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传统建筑风格

关键词:建筑风格的二重含义,欧洲城市地标性建筑,砖石结构,高度极限

在钢精混凝土被发明和大量使用之前,欧洲的高大纪念性建筑主要靠石块垒砌而成,粘和剂的作用主要是防止相邻石块之间的位移,这样的建筑对每一块石料的大小和形状都有严格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古代欧洲建筑的基本原理如同小孩玩的“搭积木”游戏。有过搭积木经验的人都知道,积木搭建的高度是有限的,再高就会垮塌下来。而那些以石块为“积木”的建筑虽然克服这种垮塌的风险,但却面临着另一种更大的风险——底层石块被压碎成粉而导致整个建筑塌陷。不同石材的耐压强度各不相同,这种以石块为“积木”所搭建的楼房高度极限通常为150米至200米。比如用红色砂岩建造的德国科隆大教堂,高度达到157.38米,已经接近高度极限了。如果超过这样的高度,底部的沙岩石材就会被压成粉末,整个大厦就会像美国“世贸中心”遇到“9.11”袭击那样塌陷下来。

这种把石块当作“积木”所搭建起来的高大建筑在欧洲比比皆是,也是当地最美、最耐看和最重要的人文景观。设计师必须对每块“积木”的形状和排布方式都作出准确详细的规定,只有这样,搭建起来的建筑才能稳定、美观和实用,才能实现内部结构与外部形状的高度统一。

欧洲的砖石“积木”建筑大约起始于公元前9百年,不断延续到19世纪前后。在这近3千年的时间内(特别是后半个1千5百年),人们搭建的“积木”建筑,犹如现代人所追求的流行时装,也有一个新旧风格替换的演化历程。

必须强调的是,一种建筑风格不仅蕴含着特定的建筑式样和结构,它还是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比如,你在欧洲某地看到了一座巴洛克风格的宫殿,你就可以八九不离十地说,此宫殿建造于17-18世纪之间;如果你在北京或深圳见到一座外形酷似巴洛克风格的建筑,你可以称之为仿巴洛克建筑,而不应该称之为巴洛克建筑。

下面,各位就可以随着本系列,游历欧洲各国的主要地标性和纪念性建筑,了解各个建筑风格的基本特征和它们产生的历史背景。当然,也希望各位留下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欧洲传统建筑风格之二: 古希腊建筑1. 历史文化背景

古希腊人信奉泛神论,他们信奉的诸神如同人一样也有亲缘关系,还能不断繁衍,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庞大、复杂而开放的神谱。几乎每一座城池都有自己的保护神,并由此而得名(如雅典城的雅典娜),他们喜欢在城内或附近建一座祭祀该保护神的庙,庙的周围还建有敬拜其他神、半神、英雄、“城邦保卫者”的设施,这个建筑相对集中的地方就演变成为圣地。

自公元前7世纪起,平民在与贵族的斗争中逐渐占据上风,自由与民主在希腊半岛各城邦中风行,雅典等城邦甚至还建立了自由民的民主制度。为了纪念这些成果,人民定期在这些圣地举办行“庙会”,以示庆贺,如雅典的泛雅典娜节、奥林比亚的庙斯节、德尔斐的阿波罗节等。“庙会”期间,人们从各城邦如潮水般地汇集而来,各种体育、戏剧、诗歌、演说等比赛活动争先登场,香客、游客和商贩云集。各城邦为了吸引和发展手工业和商业,都试图将自己领地内的圣地建造得更加精美、更具魅力。这种开放式的竞争,促进了木质建筑向石材建筑的进化,并形成了以“柱式”为基本特征的具有统一性的建筑式样。

公元前5世纪,希腊各城邦在雅典的主导下击败了波斯大军的入侵。自此,希腊文化进入鼎盛时期,为报答雅典娜女神的护佑,雅典人重建了自己的圣地——雅典卫城(Akropolis),卫城里的各个神庙便成为代表古希腊建筑最高成就的精品。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又将古希腊建筑的精华推广到中东、中亚和意大利等殖民地。尽管后来希腊本土沦为罗马人的殖民地(自公元前2世纪起),但是希腊建筑形式仍然继续被罗马人奉为高尚艺术,并加以模仿。

2.公共建筑

古希腊最重要的建筑类型为神庙,附近还常有露天剧场、竞技场、广场和敞廊等。这些公共建筑和建筑群在艺术形式上极为完美,集中地反映了古希腊建筑的伟大成就。

希腊神庙一般在平面布局上呈沿东西向伸展的长方形,神庙的屋顶是两坡的,在东西两端各构成一个三角形山花,山花为浮雕等装饰的重点区域之一。另一个装饰集中的地带就是山花之下的檐部,檐部通常由台基上的柱子支撑,形成开放的柱廊。神庙没有窗只有门,主入口设在东部的山花下。由于地处低纬度地带,清晨神秘而柔和的阳光就可以穿过主入口,直接照射到正殿深处的神像上,金光灿烂的神像使膜拜者为之神往。

小型的神庙只在前端或前后两端设柱廊。最小的只有两棵柱子,夹在侧墙前端之间。重要的神庙在四周都建有一圈柱廊,从而构成周围柱廊(图1)。围廊使神庙的四个立面连续统一,造成了丰富的光影和虚实的变化,消除了封闭墙面的沉闷之感;使神庙同自然相互渗透,关系和谐。

图1 爱即拿岛(Agina)上的阿法依阿庙(Aphaia)建于公元前500年,为两进围廊式,且内室由双层列柱环抱,因而更显开朗和华丽。

另一种在平面上为圆形的建筑物,一般用于祭祀,其外围有一圈柱廊,内有一园桶形墙,墙上开有一门二窗,顶部成坡度很小的圆锥形或双锥。

大型露天剧场都依天然地势而建,可容纳数万人。观众席在平面上尽可能呈完美的半圆形,外围地势较高,向内逐级降低,整体呈漏斗状,漏斗的低部(即中心位置)为一圆形表演平台。平台的后面为化妆楼,化妆楼的立面便是舞台的背景,楼内可分为化装室和道具室。观众席一般由石头切筑的台阶和坐席构成,中间设有宽阔的放射状过道,顺圆弧方向也设有辅助走道,人流不交叉,聚散方便。如埃比道拉斯露天剧场(图2)。这种设计使剧场的视觉效果和声学效果均处于理想的状态。

图2 埃比道拉斯露天剧场(Epidauros,约公元前330年)。扇形看台的直径为118米,有14000个座位,分成34排。

3.三种柱式

作为古希腊建筑的典型代表,大型神庙是石质梁柱结构构件和组合的特定的艺术形式。主梁及以上部分的巨大重量平均地落在下部的支柱上,并通过支柱直接向下传递到基础。人

们认识到柱子在造形中所起的关键作用,便反复推敲,仔细琢磨,终于达到精细入微的境界,形成了讲究柱子和与它联结的各部分的形式与比例的三种基本柱子格式(简称柱式)。柱式系统,除柱身、柱头、柱座之外,还包括有檐部(图3)。这三种柱式的基本特征如下:

多立克柱式: 柱头为简单而刚挺的倒立圆锥台,柱身凹槽相交成锋利的棱角(20个),柱子高度约为底径的4-6倍,没有柱座,雄壮的柱身从台基上拔地而起,檐部的高度为柱高的1/3。

爱奥尼柱式: 柱头为精巧的涡卷,柱身有凹圆槽,槽背呈带状(24个),有复杂的、看上去富有弹性的柱座,柱高约为底径的9-10倍,檐部的高度为柱高的1/5。

科林斯柱式: 除了柱头如盛满卷草的花篮外,其他各部与爱奥尼柱式雷同。

如果说多立克柱式体现了男性的雄健,爱奥尼柱式则表达了女性的柔美清秀,而科林斯柱式代表了华丽和高雅。

图3 古希腊建筑中的三种经典柱式

4.追求完美的视差效正

古希腊人很早就发现:从远处观察所有物体的直线边,不管它是直立的还是水平的,都可以感觉到它们在中部有轻微的凹陷。这种直线曲线化的视觉印象,称为视差。为了消除这种视差,希腊人在建造大型建筑物时就会有意识地将直线造得少许凸曲。经过这种效正处理的建筑,由于视差和凸曲相互抵消,该直的边和线看起来就是“直”的了,整个建筑就显得更为端庄和完美。效正值是经过精确计算而得出的,比如要使一个长60米的檐部水平线看起来很平直,就要对其中部做上调10 公分的效正。由于这种效正操作既费钱又费时,因而只在特别重要的建筑物上应用。效正方法更多地运用于用于立柱本身,既将立柱的中上部造得少许肿涨(卷杀,曲线精度以毫米甚至毫厘计),这样就可避免中部显细的错觉。此外,古希腊人还针对立柱所处的位置、相互间的影响等发明了一系列效正立柱粗细、站立角度和柱间距离的方法,使立柱的阵列在远处看来更加整齐。以雅典卫城中的帕提农神庙(Parthenon)为例(图4 帕提农神庙西立面),建筑师有意识地将基座的中部微微隆起,靠边的立柱会有意识地作的较粗并轻微向内倾斜,外侧的柱间距也相对较小,墙壁和山花上部的雕饰也要相对放大一点,等等。这些精细的效正使希腊建筑艺术达到了完美境界。

图4 雅典卫城(Akropolis)内的帕提农神庙(Parthenon)。该图出自www.GreatBuildings.com

5.古希腊建筑对后世的影响

古希腊建筑是欧洲建筑的先驱,它在建筑美学法则、建筑的艺术形式和梁柱的结构方法等方面都成为欧洲建筑的典范,深深地影响了欧洲两千多年的建筑史。在历史上出现的诸多建筑风格中,古希腊建筑艺术达到了典雅和端庄的最高境界。它的建筑形象能深刻而充分地反映人们的崇高理想以及希腊人民对自由、民主与共和的强烈愿望。这种建筑形象已经成为

思想的载体,普遍地存在于代表现代西方国家最高全力机构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中。

图5 笔者在雅典卫城的山门前

图6 雅典卫城里伊瑞克提翁神殿(公元前395年),在其南侧廊台的六尊女像柱(Caryatids),这是爱奥尼柱式的一个变种。2千年后的巴洛克建筑对此进行了模仿。

图7 奥林匹克的宙斯神庙遗址。

图8 古希腊的另一处露天剧场(Herodes Atticus)

欧洲传统建筑风格之三:古罗马建筑(2009-01-09 11:12:10)转载 标签:原创古罗马建筑十字拱穹隆顶风光 分类:欧洲建筑艺术风格

1.历史背景

罗马原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小城邦,公元前5世纪起实行共和政体,公元前3世纪罗马人征服了整个意大利。到公元前1世纪末,罗马人统治着东起叙利亚和埃及,西到北非、西班牙、高卢(即法国)和不列颠的辽阔区域。罗马城已经发展成为百万人口的大都市,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特别是供水和用水设施,成为一个新的建筑亮点。公元前30年起罗马成为帝国,历任罗马皇帝竞相用建筑来展示自己显赫的地位和巨大的功绩,由此开启了一个大规模的、不断创新的建筑时代,建筑的高潮一直延续了400余年。

公元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西罗马帝国在5世纪中叶灭亡,东罗马帝国在一千年后也走向灭亡,这些历史的演变也同时被建筑风格的转换而忠实地记录下来

了。

2.古罗马的新建筑类型

古希腊的粱柱结构在跨度和高度方面都有很大的局限性:两个立柱之间的跨度极限为5-6米,立柱最多只能支撑2层楼房的压力。罗马人在继承古希腊柱式技术的同时,独创了拱券结构,从而获得更加宽阔的内部空间,建筑物也因此朝着更加宏伟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除了神庙和剧场之外,还建有大型的会堂(巴西利卡)、公共浴场、角斗场、高架渠(图1)、多层公寓大楼、凯旋门,等等。

图1 尼姆城的高架渠(Pont du Gard, Nimes,公元前2世纪)。水道架在三层叠起来的连续券上,该高架渠横跨戛合河谷,现存长度约 300米,最高达49米, 最大券跨度为22米。尽管没有任何装饰,但建筑结构表现出来的美感更具震撼力。规格一致的半圆券是采用预制模架的产物,专家还发现了支撑模架的突出物(T)。

3.古罗马建筑的新柱式和柱式组合

古希腊建筑中的三种柱式均被罗马人所继承,其中科林斯柱式得到最广泛的运用。此外,罗马人还发展了两种新的立柱:一是托斯卡柱,它与古罗马建筑里的多立克柱相似,不同点在于柱身上没有凹槽,而且多了个柱础(更加简洁实用);另一个是组合柱式,就是在科林斯式的柱头上再加一对爱奥尼克式的涡旋(变华丽为奢华)。

为了适应多层或高大建筑的需要,罗马人还在柱子的使用方面做出了2项重大发明:一个是叠柱法(图2),按楼层自下而上分别采用多立克(或托斯卡)柱式,爱奥尼克柱式,

科林斯柱式,如果还有第四层,则用科林斯壁柱;另一个叫巨柱式,以一种巨大的柱式贯穿二层或三层建筑(这项技术在千年后的文艺复兴运动中才被大量运用)。

图2 左图为罗马城内的角斗场(Colosseum)外墙。叠柱法既满足了结构的需要,又极具美感,成为后人效仿的楷模。右图显示角斗场的内部结构,大量筒形拱构成的复杂通道。

4.圆拱和十字拱结构

拱顶结构很早就被古埃及人和古希腊人所采用,但其价值的真正发现则是由罗马人来完成的。古罗马建筑的门头多为半圆式,或楣梁式,窗头也多为半圆式或弓形式,对构成拱形部分砖石的形状和排列进行了创造性的艺术处理(图3),使建筑的结构性部件同时还具有完美的装饰效果。

图3.1-3 石结构。1 楔形石垒成的双层罗马券;2 突出券心石,楔形石与构成墙壁的石块完全吻合;3 券柱式结构,半柱多用以装饰。4-6 砖结构。4 平直的过梁券在半圆形减压券之内;5 过梁券之上砌半圆减压券;6 顺平直的过梁券上缘再砌一券。

半圆形拱顶在古罗马的大型建筑中得到最广泛的运用。构成半圆券的砖、石块皆成楔形,它们被拼成半圆券时相互的接触面呈放射状,其延长部分正好相交于半圆的圆心(因此,又称为半圆状的放射形券或罗马券)。这种半圆券沿着轴向伸展下去就构成筒形拱。筒形拱把建筑物自身的重量部分地分解为向两侧外推的侧压力。为了防止建筑物因测向压力过大而跨塌,罗马人用厚厚的墙壁(作为扶垛)来加固。

