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课论文 中华文化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选 修 论 文

作 者: 学 号:

学院(系): 专 业:

题 目: 中华美食之淮扬菜

2015 年5月

选 修 论 文 中 文 摘 要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 1.2 研究思路 ....................................................... 1 2 淮扬菜的历史由来..................................................... 2

2.1 历史名人对其介绍 ............................................... 2 3 淮扬菜菜系特点....................................................... 4

3.1 制作工艺 ....................................................... 4 4 名菜的介绍........................................................... 6

4.1 介绍名菜及制作方法 ............................................. 6 结束语.................................................................. 7 参考文献................................................................ 8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因为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地大物博,每一个地方都有每一个地方的特色,人文。中国有各种戏曲,发明,传统节日,当然还有从各地域发展出来的不同的饮食文化。中国有四大菜系,每个菜系都有他的特色,淮扬菜更是以他的融会贯通,鲜香味美的特点收录于四大菜系中。

1.2 研究思路

菜系以地区命名,是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其成因是多种因素组合的结果。淮扬菜与鲁菜、川菜、粤菜并称为中国四大菜系,淮扬菜,始于春秋,兴于隋唐,盛于明清,素有“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之美誉。许多标志性事件的宴会都是淮扬菜唱主角: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首次盛宴、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50周年大庆宴会、2002年江总书记宴请美国总统乔治·布什等,都是以淮扬菜为主。

从历史由来入手,淮扬菜的菜品也一直在增多。现在在淮安还有淮扬菜博物馆,根据博物馆资料进行研究分析。

2

淮扬菜的历史由来

2.1 历史名人对其介绍

所谓淮扬菜,是由淮安的淮帮菜、扬州的扬帮菜、南京及镇江的京帮菜、

苏州及周边的苏帮菜和杭帮菜、徽帮菜等融合发展而来。淮扬菜一大特点,就是“就地取材、淮安是淮扬美食主要发源地之一。作为江苏大地上最早有人类聚居的地方,淮安气候适中,河环湖绕,食料丰饶,为创制美味佳肴提供了物质基础。淮安有考古实证的饮食文明,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下草湾文化”,距今约四到五万年。在此后漫长的饮食文化演进过程中,追求健康长寿、以食养生悦生渐成乡风民俗。

西汉淮阴人枚乘在其代表作《七发》中,为楚太子开列了中国最早的一席食疗菜单,可见当时贵族饮食之丰与烹饪技艺之高。如果说被李白比作漂母的那位农家老妇,盛情饷客的“酒焖黄鸡”一举成为淮菜名品,或许沾了大文豪的光,那么,“一鸡九吃”可就见真功夫了:贫寒读书人家的巧媳妇,为待客宰了仅有的一只鸡,竟用它的不同部位快速做出了九道佳肴。直到今天,风靡海内外,被誉为“中国快餐”的“盱眙手抓龙虾”、“洪泽小鱼锅贴”,也都是从农家、渔家饭桌上移植改良而来。这些美食文文传统,千家万户“家常菜”精湛的烹艺,正是淮扬菜发展取之不竭的源头活水。淮扬地区物产丰富,盛产动植物水鲜,苏轼在《扬州以土物寄少游》诗中提及的鲜鲫、紫蟹、春莼、姜芽、鸭蛋之类,此地俱有出产。“但淮扬菜中没有山珍海味、生鲍燕翅,也没有动物保护组织禁止的食材。国宴选用淮扬菜,除了普适众口,还因为淮扬菜擅长用普通食材做出高档水准,朴素而典雅,体现了中央政府对节俭的倡导和对自然的尊重。”

宋庆历八年春,一代文学巨匠欧阳修给扬州美食界带来福音,这位醉翁常携宾客举行平山堂饮宴,文章太守,挥毫万字,尊中看取美食文;此后,苏轼又知扬州,与四学士飞雪堆盘烩鱼腹,明珠论斗煮鸡头,开创了给淮扬菜系注入文学新鲜血液的先河,淮扬菜典雅俏丽的文人风格由此而起,其后经年不衰。菜系南北风格的碰撞,终在扬州发生又一轮大爆发。公元1125年,宋徽宗在金人入侵之际,仓惶南逃进了扬州城,小市春灯煮百羊,要吃要喝;时隔一年,徽钦被掳,高宗携社稷皇室四万人也逃进扬州城,“行在”玉烩金齑不空口,也要吃要喝!扬州城虽遭掠,但是饮食业却在亡国背景下得到畸形推动也是事实。

