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介绍汇报

一、xx村基本村情
xx村属xx乡下辖的一个行政村,座落在xx乡东北面的一个小山凹中,地处东风湖畔,距乡政府驻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织金洞3公里,距天谷山庄、恐龙湖开发区2公里,东面与东风湖相通,隔河与xx县相望,南、西、北三面分别与本乡xx五村为邻,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小河谷盆地”。平均海拔103xxxx,年平均气温17.6。
c,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素有“天然小温室”的誉称,境内居住着汉、苗、穿青等民族。全村辖xxxx村民组25xxxx101xxxx,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38.xxxx,劳动力78xxxx。耕地面积65xxxx(习惯亩),人均耕地0.xxxx,是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之一。
二、麻窝村的现状
近年来,麻窝村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广大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麻窝村的生产生活设施已日趋完善,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观,人民生活水平正在向小康迈进。
1、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在全县大力兴起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时机,麻窝村“两委”积极带领全村老百姓依托区位优势,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一是依托素有“天然温室”誉称的小区气候发展农村特色经济,结合麻窝村种植柑桔、樱桃的传统,发展以早熟果蔬和经果林为主的农业经济。同时,利用本村荒山荒坡较多的优势,以种植绿肥加工转化利用带动养殖业的发展。二是放手发动群众,转变群众观念。在各级各部门的指导和关怀下,该村探索出了一条“绿肥---猪---沼---果(蔬)”循环发展的路子,积极转变群众观念,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和科技意识,分别召开了村民委员会、村组干部会、支部党员会和以村民组为单位的群众会,宣传依靠科技兴村、发展特色经济的前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陈之以利,讲清发展的道理。三是努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促进农村资源的循环利用。瞄准市场建起了25xxxx柑桔基地、20xxxx樱桃基地、25xxxx早熟玉米和蔬菜基地,新建了五个草莓大棚,全村基本实现了向产业化早熟农作物经济发展的转型。
2、农田水利建设及耕地整治情况。
麻窝村是一个四周高、中间低的村,过去由于过渡砍伐,造成水土流失严重。为了改变这一状况,确保麻窝村的生态建设与人口协调发展,村党支部在抓好其他各项工作的同时,把遏制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发展其他经济的屏障。至xx年低,乡党委争取到上级扶贫资金1xxxx元,在麻窝村修建了小型提灌站xxxx,大型储水池xxxx,总容量达370立方米,基本解决了早熟经果作物的浇水问题,为充分发挥麻窝村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打下了基础。在国家实施坡改梯工程之机,争取到以工代赈资金xxxx元,在本村实施坡改梯工程,砌石硬16条,挖运土石2045方,保持水土15xxxx。同时,在退耕还林还草方面,退耕25xxxx,种植果树15480株,封山育林18xxxx,种植树苗25760株。有效地遏制了全乡水土流失,为全村经济的发展撑起了一片绿色屏障。
  3、村容村貌建设情况。
  在建设过程中,麻窝村把完善基础设施、合理规划各种建设作为改善村容村貌的基础,积极组织全村老百姓投工投劳参与本村的建设。一是争取渴望工程资金xxxx元,修建大水窑四个,安装了自来水管到各家各户,解决全村xxxx村民组11xxxx46xxxx345头(匹)大牲畜饮水问题;二是争取到上级扶贫资金xxxx元,组织群众投工投劳100xxxx个,硬化了乡间连户步道300xxxx米;三是投资xxxx元,修建了村党员活动室;四是争取到教育资金1xxxx元新建了麻窝村小学教学楼;五是在水保部门的支持下,修建了长80xxxx、宽xxxx的排洪大沟,解决了全村洪涝灾害及污水排放的问题;六是搞好垃圾处理,还给了全村老百姓一个清洁、舒适的生活环境。