罗马人又把券脚直接加在柱式的檐部上方,从而创造出了券柱式结构(图3-3)。这种券柱结构的横向组合又进一步发展成为连续券,一排的柱子就托起了其上连续的拱券。相对于梁柱结构而言,这种券柱式结构大大地增加了建筑物的跨度,从而创造出更加宽阔的内部空间。

公元一世纪,古罗马人又进一步将两个筒形拱正交,从而创造出构成一个十字拱顶。这种十字拱顶可以相互平衡侧推力,只要在四个角上设支柱即可,无需连续的承重墙,空间由此更为开阔。将一系列十字拱顶组合使用,就可覆盖任意大小的矩形面积(图4)。这样,把一系列的十字拱、筒形拱和穹隆组合起来,就能够覆盖复杂而巨大的内部空间。古罗马人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建造了可同时容纳三千多人的巨型公共浴场。

图4.1,筒形拱示意图; 2,二个筒形拱正交,构成一个十字拱; 3,罗马的戴克利提乌姆浴场(Thermae Diocletiani, 公元306年)主厅和次厅都用十字拱覆盖,只有墩子承重,内部空间流畅,装饰十分富丽。

5.混凝土和穹隆顶

罗马人在意大利中部还发现了一种火山灰,它同水混合后能凝固得同岩石一样坚硬。将这种廉价而丰富的水泥同碎石混合就能成为牢固的混凝土。与此相配套的工艺如浇筑、大理石贴面(用于贴面的大理石板材的厚度竟可小于2.5厘米)等也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混凝

土的运用大大促进了古罗马拱形结构的发展,使罗马人得以创造举世闻名的万神庙(图 5),其穹窿顶直径达43.3米,这在当时是一项世界记录,而且这项跨度记录保持了一千八百余年,直到钢材用于建筑以后才被超越。

图5. 罗马的万神庙,建于公元118-126年。科林斯柱式,但柱身无凹槽,与建筑的浑圆特点相吻合。万神庙的水平和纵向内径都是43.3m。为了透光,顶部留有直径8.9m的圆洞。为了抵消穹隆顶的侧推力,墙壁厚度达6米。

古罗马建筑的创作领域极广,它在结构方法及建筑技艺等各方面都有创造性的发展,达到西方古代建筑的颠峰。罗马共和盛期和罗马帝国盛期以及希腊盛期的建筑又被统称为古典建筑。

欧洲传统建筑风格之四:拜占庭建筑

标签:原创 希腊十字 帆拱技术 中央穹隆 拜占庭风格文化 分类:欧洲建筑艺术风格

1.历史背景

从公元3世纪下半叶起,罗马帝国开始衰退。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宣布基督教为合法,终止了对基督教的迫害。从此,基督教会从地下走向公开,得以迅速发展,教徒们开始兴建基督教堂。公元330年罗马皇帝迁都君士坦丁堡,使行政和军事中心逐渐远离罗马城。公元391年基督教升格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不久,罗马帝国正式分裂为东西两块。教会在两地之间的裂痕也随之深化,最终分化为东部的正教和西部的天主教。

从地理位置上讲,基督教发源于东方的巴勒斯坦。为了隐喻对圣地的向往,教堂的主入口(大门)一般设在西头,入门后径直向东即可到达东端的圣坛,同时信徒的身心也在接近东方的圣地。这一形制一直延续至今。

2.希腊十字

基督教的十字架在东西两个帝国也开始分化,西部的天主教流行拉丁十字,东部的正教流行希腊十字。拉丁十字的四个臂不等长,朝下的那个臂至少比其他三个臂长2倍;而希腊十字的四个臂等长,且都较短。希腊十字的十字交叉点与图形的重心重叠,较好地体现了东罗马帝国的政教合一体制(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和教会的最高领袖都集中在皇帝一人身上),同时还能较好地表现建筑的宏伟和纪念性。在正教流行的东欧,尤其是在帝国强盛时,这种以希腊十字形及其变种(正八边形,正方形,圆形)为基本平面轮廓的中心式或集中式的构图式样就成为东罗马帝国(也称拜占庭帝国)重要建筑的基本制式。

3.突出的中央穹隆顶

集中式教堂的决定性因素是中央穹隆顶。古罗马的穹隆顶架是在连续的、圆形的厚重墙壁之上。而拜占庭的穹顶则是覆盖在正方形四个角上的四根独立支柱上的。这是一个极为重要技术创新,称为帆拱技术(图1)。

图1.1,帆拱技术示意图,四个角支起顶部的帆状穹隆顶。2,帆拱之上再建一个小半圆穹顶。3和4,在顶部的小半圆穹顶和帆拱之间加一个鼓座,3的鼓座为八棱柱状,托起的小半球也成八棱状;4的鼓座为园筒形。

其做法是,以方形平面的四个边为基准垂直向上各建一个半圆形券,将这四个半圆形券的支点连成一个水平的圆(F),再将这个圆与四个半圆券之间的四个三角形空间(H)成球面状填实,最后再在上部的水平圆上建穹顶(图1-1)。这个穹顶犹如一个完整的半球沿正方形的四个边被切去四块而成(图1-1,上部),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角来承担。这项技术合理地解决了在方形间上如何覆盖穹顶的问题。后来,又创造了在上部的水平圆之上再设一个较小的半圆穹顶(图1-2,上部),如圣索菲亚大教堂(图2)。更晚一些,又发明了在水平圆和较小的半圆穹顶之间增设一段圆筒形鼓座(图1-3&4),从而大大地突出了穹顶的中心统帅作用。

穹顶向四周各方向都有侧推力,为了抵挡这种侧推力,拜占庭的艺术家采用了多种不同的办法:对着这四个半圆券各砌筑一个半穹隆或筒形拱。在圣索菲亚大教堂主穹隆的东西两

侧各设置了一个次级的半穹顶,其外侧又有一些贝壳状的小穹隆。而在南北方向,则采用了大柱墩以及筒形拱与厚厚的扶垛墙来抵挡侧推力。在其他相对次要的建筑里,一个中央穹顶和四个筒形拱的组合也很常见,这样在顶部也可构成一个希腊十字式。

图2.位于土尔其境内的圣索菲亚大教堂(Hagia Sophia,公元532-537年)平面布局接近正方形(71*77),主穹隆直径31米,穹隆底部密排着一圈40个窗洞。主厅高达56米,主厅面积7570平米,相当于一个足球场的大小。土尔其人后来将其改为清真寺,并在四角增建了伊斯兰教尖塔。右图为圣索菲亚大教堂的三维模型。

用穹顶代替中央穹顶四面的筒形拱,并且也用鼓座高高举起,就构成了一组五个穹顶,如意大利的圣马可教堂(图3)。如此类推,集中式形制的穹顶可具多种变化和组合方式,如莫斯科的华里西伯拉仁内教堂(图4)。

4.大量使用金色和蓝色以及马赛克镶嵌画

通常,拜占庭教堂的建材主要为砖和灰浆,外表质朴甚至粗糙,可以看到小的格子窗。但是,教堂内部却极为富丽精致,内部以金色和蓝色为主色调,内墙用大理石、马赛克镶嵌画和粉画装修。其中,色彩斑烂的彩色马赛克镶嵌画往往最能吸引人的眼球。

图3.威尼斯圣马可教堂(San Marco,始建于829年,重建于公元1043-1071)。为最优美拜占庭建筑之一,整座教堂的结构呈现出希腊式的十字形设计,顶部有五个圆圆的大穹隆顶,教堂内外装饰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完成。15世纪加入了哥特式的装饰,如尖拱门等;17世纪又加入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装饰,如栏杆等。右图为主入口上部的马赛克镶嵌画,大量使用金色和蓝色。

图4.莫斯科克里姆林墙外的华里西伯拉仁内教堂(St Basil’s Chatedral,1555-1561年)。教堂平面呈正八边形,中心塔高47.5米,其余8个较低的塔楼可按大小再分为2组,各组与中心塔构成一个希腊十字。建筑的构图和色彩华美而活泼,洋葱式圆顶是俄罗斯对拜占庭风格的特别贡献。

欧洲传统建筑风格之五:罗马式建筑(2009-02-05 16:31:10)转载 标签:原创罗马式建筑文化 分类:欧洲建筑艺术风格

1.历史背景

分裂之后的西罗马帝国已经处于日落西山的境地,最后在北部游牧民族的多次侵扰之下,于公元479年灭亡。欧洲历史自此进入了黑暗的中世纪,在昔日的西罗马帝国疆域内,只有罗马教廷保持了持续性和不断扩大的影响力。

中世纪的西欧,战事频发、政治上长期处于四分五裂和动荡的局面。各地的诸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纷纷皈依天主教。这样,罗马教廷及其在各地的代理人(主教)与地方的诸侯就够成了双元化的统治结构。在5-10世纪,各地的建筑极不发达。从10世纪开始,西欧逐渐形成一些新的国家,如法兰西、日耳曼、意大利等(西班牙处于信仰伊斯兰教的摩尔人的统治之下),政治上的相对稳定为持续建造较大规模的建筑提供了可能。

西欧的这种政治格局很好地被保留下来的建筑所映衬。在10-12世纪,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为教堂和修道院(宗教建筑)以及寨堡(世俗建筑)。当时,人们只能去模仿古罗马建筑中的一些技艺,还要把动乱年代的防御性功能体现出来,因此,这些建筑的各个单元看起来类似古罗马建筑,但其形式的单一和突出的高宽比又区别于古罗马建筑。现在,人们一般把这些建筑统称为罗马风建筑或罗马式建筑以及似罗马建筑。与此同时,摩尔人在西班牙创造出了另一种建筑风格——摩尔式建筑(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2.教堂

与古希腊人建设圣地的心态类似,地方当权者、教会以及市民三方利益的一个交集就是在城市中心地段建设标志性的高大教堂。一座教堂的建设周期往往会持续十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浮躁的现代人面对这些往往会萌发些无名的感慨)

这一时期(1000-1200年)建造的教堂在平面布局上几乎是无一例外地成拉丁十字形,且主入口朝西(上一集已经提到)。较早期的巴西利卡式样实际上构成了这个拉丁十字的竖道,这一竖道内部分为一个中厅和两个侧厅,之间由两排立柱分开。中厅的内部开间很大,东端与一平面上呈半圆形的后殿相连,后殿中设圣坛。在这一时期的建筑里,一般都在后殿前又建一与中厅垂直的横向空间,其高度和宽度都与中厅相当。这样,平面上的一字形就变成了一个十字形。十字的横道比竖道短得多,这就是拉丁十字。由于拉丁十字象征着耶稣的受难,并且能与仪式的需要很好地结合,天主教会自此就把它视为最正统的教堂形制。

图1 比萨大教堂(中)与前面的洗礼堂和后面的钟楼(斜塔)构成一个建筑群,洗礼堂和斜塔建造的时期较晚。

图2 大教堂(1063-1350年)本身在平面上呈拉丁十字形。十字交叉处的椭圆形穹隆顶不属罗马式风格,为后来建造的。

图3 比萨大教堂西侧正门,精美的红、白大理石贴面和镶嵌图纹装饰整个墙面,一层外墙采用了半圆形重叠连列假券和半露柱,并与门窗等实体结构协调一致,其上由连续的半圆形券柱构成,整座建筑由此看起来匀称端庄。

钟塔在基督教的初期建筑里就有了,当时作为一个独立的建筑设在教堂的旁边,用作地标、防卫和召唤信徒。这在罗马风建筑时期的意大利得到较好的继承,如比萨达教堂和佛罗伦萨大教堂等。但在北部的莱因河流域及西欧其它地方,钟塔往往被集成到教堂主建筑之中,塔搂或与两翼结合(拉丁十字的横道),或直接建在东西(竖道)两端,这样钟塔与教堂主体相互依托,塔楼由此可以建得更高,并成为罗马风建筑的一大特色。

当时,玻璃还属稀缺物品,很多教堂的窗口因此做得很小,教堂内部光线比较昏暗,为了改善室内的光照,设计师们在纵、横两个中厅交叉点的上方,也建一个尖塔。

图4 沃尔姆斯教堂(Dom zu Worms 1125-1140年)是较典型的德国罗马风建筑,6座塔楼,形象雄浑有力,极少装饰。深深陷入山墙内的窗洞揭示了承重墙的厚度。左图源自 www.tafelrunde-landrestaurants.de. 右图源自 www.static.panoramio.com

10世纪以后,十字拱等技术从意大利传到西欧其它地方,原来教堂的木质屋顶普遍被石块砌成的拱顶所代替,为了承重和抵消侧推力,人们建起了巨大而厚实的外墙(内部隐藏扶壁),并用粗重的柱墩替代柱式的柱子。后来,在筒形拱和十字拱上使用拱肋,使建筑的支撑结构更加明晰。同样是为了承重,教堂的门窗都很窄小,实窗一般建在中上层。

这些城市教堂一般造形复杂,用料考究,尽管大面积的厚重外墙不可避免,但在外墙上大量地采用了具半圆形重叠连列假券、半露柱等装饰单元,并使之与券廊、窗等实体结构协调一致,门窗洞口用同心多层小圆券,从而使整个建筑看起来并不十分沉重(图5)。在主山墙上,石刻和塑像构成装饰的核心。大门成喇叭状陷入山墙内(由此可见外墙极厚),喇叭形的门洞由阶梯状半圆拱和立柱修饰。内部空间成阴暗神秘气氛,朴素的中厅与华丽的圣坛形成对比。

图5 班贝格大教堂(Dom zu Bamberg 1004-1237年),其间因2次大火而重建,实窗在上层,假券在下层。东部(近处)2塔仍为罗马式,西部2塔模仿了巴黎圣母院的塔楼(哥特风格),塔顶在1766年重建。图片源自 www.de.wikipedia.org

3 寨堡和修道院

建在远离市区的寨堡(图6)和一些早期修道院教堂则显得极为简陋和粗糙。体形简单(仅在门窗位置有半圆券),砌筑粗糙,石才不齐,灰缝很厚。但从远处观察,这些建筑则有雄壮浑厚的质感,它们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映成辉、浑然一体。

图6 法国南部的卡尔卡松城堡(Carcassonne)。公元前1世纪罗马人在此建立军事要塞并于三世纪建城墙。现城堡内有塔楼30座,主要建于12世纪,最外一道城墙建于13世纪。尽管城堡的防御设施很齐全,还是见证了十余次易手。

图7 圣米歇尔修道院教堂(St. Michael in Hildensheim 1001-1031年),结构简单,外形粗糙,喇状陷入山墙内的大门揭示了墙壁的厚度。二战期间部分被毁,1957年修复

图8 圣迈克山(Mont.S. Michel),中下部分为罗马式,主要建于与1122-1135年;高坛和尖塔为哥特式,建于1450-1521年。整个建筑群建于一潮汐岛上,退潮时可步行登岛。