此后,朝廷离扬偏安,扬州成了宋、金政权驿的交会要冲。南北饮食文化之间既对峙又对接,扬州市井,酒食繁华,专设“高丽馆”,并按朝廷在临安宴金国人的口味制作,做了九道菜。帝王巡幸,无疑等于在扬州举行了全国性的烹饪技艺大比拼,饮食文化大交流,这对推动淮扬菜系的形成与发展,自然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元明清时期,尤其是清康熙、乾隆盛世,淮扬菜进入了第二高潮。 元朝将扬州列为皇宫食品供应基地。元至正十六年,扬州鹰房打捕鲁花赤总总管,以供内阁管理。朱元璋对淮扬菜情有独钟,饮命扬厨专司内膳;从扬州起家的燕王朱棣夺权登基以后,迁鼎北京,随宫北上的扬籍厨师多有其人,这是淮扬菜系进京扎根的正式记录;正德皇帝南巡扬州,游龙戏凤,当然也不忘淮扬佳肴,艳

福口福,一个也不能少。他们最爱吃的便是扬州一带江面特产鲥鱼、刀鱼、鮰鱼,称为长江三鲜。明万历年间《扬州府志》记载:“扬州饮食华侈,制度精巧,市肆百品,夸示江表„„”足见其时扬州饮食之排场、之精湛、之丰饶,已经傲视江南。至清代,两淮为繁华富庶之乡,盐漕运输的枢纽地位使扬州雄踞东南美食中心宝座,致使“涉江以北,宴会珍错之盛,扬州为最”(清康熙《扬州府志》)。“为最”的一大因素是帝王宠幸。淮扬菜加大对紫禁城宫廷膳馐影响的力度,除每年贡果品、调料外,尚要贡沙雁、野鸡、鹌鹑等野味1052只,清乾隆年间宝应每年进贡藕粉约128000千克,此外还有秦邮董糖、界首茶干等土特产。据《食在宫廷》介绍,清帝喜吃的菜有100多款,其中淮扬风味菜如红确保盘中的美食原料来自最佳状态,让人随时都能感遇美妙淮扬。

烧狮子头、清炒虾仁等达60多款,典型的例证,就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在扬州任巡盐御史,每年都要贡献南味给康熙帝,所谓“水落鱼虾常满市,湖多莲芡不论钱”,常年进贡不懈的是笋,因为,清康熙皇帝喜吃春笋,每次南下必食,曹寅多次进贡扬州燕来笋以博皇上“朕心大慰”。

康熙、乾隆南巡,淮扬菜接驾更是盛况空前,据《扬州画舫录》记载:“上买卖街前后寺观皆为大厨房,以备上司百官司食饮。”

扬厨怀“扬州三把刀”中之厨刀布艺四方,走向五大洲。在西方,知“清炖狮子头”“扬州炒饭”者大有人在。大洋彼岸也不时电话订餐,指名要“文思豆腐”之类名菜。在海内,淮扬菜更是广布各地,成为人们追求一尝的对象。例如,北京的钓鱼台国宾馆、人民大会堂和北京饭店,淮扬菜也历来都是主供风味之一。这些,与淮扬菜在漫长的历史优选中所积淀的艺术与科学内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此也就可以理解,建国初之“开国第一宴”用淮扬菜,自非偶然的选择。时至今日,淮扬菜更是名厨辈出,高手如林。他们不仅继承、发扬了优良传统,而且深谙创新是发展之灵魂、兴盛之动力的道理,不断开拓、创新,创新菜点层出不穷,创新宴如红楼宴、满汉全席、板桥宴、梅兰宴等也接踵而至,并且引起海内外的广泛兴趣。淮扬菜正稳步走向新的高度。

3 淮扬菜菜系特点

3.1.1 制作工艺

淮扬地处南北交汇,水陆要冲,因此淮扬菜具有以下特点:

