础知识2
  • 一.单选题 1.黑龙江省地广人稀,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还不到:( ) A60人 B70人 C80人 D90人 2.黑龙江省目前设有惟一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它是属于哪个少数民族( ). A朝鲜族 B蒙古族 C达斡尔族 D赫哲族 3.( )被称为"北国枫树","五花山&qu ...

  • 迟子建 额尔古纳河右岸 评论赏析论文整理
  • 穿历史的嫁衣,唱岁月的悲歌 --<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民族历史抒写 马英 ( 西南民族大学 现当代文学专业09级研究生 四川 重庆 610041) 内容摘要:<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作者迟子建对古老的鄂温克民族历史的个人解读,以"天人合一"的理念描绘了一个与自然 ...

  • 我心中的呼伦贝尔
  • 发布者:张晓敏 来源:呼伦贝尔日报 浏览: 210 发布时间:2010-08-17 11:29:50 我心中的呼伦贝尔 孟 松 林 这是一部独特的交响诗. 在中国内蒙古东部,与俄罗斯.蒙古国交界的呼伦贝尔,总面积25.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先后孕育出了东胡.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室韦及蒙兀室韦等古 ...

  • 敖包的文化价值
  • 敖包的文化价值 --以鄂托克敖包为例 敖包是具有显著草原民族特征的原生型信仰文化截体.从相关的考古学资料看,早在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时期就已经有了在高山顶部或台地上建造圆形,方形祭坛祭典天地,祖先诸神的信仰习俗.这种"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和在"高处"设坛祭祀的天地 ...

  • 动物_图腾_崇拜
  • 大 连 民 族 学 院 学 报第6卷 第2期Vol. 6 No. 2 Mar. 20042004年3月JOURNAL OF DAL IAN NA TIONAL ITIES UN IV ERSIT Y 动物・图腾・崇拜 蒋栋元 (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 江苏徐州221008) 摘 要:图腾文化是产生于 ...

  • 黑龙江地方导游基础知识3
  • 第五章黑龙江宗教宗教(1)通古斯语系的所有少数名族的信仰的原始宗教(2)佛教道教伊斯兰教从中原及周围传入(3)19世纪末传入的以东正教为主的西方宗教道教道教传入黑龙江始于唐代,兴盛于金朝,在清代民国间流传,其后衰退.黑龙江道教最兴盛时期金清两代.保存较好的最早的道教遗址是(阿城松峰山的海云观,太虚洞 ...

  • 敖鲁古雅鄂温克民俗旅游区导游词
  •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敖鲁古雅鄂温克民俗旅游区.旅游区位于根河市境内,面积40平方公里,分1个主体区.6个分区,主体区位于根河市西郊的敖鲁古雅部落内,由3个鄂温克猎民家庭组成.6个分区分别由4个猎民点和位于根河市郊的2户林区家庭示范户组成.敖鲁古雅鄂温克人是我国最后一个游猎民族的代表者,仍保 ...

  • 民族特色·鄂温克族|中国唯一饲养驯鹿的民族,仍保留使鹿文化
  • 鄂温克族最后的女酋长 鄂温克是鄂温克族的民族自称,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鄂温克族人口为30875人.鄂温克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本民族文字,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旗.陈巴尔虎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黑龙江讷河等地. 居住在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