罗马式建筑的种类比较单一,圆拱和半圆券是主要鉴别依据,狭小的窗洞以及厚重的承重墙和高塔也是重要鉴别特征,这类建筑往往被后期的风格所叠加,叠加的部分只能在上部或顶部。

欧洲传统建筑风格之六:哥特建筑(2009-02-19 20:27:07)转载 标签:原创哥特建筑尖拱框架结构柱墩飞扶壁尖塔花窗玻璃房产文化旅游 分类:欧洲建筑艺术风格

1.历史背景和流行趋势

12世纪以后,以法兰西为代表的民族国家得到不断的巩固和发展,随着人口的大量聚集以及手工业、商业和银行业的快速发展,新的社会阶层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各类手工业者协会也纷纷建立起来,城市进入了繁荣发展的新时期。城市的发展意味着流通,与东方阿拉伯人的通商不仅带来了财富,还让人们见识了7世纪以来阿拉伯建筑里的尖顶券。在城市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各类工匠又把雕刻、绘画等工艺美术技艺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能够把建筑师的奇思妙想转化为现实。财富在城市积累的同时,也在影响和动摇着教会的固有美学观点。城市管理者把半数以上的财政开支用于建造值得骄傲的大教堂,还给予参加协会的石匠等手工业者免除其它劳役和赋税等优惠政策。在这种有利于发挥工匠智慧的环境中,当时的建筑师和工艺美术大师们将罗马教堂的十字交叉拱和骨架券,以及阿拉伯的尖顶券等技艺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新型的教堂造型和支撑结构体系。

这种新的建筑形制首先诞生于法兰西,它对建材的加工精度要求极高,能将财富和对天国的向往更好地结合起来。它一问世,就在西欧各地流行起来,延续达400年之久。然而,各国的哥特建筑还是显示出各自不同的审美倾向。在英格兰,垂直线条得到强化。在德意志地区,高塔成为重要标志。具有文化优越感的意大利人,在这种新的建筑形制面前表现出相当矛盾的心态,一方面他们蔑视这种新的风格,并将之取名为哥特建筑(“Gothic”,让人连想起愚昧和野蛮的北方游牧部落);另一方面,在建筑的外观装饰等方面借鉴了哥特风格的尖拱造型。

2. 基本特征——尖拱

哥特建筑多数为教堂。相对于罗马式教堂而言,哥特建筑用尖拱形取代了所有的罗马式半圆拱形。这一基本线条的变化带来了意境的变换:原先厚重阴暗的印象转变成轻快上升的线条。

尖拱有比半圆拱更实用的地方在于,它在同样的跨度内可以把拱顶造得更高(中厅一般都在30米以上,最高的达48米),而其所产生的侧推力会更小,从而有利于减轻结构;此外,采用尖拱还可以适应多种间的形状,而半圆形十字拱只能覆盖正方形的间(图1)

图1 A和B,骨架券与普通十字拱的区别。A,原先的十字交叉拱的砌法;B,尖拱的常见砌法,先砌拱肋,然后再在拱肋上砌石板,这种拱肋又称为骨架,这种技术的难度明显增大,但石板的厚度可以显著减小,从而减轻结构的重量;C,四分尖拱肋;D,六分尖拱肋;E,星状尖拱肋示意图,分叉的拱肋向下汇合成束柱。

3.框架结构

哥特教堂的基本结构单元可以理解为: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又称尖肋拱顶(图1)。为了平衡中厅拱脚的侧推力,从侧厅外面的柱墩发券设飞扶壁(图2)。为了增加稳定性,一般都在柱墩上砌尖塔。由此可以看出,哥特建筑独特的框架结构。

图2 右侧为哥特教堂的框架结构示意图。左图巴黎圣母院(Notre Dame Cathedral,1163-1250)的背影,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心尖塔和围绕中厅的众多飞扶壁和柱墩。

4.内部和外部处理

哥特教堂的中厅一般不宽,但很高很长,由束柱引导的向上垂直线条占据统治地位,塑造了很强的升腾态势。由于摆脱了承重墙,窗子因此占满支柱之间的的整个面积,窗子由构

成一幅幅图画的彩色玻璃镶嵌而成,也称。阳光照耀时,教堂内部漾起夺目的色彩,宛如天堂圣境(图3)。室内装饰的重点是华盖、壁龛等处,也以尖券为主题。

一般在教堂正门两侧建有方形主塔,从而增加主立面的宽度和宏伟。德意志人喜欢在方形主塔之上增设极高的尖塔,造成冲天而起的态势(由于高塔耗费更多的时间和财物,一些教堂至今只建成一座高塔)。尖塔,不仅设在主塔之上,而且还以相应的比例建在扶垛、墙垛、栏杆、窗棂、等物之上。大小不等的尖塔,以及塔上的小卷花状饰物,如同大大小小、拔地而起的尖笋。与这些尖塔相呼应,在西部主立面上布满繁杂的垂直线条和众多有意被拉长的人物雕像。整个建筑的外观使人联想到向上的神秘天国。尖券、尖拱、飞扶壁以及大量以尖券为主题的细部装饰如华盖、壁龛等,使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图3 左侧为巴黎圣母院的正门山墙,两侧的方形高塔并不为尖顶所覆盖,整个立面的中心为巨大的玫瑰花窗,其它的门窗等全部采用尖券。右图为萨拉曼卡市伊诺尼马斯大教堂的中厅,为了增加垂直上升的线条,柱墩全部塑造成束柱状,向上成放射状分叉成拱肋,拱肋之间由相互交错成4轴对称的复杂图案,中厅两侧的花窗玻璃清晰可见。

图4 维也纳斯特凡大教堂(Stephansdom)。左图,教堂外观十分华丽,一个主塔建于圣坛外侧;右图,装饰富丽的圣坛(巴洛克风格),两侧为巨幅花窗玻璃。该教堂始建于1137年按罗马式风格建造,1258年顶层被火灾损坏,之后按哥特风格重修并建成南塔等(137米),后来又增加了文艺复兴风格的元素,在巴洛克时期,又对内饰进行了改造。

图5 科隆大教堂(Kolner Dom, 1247年起建造,断断续续历时达六百余年),保持世界最高建筑纪录(157米)到1884 年。

图6 英格兰的剑桥大学(King's College Chapel,1446-1515),虽然不是教堂,但哥特风格明显,采用扶壁、尖塔和尖顶券,四个主塔和巨大的花窗玻璃都用纵向线条装饰。

图7 米兰大教堂(Dom de Milan,1386年实践,到1858年才彻底完工),正门有众多小尖塔,大小尖塔约138座,总体显示哥特风格(意大利境内仅此一例),有很多后来的巴洛克和新歌特元素。

图8 佛罗伦萨新马丽亚教堂(S Maria Novella,13世纪中叶至14世纪中叶)外表几乎看不出各哥特风格,仅主立面上门洞略呈尖拱形,但内部采用了哥特风格的尖拱。大理石贴面为1456-1470年的产物,已经开始具备文艺复兴艺术的特点了。该图源于www.en.wikipedia.org

欧洲传统建筑风格之七:文艺复兴建筑(2009-03-09 11:03:31)转载 标签:原创以人为本文艺复兴建筑文艺复兴运动帕拉第奥文化旅游休闲 分类:欧洲建筑艺术风格

1.历史背景

中世纪后期,英格兰、法兰西和西班牙的王国已经步入了一统的民族国家行列。在南方,地中海的优越通商环境造就了高度繁荣和先进的意大利城市经济,在一些城市里,市民的力量甚至超过了封建主,进而建立了城市自治共和国。整个意大利如同古希腊的城邦一般,处于分裂而繁荣的状况。

近千年来,人们为了追求与上帝的和谐而忽视了自身需求。此时,意大利的新兴资产阶级(市民)根据自己成长起来的经验,力图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新思想(人文主义)来突破陈旧的世界观和宗教观。人们发现,这一新思想的宝库居然就掩埋在被遗忘了长达千年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之中。于是,从14世纪末起,首先在意大利掀起了学习和运用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高潮,并迅速蔓延到德、法、英、荷等欧洲其他地区。这就是四百年以后才定义的、引导着中世纪的结束和新时代来临的“文艺复兴运动”。

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物质和非物质载体,建筑既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导火索,也在运动期间留下了自己的鲜明印迹。人们从拜占庭帝国灭亡(参见:拜占庭建筑)时抢救出来的古建

筑文献和从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人物雕像中,重新认识到古典建筑的巨大价值,形成了一个遵从其规则和造形原则,以结构匀称和布局整齐为特征的建筑思潮。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长期被弃用的那些严谨的古典柱式重新成为控制建筑布局和构图的基本要素,长达千年之久的古典柱式和圆拱结构再次得到流行和升华。

建筑既然是人类为自己而建,就应该突出其舒适性。文艺复兴建筑摒弃了以往为神而建或选址于偏僻险要之地的传统,而是大量地以世俗用途为目的并且尽可能地建造于城市的中心地段,如市政厅、商场、富商的豪宅等,教堂几乎都是为纪念历史事件而造的,兼具防御性的高大钟塔甚至被禁止。文艺复兴建筑主要产生于14世纪至16世纪之间。

16世纪,帕拉第奥在众多文艺复兴建筑大师中脱颖而出,他对古罗马建筑进行了大量的测绘和比对,制定了建筑的详细规范。他将建筑的立面设计引向:突出中心、上下左右泾渭分明。这与王权力图构建规范的社会等级和次序不谋而合。与此同时,在意大利还产生了另一个发展倾向——手法主义建筑,它有意偏离古罗马建筑规则,通过奢华的装饰来刻意追求表现力。

帕拉第奥等人的影响后来通过英国传到法国,导致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产生;而手法主义则在17世纪演化为巴洛克艺术。

2.文艺复兴教堂

文艺复兴建筑发源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开始的标志是佛罗伦萨主教堂的大穹隆顶(图

1),它是作为共和政体的纪念碑而建造的。它的纪念性意义在于突破了教会的禁制,因为集中式和穹顶建筑一直被天主教视为异教庙宇的形制。这个穹隆顶虽然与拜占庭圣苏菲亚的手法相同,但佛罗伦萨的大穹顶却因为坐落在一个高高的鼓座上而得以全部暴露出来,因而显得极为突出和完美(古罗马和拜占庭的穹顶多半没有鼓座,因而显得半露半隐),这种结构和形象在西欧是史无前例的。

图1 佛罗伦萨主教堂(Florence Cathedral,1296-1462)。高大的穹顶,在技术和观念上都前进了一大步。

人文主义理论认为,人体是“匀称”的完美典范,人体四肢伸开所形成的方圆构成最美好的比例和几何形状。而在建筑上,集中式和穹顶结构就是方和圆的最完满的结合。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图2)以及英国的圣保罗大教堂的穹顶也都是在这种人文思想的影响下产生的。

图2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其穹隆顶由米开朗琪罗设计。

3.府邸建筑

不同于建在山上的中世纪寨堡,文艺复兴时期府邸的选址,一般都能体现出生活环境的舒适性,适当满足展示的欲望。从规模上讲,府邸建筑大者可比皇宫,小者可比别墅。

府邸在内部设计上也尽显舒适方便之宗旨。在平面上通常为方形,成四合院。大门直接通到内院,内院四周为拱形柱廊,主要房间设在二楼。突出的横线条将内院立面上的基座、楼层等明显地标识出来,窗子一般大小一致,排列整齐。窗子之间的墙面一般由壁柱或半露柱平分。壁柱在不同楼层之间一般按叠柱式处理。窗裙墙和窗楣山花在不同楼层之间也有区别,文艺复兴时期典型的窗楣山花为三角形和弓形。外墙或全部用粗石砌成,或仅在底层和墙角处用重石块砌筑,其余部分用灰泥粉刷(图3&4)。

图3 佛罗伦萨的美狄奇府邸( Palazzo medici,1444-60)。为文艺复兴早期建筑的典型代表,上下三层的层次清晰:底层墙面大石块略经粗凿,二层石块平整但有砌缝,三层光滑不留砌缝。匀称分布的双窗(2&3层)之上共用一个隐形半圆券是文艺复兴的一个典型造型。美狄奇家族希望通过这种外表“朴素”的处理方式来掩盖其巨大财富。照片源自:http://cisa3.calit2.net

图4 位于罗马的伐那瑟府邸(Palazzo Farnese 1514-89,其间曾被米凯郎琪罗改建)。窗框精致,墙面抹灰,在墙角和大门周边用重块石砌,额墙和壁柱等装饰主要集中在窗子周围,古典大檐口式屋檐。为私人府邸的范例,之后不间断地被后人模仿到20世纪。照片源自:http://en.wikipedia.org

到16世纪,府邸建筑的外墙立面逐渐采用古典柱式,在主体水平线条的框架内,叠柱式壁柱将立面分割成大小一致的矩形,窗子严格限制在矩形的间内。有的还在女儿墙上,与

壁柱相对应的位置树立精美的人物雕塑(baustile 112, Baustil 451,472,434)。人物雕塑作为垂直单元,略微冲出占主导地位的水平划分,使建筑更活泼、更具观赏性。

尽管受到意大利宫廷建筑的影响,法国的卢浮宫还是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并开启了直到20世纪的建筑传统(图5)。

在阿尔卑斯山以北的地区,文艺复兴风格往往体现在修饰层面,表现为对中世纪尖顶建筑的修饰。在法国,最显著的特点是宫堡四角上的碉堡退化为圆形塔楼;在德国和荷兰,则是对尖坡屋顶所构成的山墙两翼做涡漩造形处理(图6)。

图5 巴黎卢浮宫(Louvre)的一翼。立面的横竖线条匀称,精美的雕塑和法国特色的石屋顶。

图6 德国海得堡的古堡宫(Heidelberg Schloss)内院。在中世纪古老建筑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山墙和窗框的细部修饰,使之体现文艺复兴风格。

4.公共建筑

公共建筑主要有市政厅,图书馆,博物馆,以及巴西利卡等。这些建筑的外立面一般都采用古典柱式,底层多为连续的半圆形拱廊,不仅空间开阔,而且方便出入(图7 )。巨柱式壁柱在建筑中的运用虽不多见(图8),它对后来的影响却很大。

图7 维晋寨的巴西利卡(Basilica/Wicenza)。每两个大柱构成一个开间,在每个开间的中央发一个券,券脚落在两棵独立的小柱上。建筑内空间和视野开阔,出入极为便利。

图8 罗马的康瑟瓦突宫(Palazzo dei’Conservatori)。典型的特征为:采用古罗马的巨柱式结构,巨大的壁柱贯穿1-2层;外置开放的台阶;三角形和园切相间的窗楣;顶部装饰线条之上的人物雕像。照片源自:http://upload.wikimedia.org