口味清鲜平和,咸甜浓淡适中,南北皆宜。并且,淮扬菜的选料尤为注重鲜活、鲜嫩;制作精细,注意刀工,尤以瓜雕享誉四方;调味清淡味,强调本味,重视调汤,风味清鲜;色彩鲜艳,清爽悦目;造型美观,别致新颖,生动逼真; 菜式繁多,体系庞大;做工精细,特别讲究刀工,注重菜品形态和雕刻;色香味形俱佳。

淮菜选料严谨、因材施艺;制作精细、风格雅丽;追求本味、清鲜平和。选料讲究时令新鲜,原料以河鲜比重较大,“醉蟹不看灯、风鸡不过灯、刀鱼不过清明、鲟鱼不过端午”。烹饪善用火候,擅长炖、焖、煨、焐、蒸、烧、炒。 风格雅丽。扬州以其皮薄、汁浓、味鲜的各色点心闻名,俗语道:“川菜扬点”。

原料多以水产为主,注重鲜活,口味平和,清鲜而略带甜味。著名菜肴有清炖蟹粉狮子头、软兜长鱼、淮安茶馓、大煮干丝、三套鸭、水晶肴肉(见右侧图)等。其菜品细致精美,格调高雅

4 名菜的制作方法

4.1 介绍菜名及制作方法 1. 红烧狮子头

第一步是制作狮子头,为了获得最佳的口感和风味,狮子头应该采用肉丁制作。首先把500克五花肉切成4-5块,放在冰箱的冷冻室内冷冻3个小时,便于切丁。每次从冰箱里取出一块,去皮之后先切成0.5厘米厚的肉片,然后改刀切成肉丝,最后切成0.5厘米见方的肉丁。老实说,切这些肉丁费时费力,是对一个人刀功和耐心的最好考验,不过等你一旦品尝到这用传统方法制作的狮子头后,就会觉得切肉用的每一秒钟都没有白费。

把切好的肉丁平铺在砧板上,用刀粗粗地来回剁几个来回。千万不要象剁肉馅那样拼命剁,这里只不过是让部分肉丁变得松散一些,搅拌的时候比较容易上劲,如果剁得太细,那么跟买来的猪绞肉就没有区别,费这么大劲切肉丁就变得毫无意义。

把荸荠切成0.3-0.4厘米见方的小丁,这是另外一件考验耐心的工作。 打入一只鸡蛋,把15克木薯淀粉和15克清水混合均匀后也倒入大碗中。 用金属调羹或者筷子顺着同一方向快速搅拌,渐渐地会感觉到搅拌的阻力越来越大,这也就是所谓的“上劲”。等感觉到肉丁和其它配料已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倒入切好的荸荠丁,搅拌均匀。至此,狮子头的原料就准备好了。 把双手沾水(如果带手套,就把手套沾水) ,抓取一份肉丁荸荠丁,不断把它从左手倒到右手,从右手倒到左手(每个狮子头大概需要倒手60-100次) ,让里面的空气排出,狮子头的形状渐渐接近圆形,内部也变得紧实。如果是清炖狮子头,这个时候就可以把它直接放进冷水锅里开始炖了,今天我们做的是红烧狮子头,还需要一个炸制的工序。

第二步是炸制狮子头。取一个小的不粘锅,倒入足够的植物油,深度以淹没狮子头为限,而油面离开锅沿也应该保持一定安全距离,以免炸制过程中热油涌出酿成危险。把油锅加热到130摄氏度(这里再次强烈建议大家买一个数字温度计,价格不贵,从此可以不必再猜测油温水温) ,把火力降到中低火。取一个金属汤勺,在油里荡一下,把团好的狮子头放进汤勺内,轻轻沉入油锅内。静候大约5秒钟,然后轻轻把狮子头倒进油锅。 第三步是红烧。取一个合适大小的深锅(正好可以放下四个狮子头,个人建议18或20厘米直径的锅子) ,可以用砂锅,可以用不锈钢锅,也可以用铸铁锅,唯一的原则就是锅底必须厚实一些,这样受热均匀。在锅子里面放入35克生抽酱油、35克老抽酱油、20克蚝油、10克糖、30克料酒、12克切片的生姜、50克切段的葱以及2克盐。然后把狮子头摆在锅底,沿着锅壁加入热水直至几乎将狮子头淹没为止。