  4、照明用电及通村公路的建设情况。
  为了使全村村民用上安全的照明电,村党支部、村委会组织村民积资340xxxx元,投工投劳240xxxx个,更换了水泥电杆、新安装了变压器,并安排了专人管护,使村民用上了照明电。同时,在上级各部门的支持下,整合各种资金4xxxx元,组织群众投工投劳200xxxx个,硬化了2公里的通村公路和1.5公里长的村委——尖山、村委——包包的通组公路,村委会到飞龙潭180xxxx长的旅游公路正在修建之中。目前全村基本实现了水道路通村到组。
  5、农村新能源的建设情况。
  为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麻窝村老百姓积极探索在荒山、荒坡和林下种植绿肥、通过绿肥加工转化利用发展养殖业的路子。xx年6月,在县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麻窝村第一口沼气池破土动工。试验成功后,该村先后建起了189口沼气池全部投入使用,并配套进行了“五改”(改厨、改炉、改灶、改圈、改厕)。沼气建设的全面铺开,为麻窝村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拉开了帷幕:沼液、沼渣是优质的农家有机肥,既可代替化肥喷施果树及蔬菜,又能改良土壤,还可以喂猪,猪粪进入沼气池后产生的气体可用来点灯、煮饭,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反复探索,全村已基本形成了“(绿)肥—猪—沼—蔬”、“(绿)肥—猪—沼—果”的再生能源循环利用生态发展模式,有力的推动了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
  6、广播电视及网络设施的建设情况。
  为使广大村民拓宽视野,增加知识,更多地了解山外的事情行情,xx年,县委组织部根据发展的需要,把麻窝村作为我乡及至全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试点村,村委建起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占并配齐了相关设备设施。站点建成后,在地委组织部及县文广局、县移动公司、县电信局的帮扶下,全村安装了闭路电视,开通了程控电话及移动网络,远教育室时装上了宽带网络,形成了“天网、地网、闭路电视”为一体的网络体系。
  7、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转移情况。
  人多地少,人力资源相对过剩,这是农村普遍存在共性问题。麻窝村虽然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人民收入不断增加,但仍有部分劳动力闲置于家中。为了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鼓励闲置劳动力外出务工,村党支部积极组织富余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并组建了以支部书记为首的专业建筑工程队,专门在外面承接民居建筑等工程。至目前为止,累计举办15期培训班,共培训110xxxx人次,有150位农民获得绿色证书,组织输出富余劳动力80xxxx人次。
  如今,走进这个“天然小温室”这中,展现在眼前的全部是现代化的文明景象;水泥公路直通村寨,硬化过的联户步道交叉贯通,贴满瓷砖的平房整洁成排而又独立成院,自来水、电灯、电话、电视成了每家的必备之物,面包车、摩托车、移动电话等现代通讯工具已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中,经时林区与农户生活区布局合理,田园里果实飘香,圈舍赶时髦猪牛成群,xx年,人均占有粮食274公斤,人均纯收入283xxxx,人民生活正向小康迈进。
  三、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规划
  在麻窝村的建设,由于老百姓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新知识、新技术的推广存在一定的困难,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经营化水平不高,加上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导致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依赖性特别强,对本村的规划建设缺乏主动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弱,发展蔬菜、水果生产的灌溉用水问题还没有解决;二是农民素质与新农村建设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懂技术、会经营方面的能力还需提高;三是资金投入的渠道较单一,跟踪服务需进一步加强。
  针对麻窝村的现状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继续推进现代农业的新发展,推动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二是培育农村市场的新主体,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转移就业能力、科学种田水平;三是完善村民自治和“一事一议”制度,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四是创造乡村生活的新环境,进一步搞好农村饮用水、道路、电网改造、沼气等生产生活设施建设,搞好垃圾处理,治理乡村污染,美化乡村环境;五是树立乡风民俗的新风尚,发扬传统美德,树立文明新风;六是营造农村和谐的新局面,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