欧洲传统建筑风格之八:巴洛克建筑(1)

1.历史背景和流行趋势

16世纪初,产生了以马丁路德为代表的宗教改革运动。在一些地方诸侯的支持下,宗教改革运动在阿尔俾斯山以北的区域迅速蔓延,并与保守的罗马教廷形成对抗之势。这种教派之争很快扩大到政治、经济等各领域,一百年后终因矛盾激化,爆发了欧洲历史上最残酷的战争(史称“三十年宗教战争”),参战各方最终因经济衰竭而签订停战协定。至此,宗教改革运动已经展成为独立的新教教派,原先一统西欧天下的天主教不得不承认新教教派在中欧和北欧的自由生存空间。

早在新教产生之初,天主教内部就举行过高层会议,提出了一系列与新教划清界限和重振人心的应对措施,包括将建筑、雕塑、绘画和音乐结合成一个新的具动感的、具有强烈剧场效果的建筑风格形式,希望以这种新形象来展示天主教凯旋般的强大,并以此成为激发人的情感和吸引信众的新源泉。与其他参战各方的经济萧条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罗马教廷,它因收取各地教徒的贡赋而依然富足,从而能够将这种新的建筑和装饰风格(既意大利巴洛克艺术)推向成熟。在17和18世纪,巴洛克艺术经意大利和西班牙,流传到天主教分布较为集中的欧洲其它地方和美洲殖民地。

法兰西在30年宗教战争后崛起为欧洲强国。此前,法兰西国王在城市市民的支持下统一了全国,随后又取缔了城市自制,建立了君主专制主义的政体。17世纪,绝对君权发展到顶峰,国家的严密统治渗透到所有社会活动,对文化艺术也实行严格的规范。建筑也必须与国家的体制相一致,必须体现主次分明、庄重有序、严谨节制的等级制度。这种社会理性与巴洛克的“自由性”大相径庭,而古典柱式的严谨和纯正恰好能体现君王的权威和庄严,古典建筑布局的完全对称性和规则的几何形状又与君主政体体的理性相吻合。国王一方面要向臣民灌输威严、等级和有序的社会理性,另一方面又不愿放弃巴洛克风格所具备的奢华。于是在法兰西形成了一个内部装饰以巴洛克风格为主,外墙采用意大利柱式、整体构图整齐的古典主义建筑形制。后人称之为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它是巴洛克建筑的一种古典化翻版。

法国古典主义的宫廷建筑作为君主专制政体的典范,被许多其它欧洲王朝如英格兰,普鲁士,奥地利等所效仿。

17世纪末,18世纪初,资产阶级开始要求政治权利,法国的君主专制政体出现了危机。“忠君”思想已成笑话,贵族和资产阶级上层的沙龙成为文化艺术的风向标。他们追求在讲究排场和阔绰的派头下,在举止上,再带一点斯文,以显示其高雅。相应地,在建筑风格上,要使巴洛克再纤巧些、再娇柔些、再细腻些,于是洛可可风格应运而生了。

从广义上讲,巴洛克建筑又可细分为三类:意大利巴洛克建筑,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和晚期的洛可可建筑。

2.意大利巴洛克建筑风格

虽然大量地继承了文艺复兴建筑的穹顶、各种立柱和柱顶盘等,但巴洛克建筑师在使用这些单元时所表现的自由度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从而给人以耳目一新、运动、富丽和可亲近的感觉。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规矩的方形和圆形构架被突破,大量运用以椭圆形为基础的S形、曲线形、波浪形立面和平面。凹凸度很大的山墙导致强烈的光影效果;配以旋涡曲线、扭转着身躯的人物塑像以及庭院中的流水和喷泉等,所有这些都在刻意营造一个印象深刻的动感空间(图1,2,

3)。

图 1 罗马圣卡罗教堂(S. Carlo Alle Quattro Fontane,1638-41)。立面为波浪形,上下2层皆用巨柱,雕塑人物扭动着身躯。

图 2 罗马圣卡罗教堂(S. Carlo Alle Quattro Fontane,1638-41)的上部。曲面的大量运用,椭圆和球面椭圆形装饰和徽章。

图 3 德雷斯顿主教堂(Kathedrale des Bistum Dresden-Meissen,1735-51),为典型的意大利巴洛克风格。中心式布局,整体平面呈椭圆形,正面墙体由断续的曲面构成,椭圆形窗洞和窗梢装饰图案复杂,大量具有动感的人物雕像。洋葱形的塔顶是中欧巴洛克建筑的一个典型标志。

(2)巴洛克建筑,尤其是教堂的内部空间(多为椭圆形平面加上曲面墙和穹窿顶)不仅给人以很强的整体感,而且其墙面的回声功能还能满足音乐交混徊响的时间要求。适量的光照(光线主要从穹顶射入)被有意识地引导到适当的地方,使某些细节如人物雕像等能在较暗的教堂内部凸显出来。无论你站在何处,都有一览无余的感觉,从而达到剧场的整体效果。

图4 都灵圣劳仑佐教堂(San Lorenzo,1666-79)穹隆顶,光线从穹隆顶侧翼的8个椭圆形窗进入,与建筑内部的几何造型和壁画互动,形成奇特光影和色彩。

(3)原来界限极为分明的建筑艺术、雕塑、绘画等技艺在巴洛克建筑中被完美地相互融合到一起。这种极端戏剧化的形式使人产生许多幻想。最为常见的可能就是建筑艺术和绘画在彩绘的天花上的结合:立体感强、逼真、带有透视效果的、往往以“天国”为题材的画出现在构成屋顶框架的拱门上方,给人以通向“天国”的联想(图5)。天顶画在向下与墙面的交汇处,往往又是与雕塑等结合的好地方,画中的人物或倚在栏杆(雕塑构成)上或伸出一只雕塑的手脚(图6)。支柱更是雕塑与建筑互换的理想之处,如把壁柱做成健壮力士模样,让其用肩担负上面的重量(图 7),等等。

图5 都灵卡日那诺宫(Palazzo Carignano,Turin, 1679-)内椭圆大厅顶部的天国题材油画,用透视手法法将天空延伸得很远,强化了空间感和动感。

图6 乌兹堡寝宫(Wuerzburg Residenz,1719-80)内帝王大厅的天顶油画,油画与墙角的装饰石膏线的过渡关系处理得极为巧妙,部分人物的腿脚甚至真的延伸出来了。

图 7 维也纳贝维德雷宫(Schloss Belvedere,1663-1736)花园室的巨人柱。

(4)在局部和细部的处理上,用缺陷、装饰、奇异、怪诞等奇异的手法来打破刻板的教条。如把立面山花断开或裁去顶部,嵌入纹章、匾额或其他雕饰,立面上部两侧成大涡卷状;窗

和主入口之上的装饰主体为三角形和弧形,但在中部有意识地断开(图1,2,3);立柱由原来的单个变为双柱,甚至三棵柱子为一组。等等。

(5)大量使用贵重材料,充满装饰,色彩艳丽,一身珠光宝气;尤其在室内,大量装饰着壁画雕刻,触处是大理石、铜和黄金,一派富丽堂皇、炫耀财富的气势(图8)。有些巴洛克建筑过分追求华贵气魄,甚至到了繁琐堆砌的地步。

图 8 维也真赫里教堂(Basilika Vierzehnheiligen bei Lichtenfels,1743-72),内部金碧辉煌、视野开阔。

图 9 维也真赫里教堂及整个修道院的布局,椭圆形及连续凹凸曲线被大量运用。

图10 麦腾的修道院图书馆(Benediktinerkloster bei Metten,1722-26),十字拱结构被极为华丽的装饰彻底掩盖了。

欧洲传统建筑风格之八:巴洛克建筑(2)

3.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与意大利巴洛克建筑的以情动人的印象成明显反差,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外观会让百姓产生一种敬畏的感觉。

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当属鲁佛尔宫的东立面、凡尔赛宫以及它的西花园。鲁佛尔宫的东立面的结构层次十分清晰:上下分为三段,左右分为五段。它的底层为基座,约为整个高度的三分之一;中段为两层高的巨柱式柱子,成双柱柱廊,是主体部分;上面为檐部和女儿墙(图

11)。它的中央部分用倚柱、戴山花,中央与两端各有突出部分。纵向看,结构简洁、富有层次;横向看,主轴和主从明确;整体构图完整统一。由于鲁佛尔宫是在原有的城堡基础上建起来的,地域空间受到严格限制,无法设置大规模的花园,而这一意图在凡尔赛宫的选址时得到了充分的考虑。从凡尔赛宫向西看,一个巨型的、被精细与几何化控制着的花园展现眼前:花园是几何形的,中轴长达数公里,直而宽。沿轴线设喷泉和飞瀑,点缀着雕象、台阶、草坪和花畦。轴线两侧是高大茂密的树林,树木都被剪成几何形状。林间小径也是笔直的,组成几何图案。大道和小径都有雕象、柱廊、喷泉之类作对景。各色花草被修剪得整整齐齐,排成大幅图案。各种构图虽然变化万千,但极为规整理性,似乎大自然也在听从国王的号令。

图11 鲁佛尔宫的东立面(Louvre,17世纪后半叶)。立面水平方向的三个层次:底层结实沉重,中层是虚实相映的柱廊,顶部是水平向厚檐和山花。纵向分五段:以双柱柱廊为主,两端及中央采用了凯旋门式的构图,中央部分的上部有山花。双柱柱廊的刚感强。整体造型轮廊整齐、庄重雄伟,充分体现了理性美,鲁佛尔宫和凡尔赛宫成为欧洲各地君主宫殿的样板。

图12凡尔赛宫(Versailles,1626筹建,主要修建期起始于1668和1678年),全景图片可参阅http://www.panoramio.com/photo/12965

图13 凡尔赛宫的花园一角,规则的几何图形随处可见。

从外在的整体构图角度看,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与意大利巴洛克建筑好像没有任何共同之

处,前者更接近文艺复兴建筑的风格。但在很多细节处理上仍然凸显出巴洛克风格的独具匠心(图15)。王族们站在统治者的角度上为自己找到了这种最为恰当的展示方式;但作为荣华富贵的消费者和享受着,他们把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充分地运用于建筑内部的布局和装饰(图16),其奢华程度决不逊色于天主教堂。

图14 维也纳的美泉宫(SchlossSchoenbrunn,1685-1704按法国宫殿的模式改建)。纵向和横向层次划分清晰。水平方向也分为三段,中层由巨柱式壁柱和成对的半露柱作为统治构建。纵向上也呈左右对称式分为7块。

图15 美泉宫中央部分的台阶和护栏。尽管远看很平整,但在近处可见螺旋和行云流水般的曲线,以及身姿转动的人物雕塑。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2面性,即外观高雅、严肃、有序和逻辑性强的品格,内部富丽奢华、金碧辉煌的气派,被欧洲其它王室和各地诸侯所推崇,成为宫廷建筑的典范,如茨坦的普鲁士夏宫(Schloss Sanssouci )维也纳的美泉宫(Schloss Schoenbrunn) ,德累斯顿的瓷雯阁(Dresdner Zwinger),乌茨堡的寝宫(Wuerzburg Residenz),等等。

图 16 波茨坦的夏宫(Schloss Sanssouci 1745-47),按巴洛克晚期的风格建造。

图17 德累斯顿的瓷雯阁(Dresdner Zwinger),洋葱造形的王冠塔顶表明当时这里为一座王宫。

四.洛可可风格

洛可可是巴洛克风格晚期的一种表现形式。相对于巴洛克的丰满和力度而言,洛可可则表现为纤细而脆弱、柔媚而优雅、明快而简朴。主要应用于室内装饰,常用金色的阿拉伯式图案,如树枝、贝壳、海浪、珊瑚、海藻、浪花、泡沫、涡卷,以及C形和S形线条,来装饰以

象牙白或大青色调为背景色的长方形房间(屋角可成圆形)。洛可可风格也作为“法国阵风”而一度风靡欧洲,如波茨坦的普鲁士夏宫,维也纳美泉宫(图11)。

图 18 波茨坦夏宫里的音乐厅,在青色背景的墙面上大量使用金色的纤细C形和树枝形图案。

图19维也纳美泉宫里的中国厅,主要展示所收集的中国精品,洛可可装饰的线条与来自远东的中国瓷瓶成为装饰的主题。

五.更古老的“巴洛克”建筑

约旦佩特拉(Petra)的石窟建筑群(图20)的建造年代基本上可以圈定为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后2世纪之间。建筑的三角形山花被有意识地割断,在割断处开凿的却是一圆形庙堂。这种处理方式在古典建筑时期是个例外,只在后来的1500年之后出现的巴洛克建筑时期才被广泛使用。难道巴洛克风格的灵感来自佩特拉(Petra)?