然后盖上三片大白菜叶子,将锅子大火烧至即将沸腾的状态,转小火慢炖两个半小时。

两个半小时候,将白菜叶取出,将狮子头捞出装盘,配上适量红烧汤汁就可以上桌享用了。

结束语

淮扬菜的制作工艺与手法已经非常高端,如果要继续发扬光大,最好学习川菜走低端路线,创办淮扬菜馆、淮扬菜馆、淮安农家菜、扬州乡村菜馆等小特色店名,菜品可以集合川菜、湘菜的优点因地制宜,川菜的香料辣味由于口味重比较受欢迎。这样才能更好的弘扬淮扬菜。

化工学院 12化工Z 1203580121 汤琰

参考文献

[1]杨丽丽,2011. 新浪博客《登峰造极的淮扬菜》

[2]王春,1998. 《中国文化荟萃》.98-99

[3]邱鑫磊,2003《中华饮食摘要》.34-36

8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选 修 论 文

作 者: 学 号:

学院(系): 专 业:

题 目: 中华美食之淮扬菜

2015 年5月

选 修 论 文 中 文 摘 要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 1.2 研究思路 ....................................................... 1 2 淮扬菜的历史由来..................................................... 2

2.1 历史名人对其介绍 ............................................... 2 3 淮扬菜菜系特点....................................................... 4

3.1 制作工艺 ....................................................... 4 4 名菜的介绍........................................................... 6

4.1 介绍名菜及制作方法 ............................................. 6 结束语.................................................................. 7 参考文献................................................................ 8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因为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地大物博,每一个地方都有每一个地方的特色,人文。中国有各种戏曲,发明,传统节日,当然还有从各地域发展出来的不同的饮食文化。中国有四大菜系,每个菜系都有他的特色,淮扬菜更是以他的融会贯通,鲜香味美的特点收录于四大菜系中。

1.2 研究思路

菜系以地区命名,是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其成因是多种因素组合的结果。淮扬菜与鲁菜、川菜、粤菜并称为中国四大菜系,淮扬菜,始于春秋,兴于隋唐,盛于明清,素有“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之美誉。许多标志性事件的宴会都是淮扬菜唱主角: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首次盛宴、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50周年大庆宴会、2002年江总书记宴请美国总统乔治·布什等,都是以淮扬菜为主。

从历史由来入手,淮扬菜的菜品也一直在增多。现在在淮安还有淮扬菜博物馆,根据博物馆资料进行研究分析。

2

淮扬菜的历史由来

2.1 历史名人对其介绍

所谓淮扬菜,是由淮安的淮帮菜、扬州的扬帮菜、南京及镇江的京帮菜、

苏州及周边的苏帮菜和杭帮菜、徽帮菜等融合发展而来。淮扬菜一大特点,就是“就地取材、淮安是淮扬美食主要发源地之一。作为江苏大地上最早有人类聚居的地方,淮安气候适中,河环湖绕,食料丰饶,为创制美味佳肴提供了物质基础。淮安有考古实证的饮食文明,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下草湾文化”,距今约四到五万年。在此后漫长的饮食文化演进过程中,追求健康长寿、以食养生悦生渐成乡风民俗。

西汉淮阴人枚乘在其代表作《七发》中,为楚太子开列了中国最早的一席食疗菜单,可见当时贵族饮食之丰与烹饪技艺之高。如果说被李白比作漂母的那位农家老妇,盛情饷客的“酒焖黄鸡”一举成为淮菜名品,或许沾了大文豪的光,那么,“一鸡九吃”可就见真功夫了:贫寒读书人家的巧媳妇,为待客宰了仅有的一只鸡,竟用它的不同部位快速做出了九道佳肴。直到今天,风靡海内外,被誉为“中国快餐”的“盱眙手抓龙虾”、“洪泽小鱼锅贴”,也都是从农家、渔家饭桌上移植改良而来。这些美食文文传统,千家万户“家常菜”精湛的烹艺,正是淮扬菜发展取之不竭的源头活水。淮扬地区物产丰富,盛产动植物水鲜,苏轼在《扬州以土物寄少游》诗中提及的鲜鲫、紫蟹、春莼、姜芽、鸭蛋之类,此地俱有出产。“但淮扬菜中没有山珍海味、生鲍燕翅,也没有动物保护组织禁止的食材。国宴选用淮扬菜,除了普适众口,还因为淮扬菜擅长用普通食材做出高档水准,朴素而典雅,体现了中央政府对节俭的倡导和对自然的尊重。”