一、xx村基本村情
xx村属xx乡下辖的一个行政村,座落在xx乡东北面的一个小山凹中,地处东风湖畔,距乡政府驻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织金洞3公里,距天谷山庄、恐龙湖开发区2公里,东面与东风湖相通,隔河与xx县相望,南、西、北三面分别与本乡xx五村为邻,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小河谷盆地”。平均海拔103xxxx,年平均气温17.6。
c,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素有“天然小温室”的誉称,境内居住着汉、苗、穿青等民族。全村辖xxxx村民组25xxxx101xxxx,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38.xxxx,劳动力78xxxx。耕地面积65xxxx(习惯亩),人均耕地0.xxxx,是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之一。
二、麻窝村的现状
近年来,麻窝村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广大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麻窝村的生产生活设施已日趋完善,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观,人民生活水平正在向小康迈进。
1、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在全县大力兴起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时机,麻窝村“两委”积极带领全村老百姓依托区位优势,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一是依托素有“天然温室”誉称的小区气候发展农村特色经济,结合麻窝村种植柑桔、樱桃的传统,发展以早熟果蔬和经果林为主的农业经济。同时,利用本村荒山荒坡较多的优势,以种植绿肥加工转化利用带动养殖业的发展。二是放手发动群众,转变群众观念。在各级各部门的指导和关怀下,该村探索出了一条“绿肥---猪---沼---果(蔬)”循环发展的路子,积极转变群众观念,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和科技意识,分别召开了村民委员会、村组干部会、支部党员会和以村民组为单位的群众会,宣传依靠科技兴村、发展特色经济的前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陈之以利,讲清发展的道理。三是努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促进农村资源的循环利用。瞄准市场建起了25xxxx柑桔基地、20xxxx樱桃基地、25xxxx早熟玉米和蔬菜基地,新建了五个草莓大棚,全村基本实现了向产业化早熟农作物经济发展的转型。
2、农田水利建设及耕地整治情况。
麻窝村是一个四周高、中间低的村,过去由于过渡砍伐,造成水土流失严重。为了改变这一状况,确保麻窝村的生态建设与人口协调发展,村党支部在抓好其他各项工作的同时,把遏制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发展其他经济的屏障。至xx年低,乡党委争取到上级扶贫资金1xxxx元,在麻窝村修建了小型提灌站xxxx,大型储水池xxxx,总容量达370立方米,基本解决了早熟经果作物的浇水问题,为充分发挥麻窝村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打下了基础。在国家实施坡改梯工程之机,争取到以工代赈资金xxxx元,在本村实施坡改梯工程,砌石硬16条,挖运土石2045方,保持水土15xxxx。同时,在退耕还林还草方面,退耕25xxxx,种植果树15480株,封山育林18xxxx,种植树苗25760株。有效地遏制了全乡水土流失,为全村经济的发展撑起了一片绿色屏障。
  3、村容村貌建设情况。
  在建设过程中,麻窝村把完善基础设施、合理规划各种建设作为改善村容村貌的基础,积极组织全村老百姓投工投劳参与本村的建设。一是争取渴望工程资金xxxx元,修建大水窑四个,安装了自来水管到各家各户,解决全村xxxx村民组11xxxx46xxxx345头(匹)大牲畜饮水问题;二是争取到上级扶贫资金xxxx元,组织群众投工投劳100xxxx个,硬化了乡间连户步道300xxxx米;三是投资xxxx元,修建了村党员活动室;四是争取到教育资金1xxxx元新建了麻窝村小学教学楼;五是在水保部门的支持下,修建了长80xxxx、宽xxxx的排洪大沟,解决了全村洪涝灾害及污水排放的问题;六是搞好垃圾处理,还给了全村老百姓一个清洁、舒适的生活环境。

  4、照明用电及通村公路的建设情况。
  为了使全村村民用上安全的照明电,村党支部、村委会组织村民积资340xxxx元,投工投劳240xxxx个,更换了水泥电杆、新安装了变压器,并安排了专人管护,使村民用上了照明电。同时,在上级各部门的支持下,整合各种资金4xxxx元,组织群众投工投劳200xxxx个,硬化了2公里的通村公路和1.5公里长的村委——尖山、村委——包包的通组公路,村委会到飞龙潭180xxxx长的旅游公路正在修建之中。目前全村基本实现了水道路通村到组。
  5、农村新能源的建设情况。
  为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麻窝村老百姓积极探索在荒山、荒坡和林下种植绿肥、通过绿肥加工转化利用发展养殖业的路子。xx年6月,在县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麻窝村第一口沼气池破土动工。试验成功后,该村先后建起了189口沼气池全部投入使用,并配套进行了“五改”(改厨、改炉、改灶、改圈、改厕)。沼气建设的全面铺开,为麻窝村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拉开了帷幕:沼液、沼渣是优质的农家有机肥,既可代替化肥喷施果树及蔬菜,又能改良土壤,还可以喂猪,猪粪进入沼气池后产生的气体可用来点灯、煮饭,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反复探索,全村已基本形成了“(绿)肥—猪—沼—蔬”、“(绿)肥—猪—沼—果”的再生能源循环利用生态发展模式,有力的推动了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
  6、广播电视及网络设施的建设情况。
  为使广大村民拓宽视野,增加知识,更多地了解山外的事情行情,xx年,县委组织部根据发展的需要,把麻窝村作为我乡及至全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试点村,村委建起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占并配齐了相关设备设施。站点建成后,在地委组织部及县文广局、县移动公司、县电信局的帮扶下,全村安装了闭路电视,开通了程控电话及移动网络,远教育室时装上了宽带网络,形成了“天网、地网、闭路电视”为一体的网络体系。
  7、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转移情况。
  人多地少,人力资源相对过剩,这是农村普遍存在共性问题。麻窝村虽然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人民收入不断增加,但仍有部分劳动力闲置于家中。为了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鼓励闲置劳动力外出务工,村党支部积极组织富余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并组建了以支部书记为首的专业建筑工程队,专门在外面承接民居建筑等工程。至目前为止,累计举办15期培训班,共培训110xxxx人次,有150位农民获得绿色证书,组织输出富余劳动力80xxxx人次。
  如今,走进这个“天然小温室”这中,展现在眼前的全部是现代化的文明景象;水泥公路直通村寨,硬化过的联户步道交叉贯通,贴满瓷砖的平房整洁成排而又独立成院,自来水、电灯、电话、电视成了每家的必备之物,面包车、摩托车、移动电话等现代通讯工具已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中,经时林区与农户生活区布局合理,田园里果实飘香,圈舍赶时髦猪牛成群,xx年,人均占有粮食274公斤,人均纯收入283xxxx,人民生活正向小康迈进。
  三、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规划
  在麻窝村的建设,由于老百姓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新知识、新技术的推广存在一定的困难,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经营化水平不高,加上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导致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依赖性特别强,对本村的规划建设缺乏主动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弱,发展蔬菜、水果生产的灌溉用水问题还没有解决;二是农民素质与新农村建设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懂技术、会经营方面的能力还需提高;三是资金投入的渠道较单一,跟踪服务需进一步加强。
  针对麻窝村的现状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继续推进现代农业的新发展,推动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二是培育农村市场的新主体,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转移就业能力、科学种田水平;三是完善村民自治和“一事一议”制度,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四是创造乡村生活的新环境,进一步搞好农村饮用水、道路、电网改造、沼气等生产生活设施建设,搞好垃圾处理,治理乡村污染,美化乡村环境;五是树立乡风民俗的新风尚,发扬传统美德,树立文明新风;六是营造农村和谐的新局面,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