图18 高达40米的石窟建筑,从建筑的细节上看,有希腊化时期、古罗马哈德良皇帝时期以及当地贝都因人建筑的某些特点,建造时期应不晚于公元2世纪。但三角形山花被切割等构图方式通常只出现在17世纪以后的巴洛克时代。

关键词:建筑风格的二重含义,欧洲城市地标性建筑,砖石结构,高度极限

在钢精混凝土被发明和大量使用之前,欧洲的高大纪念性建筑主要靠石块垒砌而成,粘和剂的作用主要是防止相邻石块之间的位移,这样的建筑对每一块石料的大小和形状都有严格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古代欧洲建筑的基本原理如同小孩玩的“搭积木”游戏。有过搭积木经验的人都知道,积木搭建的高度是有限的,再高就会垮塌下来。而那些以石块为“积木”的建筑虽然克服这种垮塌的风险,但却面临着另一种更大的风险——底层石块被压碎成粉而导致整个建筑塌陷。不同石材的耐压强度各不相同,这种以石块为“积木”所搭建的楼房高度极限通常为150米至200米。比如用红色砂岩建造的德国科隆大教堂,高度达到157.38米,已经接近高度极限了。如果超过这样的高度,底部的沙岩石材就会被压成粉末,整个大厦就会像美国“世贸中心”遇到“9.11”袭击那样塌陷下来。

这种把石块当作“积木”所搭建起来的高大建筑在欧洲比比皆是,也是当地最美、最耐看和最重要的人文景观。设计师必须对每块“积木”的形状和排布方式都作出准确详细的规定,只有这样,搭建起来的建筑才能稳定、美观和实用,才能实现内部结构与外部形状的高度统一。

欧洲的砖石“积木”建筑大约起始于公元前9百年,不断延续到19世纪前后。在这近3千年的时间内(特别是后半个1千5百年),人们搭建的“积木”建筑,犹如现代人所追求的流行时装,也有一个新旧风格替换的演化历程。

必须强调的是,一种建筑风格不仅蕴含着特定的建筑式样和结构,它还是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比如,你在欧洲某地看到了一座巴洛克风格的宫殿,你就可以八九不离十地说,此宫殿建造于17-18世纪之间;如果你在北京或深圳见到一座外形酷似巴洛克风格的建筑,你可以称之为仿巴洛克建筑,而不应该称之为巴洛克建筑。

下面,各位就可以随着本系列,游历欧洲各国的主要地标性和纪念性建筑,了解各个建筑风格的基本特征和它们产生的历史背景。当然,也希望各位留下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欧洲传统建筑风格之二: 古希腊建筑1. 历史文化背景

古希腊人信奉泛神论,他们信奉的诸神如同人一样也有亲缘关系,还能不断繁衍,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庞大、复杂而开放的神谱。几乎每一座城池都有自己的保护神,并由此而得名(如雅典城的雅典娜),他们喜欢在城内或附近建一座祭祀该保护神的庙,庙的周围还建有敬拜其他神、半神、英雄、“城邦保卫者”的设施,这个建筑相对集中的地方就演变成为圣地。

自公元前7世纪起,平民在与贵族的斗争中逐渐占据上风,自由与民主在希腊半岛各城邦中风行,雅典等城邦甚至还建立了自由民的民主制度。为了纪念这些成果,人民定期在这些圣地举办行“庙会”,以示庆贺,如雅典的泛雅典娜节、奥林比亚的庙斯节、德尔斐的阿波罗节等。“庙会”期间,人们从各城邦如潮水般地汇集而来,各种体育、戏剧、诗歌、演说等比赛活动争先登场,香客、游客和商贩云集。各城邦为了吸引和发展手工业和商业,都试图将自己领地内的圣地建造得更加精美、更具魅力。这种开放式的竞争,促进了木质建筑向石材建筑的进化,并形成了以“柱式”为基本特征的具有统一性的建筑式样。

公元前5世纪,希腊各城邦在雅典的主导下击败了波斯大军的入侵。自此,希腊文化进入鼎盛时期,为报答雅典娜女神的护佑,雅典人重建了自己的圣地——雅典卫城(Akropolis),卫城里的各个神庙便成为代表古希腊建筑最高成就的精品。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又将古希腊建筑的精华推广到中东、中亚和意大利等殖民地。尽管后来希腊本土沦为罗马人的殖民地(自公元前2世纪起),但是希腊建筑形式仍然继续被罗马人奉为高尚艺术,并加以模仿。

2.公共建筑

古希腊最重要的建筑类型为神庙,附近还常有露天剧场、竞技场、广场和敞廊等。这些公共建筑和建筑群在艺术形式上极为完美,集中地反映了古希腊建筑的伟大成就。

希腊神庙一般在平面布局上呈沿东西向伸展的长方形,神庙的屋顶是两坡的,在东西两端各构成一个三角形山花,山花为浮雕等装饰的重点区域之一。另一个装饰集中的地带就是山花之下的檐部,檐部通常由台基上的柱子支撑,形成开放的柱廊。神庙没有窗只有门,主入口设在东部的山花下。由于地处低纬度地带,清晨神秘而柔和的阳光就可以穿过主入口,直接照射到正殿深处的神像上,金光灿烂的神像使膜拜者为之神往。

小型的神庙只在前端或前后两端设柱廊。最小的只有两棵柱子,夹在侧墙前端之间。重要的神庙在四周都建有一圈柱廊,从而构成周围柱廊(图1)。围廊使神庙的四个立面连续统一,造成了丰富的光影和虚实的变化,消除了封闭墙面的沉闷之感;使神庙同自然相互渗透,关系和谐。

图1 爱即拿岛(Agina)上的阿法依阿庙(Aphaia)建于公元前500年,为两进围廊式,且内室由双层列柱环抱,因而更显开朗和华丽。

另一种在平面上为圆形的建筑物,一般用于祭祀,其外围有一圈柱廊,内有一园桶形墙,墙上开有一门二窗,顶部成坡度很小的圆锥形或双锥。

大型露天剧场都依天然地势而建,可容纳数万人。观众席在平面上尽可能呈完美的半圆形,外围地势较高,向内逐级降低,整体呈漏斗状,漏斗的低部(即中心位置)为一圆形表演平台。平台的后面为化妆楼,化妆楼的立面便是舞台的背景,楼内可分为化装室和道具室。观众席一般由石头切筑的台阶和坐席构成,中间设有宽阔的放射状过道,顺圆弧方向也设有辅助走道,人流不交叉,聚散方便。如埃比道拉斯露天剧场(图2)。这种设计使剧场的视觉效果和声学效果均处于理想的状态。

图2 埃比道拉斯露天剧场(Epidauros,约公元前330年)。扇形看台的直径为118米,有14000个座位,分成34排。

3.三种柱式

作为古希腊建筑的典型代表,大型神庙是石质梁柱结构构件和组合的特定的艺术形式。主梁及以上部分的巨大重量平均地落在下部的支柱上,并通过支柱直接向下传递到基础。人

们认识到柱子在造形中所起的关键作用,便反复推敲,仔细琢磨,终于达到精细入微的境界,形成了讲究柱子和与它联结的各部分的形式与比例的三种基本柱子格式(简称柱式)。柱式系统,除柱身、柱头、柱座之外,还包括有檐部(图3)。这三种柱式的基本特征如下:

多立克柱式: 柱头为简单而刚挺的倒立圆锥台,柱身凹槽相交成锋利的棱角(20个),柱子高度约为底径的4-6倍,没有柱座,雄壮的柱身从台基上拔地而起,檐部的高度为柱高的1/3。

爱奥尼柱式: 柱头为精巧的涡卷,柱身有凹圆槽,槽背呈带状(24个),有复杂的、看上去富有弹性的柱座,柱高约为底径的9-10倍,檐部的高度为柱高的1/5。

科林斯柱式: 除了柱头如盛满卷草的花篮外,其他各部与爱奥尼柱式雷同。

如果说多立克柱式体现了男性的雄健,爱奥尼柱式则表达了女性的柔美清秀,而科林斯柱式代表了华丽和高雅。

图3 古希腊建筑中的三种经典柱式

4.追求完美的视差效正

古希腊人很早就发现:从远处观察所有物体的直线边,不管它是直立的还是水平的,都可以感觉到它们在中部有轻微的凹陷。这种直线曲线化的视觉印象,称为视差。为了消除这种视差,希腊人在建造大型建筑物时就会有意识地将直线造得少许凸曲。经过这种效正处理的建筑,由于视差和凸曲相互抵消,该直的边和线看起来就是“直”的了,整个建筑就显得更为端庄和完美。效正值是经过精确计算而得出的,比如要使一个长60米的檐部水平线看起来很平直,就要对其中部做上调10 公分的效正。由于这种效正操作既费钱又费时,因而只在特别重要的建筑物上应用。效正方法更多地运用于用于立柱本身,既将立柱的中上部造得少许肿涨(卷杀,曲线精度以毫米甚至毫厘计),这样就可避免中部显细的错觉。此外,古希腊人还针对立柱所处的位置、相互间的影响等发明了一系列效正立柱粗细、站立角度和柱间距离的方法,使立柱的阵列在远处看来更加整齐。以雅典卫城中的帕提农神庙(Parthenon)为例(图4 帕提农神庙西立面),建筑师有意识地将基座的中部微微隆起,靠边的立柱会有意识地作的较粗并轻微向内倾斜,外侧的柱间距也相对较小,墙壁和山花上部的雕饰也要相对放大一点,等等。这些精细的效正使希腊建筑艺术达到了完美境界。

图4 雅典卫城(Akropolis)内的帕提农神庙(Parthenon)。该图出自www.GreatBuildings.com

5.古希腊建筑对后世的影响

古希腊建筑是欧洲建筑的先驱,它在建筑美学法则、建筑的艺术形式和梁柱的结构方法等方面都成为欧洲建筑的典范,深深地影响了欧洲两千多年的建筑史。在历史上出现的诸多建筑风格中,古希腊建筑艺术达到了典雅和端庄的最高境界。它的建筑形象能深刻而充分地反映人们的崇高理想以及希腊人民对自由、民主与共和的强烈愿望。这种建筑形象已经成为

思想的载体,普遍地存在于代表现代西方国家最高全力机构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中。

图5 笔者在雅典卫城的山门前

图6 雅典卫城里伊瑞克提翁神殿(公元前395年),在其南侧廊台的六尊女像柱(Caryatids),这是爱奥尼柱式的一个变种。2千年后的巴洛克建筑对此进行了模仿。

图7 奥林匹克的宙斯神庙遗址。

图8 古希腊的另一处露天剧场(Herodes Atticus)

欧洲传统建筑风格之三:古罗马建筑(2009-01-09 11:12:10)转载 标签:原创古罗马建筑十字拱穹隆顶风光 分类:欧洲建筑艺术风格

1.历史背景

罗马原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小城邦,公元前5世纪起实行共和政体,公元前3世纪罗马人征服了整个意大利。到公元前1世纪末,罗马人统治着东起叙利亚和埃及,西到北非、西班牙、高卢(即法国)和不列颠的辽阔区域。罗马城已经发展成为百万人口的大都市,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特别是供水和用水设施,成为一个新的建筑亮点。公元前30年起罗马成为帝国,历任罗马皇帝竞相用建筑来展示自己显赫的地位和巨大的功绩,由此开启了一个大规模的、不断创新的建筑时代,建筑的高潮一直延续了400余年。

公元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西罗马帝国在5世纪中叶灭亡,东罗马帝国在一千年后也走向灭亡,这些历史的演变也同时被建筑风格的转换而忠实地记录下来

了。

2.古罗马的新建筑类型

古希腊的粱柱结构在跨度和高度方面都有很大的局限性:两个立柱之间的跨度极限为5-6米,立柱最多只能支撑2层楼房的压力。罗马人在继承古希腊柱式技术的同时,独创了拱券结构,从而获得更加宽阔的内部空间,建筑物也因此朝着更加宏伟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除了神庙和剧场之外,还建有大型的会堂(巴西利卡)、公共浴场、角斗场、高架渠(图1)、多层公寓大楼、凯旋门,等等。

图1 尼姆城的高架渠(Pont du Gard, Nimes,公元前2世纪)。水道架在三层叠起来的连续券上,该高架渠横跨戛合河谷,现存长度约 300米,最高达49米, 最大券跨度为22米。尽管没有任何装饰,但建筑结构表现出来的美感更具震撼力。规格一致的半圆券是采用预制模架的产物,专家还发现了支撑模架的突出物(T)。

3.古罗马建筑的新柱式和柱式组合

古希腊建筑中的三种柱式均被罗马人所继承,其中科林斯柱式得到最广泛的运用。此外,罗马人还发展了两种新的立柱:一是托斯卡柱,它与古罗马建筑里的多立克柱相似,不同点在于柱身上没有凹槽,而且多了个柱础(更加简洁实用);另一个是组合柱式,就是在科林斯式的柱头上再加一对爱奥尼克式的涡旋(变华丽为奢华)。

为了适应多层或高大建筑的需要,罗马人还在柱子的使用方面做出了2项重大发明:一个是叠柱法(图2),按楼层自下而上分别采用多立克(或托斯卡)柱式,爱奥尼克柱式,

科林斯柱式,如果还有第四层,则用科林斯壁柱;另一个叫巨柱式,以一种巨大的柱式贯穿二层或三层建筑(这项技术在千年后的文艺复兴运动中才被大量运用)。

图2 左图为罗马城内的角斗场(Colosseum)外墙。叠柱法既满足了结构的需要,又极具美感,成为后人效仿的楷模。右图显示角斗场的内部结构,大量筒形拱构成的复杂通道。

4.圆拱和十字拱结构

拱顶结构很早就被古埃及人和古希腊人所采用,但其价值的真正发现则是由罗马人来完成的。古罗马建筑的门头多为半圆式,或楣梁式,窗头也多为半圆式或弓形式,对构成拱形部分砖石的形状和排列进行了创造性的艺术处理(图3),使建筑的结构性部件同时还具有完美的装饰效果。

图3.1-3 石结构。1 楔形石垒成的双层罗马券;2 突出券心石,楔形石与构成墙壁的石块完全吻合;3 券柱式结构,半柱多用以装饰。4-6 砖结构。4 平直的过梁券在半圆形减压券之内;5 过梁券之上砌半圆减压券;6 顺平直的过梁券上缘再砌一券。

半圆形拱顶在古罗马的大型建筑中得到最广泛的运用。构成半圆券的砖、石块皆成楔形,它们被拼成半圆券时相互的接触面呈放射状,其延长部分正好相交于半圆的圆心(因此,又称为半圆状的放射形券或罗马券)。这种半圆券沿着轴向伸展下去就构成筒形拱。筒形拱把建筑物自身的重量部分地分解为向两侧外推的侧压力。为了防止建筑物因测向压力过大而跨塌,罗马人用厚厚的墙壁(作为扶垛)来加固。

罗马人又把券脚直接加在柱式的檐部上方,从而创造出了券柱式结构(图3-3)。这种券柱结构的横向组合又进一步发展成为连续券,一排的柱子就托起了其上连续的拱券。相对于梁柱结构而言,这种券柱式结构大大地增加了建筑物的跨度,从而创造出更加宽阔的内部空间。

公元一世纪,古罗马人又进一步将两个筒形拱正交,从而创造出构成一个十字拱顶。这种十字拱顶可以相互平衡侧推力,只要在四个角上设支柱即可,无需连续的承重墙,空间由此更为开阔。将一系列十字拱顶组合使用,就可覆盖任意大小的矩形面积(图4)。这样,把一系列的十字拱、筒形拱和穹隆组合起来,就能够覆盖复杂而巨大的内部空间。古罗马人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建造了可同时容纳三千多人的巨型公共浴场。

图4.1,筒形拱示意图; 2,二个筒形拱正交,构成一个十字拱; 3,罗马的戴克利提乌姆浴场(Thermae Diocletiani, 公元306年)主厅和次厅都用十字拱覆盖,只有墩子承重,内部空间流畅,装饰十分富丽。

5.混凝土和穹隆顶

罗马人在意大利中部还发现了一种火山灰,它同水混合后能凝固得同岩石一样坚硬。将这种廉价而丰富的水泥同碎石混合就能成为牢固的混凝土。与此相配套的工艺如浇筑、大理石贴面(用于贴面的大理石板材的厚度竟可小于2.5厘米)等也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混凝

土的运用大大促进了古罗马拱形结构的发展,使罗马人得以创造举世闻名的万神庙(图 5),其穹窿顶直径达43.3米,这在当时是一项世界记录,而且这项跨度记录保持了一千八百余年,直到钢材用于建筑以后才被超越。