宋庆历八年春,一代文学巨匠欧阳修给扬州美食界带来福音,这位醉翁常携宾客举行平山堂饮宴,文章太守,挥毫万字,尊中看取美食文;此后,苏轼又知扬州,与四学士飞雪堆盘烩鱼腹,明珠论斗煮鸡头,开创了给淮扬菜系注入文学新鲜血液的先河,淮扬菜典雅俏丽的文人风格由此而起,其后经年不衰。菜系南北风格的碰撞,终在扬州发生又一轮大爆发。公元1125年,宋徽宗在金人入侵之际,仓惶南逃进了扬州城,小市春灯煮百羊,要吃要喝;时隔一年,徽钦被掳,高宗携社稷皇室四万人也逃进扬州城,“行在”玉烩金齑不空口,也要吃要喝!扬州城虽遭掠,但是饮食业却在亡国背景下得到畸形推动也是事实。

此后,朝廷离扬偏安,扬州成了宋、金政权驿的交会要冲。南北饮食文化之间既对峙又对接,扬州市井,酒食繁华,专设“高丽馆”,并按朝廷在临安宴金国人的口味制作,做了九道菜。帝王巡幸,无疑等于在扬州举行了全国性的烹饪技艺大比拼,饮食文化大交流,这对推动淮扬菜系的形成与发展,自然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元明清时期,尤其是清康熙、乾隆盛世,淮扬菜进入了第二高潮。 元朝将扬州列为皇宫食品供应基地。元至正十六年,扬州鹰房打捕鲁花赤总总管,以供内阁管理。朱元璋对淮扬菜情有独钟,饮命扬厨专司内膳;从扬州起家的燕王朱棣夺权登基以后,迁鼎北京,随宫北上的扬籍厨师多有其人,这是淮扬菜系进京扎根的正式记录;正德皇帝南巡扬州,游龙戏凤,当然也不忘淮扬佳肴,艳

福口福,一个也不能少。他们最爱吃的便是扬州一带江面特产鲥鱼、刀鱼、鮰鱼,称为长江三鲜。明万历年间《扬州府志》记载:“扬州饮食华侈,制度精巧,市肆百品,夸示江表„„”足见其时扬州饮食之排场、之精湛、之丰饶,已经傲视江南。至清代,两淮为繁华富庶之乡,盐漕运输的枢纽地位使扬州雄踞东南美食中心宝座,致使“涉江以北,宴会珍错之盛,扬州为最”(清康熙《扬州府志》)。“为最”的一大因素是帝王宠幸。淮扬菜加大对紫禁城宫廷膳馐影响的力度,除每年贡果品、调料外,尚要贡沙雁、野鸡、鹌鹑等野味1052只,清乾隆年间宝应每年进贡藕粉约128000千克,此外还有秦邮董糖、界首茶干等土特产。据《食在宫廷》介绍,清帝喜吃的菜有100多款,其中淮扬风味菜如红确保盘中的美食原料来自最佳状态,让人随时都能感遇美妙淮扬。

烧狮子头、清炒虾仁等达60多款,典型的例证,就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在扬州任巡盐御史,每年都要贡献南味给康熙帝,所谓“水落鱼虾常满市,湖多莲芡不论钱”,常年进贡不懈的是笋,因为,清康熙皇帝喜吃春笋,每次南下必食,曹寅多次进贡扬州燕来笋以博皇上“朕心大慰”。

康熙、乾隆南巡,淮扬菜接驾更是盛况空前,据《扬州画舫录》记载:“上买卖街前后寺观皆为大厨房,以备上司百官司食饮。”

扬厨怀“扬州三把刀”中之厨刀布艺四方,走向五大洲。在西方,知“清炖狮子头”“扬州炒饭”者大有人在。大洋彼岸也不时电话订餐,指名要“文思豆腐”之类名菜。在海内,淮扬菜更是广布各地,成为人们追求一尝的对象。例如,北京的钓鱼台国宾馆、人民大会堂和北京饭店,淮扬菜也历来都是主供风味之一。这些,与淮扬菜在漫长的历史优选中所积淀的艺术与科学内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此也就可以理解,建国初之“开国第一宴”用淮扬菜,自非偶然的选择。时至今日,淮扬菜更是名厨辈出,高手如林。他们不仅继承、发扬了优良传统,而且深谙创新是发展之灵魂、兴盛之动力的道理,不断开拓、创新,创新菜点层出不穷,创新宴如红楼宴、满汉全席、板桥宴、梅兰宴等也接踵而至,并且引起海内外的广泛兴趣。淮扬菜正稳步走向新的高度。