相关内容

  • 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程序
  • 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程序 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农村党支部面对的直接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知识水平普遍不高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做好党员的发展工作,如何为党组织灌输新鲜的.优良的.血液,如何提高农村党员的个人素质,如何发挥农村党员的先进性作用,是我们农村党支部应该深思的问题.首先, ...

  • 工程工作汇报会主持词
  • "三增一创"工程工作汇报会主持词 同志们: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全面实施农业农村"三增一创"工程,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加速晋星创建步伐,促进农村又好又快发展,经市委同意,在岐山召开全市推进"三增一创"工程工作汇报会.昨天下 ...

  • 党员发展工作调研报告
  • XX 镇党员发展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党员发展工作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长期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党员发展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党员队伍建设得到了明显加强.但是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镇个别党支部在这项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从今年开始,我镇党委组织科对上半年党员的发展工作情况进 ...

  • 关于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调研报告
  • 关于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调研报告 中共***委组织部 近期,我们组成人员,深入乡(镇).农村(社区),就农村培养青年入党积极分子,做好农村发展党员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采取召开座谈会.走访.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辖12个乡镇,382个行政村,下设35个党委, ...

  • 项目汇如何汇报
  • 篇一:如何有效进行项目陈述和汇报 如何有效进行项目陈述和汇报? 我们在做市场研究和管理咨询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要给客户作陈述和演示.在这里,我结合个人的体会,参考一些咨询公司做陈述时的经验,谈谈如何进行陈述. 陈述的步骤和方法大致如下: 一.陈述前的准备工作 1. 明确你的目标 a. 你为什么要进行陈 ...

  • 2009年农村工作办公室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办作为区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区"5+1"实事领导小组办公室,充分发挥综合协调.督查指导的职能作用,紧紧围绕主城区的发展定位,按照"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发展经济为根本,以科学规划 ...

  • 村官个人思想汇报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大任务.选聘优秀大学生担任村干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适应时代潮流的一大举措.我有幸能成为xx省八千"村官"中的一员.如今已经走上了自己的工作岗位,经过一周的工作与学习,让我对xx镇北城村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将我一周的工作情况做 ...

  • XX全县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 **县委、县府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十一五”开局的首要工作来抓。省、市农村工作会议之后,先后召开了书记办公会议、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统一思想认识,认真研究**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相关政策措施。县委、县府认为,**作为一个条件较好的地区,应当坚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更应 ...

  • 县人大教科文卫监督工作经验介绍
  • 教科文卫工作涉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人口、体育等多个方面。换届以来,我县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科技兴县战略、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把教科文卫监督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努力在增强监督实效上下功夫,取得了较好成绩,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教科文卫事业的发展,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