图5. 罗马的万神庙,建于公元118-126年。科林斯柱式,但柱身无凹槽,与建筑的浑圆特点相吻合。万神庙的水平和纵向内径都是43.3m。为了透光,顶部留有直径8.9m的圆洞。为了抵消穹隆顶的侧推力,墙壁厚度达6米。

古罗马建筑的创作领域极广,它在结构方法及建筑技艺等各方面都有创造性的发展,达到西方古代建筑的颠峰。罗马共和盛期和罗马帝国盛期以及希腊盛期的建筑又被统称为古典建筑。

欧洲传统建筑风格之四:拜占庭建筑

标签:原创 希腊十字 帆拱技术 中央穹隆 拜占庭风格文化 分类:欧洲建筑艺术风格

1.历史背景

从公元3世纪下半叶起,罗马帝国开始衰退。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宣布基督教为合法,终止了对基督教的迫害。从此,基督教会从地下走向公开,得以迅速发展,教徒们开始兴建基督教堂。公元330年罗马皇帝迁都君士坦丁堡,使行政和军事中心逐渐远离罗马城。公元391年基督教升格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不久,罗马帝国正式分裂为东西两块。教会在两地之间的裂痕也随之深化,最终分化为东部的正教和西部的天主教。

从地理位置上讲,基督教发源于东方的巴勒斯坦。为了隐喻对圣地的向往,教堂的主入口(大门)一般设在西头,入门后径直向东即可到达东端的圣坛,同时信徒的身心也在接近东方的圣地。这一形制一直延续至今。

2.希腊十字

基督教的十字架在东西两个帝国也开始分化,西部的天主教流行拉丁十字,东部的正教流行希腊十字。拉丁十字的四个臂不等长,朝下的那个臂至少比其他三个臂长2倍;而希腊十字的四个臂等长,且都较短。希腊十字的十字交叉点与图形的重心重叠,较好地体现了东罗马帝国的政教合一体制(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和教会的最高领袖都集中在皇帝一人身上),同时还能较好地表现建筑的宏伟和纪念性。在正教流行的东欧,尤其是在帝国强盛时,这种以希腊十字形及其变种(正八边形,正方形,圆形)为基本平面轮廓的中心式或集中式的构图式样就成为东罗马帝国(也称拜占庭帝国)重要建筑的基本制式。

3.突出的中央穹隆顶

集中式教堂的决定性因素是中央穹隆顶。古罗马的穹隆顶架是在连续的、圆形的厚重墙壁之上。而拜占庭的穹顶则是覆盖在正方形四个角上的四根独立支柱上的。这是一个极为重要技术创新,称为帆拱技术(图1)。

图1.1,帆拱技术示意图,四个角支起顶部的帆状穹隆顶。2,帆拱之上再建一个小半圆穹顶。3和4,在顶部的小半圆穹顶和帆拱之间加一个鼓座,3的鼓座为八棱柱状,托起的小半球也成八棱状;4的鼓座为园筒形。

其做法是,以方形平面的四个边为基准垂直向上各建一个半圆形券,将这四个半圆形券的支点连成一个水平的圆(F),再将这个圆与四个半圆券之间的四个三角形空间(H)成球面状填实,最后再在上部的水平圆上建穹顶(图1-1)。这个穹顶犹如一个完整的半球沿正方形的四个边被切去四块而成(图1-1,上部),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角来承担。这项技术合理地解决了在方形间上如何覆盖穹顶的问题。后来,又创造了在上部的水平圆之上再设一个较小的半圆穹顶(图1-2,上部),如圣索菲亚大教堂(图2)。更晚一些,又发明了在水平圆和较小的半圆穹顶之间增设一段圆筒形鼓座(图1-3&4),从而大大地突出了穹顶的中心统帅作用。

穹顶向四周各方向都有侧推力,为了抵挡这种侧推力,拜占庭的艺术家采用了多种不同的办法:对着这四个半圆券各砌筑一个半穹隆或筒形拱。在圣索菲亚大教堂主穹隆的东西两

侧各设置了一个次级的半穹顶,其外侧又有一些贝壳状的小穹隆。而在南北方向,则采用了大柱墩以及筒形拱与厚厚的扶垛墙来抵挡侧推力。在其他相对次要的建筑里,一个中央穹顶和四个筒形拱的组合也很常见,这样在顶部也可构成一个希腊十字式。

图2.位于土尔其境内的圣索菲亚大教堂(Hagia Sophia,公元532-537年)平面布局接近正方形(71*77),主穹隆直径31米,穹隆底部密排着一圈40个窗洞。主厅高达56米,主厅面积7570平米,相当于一个足球场的大小。土尔其人后来将其改为清真寺,并在四角增建了伊斯兰教尖塔。右图为圣索菲亚大教堂的三维模型。

用穹顶代替中央穹顶四面的筒形拱,并且也用鼓座高高举起,就构成了一组五个穹顶,如意大利的圣马可教堂(图3)。如此类推,集中式形制的穹顶可具多种变化和组合方式,如莫斯科的华里西伯拉仁内教堂(图4)。

4.大量使用金色和蓝色以及马赛克镶嵌画

通常,拜占庭教堂的建材主要为砖和灰浆,外表质朴甚至粗糙,可以看到小的格子窗。但是,教堂内部却极为富丽精致,内部以金色和蓝色为主色调,内墙用大理石、马赛克镶嵌画和粉画装修。其中,色彩斑烂的彩色马赛克镶嵌画往往最能吸引人的眼球。

图3.威尼斯圣马可教堂(San Marco,始建于829年,重建于公元1043-1071)。为最优美拜占庭建筑之一,整座教堂的结构呈现出希腊式的十字形设计,顶部有五个圆圆的大穹隆顶,教堂内外装饰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完成。15世纪加入了哥特式的装饰,如尖拱门等;17世纪又加入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装饰,如栏杆等。右图为主入口上部的马赛克镶嵌画,大量使用金色和蓝色。

图4.莫斯科克里姆林墙外的华里西伯拉仁内教堂(St Basil’s Chatedral,1555-1561年)。教堂平面呈正八边形,中心塔高47.5米,其余8个较低的塔楼可按大小再分为2组,各组与中心塔构成一个希腊十字。建筑的构图和色彩华美而活泼,洋葱式圆顶是俄罗斯对拜占庭风格的特别贡献。

欧洲传统建筑风格之五:罗马式建筑(2009-02-05 16:31:10)转载 标签:原创罗马式建筑文化 分类:欧洲建筑艺术风格

1.历史背景

分裂之后的西罗马帝国已经处于日落西山的境地,最后在北部游牧民族的多次侵扰之下,于公元479年灭亡。欧洲历史自此进入了黑暗的中世纪,在昔日的西罗马帝国疆域内,只有罗马教廷保持了持续性和不断扩大的影响力。

中世纪的西欧,战事频发、政治上长期处于四分五裂和动荡的局面。各地的诸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纷纷皈依天主教。这样,罗马教廷及其在各地的代理人(主教)与地方的诸侯就够成了双元化的统治结构。在5-10世纪,各地的建筑极不发达。从10世纪开始,西欧逐渐形成一些新的国家,如法兰西、日耳曼、意大利等(西班牙处于信仰伊斯兰教的摩尔人的统治之下),政治上的相对稳定为持续建造较大规模的建筑提供了可能。

西欧的这种政治格局很好地被保留下来的建筑所映衬。在10-12世纪,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为教堂和修道院(宗教建筑)以及寨堡(世俗建筑)。当时,人们只能去模仿古罗马建筑中的一些技艺,还要把动乱年代的防御性功能体现出来,因此,这些建筑的各个单元看起来类似古罗马建筑,但其形式的单一和突出的高宽比又区别于古罗马建筑。现在,人们一般把这些建筑统称为罗马风建筑或罗马式建筑以及似罗马建筑。与此同时,摩尔人在西班牙创造出了另一种建筑风格——摩尔式建筑(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2.教堂

与古希腊人建设圣地的心态类似,地方当权者、教会以及市民三方利益的一个交集就是在城市中心地段建设标志性的高大教堂。一座教堂的建设周期往往会持续十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浮躁的现代人面对这些往往会萌发些无名的感慨)

这一时期(1000-1200年)建造的教堂在平面布局上几乎是无一例外地成拉丁十字形,且主入口朝西(上一集已经提到)。较早期的巴西利卡式样实际上构成了这个拉丁十字的竖道,这一竖道内部分为一个中厅和两个侧厅,之间由两排立柱分开。中厅的内部开间很大,东端与一平面上呈半圆形的后殿相连,后殿中设圣坛。在这一时期的建筑里,一般都在后殿前又建一与中厅垂直的横向空间,其高度和宽度都与中厅相当。这样,平面上的一字形就变成了一个十字形。十字的横道比竖道短得多,这就是拉丁十字。由于拉丁十字象征着耶稣的受难,并且能与仪式的需要很好地结合,天主教会自此就把它视为最正统的教堂形制。

图1 比萨大教堂(中)与前面的洗礼堂和后面的钟楼(斜塔)构成一个建筑群,洗礼堂和斜塔建造的时期较晚。

图2 大教堂(1063-1350年)本身在平面上呈拉丁十字形。十字交叉处的椭圆形穹隆顶不属罗马式风格,为后来建造的。

图3 比萨大教堂西侧正门,精美的红、白大理石贴面和镶嵌图纹装饰整个墙面,一层外墙采用了半圆形重叠连列假券和半露柱,并与门窗等实体结构协调一致,其上由连续的半圆形券柱构成,整座建筑由此看起来匀称端庄。

钟塔在基督教的初期建筑里就有了,当时作为一个独立的建筑设在教堂的旁边,用作地标、防卫和召唤信徒。这在罗马风建筑时期的意大利得到较好的继承,如比萨达教堂和佛罗伦萨大教堂等。但在北部的莱因河流域及西欧其它地方,钟塔往往被集成到教堂主建筑之中,塔搂或与两翼结合(拉丁十字的横道),或直接建在东西(竖道)两端,这样钟塔与教堂主体相互依托,塔楼由此可以建得更高,并成为罗马风建筑的一大特色。

当时,玻璃还属稀缺物品,很多教堂的窗口因此做得很小,教堂内部光线比较昏暗,为了改善室内的光照,设计师们在纵、横两个中厅交叉点的上方,也建一个尖塔。

图4 沃尔姆斯教堂(Dom zu Worms 1125-1140年)是较典型的德国罗马风建筑,6座塔楼,形象雄浑有力,极少装饰。深深陷入山墙内的窗洞揭示了承重墙的厚度。左图源自 www.tafelrunde-landrestaurants.de. 右图源自 www.static.panoramio.com

10世纪以后,十字拱等技术从意大利传到西欧其它地方,原来教堂的木质屋顶普遍被石块砌成的拱顶所代替,为了承重和抵消侧推力,人们建起了巨大而厚实的外墙(内部隐藏扶壁),并用粗重的柱墩替代柱式的柱子。后来,在筒形拱和十字拱上使用拱肋,使建筑的支撑结构更加明晰。同样是为了承重,教堂的门窗都很窄小,实窗一般建在中上层。

这些城市教堂一般造形复杂,用料考究,尽管大面积的厚重外墙不可避免,但在外墙上大量地采用了具半圆形重叠连列假券、半露柱等装饰单元,并使之与券廊、窗等实体结构协调一致,门窗洞口用同心多层小圆券,从而使整个建筑看起来并不十分沉重(图5)。在主山墙上,石刻和塑像构成装饰的核心。大门成喇叭状陷入山墙内(由此可见外墙极厚),喇叭形的门洞由阶梯状半圆拱和立柱修饰。内部空间成阴暗神秘气氛,朴素的中厅与华丽的圣坛形成对比。

图5 班贝格大教堂(Dom zu Bamberg 1004-1237年),其间因2次大火而重建,实窗在上层,假券在下层。东部(近处)2塔仍为罗马式,西部2塔模仿了巴黎圣母院的塔楼(哥特风格),塔顶在1766年重建。图片源自 www.de.wikipedia.org

3 寨堡和修道院

建在远离市区的寨堡(图6)和一些早期修道院教堂则显得极为简陋和粗糙。体形简单(仅在门窗位置有半圆券),砌筑粗糙,石才不齐,灰缝很厚。但从远处观察,这些建筑则有雄壮浑厚的质感,它们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映成辉、浑然一体。

图6 法国南部的卡尔卡松城堡(Carcassonne)。公元前1世纪罗马人在此建立军事要塞并于三世纪建城墙。现城堡内有塔楼30座,主要建于12世纪,最外一道城墙建于13世纪。尽管城堡的防御设施很齐全,还是见证了十余次易手。

图7 圣米歇尔修道院教堂(St. Michael in Hildensheim 1001-1031年),结构简单,外形粗糙,喇状陷入山墙内的大门揭示了墙壁的厚度。二战期间部分被毁,1957年修复

图8 圣迈克山(Mont.S. Michel),中下部分为罗马式,主要建于与1122-1135年;高坛和尖塔为哥特式,建于1450-1521年。整个建筑群建于一潮汐岛上,退潮时可步行登岛。

罗马式建筑的种类比较单一,圆拱和半圆券是主要鉴别依据,狭小的窗洞以及厚重的承重墙和高塔也是重要鉴别特征,这类建筑往往被后期的风格所叠加,叠加的部分只能在上部或顶部。

欧洲传统建筑风格之六:哥特建筑(2009-02-19 20:27:07)转载 标签:原创哥特建筑尖拱框架结构柱墩飞扶壁尖塔花窗玻璃房产文化旅游 分类:欧洲建筑艺术风格

1.历史背景和流行趋势

12世纪以后,以法兰西为代表的民族国家得到不断的巩固和发展,随着人口的大量聚集以及手工业、商业和银行业的快速发展,新的社会阶层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各类手工业者协会也纷纷建立起来,城市进入了繁荣发展的新时期。城市的发展意味着流通,与东方阿拉伯人的通商不仅带来了财富,还让人们见识了7世纪以来阿拉伯建筑里的尖顶券。在城市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各类工匠又把雕刻、绘画等工艺美术技艺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能够把建筑师的奇思妙想转化为现实。财富在城市积累的同时,也在影响和动摇着教会的固有美学观点。城市管理者把半数以上的财政开支用于建造值得骄傲的大教堂,还给予参加协会的石匠等手工业者免除其它劳役和赋税等优惠政策。在这种有利于发挥工匠智慧的环境中,当时的建筑师和工艺美术大师们将罗马教堂的十字交叉拱和骨架券,以及阿拉伯的尖顶券等技艺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新型的教堂造型和支撑结构体系。