3 淮扬菜菜系特点

3.1.1 制作工艺

淮扬地处南北交汇,水陆要冲,因此淮扬菜具有以下特点:

口味清鲜平和,咸甜浓淡适中,南北皆宜。并且,淮扬菜的选料尤为注重鲜活、鲜嫩;制作精细,注意刀工,尤以瓜雕享誉四方;调味清淡味,强调本味,重视调汤,风味清鲜;色彩鲜艳,清爽悦目;造型美观,别致新颖,生动逼真; 菜式繁多,体系庞大;做工精细,特别讲究刀工,注重菜品形态和雕刻;色香味形俱佳。

淮菜选料严谨、因材施艺;制作精细、风格雅丽;追求本味、清鲜平和。选料讲究时令新鲜,原料以河鲜比重较大,“醉蟹不看灯、风鸡不过灯、刀鱼不过清明、鲟鱼不过端午”。烹饪善用火候,擅长炖、焖、煨、焐、蒸、烧、炒。 风格雅丽。扬州以其皮薄、汁浓、味鲜的各色点心闻名,俗语道:“川菜扬点”。

原料多以水产为主,注重鲜活,口味平和,清鲜而略带甜味。著名菜肴有清炖蟹粉狮子头、软兜长鱼、淮安茶馓、大煮干丝、三套鸭、水晶肴肉(见右侧图)等。其菜品细致精美,格调高雅

4 名菜的制作方法

4.1 介绍菜名及制作方法 1. 红烧狮子头

第一步是制作狮子头,为了获得最佳的口感和风味,狮子头应该采用肉丁制作。首先把500克五花肉切成4-5块,放在冰箱的冷冻室内冷冻3个小时,便于切丁。每次从冰箱里取出一块,去皮之后先切成0.5厘米厚的肉片,然后改刀切成肉丝,最后切成0.5厘米见方的肉丁。老实说,切这些肉丁费时费力,是对一个人刀功和耐心的最好考验,不过等你一旦品尝到这用传统方法制作的狮子头后,就会觉得切肉用的每一秒钟都没有白费。

把切好的肉丁平铺在砧板上,用刀粗粗地来回剁几个来回。千万不要象剁肉馅那样拼命剁,这里只不过是让部分肉丁变得松散一些,搅拌的时候比较容易上劲,如果剁得太细,那么跟买来的猪绞肉就没有区别,费这么大劲切肉丁就变得毫无意义。

把荸荠切成0.3-0.4厘米见方的小丁,这是另外一件考验耐心的工作。 打入一只鸡蛋,把15克木薯淀粉和15克清水混合均匀后也倒入大碗中。 用金属调羹或者筷子顺着同一方向快速搅拌,渐渐地会感觉到搅拌的阻力越来越大,这也就是所谓的“上劲”。等感觉到肉丁和其它配料已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倒入切好的荸荠丁,搅拌均匀。至此,狮子头的原料就准备好了。 把双手沾水(如果带手套,就把手套沾水) ,抓取一份肉丁荸荠丁,不断把它从左手倒到右手,从右手倒到左手(每个狮子头大概需要倒手60-100次) ,让里面的空气排出,狮子头的形状渐渐接近圆形,内部也变得紧实。如果是清炖狮子头,这个时候就可以把它直接放进冷水锅里开始炖了,今天我们做的是红烧狮子头,还需要一个炸制的工序。