这种新的建筑形制首先诞生于法兰西,它对建材的加工精度要求极高,能将财富和对天国的向往更好地结合起来。它一问世,就在西欧各地流行起来,延续达400年之久。然而,各国的哥特建筑还是显示出各自不同的审美倾向。在英格兰,垂直线条得到强化。在德意志地区,高塔成为重要标志。具有文化优越感的意大利人,在这种新的建筑形制面前表现出相当矛盾的心态,一方面他们蔑视这种新的风格,并将之取名为哥特建筑(“Gothic”,让人连想起愚昧和野蛮的北方游牧部落);另一方面,在建筑的外观装饰等方面借鉴了哥特风格的尖拱造型。

2. 基本特征——尖拱

哥特建筑多数为教堂。相对于罗马式教堂而言,哥特建筑用尖拱形取代了所有的罗马式半圆拱形。这一基本线条的变化带来了意境的变换:原先厚重阴暗的印象转变成轻快上升的线条。

尖拱有比半圆拱更实用的地方在于,它在同样的跨度内可以把拱顶造得更高(中厅一般都在30米以上,最高的达48米),而其所产生的侧推力会更小,从而有利于减轻结构;此外,采用尖拱还可以适应多种间的形状,而半圆形十字拱只能覆盖正方形的间(图1)

图1 A和B,骨架券与普通十字拱的区别。A,原先的十字交叉拱的砌法;B,尖拱的常见砌法,先砌拱肋,然后再在拱肋上砌石板,这种拱肋又称为骨架,这种技术的难度明显增大,但石板的厚度可以显著减小,从而减轻结构的重量;C,四分尖拱肋;D,六分尖拱肋;E,星状尖拱肋示意图,分叉的拱肋向下汇合成束柱。

3.框架结构

哥特教堂的基本结构单元可以理解为: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又称尖肋拱顶(图1)。为了平衡中厅拱脚的侧推力,从侧厅外面的柱墩发券设飞扶壁(图2)。为了增加稳定性,一般都在柱墩上砌尖塔。由此可以看出,哥特建筑独特的框架结构。

图2 右侧为哥特教堂的框架结构示意图。左图巴黎圣母院(Notre Dame Cathedral,1163-1250)的背影,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心尖塔和围绕中厅的众多飞扶壁和柱墩。

4.内部和外部处理

哥特教堂的中厅一般不宽,但很高很长,由束柱引导的向上垂直线条占据统治地位,塑造了很强的升腾态势。由于摆脱了承重墙,窗子因此占满支柱之间的的整个面积,窗子由构

成一幅幅图画的彩色玻璃镶嵌而成,也称。阳光照耀时,教堂内部漾起夺目的色彩,宛如天堂圣境(图3)。室内装饰的重点是华盖、壁龛等处,也以尖券为主题。

一般在教堂正门两侧建有方形主塔,从而增加主立面的宽度和宏伟。德意志人喜欢在方形主塔之上增设极高的尖塔,造成冲天而起的态势(由于高塔耗费更多的时间和财物,一些教堂至今只建成一座高塔)。尖塔,不仅设在主塔之上,而且还以相应的比例建在扶垛、墙垛、栏杆、窗棂、等物之上。大小不等的尖塔,以及塔上的小卷花状饰物,如同大大小小、拔地而起的尖笋。与这些尖塔相呼应,在西部主立面上布满繁杂的垂直线条和众多有意被拉长的人物雕像。整个建筑的外观使人联想到向上的神秘天国。尖券、尖拱、飞扶壁以及大量以尖券为主题的细部装饰如华盖、壁龛等,使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图3 左侧为巴黎圣母院的正门山墙,两侧的方形高塔并不为尖顶所覆盖,整个立面的中心为巨大的玫瑰花窗,其它的门窗等全部采用尖券。右图为萨拉曼卡市伊诺尼马斯大教堂的中厅,为了增加垂直上升的线条,柱墩全部塑造成束柱状,向上成放射状分叉成拱肋,拱肋之间由相互交错成4轴对称的复杂图案,中厅两侧的花窗玻璃清晰可见。

图4 维也纳斯特凡大教堂(Stephansdom)。左图,教堂外观十分华丽,一个主塔建于圣坛外侧;右图,装饰富丽的圣坛(巴洛克风格),两侧为巨幅花窗玻璃。该教堂始建于1137年按罗马式风格建造,1258年顶层被火灾损坏,之后按哥特风格重修并建成南塔等(137米),后来又增加了文艺复兴风格的元素,在巴洛克时期,又对内饰进行了改造。

图5 科隆大教堂(Kolner Dom, 1247年起建造,断断续续历时达六百余年),保持世界最高建筑纪录(157米)到1884 年。

图6 英格兰的剑桥大学(King's College Chapel,1446-1515),虽然不是教堂,但哥特风格明显,采用扶壁、尖塔和尖顶券,四个主塔和巨大的花窗玻璃都用纵向线条装饰。

图7 米兰大教堂(Dom de Milan,1386年实践,到1858年才彻底完工),正门有众多小尖塔,大小尖塔约138座,总体显示哥特风格(意大利境内仅此一例),有很多后来的巴洛克和新歌特元素。

图8 佛罗伦萨新马丽亚教堂(S Maria Novella,13世纪中叶至14世纪中叶)外表几乎看不出各哥特风格,仅主立面上门洞略呈尖拱形,但内部采用了哥特风格的尖拱。大理石贴面为1456-1470年的产物,已经开始具备文艺复兴艺术的特点了。该图源于www.en.wikipedia.org

欧洲传统建筑风格之七:文艺复兴建筑(2009-03-09 11:03:31)转载 标签:原创以人为本文艺复兴建筑文艺复兴运动帕拉第奥文化旅游休闲 分类:欧洲建筑艺术风格

1.历史背景

中世纪后期,英格兰、法兰西和西班牙的王国已经步入了一统的民族国家行列。在南方,地中海的优越通商环境造就了高度繁荣和先进的意大利城市经济,在一些城市里,市民的力量甚至超过了封建主,进而建立了城市自治共和国。整个意大利如同古希腊的城邦一般,处于分裂而繁荣的状况。

近千年来,人们为了追求与上帝的和谐而忽视了自身需求。此时,意大利的新兴资产阶级(市民)根据自己成长起来的经验,力图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新思想(人文主义)来突破陈旧的世界观和宗教观。人们发现,这一新思想的宝库居然就掩埋在被遗忘了长达千年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之中。于是,从14世纪末起,首先在意大利掀起了学习和运用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高潮,并迅速蔓延到德、法、英、荷等欧洲其他地区。这就是四百年以后才定义的、引导着中世纪的结束和新时代来临的“文艺复兴运动”。

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物质和非物质载体,建筑既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导火索,也在运动期间留下了自己的鲜明印迹。人们从拜占庭帝国灭亡(参见:拜占庭建筑)时抢救出来的古建

筑文献和从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人物雕像中,重新认识到古典建筑的巨大价值,形成了一个遵从其规则和造形原则,以结构匀称和布局整齐为特征的建筑思潮。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长期被弃用的那些严谨的古典柱式重新成为控制建筑布局和构图的基本要素,长达千年之久的古典柱式和圆拱结构再次得到流行和升华。

建筑既然是人类为自己而建,就应该突出其舒适性。文艺复兴建筑摒弃了以往为神而建或选址于偏僻险要之地的传统,而是大量地以世俗用途为目的并且尽可能地建造于城市的中心地段,如市政厅、商场、富商的豪宅等,教堂几乎都是为纪念历史事件而造的,兼具防御性的高大钟塔甚至被禁止。文艺复兴建筑主要产生于14世纪至16世纪之间。

16世纪,帕拉第奥在众多文艺复兴建筑大师中脱颖而出,他对古罗马建筑进行了大量的测绘和比对,制定了建筑的详细规范。他将建筑的立面设计引向:突出中心、上下左右泾渭分明。这与王权力图构建规范的社会等级和次序不谋而合。与此同时,在意大利还产生了另一个发展倾向——手法主义建筑,它有意偏离古罗马建筑规则,通过奢华的装饰来刻意追求表现力。

帕拉第奥等人的影响后来通过英国传到法国,导致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产生;而手法主义则在17世纪演化为巴洛克艺术。

2.文艺复兴教堂

文艺复兴建筑发源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开始的标志是佛罗伦萨主教堂的大穹隆顶(图

1),它是作为共和政体的纪念碑而建造的。它的纪念性意义在于突破了教会的禁制,因为集中式和穹顶建筑一直被天主教视为异教庙宇的形制。这个穹隆顶虽然与拜占庭圣苏菲亚的手法相同,但佛罗伦萨的大穹顶却因为坐落在一个高高的鼓座上而得以全部暴露出来,因而显得极为突出和完美(古罗马和拜占庭的穹顶多半没有鼓座,因而显得半露半隐),这种结构和形象在西欧是史无前例的。

图1 佛罗伦萨主教堂(Florence Cathedral,1296-1462)。高大的穹顶,在技术和观念上都前进了一大步。

人文主义理论认为,人体是“匀称”的完美典范,人体四肢伸开所形成的方圆构成最美好的比例和几何形状。而在建筑上,集中式和穹顶结构就是方和圆的最完满的结合。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图2)以及英国的圣保罗大教堂的穹顶也都是在这种人文思想的影响下产生的。

图2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其穹隆顶由米开朗琪罗设计。

3.府邸建筑

不同于建在山上的中世纪寨堡,文艺复兴时期府邸的选址,一般都能体现出生活环境的舒适性,适当满足展示的欲望。从规模上讲,府邸建筑大者可比皇宫,小者可比别墅。

府邸在内部设计上也尽显舒适方便之宗旨。在平面上通常为方形,成四合院。大门直接通到内院,内院四周为拱形柱廊,主要房间设在二楼。突出的横线条将内院立面上的基座、楼层等明显地标识出来,窗子一般大小一致,排列整齐。窗子之间的墙面一般由壁柱或半露柱平分。壁柱在不同楼层之间一般按叠柱式处理。窗裙墙和窗楣山花在不同楼层之间也有区别,文艺复兴时期典型的窗楣山花为三角形和弓形。外墙或全部用粗石砌成,或仅在底层和墙角处用重石块砌筑,其余部分用灰泥粉刷(图3&4)。

图3 佛罗伦萨的美狄奇府邸( Palazzo medici,1444-60)。为文艺复兴早期建筑的典型代表,上下三层的层次清晰:底层墙面大石块略经粗凿,二层石块平整但有砌缝,三层光滑不留砌缝。匀称分布的双窗(2&3层)之上共用一个隐形半圆券是文艺复兴的一个典型造型。美狄奇家族希望通过这种外表“朴素”的处理方式来掩盖其巨大财富。照片源自:http://cisa3.calit2.net

图4 位于罗马的伐那瑟府邸(Palazzo Farnese 1514-89,其间曾被米凯郎琪罗改建)。窗框精致,墙面抹灰,在墙角和大门周边用重块石砌,额墙和壁柱等装饰主要集中在窗子周围,古典大檐口式屋檐。为私人府邸的范例,之后不间断地被后人模仿到20世纪。照片源自:http://en.wikipedia.org

到16世纪,府邸建筑的外墙立面逐渐采用古典柱式,在主体水平线条的框架内,叠柱式壁柱将立面分割成大小一致的矩形,窗子严格限制在矩形的间内。有的还在女儿墙上,与

壁柱相对应的位置树立精美的人物雕塑(baustile 112, Baustil 451,472,434)。人物雕塑作为垂直单元,略微冲出占主导地位的水平划分,使建筑更活泼、更具观赏性。

尽管受到意大利宫廷建筑的影响,法国的卢浮宫还是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并开启了直到20世纪的建筑传统(图5)。

在阿尔卑斯山以北的地区,文艺复兴风格往往体现在修饰层面,表现为对中世纪尖顶建筑的修饰。在法国,最显著的特点是宫堡四角上的碉堡退化为圆形塔楼;在德国和荷兰,则是对尖坡屋顶所构成的山墙两翼做涡漩造形处理(图6)。

图5 巴黎卢浮宫(Louvre)的一翼。立面的横竖线条匀称,精美的雕塑和法国特色的石屋顶。

图6 德国海得堡的古堡宫(Heidelberg Schloss)内院。在中世纪古老建筑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山墙和窗框的细部修饰,使之体现文艺复兴风格。

4.公共建筑

公共建筑主要有市政厅,图书馆,博物馆,以及巴西利卡等。这些建筑的外立面一般都采用古典柱式,底层多为连续的半圆形拱廊,不仅空间开阔,而且方便出入(图7 )。巨柱式壁柱在建筑中的运用虽不多见(图8),它对后来的影响却很大。

图7 维晋寨的巴西利卡(Basilica/Wicenza)。每两个大柱构成一个开间,在每个开间的中央发一个券,券脚落在两棵独立的小柱上。建筑内空间和视野开阔,出入极为便利。

图8 罗马的康瑟瓦突宫(Palazzo dei’Conservatori)。典型的特征为:采用古罗马的巨柱式结构,巨大的壁柱贯穿1-2层;外置开放的台阶;三角形和园切相间的窗楣;顶部装饰线条之上的人物雕像。照片源自:http://upload.wikimedia.org

欧洲传统建筑风格之八:巴洛克建筑(1)

1.历史背景和流行趋势

16世纪初,产生了以马丁路德为代表的宗教改革运动。在一些地方诸侯的支持下,宗教改革运动在阿尔俾斯山以北的区域迅速蔓延,并与保守的罗马教廷形成对抗之势。这种教派之争很快扩大到政治、经济等各领域,一百年后终因矛盾激化,爆发了欧洲历史上最残酷的战争(史称“三十年宗教战争”),参战各方最终因经济衰竭而签订停战协定。至此,宗教改革运动已经展成为独立的新教教派,原先一统西欧天下的天主教不得不承认新教教派在中欧和北欧的自由生存空间。

早在新教产生之初,天主教内部就举行过高层会议,提出了一系列与新教划清界限和重振人心的应对措施,包括将建筑、雕塑、绘画和音乐结合成一个新的具动感的、具有强烈剧场效果的建筑风格形式,希望以这种新形象来展示天主教凯旋般的强大,并以此成为激发人的情感和吸引信众的新源泉。与其他参战各方的经济萧条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罗马教廷,它因收取各地教徒的贡赋而依然富足,从而能够将这种新的建筑和装饰风格(既意大利巴洛克艺术)推向成熟。在17和18世纪,巴洛克艺术经意大利和西班牙,流传到天主教分布较为集中的欧洲其它地方和美洲殖民地。

法兰西在30年宗教战争后崛起为欧洲强国。此前,法兰西国王在城市市民的支持下统一了全国,随后又取缔了城市自制,建立了君主专制主义的政体。17世纪,绝对君权发展到顶峰,国家的严密统治渗透到所有社会活动,对文化艺术也实行严格的规范。建筑也必须与国家的体制相一致,必须体现主次分明、庄重有序、严谨节制的等级制度。这种社会理性与巴洛克的“自由性”大相径庭,而古典柱式的严谨和纯正恰好能体现君王的权威和庄严,古典建筑布局的完全对称性和规则的几何形状又与君主政体体的理性相吻合。国王一方面要向臣民灌输威严、等级和有序的社会理性,另一方面又不愿放弃巴洛克风格所具备的奢华。于是在法兰西形成了一个内部装饰以巴洛克风格为主,外墙采用意大利柱式、整体构图整齐的古典主义建筑形制。后人称之为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它是巴洛克建筑的一种古典化翻版。

法国古典主义的宫廷建筑作为君主专制政体的典范,被许多其它欧洲王朝如英格兰,普鲁士,奥地利等所效仿。

17世纪末,18世纪初,资产阶级开始要求政治权利,法国的君主专制政体出现了危机。“忠君”思想已成笑话,贵族和资产阶级上层的沙龙成为文化艺术的风向标。他们追求在讲究排场和阔绰的派头下,在举止上,再带一点斯文,以显示其高雅。相应地,在建筑风格上,要使巴洛克再纤巧些、再娇柔些、再细腻些,于是洛可可风格应运而生了。

从广义上讲,巴洛克建筑又可细分为三类:意大利巴洛克建筑,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和晚期的洛可可建筑。

2.意大利巴洛克建筑风格

虽然大量地继承了文艺复兴建筑的穹顶、各种立柱和柱顶盘等,但巴洛克建筑师在使用这些单元时所表现的自由度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从而给人以耳目一新、运动、富丽和可亲近的感觉。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规矩的方形和圆形构架被突破,大量运用以椭圆形为基础的S形、曲线形、波浪形立面和平面。凹凸度很大的山墙导致强烈的光影效果;配以旋涡曲线、扭转着身躯的人物塑像以及庭院中的流水和喷泉等,所有这些都在刻意营造一个印象深刻的动感空间(图1,2,

3)。

图 1 罗马圣卡罗教堂(S. Carlo Alle Quattro Fontane,1638-41)。立面为波浪形,上下2层皆用巨柱,雕塑人物扭动着身躯。

图 2 罗马圣卡罗教堂(S. Carlo Alle Quattro Fontane,1638-41)的上部。曲面的大量运用,椭圆和球面椭圆形装饰和徽章。

图 3 德雷斯顿主教堂(Kathedrale des Bistum Dresden-Meissen,1735-51),为典型的意大利巴洛克风格。中心式布局,整体平面呈椭圆形,正面墙体由断续的曲面构成,椭圆形窗洞和窗梢装饰图案复杂,大量具有动感的人物雕像。洋葱形的塔顶是中欧巴洛克建筑的一个典型标志。

(2)巴洛克建筑,尤其是教堂的内部空间(多为椭圆形平面加上曲面墙和穹窿顶)不仅给人以很强的整体感,而且其墙面的回声功能还能满足音乐交混徊响的时间要求。适量的光照(光线主要从穹顶射入)被有意识地引导到适当的地方,使某些细节如人物雕像等能在较暗的教堂内部凸显出来。无论你站在何处,都有一览无余的感觉,从而达到剧场的整体效果。

图4 都灵圣劳仑佐教堂(San Lorenzo,1666-79)穹隆顶,光线从穹隆顶侧翼的8个椭圆形窗进入,与建筑内部的几何造型和壁画互动,形成奇特光影和色彩。

(3)原来界限极为分明的建筑艺术、雕塑、绘画等技艺在巴洛克建筑中被完美地相互融合到一起。这种极端戏剧化的形式使人产生许多幻想。最为常见的可能就是建筑艺术和绘画在彩绘的天花上的结合:立体感强、逼真、带有透视效果的、往往以“天国”为题材的画出现在构成屋顶框架的拱门上方,给人以通向“天国”的联想(图5)。天顶画在向下与墙面的交汇处,往往又是与雕塑等结合的好地方,画中的人物或倚在栏杆(雕塑构成)上或伸出一只雕塑的手脚(图6)。支柱更是雕塑与建筑互换的理想之处,如把壁柱做成健壮力士模样,让其用肩担负上面的重量(图 7),等等。

图5 都灵卡日那诺宫(Palazzo Carignano,Turin, 1679-)内椭圆大厅顶部的天国题材油画,用透视手法法将天空延伸得很远,强化了空间感和动感。

图6 乌兹堡寝宫(Wuerzburg Residenz,1719-80)内帝王大厅的天顶油画,油画与墙角的装饰石膏线的过渡关系处理得极为巧妙,部分人物的腿脚甚至真的延伸出来了。

图 7 维也纳贝维德雷宫(Schloss Belvedere,1663-1736)花园室的巨人柱。

(4)在局部和细部的处理上,用缺陷、装饰、奇异、怪诞等奇异的手法来打破刻板的教条。如把立面山花断开或裁去顶部,嵌入纹章、匾额或其他雕饰,立面上部两侧成大涡卷状;窗

和主入口之上的装饰主体为三角形和弧形,但在中部有意识地断开(图1,2,3);立柱由原来的单个变为双柱,甚至三棵柱子为一组。等等。

(5)大量使用贵重材料,充满装饰,色彩艳丽,一身珠光宝气;尤其在室内,大量装饰着壁画雕刻,触处是大理石、铜和黄金,一派富丽堂皇、炫耀财富的气势(图8)。有些巴洛克建筑过分追求华贵气魄,甚至到了繁琐堆砌的地步。

图 8 维也真赫里教堂(Basilika Vierzehnheiligen bei Lichtenfels,1743-72),内部金碧辉煌、视野开阔。

图 9 维也真赫里教堂及整个修道院的布局,椭圆形及连续凹凸曲线被大量运用。

图10 麦腾的修道院图书馆(Benediktinerkloster bei Metten,1722-26),十字拱结构被极为华丽的装饰彻底掩盖了。

欧洲传统建筑风格之八:巴洛克建筑(2)

3.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与意大利巴洛克建筑的以情动人的印象成明显反差,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外观会让百姓产生一种敬畏的感觉。

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当属鲁佛尔宫的东立面、凡尔赛宫以及它的西花园。鲁佛尔宫的东立面的结构层次十分清晰:上下分为三段,左右分为五段。它的底层为基座,约为整个高度的三分之一;中段为两层高的巨柱式柱子,成双柱柱廊,是主体部分;上面为檐部和女儿墙(图

11)。它的中央部分用倚柱、戴山花,中央与两端各有突出部分。纵向看,结构简洁、富有层次;横向看,主轴和主从明确;整体构图完整统一。由于鲁佛尔宫是在原有的城堡基础上建起来的,地域空间受到严格限制,无法设置大规模的花园,而这一意图在凡尔赛宫的选址时得到了充分的考虑。从凡尔赛宫向西看,一个巨型的、被精细与几何化控制着的花园展现眼前:花园是几何形的,中轴长达数公里,直而宽。沿轴线设喷泉和飞瀑,点缀着雕象、台阶、草坪和花畦。轴线两侧是高大茂密的树林,树木都被剪成几何形状。林间小径也是笔直的,组成几何图案。大道和小径都有雕象、柱廊、喷泉之类作对景。各色花草被修剪得整整齐齐,排成大幅图案。各种构图虽然变化万千,但极为规整理性,似乎大自然也在听从国王的号令。

图11 鲁佛尔宫的东立面(Louvre,17世纪后半叶)。立面水平方向的三个层次:底层结实沉重,中层是虚实相映的柱廊,顶部是水平向厚檐和山花。纵向分五段:以双柱柱廊为主,两端及中央采用了凯旋门式的构图,中央部分的上部有山花。双柱柱廊的刚感强。整体造型轮廊整齐、庄重雄伟,充分体现了理性美,鲁佛尔宫和凡尔赛宫成为欧洲各地君主宫殿的样板。

图12凡尔赛宫(Versailles,1626筹建,主要修建期起始于1668和1678年),全景图片可参阅http://www.panoramio.com/photo/12965

图13 凡尔赛宫的花园一角,规则的几何图形随处可见。

从外在的整体构图角度看,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与意大利巴洛克建筑好像没有任何共同之

处,前者更接近文艺复兴建筑的风格。但在很多细节处理上仍然凸显出巴洛克风格的独具匠心(图15)。王族们站在统治者的角度上为自己找到了这种最为恰当的展示方式;但作为荣华富贵的消费者和享受着,他们把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充分地运用于建筑内部的布局和装饰(图16),其奢华程度决不逊色于天主教堂。

图14 维也纳的美泉宫(SchlossSchoenbrunn,1685-1704按法国宫殿的模式改建)。纵向和横向层次划分清晰。水平方向也分为三段,中层由巨柱式壁柱和成对的半露柱作为统治构建。纵向上也呈左右对称式分为7块。

图15 美泉宫中央部分的台阶和护栏。尽管远看很平整,但在近处可见螺旋和行云流水般的曲线,以及身姿转动的人物雕塑。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2面性,即外观高雅、严肃、有序和逻辑性强的品格,内部富丽奢华、金碧辉煌的气派,被欧洲其它王室和各地诸侯所推崇,成为宫廷建筑的典范,如茨坦的普鲁士夏宫(Schloss Sanssouci )维也纳的美泉宫(Schloss Schoenbrunn) ,德累斯顿的瓷雯阁(Dresdner Zwinger),乌茨堡的寝宫(Wuerzburg Residenz),等等。

图 16 波茨坦的夏宫(Schloss Sanssouci 1745-47),按巴洛克晚期的风格建造。

图17 德累斯顿的瓷雯阁(Dresdner Zwinger),洋葱造形的王冠塔顶表明当时这里为一座王宫。

四.洛可可风格

洛可可是巴洛克风格晚期的一种表现形式。相对于巴洛克的丰满和力度而言,洛可可则表现为纤细而脆弱、柔媚而优雅、明快而简朴。主要应用于室内装饰,常用金色的阿拉伯式图案,如树枝、贝壳、海浪、珊瑚、海藻、浪花、泡沫、涡卷,以及C形和S形线条,来装饰以

象牙白或大青色调为背景色的长方形房间(屋角可成圆形)。洛可可风格也作为“法国阵风”而一度风靡欧洲,如波茨坦的普鲁士夏宫,维也纳美泉宫(图11)。

图 18 波茨坦夏宫里的音乐厅,在青色背景的墙面上大量使用金色的纤细C形和树枝形图案。

图19维也纳美泉宫里的中国厅,主要展示所收集的中国精品,洛可可装饰的线条与来自远东的中国瓷瓶成为装饰的主题。

五.更古老的“巴洛克”建筑

约旦佩特拉(Petra)的石窟建筑群(图20)的建造年代基本上可以圈定为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后2世纪之间。建筑的三角形山花被有意识地割断,在割断处开凿的却是一圆形庙堂。这种处理方式在古典建筑时期是个例外,只在后来的1500年之后出现的巴洛克建筑时期才被广泛使用。难道巴洛克风格的灵感来自佩特拉(Petra)?

图18 高达40米的石窟建筑,从建筑的细节上看,有希腊化时期、古罗马哈德良皇帝时期以及当地贝都因人建筑的某些特点,建造时期应不晚于公元2世纪。但三角形山花被切割等构图方式通常只出现在17世纪以后的巴洛克时代。


相关内容

  • 世界现代建筑史(重点内容)
  • 世界现代建筑史 第一章现代建筑思想的形成 现代建筑和现代主义建筑的区别 "现代建筑"是一个具有强烈时间阶段特制含义的概念,指现代的所有建筑活动,时间是从十九世纪中叶到现在. "现代主义建筑"则是一种建筑风格的特指术语,主要是指二十世纪初起在全世界各国发生的各种 ...

  • 基于传统文化的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色彩分析研究
  • 74 建筑装潢 基于传统文化的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色彩分析研究 文/杨扬 王逢瑚 岳大然 哈尔滨是一座被欧洲文化所浸染的城市,整体风貌吸收了俄罗斯.法国等西方建筑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因此,欧域遗风特征奠定了哈尔滨城市色彩的基础,即以米黄.灰白构成基本色:以浅粉.桔黄.淡绿.浅灰构成辅助色:在一 ...

  • 浅谈巴洛克建筑的起源与特点
  • 浅谈巴洛克建筑的起源与特点 08艺术设计一班 0803110430 聂文倩 内容摘要:巴洛克建筑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本文通过探讨巴洛克建筑的起源.建筑历史和发展 ...

  • 欧洲建筑风格
  • 欧洲建筑风格 [欧洲建筑风格]: 古典传统:古罗马建筑,哥特色建筑,巴洛克建筑,罗曼建筑,法国古典主义建筑,文艺复兴建筑,浪漫主义建筑,折衷主义建筑,古典复兴建筑,洛克克风格. 近现代:功能主义建筑,有机建筑,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主义建筑 [古典传统]: 1古罗马建筑:类型很多.有罗马万神庙.维纳斯 ...

  • 十八世纪俄罗斯建筑艺术中的中国情调
  • 第29卷第5期 2007年10月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JournalofChongqingJianzhuUniversity Vol_29No.5 Oct.2007 十八世纪俄罗斯建筑艺术中的"中国"情调' 段禹农h2 (1.四川I大学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2.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 ...

  • 何人可[工业设计史]总结
  • 工业革命前的设计 人类设计活动的历史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设计的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工业设计阶段. 工业设计大致分为三个发展时期: 18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期,工业设计的酝酿和探索阶段, 此期间新旧设计思想开始交锋,设计改革运动使传统的手工艺设计逐步向工业设计设计过 度,并为现代工业设计 ...

  • 浅析新艺术运动与设计
  • 摘要:通过对新艺术运动与设计起源.发展及特征的描述,揭示出它作为从传统主义向现代主义转变的中介环节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艺术运动 风格 生命力 想象力 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是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艺术和设计领域的重要事件,波及整个欧洲和美国,内容涉及几乎所有的艺术领域,也有学者 ...

  • 青岛德式建筑风格鉴赏
  • 青岛,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世纪末,随着德国殖民者入侵,青岛相继建成了各种不同风格的建筑,据不完全统计,青岛至今保存了360多栋20世纪初的外国建筑,其建筑风格包括德式.西班牙式.英式.日本式.俄罗斯式等,在这些历史建筑中,最典型.最具特色的当数德式建筑.德式建筑是青岛鲜明的城市印 ...

  • 对建筑艺术的鉴赏
  • ������� 2010年第4期(第27卷:10.3969/. 总第158期) .1673-1093.2010.04.012 建筑设计 对建筑艺术的鉴赏 韩吴轩 (浙江工业大学,杭州310014) 摘要:建筑是立体的画,凝固的诗.而不同民族,建筑的文化也是不同的,但它们大多具有时代的影子.但这些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