第二步是炸制狮子头。取一个小的不粘锅,倒入足够的植物油,深度以淹没狮子头为限,而油面离开锅沿也应该保持一定安全距离,以免炸制过程中热油涌出酿成危险。把油锅加热到130摄氏度(这里再次强烈建议大家买一个数字温度计,价格不贵,从此可以不必再猜测油温水温) ,把火力降到中低火。取一个金属汤勺,在油里荡一下,把团好的狮子头放进汤勺内,轻轻沉入油锅内。静候大约5秒钟,然后轻轻把狮子头倒进油锅。 第三步是红烧。取一个合适大小的深锅(正好可以放下四个狮子头,个人建议18或20厘米直径的锅子) ,可以用砂锅,可以用不锈钢锅,也可以用铸铁锅,唯一的原则就是锅底必须厚实一些,这样受热均匀。在锅子里面放入35克生抽酱油、35克老抽酱油、20克蚝油、10克糖、30克料酒、12克切片的生姜、50克切段的葱以及2克盐。然后把狮子头摆在锅底,沿着锅壁加入热水直至几乎将狮子头淹没为止。

然后盖上三片大白菜叶子,将锅子大火烧至即将沸腾的状态,转小火慢炖两个半小时。

两个半小时候,将白菜叶取出,将狮子头捞出装盘,配上适量红烧汤汁就可以上桌享用了。

结束语

淮扬菜的制作工艺与手法已经非常高端,如果要继续发扬光大,最好学习川菜走低端路线,创办淮扬菜馆、淮扬菜馆、淮安农家菜、扬州乡村菜馆等小特色店名,菜品可以集合川菜、湘菜的优点因地制宜,川菜的香料辣味由于口味重比较受欢迎。这样才能更好的弘扬淮扬菜。

化工学院 12化工Z 1203580121 汤琰

参考文献

[1]杨丽丽,2011. 新浪博客《登峰造极的淮扬菜》

[2]王春,1998. 《中国文化荟萃》.98-99

[3]邱鑫磊,2003《中华饮食摘要》.34-36

8


相关内容

  • 选修课评价
  • 以下是我们同学们关于广州大学选修课一些评价,整理出来为大家下学期选修提供一些参考信息吧·· 科幻影视解读生物技术:地点在理南,通常不点名,无作业,每节课都是看科幻电影的.期末作业是交一篇不限字数的任意电影的影评.前提是起码要被他点过一次名以上. 俄语入门:不点名,上课会点人起来读字母(俄语),上课主 ...

  • 工商管理学硕士(MBA)的一些经验
  • 工商管理硕士(MBA 4601)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 培养的目标 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我国工商管理和经济管理部门需要的务实型.高层次综合管理人才.其具体目标是: 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富有 ...

  • 部分授课教师简介
  • 授课教师简介 法学院 姜世波 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国际商法和国际法.曾讲授民法学.合同法.海商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等课程. 原蓉蓉 助教,法学硕士,研究方向民商法.曾开设债权法.法律基础课程. 刘贵山 男,讲师,人口社会学:曾讲授过的课程:人口学 刘培茜 副教授,硕士研究生 马莉萍 女,副教 ...

  •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专业师范类
  • 附件1: 本 科 课 程 计 划 东北师范大学本科课程计划 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学师范专业课程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拥有健康体魄和完美人格.具备良好专业素质的历史学专门人才.本专业将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 的培养模式来培养本专业的学生,帮 ...

  •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
  • 安徽师范大学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代码)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代码) 授予博士学位门类(代码) 071011 生物学(0710) 理学 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制表 填表日期:2012年 7 月 1 日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要求学位 ...

  •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硕士培养方案
  •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20201所属学科门类:管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工商管理学所属学院(所):会计学院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能够从事科研.教学和国家.地方.行业实际工作的高层次.高素 ...

  •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 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 招生目录及课程教学大纲 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主讲教师 邵培仁.吴飞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课程名称 传播理论与方法 英文名称 适应专业 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Method 传播学.新闻学.国际传 ...

  • 大学选修课企业形象策划课程论文
  • 企业形象策划论文 摘要:所谓企业形象设计,就是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ern)设计.CIS的含义是"企业个性系统""企业识别系统"或"企业身份系统的意思,它是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和实践发展的结晶.CIS设计是一种有计划.有组 ...

  • 日语专业培养方案
  • 贵州大学2011本科人才 日语专业培养方案 *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日语在外事.经贸.教育.文化.科技.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日语复合型人才. *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受到日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 ...

  • 高校乒乓球选修课论文
  • 高校乒乓球选修课论文 摘 要: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实地观察法对贵州省部分高校的乒乓球选修课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高校乒乓球选修课主要存在校园体育文化氛围.选课系统.教学方法与内容.场地器材和评价体系等方面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希望能为贵州省高校乒乓球 ...